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豫晋陕冀五省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
- 文档编号:28581962
- 上传时间:2023-07-19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159.75KB
鄂豫晋陕冀五省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
《鄂豫晋陕冀五省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豫晋陕冀五省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鄂豫晋陕冀五省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
鄂豫晋陕冀五省2016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
高三历史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
必修一至必修二。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
1.《治学的门径与取法》一文中说:
“史学家治史重在恰如其分地解读史料,适得其所地呈现史
事,从各种层面角度显现前人本意和史事本相以及相互联系,并且表明依据什么说是如此这
般,所用论据是否经过前后左右、上下内外的反复验证。
”这说明治史
A.是历史学的重要基础B.可以知得失,辨真伪
C.应相信史料,重推理D.贵在还原历史的真相
2.秦朝将领赵佗在担任龙川县令(属于广东)时,为解决将士生活上的缝补浆洗问题,赵佗上书
秦始皇,请求派遣没有丈夫的女子到龙川,“以为士卒衣补”,秦始皇便征召了1.5万名女子前
往南越(包括龙川)。
秦王朝这一做法
A.不利于民族矛盾的解决B.有助于国家统一与民族融合
C.促进古代经济中心南移D.扩大了秦王朝的统治疆域
3.獬豸,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之一,它拥有很高的智慧,能辨是非曲直,识善恶忠奸,发
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
至清代,御史和按察使等监察司法官员都一
律戴獬豸冠,穿绣有“獬豸”图案的补服。
这表明古代统治者
A.主张清廉惠民政治B.希望恢复商周时代的法制
C.企盼统治长治久安D.追求清正廉明的政治理想
4.下面是从汉到宋的地域人口比例变化情况表。
据此可知
A.政治中心变动推动经济重心南移B.社会稳定有利于人口增长
C.海上对外贸易超过陆上对外贸易D.黄河流域水患致人口流失
5.“景德镇瓷业习俗是景德镇制瓷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景德镇在宋代出现‘村村窑火,户户陶
埏’的景观,瓷业习俗已具雏形。
……由于分工不同,工匠必须各自掌握一种专门技艺,并以
此为终身职业。
”材料反映出景德镇
A.形成了具有区域特点的商帮B.制瓷工艺导致瓷业生产分工细致
C.瓷业习俗助推T艺水平提高D.瓷业习俗深刻影响新工艺的发明
6.经济学博士张仲礼在《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中说:
“上海,1850年进口货物为390.8万元,其中
鸦片占54%,棉布为34%,棉纱为6%;1870年,进口货物为6457.4万元,鸦片占34%,棉布
为50%,棉纱为6%。
”这种现象反映出
A.小农经济加速解体B.近代中国外贸格局发生变化
C.传统手工业已消失D.资本主义民族工业较快发展
7.据记载,《马关条约》签订后的“第一年,日本对中国的棉纱输出立刻增长了4.3倍;第二年,在
1896年的基础上又增长了1.8倍”。
这说明
A.中国近代纺织原料主要依赖进口B.帝国主义进入资本输出的阶段
C.近代中国经济半殖民地化的加深D.中国民族T业对棉纱需求剧增
8.有学者认为,义和团运动的兴起是由反动的满族朝廷、顽固的保守派官僚和士绅,以及无知和
迷信的民众联合力量所推动的。
这种反抗外国帝国主义的感情和愤怒的爆发在某种意义上
是固有的爱国主义的表现。
这一看法
A.否定了农民反帝爱国运动的作用B.对义和团运动的认识较为客观
C.主要强调清政府在运动中的作用D.忽视了当时阶级矛盾的客观存在
9.下面是根据胡德坤的《论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绘制的1937~1945
年日本军力和在华兵力变化表,以下数据表明
A.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主战场
B.中国战场是消灭日本军队最多的战场
