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教案.docx
- 文档编号:28583990
- 上传时间:2023-07-19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37.83KB
第五单元教案.docx
《第五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单元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五单元教案
年级
四年级
班级
1
日期
第八周
学科
语文
单元
第五单元
课题
17触摸春天
课时
2课时
教学
内容
触摸春天
教学
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字。
正确书写“浓郁、流连、小径、穿梭、流畅、引导、悄然、花繁叶茂、多姿多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4.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教学
重点
让学生体会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
难点
引导学生从盲童的角度,体会小女孩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教学
准备
1.搜集热爱生命的感人故事、图片。
2.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3.想想自己读文后的感受是什么?
4.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已经度过了十个春秋,谁能描述一下你心中的春天。
从同学们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大家谈得最多的是通过眼睛所提供给我们的视觉形象。
那么一些双目失明、失去视觉的盲人心中的春天又会是怎样的呢?
请同学们大胆猜测一下。
没有视力的盲人虽然不能用眼睛去观察春天,但是他们心中得春天也同样是多姿多彩、生机盎然的。
因为他们是在用心灵出触摸春天。
二、先学反馈,检查预习
1.同学们已经在课前预习了课文,谁能说一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也可以谈一谈你阅读后的初步感受。
2.检查学生对生字新词的预习情况。
3.指名朗读,进行评议。
三、再读课文,自读自悟
1.自读,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请同学们试着说一说文中的小女孩安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默读课文,边读边在书上做出标注:
写一写自己的感悟,画出不懂之处。
3.组织全班同学交流读后感受,重点围绕“盲女安静特殊在哪儿”来谈。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欣赏歌曲《春天在哪里》,过渡:
歌曲告诉我们,春天在孩子的眼睛里,可要是眼睛看不见,那春天在哪里?
(揭示课题)
2.复习: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抓住“拢住”、“放飞”)
二、深入文本,感悟盲童的内心世界。
(一)学习1—3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1—3自然段,盲童安静是怎样拢住蝴蝶的?
画出有关的语句。
2.学生反馈。
课件适时出示相关句子。
3.引导理解句子。
(1)想象安静在花丛中穿梭的画面。
(可引导用“一会儿……一会儿…..”从嗅觉、触觉、听觉等方面想象)
(2)如果你是安静,你心里的春天会是什么样的?
(3)你觉得安静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4.指导朗读。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齐读这一段话,(课件出示这段文字)你对哪些词语感受最深?
(1)引导理解“神奇的灵性”。
(2)感悟“惊讶”。
表演“惊讶”的表情;
想象:
此刻安静的心里在想什么?
指导朗读:
抓住“竟然”“!
”读出作者的惊讶;合作读(女生读,男生表演)
2.总结阅读方法:
(三)自学第5自然段
1.运用以上方法自学本段。
海伦.凯勒说:
“世界上除了用眼睛看世界,还有一种内在视觉,那可能是真实的,那就是用心去看这个世界。
”可爱的小姑娘安静虽然无法用眼睛看见多姿多彩的春天,却能用心灵触摸到。
2.反馈。
(重点引导学生揣摩“张望”一词,引导想象安静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
)
3.指导朗读
(四)感悟生命的真谛。
1.安静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出示课件)“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
(1)“谁”指什么样的人?
(包括一切有生命的事物。
)
(2)蝴蝶又有什么权利?
(3)欣赏蝴蝶脱壳而出的视频。
2.拓展【欣赏一组图片】
3.齐读最后一段。
4.小结:
他们都是热爱生活的人。
三、总结延伸
1.你打算怎样创造自己的缤纷世界?
