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重点整理资料.docx
- 文档编号:28618758
- 上传时间:2023-07-19
- 格式:DOCX
- 页数:148
- 大小:87.79KB
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重点整理资料.docx
《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重点整理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重点整理资料.docx(1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重点整理资料
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讲义:
2A311010
6月16日
2A311010建筑构造规定
2A311011民用建筑构造规定
一、民用建筑分类
民用建筑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类。
(1)住宅建筑按层数分类:
1~3层为低层,4~6层为多层,7~9层为中高层,10层及10层以上为高层住宅。
(2)除住宅建筑之外民用建筑高度不不不大于24m者为单层和多层,不不大于24m者为高层建筑(不包
括高度不不大于24m单层公共建筑)。
(3)按建筑物所用材料分类:
木构造、砖木构造、砖混构造、钢筋混凝土构造、钢构造。
某住宅建筑,地上层数为八层,建筑高度为24.300m,该住宅属()
A.低层住宅
B.多层住宅
C.中高层住宅
D.高层住宅
【答案】C
【解析】住宅建筑按层数分类:
7~9层为中高层。
二、建筑构成
建筑物由构造体系、围护体系和设备体系构成。
1.构造体系
构造体系承受竖向荷载和侧向荷载,并将这些荷载安全地传至地基。
2.围护体系
围护体系可以遮蔽外界恶劣气候侵袭,同步也起到隔声作用,从而保证使用人群安全性和
私密性。
3.设备体系
设备体系普通涉及给排水系统、供电系统和供热通风系统。
三、民用建筑构造
l.建筑构造影响因素
1)荷载因索影响
作用在建筑物上荷戴有构造自重、使用活荷载、风荷载、雪荷载、地震作用等。
2)环境因素影响
自然因素涉及:
风吹、日晒、雨淋、积雪、冰冻、地下水、地震等;
人为因素涉及:
火灾、噪声,化学腐蚀、机械摩擦与振动等。
3)技术因索影响
技术因素:
建筑材料、建筑构造、施工办法对建筑建造设计影响。
4)建筑原则影响
建筑原则普通涉及造价原则、装修原则、设备原则。
2.建筑构造设计原则
1)结实实用
足够强度和刚度,足够整体性,安全可靠,经久耐用。
2)技术先进
3)经济合理
4)美观大方
3.民用建筑重要构造规定
1)实行建筑高度控制区内建筑高度,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建筑物和构筑物最高点高度计算。
2)非实行建筑高度控制区内建筑高度:
平屋顶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其屋面面层或女儿墙顶点
高度计算;坡屋顶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屋檐和屋脊平均高度计算;局部突出屋面占屋顶平面面
积不超过1/4者,不计入建筑高度。
某实行建筑高度控制区内房屋,室外地面标高为-0.300m,屋面面层标高为
18.000m,女儿墙顶点标高为19.100m,突出屋面水箱间顶面为该建筑最高点,其标高为21.300m。
该房屋建筑高度是()m。
A.18.300B.19.100C.19.400D.21.600
【答案】D
【解析】实行建筑高度控制区内建筑高度,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建筑物和构筑物最高点高度计算。
3)不容许突出道路和用地红线建筑突出物:
地下建筑及附属设施、地上建筑及附属设施
经都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容许突出道路红线建筑突出物,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人行道路面上空:
