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
- 文档编号:28598331
- 上传时间:2023-07-19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432.15KB
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
《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化学试卷
1.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
A.
1,3,4﹣三甲苯B.
2﹣甲基﹣2﹣氯丙烷
C.
2﹣甲基﹣1﹣丙醇D.
2﹣甲基﹣3﹣丁炔
【答案】B
【解析】A.
属于苯的同系物,名称是1,2,4﹣三甲苯,A错误;B.
是卤代烃,名称是2﹣甲基﹣2﹣氯丙烷,B正确;C.
是饱和一元醇,名称是2﹣丁醇,C错误;D.
是炔烃,名称是3﹣甲基﹣1﹣丁炔,D错误,答案选B。
点睛:
掌握常见有机物的命名原则和方法是解答的关键,尤其是烷烃的命名,因为其他有机物的命名均是在烷烃命名的基础上拓展而来。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是以烷烃的命名为基础的,简单来说,烷烃的命名需经过选主链、编序号、定名称三步。
在给其他有机化合物命名时,一般也需经过选母体、编序号、写名称三个步骤,对于烃的衍生物(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等)命名时,因为在这些有机物中,都含有官能团,所以在选母体时,如果官能团中没有碳原子(如-OH),则母体的主链必须尽可能多地包含与官能团相连接的碳原子;如果官能团含有碳原子(如-CHO),则母体的主链必须尽可能多地包含这些官能团上的碳原子,在编序号时,应尽可能让官能团或取代基的位次最小。
2.下列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14C原子结构示意图:
B.硝基苯的结构简式:
C.CO2的电子式:
D.CH4分子的球棍模型:
【答案】A
【解析】A.14C原子质量数为14,质子数为6,核外有两层电子,第一层2个,第二层4个,14C原子结构示意图:
,故A正确;B.硝基苯的结构简式为
,故B错误;C.二氧化碳为直线型结构,分子中存在两个碳氧双键,二氧化碳的电子式为:
,故C错误;D.
是甲烷的比例模型,甲烷的球棍模型为:
,故D错误;故选A。
3.25℃时,在20ml0.1mol·L-1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1醋酸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有关粒子浓度的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在A点:
c(Na+)﹥c(OH-)﹥c(CH3COO-)﹥c(H+)
B.在B点:
c(Na+)﹦c(CH3COO-)﹥c(OH-)﹦c(H+)
C.在C点:
c(CH3COO-)﹥c(Na+)﹥c(H+)﹥c(OH-)
D.在C点:
c(CH3COO-)+c(CH3COOH)﹦2c(Na+)
【答案】A
【考点定位】考查酸碱混合的定性判断及溶液PH的计算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酸碱混合的定性判断及溶液PH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图象曲线变化的含义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溶液酸碱性与溶液pH的关系。
开始时c(OH-)>c(CH3COO-),当恰好中和时消耗0.2mol/L醋酸溶液10mL,反应生成醋酸钠,醋酸根离子部分水解,溶液显示碱性;B点呈中性,则有V>10,但此时c(Na+)=c(CH3COO-)>c(OH-)=c(H+);C点醋酸过量,溶液呈酸性,所加入醋酸的物质的量大于NaOH的物质的量。
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lmol羟基含有的电子数为9NA
B.常温下,lmol乙烯和乙硼烷(B2H6)的混合气体所含的电子数为16NA
C.26g乙炔和苯蒸气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为2NA
D.lmol苯乙烯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为4NA
【答案】D
【解析】A、-OH中含9个电子,故1mol-OH中含9NA个电子,故A正确;B、乙烯和乙硼烷中均含16个电子,故1mol乙烯和乙硼烷的混合气体中含有16mol电子即16NA个,与两者的比例无关,故B正确;C、乙炔和苯蒸气的最简式均为CH,故26g乙炔和苯的混合物中含有的CH的物质的量为2mol,则含碳原子为2NA个,故C正确;D、由于苯环中不含碳碳双键,故苯乙烯中含1条碳碳双键,即1mol苯乙烯中含NA条碳碳双键,故D错误;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
本题的易错点为A,要注意羟基中的表示一个电子,不是共用电子对,要与结构式中的“-”加以区分。
5.要检验某溴乙烷中的溴元素,正确的实验方法是( )
A.加入氯水振荡,观察水层是否有棕红色出现
B.滴入AgNO3溶液,再加入稀硝酸,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C.加入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加入稀硝酸使溶液呈酸性,再滴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D.加入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加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答案】C
