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角度与选择.docx
- 文档编号:28594695
- 上传时间:2023-07-19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39.72KB
新闻写作角度与选择.docx
《新闻写作角度与选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写作角度与选择.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闻写作角度与选择
新闻写作角度与选择
写作角度或称新闻角度,是指记者写作时选取和表现新闻事实的出发点和切人点。
同是一条新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报道它。
角度不同,挖掘的深浅就不同,表达的思想意义也不同,新闻价值也就不同。
一个优秀的记者,总是力求选择最佳的角度来表现新闻主题。
新闻的写作角度,又可以粗分为两类。
一是观察新闻材料、掂量新闻材料的角度,或者叫思辨角度。
这种思辨角度,有时在写作之前的采访过程便已经完成。
高明的记者,往往在采访的同时,便酝酿写作角度,做到边采访边思索”心中有数。
甚至一俟采访结束,文章结构已酝酿成熟,各段之间的起承转合已经想好,下笔立就。
也有的在采访之后,面对一本子材料,反复琢磨、分析,梳理、判断、选择。
二是表现的角度,多指技巧而言,也即如何选准切入点而言,往往比较具体。
但两者又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本章将两者结合起来谈。
一、全局高度找角度
常常有这种情况,当我们通过采访,记了满满的一本子材料,脑袋里却乱成一团浆糊,不懂得从何下笔,苦思冥想,总理不出一个头绪来表现自己想要表现的主题。
换句话来说,就是不懂得通过哪个侧面去表达。
好些材料,孤立地看,静止地看,在一个部门、一个局部,可能是新鲜的,先进的,有意义的。
换句话说,可能是新闻。
但是,用发展的观点去看,拿到全局的这个天平上称一称,又可能不是新闻。
对发生在某个地区的一件事,你可能是“司空见惯未足奇”,认为不算新闻,该写的没有写,换一个有经验的记者,可能是“想断刺史肠”,会上头版头条。
同样,你是“想断刺史肠”,别人则可能是“司空见惯未足奇”,你把别人的旧闻当作新闻来写,自然没有命中率。
这里头的学问,除了新闻敏感外,与记者站得高不高,看得远不远,心中是否有全局、有大局有关。
因此,在选择新闻角度时,一定要站在全局的高度,以俯视的角度,来衡量所采写的文章是否有新闻价值,是否有更大的新闻价值。
所谓全局的高度,也就是宏观高度,包括国外形势,党和国家的总方针、政策,包括政治形势、经济形势、思想动态,较大围的客观性情况,发展趋势、趋向等。
这些构成了新闻的社会背景,没有这些大背景,便无法判断其新闻价值的大小。
全局在胸,才会统筹帷幄,才能“游刃有余”,对所要报道的事实进行多方面、全方位的观察和分析,从中选准最佳角度,写出最有价值、最能体现主题思想的新闻来。
1987年,建省的信息传出,引起全国各地极大的兴趣,形成了轰动一时的“热”。
作为隔海相望的,如何利用这个机遇,顺应“”这个大潮做足文章,这是人最为关注的。
当时,开放势头正猛,提出“借粤兴桂”。
为此,广
西日报社领导要我和承工同志到及两广边境跑一趟。
于是,我们跑了半个,走机关,看市场,采访了因“汽车事件”正赋闲的特别行政区原秘书长玉益(后来成为省委副书记兼市委书记),更多的则是向沿途碰上的各级考察团请教对策。
采访很认真,记了满满的两个笔记本,到动笔时却犯了难:
不知从哪里人手!
可写的题材和角度很多:
可以写的开放政策,经济形势;可以写人和商品在;可以写的物产资源、旅游名胜;甚至可以发怀古之幽思,写那位刚直不阿、千古敬仰的人海瑞。
作为省报记者,虽然从这些角度写,都有可能见报,但总觉得未把文章做足,未免可惜。
在市政府招待所,我们经过两天的苦苦思索、分析,决定把文章放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来写。
只有站在两省区经济发展的高度,优势互补的高度,互惠互利的高度,从两省区共谋发展、共同前进的角度出发,提出战略上的参考意见,才算是把文章做足;同时,这也是人民和决策者最为关心、最感兴趣的。
为了使自己开阔思路,站得更高,动笔前我们还把《梁厚甫通讯评论选》翻了一遍。
于是,我们运用述评的形式,调动历史的、地域的、人文的、现实的材料,对两省经济往来的现状进行分析比较,对如何打好“牌”,在战略上和策略上提出了有参考价值的三点意见,即:
开辟一条通道,打出一个“拳头”,调整好一个产业结构。
这样一写,我们感到对两省区开展经济合作、如何借助振兴自己,便有了较高的指导价值,比从其它角度来写,分量就大不一样了。
写事件通讯要用大局来衡量,要站在宏观的高度,时代的高度来分析、取舍材料,写出时代特征、全局意义。
同样,写人物通讯也有个大局问题。
郭梅尼回忆她刚参加新闻工作时,尽管工作劲头很大,采访也很深入,但写出来的作品却屡屡被编辑部“枪毙”,而一些老记者写同样题材的作品,却很快就见报了。
原因在哪里呢?
