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24《词五首》教案新人教版.docx
- 文档编号:2859517
- 上传时间:2022-11-16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31.60KB
九年级语文上册24《词五首》教案新人教版.docx
《九年级语文上册24《词五首》教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24《词五首》教案新人教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语文上册24《词五首》教案新人教版
24《词五首》
【教学目标】
1.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这五首词的内容。
2.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
3.领会词中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激发自己的爱国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诵读。
难点:
品味诗歌语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中国是诗的国度,灿烂五千年的中国文化,也闪烁着诗歌的光辉,唐诗、宋词已成为我国文学繁荣的一个象征,诗言志、词言情也成为中国文化知识分子表情达意的最主要的方式。
可以说透过诗歌的家里行间,我们可以触摸历史与文化的脉博。
今天我们就从“余晖脉脉”、“长烟落日”的自然景色,从“城外狩猎,沙场秋点兵”的生活场景,从独倚危楼,无语泪流的举止神情去与古人作一次心灵的对话,去感受古人的离愁别绪、壮志难酬。
今天,让我们在词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做一次艺术的巡礼吧。
二、出示并解读学习目标
三、预习查评
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朗读,注意几个字的读音
读准下列字音:
晖(huī)嶂(zhàng)勒(lè)羌(qiāng)
擎(qíng)舴蜢(zéměng)麾(huī)
四、学习《望江南》
(一)关于温庭筠和花间词派
温庭筠(公元812~870?
)本名歧,字飞卿,太原祁县人。
他精通音乐,文思敏捷,传说他作诗,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之称。
他年轻时行无检束,生活放荡,长期出人歌楼妓馆。
不为统治者所喜。
他屡试不第,却常替人代作文。
温庭筠是唐代诗人中第一个大量写词的人。
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奠定了词这种文学样式在文坛上的地位。
他的词“多写闺情”,较少政治内容,极尽“艳丽”之能事,花间词派尊他为“花间鼻祖”。
花间词派:
五代西蜀的一个词派。
以后蜀赵承祚(zuò)所编《花间集》而得名。
词在晚唐,受社会风气的感染,渐渐背离了题材广泛、风格多样的特色,走上了剪翠裁红、调脂弄粉的歧途,专在女人的容貌、服饰和姿态上下功夫。
晚唐词人温庭筠的作品代表着这种创作倾向。
在温庭筠死后半个世纪,五代西蜀的赵承祚收集温庭筠、皇甫松、韦庄、薛昭蕴等十八家词五百首,编成《花间集》。
此派尊温庭筠为鼻祖,以韦庄成就最高,写闺情,写离别相思,风格绮丽,在当时颇有影响。
(二)理解大意。
学生概述,教师补充指正。
词作大意:
一位思念爱人的女子在清晨梳洗完毕后,在楼上凭栏眺望,她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却没有自己要等的那只船。
夕阳西下,爱人没有回来,只空见江水东流,思念让她肝肠寸断。
这是一首闺怨词,描写一个女子盼望爱人归来的一片痴情。
(三)进一步体会词句含义。
1.“梳洗罢”这三个字能揭示出这位女子的什么心态?
“女为悦己者容”倚楼眺望之前用心梳洗修饰的经过和急切盼望重逢的心情。
她精心梳洗说明她相信爱人一定会回来,心中充满希望。
2.“独倚望江楼”中哪个字最能说明女子怎样的生活状态?
“独”这个字写尽了她的孤独和期盼。
3.“过尽千帆皆不是”这句话中你能不能体会出她的心理变化?
“过尽千帆皆不是”从“希望是”到发现“不是”,写出了女子一次次从希望到失望的过程,让人为之心碎。
4.从这首词中你认为她等了多长时间?
