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周考619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859130
- 上传时间:2022-11-16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68.74KB
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周考619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周考619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周考619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周考619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河北武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周日测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27分,每小题3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科目填写清楚。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中性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泰山石敢当
泰山石产于泰山山脉周边的溪流山谷,其质地坚硬,基调沉稳、凝重、浑厚,多以渗透、半渗透的纹理画面而出现,以其美丽多变的纹理又以年代久远的风化外形而著名。
泰山石敢当是古代人们对泰山灵石崇拜的遗俗,山石被神话为人格,是我国流传较久远、影响地域广大的典型民俗现象,属于中国的镇物(避邪物)文化。
其主要表现形式是以小石碑(或小石人)立于桥道要冲或砌于房屋墙壁,上刻(或书)“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之类字样,以禁压不祥。
此俗在民间甚为流行,其象征意义是:
以有形的器物表达无形的观念,帮助人们承受各种实际的灾祸危险以及虚妄的神怪鬼祟带来的心理压力,克服各种莫名的困惑与恐惧。
镇物民俗文化具有神秘的俗信气息。
“石敢当”的历史相当久远,石敢当习俗起源于上古时期的灵石崇拜,史书中最早记载见于西汉当时的儿童启蒙识字书《急就章》:
“师猛虎,石敢当,所不侵,龙未央。
”宋代仁宗庆历年间,在福建莆田曾发掘出一块唐代大历五年(公元770年)的石刻,上有石铭云:
“石敢当,镇百鬼,压灾殃,官吏福,百姓康,同教盛,礼乐张。
”宋人施清臣《续古丛编》记载,当时南方街镇丁字路口上都安置“石敢当”,以压制“邪气”和化解“冲煞”。
至南宋末年“石敢当”已完全转变为“辟邪物”,使用地点也扩大至河岸、桥头、村落入口等,功能也涵括至“镇百鬼、压灾殃、止风邪”等。
明代以后,石敢当信仰与东岳泰山崇拜紧密结合,由“石敢当”发展到“泰山石敢当”,其功能也经历了从最早的“镇宅”到“化煞”再到“治病”“门神”“辟邪”“防风”等的转变。
石敢当前加泰山,其用意是借泰山之力以增威。
清代学者王渔洋在《茶香室从钞》中记载:
“齐鲁之俗,多于村落巷口立石,刻‘泰山石敢当’五字。
”近代以降,“石敢当”习俗以泰山地区为中心,逐渐扩散到全国各地(包括台湾省和少数民族地区)和东亚的日本(日本京都民族博物馆就收藏有冲绳出土的泰山石敢当制石)、韩国及东南亚和世界各地的华侨居住区。
“泰山石敢当”习俗相传至今,已逐渐革除过去的迷信色彩,表达着人们向往和追求平安吉祥的意愿。
泰山石敢当习俗历经千年而不绝,主要是因为它与“中国人魂归泰山”的信仰结合在一起,同时也与各地的民间信仰和民俗文化相结合。
“泰山之高,非一石之积”,春秋时代齐国名相晏婴第一个赋予泰山石以文化内涵。