【解析】溴乙烷是非电解质,不能电离出溴离子,可以在溴乙烷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使溴乙烷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溴离子,再加入足量稀硝酸中和剩余的NaOH,防止NaOH与后面所加的AgNO3生成沉淀而干扰Br-的检验,加入硝酸银溶液时,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若有,则为溴元素,反之不是溴元素,故答案选C。
定睛:
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有两种方法,一是利用水解反应生成溴离子,二是利用消去反应生成溴离子,不管是消去还是水解,都有NaOH的参与,故在加AgNO3前,必须用稀硝酸中和过量的NaOH,否则NaOH与AgNO3反应干扰卤素离子的检验。
6.下列事实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是()
①醋酸与水能以任意比互溶;②醋酸溶液能导电;
③醋酸稀溶液中存在醋酸分子;④常温下,0.1mol/L醋酸的pH比0.1mol/L盐酸的pH大;
⑤醋酸能和碳酸钙反应放出CO2;⑥0.1mol/L醋酸钠溶液pH=8.9;
⑦大小相同的铁片与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反应,醋酸产生H2速率慢;
A.②⑥⑦B.③④⑥⑦C.③④⑥D.①②
【答案】B
【解析】①醋酸与水能以任意比互溶,说明醋酸溶解性强,不能说明醋酸部分电离,所以不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故错误;②醋酸溶液能导电,说明醋酸是电解质,但不能说明醋酸部分电离,所以不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故错误;③醋酸稀溶液中存在醋酸分子,说明醋酸存在电离平衡,为弱电解质,故正确;④常温下,0.1mol/L醋酸的pH比0.1mol/L盐酸的pH大,说明醋酸部分电离,为弱电解质,故正确;⑤醋酸能和碳酸钙反应放出CO2,说明醋酸酸性大于碳酸,但不能说明醋酸部分电离,所以不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故错误;⑥0.1mol/L醋酸钠溶液pH=8.9,说明醋酸钠是强碱弱酸盐,则醋酸是弱酸,为弱电解质,故正确;⑦大小相同的铁片与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反应,醋酸产生H2速率慢,说明醋酸中氢离子浓度小于盐酸,盐酸是强酸,则醋酸是弱酸,故正确;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强弱电解质的判断,强弱电解质的根本区别是电离程度,与电解质的溶解性、溶液酸碱性都无关,一般根据其一定浓度溶液的pH、其浓度溶液酸碱性等方面判断。
7.下列物质的类别与所含官能团都错误的是()
A.
醇类–OHB.
羧酸 –COOH
C.
醛类 –CHOD.CH3-O-CH3醚类
【答案】C
【解析】A.羟基连在链烃基上的有机物属于醇类,故A正确;B.该有机物含有羧基,属于羧酸类,故B正确;C.该物质属于酯类,称为甲酸某酯,含有醛基和酯基两个官能团,故C错误;D.该有机物具有醚键,属于醚类,故D正确;故选C。
8.下列体系中,离子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滴加KSCN显红色的溶液:
NH4+、K+、Cl-、HCO3-
B.常温下,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的溶液:
Fe2+、Mg2+、SO42-、NO3-
C.使酚酞试剂显红色的溶液:
Na+、Ba2+、NO3-、A1O2-
D.加入Al能产生H2的溶液:
K+、NH4+、CH3COO-、Cl-
【答案】C
【解析】滴加KSCN显红色的溶液中一定含有铁离子,铁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会发生双水解反应而不共存,选项A错误。
常温下,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的溶液的pH可能为2或者12,即溶液可能是强酸性或者强碱性。
强碱性条件下,镁离子会形成沉淀;强酸性条件下,H+、Fe2+、NO3-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共存,选项B错误。
使酚酞试剂显红色的溶液应该显碱性,Na+、Ba2+、NO3-、A103-都可以在碱性溶液中存在,选项C正确。
加入Al能产生H2的溶液,可能是强酸性或者强碱性,强酸性溶液中不会存在CH3COO-(强酸制弱酸),强碱性溶液中不会存在铵根离子,选项D错误。
9.分子式为C5H12O且可被氧化生成醛的有机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3种B.4种C.5种D.6种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分子式为C5H12O且可被氧化生成醛的有机物分子中含有-CH2OH结构,所以符合条件的分子的种类即是丁基的种数,有4种,答案选B。
考点:
考查同分异构体的判断
10.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两组峰,其氢原子数之比为3:
2的化合物()
A.