写下自己的感受。
2.宣誓---“谁都有……”
3.阅读《假如给我三天的光明》
作业
内容
一、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段落背诵下来。
二、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写出读后感受。
三、完成《丛书》。
板书
设计
17触摸春天
拢住放飞
蝴蝶
热爱春天热爱生命
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教学
后记
整个教学过程,我主要采取朗读感悟的方法,让学生走进安静的内心,感受她对生活的热爱;走进作者的内心,感悟他对人生的思考。
在开课前,我布置学生进行了一次盲人的体验活动,让他们闭着眼睛拿书本,写字,走路,使他们感受到眼睛对生活的重要性,从而更深地体会到盲童安静能拢住一只蝴蝶多么不易。
体会她对生活充满热爱的可叹之处。
在整体朗读课文时,我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引导他们入情入境,谈出自己的感受;在体会到作者的惊叹之后,我要求学生想象安静拢住蝴蝶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在理解“从未体验过的地方”时,我让学生想象那个地方会有些什么,安静此时的心里会有怎么样的感受。
这些想象既丰富了课文内容,让学生更具体地感受到安静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又能披文入情,展开心灵对话,使学生更深地体会到安静对生活充满了热爱。
年级
四年级
班级
1
日期
第八周
学科
语文
单元
第五单元
课题
18永生的眼睛
课时
1课时
教学
内容
永生的眼睛
教学
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协作手法。
教学
重点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教学
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协作手法。
教学
准备
1.搜集有关器官捐献的资料及相关事例。
2.读课文,想想琳达一家人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他们是怎样做的?
3.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质疑揭题
1.(配乐朗诵)“你的眼睛,像远方淡蓝的大海;那永恒的痛苦,像尘埃,隐没在你的眼中。
你的眼睛,宛如水底的珍珠,闪烁着耀眼的光辉。
”
“我曾经是一位远离光明的人,当我在黑暗中倍受煎熬痛苦徘徊的时候,我多么想去看看身边的亲人朋友,去看看初生的旭日,去看看心中渴望的一切。
我是幸运的,因为我接受了温迪捐献的角膜。
是她给了我第二次光明,第二次生命。
我要去寻找那位光明的使者,温迪你在哪里,你在哪里?
”
师:
大家都听见了吗?
这是一位接受角膜移植手术重见天日的人的呼声,他要呼唤、感谢的是谁?
(学生齐答)对,是金发碧眼的温迪!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温迪一家人捐献眼角膜的感人故事。
(板题:
永生的眼睛)
2.看了这个题目后,你有哪些疑问呢?
(永生是什么意思?
眼睛怎样才能得到永生?
谁的眼睛获得了永生?
课文题目为什么叫《永生的眼睛》?
)
二、探究学习,释疑解惑
1.小声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谁捐献了角膜?
在他们捐献时,“我”的态度如何?
(板书角膜捐献:
母亲父亲女儿“我”的态度:
不情愿遵从遗愿主动捐献)
2.你从哭喊中体会到什么?
3.父亲是怎样教育引导使我从不情愿到遵从遗愿?
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句:
投影出示:
“你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礼物就是你自身的一部分。
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那么我们的死也是有意义的。
”
(1)这里有几句话?
谁先来读读第二句话?
你怎么样理解这句话。
(身体比任何金钱、地位等都更重要,因为一旦给予了他人,自己将不再有了;对人来说死亡就是走向终结,然而生命却能够在别人身上得到延续,使他们能够重获新生,更多地为社会作出贡献。
)
(2)对于一个盲人,一个尿毒症患者,一个白血病人,他们最想得到的礼物是什么?
什么样的礼物最珍贵?
(对于因角膜病致盲的人,通过角膜移植手术可使其复明。
通过肾脏移植(换肾)可治愈尿毒症。
在配型成功的前提下,移植骨髓可以治愈白血病。
所以对上述三种病人来说,“最珍贵的礼物”是角膜、肾、骨髓。
)
(3)怎样帮助别人恢复健康?
(4)父亲是怎样一个人?
(关爱他人无私奉献)
4.请同学们再读5-8自然段,看看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
温迪又怎样使“我”的态度发生由遵从遗愿到主动捐献的改变呢?
