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顶尖计划届高三第二次考试文综历史精品解析Word版.docx
- 文档编号:28608719
- 上传时间:2023-07-19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119.53KB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顶尖计划届高三第二次考试文综历史精品解析Word版.docx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顶尖计划届高三第二次考试文综历史精品解析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顶尖计划届高三第二次考试文综历史精品解析Word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顶尖计划届高三第二次考试文综历史精品解析Word版
天一大联考“顶尖计划”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考试
文科综合
一、选择题:
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孙子兵法》强调“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注重了解情况,全面分析敌我、众寡、强弱、攻守等矛盾双方,并通过对战争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掌握来克敌制胜。
这反映出,《孙子兵法》
A.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
B.形成了完善的理论体系
C.适应了社会现实的需要
D.蕴含了朴素的唯物思想
【答案】D
【解析】
【详解】《孙子兵法》强调“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注重了解情况,并通过对战争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掌握来克敌制胜,体现出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思想,故D正确;老子的思想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认为任何事物都是有矛盾对立的两方面,矛盾的双方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不符合题意,排除A;材料反映《孙子兵法》注重了解情况并通过对战争客观规律的掌握来克敌制胜,无法体现形成了完善的理论体系,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孙子兵法》适应了社会现实的需要,排除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注重了解情况,全面分析敌我、众寡、强弱、攻守等矛盾双方,并通过对战争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掌握来克敌制胜”,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
2.汉初,听任郡国自由铸币。
文帝时“盗铸如云而起”。
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铸钱,把全国各地私铸的钱币运到京师销毁。
汉武帝的举措意在
A.强化中央对全国经济的控制
B.打击猖獗的私铸钱币者
C.推动盐铁官营政策平稳实施
D.消除诸侯国割据的基础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汉初,听任郡国自由铸币”“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铸钱”可知,汉武帝取消郡国的铸币权,把铸币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对全国经济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故A正确;B不是汉武帝的举措的根本目的,排除;材料信息与盐铁官营政策无关,排除C;消除诸侯国割据的基础的根本目的是加强中央对全国经济的控制,故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汉初,听任郡国自由铸币”“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铸钱”,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汉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分析解答。
3.下表为唐宋时期中央各级官办学校入学资格统计表。
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A.知识分子参政规模不断扩大
B.科举制度促进教育发展
C.社会等级秩序日益走向瓦解
D.理学正统地位渐趋确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统计表看出,唐宋时期中央各级官办学校入学资格由官员子弟逐步放宽到庶人子弟,这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庶人子弟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做官,因此科举制度促进了教育发展,故B正确;材料只是反映唐宋时期中央各级官办学校入学资格的变化,无法体现知识分子参政规模不断扩大,排除A;材料只是反映唐宋时期中央各级官办学校入学资格逐步放宽,无法体现社会等级秩序日益走向瓦解,排除C;材料信息与理学无关,排除D。
