芜湖市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8639040
- 上传时间:2023-07-19
- 格式:DOCX
- 页数:37
- 大小:76.47KB
芜湖市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docx
《芜湖市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芜湖市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芜湖市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芜湖市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一、高中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化全球化不是全球性民族文化的趋同,没有一种现世文化是不经过交流而独自发展的。
当两种不同的文化相遇时,必然会产生文化的冲突—反应—融合的过程,两种文化之间总是进行着既对立又统一的斗争,这就是“文化的双向选择”。
全球化与本土化存在着对立统一的矛盾,全球化不可全然取代本土化,而本土化也不可能带来多元的发展,因为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特征,若想掩盖这种特征,就只能导致世界文化的衰退。
文化全球化倡导文化多样性、多元化,即承认和尊重差别,其目的是为了保持文化的民族性,保证文化的多元发展和各民族文化的互动交流。
(摘编自丁志刚《论全球化进程中文化发展的两难困境及我国的应对策略》)
材料二:
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给中国的发展带来过辉煌,但也造成了中外文化交流上的障碍,“它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也是一个不小的文化包袱。
”
中国文化以群体依存为主,群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重血缘亲情,重伦理规范。
这种特点的优势是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和社会的稳定、和谐,民族的团结。
相比较西方社会的“文化沙漠”更利于文化的发展。
中国文化重内向自省,重个人的自我超越,强调“天人合一”“厚德载物”等,突出了人对精神世界以外的物质世界的包容。
重视内在精神的完善;同时对科学思维的忽视,对理性精神的淡漠使得科学、逻辑实证思维的落伍,阻碍了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
相对于西方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强调文化是人为和为人的性质,人成了主体,自然成了主体支配的客体,夸大了人的作用”,中国文化重历史、重传统的特征,更能使人在历史的回顾中认识优点和不足。
这也是中国文化得以稳定发展、流传的重要原因。
强调历史和传统,也会造成一个负面结果,就是厚古薄今的倾向,这不利于现代化进程。
坚持在不损害中国文化精神本质的前提下,我国应该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化,扩大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展现中国文化的民族特征,发挥中国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优势,积极与西方文化进行对话和交流。
(摘编自田彩萍《浅析文化全球化与中囯文化应对策略》)
材料三:
2017年全球文化产品输出总额(单位:
亿美元)
(2017《中国统计年鉴》)
材料四:
西方人鼓吹“文化全球化”,实质是向全世界兜售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
一个人如果认同西方文化,就会更加乐于消费其商品、接受其制度规则。
这有利于西方国家按照自己的方式塑造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从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正因如此,所谓“文化全球化”极具欺骗性,危害甚大。
借助国际经济、科技、教育、影视、传媒、艺术等交流互动,西方国家不仅向发展中国家倾销物质商品,而且强力输出新闻报道、影视作品和图书读物等文化产品,悄然进行文化殖民。
发展中国家的一些人尤其是青年人,潜移默化地认同进而接受西方文化,甚至把西方文化奉为更先进、更高级的文化样式,竭力学习模仿以求趋同,最终拋弃自己的文化传统。
当前,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走上发展快车道,多个发展中心在世界不同区城逐渐形成,经济全球化发展呈现新态势。
进入新时代,我们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廓清“文化全球化”的迷雾,在保持自身文化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同时,积极与世界不同民族和国家开展文化交流对话,在多元文化和谐共生中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不断丰富发展多姿多彩的人类文化,有效抵制西方文化渗透和扩张,推动经济仝球化健康发展,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
(摘编自刘焕明《“文化全球化”是一个伪命题》)
(1)下列对材料中“文化全球化”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认为,文化全球化与文化本土化是对立统一的,它不是全球性民族文化的趋同,而是倡导全球文化多样性、多元化。
B. 材料二认为,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文化不能也不应该缺位,因为中国文化虽然有不小缺陷,但整体上优于西方文化。
