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
- 文档编号:28627086
- 上传时间:2023-07-19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33.35KB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一、本册教学内容主要有:
1、100以内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
3、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
4、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
5、简单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等。
二、教材分布:
1、数与代数
内容:
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表内乘法。
目标:
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经历1~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记熟每一句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2、几何与图
内容:
认识线段、角以及简单的观察物体。
目标:
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会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用尺画角;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统计与概率
内容:
统计和数学广角。
目标:
通过对学生身边事例的调查活动,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4、实际与综合应用
内容:
“我长高了”和“看一看,摆一摆”。
“我长高了”活动要求学生运用各种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加深对米和厘米的认识,巩固收集数据的方法;通过“看一看”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知觉;“摆一摆”要求学生利用学具进行拼、摆、量、画几何图形,巩固学生对所学平面图形的认识,体会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感受图形变化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 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点
1、初步建立长度的观念,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2、两位数加减法则、两步运算的书写格式及加减法估算思路的学习。
3、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4、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它的来源。
5、观察物体建立空间观念。
6、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7、渗透排列组合,简单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
四、教学难点
1、线段的概念。
2、两位数加减进位与退位算理的理解。
3、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4、熟记口诀,运用口诀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按对称轴画出另一半”等动手实践活动。
6、把收集的数据转化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7、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五、教材编排特点
1、笔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计算的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便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2、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表内乘法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4、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加强估计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5、注重体现探索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的意识。
6、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六、学生分析
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的耐久性较差,思维中具体形象的成分占优势。
概括水平的发展处于概括事物直观的具体形象的外部特征或属性的直观形象水平阶段。
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直接感知的,因此,低年级儿童学习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应注意直观形象性和游戏活动性。
合作学习法、游戏学习法、竞赛学习法、故事描述法往往是组织和吸引二年级学生积极、主地地学习的有效方法。
七、学策略
1、以学生经验为基础,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注重学生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亲身感受自主探索如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来完成教学活动。
3、提供关于工作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观察、猜测、操作、交流、感知、感受,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设计现实的、开放的学习活动,让学习更富童趣,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5、有步骤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从中感受方法的奇妙,激发兴趣与欲望。
6、让学生在操作,探索学习中学会讨论、交流、合作。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一、教学内容: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2.认识线段
二、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l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3.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三、方法点拨:
1.估量物体长度和实际测量时,要统一长度单位。
2.尺是量长度的工具,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米作单位。
3.用尺量物体长度的时候,应该把尺的边和物体的边靠近平行摆放而且尺的0刻度线要对齐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
4、估测意识很重要,且要坚持下去。
四、具体教学建议:
1、米和厘米是两个最基本的长度单位, 如果学生对这两个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运用它们进行估测或实测,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教材采取了这样一些措施:
(1)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
例如:
1厘米可借助手指、图钉;1米可把手臂伸开。
(2)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长度的机会。
例如测量教室的桌椅、黑板,身高等。
还可以把正方体、直尺、线段放在一起,使学生初步感受1厘米有多长,同时也为用直尺测量长度做准备。
(3)培养估测意识,需要长期训练。
一开始,很多学生都是没什么标准的猜,慢慢的进一步比较估测与实际距离所得的区别,从而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
2、例2
(用厘米量)
教材中给出了量纸条长度的正确方法,就是左端对齐0刻度来量。
老师们还可以把纸条不对齐0刻度,例如对齐刻度3,让学生算出纸条的长度是纸条的末端终点减去起点。
认识米
(1)米尺的引入不再像以前那样直接给出,而是让学生通过用学生尺量黑板,感觉到很麻烦,很自然地引出。
(2)与“1厘米”的认识一样,教材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表象。
①实际观察米尺 ②量身高③量臂展
3、例3(米和厘米的关系)
(1)通过用不同的工具量1米长的绳子,让学生通过活动,自己去发现米和厘米的关系。
(2)教材上开始出现卷尺、皮尺(做一做),让学生认识更多的测量工具,并理解根据不同的测量需要可以选用不同的测量工具。
4、认识线段
直线的概念比较抽象,其“无限长”的特点学生不容易理解,也无法借助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
因此教材在这里不教学直线,只教学线段,并采取给出线段的图形直接描述的方式说明什么是线段。
线段是有端点的,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它有“直”的特点,所以要沿直尺的边,或者用有直边的其他工具来量或画线段。
接下来,教材说明线段是可以量出长度的,并让学生量一量线段的长度,学生已经具备了测量纸条长度的能力,测量线段的长度就迎刃而解了。
画线段
与量长度一样,教材只是给出了最基本的画线段的方法,学生如果有其他方法也可以。
例如画一条3厘米的线段,既可以从0刻度画到3刻度,也可以从3刻度画到6刻度。
但相比较下是对齐0刻度比较方便。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重点单元)
一、教学内容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进位)
2.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退位)
3.问题解决: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
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5.加减法估算
二、教学目标
1. 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三、方法点拨:
1.笔算进位加法时,十位要记住加进位数;笔算退位减法时,十位要记住减退位1。
可以在竖式上作记号,例如:
2.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3、从实际情境中引出计算问题,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计算问题的过程。
借助直观操作(摆小棒)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4.体现算法多样化。
(1)不进位加、不退位减中既可用口算,也可用笔算。
(2)连减:
既可以连续减去两个减数,也可以也把两个减数先加起来,再用被减数减去两者之和。
(3)估算策略的多样化。
5.让学生通过交流、探索,自己归纳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法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具体教学建议
1.两位数加两位数,例1、例2,主要解决竖式的对位问题。
(1)通过参观博物馆乘车的情境引出数学问题,使学生知道数学问题的提出是有现实意义的,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除了书上提出的合乘问题,学生还可能提出更多的问题,比如“某班比某班多多少人?