6.请同学们潜心默读9-13自然段,画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旁边做批注,想想令你感动的原因。
7.学生画句子做批注后,小组交流并全班交流。
(1)温迪离我而去了,她去世后的三周,我收到了一封角膜银行的信。
(幻灯片出示)此时此刻,你对“永生”的含义有何进一步的理解?
(2)共同解答在学课文前提出的问题,答后擦去板书:
谁?
怎样?
为什么?
8.关于这一家人的故事讲完了。
我们现在来了解一下我国角膜捐献的情况。
(1)课件出示。
(2)看了这两段资料,你有什么想法?
我国的角膜捐献情况显示了怎样的社会现状?
三、交流体会,课外延伸
(1)电脑课件出示器官捐献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谈一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器官捐献。
(2)鼓励学生课后通过办板报、广播、写倡议书等方式向家长及社会宣传器官捐献的意义。
四、总结全文
放录音《爱的奉献》,集体朗诵父亲的话。
作业
内容
一、完成《丛书》
二、课堂精练。
课文回音壁。
在这一刻,我真正领悟到了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
(1)“领悟”的意思是:
(2)“我”领悟到父亲除了留下一副角膜,还留下什么?
板书
设计
18永生的眼睛
捐献角膜(关爱他人,无私奉献)
痛苦难忍父母女儿(温迪)为此骄傲
我(琳达)
教学
后记
一、抓住题目,展开教学。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能折射出人性的善良和美好。
本文以“永生的眼睛”为题富有深意。
所以在教学中,我首先抓住课题,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
如初见课题时我请学生谈’“永生”的含义,再谈对题目的理解,自然就是“眼睛永远都活着。
”对于学生的理解,我并没有急于肯定或否定,深究课文后,再去理解题目,学生就不会停留在字面上的理解了,而是有了本质的升华。
二、抓住重点句子、创设情境组织教学。
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在教学中,我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文章主体部分,抓住父亲的话,通过多种形式的感情朗读,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文中人物品质。
孩子们在读中感悟、受到熏陶、获得启示,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一种意识,树立对生命的热爱,对他人的关爱。
此外,我还在教学中强调了文中的两次对比的写法:
(1)对于捐赠母亲、父亲的眼角膜时琳达的不同态度。
(2)14岁的琳达和温迪面对亲人捐赠器官时的不同态度的对比,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学习习的写作方法,深入体会父亲言传身教的意义.
三、注重课外延伸,拓展提升.
本课节选部分已经让人感动,但课外延伸的部分更让人潸然泪下。
所以在学完课文后,我链接了课外内容——温迪的故事。
我饱含深情地朗读着。
读着,读着,我看到学生似乎都噙满泪水,为温迪的死而哽咽,更为温迪的善良琳达的博爱所感动!
在琳达一家的故事里,我们共同感受到了人间最伟大的情感,那就是爱!
但是我们不仅要感受爱,更重要的是传递爱!
奉献爱!
所以我设计了“你对器官捐赠有哪些新认识?
你打算做点什么?
”这个问题,在孩子们的回答中,我知道他们从本文中学到了许多许多……
年级
四年级
班级
1
日期
第十周
学科
语文
单元
第五单元
课题
19生命生命
课时
2课时
教学
内容
生命生命
教学
目标
1.认读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正确读写“鼓动、茁壮、震撼、糟蹋、珍惜”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读懂文中三个引发对生命思考的事例。
4.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三个事例的内容,深刻理解三个事例所引发出的对生命的三点思考。
教学
难点
理解文章的含义深刻的句子;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
准备
1.搜集自己的人生格言。
2.读读课文,思考:
课文围绕生命写了哪几个事例。
3.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导入
1.“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虫,可能蜕变为一只五彩斑斓的彩蝶。
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
”
——台湾女作家杏林子
2.简介作者:
台湾著名女作家杏林子在12岁时,因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关节大部分遭遇损坏,致使她腿不能行,肩不能举,手不能抬,头不能转。
但是残而不废的她,凭着顽强的毅力坚持学习,成为了一名非常出色的作家。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就是杏林子对生命的感悟。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
课文围绕“生命”写了哪几件事例?