从“斜晖”可以看出她等了一天,而从全文,我们却能读出,以前她可能在这里等过,而以后,她也将继续她的等候,直到爱人归来。
(四)发挥想象,再现诗词画画,体会词作的内涵,感受词的画面美。
1.教师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将词作内容转化为几幅画面,分成几组镜头,制作成电影脚本。
2.学生自由发言,师生一起点评。
示例:
镜头一:
江楼上,江为背景,楼为主体,焦点是独倚的人。
一位着意修饰的女子斜倚栏杆焦灼地眺望烟波蒙蒙的江面,热切的眼神、渴盼的表情悄悄道出她心中的秘密。
远镜头:
高高的江楼,小小的身影,创设孤寂的氛围。
镜头二:
船帆。
水波浩淼,船只如梭,来来往往,交织前行,不曾有一只留驻停泊。
镜头三:
夕阳、江水。
水天相接,江水悠悠远去,残阳斜铺水中。
镜头四:
白蘋洲。
芳草萋萋,蘋花摇曳,幻化出情侣依依惜别的画面。
远镜头:
江楼女子入画,失神无语,愁眉紧锁。
(五)品味诗歌的美
1.语言美。
美在精练、全词仅仅27字,却写得情韵兼胜。
首句三字,言简意丰,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这不是一般人晨起梳妆,而是思妇在准备迎接久别的爱人归来时一种喜悦和激动的情绪反映。
离别的痛苦、相思的寂寞似乎都已成为过去,等待她的将是如意郎君的归来。
这三个字,生动地表现了这个女子深藏内心的感情变化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梳洗罢”到斜晖欲下,随时间的推移,独倚江楼的女子眼里、心中,除却陌生的江帆外,再无旁注,其情之痴,其情之深,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2.构思美。
美在情感的婉转起伏,顿挫有致。
思妇的情感是变化的:
初登楼时的兴奋喜悦、久等不至的焦急、对往日相依相守的幸福时光的深沉追怀、久盼不归的痛断肝肠……人物的内心世界极其丰富,一幅美人凭栏远眺图却是“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的“离情正苦”。
3.意境美。
船尽江空,希望落空,这时映入思妇眼帘的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落日本无意,流水本无情,但此刻却顿生情意;斜阳欲落未落,对思妇含情脉脉,不忍离去,悄悄收着余晖,不尽江水似乎也懂她的心情,悄然无语,悠悠逝去。
白蘋洲依旧,而离人不归,怎不叫人柔肠寸断?
这两句融情于景,含意隽永,引人沉思遐想。
(六)教师总结
主题:
本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表现了她失望和怅惘的情怀。
这首词,像一幅清丽的山水小轴,画面上的江水没有奔腾不息的波涛,发出的只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叹息,连落日的余晖也笼罩着无名的愁闷和难以排遣的怨恨,还有那临江的楼栏、点点的帆船、远远的小洲,都惹人遐思,耐人玩味。
既清新自然又含蓄凝练,别具一格,堪称精品。
(七)延伸拓展,对照阅读。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跫(qióng)音不响,三月的春惟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我不是归人。
是个过客……
第一节,写过客匆匆,像莲花—样纯洁柔美的江南女子等待着爱人归来;
第二节,连用寂寞的小城、向晚的青石街道和小小的紧掩的窗扉三个比喻,细致地表现思妇盼望“归人”的孤寂心境;
第三节点明诗题,“达达的马蹄声”点燃了思妇重逢的希望,因而“美丽”,但这马蹄声仅仅是从前面路过,不为她的期盼而停驻,因此是个”错误”。
学生比较《望江南》与《错误》。
明确:
两首诗都写了思妇之苦,愁思之浓。
《望江南》正面直写,《错误》借我的诚挚表白写思妇的相思之痛。
(八)学生尝试背诵《望江南》。
(九)作业
1.背诵这首词。
2.改写成散文小诗。
第二课时
学习《武陵春》
一、朗读这首词。
二、文学常识:
1.婉约派:
我国古代词人,大致可分为“婉约词派”“豪放词派”两大派。
因明人张娫(yán)有“少游多婉约,子瞻多豪放”之说而得名。
婉约派以秦观、李清照为代表,继承南唐词的风韵,发扬柳永词铺叙、描写的特色,又吸取东坡词个性鲜明的长处,融为一体,形成“词人之词”之正宗。
在内容上坚持“词庄词媚”的主张,多以艳情为题材;在形式上则以蕴藉雅正见长,严守音律,讲究含蓄,语言精丽而清新,情思曲折而真切。
风格委婉、绮丽。
此派对词坛影响很大,在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李清照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
济南(今属山东)人,宋代著名女词人。
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
她出生在一个文学气氛浓厚的家庭里。
从小便有诗名,后嫁给赵明诚.夫妇共同校勘古书,唱和诗词,生活优裕和谐。
靖康之难起,她和丈夫避兵江南,赵明诚中途病死,她流落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境遇孤苦,卒年不详。
她的词以南渡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词以歌颂诚挚的爱情为主要内容。
