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二轮复习生物技术实践综合作业 全国通用.docx
- 文档编号:28580674
- 上传时间:2023-07-19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304.02KB
届二轮复习生物技术实践综合作业 全国通用.docx
《届二轮复习生物技术实践综合作业 全国通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二轮复习生物技术实践综合作业 全国通用.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二轮复习生物技术实践综合作业全国通用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系统练专题12.6生物技术实践综合
1、下列有关传统发酵技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制作果酒时瓶口需密闭,而制作果醋时中断通氧会引起醋酸菌死亡
B.腐乳制作中加入胡椒、八角、桂皮、辣椒等香辛料,可调节口味和防腐杀菌
C.制作泡菜时需要控制严格的有氧条件、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等
D.在果酒、泡菜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菌种可由原料本身提供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因为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不同,所以为获得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要按不同的稀释倍数进行分离
B.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总量和测定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选用的稀释范围不同
C.只有得到了3个或3个以上菌落数目在30—300的平板,才说明稀释操作比较成功,并能够进行菌落的计数
D.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菌落数明显大于选择培养基的数目,说明选择培养基已筛选出一些细菌菌落
3、下列关于分离、纯化、保藏大肠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平板划线法能对大肠杆菌进行准确的计数B.平板划线结束后,操作者不用灼烧接种环
C.稀释涂布平板法能对大肠杆菌分离、计数D.临时保藏法保存大肠杆菌不需要重新转移
4、某洗衣粉中有一生物活性物质,为验证其性质,进行了下述实验,据实验图解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洗衣粉中的生理活性物质是蛋白酶
B.实验甲:
纱布上蛋白膜消失的原因是洗衣粉中的酶催化蛋白质水解
C.实验乙:
纱布上蛋白膜未消失的原因是煮沸使酶变性失活,不能水解蛋白质
D.上述实验表明使用加酶洗衣粉时一般先用沸水浸开,然后调至适宜温度
5、下列有关NaCl在生物技术实践中的应用,正确的是( )
A.在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时,需加入琼脂,不需要添加NaCl
B.蛋白质在NaCl溶液中析出时,其结构未发生改变
C.在腐乳制作过程中,装瓶时需逐层等量加入NaCl,以防杂菌污染
D.将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浸泡于0.9%的NaCl溶液中,用以制备纯净的细胞膜
6、草莓可以制作成草莓汁、草莓酒和草莓醋三种产品,深受大众喜爱。
某企业进行相关的制作实验,如图所示:
(1)生产草莓酒、草莓醋常用的菌种分别是_______。
(2)检测草莓酒、草莓醋的制作是否成功,均可用_________这两种最简易的方法进行初步判断。
(3)生产中先打开阀门2,目的是让固定化柱1中填充的石英砂通过_______方式将酶固定化。
固定化柱2中选择固定化酶还是固定化细胞更有利于生产?
请从酶的角度说明原因___________。
(4)工业生产上述三种产品时,固定化柱1、2、3中需要防止外来杂菌污染的是________(填写编号)。
如果固定化柱3中固定的是优良菌种,且流入的草莓酒质量很好,何是生产的草莓醋产量和质量不够高,排除温度和pH以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三点)。
7、自然界中有许多对人类有益的微生物,人们可以在生活和生产中合理地利用这些微生物。
如传统发酵技术中,人们利用酵母菌酿制果洒、利用醋酸菌制醋、利用毛霉制作腐乳以及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等。
回答下列与微生物相关的问题:
(1)从细胞结构分折,酵母菌、毛霉与醋酸菌、乳酸菌的主要区別是________;从代谢类型分析,醋酸菌与乳酸菌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
(2)早期传统发酵没有经过严格的灭菌也能够获得相应产品,请解释说明:
_________。
(3)在研究酵母菌的群体生长规律吋,将单个菌落进行液体培养,然后对酵母菌进行计数。
现用血细胞计数板(一个大方格的体积为0.1mm3,有25个中方格)计数法统计酵母菌的数量,已知五个中方格中总菌数为40个,菌液稀释倍数为102,那么原菌液的菌群密度为_________个/mL。
(4)培养过微生物的培养基需进行灭菌处理后,才能倒掉,以免__________;灭菌是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__________。
8、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是常用的食品添加剂,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因此通常被认为是安全的食品添加剂。
研究者用含1.0%CMC-Na无菌水作为饮用水,连续饲喂实验小鼠12周,测定小鼠体重,结果如图:
1.图1所示实验中的对照处理是__________。
图1结果显示,食用CMC-Na能够__________。
2.有人提出:
小鼠摄入的CMC-Na改变了其肠道内各种微生物的比例。
为检验上述推测,研究者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搜集A、B小鼠粪便制成悬浮液涂布于__________(填“全营养”或“以CMC-Na为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
②接种后置于__________(填“无氧”或“有氧”)条件下培养,通过观察__________,以初步鉴定小鼠消化道中的微生物类群。
③统计比较__________,以确定推测是否成立。
3.CMC-Na也可被用作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在含CMC-Na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可与CMC-Na形成__________色复合物。