B.
C.
D.
【答案】C
.....................
11.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夹持仪器未画出)()
A.A装置用于检验溴丙烷消去产物B.B装置用于石油的分馏
C.C装置用于实验室制硝基苯D.D装置可证明酸性:
盐酸>碳酸>苯酚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①装置有乙醇挥发出来,乙醇能使高锰酸钾褪色,不能用于检验1-溴丙烷消去反应的产物,故A错误;石油的分馏是温度计的液泡在支管口处,故B错误;水浴加入到55℃-60℃制取硝基苯,③装置用于实验室制硝基苯,故C正确;盐酸易挥发,氯化氢能与苯酚钠反应生成苯酚,④装置不能证明酸性:
碳酸>苯酚,故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装置。
1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乙二酸与足量的酸性KMnO4溶液:
5H2C2O4+2MnO4-+6H+==10CO2↑+2Mn2++8H2O
B.苯酚钠的溶液中通少量CO2:
2C6H5O-+CO2+H2O→2C6H5OH+CO32-
C.银氨溶液中加入少量乙醛溶液,水浴加热:
CH3CHO+2[Ag(NH3)2]++2OH-
CH3COONH4+2Ag↓+3NH3+H2O
D.醋酸钠溶液加入少量稀硫酸:
CH3COONa+H+==CH3COOH+Na+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A、乙二酸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生成二氧化碳、锰离子、水,符合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B、苯酚的酸性大于碳酸氢根离子,所以苯酚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错误;C、产物中的乙酸铵为易溶强电解质,应拆成离子,错误;D、醋酸钠为易溶强电解质,应拆成离子,错误,答案选A。
考点:
考查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的判断
13.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A.加入饱和Na2CO3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
B.分离苯和硝基苯的混合物,可用蒸馏法
C.除去苯中的杂质苯酚可加入浓溴水后过滤
D.从粗苯甲酸中提纯苯甲酸,可用重结晶法
【答案】C
【解析】A.饱和的碳酸钠溶液能和乙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乙酸钠,能抑制乙酸乙酯溶解,所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故A正确;B.苯和硝基苯互溶且都是液体,可以采用蒸馏方法分离,故B正确;C.溴、三溴苯酚沉淀、苯都互溶,不能采用过滤方法分离,应该用NaOH溶液作除杂剂,然后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C错误;D.苯甲酸中杂质的溶解度很小或很大,可以根据溶解度的差异进行分离,则用重结晶法提纯苯甲酸,故D正确;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涉及物质分离和提纯、除杂等知识点,明确实验原理及物质性质差异性是解本题关键。
本题的易错点为C,要注意三溴苯酚沉淀与苯互溶。
14.在BaSO4饱和溶液中,加入Na2SO4(s),达到平衡时( )
A.c(Ba2+)、c(SO
)均增大
B.c(Ba2+)=c(SO
)=[Ksp(BaSO4)]1/2
C.c(Ba2+)≠c(SO
),c(Ba2+)·c(SO
)≠Ksp(BaSO4)
D.c(Ba2+)≠c(SO
),c(Ba2+)·c(SO
)=Ksp(BaSO4)
【答案】D
【解析】在BaSO4饱和溶液中存在BaSO4
Ba2++SO
溶解平衡,加入Na2SO4(s),c(SO
)增大,平衡逆向移动,c(Ba2+)减小,但温度不变,Ksp(BaSO4)不变,故选D。
15.下列有关方程式描述中,反应类型与其它三个反应不同的是( )
A.2CH3CH2OH+O2
2CH3CHO+2H2O
B.