多年后,她回过头来总结道:
“为什么我积累了那么多材料却写不出来?
我和笔下的人物那么近却并不了解她?
后来我注意总结自己失败和成功的经验教训,逐渐明白了,并不是每一个好人任何时候都可以拿到报上来宣传的。
生活中可歌可泣的人很多,报纸上要歌颂的人物,是能够促进解决时代存在的主要思想矛盾,能够代表时代精神的人物。
这些经验教训使我懂得了作为一个记者,首先,要有一双时代的慧眼,心中要有一杆时代的秤,要把你所采写的人物放到时代的大背景下来衡量,放到时代的天平上来称称,才能比较准确地判断出它的新闻价值。
”(郭梅尼《在人生的跑道上》,载《首届长江新闻奖文集》第187页)
那么,记者怎样才能做到“心中有全局”呢?
(一)记者要想总理的事
“当记者要想总理的事”,这是艾丰同志的名言。
当然,记者不是总理,也不是任何一级领导,但记者要像总理一样;心中装有大局,站在总理的角度,去俯视、把握、掂量新闻事实:
从什么角度去写,才能是全国性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动向、新经验。
七十年代初,笔者还是个农民通讯员,常听县里搞报道的老同志说这样两句话:
一是“上挂下联”,二是“吃透两头”。
什么叫上挂下联?
即是上挂中央的精神,看看党中央提倡什么,宣传什么,反对什么,禁止什么;下联当地的实际,有什么东西与中央的精神合拍,对中央的调子。
吃透两头,也就是说吃透上面的精神,吃透当地的民情、社情、市情。
这样才有的放矢,不放“空炮”、“马后炮”。
当时没有电视,为了紧跟上头精神,摘报道的同志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听收音机,听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头条消息是什么?
因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捎息要比《人民日报》等大报来得快。
我们说“记者要想总理想的事”,或者说是“站在中南海的高度来考虑问题”,也就是“站在天上立题,站在地上取材”的意思。
“登高壮观天地间”,(白诗)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站得高,才能胸襟开阔,视野开阔。
如同站在高山之巅,远近诸山、视若培丘,山下万物,尽收眼底;公路如链如带,飘没云里山间,河流纵横交错,延绵不尽。
这就是登高效应。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新闻报道要想体现时代精神,全局精神,就应该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判断哪些应该报道,哪些不应该报道,从而使报道扣紧时代跳动的脉搏。
要正确估量自己所采写的事实在全局的地位和作用,必须从全局的角度确立报道的主题和选择契机,使报道一锤敲到最响处。
从而见微而知著,抓住人们最常见并且见怪不怪的事,透过微观开掘具有普遍意义的报道主题,努力从事物的现状中预见到它的发展趋势,把握形势的新变化,及时采写提出事关全局的新见解,以促进事物的健康发展。
以上这些问题的把握,决定于记者的宏观意识,决定于记者把握大局的能力,洞察全局的能力,以及科学预见的能力,涉及到记者的思想水平、政策水平、理论修养、调查的深度和知识的积累。
(二)沉下去,浮出来,退几步
大诗人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写道: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人抓住庐山不同角度有不同景观的特色,不仅把庐山的奇妙,精确地概括出来了,而且把“识”与“不识”跟诗人所处的位置联系起来,道出了其中的生活体验,很有哲理。
东坡不愧大手笔。
从东坡的这首诗中,我们新闻工作者也可以悟出道理来。
这个道理,简单地说,就是“沉下去——浮出来——退几步”!