他说,要办好国家的事情,需要许多像泰山石一样高尚坚韧的人辅佐。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用“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来歌颂视死如归的精神。
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则用“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表达对伟大人格的崇敬。
孔子登临泰山以后,建安七子之一的曹植,唐代的李白、杜甫,宋代的苏东坡等都曾登临泰山,颂山石,抒壮志,赋予泰山石以深厚的文化内涵。
中国几乎所有的古典文学名著,如《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聊斋志异》《老残游记》《金瓶梅》等,都对泰山石有过精彩的描述,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名山大川中是绝无仅有的。
泰山石是国泰民安的象征、安邦定国的基础,“一石安则全家安”的信崇意识深入人心,现国内诸多大型建筑物取泰山石为基座台,就是取“稳如泰山,安如泰山”之寓意吧。
1.下面有关“泰山石敢当”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是古代的人们对灵石的一种崇拜、一种民俗,属于镇物文化。
B.人们在桥道要冲或者墙壁安置石碑或者灵石,目的是禁压不祥。
C.以泰山地区为中心,已扩散到全国,乃至东亚、南亚和世界各地。
D.这种习俗逐渐由过去的迷信色彩转而成为现在人们对平安吉祥的向往。
2.下面对石敢当历史与习俗演变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石敢当习俗起源并记载于西汉时期的儿童启蒙识字书《急就章》。
B.石敢当习俗发展到了南宋末年其功能已完全转变为“辟邪物”。
C.《茶香室从钞》韵记载说明,泰山石敢当的习俗已遍布家家户户。
D.泰山石敢当的提法始于明代,流行于清代,其功能也随之扩大。
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对石敢当的信仰与后来的人们对泰山的崇拜,使泰山石成为泰山石敢当习俗
的首选。
B.石敢当的习俗几千年来能够流传至今,除了与我国民间文化有关,更与中国人的
信仰有关。
C.孔子、晏婴、曹植、苏轼等政治家和文学家都借登临泰山一事来颂山石,赋予泰
山石以文化内涵。
D.因为泰山石是文化石,所以“一石安则全家安”的信崇意识自古至今广泛地深入
人心。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狄仁杰二三事
狄仁杰为儿童时,门人被害者,县吏就诘之。
众成移对,仁杰坚坐读书。
吏责之,仁杰曰:
“黄卷之中,圣贤备在,犹未对接,何暇偶俗人而见耶!
”以资授汴州判佐,工部尚书阎立本黜陟河南,仁杰为吏人诬告,立本惊谢日:
“仲尼云:
‘观过,斯知仁矣。
’足下可谓海曲明珠,东南遗宝。
”特荐为并州法曹。
其亲在河阳别业,仁杰赴任,于并州登太行,南望白云孤飞,谓左右曰:
“吾亲所居,近此云下。
”悲泣伫立,久之,候云移乃行。
权善才,高宗朝为将军,中郎将范怀义宿卫昭陵,有飞骑犯法,善才绳之。
飞骑因番请见,先涕泣不自胜,言善才等伐陵柏,大不敬。
高宗悲泣不自胜,命杀之。
大理丞狄仁杰断善才罪止免官。
高宗大怒,命促刑。
仁杰曰:
“法是陛下法,臣仅守之。
奈何以数株小柏而杀大臣?
请不奉诏。
”高宗涕泣曰:
“善才斫我父陵上柏,我为子不孝,以至是。
知卿好法官,善才等终须死。
”仁杰固谏,侍中张文罐以笏挥令出,仁杰乃引张释之高庙、辛毗牵裾之例,日:
“臣闻逆龙鳞,忤人主,自古以为难,臣以为不难。
居桀纣时则难,尧舜时则不难。
臣今幸逢尧舜,不惧比干之诛。
陛下不纳臣言,臣瞑目之后,羞见释之、辛毗于地下。
”高宗曰:
“善才情不可容,法虽不死,朕之恨深矣,须法外杀之。
”仁杰曰:
“陛下作法,悬诸象魏①,徒、流及死,俱有等差,岂有罪非极刑,特令赐死?
法既无恒,万方何所措其手足?
陛下必欲变法,请今日为始。
”高宗意乃解,曰:
“卿能守法,朕有法官。
”命编入史。
又日:
“仁杰为善才正朕,岂不能为朕正天下耶?