C.中国战场始终抗击着日本陆军主力
D.中国人民为抗日战争付出的代价最大
10.建国初期某一时期,“全国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9.6%,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4.8%。
经济发展比较快,经济效果比较好,重要经济部门之间的比例比较协调。
市场繁荣,物价稳
定,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由此,可以推测出当时中国
A.经济政策深受苏联影响B.经济建设出现浮夸风
C.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D.T农业比重严重失调
11.美国福特政府认为,“对华关系归根结底远不如同莫斯科的关系重要”,而“尼克松已表明,他
准备顶住俄国人”。
“在福特总统正式访问北京之后没有多久,毛泽东再次邀请尼克松访
华。
”这表明当时中国
A.外交形势受到冷战干扰B.美国政府决策效率低下
C.力推中美关系全面和解D.外交困境并未实现突破
12.1985年1月,国家物价局与国家物资局在联合发出的《关于放开工业生产资料超产白销产
品价格的通知》中规定,允许企业按市场价格销售“计划外”的产品。
这说明
A.计划经济体制完全崩溃B.市场经济体制开始确立
C.企业经营的自主权扩大D.企业经营管理出现混乱
13.“截至2009年10月,两岸贸易额累计达1.6万亿美元;大陆有关方面累计批准台资项目8.9
万多个,台商对大陆投资总额累计超过588亿美元。
大陆企业白2009年开始对台投资以
来,项目约180个,金额近10亿美元。
”这体现出
A.“一国两制”理论有新发展B.“九二共识”原则得到国共两党认可
C.海峡两岸经济合作的深化D.“和平统一”是两岸关系的最终结局
14.“自由探究的精神,民主政体的理论与实践,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学和哲学思想,对个人自由
和个人责任心强调——所有这些都是古希腊留给人类的光辉遗产。
”材料说明
A.古希腊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先河B.小国寡民的政体不适合古希腊
C.古希腊文明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D.古希腊城邦民主值得各国学习
15.罗马帝国时期,公民和臣民之间的差别逐渐消失,“这样,至少对自由民来说产生了私人的平
等,在这种平等的基础上罗马法发展起来了”。
这表明罗马法
A.维护罗马民主政治B.注重顺应时代潮流,适时调整
C.意在实现人人平等D.重在协调公民和臣民间的关系
16.钱乘旦在《英国通史》中记述了英国在1700年到1780年间国家总产出增长了67%,到了
1800年增长了151%。
这说明
A.殖民掠夺是英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B.资本原始积累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
C工场手工业孕育工业革命
D.技术革新蕴藏了巨大动能
17.美国耶鲁大学教授阿克曼说:
“‘我们人民’是美国立国之根基,但美国的政治智慧在于并没
有像法国卢梭以及大革命那样把‘人民’推演到极端,而美国人民的幸运和政治精英的睿智
也在于他们总是恰如其分地达到了某种平衡。
”这说明美国政体
A.未受卢梭民主思想影响B.体现自由与共和的政治精神
C.旨在维护人民主权D.寻求代议制下的权力制约
18.二月革命后,尼古拉二世发布诏书说:
“我同意国家杜马的请求,由我的兄弟米哈伊尔大公即
位,并祝福他登上俄国国家的皇位。
希望他遵守立法机构确立的原则,就此宣誓绝不违背。
”
这一诏书说明
A.尼古拉二世主动辞去了沙皇之位B.封建残余势力力图挽回部分权力
C.米哈伊尔大公成为了俄国新沙皇D.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
19.德意志第二帝国的联邦议会不同于西方的上院,它是真正的实权机构,相当于各邦使节构成
的帝国最高合议机关。
在正常情况下,皇帝以帝国的名义对外宣战,必须征得联邦议会的同
意。
这反映出当时德国
A.联邦议会有权行使立法权B.联邦议会成为了国家的权力核心
C.国家元首形式上对议会负责D.具备资产阶级民主权力制衡原则
20.右面是某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资本输出比例的示意图。
这反映出当时
A.资本输出成为资本主义对外侵略主流
B.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海外利益分配不均
C.新科技成果得到充分运用
D.美德经济已经超越了英国