所谓沉下去,是指记者采访要深入,越深入越好,“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就是这个道理。
北宋大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曾记述游褒禅山华山洞:
“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人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这句非常富有哲理的语言用在新闻采访上,是再恰当不过了。
任何浅尝辄止的采访,都不会有丰厚的回报。
典型报道,重大报道更是如此。
沉下去,是记者掌握第一手材料进行报道的前提。
所谓浮出来,就是跳出被采访的事物,冷静地、客观地、全面地对手中的材料进行分析、梳理、判断、选择。
也就是去粗存精,去伪存真,选择最佳角度的过程。
如果只有沉下去,没有浮出来,就可能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出现面对记得满满一本子的材料,苦思冥想,理不出个头绪来的状况。
所谓“退几步”,是指记者从采访的材料中浮出来之后,还要与材料保持一定的距离——当然是指审视的角度而言。
从宏观高度,居高临下,选择角度或切人点。
著名记者华山有个形象的比喻:
“比如抓小鸡,老鹰总是先飞得高高的,在空中转上几圈,瞅准目标,然后一头猛扎下来——小鸡一下子就被它抓走了。
‘飞得高,抓得准’,就是说突破一点必须和了解全面结合起来。
”(载《新闻业务》1953年第20期)高明的画家也是如此:
在构思时,往往在画布上勾勒出一个大概轮廓,然后后退几步,左看右看,反复打量,来确定构图是否合理,主题是否突出。
要收到“一览众山小”的效果,诗人一定要“会当凌绝顶”;要识庐山真面目,只能跳出庐山看庐山。
我们从大局、全局的角度把握新闻事实,才能选准最佳的角度。
二、关切点上找角度
一位老新闻工作者曾经对笔者这样说过:
“读者最关心什么,我就写什么。
”这的确是经验之谈。
毫无疑义,我们新闻媒体的受众是人。
我们写文章的着眼点应该是一个大写的“人”字,也就是报界常说的“读者是报纸的上帝”。
因此,围绕广大读者最关心、最感兴趣的共同话题即热点问题、疑点问题、焦点问题、难点问题,找准文章的切人点,是选择新闻最佳角度的方法之一。
纵观这几年被评上全国好新闻的作品,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作品提出了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解答了人民群众想知而未知的问题。
同样的道理,文章选择人民群众最感兴趣、议论最多的事件人手,就最拥有读者。
因此,当我们记者进入采访之前,就应该掂量脚下这块土地上,哪个问题最为群众所关心;动笔之前,想想哪个角度最能引起读者的兴趣,换句话说,怎样写才跟广大读者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
少奇同志1948年在《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中指出:
“要把群众真正的思想搞清楚,把人民心里不敢说的,不肯说的,不想说的,想说又说不出来的话反映出来。
”“要把人民的要求、呼声、困难、趋势、动态,真实地、全面地,不是拉杂地而是精彩地反映出来。
”这番话是非常有见地的。
八十年代中期,《市场报》曾经先后发表5篇社论:
《办实事惠》、《拆掉无形的围墙》、《茶市也该摘起来7》、《拼出像样的农贸市场来》、《不能“天天喊,喊不动”了》,这五篇社论有一个共同的副标题:
《同有关领导交换意见》。
这是一组短社论,每篇只有500字左右。
初看起来,文章议论的都是“小问题”:
出租汽车问题、外地产品到经销问题、茶馆问题、农贸市场问题,等等。
但由于这些都是同人民群众实际生活关系的问题,因此要求解决的呼声很高,就成为大问题了。
德民同志在评介这组言论时说:
我们报纸,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也是人民的喉舌。
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目的是同一个。
这组社论反映的是下情,而这些下情正是党和政府需要了解、需要解决的。
市民的乘车难等问题,看起来是生活小事,其实关系千家万户。
几百万人生活在,全国各地、世界各地还有更多的人往来于,人们直接接触到的,并不是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往往正是乘车、购物、吃饭等“小事”,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也反映了一个地方对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的情况。
过去我们报纸的一些评论,往往只注重抓笼统问题,不去抓具体问题,只注重抓上头的指示,不注重下头的呼声,这就不可能充分发挥评论的作用。
笼统的问题未必重大,即使重大也离读者太远,远水解不了近渴;具体的问题未必不重大,它们离读者较近;群众非常关心。