4.据《天工开物》记载,明代普通铁炉每炉可装矿砂2000余斤,一日出铁6次,共需矿砂万余斤;燃料使用煤炭,风箱要6人拽拉。
这反映出当时
A.雇佣劳动的盛行
B.生产技术停滞不前
C.手工业得到发展
D.政府对冶铁的重视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出明代冶铁业规模、产量和技术具有较高水平,反映出明代手工业得到发展,故C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雇佣劳动,排除A;材料表明明代手工业的发展,B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政府重视冶铁,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明代普通铁炉每炉可装矿砂2000余斤,一日出铁6次,共需矿砂万余斤;燃料使用煤炭,风箱要6人拽拉”,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
5.1858年4月,当英法联军抵达天津时,咸丰帝为准备出面的交涉人员制订了“详尽”外交方略:
对俄表示和好,对美设法羁縻,对法进行劝告,对英严词诘问。
这说明当时
A.俄美为获取利益而支持清廷
B.英国极力对华进行侵略
C.清政府对列强缺乏清醒认识
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答案】C
【解析】
【详解】咸丰帝为准备出面的交涉人员制订了“详尽”外交方略:
对俄表示和好,对美设法羁縻,对法进行劝告,对英严词诘问。
说明清政府对西方列强缺乏清醒的认识,没有认识到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本质,故C正确;材料反映了清政府对西方列强采取的政策,无法体现俄美支持清廷,排除A;B不能反映材料的本质,排除;材料反映出清政府仍然推行中国传统外交,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对俄表示和好,对美设法羁縻,对法进行劝告,对英严词诘问”,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和实质分析解答。
6.中共三大决议指出:
“我们须努力扩大国民党的组织于全中国,使全中国革命分子集中于国民党,以应目前中国国民革命之需要。
”这一精神的贯彻
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壮大了反抗北洋军阀的力量
C.提升了中共在群众中的影响
D.适应了民族战争形势的需要
【答案】B
【解析】
【详解】1923年中共三大召开,指出“使全中国革命分子集中于国民党,以应目前中国国民革命之需要”,说明共产党决定联合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进行反抗北洋军阀、反抗帝国主义的斗争,故B正确;1927-1937年时土地革命时期,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A;使全中国革命分子集中于国民党,和提升了中共在群众中的影响无关,排除C;1923年中共三大召开,1924年国共合作开展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不属于民族战争,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中共三大”“使全中国革命分子集中于国民党,以应目前中国国民革命之需要”,联系所学国共第一次合作的背景、特点等分析解答。
7.1938年国民政府规定,工矿业、制造军用品的工业和电器工业,得收归政府办理或由政府投资合办;生活日用必需物品,经济部“随时分别种类地域,直接经营之”。
这一规定意在
A.使国民经济向战时经济转轨
B.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强化国民党的一党专制局面
D.消除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38年是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规定,工矿业、制造军用品的工业、电器工业和生活日用必需物品,得收归政府办理或由政府投资合办,这主要是为了适应抗战需要,使国民经济向战时经济转轨,故A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国民经济的国有化,以适应抗战需要,与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无关,排除B;C不是国民政府的主要目的,排除;1938年是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实行国民经济的国有化,意在适应抗战需要,D不是主要目的,排除。
8.下图为我国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耐用消费品变化统计图。
这一变化主要反映的是我国
A.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B.工业生产技术发展
C.改革开放成效显著
D.居民消费结构完善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统计图看出,2008年我国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耐用消费品远远高于改革开放初期,说明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主要是改革开放的成果,故C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A表述不准确,排除;材料反映我国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耐用消费品的变化,B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反映我国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耐用消费品的变化,无法体现居民消费结构是否完善,排除D。