”等等,要鼓励学生养成提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3)两位数加整十数,一年级下册已经学过,这儿的重点是通过口算引出笔算。
体现算法多样化:
小女孩用口算解决问题。
小精灵提出还可以用笔算。
(4)列竖式时,借助小棒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使学生学会竖式中的对位。
鼓励学生采取多种计算策略,计算顺序从十位算起或从个位算起都可以,教师不必强行一定要从个位算起。
2、进位加:
例3,主要解决竖式的计算顺序和进位问题。
(2)教学时重点是要结合小棒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如何进位,以及十位如何相加。
要使用小棒演示过程。
(3)使学生体会在进位加法中从个位加起的必要性。
如果学生从十位加起就会碰到困难,进位“1”不知如何处理。
要提醒学生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计算十位时要记得加小1.
3、 笔算加法法则的总结:
不再给出现成的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讨论交流,自行总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配音儿歌:
笔算加法要牢记,相同数位要对齐,先从个位加起来,个位满十要进1。
4.两位数减两位数,例1:
不退位减,主要解决竖式的对位问题。
(1)小精灵提出问题,两学生从统计表中找出解决问题的信息。
,也可以换成北京奥运的奖牌数据,学生更加感兴趣。
(2)多种算法(在这儿还不是统一要求):
口算,笔算,“还可以怎样算”提示学生发现更多的算法。
(3)列竖式时,借助形象数位表,与竖式相对应。
因为不退位,学生观察直观图就可以理解。
(4)计算顺序:
可以从个位算起,也可以从十位算起,如果学生都会从个位算起,老师就没必要重提从十位算起了。
5、退位减:
例2、例3,主要解决退位减的问题。
是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
例2(一般的退位减)
(1)借助小棒操作,用表格形式把小棒操作的每一个步骤与竖式计算的每一步对应起来,使学生获得退位计算的形象支持。
(2)重点是掌握如何退位,退位过程中十位数与个位数怎样变化。
(3)提出问题:
从十位减起方便吗?
使学生认识到在进位加、退位减中从个位加减比较方便。
例3(被减数个位是0的退位减)
(1)脱离形象支持,抽象程度更高。
(2)重点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掌握个位要算几减几。
6、笔算减法的法则总结:
与加法一致,也是让学生自主探索,进行归纳。
配音儿歌:
笔算减法要牢记,相同数位要对齐,先从个位减起来,个位不够要借1。
7、问题解决:
例4,求比一个数少几的问题,计算教学从问题情境引入,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1)教材设计了一个全校卫生评比的情景,给出了部分年级在卫生评比中所得红旗的情况,但每个班所得红旗数没有出全,下面一部分被树挡住了,只能通过一一对应看出各列之间的相差数,其他的信息通过学生的对话给出。
(2)教材利用两名学生的对话,自然引出“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问题。
在这儿,二
(2)班的红旗数量不能直观数出,必须根据两个数的关系,通过分析数量关系求出。
数量关系在新课程里是弱化的,但是我认为这是学习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传统中好的东西我们要保留。
(3)最后教材通过小精灵提出“你能说出别的班得多少面红旗吗?