C. 从材料三可知,虽然文化全球化的主流依然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但是中国文化在全球的影响也非常明显。
D. 材料四认为,“文化全球化”是一个伪命题,极具欺骗性,其实质是西方人向全球兜售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最终实现西方利益最大化。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材料一中,作者主要围绕“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辩证关系,重点论述保持文化本土化即文化的民族性的重要性。
B. 材料二辩证分析了中国文化的利弊,并且认为利大于弊,从而得出观点:
中国文化应该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化,发挥自身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优势。
C. 材料四站在批判的角度,认为“文化全球化”弊多利少,揭开了“文化全球化”的欺骗性,揭示了“文化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可怕后果。
D. 材料一、二、四都把“文化全球化”作为论述对象,都揭示了作者对“文化全球化”的各自理解,并且在论述中都体现了作者的辩证思想。
(3)结合上述材料一和二,说说中国文化应对文化全球化的主要策略。
【答案】
(1)B
(2)B
(3)①保持中国文化的本土化和民族性,不被外来文化损害或同化;②继承并发扬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势,去除阻碍现代化的不利因素;③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化,扩大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展现中国文化的民族特征;④发挥中国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优势,积极与西方文化进行对话和交流。
【解析】【分析】
(1)B项,“中国文化整体上优于西方文化”错误。
结合材料二内容“相对于西方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强调文化是人为和为人的性质,人成了主体,自然成了主体支配的客体,夸大了人的作用’,中国文化重历史、重传统的特征,更能使人在历史的回顾中认识优点和不足”“扩大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展现中国文化的民族特征,发挥中国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优势,积极与西方文化进行对话和交流”等分析,“中国文化整体上优于西方文化”文中无据,至多是某些方面有优势。
故选B。
(2)A项,“重点论述保持文化本土化即文化的民族性的重要性”错误。
结合材料一内容分析,重点论述的是文化全球化的内涵和目的。
C项,“材料四站在批判的角度,认为‘文化全球化’弊多利少”错误。
材料四不认为“文化全球化”弊多利少,而是对“文化全球化”进行了否定,认为“文化全球化”是一个伪命题。
D项,三个“都”概括错误。
材料二没有把“文化全球化”作为论述对象,只是涉及了“文化全球化”;材料二没有揭示作者对“文化全球化”的理解;材料四在论述中没有体现作者的辩证思想,因为作者是否定“文化全球化”这一说法的。
故选B。
(3)结合“全球化与本土化存在着对立统一的矛盾,全球化不可全然取代本土化,而本土化也不可能带来多元的发展,因为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特征,若想掩盖这种特征,就只能导致世界文化的衰退”分析,保持中国文化的本土化和民族性,不被外来文化损害或同化;结合“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给中国的发展带来过辉煌,但也造成了中外文化交流上的障碍,‘它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也是一个不小的文化包袱’”“中国文化重历史、重传统的特征,更能使人在历史的回顾中认识优点和不足。
这也是中国文化得以稳定发展、流传的重要原因。
强调历史和传统,也会造成一个负面结果,就是厚古薄今的倾向,这不利于现代化进程”分析,继承并发扬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势,去除阻碍现代化的不利因素;结合“坚持在不损害中国文化精神本质的前提下,我国应该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化,扩大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展现中国文化的民族特征,发挥中国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优势,积极与西方文化进行对话和交流”分析,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化,扩大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展现中国文化的民族特征,积极与西方文化进行对话和交流等。
故答案为:
⑴B;⑵B;
⑶①保持中国文化的本土化和民族性,不被外来文化损害或同化;②继承并发扬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势,去除阻碍现代化的不利因素;③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化,扩大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展现中国文化的民族特征;④发挥中国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优势,积极与西方文化进行对话和交流。