9.雅典议事会议员起初经选举产生且无薪,由第三等级以上公民担任。
伯利克里时期,此公职对全体公民开放。
公元前450年后,议事会议员由抽签产生并给付生活费。
这说明雅典
A.重视公民公平参政
B.议事会职权的下降
C.政治机构人员众多
D.民主已发展到顶峰
【答案】A
【解析】
【详解】伯利克里时期,此公职对全体公民开放。
公元前450年后,议事会议员由抽签产生并给付生活费。
说明雅典公民可以公平、平等参政,雅典民主不断完善,故A正确;材料反映参加议事会的议员资格限制逐步放开,无法体现议事会职权的下降,排除B项。
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政治机构人员众多,排除C;材料反映参加议事会的议员资格限制逐步放开,材料信息无法体现雅典民主是否已发展到顶峰,排除D。
10.1694-1697年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罢免了内阁中反战的托利党人,建立起由辉格党“小集团”所组成的一党制内阁。
威廉此举
A.推动了英国政党制度的出现
B.削弱了英国内阁的职权
C.体现了国王与议会权限不明
D.行使了法律赋予的权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光荣革命后,内阁会议由英王主持,全部行政权由国王以及他任命的政府大臣来掌握,他们对国王负责,1694-1697年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罢免了内阁中反战的托利党人,组成辉格党一党制的内阁,行使了法律赋予国王的权力,故D正确;材料表明1694-1697年间英国已经存在政党制度,A错误;英国国王威廉三世罢免了内阁中反战的托利党人,组成辉格党一党制的内阁,无法体现英国内阁的职权削弱,排除B;材料信息没有涉及议会,排除C。
11.在启蒙运动中,哲学家只占少数,但他们的思想和理论却在启蒙运动中起着主导作用,那些虽没有哲学著作的启蒙学者,也奉行着大体一致的哲学信仰。
这主要是因为
A.自然科学尚未完全成熟
B.哲学家的成就最突出
C.哲学革命是运动的目标
D.批判宗教神学的需要
【答案】D
【解析】
【详解】在启蒙运动中,启蒙思想家唱“理性”的赞歌,向往“理性的王国”,启蒙思想家都有基本相同的哲学理论作为指导思想,这就是怀疑论、自然神论和无神论,成为批判宗教神学的有力武器,怀疑论成为启蒙运动准备阶段的思想先导,而自然神论则成为启蒙运动发展阶段的思想家的标记,无神论则把启蒙运动推向更高的成熟阶段,故D正确;A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哲学家的成就最突出,排除B;启蒙运动的目的是宣传资产阶级思想,促进思想解放,C错误。
12.1931年,苏联集体农庄开始实行按劳动日计酬制,庄员报酬到年度结束时才能得到。
1956年改行预付款制,年初以卢布对劳动日单价进行估算,按月预支报酬,年终结算。
这一改变
A.推动了农业改革的完成
B.调动了庄员劳动的积极性
C.增强了政治改革的信心
D.解决了庄员报酬的不稳定
【答案】B
【解析】
【详解】1931年,苏联集体农庄开始实行按劳动日计酬制,庄员报酬到年度结束时才能得到,在一年内庄员没有任何固定收入,庄员也不清楚一个劳动日能拿到多少报酬,当然更不知道经济年度结束时能获得的总收入是多少。
这种付酬制度减弱了农庄庄员对劳动结果的兴趣,也就不会从物质利益上去关心农业的发展。
1956年改行预付款制,年初以卢布对劳动日单价进行估算,按月预支报酬,年终结算。
有利于克服按劳动日年终支付报酬的一些缺点,并对提高农庄庄员的积极性起到一定作用,故B正确;1956年实行预付款制,无法体现推动了农业改革的完成,排除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增强了政治改革的信心,排除C;1956改革之后的庄员付酬制度其基础仍是劳动日,因此,并没有解决庄员的报酬所存在的不稳定和无保障的问题,排除D。
二、非选择题:
本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783-1933年美国实行了保护贸易政策,这一时期是美国经济赶超英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的时期。
就整体关税来说,1789-1816年实行的是财政关税,1816-1863年是保护关税。
在此期间美国先后制定了一些重要关税政策。
受欧洲贸易自由化影响,1848-1860年,美国进口税率从60%下降到了20%一30%,结果贸易逆差不断扩大,1861年,通过新关税方案,将进口关税提高到了47%,1890年,选一步提高到了49%,即使到了1913年,美国进口品的平均关税仍旧高达32%。
1930年,美国进口关税提高到了53%。
在较高关税保护下,美国对外贸易规模逐年扩大。
——摘编自田索华《对外贸易保护与美国经济崛起:
1783-1933>
材料二受西方重商主义思想的影响,郑观应力倡保护关税。
郑观应认为,清政府实行的进口税畸轻、出口税畸重的关税政策,实为“困商之虐政”。
为“决胜于商战”,建议师法“泰西税法”,“用官权以助商力所不逮”,“重订税则,厘正捐章”。
他建议对于出口货物,“税宜从轻”,“以广去路”;对于进口货物,“一律加征”以“重税以遏来源”,尤其是对那些“非日用所必需”之物,“虽加数倍亦不为过”。
——摘编自彭立峰《晚清海关关税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贸易保护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贸易保护政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述郑观应有关保护关税的主张,并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背景。