21.复旦大学历史学家姜义华说: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旧
俄国长期统治下形成的政权万能论以及宗法式的情绪对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头脑侵袭的结果。
”其意在说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具有专制色彩B.旧俄国宗法传统在苏联得到推崇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合社会主义D.苏联无产阶级革命成果近于丧失
22.1932年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罗斯福在竞选演讲中提出“新政”,以此结束经济大萧条,结
果当选新一任美国总统。
可见,当时美国
A.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B.国家干预优势凸显
C.急需要走出危机困境D.总统选举程序混乱
23.下面是为1928~1937年苏联T业总产值在欧洲和世界的位次变化情况表。
其变化反映的
实质问题是苏联
A.无产阶级政权已建立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实施
C.计划经济有其自身优势D.计划经济优于欧洲市场经济
24.二战后的最初几年内,有一些典型文章发表,如《欧洲的末日审判》《欧洲的政治崩溃》和《欧
洲时代的消失》等论文都以为“欧洲已灭亡”。
这些发表的文章
A.成功预见了二战后欧洲的发展B.是基于二战对欧洲国家的负面影响
C.体现了二战后两极格局的确立D.说明了欧洲国家整体上已落后世界
25.2008年,英国金融时报作家吉迪恩·拉赫曼指出:
在布什任内,美国已发觉自己无法通过使
用蛮力来领导世界。
而奥巴马的任务则是考察美国现在是否可以通过劝说来领导世界。
这
一论断反映出
A.多极化发展削弱了美国霸权地位B.世界多极力量共同反抗美国强权
C.美国军事大国优势已经逐步丧失D.金融危机强化了世界各国的合作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4分,共
50分。
)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实际上,让每个人有尊严生活的民主政治制度,在世界的每个角落都有培育这
种制度的土壤。
先秦中国也不例外,之所以先秦中国与古希腊雅典形成两种不同的政治制
度,主要是当时两地强者、掌权者追求政治利益的主观欲望与维护既得利益的客观统治手段
的差异所致。
客观统治手段的差异,包括对被统治者的欺骗技巧是否高明以及是否采用斩
草除根式的残暴镇压等。
强者、掌权者的主观欲望与客观统治手段的差异,决定了先秦中国
与古希腊雅典形成不同的政治制度的结果。
——陈忠云《先秦中国与古希腊雅典的比较》
材料二
——摘编自姚爱芳《中西政治制度基本原则比较与当代中国的选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作者对东西方两种政治制度的理解。
(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不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因。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
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
(6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有历史学者为说明明代中枢权力问题提出了如下公式:
明朝政府决策出台=内阁票拟+皇帝批红(仅仅批写几本)+太监批红(大多数的“批红”由
司礼监的太监代笔)
运用中国古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12分)
(说明:
可以就决策出台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
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也不像葡萄牙、西班牙的航海家那样是为了获得海外财富,
仅仅是为了“宣德化而柔远人”,即向海外番夷之国宣扬大明朝的恩威和迫其称臣纳贡。
此
外,也顺便猎取一些异国他乡的珍稀之物供宫廷享用。
这种规模浩大的航海活动不仅不能
够获得经济利益,而且劳民伤财、得不偿失。
因此,在1424年明成祖朱棣去世之后,继位的
仁宗皇帝禁止远洋航海活动。
材料二15世纪由中国人率先开启的海外探险和地理大发现活动,不久以后就被后来
居上的葡萄牙、西班牙殖民主义者所主宰,拉开了一个全新历史时代的帷幕!