上头的指示重要,下头的呼声也同样重要。
试想,市场报这一组社论如果不是从抓这些具体问题人手,而去空洞强调“一定要关心群众生活”、“必须搞活商品流通”等等,道理当然都是对的,但它们如果不联系实际,就引不起读者的兴趣,也解决不了什么实际问题,那只是离读者距离遥远的空喊。
(德民《它们离读者很近》,栽《人民日报历届全国好新闻获奖作品集》第62页)。
三、共鸣点上找角度
这里所说的共鸣点,是指新闻报道努力在情绪上、情感上、心理上拨动读者的心弦,引起心理上的“共振”。
“共鸣”一词,在物理学的声学中,是指“由声波的作用而引起的共振现象”。
就是说,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当其中一个发生振动时,另一个就被引起振动,即共鸣。
可见,办报者和读报者双方“共振频率”,是引起共鸣的先决条件。
那么,新闻作品要引起读者的共鸣,就必须用心找到广大读者的思想“频率”,诸如“心理频率”、“道德频率”、“审美频率”,以寻求同读者思想感情上的和谐一致,这样,则不难实现报社和读者之间的“心有灵犀一点通”了。
《领导于部的楷模——孔繁森》的报道,之所以能够拨动广大读者的心弦,引起人们心灵的共鸣,也就是因为孔繁森用自己的模行动,实践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他几年如一日,把一腔热血洒在高原。
他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有一种勇于奉献、勇于牺牲的崇高品质,在于他是新时期焦裕禄的精神再现,折射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文明的光辉,回答了在历史转型期各级领导干部应该“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做官”这一重大问题,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唤,从而激发人们奋发向上的热情和积极性。
如果我们记者在确立报道主题的同时,把握不住当今读者的共鸣点,写出的报道就不会产生如此强大的影响力、感召力和震撼力。
1995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发表的、曾获1995年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通讯《一位母亲的呼吁》,应该是找到广大读者共鸣点的文。
文章报道~位普通女工向省副省长兼市委书记写信,讲述在她家中突然发生的一段痛心不已的事情;并配发评论员文章《警惕“电脑”犯罪》。
这位母亲的呼吁书写道:
我是一位普通的中年妇女,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可近来,我每每以泪洗面,夜不能寐。
思前想后,使我下决心给您写这封信,因为我相信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政府。
我和丈夫都在企业中工作,生活条件比较差,但我们认为这没什么,我们有我们的骄傲——我们的儿子。
儿子很聪明,读书成绩一直不错,我和丈夫把所有的希望、所有的一切都倾注在他身上。
我们希望他能争气、能成材。
可是最近发生的一件事,却彻底打碎了我们的梦想;
事情还要从年初说起,儿子从去年开始自学电脑,而且学得不错,丈夫和我商量了半年,终于咬咬牙花了8000多元钱给他买了一台电脑。
我的家庭经济并不富裕,不怕您笑话,家里的电视机还是黑白的。
可是我们认为值得。
谁想到,事就出在这电脑上。
自己锁在自己房间里,当时也没觉得怎样。
可后来发现他近期几次考试成绩直线下降,好几门功课竟只有六十几分。
问他原因,他一直说粗心,未答好试题。
有一天,班主任打给我,说我儿子几个月来上课一直不认真,神情恍惚,最近几个下午竟没来上课。
我接了,气得不行,马上请了假冲回冢,打开儿子的房门,发现儿子正和他的两个同学在看电脑放的电影(后来才知道叫VCD)。
可待我仔细一看,天啊!
那是什么镜头啊。
我当时气得手脚冰凉,呆呆站了十几分钟不知该怎么办。
晚上,我丈夫回来了,他一生第三次、也是最狠的一次打了儿子。
他问儿子这些黄色VCD是哪来的,儿子说是托人从宝碟激光电子买的,很便宜,而且就是这家公司生产的。
丈夫和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家公司并不是什么地下工厂,它是一家正式的中外合资企业。
前几天我们还在昊江电视台的节日中看到这个企业的领导出现过,而且是介绍先进经验。
这难道是真的吗?
可事实回答我是真的。
书记,我想问一下,在我们国家里,中外合资企业难道可以为所欲为生产这种黄色的东西吗?
这难道不违反国法吗?
!
当然出了这件事,我们做父母的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我想,我们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也决不允许有这样的企业。
我的儿子只有16岁呀,如果没有好的社会环境,他改怎样走完他的人生路啊!
爱子之心,谁人没有?
