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 达标试题含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8619332
- 上传时间:2023-07-19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185.66KB
最新部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 达标试题含答案.docx
《最新部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 达标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 达标试题含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部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达标试题含答案
最新部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达标试题(含答案)
一、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辨析论述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由于一系列战时的经济措施在战后没有得到调整,使苏俄国内矛盾迅速激化,经济生产也陷于停滞。
1920年的粮食产量只及1913年的一半。
农民不堪忍受愈来愈严厉的无偿征购,有意缩减生产。
1921年的播种面积只及1913年的86%,1920年的工业产值只及战前的13.8%,人民生活困苦不堪,连最起码的物品都十分缺乏。
1921年3月实行新经济政策后,苏联的国民经济逐渐恢复。
1925年,人物总产量接近战前水平,达到7247万吨,工业生产总量为战前的73%,铁路运输业的货物总周围量为战前的80%,国内商品流转总额大约是战前的70%,劳动人民的物质生活逐步得到改善,1925—1926年,工人的实际工资水平达到战前的93.7%
——摘编自龚勋《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指出决定实施新经济政策时苏俄的国家领导人。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主题提炼观点,结合材料和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答案】
(1)列宁。
(2)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世界近代史上,1861年俄国的农奴制改革和1868年日本的明治维新,都使两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加快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日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而近代中国闭关锁国,思想保守,极力维护封建统治,最终导致列强入侵,被动挨打。
由此可见,改革是一个国家或社会前进和发展的动力,只有不断在原有制度上加以改革,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才能使国家更加强大,否则就会落后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
我国要坚持改革,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开放,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经验,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
【解析】
【详解】
(1)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时,国家最高领导人是列宁。
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2)观点: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世界近代史上,1861年俄国的农奴制改革和1868年日本的明治维新,都使两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加快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日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而近代中国闭关锁国,思想保守,极力维护封建统治,最终导致列强入侵,被动挨打。
由此可见,改革是一个国家或社会前进和发展的动力,只有不断在原有制度上加以改革,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才能使国家更加强大,否则就会落后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
我国要坚持改革,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开放,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经验,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
【点睛】
此题应识记与灵活掌握新经济政策的相关史实。
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场世界规模的战争,影响深远,引发人们对战争的深刻反思。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4—1918年间发生的这次战争所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以往的任何战争.战争在革命中结出果实,同时为未来播下了引起新的、更致命的冲突的种子。
——(美)罗伯特·E·勒钠(美)斯坦迪什·米查姆等著《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一战后,苏俄自动退出了争霸的行列;德国和奥匈帝国战败,已没有资格参加角逐;所剩下的就是美、英、法、意、日五个主要战胜国。
它们之间的经济、军事实力又相差甚远,这就要按战后的实力对比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建立战后世界新秩序。
——徐天新,许平、王红生主编《世界通史现代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列举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的两大军事侵略集团。
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材料一中的“战争”期间爆发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革命”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战后建立了什么世界新秩序?
导致这新秩序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当今世界仍不太平,从科索沃到伊拉克,再到叙利亚……·可谓是炮声隆隆,硝烟弥漫。
以古鉴今,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我们今天留下了什么启示?
【答案】
(1)军事集团:
三国同盟、三国协约;性质:
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革命:
十月革命。
(2)新秩序: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3)启示:
①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害;②我们要珍爱和平,反对战争;③世界各国要加强合作交流,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解析】
【详解】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的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是三国协约、三国同盟。
由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他们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两大集团疯狂的扩军备战,最终一战爆发,一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材料一中的“战争”期间爆发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革命”是指(俄国)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它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两大集团疯狂的扩军备战。
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分割世界,分别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新秩序,形成一战后的世界格局,这就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新秩序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3)开放性题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例如:
①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害;②我们要珍爱和平,反对战争;③世界各国要加强合作交流,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3.观看下面两幅照片并阅读相关文字介绍,回答问题
图一1928-1937年,苏联进行了两个五年计划,建设了包括钢铁发电、机械制造水泥、采矿等工业。
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公司就是这一时期建立的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
卫国战争期间,苏联坦克用的装甲板有50%都是该公司生产的:
10年间苏联工业产值增长了4倍以上,到1940年,生铁已达到1500万吨,钢达到1830万吨,煤达到1亿6千万吨,石油达到3100万吨……这就是伟大的卫国战争前苏联所拥有的物质基础。
图二二战期问,苏军总共生产火炮834万门:
坦克,自行火炮:
108万辆、门:
飞机15万架;汽车:
205万辆。
其中苏联生产的坦克及其变型车数量各型装甲车辆的总产量是德国产量的24倍!