2.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小标题)加以概括。
(①飞蛾求生②砖缝冒瓜苗③静听心跳)
三、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新词。
1.生画出生字词自学。
2.小组合作学习。
3.全班交流。
(1)介绍识字成果。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3)说说一些词语的意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课文围绕“生命”讲了哪三个事例?
二、品读课文,感悟语言。
1.在这三个事例中,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事例用心去品读、去发现:
哪些句子打动了你,或者让你大吃一惊,或让你肃然起敬?
【在文中圈点勾画,并简要地写下自己的体会】
2.随机解读这三个事例。
(1)你喜欢哪一个?
指名读事例。
(2)说说自己认为写得精彩、含义深刻、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语句。
(3)说说自己的体会或感悟。
(4)重点引导体会两个句子的含义。
A.但它挣扎着……那么鲜明。
B.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
3.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表达。
在作者眼中,生命就是的飞蛾,就是的小瓜苗,
就是的心跳。
在我的眼里,生命就是,
就是,就是。
4.学习最后一段,升华情感。
(1)读。
(2)者认为,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3)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4)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三、联系实际,畅谈感悟。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你觉得我们应该怎样珍惜生命?
2.在我们身边,有哪些人是好好地使用自己的生命,让自己活得光彩有力?
(课件出示,学习、积累名言)
四、总结全文。
不是每一道江河都能流入大海,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熟发芽。
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与痛苦是相辅相成的。
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因为快乐、兴奋、痛苦又何尝不是美丽的呢?
(冰心)
作业
内容
一、背诵课文。
二、把学习这篇课文的感受写下来,也可以仿照课文写一写自己对生命的感悟。
三、完成《丛书》
四、课堂精练。
课文回音壁。
有一次,我用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的跳动,给我极大的,这就是我的生命,。
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
一切,。
你对“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
”一句的理解是。
板书
设计
飞蛾——(挣扎)求生
(珍惜)有限的生命
生命生命香瓜子——砖缝冒瓜苗
(创造)无限的价值
我——倾听自己的心跳
教学
后记
年级
四年级
班级
1
日期
第十周
学科
语文
单元
第五单元
课题
20花的勇气
课时
1课时
教学
内容
花的勇气
教学
目标
1.认识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领会作者语言的深妙。
4.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
重点
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领会作者语言的精妙。
教学
难点
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情,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
准备
1.读课文,说说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一件什么事?
2.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板书“勇气”,并问学生:
什么是勇气?
什么时候最需要勇气?
(生:
遇到困难、失去信心……)
当你的小手要举起来、你发言的声音变大时也需要什么?
(生齐答:
勇气)
2.师小结:
生活中,我们需要很多很多的勇气。
这节课,我们跟随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一起来感受另一种特殊的勇气。
(补充课题“花的”,齐读课题)
二、自读“提示”,明确要求
1.快速默读“阅读提示”,想一想“提示”告诉了我们什么,提出了哪些要求。
2.全班交流,明确阅读要求。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主学习: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小组合作学习:
轮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全班交流:
指名朗读课文,认读生字,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细读课文,理清脉络
1.仔细阅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表现作者情感变化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完成下面的填空(课件出示)。
作者最初看见草地时,感到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扒开草后看见躲藏着的小花时,感到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
离开维也纳前,感到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看见花的原野时,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
体会到小花的气魄时,心头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研读课文,品味语言
1.自主研读:
(1)再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仔细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把自己的感受也写在旁边。
(2)将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词语反复品味,想一想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全班交流:
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地方及原因,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就某些地方展开评议,各抒己见。
3.感情朗读,交流感悟
4.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读出声、读出形、读出情。
5.读了这篇课文,你对生命又产生了哪些新的感悟?