这条报道一发表便引起了广大为人父母者的强烈共鸣,引起了全国各地的巨大反响,也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注意。
和鹏同志称赞《人民日报》对这条新闻处理得好,读了以后催人泪下。
许多读者来信来电,称赞《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推出这组报道,“强烈反映了人民的呼吁”,“说出了读者的心里话”。
不少读者反映他们是含着泪水读完这篇呼吁的。
这篇稿件之所以使普通群众落泪,也使总书记和总理落泪,最根本的是这篇报道找到了具有广泛共性的话题,找到了最能引起共鸣的角度,找到了最能激起感情的切人口。
当然,找到一个具有广泛共性的话题,还要注意切人的角度。
近年来,新闻媒介关于“扫黄打非”的报道可谓多矣。
但是,很少有像这篇稿那样反响强烈的。
分析这篇稿和其他“扫黄打非”报道的区别,很重要的一点是切人的角度不同。
过去新闻媒体发表的“扫黄打非”的报道,多是从工作角度出发的,不是报道“扫黄打非”的成绩,就是引用政府官员、教育工作者的谈话。
从指导工作、形成声势方面考虑,报纸刊登这些报道是必要的。
但是与《一位母亲的呼吁》一稿相比,就显得不够具体,不够有力,不太能直接打动人心。
《一位母亲的呼吁》一稿,以一位母亲的切身感受,呼吁党和政府加大“扫黄打非”的力度,句句发自肺腑,字字情真意切。
试想,为人父母者,谁个不爱子女,谁个不希望自己后代有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不要说普通的读者,就是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他们一方面是身处领导岗位的负责同志,同时也是为人父母者,也是有子女的爷爷奶奶。
所以一位母亲的呼吁,正是以其深深的母爱,以其一位母亲对后代的舐犊深情,引起了广大的为父为母者的共鸣。
(国明《共性的话题,共鸣的角度》,载《新闻战线》)
《一位母亲的呼吁》一稿的成功给了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启示:
所谓抓具有广泛共性的话题,就是要抓贴近中央精神、贴近实际工作、贴近群众脉搏的容。
报纸是群众性非常广泛的读物,是大众传播媒介,只有抓住大众感兴趣的话题、抓住在全社会有广泛共识的主题,才能引起读者的关注。
如果尽抓那些只有少数人感兴趣的东西、在全社会没有广泛共识的主题,报纸就会远离最广大的读者,就会最终失去读者。
四、“人无我有”找角度
一位老新闻工作者曾这样说过:
“只要你的文章跟别人有一点点不同,你就有可能超过人家。
”这话是很有道理的。
新闻界常常被同一单位邀请,参加同一活动。
这种文章说难写也好写,因为组织者把材料准备得应有尽有,记者只需删删改改,甚至一字不动,署上大名就行了。
说好写也难写:
一是大兵团作战,一窝蜂下去,很难沉得下去;二是材料干篇一律,面面俱到,且多是正面材料;三是酒足饭饱之余,拎着大包小包的礼品打道回府,吃了人家的,拿了人家的,就是发现什么问题也难免笔下留情,很难写出有特点有个性的文章来。
但是,有经验的记者往往能在众多的记者中脱颖而出,写出不同于众的文章来,即:
跳出特设的框框,去写一些“人无我有”的东西来——这种思维方式,恰如成功商家的生意经: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
永远在同中求异,同中求新。
新闻报道中的“人无我有”,是指报道独辟蹊径,以独取胜。
“独”也者,单一也,唯独也,独家新闻是也。
要做到独有,很不容易,记者要独具慧眼——能见人之不能见;要独具胆识——敢言人之不敢言,敢写那些“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题材;要独树一帜——敢于标新立异。
请看这篇《这里的猪为啥吃“细粮”》的文章:
乍一听,您兴许不信:
两年了,海淀区海淀9肖家河一队猪场早年养着200多头猪,不吃菜帮、麸子等粗料,光吃馒头、烙饼等“细粮”。
去年12月25日,我们到这个村转了转。
谈起这件事儿,队长祝全友笑着说:
“这儿的猪有口福,亏了那300亩垃圾场了。
”按着祝队长的指点,我们往东走了约半里路,抬眼一望,嗬,好壮观!
一个个小山包似的垃圾堆绵延起伏连成了片。
六七十个捡破烂的男女老少围成十几个圈儿在闲聊。
一会儿,十几辆卸垃圾的汽车进了场子。
这些人像听到冲锋号,呼啦站起来,打仗似地冲过去,把这些车围了个风雨不透。
垃圾一着地,各式各样的耙子、钩子上下翻飞,馒头、包子、花卷、烙饼,还有整块的奶油蛋糕,纷纷装进这些人手中的编织袋。
一场“战斗”结束了。
借此空闲,我们与一名叫邓代江的小伙于搭讪上了:
“每天都来捡吗?