苏联就是凭借如此强大的军工体系最终打败了德国侵略者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1)以上两幅照片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
A.第一手资料B.第二手资料
(2)根据以上图片及文字介绍,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写出三点即可)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
(3)根据以上图片内容,你能得出什么历史结论?
【答案】
(1)A
(2)可从公司名称公司地位生产数量交战双方、战争结果等方面回答。
(写出三点即可)
(3)苏联工业化建设为苏联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解析】
【详解】
(1)按照史料价值的不同,史料可分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题干两幅图片是原始材料,属于第一手资料,在历史研究过程中,第一手史料更为可信,第一手资料没有掺杂个人观点。
据图一、图二两幅照片及所学知识可知,这两幅照片属于史料类别中的第一手资料。
故答案是A。
(2)根据以上图片及文字介绍得出的信息即可,可从公司名称、公司地位、生产数量、交战双方、战争结果等方面回答。
如:
根据“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公司就是这一时期建立的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
”可知,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公司是苏联两个五年计划时期建立的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根据“卫国战争期间,苏联坦克用的装甲板有50%都是该公司生产的”可知,卫国战争时期,苏联坦克用的装甲板有50%都是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公司生产的;根据“苏联就是凭借如此强大的军工体系最终打败了德国侵略者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可知,二战时期,苏联打败了德国等等。
(3)根据图一、图二图片内容可知,苏联工业化建设为苏联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
识记第一手资料、从图片及文字介绍中能获取的历史信息、苏联工业化建设的相关史实。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70年—1913年英、法、美、德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
年份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1870年
32
10
23
13
1913年
14
6
38
16
材料二:
在19世纪最后的三十年里,西方列强掀起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海外扩张狂潮,世界被列强瓜分完毕。
列强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情况如下:
英国居第一位、法国居第二位、德国居第四位、美国居第五位。
——据《世界近现代史精要》整理
材料三:
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到1913年,英德两国的工业实力发生力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中,英德两国在殖民地所占位次上有何不同?
(2)材料三中,德国所要求的“地盘的”是什么?
为了得到“阳光下的地盘”,德国是怎样做的?
而为了对付德国,英国是怎样做的?
(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英德两国产生矛盾的根源和实质是什么?
【答案】
(1)变化:
英国的工业实力由1870年时的第一位下降为第三位;德国由1870年时的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
位次:
英国居第一位,德国居第四位
(2)地盘:
殖民地。
德国:
与奥匈帝国签订了《德奥同盟条约》,拉拢意大利加人德奥同盟。
英国:
先后与法国和俄国签订军事协定。
(3)根源: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改变了列强之间的力量对比。
实质:
争夺殖民地、重新瓜分世界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中表格数据可知,到1913年,英国的工业实力由1870年时的第一位下降为第三位;德国由1870年时的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
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可知,英国所占殖民地居第一位,德国居第四位。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德国所要求的“地盘的”指的是殖民地;为了得到“阳光下的地盘”,德国与奥匈帝国签订了《德奥同盟条约》,拉拢意大利加人德奥同盟。
为了对付德国,英国先后与法国和俄国签订军事协定,组成了协约国集团。
(3)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德两国产生矛盾的根源是由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改变了列强之间的力量对比。
英德两国产生矛盾的实质是为了争夺殖民地、重新瓜分世界。
5.阅读材料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
——邓小平
请回答:
(1)新经济政策是哪一年实施的?
为什么说它比较好?
(2)材料“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的“模式”指什么?
它的特点是什么?
(3)中国应从苏联模式中吸取哪些教训?
【答案】
(1)1921年;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有利于经济的稳步恢复和发展。
(2)苏联模式;苏联模式表现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的所有决策权集中于党的最高领导机构,最终集中在斯大林个人手中。
(3)开放性题目,制定政策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解析】
【详解】
(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新经济政策是1921年实施;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有利于经济的稳步恢复和发展,故说它比较好。
(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的“模式”指苏联模式;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创建了这一时期的苏联经济政治体制,即斯大林模式。
经济上,苏联模式表现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国家工业发展为唯一目的,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政治上,党政不分,国家的所有决策权集中于党的最高领导机构,最终集中在斯大林个人手中。
(3)开放性题目,制定政策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6.阅读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今,大多数历史学家已能分清一战爆发的直接原因和背景原因。
1914年6月28日弗兰兹·斐迪南大公被刺是一战爆发的直接原因。
一战最重要的背景因素有四个:
经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争夺、相冲突的联盟体系和势不两立的民族主义愿望。
——改编自《全球通史》
材料二一位战地记者如此描述发生在法国的一场战役:
“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
——《世界历史》
材料三1914—1918年大战以前,从来没有任何一次战争消耗如此众多参战者的总资源,覆盖地球上如此广阔的土地。
从来没有那么多的国家被卷入战争。
从来没有如此大规模的、不分青红皂白的大屠杀。
——(美)鲍德温《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纲》
(1)材料一中“斐迪南大公被刺”是指什么历史事件?