【点评】
(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
做题前要通读材料,读懂材料内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充分理解。
然后将选项内容和原文逐一比照分析。
(2)本题综合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
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3)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
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
分条作答。
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进行概括。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炒米和焦屑
汪曾祺
小时读《板桥家书》,“天寒冰冻时暮,穷亲威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觉得很亲切。
郑板桥是兴化人,我的家乡是高邮,风气相似。
这样的感情,是外地人不易领会的。
炒米是各地都有的,但是很多地方都做成了炒米糖,这是很便宜的食品。
孩子买了,咯咯地嚼着。
四川有“炒米糖开水”,车站码头都有得卖,那是泡着吃的。
但四川的炒米糖似也是专业的作坊做的,不像我们那里。
我们那里也有炒米糖,像别处一样,切成长方形的一块一块。
也有搓成圆球的,叫做“欢喜团”。
那也是作坊里做的。
但通常所说的炒米,是不加糖黏结的,是“散装”的;而且不是作坊里做出来,是自己家里炒的。
说是自己家里炒,其实是请了人来炒的。
炒炒米也要点手艺,并不是人人都会的。
入了冬,大概是过了冬至吧,有人背了一面大筛子,手执长柄的铁铲,大街小巷地走,这就是炒炒米的。
有时带一个助手,多半是个半大孩子,是帮他烧火的。
请到家里来,管一顿饭,给几个钱,炒一天。
或二斗,或半石。
像我们家人口多,一次得炒一石糯米。
炒炒米都是把一年所需一次炒齐,没有零零碎碎炒的。
过了这个季节,再找炒炒米的也找不着。
一炒炒米,就让人觉得,快要过年了。
装炒米的坛子是固定的,这个坛子就叫“炒米坛子”,不作别的用途。
舀炒米的东西也是固定的,一般人家大都是用一个香烟罐头。
我的祖母用的是一个“柚子壳”。
柚子——我们那里柚子不多见,从顶上开一个洞,把里面的瓤掏出来,再塞上米糠,风干,就成了一个硬壳的钵状的东西。
她用这个柚子壳用了一辈子。
我父亲有一个很怪的朋友,叫张仲陶。
他很有学问,曾教我读过《项羽本纪》。
他薄有田产,不治生业,整天在家研究易经,算卦。
他算卦用蓍草。
全城只有他一个人用蓍草算卦。
据说他有几卦算得极灵。
有一家丢了一只金戒指,怀疑是女佣人偷了。
这女佣人蒙了冤枉,来求张先生算一卦。
张先生算了,说戒指没有丢,在你们家炒米坛盖子上。
一找,果然。
我小时就不大相信,算卦怎么能算得这样准,怎么能算得出在炒米坛盖子上呢?
不过他的这一卦说明了一件事,即我们那里炒米坛子是几乎家家都有的。
炒米这东西实在说不上有什么好吃。
家常预备,不过取其方便。
用开水一泡,马上就可以吃。
在没有什么东西好吃的时候,泡一碗,可代早晚茶。
来了平常的客人,泡一碗,也算是点心。
郑板桥说“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也是说其省事,比下一碗挂面还要简单。
炒米是吃不饱人的。
一大碗,其实没有多少东西。
我们那里吃泡炒米,一般是抓上一把白糖,如板桥所说“佐以酱姜一小碟”,也有,少。
我现在岁数大了,如有人请我吃泡炒米,我倒宁愿来一小碟酱生姜,最好滴几滴香油,那倒是还有点意思的。
另外还有一种吃法,用猪油煎两个嫩荷包蛋——我们那里叫做“蛋瘪子”,抓一把炒米和在一起吃。
这种食品是只有“惯宝宝”才能吃得到的。
谁家要是老给孩子吃这种东西,街坊就会有议论的。
炒米实在是很方便,其实,我们那里还有一种可以急就的食品,叫做“焦屑”。
糊锅巴磨成碎末,就是焦屑。
我们那里,餐餐吃米饭,顿顿有锅巴。
把饭铲出来,锅巴用小火烘焦,起出来,卷成一卷,存着。
锅巴是不会坏的,不发馊,不长霉。
攒够一定的数量,就用一具小石磨磨碎,放起来。
焦屑也像炒米一样。
用开水冲冲,就能吃了。
焦屑调匀后成糊状,有点像北方的炒面,但比炒面爽口。
我们那里的人家预备炒米和焦屑,除了方便,原来还有一层意思,是应急。
在不能正常煮饭时,可以用来充饥。
有一年,记不得是哪一年,总之是我还小,还在上小学,党军(国民革命军)和联军(孙传芳的军队)在我们县境内开了仗,很多人都躲进了红十字会。
不知道出于一种什么信念,大家都以为红十字会是哪一方的军队都不能打进去的,进了红十字会就安全了。
红十字会设在炼阳观,这是一个道士观。
我们一家带了一点行李进了炼阳观。
祖母指挥着,把一坛炒米和一坛焦屑带了去。
我对这种打破常规的生活极感兴趣。
晚上,爬到吕祖楼上去,看双方军队枪炮的火光在东北面不知什么地方一阵一阵地亮着,觉得有点紧张,也觉得好玩。
很多人家住在一起,不能煮饭,这一晚上,我们是冲炒米、泡焦屑度过的。
没有床铺,我把几个道士诵经用的蒲团拼起来,在上面睡了一夜。
这实在是我小时候度过的一个浪漫主义的夜晚。
第二天,没事了,大家就都回家了。
炒米和焦屑和我家乡的贫穷和长期的动乱是有关系的。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先写四川“炒米糖开水”,再写家乡高邮的炒米,在对比中凸显食物特点,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B. 作者写祖母用柚子壳舀炒米,既表明家乡舀炒米的工具各具特色,又表现了他对祖母的怀念之情。
C. 作者用真实的感情和细腻的笔触来写炒米和焦屑的制作、吃法等,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生活的热爱。
D. 文章结尾部分写炒米和焦屑的应急之用,将其放在幼年躲避战乱的背景下抒写,增强文章的年代感。
(2)文章引用《板桥家书》中关于炒米的叙述,有什么作用?