…‘是的!
”“能捡多少广“没准,几斤、几十斤的时候都有。
”“捡完怎么处理?
”“卖呗!
肖家河一队猪场收购,8分钱一斤。
”这时,又一批垃圾车开进场,他招呼也顾不上打,赶紧投入“战斗”。
约摸下午4时,我们跟着这些喜获“丰收”的人们来到肖家河一队收购点儿。
收购员何淑兰真叫忙活,检斤、过秤、装包、付款,一会儿的工夫就收了十多袋。
趁她喘气的时候,我们过去采访。
她拿出个记录本让我们看。
嗬,上周平均每天收购粮食制品馒头、花卷什么的竞有400公斤。
何淑兰气愤地说:
“瞧吧,两年,近300吨的粮食,不知城市居民怎么这么阔!
”一会儿,那个叫邓代江的小伙子把鼓胀胀的口袋往磅秤上一墩,哟,29.5公斤——4元多钱到手了。
“您看,昨天休息,今天就收了825公斤。
临下班,何淑兰说。
临走时,我们又见了村长胜利。
他叹着气对我们:
“唉,这两年我们养猪是省了点钱,买饲料4角多钱一斤,收城里人这些主食垃圾才8分。
可这心里也真不是滋味,这些粮食当初毕竟是我们农民出力流汗种出来的呀J这处垃圾场消纳海淀区三分之二的垃圾,大部分来自居民区,我们回收这些馒头烙饼养猪,不过是其中一小部分。
去年,光这儿捡的整砖就4万多块,钢筋铁棍儿的就更甭提了。
我就纳闷儿:
城里人能不能别这么大乎大脚?
”
从一个农村养猪不吃粗料,光吃馒头、烙饼的事件,追根溯源到城里人的大手大脚,记者抓住了一个“人人见怪不怪”的事,写出了一篇“人人笔下无”的文章。
新闻报道中的“人有我优”,是以质取胜。
是指笔头功夫高人一筹,同样的题材,我的角度比人家要新;同样的主题,我的挖掘要比人家深;同样的角度,我的切人点也比别人刁;同样题材、角度、主题,我的标题比人家有特色,文字比人家美,结尾比人家更意味深长。
,新闻报道中的“人优我转”,是指以新取胜。
大家蜂拥而上去写“热门”话题,我便不赶潮头,赶时髦,便去写疑点问题;人家去写疑点问题,我则去写“冰点”问题;人家去写“冰点”问题,我则去写歧点问题。
总之,要比别人多看几着棋。
笔下永远有写不完的新题材、新容、新角度、新意境。
社会生活本来就是错综复杂,五彩缤纷,丰富多彩的。
同时,人们对社会生活的看法和认识也是不尽相同的,正是由于社会生活本身的多侧面,由于人们的不同认识,记者的笔下才有永远写不完的“新”。
新闻的“新”与“不新”是相比较而言的。
以前这样报道过,今天依然这样报道,或者,别家已这样报道,我也这样报道,都不新。
有经验的记者懂得,在这种情况下,要搞出具有本报特色的令入耳目一新的新闻来,办法之一,是寻找人无我有的报道角度。
《经济日报》记者詹国枢曾讲到他采写人大开幕式的一次经历。
他心里很清楚,这是各大报都要写的“较劲儿”的报道,苦苦思索着要寻找个新的角度。
他成功了,写成一篇《大会堂里的掌声》的特写,别的不写,专记在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哪些段落在大会堂里引起掌声,掌声响亮的程度和持续的时间。
通过这样的刻画,既写出了大会堂里的气氛,又把代表们关心什么,拥护什么,迫切希望解决什么,间接地表达了出来,别有新意,在读者中反映很好。
新华社曾发出一条电讯:
大兴钮扣商店被消费者评为路上“最差商店”而被责成迁出这条繁华的商业街,引起很大震动。
从报道看,事实上这次评选中,评出的还有10家最佳商店。
但新华社消息强调的是“最差”,对“十佳”一笔带过。
如把报道重点放到“十佳”上,决不会引起这么大反响,因为这种报道常见,没有多少新意。
而评为“最差商店”并责令迁出繁华商业街,这样的事更具有新意。
这是角度新的又一突出事例。
五、逆向思维找角度
怎样挖掘新的角度,不同思维的入有不同的扣数,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在“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闻 写作 角度 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