2.5以上容许突出凸窗、窗扇、窗罩、空调机位,突出深度不应不不大于0.50m:
(2)在无人行道道路路面上空,4m以上容许突出空调机位、窗罩,突出深度不应不不大于0.50m。
4)建筑物用房室内净高:
楼地面完毕面至吊顶或楼板或粱底面之间垂直距离;地下室、局部
夹层、走道净高不应不大于2m。
5)禁止将幼儿、老年人生话用房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6)架空层及避难层净高不应低于2m。
7)建筑卫生设备间距规定(略)
8)台阶与坡道设立应符合:
公共建筑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不适当不大于0.30m,踏步高度不适当不不大于
0.15m,并不适当不大于0.10m,室内台阶踏步数不应少于2级。
9)临空高度在24m如下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05m,临空高度在24m及24m以上时,栏杆高度
不应低于1.10m;栏杆必要采用垂直杆件,其杆件净距不应不不大于0.11m。
10)楼梯每个梯段踏步普通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于3级;
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净高不应不大于2m,梯段净高不适当不大于2.20m。
11)烟道或通风道应伸出屋面,平屋面伸出高度不得不大于0.60m,且不得低于女儿墙高度。
【典型题型】梯段变化方向时,平台扶手处最小宽度()。
(并不得不大于1.2m)
A.不应不大于梯段净宽
B.等于梯段净宽
C.不应不不大于梯段净宽
D.是梯段净宽两倍
【答案】A
【解析】梯段变化方向时,平台扶手处最小宽度不应不大于梯段净宽,并不得不大于1.2m。
2A311012建筑物理环境技术规定
一、室内光环境
(一)自然采光
住宅朝西外窗应采用外遮阳办法,朝东外窗宜采用外遮阳办法。
(二)自然通风
住宅自然通风开口面积不应不大于地面面积5%。
公共建筑外窗可启动面积不不大于外窗总面积30%;屋顶透明某些面积不不不大于屋顶总面积20%。
(三)人工照明
1.光源重要类别
热辐射光源有白炽灯和卤钨灯,用于开关频繁、不容许有频闪现象场合;
气体放电光源有荧光灯、荧光高压汞灯、金属卤化物灯、钠灯、氙灯等。
2.光源选取
开关频繁、规定瞬时启动和持续调光等场合,宜采用热辐射光源。
有高速运转物体场合宜采用混合光源。
【典型题型】开关频繁、规定瞬时启动和持续调光等场合,宜采用()。
A.气体放电光源
B.热辐射光源
C.混合光源
D.短波辐射光源
【答案】B
【解析】开关频繁、规定瞬时启动和持续调光等场合,宜采用热辐射光源。
二、室内声环境
(一)建筑材料吸声种类
1.多孔吸声材料,重要吸中高频声。
2.穿孔板共振吸声构造;
3.薄膜吸声构造;
4.薄板吸声构造;
5.帘幕:
具备多孔材料吸声特性。
(二)噪声
室内容许噪声级:
住宅不应不不大于45dB,夜间卧室不应不不大于37dB。
三、室内热工环境
(一)建筑物耗热量指标
体形系数:
寒冷,寒冷地区公共建筑体形系数应不不不大于0.40。
建筑物高度相似,其平面形式为圆形时体形系数最小,依次为正方形、长方形以及其她组合形
式。
体形系数越大,耗热量比值也越大。
建筑物高度相似、面积相等时,耗热量比值最小平面形式是()。
A.正方形
B.长方形
C.圆形
D.L型
【答案】C
【解析】建筑物高度相似、面积相等时,耗热量比值最小平面形式是
关于建筑物体形系数和耗热量比值关系,对的是()。
A.体形系数越大,耗热量比值越大
B.体形系数越大,耗热量比值越小
C.体形系数越小,耗热量比值越大
D.耗热量比值与体形系数无关
围护构造热阻R与其厚度d成正比,与围护构造材料导热系数λ成反比。
(二)围护构造保温层设立
1.围护构造外保温相对其她类型保温做法特点
外保温可减少墙或屋顶温度应力起伏,提高构造耐久性,可减少防水层破坏,使热桥处
热损失减少,防止热桥内表面局部结露。
内保温在内外墙连接以及外墙与楼板连接等处产生热桥。
间歇空调房间宜采用内保温;持续空调房间宜采用外保温。
旧房改造外保温效果最佳。
2.围护构造和地面保温设计
公共建筑每个朝向窗(涉及透明幕墙)墙面积比不不不大于0.70;
提高窗框保温性能,采用塑料构件或断桥解决:
采用双层中空玻璃或双层玻璃窗。
3.防结露与隔热