请联系上下文简要回答。
(3)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
【答案】
(1)B
(2)①内容上:
《板桥家书》中的话介绍了炒米的普遍、方便和吃法的多样性;②结构上:
文章开头以《板桥家书》中的话引出下文对炒米的叙述;③效果上:
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吃炒米这一风俗具备雅趣。
(3)①“浪漫主义的夜晚”表明“我”对这种打破常规的生活极感兴趣这符合儿童的猎奇心理。
②对于这个战乱中与炒米、焦屑相伴的夜晚,作者不写常人心中的离乱之苦,而说是“浪漫主义的夜晚”,这体现了作者幽默的笔触。
③作者能以淡定从容的心态回顾这段经历,表现了他的达观超脱。
【解析】【分析】
(1)B项,“表明家乡舀炒米的工具各具特色”错误,强拉因果,用“柚子壳”舀炒米,并不能表明“家乡炒米的工具各具特色”。
故选B。
(2)从内容看,“天寒冰冻时暮,穷亲威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写出炒米的普遍、方便,“佐以酱姜”写出吃法的多样性;从结构看,文章的下文写炒米的相关事情,此段引出后面的相关的内容;从效果看,段落在文章的开头,同时又是引用古人的说法,起到制造悬念、引起阅读兴趣的作用。
(3)此题要求分析的句子在文中的结尾,文章写因为战争,很多人家住在一起,不能煮饭,晚上,冲炒米、泡焦屑度过的。
没有床铺,我把几个道士诵经用的蒲团拼起来,在上面睡了一夜。
从儿童的角度看称这样的夜晚为“浪漫”符合儿童的猎奇心理;战争,这能用炒米度过,把生活的艰辛写成浪漫,体现作者幽默的风格;作者面多如此的生活状况,却以“浪漫”相对,体现其达观超脱。
故答案为:
⑴B;
⑵①内容上:
《板桥家书》中的话介绍了炒米的普遍、方便和吃法的多样性;②结构上:
文章开头以《板桥家书》中的话引出下文对炒米的叙述;③效果上:
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吃炒米这一风俗具备雅趣。
⑶①“浪漫主义的夜晚”表明“我”对这种打破常规的生活极感兴趣这符合儿童的猎奇心理。
②对于这个战乱中与炒米、焦屑相伴的夜晚,作者不写常人心中的离乱之苦,而说是“浪漫主义的夜晚”,这体现了作者幽默的笔触。
③作者能以淡定从容的心态回顾这段经历,表现了他的达观超脱。
【点评】⑴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
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
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⑵此题考查把握引用作用的能力。
直接采用大量原始材料——引用,可以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对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引用诗词,可以从侧面烘托和丰富人物的思想精神,使文章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
引用故事,可以增强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
⑶此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
理解句子有几种方法:
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指出手法,分析句子;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句子。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分享经济的诞生,源于社会资源的过剩。
从工业革命时代开始,所谓的发展即生产效率提高、投资不断加大,从而带来产量的增加。
这样的发展基于一个基本假设,那就是,社会物资是短缺的。
时至今日,工厂里生产出越来越多的东西。
直到某一天,我们发现生产出的东西已经远远大于我们的需要,我们把已经存在的东西重新分配。
此时,物品的拥有权和使用权可以分离,拥有一件物品的人和使用这件物品的人可以不是同一个人。
这样物资就可以得到更加合理的分配,从而成为一种商业模式;拥有多余物资的人们,可以把物资的使用权让渡给不拥有物资的人,作为回报,后者给予前者一定的报酬,而提供这个服务的平台,也可以从报酬中抽取一定比例的佣金。
分享经济由此产生。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成熟和迅速普及,分享经济的创业者们,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细分领域的平台,供物资的所有者发布和分享,帮助有需要的人找到物资。
不经意间,我们衣食住行的各个领域,都出现了分享经济的身影。
分享经济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消费方式,在许多领域,也都出现了不同的模式。
那么,分享经济究竟改变了什么呢?