根据所学的知识,请解释造成“殖民地的争夺”的原因。
“相冲突的联盟体系”指的是什么?
(2)根据你所学知识,材料二的战役指的是指哪一场战役?
这场战役的结果对战争的形势产生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三中反映了一战有什么特点?
【答案】
(1)萨拉热窝事件;19世纪末,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实力和占领的殖民地不平衡;协约国和同盟国两个军事集团
(2)凡尔登战役;德军的进攻被遏制,法军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成为一战的转折点
(3)时间长,范围广,涉及国家多,伤亡人数多,消耗资源多,残酷等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一中“弗兰兹•斐迪南大公被刺”可知指的是萨拉热窝事件。
结合课本所学,1914年6月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在萨拉热窝刺杀了奥匈帝国皇储弗兰兹•斐迪南大公,史称萨拉热窝事件,成为一战的导火线;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
但是各国的实力和占领的殖民地出现不平衡的现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配殖民地;在相互争夺中形成了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的三国同盟和英国、法国、俄国组成的三国协约。
两大集团疯狂扩军备战,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2)根据材料二“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可知描述的战役非常惨烈,指的是凡尔登战役。
结合课本所学,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法国的凡尔登展开了激烈的阵地战,这场战役历时约10个月,异常惨烈,交战双方损失近百万人。
被称为“绞肉机”“地狱”“屠场”;凡尔登战役使德军的进攻被遏制,法军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3)根据材料三“1914——1918年大战以前,从来没有任何一次战争消耗如此众多参战者的总资源,覆盖地球上如此广阔的土地。
从来没有那么多的国家被卷入战争。
从来没有如此大规模的、不分青红皂白的大屠杀”可知,材料三中反映了一战时间长,范围广,涉及国家多,伤亡人数多,消耗资源多,残酷等。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年3月,布尔什维克第四次代表大会通过一个决议。
该决议主要提到七点:
国有工业仍为国民经济之基础;小工业及手工业应得到充分发展;可以自由出卖其制品及承受定购;苏维埃全力支持人民之日常需要品的生产;自由贸易;废除粮食法定价格,实行市场价格;企业可以出租给私人或外资。
材料二苏联工业总产值由1927年的世界第5位上升到1937年的世界第2位,欧洲第1位;在全球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从大约2%上升到大约10%。
材料三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险,人民生活水平从革命前的居欧洲第5位下降到20世纪80年代的居世界第88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俄(联)实行的政策是什么?
该政策的实施有什么重大意义?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出现这一结果的重要举措有哪些?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
出现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答案】
(1)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对具有苏俄(联)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使苏俄(联)工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到战前的水平;苏维埃政权得以进一步巩固。
(2)苏联工业总产值增长,实现了工业化,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
完成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实行苏联模式。
(3)苏联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经济困难。
苏联模式存在弊端。
(4)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本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材料一的时间“1921年3月”及会议内容可知,苏俄实行的政策是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对具有苏俄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使苏俄工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到战前的水平;苏维埃政权得以进一步巩固。
(2)依据材料二“苏联工业总产值由1927年的世界第5 位上升到1937年的世界第2位,欧洲第1位;在全球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从大约2%上升到大约10%。
”说明,苏联工业总产值增长,实现了工业化,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
出现这一结果的重要举措有完成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斯大林模式。
(3)由材料三“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险,人民生活水平从革命前的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八十年代的居世界第八十八位”说明,苏联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经济困难。
出现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是苏联模式存在弊端。
(4)启示: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本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
【点睛】
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8.今年2019年是巴黎和会召开100周年,让我们回到那段波谲云诡年代,以史为鉴。
材料一在巴黎和会上,“百灵鸟”——威尔逊极力想使美国登上第一大国的宝座,称霸世界。
但美国在国际舞台上毕竟根基不深,它的海军不如英国,陆军不如法国,美妙的幻想一旦碰到“老虎”(指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讲究实际的强硬主张和“狐狸”(指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斤斤计较的商人政策,“百灵鸟”变成了“一个十足的傻瓜”“又聋又哑的堂吉诃德”。
材料二在巴黎和会上,法国以明确的方式提出要求,主要有两点:
第一,“阿尔萨斯必须归还我们,应按照1790年前的边界归还……”。
第二,法国政府“希望看到莱茵河以西的领土和德意志帝国分开,并成立一个类似缓冲国的国家”,以防止德国东山再起。
材料三在和会上,“沉默的小伙伴”——日本内阁大臣牧野对涉及远东的问题争吵不休,毫不相让,对欧洲事务则漠不关心,为的是不致引起欧洲列强的反感。
材料四顾维钧作为中国全权代表之一出席了巴黎和会。
会上,针对日本代表对山东的无理要求,他据理力争,但最后,美、英、法三国首脑不顾中国代表强烈抗议,仍然宣布让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百灵鸟”外交的尴尬仅仅是因为“老虎”的强硬和“狐狸”的狡猾吗?