冬季外墙产生表面冷凝因素是由于室内空气湿度过高或墙面温度过低。
防止夏季结露办法:
将地板架空、通风。
四、室内空气质量
住宅室内空气污染物活度和浓度限值为:
游离甲醛不不不大于0.08(mg/m),氨不不不大于0.2(mg/m)。
2A311013建筑抗震构造规定
一、构造抗震有关知识
1.抗震设防基本目的
抗震设防目的“三个水准”: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2.建筑抗震设防分类
分为甲、乙、丙、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二、框架构造抗震构造办法
框架构造震害严重部位多发生在框架梁柱节点和填充墙处;普通是柱震害重于梁,柱顶震
害重于柱底,角柱震害重于内柱,短柱震害重于普通柱。
(一)粱抗震构造规定
1.梁截面尺寸
规定:
截面宽度不适当不大于200mm:
截面高宽比不适当不不大于4;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不大于4。
2.梁内钢筋配备规定
沿粱全长顶面、底面配筋,极限不应少于2Φ12。
(二)柱抗震构造规定
1.柱截面尺寸构造规定
(1)截面宽度和高度,极限不适当不大于300mm。
(2)剪跨比宜不不大于2。
(3)截面长边与短边边长比不适当不不大于3。
2.柱纵向钢筋配备规定
柱纵向钢筋宜对称配备。
3.柱箍筋配备规定(略)
(二)抗震墙抗震构造规定
抗震墙厚度,一、二级不应不大于160mm;三、四级不应不大于140mm。
底部加强部位墙厚,一、二级不应不大于200mm;三、四级不应不大于160mm。
三、多层砌体房屋抗震构造办法
(一)多层砖砌体房屋构造柱构造规定
1.构造柱与圈梁连接处,构造柱纵筋应在圈粱纵筋内侧穿过,保证构造柱纵筋上下贯通。
2.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立基本,但应伸人室外地面下500mm,或与埋深不大于500mm基本圈粱相连。
(二)多层砖砌体房屋现浇混凝土圈粱构造规定
1.圈梁应闭合。
2.圈梁截面高度不应不大于120mm,最小纵筋不应少于4Φl0,箍筋最大间距250mm。
【真题20】关于砌体构造构造办法说法,对的是()。
A.砖墙构造办法重要有:
伸缩缝、沉降缝和圈梁
B.伸缩缝两侧构造基本可不分开
C.沉降缝两侧构造基本可不分开
D.圈梁可以抵抗基本不均匀沉降引起墙体内产生拉应力
E.圈梁可以增长房屋构造整体性
【答案】ABDE
【解析】砌体构造墙体构造办法重要涉及三个方面:
伸缝、沉降缝和圈梁;其中,伸缩缝两侧
宜设承重墙体,其基本可不分开,而设有沉降缝基本必要分开。
圈梁可以抵抗基本不均匀沉降引起
墙体内产生拉应力,同步可以增长房屋构造整体性,防止因振动(涉及地震)产生不利影响。
(三)楼梯间构造规定(略)
(四)多层小砌块房屋芯柱构造规定
1.小砌块房屋芯柱截面不适当不大于120mm×120mm.
2.芯柱混凝土强度级别,不低于Cb20。
3.芯柱应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或与埋深不大于500mm基本圈梁相连。
二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备考知识点15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讲义:
2A311020
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讲义:
2A311020
6月16日
2A311020建筑构造技术规定
2A311021房屋构造平衡技术规定
一、荷载分类
(一)按随时间变异分类
1.永久作用(永久荷载或恒载):
在设计基如期内,其值不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可以忽视不计。
如构造自重、土压力、预加应力、混凝土收缩、基本沉降、焊接变形等。
2.可变作用(可变荷载或活荷载):
在设计基如期内,其值随时间变化。
如安装荷载、屋面与楼面
活荷载、雪荷载、风荷载、吊车荷载、积灰荷载等。
3.偶尔作用(偶尔荷载、特殊荷载):
在设计基如期内也许浮现,也也许不浮现,而一旦浮现其值
很大,且持续时间较短。
例如爆炸力、撞击力、雪崩、严重腐蚀、地震、台风等。
(二)按构造反映分类
1.静荷载:
不使构造或构造构件产生加速度或所产生加速度可以忽视不计,如构造自重、住宅
与办公楼楼面活荷载、雪荷载等。
2.动荷载:
使构造或构造构件产生不可忽视加速度,例如地震作用、吊车设备振动、高空坠物
冲击作用等。
(三)按荷载作用面大小分类
1.均布面荷载Q
建筑物楼面或墙面上分布荷载,如铺设木地板、地砖、花岗石、大理石面层等重量引起荷
载,都属于均布面荷载。
2.线荷载
建筑物原有楼面或屋面上各种面荷载传到梁上或条形基本上时,可简化为单位长度上分布
荷载,称为线荷载q。
3.集中荷载
在建筑物原有楼面或屋面上放置或悬挂较重物品(如洗衣机、冰箱、空调机、吊灯等)时,其作用面积很小,可简化为作用于某一点集中荷载。
(四)按荷载作用方向分类
1.垂直荷载:
如构造自重,雪荷载等;
2.水平荷载:
如风荷载,水平地震作用等。
【典型题型】下列属于偶尔作用有()。
A.地震
B.爆炸力
C.焊接变形
D.积灰荷载
E.台风
【答案】ABE
【解析】例如爆炸力、撞击力、雪崩、严重腐蚀、地震、台风等属于偶尔作用。
【
(2)真题2】下列荷载中,属于水平荷载是()。
A.构造自重
B.雪荷载
C.风荷载
D.积灰荷载
【答案】C
【解析】风荷载是最典型水平荷载。
【一级真题21】下列荷载中,属于可变荷载是()。
A.雪荷载
B.构造自重
C.基本沉降
D.安装荷载
E.吊车荷载
【答案】ADE
【解析】风荷载是最典型水平荷载。
(五)建筑构造设计时不同荷载采用代表值(新)
对永久荷载应采用原则值作为代表值;
对可变荷载应依照设计规定采用原则值、组合值、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代表值;
对偶尔荷载应按建筑构造使用特点拟定其代表值。
拟定可变荷载代表值时应采用50年设计基如期。
二、平面力系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一)平面力系平衡条件
平衡条件是ΣX=0,ΣY=0和ΣM=0。
(二)运用平衡条件求未知力
运用隔离体法求未知力
(三)构造计算简化
1.杆件简化
杆件可以用轴线来表达。
2.结点简化
1)铰结点:
各杆可以绕结点自由转动,受力不会引起杆端产生弯矩。
如:
木屋架结点。
2)刚结点:
各杆不能绕结点作相对转动,受力时,由于结点能制止杆件之间发生相对转角,因而
杆端有弯矩、剪力和轴力。
如:
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点。
3.支座简化
对平而构造支座普通可以简化为如下三种形式:
1)可动铰支座:
只能约束竖向运动支座,如把梁放在柱顶上,不作任何解决。
2)固定铰支座:
只能约束竖向和水平和运动支座,如:
把屋架放在柱顶上,并与柱顶预埋件
连接。
3)固定支座:
能约束竖向、水平和转动支座,如:
柱子与基本完全现浇在一起,并且柱子钢
筋插入基本一定距离,那么柱子支座就可简化成固定支座。
(四)杆件受力与稳定
1.杆件受力形式
构造杆件基本受力形式按其变形特点可归纳为如下五种:
拉伸、压缩、弯曲、剪切和扭转。
实际构造中构件往往是几种受力形式组合,如梁承受弯矩与剪力、柱子受到压力与弯矩等
2.材料强度基本概念
有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剪强度等。
3.杆件稳定基本概念
细长压杆,承受轴向压力P,当压力P增长到Plj时,压杆突然弯曲,失去了稳定,Plj称为临界
力。
临界力越大,压杆稳定性就越好.
2A311022房屋构造安全性、合用性及耐久性规定
一、构造功能规定与极限状态
1.安全性
构造应能承受也许浮现各种荷载作用和变形而不发生破坏;在偶尔事件发生后,构造仍能保持
必要整体稳定性。
2.合用性
在正常使用时,构造应具备良好工作性能。
如吊车梁变形过大会使吊车无法正常运营,水池出
现裂缝便不能蓄水等,都影响正常使用,需要对变形、裂缝等进行必要控制。
3.耐久性
在正常维护条件下,构造应能在预测使用年限内满足各项功能规定,也即应具备足够耐久
性。
例如,不致因混凝土老化、腐蚀或钢筋锈蚀等而影响构造使用寿命。
安全性、合用性和耐久性概括称为构造可靠性。
二、构造安全性规定
1.建筑构造安全级别
建筑物中各类构造构件安全级别,宜与整个构造安全级别相似,对其小某些结
建筑构造安全级别
安全级别破坏后果建筑物类型
一级很严重重要房屋
二级严重普通房屋
三级不严重次要房屋
2.建筑装饰装修荷载变动对建筑构造安全性影响