结合前面的几篇课文,大胆地谈一谈自己对生命的思考。
作业
内容
一、摘抄文中喜欢的词句。
二、课外阅读冯翼才《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
三、完成《丛书》。
板书
设计
20花的勇气
失望只见绿地不见花儿
吃惊草下藏着满满一层小花生命的意味
遗憾仍不见花儿冒出来
勇气
惊奇看见花的原野
震撼被花的气魄所震撼
教学
后记
年级
四年级
班级
1
日期
第十周
学科
语文
单元
第五单元
课题
语文园地五
课时
4课时
教学
内容
语文园地五
教学
目标
1.引导学生将学习本组课文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迁移,继续深化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2.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认真揣摩文章中的一些句子的深层含义或言外之意,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积累关于生命感悟的名人名言。
4.学习成语故事,讲述成语故事,激发学生继续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
重点
引导学生积累关于生命感悟的名人名言。
教学
难点
指导学生发现并总结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法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利用课文导入:
同学们,这几天,我们学习了几篇抒写对生命感悟的文章,那用心去感受春光的盲姑娘,那以帮助别人为快乐的祖孙三代人,以及那些砖缝里顽强生长的小苗、绝境中奋力求生的飞蛾和冷风冷雨中傲然挺立的小花,无不展示着他们对生命的热爱。
同学们课下还搜集了许多热爱生命的感人故事,相信你们对生命也一定有自己的解读。
今天,我们就围绕“生命”这一永恒的话题来畅所欲言。
二、学习口语交际.习作中的资料。
1.默读资料,想一想这些资料都讲了什么。
2.全班交流对资料的解读,搞清楚每一段资料所立足的角度。
(1)面对个体生命与更多人的生命的时候,众多的医护工作者们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生命之歌,换来了更多人的生命。
(2)我们身边,有许多热爱生命的人。
(3)生物界表现出来的顽强的生命力。
3.交流:
你还搜集了哪些关于生命的资料呢?
给同学们说一说吧!
三、交流——有感于生命
1.学生自己思考、组织语言。
(1)生自己确定发言角度,选择内容,组织语言,著译围绕自己选好的内容组织语言,切莫走题。
(2)自由组合,互说互评。
说的过程中注意语言流畅、中心明确,听的同学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对说得同学提出修改意见,评出小组讲得最好的同学。
2.全班交流:
四、总结:
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假如生命是水船。
请不要停泊,也不要随波逐流!
请高高地升起风帆,向着未有人到达的海域……
第二课时习作教学
一、确定选题。
师:
在口语交际中,哪些内容、观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
请结合实际,从中选择习作内容吧!
二、回忆写作方法:
师:
本组几篇课文在写作上,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生回答后师小节:
由某件事或某一生命现象中引发思考,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三、指导习作
生命是宝贵的,也是美好的。
今天让我们也来写一写有关生命生命的现象,或是热爱生命的故事。
1.谋篇布局(总写对生命的理解或感悟——举例说明(资料)——自己的感受)
2.拟题。
3.组内交流。
四、生动笔习作,师巡视。
五、写好后修改自己的习作。
第三课时习作评讲
一、师总结本次习作的优缺点。
二、对本次习作中存在的共同问题给予指导。
对有进步的同学给予鼓励,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欣赏评价。
三、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再誊写。
第四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读一读,说一说。
小林和小东发现了什么?
他们发现了哪几种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
你在阅读过程中还发现了哪些方法呢?
2.师生共同总结方法:
要体会揣摩句子的含义,除了仔细想、联系时代背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等方法外,还有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揣摩体会等方法。
3.迁移运用:
学生快速阅读本组课文,想一想,通过再次阅读,还发现了哪些含义深刻的语句,自己是怎样读懂的。
4.总结:
阅读时要认真体会、细细揣摩句子的言外之意,这样才能领会句子的真正意思。
二、日积月累
1.学生自读三段名人名言,读准字音。
2.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对这三段话的理解。
3.自由背诵
4.交流自己搜集的关于“生命”的名人名言。
四、成语故事
一、自读故事
1.生自读故事,有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学习。
2.读通句子,读懂故事内容,并体会其中蕴含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五 单元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