”让学生利用图中的信息提出其他问题并解决。
教材体现了资源的丰富性,教学时要注意挖掘情景图中的丰富资源。
8.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运算顺序已经在前面学过,在这儿的重点是列竖式计算。
要提一点:
不少学生会把第一步的得数当成是最后的得数写在横式的等号后面;第一个数会用两次。
9、加减法估算:
例4。
关于估算,《课标》中有明确的说明,它是这样描述的: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
在前两册教材的有关练习中已经渗透了有关估计、估算的内容,这儿是第一次正式教学。
但近似数的概念、约等号还没出现。
(1)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买东西这样一个估算情境说明估算的必要性,使学生理解用估算还是精确计算是根据计算的精确度需要而定的。
(2)在进行估算时,其策略是可以多样化的。
(例如,可以两步都用估算;也可一步用估算,一步用精确计算。
)
(3)重要的不是估算结果与精确结果相差多少,而是要让学生解释估算的过程。
教师出估算题的时候,数据要出接近整十数,不要出如24、26、27这样的数。
学生采用的估算方法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会不一致,即使估算的结果相同,所采取的估算策略也可能是不同的。
学生的估算方法,只要合理可行,体现了估算的思想,都应给予鼓励。
不要对学生的估算方法进行过多的评判,尤其不能以是否接近精确结果为依据来判断估算方法的优劣。
另外,教学中还应让学生意识到是否采用估算,以及估算方法与策略的选用也是跟具体的问题密切相关。
如一套水杯24元,一个热水壶28元,问带50元钱够吗?
购物问题则就不应把24估得太低。
P32第1题估算。
先估算,再与准确得数比较,是估小了,还是估大了。
这一题并不需要把整个得数算出来,是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如31+52,31看作是30,52看作是50,这两个数都估小了。
准确得数肯定比80大。
又如:
38+39,把38看作是40,39看作是40,两个数都估大了才有80,准确得数比80小。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一、教学内容
1.角的认识、画角
2.直角的认识、判断直角、画直角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2.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三、方法点拨:
1.辨别角的方法:
根据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来判断。
2、画一个角的方法:
先画一个点,再从点出发向两个不同的方向用直尺画两条线。
3、画一个直角的方法:
先画一个点,接着用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与画的顶点重合,最后沿着三角板的两条直角边画两条线。
要纠正学生的一个错误的做法,就是贪图方便,不画顶点,只是用铅笔沿着三角尺的直角一笔画完。
四、具体教学建议:
1.认识一般的角,例1(认识角)
(1)从剪刀、吸管、水龙头等实物中抽象出角的一般模型,包括锐角、钝角、直角,体现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
(2)直接用图形描述角的概念,并在图上标出顶点和边(类似于线段概念的引出),使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观察初步感知什么是角以及角有什么特征。
教师指导学生认角要指示明确,不能指着角的尖尖说是角,而要指着两条边的夹着的角度才是角,并学会画角的符号。
(3)通过操作活动进一步认识角。
通过制作活动角、用纸折出大小不同的角,使学生再一次感受角的顶点和边的特征,并直观地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
2、例2(画角)
教材中给出的是一种最基本的画角方法(其中一条边是水平的),实际教学中,学生画的时候,可以比较开放,并不要求其中一条边是水平的。
通过比较得知,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跟两条边的张开的距离有关。
3.认识直角
例3(认识直角)
直角是一个特殊的角,要指导学生认识直角的符号。
例4(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1)教材上利用学生手头最容易找到的直角、锐角、钝角(书本、红领巾)让学生用三角板比较,要让学生自己说说应该怎样比较(顶点和一条边重合,看另一条边)。
这也是为以后正式学习锐角和钝角做准备的。
(2)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再找一些东西来判断一下,如身上的物品、教室的物品。
(3)画直角
教材上给出画的过程。
学生画直角的两条边不一定是水平的和竖直的,角度可以自由把握。
五、练习补充:
1、一张正方形的纸,剪去一个角,还有几个角?