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判断,巴黎和会上,外交最失败的战胜国是哪个国家?
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与德国签订了什么条约?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处理德国的原则是什么?
据材料二,法国为什么要这样做?
(3)据材料三回答,牧野做“沉默的小伙伴”的目的是什么?
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日本主要争取的地区在哪里?
(4)顾维钧据理力争,最终未能挽救山东,说明了什么?
指出巴黎和会的实质。
(5)综合材料,历史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答案】
(1)主要取决于当时美国的综合实力,综合实力还不足以压制英、法。
(美国在国际舞台上根基不深,海军不如英国,陆军不如法国。
)
美;《凡尔赛条约》。
(2)严厉制裁德国。
法国防止德国东山再起,企图称霸欧洲。
(3)目的是不致引起欧洲列强的反感。
日本在当时争取的地区在远东和中国。
(4)“弱国无外交”。
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5)外交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内容相近即可)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但美国在国际舞台上毕竟根基不深,它的海军不如英国,陆军不如法国”可知,“百灵鸟”外交的尴尬不仅仅是因为“老虎”的强硬和“狐狸”的狡猾,主要是取决于当时美国的综合实力,综合实力还不足以压制英、法。
(美国在国际舞台上根基不深,海军不如英国,陆军不如法国。
),据材料一“百灵鸟”变成了“一个十足的傻瓜”和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上,外交最失败的战胜国是美国。
巴黎和会上签订的条约是《凡尔赛和约》。
(2)根据材料二内容“阿尔萨斯必须归还我们,应按照1790年前的边界归还……”、“希望看到莱茵河以西的领土和德意志帝国分开,并成立一个类似缓冲国的国家”可知,法国处理德国的原则是严厉制裁德国。
根据“以防止德国东山再起。
”可知,法国这样做的目的是法国防止德国东山再起,企图称霸欧洲。
(3)根据材料三“为的是不致引起欧洲列强的反感。
”可知,牧野做“沉默的小伙伴”的目的是不致引起欧洲列强的反感。
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日本主要争取的地区在远东和中国。
(4)顾维钧据理力争,最终未能挽救山东,说明了“弱国无外交”。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的实质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5)开放题,紧扣上述材料,言之有理即可,如外交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9.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就业人口比重变化表
部门/年份
1841年
1877年
工业
43%
55%
农业
20%
14%
服务业
37%
31%
材料二:
1920年8月,在坦波夫省爆发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因领导人社会革命党人亚历山大•安东诺夫而得名,在苏联史书上叫做“安东诺夫叛乱”。
他们提出的口号是“打倒粮食征收制”、“自由贸易万岁”。
——郑异凡《在农民暴动的压力下——苏联新经济政策的起因之一》
材料三:
1933年5月12日,国会通过了第一个《农业调整法》。
随后,农业部在华莱士(农业部长)领导下开展了严厉的限产措施……农业部……先后促使国会通过了“农业信贷法”、“农业抵押法”、“农业贷款法”等,以加强对农业的信贷扶持和政策支持。
更为重要的是,其所创立的农业常平仓制度、现代农业信贷系统、新的农业合作机制以及农业科研体系等,随后都成为美国现代农业制度的重要标志,成为美国现代农业持久繁荣的保证。
——王祖奇《亨利•华莱士与罗斯福新政农业改革》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就业人口比重发生了什么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俄“安东诺叛乱”与当时实行的哪一经济政策有关?
农民在起义中提出的口号后来是如何实现的?
(3)据材料三指出美国政府帮助农民度过经济大危机的主要措施。
这些措施对美国农业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建议。
【答案】
(1)变化:
工业人口增加,农业和服务业人口减少。
原因:
工业革命的完成。
(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 最新部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 达标试题含答案 最新 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后 初期 世界 材料 达标 试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