如《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极委婉含蓄地表达了闺中的寂寞和离情,还有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等词,描写自然景物,轻快活泼,富有生趣。
后期词主要表达她个人的不幸遭遇,写得深沉哀痛。
《永遇乐》(落日镕金)流露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关切。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表达了对故乡故国的思念之情。
这些作品反映了南渡时期背乡离井者的共同感受,有一定现实意义。
李清照的诗歌留存很少,但从“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夏日绝句》)等诗句中,可以看出这位女作家的爱国思想在诗歌创作中表现得更加鲜明激烈,对于南宋朝廷苟安半壁的可耻行径,诗人是十分愤慨的。
她的《金石录后序》是一篇出色的自传体散文,为我们了解和进一步研究作者的生平事迹,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她还另有《词论》一篇,对北宋词家多有批评、强凋音律,崇尚典雅,严格区分诗词界限,反对以诗为词,指出“词别是一家”的独特见解。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辑有《漱玉词》,今人辑有《李清照集》。
3.背景
北宋败亡后,李清照于建炎元年(1127)来到南方,故乡青州陷人金人之手,她家中所藏的大批书籍文物被焚毁。
建炎三年(1129)丈夫赵明减病故之后,金人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而只身各处流亡。
绍兴五年(1135)寓居在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武陵春》词。
这时她已经53岁了。
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这首词中所反映的汇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断和思想情感。
三、理解大意。
学生概述,教师指正。
词作大意:
暮春时节,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已经零落殆尽,只有土地上还留有花的芬芳,日色已晚,自己仍无心梳洗。
春天里花开花落年年如此,而人与以前却不一样了,我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有心诉说,也是言未出而泪先流。
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我也想去那里泛舟,怕的是双溪上那舴艋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的哀愁。
(一)恼人的风雨停歇了。
枝头的花朵落尽了。
只有沾花的尘土犹白散发行微微的香气,春天终究还是弃我而去了。
抬头看看,日已高,仍无心梳洗打扮。
春去夏来,花开花谢,亘古如斯,唯有伤心的人,痛心的事,令我愁肠百结,一想到这些,我就会泪如雨下。
听人说双溪的春色还不错。
那我就去那里划划船,姑且散散心吧。
哎,我真担心呀,双溪那蚱蜢般的小船,怕是载不动找内心沉重的哀愁啊!
(二)红日高悬,东风骀(dài)荡,园林内的花枝上已谢残红,一片片绿叶正缀满树梢。
—所古色古香的兼作书斋的闺房里,案头上堆着书史。
妆台上放着镜奁(lián)。
旁边有一只宝鸭香炉,正袅袅不绝地吐着沉香的氤氲(yīnyùn)。
一位衣着淡雅,才到中年的孀妇走出来望了望窗外。
然后踱进妆台想对镜梳妆,但又慵怠无力。
她喃喃自语,眉头稍舒继而又愁眉紧锁。
四、进一步理解词中句子的含义
1.在《望江南》中,主人公是“梳洗罢”,而文中作者却“日晚倦梳头”,从中,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心态?
梳洗罢,是一种信心,一种希望,而“倦梳头”是一种放弃,一种对生活毫无兴趣的悲凉。
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满怀愁绪。
两篇文章都用同一个典型细节来反映主人公的心态,应该学习这种写法。
2.“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词说明了什么?
“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动词写出了作者试图排遣愁绪的做法,前两个词给人一种希望,好像可以为作者松一口气,而“只恐”又让人跌落到作者的万丈愁绪中,三个词写出了作者的沉重、无奈。
又紧紧抓住了作者的心。
3.本文是如何抒发作者感情的?
作者通过景色、典型细节来抒情,即间接抒情。
也有直接抒情,如“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使文章的风格既含蓄又质朴、率真。
五、鉴赏
这首词美在哪里?
1.这是一首写闺情的词。
我国古代写闺情的诗词很多。
但绝大多数是男性诗人代言比如温庭筠写《望江南》,而此词却是女词人写自己。
感情更深切,描写更细腻,文辞更清新,有较强的感染力。
2.这首词构思新颖独特。
生动真切地再现了暮春寡居的凄婉情思,起伏跌宕,曲折多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词五首 九年级 语文 上册 24 教案 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