装饰装修施工过程中常用荷载变动重要有:
(1)在楼面上加铺任何材料属于对楼板增长了面荷载;
(2)在室内增长隔墙、封闭阳台属于增长线荷载;
(3)在室内增长装饰性柱子,特别是石柱,悬挂较大吊灯,属于增长了集中荷载。
三、构造合用性规定
(一)杆件刚度与梁位移计算
简支梁最大位移为: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影响位移因素有:
(1)荷载;
(2)材料性能:
与材料弹性模量E成反比;
(3)构件截面:
与截面惯性矩I成反比,如矩形截面梁,其截面惯性矩
(4)构件跨度:
与跨度l4次方成正比,此因素影响最大。
【典型题型】一受均布荷载作用简支梁,已知矩形截面梁高度h是宽度b二倍,其她条件
都不变,现将其旋转90度(宽变成高,高变成宽)时,最大变形是本来()倍。
A.4
B.2
C.1/4
D.1/2
(二)混凝上构造裂缝控制
裂缝控制重要针对混凝土梁(受弯构件)及受拉构件。
裂缝控制分为三个级别:
1)构件不浮现拉应力;
2)构件虽有拉应力.但不超过混凝上抗拉强度;
3)容许浮现裂缝.但裂缝宽度不超过容许值。
四、构造耐久性规定
1.指构造在规定工作环境中,在预期使用年限内,在正常维护条件下不需进行大修就能完毕
预定功能能力。
构造设计使用年限分类:
可分为1、2、3、4级,分别设计使用年限为5年、25年、50年、1
对混凝土构件耐久性影响较大因素有()。
A.构造形式
B.环境类别
C.混凝土强度级别
D.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E.钢筋数量
【典型题型】.当受均布荷载作用简支梁跨度增大1倍时,其最大变形f()。
A.将增大到本来4倍
B.将增长到本来8倍
C.将增大到本来12倍
D.将增长到本来16倍
2.混凝土构造环境类别
I类,普通环境,无冻融、氯化物和其她化学腐蚀物质作用。
3.混凝土构造耐久性规定
1)混凝土最低强度级别
构造构件混凝土强度级别最低必要不不大于C25;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混凝土最低强度级别不应低于C40.
2)保护层厚度
只需要关注一下15、25、30三个最小厚度即可。
基本中纵向受力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不大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不大于70mm。
五、既有建筑可靠度评估(新)
1.既有构造需要进行可靠性评估状况:
构造使用时间超过规定年限;
构造用途或使用规定发生变化;
构造使用环境浮现恶化;
构造存在较严重质量缺陷;
浮现影响构造安全性、合用性或耐久性材料性能劣化、构件损伤或其她不利状态;
对既有构造可靠性有怀疑或有异议。
2.评估环节:
明确评估对象、内容和目;
获得有关数据和信息;
对实际构造可靠性进行分析;
提出评估报告。
3.安全性评估
承载力可采用下列办法进行评估:
(1)基于构造良好状态评估办法;
(2)基于分项系数或安全系数评估办法;
(3)基于可靠指标调节抗力分项系数评估办法:
(4)基于荷载检查评估办法:
(5)其她合用评估办法。
4.合用性评估
合用性问题:
变形、裂缝、位移、振动
对已经存在超过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限值构造或构件,应提出进行解决意见;
对末达到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限值构造或构件,宜进行评估使用年限内构造合用性评估。
5.耐久性评估
对耐久年限不大于评估使用年限构造构件,应提出适当维护解决建议。
6.抗灾害能力评估
对可拟定作用地震、台风、雨雪和水灾等自然灾害,宜通过构造安全性校核评估其抗灾害能力;
对发生在构造局部爆炸、撞击、火灾等偶尔作用,宜通过评价其减小偶尔作用及作用效应措
施
减小偶尔作用及作用效应办法涉及:
防爆与泄爆办法、防撞击和抗撞山办法、可燃物质控制
与消防设施等。
减小偶尔作用影响范畴办法涉及构造变形缝设立和防止发生次生灾害办法等。
2A311023钢筋混凝土粱、板、柱特点及配筋规定
钢筋混凝上构造长处:
(1)就地取材;
(2)耐久性好;
(3)整体性好;
(4)可模性好;
(5)耐火性好。
钢筋混凝土缺陷重要是自重大,抗裂性能差,现浇构造模板用量大、工期长。