C.CH3CH2OH+CH3COOH
CH3COOC2H5+H2O
D.CH4+Cl2
CH3Cl+HCl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2CH3CH2OH+O2
2CH3CHO+2H2O是氧化反应;
是取代反应;故B错误;CH3CH2OH+CH3COOH
CH3COOC2H5+H2O是是取代反应;CH4+Cl2
CH3Cl+HCl是取代反应;故选A。
考点:
本题考查有机反应类型。
16.下列“试剂”和“烧杯中的物质”不能完成“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试剂
烧杯中的物质
A
醋酸的酸性强于苯酚
碳酸氢钠溶液
①醋酸②苯酚溶液
B
羟基对苯环的活性有影响
饱和溴水
①苯②苯酚溶液
C
甲基对苯环的活性有影响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①苯②甲苯
D
乙醇羟基中的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
金属钠
①水②乙醇
A.AB.BC.CD.D
【答案】C
【解析】A.把碳酸氢钠溶液分别加入两烧杯中,醋酸中有气泡冒出,而苯酚中没有,可以证明醋酸的酸性强于苯酚;B.把饱和溴水分别加入两烧杯中,苯可以萃取溴水中的溴,下层呈橙红色、上层浅黄色,没有发生化学变化,苯酚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可以证明羟基对苯环的活性有影响;C.把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分别加入到两烧杯中,苯中不褪色,而甲苯中褪色,可以证明苯环对甲基的活性有影响,C达不到目的;D.把金属钠分别加入到两烧杯中,水中反应剧烈,而乙醇中反应较慢,可以证明乙醇羟基中的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
本题选C。
17.请根据官能团的不同对下列有机物进行分类。
(1)芳香烃:
________;
(2)卤代烃:
________;
(3)醇:
________;
(4)醛:
________;
(5)羧酸:
________;
(6)酯:
________。
【答案】
(1).⑨
(2).③⑥(3).①(4).⑦(5).⑧⑩(6).④
【解析】试题分析:
(1)分子中含有苯环的烃为芳香烃,⑨符合;
(2)卤代烃是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生成的衍生物,③⑥符合;
(3)醇是有机化合物的一大类,是脂肪烃、脂环烃或芳香烃侧链中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而成的化合物,①符合;
(4)酚是指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化合物,⑤符合;
(5)醛是醛基(-CHO)和烃基(或氢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⑦符合;
(6)酯是酸(羧酸或无机含氧酸)与醇起反应生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④符合。
考点:
考查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18.利用催化氧化反应将SO2转化为SO3是工业上生产硫酸的关键步骤。
(1)T1℃时,在2L密闭容器中充入0.6molSO3,图1表示SO3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①平衡时,SO3的转化率为______(保留一位小数);在T1℃下反应2SO2(g)+O2(g)
2SO3(g)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若其他条件不变,在8min时压缩容器的体积至1L,则n(SO3)的变化曲线为_______(填字母)。
②右表为不同温度(T)下反应2SO2(g)+O2(g)
2SO3(g)△H<0的化学平衡常数(K)。
由此推知,其他条件相同,在T1、T2、T3三种不同温度下,反应从开始至达到平衡时所需要的时间最长的是_____。
(填“T1”、“T2”或“T3”)
T/℃
T2
T3
K
20.5
4.68
(2)在体系恒压的条件下进行反应:
2SO2(g)+O2(g)
2SO3(g),原料气中SO2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k)不同时,SO2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2所示:
图中k1、k2、k3的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
【答案】
(1).66.7%
(2).2.5(3).c(4).T2(5).k1>k2>k3
【解析】
(1)在容积为2L密闭容器中充入0.6molSO3,由图1平衡时SO3物质的量为0.2mol,
2SO2(g)+O2(g)⇌2SO3(g),
起始量(mol) 0 0 0.6
变化量(mol) 0.4 0.2 0.4
平衡量(mol) 0.4 0.2 0.2
①SO3的转化率为=
×100%≈66.7%;K=
=
=2.5;其他条件不变,在8min时压缩容器体积至0.5L,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SO3)变大,即为图像c,故答案为:
66.7%;2.5;c;
②因为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越低,平衡越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越大,所以温度最低的为K最大的,即T2,故答案为:
T2;
(2)相同温度和压强下,K越小,氧气浓度越大,平衡正向移动,则二氧化硫的转化率越大,则k1>k2>k3,故答案为:
k1>k2>k3。
19.某化学小组采用下图所示的装置,用环己醇制备环己烯。
已知: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g•cm-3