当西方的航海
家们最初开辟海上航路时,他们大多数人对传说中富饶而神秘的东方世界抱着一种敬仰之
心。
随着通往印度、东南亚、中国等地航线的开辟以及对新大陆的发现,他们的目的也不再
局限于寻找香料和发现基督徒,而是要蚕食、鲸吞欧洲以外的其他地区,乃至于彻底征服和
瓜分整个世界。
于是,航海活动和地理大发现,就导致了一个殖民主义时代的来临。
海外贸
易和殖民扩张所带来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进一步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的变化
和综合实力的增长,从而使西欧基督教社会从亚欧文明地带的僻陋边陲,一跃而成为整个人
类文明世界的中心。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赵林《大航海时代的中西文明分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航海时代明朝政府进行海外探险的背景。
(6分)
(2)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大航海时代的中西文明分野。
(6分)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32年11月,国民政府成立“国防设计委员会”(后改为“资源委员会“),主要
职能在于对全国军事、国际关系、教育文化、财政经济、工业原料、机械制造、交通运输、土地
及粮食和专业人士等进行调查研究,以有效利用资源,做好战争准备。
后增设了“计划部”,
列为各处室之首,并立即着手制定了《重工业建设五年计划》等重要经济建设计划。
该计划
要求3年内投资27120万元,在湘、鄂、赣一带建立一个国有化重工业区,兴建冶金、燃料、化
学、机械、电气等30余个国有化大中型厂矿,奠定中国重工业基础,并适应国防建设的需要。
由于各种客观原因,该计划未能完全实现。
但尽管如此,其为抗战所做的大量前期准备工作
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摘编自骆晓会《国民政府移植苏联经济模式的试验》
材料二胡佛水坝在1931年3月动工,1935年水坝提早两年完工。
水坝经费由政府
资助,由于当时正处于经济大萧条时期,失业人数大增,因此为水坝的建造提供了一群数量
可观的廉价劳工。
胡佛水坝建成后形成人工湖米德湖,它不仅景色优美,成为美国人游艇、
滑水、钓鱼、露营度假圣地,而且能灌溉庄稼和利用水力发电,对发展生产起着不容忽视的
作用。
——《胡佛水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三十年代初中国经济建设的主要特点。
(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中、美两国经济建设的背景及影响。
(8分)
高三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1.D2.B3.D4.B5.C6.A7.C8.B9.C10.A11.A12.C13.C14.C
15.B16.D17.D18.B19.D20.B21.A22.C23.C24.B25.A
26.
(1)先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古希腊:
奴隶制基础上的民主制。
(2分)理解:
作者认为
东西方政治发展的不同原因主要是统治者主观意愿和政治利益的体现,从具体上看是东西
方统治手段的区别。
(4分)
(2)原因: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民主专政国体,这就决定了权力来自于人民;人民代
表大会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最佳体现,它是由人民选举产生,代表人民行使最高国家权力,并
且受人民的监督;三权分立是资产阶级内部利益的一种瓜分和调整,它所制衡的是资产阶级
内部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关系,而不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4分)
趋势:
人类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从专制、人治到民主、法治的重要历程。
(2分)
27.示例:
明朝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内阁有票拟权,但是否采纳取决于皇帝意见,明代内阁始终
没取得法定的地位,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明朝的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产
物。
皇帝赋予太监以批红权,太监是在代行皇权,太监批红有利于牵制内阁,宦官权力的扩
大,从侧面反映出皇权的进一步加强。
(12分,本示例仅作阅卷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评分说明:
28.
(1)背景:
专制主义强化,统治稳固;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官方海外贸易的发达;造船业的发
达,航海技术的进步。
(6分)
(2)理解: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逐步趋于保守,继续在传统的农业文明道路上前行,日益
落后于世界潮流;西欧诸国则发现并征服了古老文明国家,在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的过程中
主导了全球化,推动贫穷落后的欧洲国家走上了发达的工业文明之路,人类文明的中心由东
方转向西欧。
(6分,运用文明史观,能够指出东方文明的差异以及发展方向及文明中心的
转移,言之有理即可)
29.
(1)特点:
政府重视全面规划;发展经济与备战结合;以重工业为基础,多种经济行业共同发
展;计划未能完全实现,但作用明显。
(6分,答出三点即可)
(2)背景:
中国: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在形式上完成国家的统一;九一八事变,日本人侵中国东北。
(2分)
美国:
经济危机导致经济大萧条;工人失业现象严重;罗斯福推出新政。
(2分)
影响:
中国:
中国近代工业进一步发展;某种程度上改变中国工业结构和产业分布格局;一定程度
上为抗日战争奠定物质基础。
(2分)
美国:
这种以工代赈的政策后来被罗斯福继承和发扬,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失业率上升局面;为
后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鄂豫晋陕冀五省届高三 历史上 学期 月考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