一、钢筋混凝土粱受力特点及配筋规定
(一)钢筋混凝土梁受力特点
梁和板为典型受弯构件。
1.梁正截面破坏
梁正截面破坏形式与配筋率、混凝土强度级别、截面形式等关于,影响最大是配筋率。
适筋
破坏为塑性破坏,超筋破坏和少筋破坏均为脆性破坏。
2.梁斜截面破坏
在普通状况下,受弯构件既受弯矩又受剪力,剪力和弯矩共同作用引起主拉应力将使梁产生斜
裂缝。
影响斜截面破坏形式因素诸多,如截面尺寸、混凝土强度级别、荷载形式、箍筋和弯起钢筋
含量等,其中影响较大是配箍率。
梁正截面破坏形式与()关于。
A.配筋率
B.混凝土强度级别
C.截面形式
D.设计水平
E.实验水平
影响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破坏形式因素中,影响最大因素是()。
A.截面尺寸
B.混凝土强度级别
C.配箍率
D.弯起钢筋含量
下列各选项中,对梁正截面破坏形式影响最大是()。
A.混凝土强度级别
B.截面形式
C.配箍率
D.配筋率
(二)钢筋混凝土梁配筋规定
梁中普通配制下面几种钢筋:
纵向受力钢筋、箍筋、弯起钢筋、架立钢筋、纵向构造钢筋。
1.纵向受力钢筋
纵向受力钢筋布置在梁受拉区,承受拉力。
钢筋应采用HRB400、HRB500、HRBF400、HRBF500
钢筋(螺纹钢)。
梁纵向受力钢筋应符合下列规定:
(1)伸入梁支座范畴内钢筋不应少于2根。
(2)粱高不不大于300mm时,钢筋直径不应不大于10mm;梁高不大于300mm时钢筋直径不应不大于8mm。
(3)在粱配筋密集区域宜采用并筋配筋形式。
当混凝土强度级别不大于或等于C25时,钢筋保护层厚度不不大于25mm;
当混凝土强度级别不不大于C25时,钢筋保护层厚度不不大于20mm。
2.箍筋
箍筋重要承担剪力,箍筋直径不不大于6mm,且应不不大于d/4(d为纵向受压钢筋最大直径)。
在钢筋混凝土梁中,箍筋重要作用是()。
A.承受由于弯矩作用而产生拉力
B.承受由于弯矩作用而产生压力
C.承受剪力
D.承受因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产生应力
二、钢筋混凝土板受力特点及配筋规定
(一)钢筋混凝土板受力特点
钢筋混凝土板是房屋建筑中典型受弯构件。
普通状况下,钢筋混凝土梁是典型受()构件。
A.拉
B.压
C.弯
D.扭
1.单向板与双向板受力特点
两对边支承板是单向板,一种方向受弯;
而双向板为四边支承,双向受弯。
2.持续板受力特点
持续梁、板受力特点是,跨中为正弯矩,支座为负弯矩。
悬挑空调板受力钢筋应分布置在板()。
A.上部
B.中部
C.底部
D.端部
(二)钢筋混凝土板配筋规定
1.现浇钢筋混凝上板最小厚度:
单向受力屋面板和民用建筑楼板60mm,单向受力工业建筑楼板
70mm,双向板80mm,无梁楼板150mm,现浇空心楼盖200mm。
2.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现浇板区域,应在板表面双向配备防裂构造钢筋,间距不不不大于200mm。
(三)板钢筋混凝土保护层
当混凝土强度级别不大于或等于C25时,钢筋保护层厚度为20mm;
当混凝土强度级别不不大于C25时,钢筋保护层厚度为l5mm;且不不大于受力钢筋直径d。
三、钢筋混凝土柱受力特点及配筋规定
钢筋混凝土柱是建筑工程中常用受压构件。
(一)柱中纵向钢筋配备规定
1.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不不大于12mm;所有纵向钢筋配筋率不不不大于5%;
2.柱中纵向钢筋净间距不应不大于50mm,且不适当不不大于300mm;
3.网柱中纵向钢筋不适当少于8根,不应少于6根;且宜沿周边均匀布置
(二)柱中箍筋配备规定
1.箍筋直径不应不大于d/4,且不应不大于6mm(d为纵向钢筋最大直径)
2.柱及其她受压构件中周边箍筋应做成封闭式;
2A311024砌体构造特点及技术规定
一、砌体构造特点
1.容易就地取材,比使用水泥、钢筋和木材造价低;
2.具备较好耐久性、良好耐火性;
3.保温隔热性能好,节能效果好;
4.施工以便,工艺简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 二级 建造 建筑工程 管理 实务 重点 整理 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