熔点/℃
沸点/℃
溶解性
环己醇
100
0.96
25
161
能溶于水
环己烯
82
0.81
-103
83
难溶于水
(1)制备粗品
将12.5mL环己醇与1mL浓硫酸加入试管A中,摇匀后放入碎瓷片,缓慢加热至反应完全,在试管C内得到环己烯粗品。
①在试管中混合环已醇和浓硫酸操作时,加入药品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碎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填字母)。
A.立即补加B.冷却后补加C.不需补加D.重新配料
③将试管C置于冰水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备精品
①环己烯粗品中含有环己醇和少量酸性杂质等。
向粗品中加入饱和食盐水,振荡、静置、分层,环己烯在_______层(填“上”或“下”),分液后用________(填字母)洗涤。
a.酸性KMnO4溶液b.稀硫酸c.Na2CO3溶液
②再将提纯后的环己烯按如右图所示装置进行蒸馏。
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实验中冷却水从______(填字母)口进入。
蒸馏时要加入生石灰,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制备粗品时环已醇随产品一起蒸出,则实验制得的环己烯精品质量_______(填“高于”、“低于”)理论产量。
本实验所得到的环已烯质量为6.5g,则产率是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
(1).先将环己醇加入试管A中,再缓慢加入浓硫酸
(2).B(3).防止环已烯的挥发(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4).上(5).c(6).蒸馏烧瓶(7).g(8).吸收剩余的水(9).低于(10).66.1%
【解析】
(1)①浓硫酸稀释产生大量的热,所以在试管中混合环已醇和浓硫酸操作时,加入药品的先后顺序为先将环己醇加入试管A中,再缓慢加入浓硫酸;故答案为:
先将环己醇加入试管A中,再缓慢加入浓硫酸;
②碎瓷片为防止液体暴沸作用,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碎瓷片应冷却后补加,故选B,故答案为:
B;
③冰水浴的目的是降低环己烯蒸气的温度,使其液化,防止环已烯的挥发,故答案为:
进一步冷却,防止环己烯挥发;
(2)①环己烯是烃类,不溶于氯化钠溶液,且密度比水小,振荡、静置、分层后环己烯在上层,由于分液后环己烯粗品中还含有少量的酸和环己醇,联想:
制备乙酸乙酯提纯产物时用c(Na2CO3溶液)洗涤可除去酸,故答案为:
上;c;
②依据仪器形状可知,a为蒸馏烧瓶;为了增加冷凝效果,蒸馏装置要有冷凝管,冷却水从下口(g)进入,蒸馏时要加入生石灰可以吸收剩余的水,故答案为:
蒸馏烧瓶;g;吸收剩余的水;
(3)粗产品中混有环己醇,导致测定消耗的环己醇量增大,制得的环己烯精品质量低于理论产量;环己醇的质量为:
0.96g/mL×12.5mL=12g,设生成环己烯理论质量为m,则依据方程式得:
100 82
12g m
则m=
=9.84g,本实验所得到的环已烯质量为6.5g,则产率为:
×100%=66.1%,故答案为:
低于;66.1%。
20.三聚氰胺污染牛奶事件社会影响极坏。
向牛奶和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主要是因为它能冒充蛋白质。
已知三聚氰胺中含有碳、氢、氮三种元素,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26。
为测定三聚氰胺的组成,用下列各仪器装置,在过量的氧气流中将2.52g三聚氰胺样品氧化成CO2、H2O和N2。
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的氧气按从左向右的流向,所选装置各导管的连接顺序是g接_______、____接___、____接j、k接___、____接___。
_________
(2)装置F中CuO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前后称得A、B两装置的质量分别增加2.64g和1.08g,则三聚氰胺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按
(1)的连接方法,此实验装置存在的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fehicda(或fehicdb或fehidca或fehidcb)
(2).氧化没有燃烧完全的CO(3).C3H6N6(4).空气中的水蒸气和CO2进入A装置,影响CO2的测定值。
【解析】
(1)在过量的氧气流中将2.52g三聚氰胺样品氧化成CO2、H2O和N2,制取的氧气必须要用浓硫酸来干燥,所以开始连接顺序是f、e、h、i,一氧化碳含量测定用氧化铜,但是一氧化碳的检验必须在前,在测定一氧化碳的含量之前要用无水氯化钙对气体进行干燥,可以用A装置测定二氧化碳的量,并且放在最后来检测,所以连接顺序是:
f、e、h、i、c、d、a,其中ABEF四个装置中气体可以从容易一端进或出,故答案为:
f;e;h(或i);i(或h);c(或d);d(或c);a(或b);
(2)有机物燃烧产物含有一氧化碳,用氧化铜可以氧化没有燃烧完全的CO,故答案为:
氧化没有燃烧完全的CO;
(3)三聚氰胺中含有碳、氢、氮三种元素,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26,2.52g即0.02mol三聚氰胺样品氧化成CO2、H2O和N2,A、B两装置分别测定的是二氧化碳、水的质量,所以二氧化碳质量是2.64g,所以碳原子数目是3,即0.06mol,水的质量是1.08g,即0.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 学年 江西省 赣州市 十四 县市高二下 学期 期中 联考 化学试题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