”授侍御史。
后因谏事,高宗笑曰:
“卿得权善才便也。
”时左司郎中王本立恃宠用事,朝廷惧之,仁杰按之,请付法。
高宗特原之仁杰奏日虽国之英秀岂少本立之类陛下何惜罪人而亏王法必不欲推问请曲赦之弃臣于无人之境以为忠贞将来之戒高宗乃许之。
由是朝廷肃然。
(选白《大唐新语》)
【注释】①象魏:
宫廷外的阙门,古代张榜公布法令的地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立本惊谢曰谢:
道歉,致歉
B.有飞骑犯法,善才绳之绳:
捆绑,制裁
C.仁杰按之,请付法按:
按下,镇压
D.由是朝廷肃然肃:
庄严,有序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高宗特原之/仁杰奏日/虽国之英秀岂少本立之类/陛下何惜罪人/而亏王法/
必不欲/推问请曲赦之/弃臣于无人之境/以为忠贞将来之戒/
B.高宗特原之/仁杰奏日/虽国之英秀/岂少本立之类/陛下何惜/罪人而亏王法
/必不欲推问/请曲赦之弃臣/于无人之境/以为忠贞将来之戒/
C.高宗特原之/仁杰奏日/虽国之英秀/岂少本立之类/陛下何惜罪人而亏王法/
必不欲推问/请曲赦之/弃臣于无人之境/以为忠贞将来之戒/
D.高宗特原之/仁杰奏日/虽国之英秀岂少本立之类/陛下何惜罪人/而亏王法/
必不欲推问/请曲赦之/弃臣于无人之境/以为忠贞将来之戒/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狄r杰在儿童时期就表现出了过人的才智,官府来查案时,众人争相回答申辩,
唯独狄,杰白顾看书,不理睬公人,被责问时巧妙应对,因此脱颖而出,被授予官
职。
B.将军权善才将犯法的飞骑兵捉拿起来,得罪了飞骑兵,飞骑兵为了报复,到唐高
宗面前捏造权善才的罪行,诬陷其砍伐昭陵的柏树。
唐高宗听了悲伤得痛哭流涕。
C.狄仁杰坚持为权善才进谏,就在侍中张文璀挥动笏板执行行刑命令的紧急时刻,狄仁杰援引古例强行谏劝,称赞高宗有如尧舜,最终说服了高宗,挽救了权善才的生命。
D.第二、三两段关于狄仁杰执法的故事,刻画人物以语言描写为主要方式,通过典
型事件和生动的人物对话,充分表现了狄仁杰高超的辩才和执法如山的可贵精神。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县吏就诘之。
众咸移对,仁杰坚坐读书。
(5分)
(2)法既无恒,万方何所措其手足?
陛下必欲变法,请今日为始。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8-9题。
登快阁⑴
黄庭坚
痴儿⑵了却公家,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⑶已为佳人⑷绝⑹,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
(1)快阁:
在今江西省泰和县,作者写此诗时做泰和县知县。
(2)痴儿:
指作者自己。
(3)朱弦:
琴的代称。
(4)佳人:
知心朋友。
8.黄庭坚为宋代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江西诗派以杜诗为宗,处处追摹。
请说说此诗颔联和杜甫《登高》诗中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写景上的异同点。
(5分)
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多方面的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自己被贬后,无论春天江花盛开还是秋天美好的夜晚,都独自一人喝酒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的《师说》以 , ”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乙选做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流水写意
彭学明
①流水总是这样的,从一个山谷整装出发,满山奔走。
流水的步态闪闪妩媚。
流水的表情清亮秀美。
流水的腰肢柔弱坚韧。
流水像一个亦歌亦舞的诗人,以青山为题,以音乐为伴,写一首一泻千里的长诗。
②两岸的山谷危崖峭壁,崖壁的树木郁郁葱葱,清新的绿色云诡雾谲,灿烂的花朵儿孙满堂。
披红戴绿的流水,犹如一支出嫁的唢呐,踩着宫商角徵羽,一段一段地道白,一程一程地数板,把两岸景物唱得斑斓绚丽,一派温情。
花鼓戏的韵律、黄梅戏的节奏、河南梆子的念词,都如飞流直泻的秦腔秦调,在黄土地上高高低低,深深浅浅,信天漫游,这些水底跑动的音乐,常在寂静的山谷哗哗呼啸,清澈的嗓子和音符,成群结队地爬上石壁、挂在树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周考619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河北省 武邑 中学 学年 一下 学期 619 语文试题 Word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