【答案】
(1)特点:
持续时间长;具有阶段性;平均关税水平相对较高。
影响:
保护了美国国内市场;促进了美国对外贸易的增加;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崛起和发展;不利于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
(2)主张:
学习西方关税制度;希望清政府担当改变畸形关税政策的重任;轻征出口税,重征进口税。
背景:
重商主义思想影响;西方经济侵略加剧;清廷关税自主权丧失;洋务运动的开展和民族工业的产生;西方贸易保护政策的影响。
【解析】
【详解】
(1)特点:
根据“1783-1933年美国实行了保护贸易政策”得出持续时间长;根据“1789-1816年实行的是财政关税,1816-1863年是保护关税”得出具有阶段性;根据“在较高关税保护下,美国对外贸易规模逐年扩大”得出平均关税水平相对较高。
影响:
根据“在较高关税保护下,美国对外贸易规模逐年扩大”得出促进了美国对外贸易的增加;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关税水平相对较高,有利于保护美国国内市场、推动美国经济的崛起和发展,但不利于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
(2)主张:
根据“受西方重商主义思想的影响,郑观应力倡保护关税”得出学习西方关税制度;根据“清政府实行的进口税畸轻、出口税畸重的关税政策,实为‘困商之虐政’”得出希望清政府担当改变畸形关税政策的重任;根据“对于出口货物,‘税宜从轻’,……对于进口货物,‘一律加征’”得出轻征出口税,重征进口税。
背景:
根据“受西方重商主义思想的影响”得出重商主义思想影响;根据“决胜于商战”得出西方经济侵略加剧;根据“清政府实行的进口税畸轻、出口税畸重的关税政策”分析得出清廷关税自主权丧失;根据“建议师法‘泰西税法’,‘用官权以助商力所不逮’”得出洋务运动的开展和民族工业的产生,西方贸易保护政策的影响。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编自孙义坤《建国以来高考历史试卷(全国卷)述评》
表为1952-1957年高考历史试题内容情况表(单位:
%)。
从中概括出该时期我国高考历史试题的一个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答案】示例1:
特点:
注重对革命史的考查。
原因:
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形势的不断变化(或新中国成立后“三大运动”“三大改造”的开展);阶级斗争史(革命史)思想一统天下;社会主义教育指导思想的确立;历史教学大纲及历史教材的影响。
示例2:
特点:
内容侧重于政治史。
原因:
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形势的不断变化;马克思主义史学主导地位的确立;社会主义教育指导思想的确立;历史教学大纲及历史教材的影响;苏联教育的影响。
(“示例”仅供阅卷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
【详解】由表格信息看出,1952-1957年高考历史试题内容,考查中国古代农民起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运动的知识占有很大比例,说明高考历史试题注重革命史的考查,可概括出特点:
注重对革命史的考查。
原因:
联系所学,国际形势是两极对峙、意识形态冲突,中国国内政治形势、社会主义教育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史学主导地位、历史教学大纲及历史教材的影响、苏联教育的影响等角度分析说明。
请考生从2道地理选考题、3道历史选考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5.【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东汉初年,疮痍满目,田园荒芜,恢复与发展生产自然也就成为这一时期官吏的重要政务。
光武帝刘秀适时地选拔任用了一批擅长农耕、体恤民情的循吏。
当时,樊哔、张堪、茨充、任延、邓晨等人为郡守时,都以“教民耕田种树理家之术”而功载史册。
如张堪为渔阳太守,开狐奴稻田8000余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
百姓歌曰:
“桑无附枝,麦穗两歧。
张君为政,乐不可支。
”杜诗为南阳太守,不仅遣水排、铸农器,还/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
九真郡远处岭南,民不知牛耕,俗以射猎为业,太守任延推广中原生产技术,“铸作田嚣,教之垦辟”,使田畴广开,百姓充给。
后调任武威太守,察河西旧少雨泽,乃置水官吏,修理沟渠,百姓皆蒙其利。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光武帝选用循吏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光武帝选用循吏的意义。
【答案】
(1)背景:
东汉王朝初建;长期战乱导致农业生产倒退;民众对稳定生活的渴望。
(2)意义:
使先进的农耕技术在各地得以推广;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使农民生活得到相对安定;推动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助于社会矛盾的缓和。
【解析】
【详解】
(1)背景:
根据“东汉初年”得出东汉王朝初建;根据“疮痍满目,田园荒芜,恢复与发展生产自然也就成为这一时期官吏的重要政务”得出长期战乱导致农业生产倒退,民众对稳定生活的渴望。
(2)意义:
根据“太守任延推广中原生产技术”“铸作田嚣,教之垦辟”得出使先进的农耕技术在各地得以推广,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根据“使田畴广开,百姓充给”得出使农民生活得到相对安定,推动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根据“张君为政,乐不可支”分析得出有助于社会矛盾的缓和。
16.【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1年8月,英、美两国首脑在大西洋的一艘军舰上举行了一次会谈,并于8月14日发表了《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的联合宣言》,即著名的《大西洋宪章》。
宣言提出了对德战争的目的以及战后世界的结构所赖以建立的一系列进步和民主原则。
宪章表达了英、美两国对于摧毁纳粹暴政的坚强决心,对于鼓舞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决心、对于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都具有积极作用。
宪章发表后,苏联于9月24日正式声明,基本同意宪章原则。
在大西洋会谈期间,罗斯福和丘吉尔还讨论了对苏援助问题。
根据英美建议,美、英、苏三国于1941年9月底至10月初举行了莫斯科会议,会议达成了对苏援助的县体方案,使三国之间的合作进入实质性阶段。
——摘编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现代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美两国首脑进行大两洋会谈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美两国首脑大西洋会谈的历史作用。
【答案】
(1)目的:
加强双方合作以摧毁德国法西斯;制定重建战后世界的原则;探讨对苏援助。
(2)作用:
促进了英美两国关系的加强;为战后世界重建提供了原则;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促进了莫斯科会议召开和对苏援助的达成。
【解析】
【详解】
(1)目的:
根据“宣言提出了对德战争的目的以及战后世界的结构所赖以建立的一系列进步和民主原则”得出加强双方合作以摧毁德国法西斯,制定重建战后世界的原则;根据“罗斯福和丘吉尔还讨论了对苏援助问题”得出探讨对苏援助。
(2)作用:
根据“宣言提出了对德战争的目的以及战后世界的结构所赖以建立的一系列进步和民主原则”得出促进了英美两国关系的加强,为战后世界重建提供了原则;根据“对于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都具有积极作用”得出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根据“根据英美建议,美、英、苏三国于1941年9月底至10月初举行了莫斯科会议,会议达成了对苏援助的县体方案”得出促进了莫斯科会议召开和对苏援助的达成。
17.【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尽管元朝统治者提倡理学,为其他宗教思想也提供了宽松的传播环境,但在元代思想界仍出现了反对理学、不信佛道的“异端”思想家。
邓牧就是其中之一。
邓牧(1247-1306年),钱塘人。
南宋亡后,游历四方,誓不仕元。
邓牧将宇宙万物的生成,看作是“太极”之动静生阴阳而成,把自然界的运动、人类的生养,完全归功于“玉皇上帝”之力。
邓牧时现实社会有强烈的对抗情绪,大胆揭露封建君主“以四海之广,足一夫之用”,“竭天下之财以自奉”,痛斥贪官污吏“与虎豹蛇虺均为民害”;对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寄予深切同情,归之于“官逼民反”。
他描绘了一个“天下无乐乎为君”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君子道高而愈谦,德尊而愈慕”;“君民间相安无事,固不得无吏,而为员不多”;其吏“得才且贤者用之,若犹未也。
废有司,去县夸,听天下自为治乱安危”。
邓牧有关社会政治的进步理想,启迪了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摘编自房列曙、术华主编《中国文化史纲》
(1)根据材料,概括邓牧思想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邓牧的思想。
【答案】
(1)内容:
宇宙万物源于“太极”;抨击暴君酷吏;民众反抗源于官吏压迫;主张建立理想社会。
(2)简评:
深受道家思想影响,带有一定唯心色彩;冲击了理学尊君思想;在当时社会状况下具有积极意义;建立理想社会具有空想性;为后世提供了借鉴。
【解析】
【详解】
(1)内容:
根据“邓牧将宇宙万物的生成,看作是‘太极’之动静生阴阳而成”得出宇宙万物源于“太极”;根据“大胆揭露封建君主‘以四海之广,足一夫之用’,……痛斥贪官污吏‘与虎豹蛇虺均为民害’”得出抨击暴君酷吏;根据“对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寄予深切同情,归之于‘官逼民反’”得出民众反抗源于官吏压迫;根据“他描绘了一个‘天下无乐乎为君’的社会”得出主张建立理想社会。
(2)简评:
根据“把自然界的运动、人类的生养,完全归功于‘玉皇上帝’之力”得出深受道家思想影响,带有一定唯心色彩;根据“在元代思想界仍出现了反对理学……思想家”得出冲击了理学尊君思想;根据“他描绘了一个‘天下无乐乎为君’的社会”得出建立理想社会具有空想性,在当时社会状况下具有积极意义;根据“邓牧有关社会政治的进步理想,启迪了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得出为后世提供了借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天一大 联考 顶尖 计划 届高三 第二次 考试 历史 精品 解析 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