首先,它改变了供给端。
分享经济让产品的供给方从机构变成了个人。
比如,原来人们出去旅行,只能住酒店集团提供的酒店,而分享经济让个人房主也可以提供相当于酒店的服务。
原来人们只能坐出租车公司提供的车子,现在则还能坐个人开的私家车。
分享经济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丰富度和个性化水平。
人们旅行的时候可以住各种风格的房子,人们出行的时候可以坐各种不同的车型,遇见各种性格的司机。
如今人们个性化的诉求越来越高,分享经济正好可以满足这一点。
其次,它让个人崛起。
分享经济降低了个人微创业的门槛,让人们可以更简单地实现微创业。
利用业余时间,做个小房主,做个专车司机,都是简单方便的微创业。
用户对个性化的需求,让作为供给端的个人,能够有空间发展自己的个性。
比如,加入网络商店平台的手工艺者,可以把自己的个性作品售卖给匹配的人。
伴随着微创业的门槛降低和个性化被鼓励,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人们的内在动力被激发,而每个人能力的激发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更大推动力。
最后,它让社会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分配。
分享经济让资源被更加合理地分配给需要的人。
这对于我们所生存的自然环境,是极大的保护。
据统计,每多一辆被充分利用的Uber车辆,就可以从路上去掉8辆车子。
这就意味着更少的拥堵、更少的雾霾和更少的能源消耗。
(摘编自中国友谊出版公司《重新定义分享》)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虽然工业革命时代与分享经济时代的“发展”形式不同,但最终目的都是为社会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源。
B. 移动互联技术的成熟和迅速普及,使得物品的“拥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分享经济也由此产生了。
C. 女孩把自己穿过几次就不喜欢的衣服在淘宝上以二手衣形式卖给买衣人。
这体现了分享经济的特征。
D. 分享经济使现代的人们可以更简单地实现“微创业”。
人们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在分享经济中获得利益。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分享经济一方面带来了产品数量的增加,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B. 分享经济在近些年很火。
我们所熟悉的房屋租赁,就是分享经济的一种形式。
C. 分享经济中“拥有权”和“使用权”可以分离,产品的拥有人和使用人可以不同。
D. 分享经济提升了产品的丰富度和个性化水平,让社会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分配。
(3)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首先分析了分享经济产生的背景,接着阐述了分享经济给供给端、个人、社会资源等带来的影响。
B. 文章第③段介绍了分享经济的商业模式,阐述了拥有多余物资的人们以及相关服务平台的获利方式。
C. 文章运用例证法,通过个人房主和私家车主的例子,有力地印证了分享经济可以改变供给端的观点。
D. 文章通过阐述分享经济的产品重新分配的属性,论述了共享经济具有促进生活更美好、社会更公平的功能。
【答案】
(1)D
(2)A
(3)D
【解析】【分析】
(1)A项,“最终目的都是为社会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源”错误,工业革命时代是不断创造物质资源,分享经济时代目的是对剩余物质资源的再分配;B项,“移动互联技术的成熟和迅速普及,……分享经济也由此产生”错误,“分享经济”产生原因不是“移动互联技术的成熟和迅速普及”,而是社会资源的过剩;C项,“女孩把自己穿过几次就不喜欢的卖给买衣人。
这体现了分享经济的特征”错误,不合分享经济的特点,这不是分享,是买卖。
故选D。
(2)A项,“分享经济一方面带来了产品数量的增加”错误,文中没有“带来产品数量的增加”的表述,是产品过剩带来了分享经济。
故选A。
(3)D项,“论述了共享经济具有促进……社会更公平的功能”错误,文中没有分享经济具有促进“社会更公平”的表述,属无中生有。
故选D。
故答案为:
⑴D;⑵A;⑶D
【点评】
(1)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
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第三步,逐项和原文对照,确定答案。
(2)此题考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
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
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3)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
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
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案。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说:
“在我的一生中,我见证了社会深刻的变化。
其中最深刻的,同时也是对人类影响与日俱增的变化,是人工智能的崛起。
简单来说,我认为强大的人工智能的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
我不得不说,是好是坏我们仍不确定。
但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确保其未来发展对我们和我们的环境有利。
我们别无选择。
我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本身是一种存在着问题的趋势,而这些问题必须在现在和将来得到解决。
”
中科院院士张钹认为:
人工智能与人类不一样,它不会举一反三,更不会“知其所以然”。
使用这样的人工智能系统需要十分小心。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机器通过“黑箱”学习(深度学习)方法取得的智能,由于与人类认知行为存在根本差异,因此也将带来潜在的风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芜湖市 高考 语文 现代文 阅读 试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