有几种可能?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
(一)(很重要)
一、教学内容
乘法的初步认识,5的乘法口诀,2、3、4的乘法口诀,乘加、乘减,用乘法解决问题,6的乘法口诀。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知道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熟记2~6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熟练口算有关乘法算式。
3.使学生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方法点拨:
1.乘法口诀的特点是:
在乘法里几的口诀就有几句;是几的口诀每相邻的两句口诀之间就相差几。
掌握特点,熟记口诀,能提高乘法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2.用乘法解决问题的步骤:
先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出乘法算式,再用乘法口诀求积。
3.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先算乘法,后算加法或减法。
四、具体教学建议:
1.乘法的初步认识, 例1(引出乘法算式),找到几个几很重要。
(1)由学生用小棒摆图形的活动情景图引入,让学生说一说每个小朋友摆出了什么图形,每个图形用了多少根小棒,引导学生列出加法算式。
(2)让学生把加数都相同的加法算式单独列在黑板上,并重点看其中一个算式。
教材直接说明像这样的加法,可以用乘法表示。
然后让学生观察有几个3,实现从加法到乘法的转换(因为做加法时,对有几个相同加数并不关心,而列乘法算式时,这是一个必要条件)。
然后直接给出两种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认识乘号。
使学生通过看乘法算式,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几个几相加可以用乘法表示),知道乘号两边的数在加法算式中分别表示什么。
(3)最后让学生模仿着列出其他两个乘法算式,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2、例2
实物图、加法算式、乘法算式对照出现,帮助学生认识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进一步理解两个因数在加法算式中分别表示什么,体会乘法的意义。
3、例3
通过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的比较,使学生体会用乘法计算的简便。
在这儿只出现一个乘法算式,使学生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时,可以任意使用其中的一个。
4.2~6的乘法口诀
例1,5的乘法口诀:
这一课建模很重要。
(1)通过摆小棒的操作活动(也可以改成数手指),并问学生是怎么数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的,突出五个五个数的方法,由于学生有一五一十数的经验,容易理解乘法口诀的归纳规律。
(2)前两个乘法口诀教材直接给出,让学生通过观察这两个口诀与乘法算式的关系,总结归纳乘法口诀的规律,通过讨论交流,自己探索出编乘法口诀的方法,并编出剩下的口诀。
2、3、4的乘法口诀:
例2、例3(2、3的乘法口诀)
(1)由于2、3的乘法口诀比较简单,教材没有让学生进行操作,也没有把连续加和乘法对照出现,而是通过观察形象的情景图,直接写出乘法算式和口诀。
(2)在设计情境时,两题的情境是连续的,使学生感受到在一个连续的故事情境中学习知识。
(教师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进行教学。
)
例4(4的乘法口诀)
学生已经有了编口诀的经验,在这儿可以更放手地让学生自己编。
例5(乘加、乘减)
(1)目的:
一是为了使学生在忘记口诀时,通过联想相邻口诀来计算得数,如4×4可以通过4×3+4得到
(2)计算时,教材重点体现算法多样化:
连加、乘加、乘减。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发现解决这个问题有多种方法,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思想。
计算顺序先乘后加减,或者说从左往右算就可以了。
例6(用乘法解决问题)
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情境,引出数学问题。
让学生根据问题去寻找信息,找到几个几,再根据乘法的含义列式计算,培养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加以应用的意识和能力。
做一做(第59页)
重点是培养学生根据情境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使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寻找信息——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
(3)对于同一个问题可能解决的方式有多种,要让学生形成交流各自算法的习惯。
如计算“一共有多少只猴?
”有的同学可能想“一共有4堆猴,每堆2只”,列式是4×2,有的同学可能想“3棵树,每棵上有2只猴,地上有2只”,列式是3×2+2。
6的乘法口诀:
例7,有了前面的建模,基本上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来完成。
五、练习建议
1、保证一定的训练量,完成熟记2~6乘法口诀的教学目标。
20以内的加减口算以及表内乘法都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熟练掌握的基础知识,要求脱口而出。
根据一般规律,绝大多数应达到每分钟做8题。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要有计划地组织练习,让学生背好、用好乘法口诀。
2、充分利用扑克牌来记乘法口诀,既简单又很有效。
3、师生对口令时不要只问如三七()(),而要多问()()二十一,老师说积,学生说因数。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一、教学内容
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4.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三、方法点拨:
1.辨析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
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用虚线表示。
2.判断正确镜像的方法:
(1)照镜子时镜子外的人或物体与镜中的图像的上下、前后位置不会发生改变,而左右位置发生对换;
(2)可以把镜面看成对称轴,镜子内外的人或物体是完全重合。
借助直观形象、操作活动以及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发展空间观念。
如观察、剪一剪、画对称轴或图形的另一半、照镜子、折出对称轴。
四、具体编排
1.例1,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
让学生判断的观察到的物体也是以立体形式出现的,要求学生平视,通过让学生判断下方的三幅恐龙玩具图分别是谁看到的,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并通过观察和空间想像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向学生渗透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可以借助照相这个学生熟悉的生活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
)
(4)教学时,要让学生实际观察一下,借助直观形象发展空间观念和空间想像能力,学生最容易犯错的是左和右,需要老师多加指导。
2.轴对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 年级 上册 教材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