用含有CR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__________。
9、回答下列问题:
1.某些土壤细菌可将尿素分解成CO2和NH3,供植物吸收和利用。
请回答:
(1)在分离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实验中,用于接种的培养基常用___________法灭菌,统计每克土壤样品中活菌数目时,常用___________法接种培养后统计数目。
(2)实验室中筛选微生物的原理一般是人为提供___________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等),同时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
2.乳酸菌是存在于人体肠道内的益生菌,能助消化,利于肠道健康,因此常用于酸奶的制作。
请回答:
(3)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成酸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酸奶制作时灭菌很重要,牛奶一般用___________法灭菌。
(5)乳酸菌也常用于泡菜的制作,腌制泡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总体变化是___________。
(6)在市场上购买的真空包装泡菜,在没有发生漏气状态下出现了“胀袋”现象,A同学怀疑是杂菌污染导致的,B同学怀疑是乳酸菌的呼吸作用导致的,你支持谁的观点并写出理由。
支持___________同学的观点,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红细胞含有大量血红蛋白,我们可以选用猪、牛、羊的血液进行实验,来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取新鲜血液,要在采血器中预先加入柠檬酸钠,取血回来,马上进行破碎离心,收集血红蛋白溶液。
加入柠檬酸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
2.同学甲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将得到的蛋白质进行分离,在电泳过程中,影响蛋白质迁移速度的因素包括蛋白质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分子的形状等。
而加入SDS后,使得蛋白质的迁移率只取决于__________。
3.同学乙利用凝胶色谱法进行血红蛋白的分离(如图一),他在操作中加样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在执行图一中②所示操作时,色谱柱下端连接的尼龙管应该__________(填“打开”或“关闭”)。
4.图二是同学乙利用样品分离得到的结果,则图二中蛋白质分子量最小的是__________。
11、回答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问题:
(1)某公司研发一种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基,其配方是蛋白胨10克、乳糖10克、KH2,PO4,2克、显色剂(伊红、美蓝)0.2克、琼脂12克,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0mL。
根据用途划分,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_培养,若要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对该培养基作出的最关键的调整是_________。
(2)用猪血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时,为使红细胞破裂,释放血红蛋白,需要加入_______;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先从层析柱中洗脱出来的是________的蛋白质。
(3)为探究洗衣粉加酶后的洗涤效果,将一种无酶洗衣粉分成3等份,进行3组实验。
甲、乙两组在洗衣粉中加入1种或2种酶,丙组不加酶,在不同温度下清洗同种化纤布上的2种污渍,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如表所示为实验记录。
水温/℃
10
20
30
40
50
组别
甲
乙
丙
甲
乙
丙
甲
乙
丙
甲
乙
丙
甲
乙
丙
清除血溃时间/min
67
66
88
52
51
83
36
34
77
11
12
68
9
11
67
清除油渍时间/min
93
78
95
87
63
91
82
46
85
75
27
77
69
8
68
由表分析:
提高洗衣粉去污能力的方法有__________。
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________酶;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是用特殊的化学物质包裹的,遇水后包裹层很快溶解,释放出来的酶迅速发挥催化作用。
请说明这是否运用了酶的固定化技术及其理由:
________________。
12、血液作为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测材料,如何从血液中快速、高效地分离和提取基因组DNA,对于临床血液检验与分析非常重要,科研人员对比分析了超声波处理法(方法A)、高盐法(方法B)、改良高盐法(方法C)等三种快速提取大鼠全血基因组DNA的方法,实验过程如图,请分析回答:
1.多组实验数据发现,用大鼠全血为实验材料提取的DNA含量总是很少,原因是__________。
2.三种方法实验所需时间均较短,主要在样品处理和细胞破碎环节进行了优化,就三种方法而言,细胞破碎较理想的为__________。
3.方法B得到的溶液中RNA含量高于DNA,分析原因是蛋白酶K的加人可能抑制了__________的活性。
4.步骤②中加入NaCl的目的是__________,步骤③中加入异丙醇的作用是__________。
5.得到含DNA的溶液后进行鉴定,需向其中加入__________。
13、请据图回答PCR技术的有关问题:
1.图中的变性是指____________,延伸是指____________。
2.假设PCR反应中的DNA模板为P,第一轮循环的产物2个子代DNA为N1,第二轮的产物4个子代DNA为N2,N1、N2中,含有模板DNA单链的DNA分别有____________个、____________个。
若继续循环,该DNA片段共经过30次循环后能形成____________个DNA片段。
3.某样品DNA分子中,共含3000个碱基对,碱基数量满足:
(A+T)/(G+C)=1/2,若经5次循环,至少需要向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不考虑引物所对应的片段)。
4.若右图为第一轮循环产生的产物。
请绘出以a链和b链为模板,经PCR扩增的产物。
14、苦橙源于地中海国家。
苦橙味道虽苦,但浑身是宝。
苦橙的果皮、花朵、枝叶以及未成熟的果实均可用来提取芳香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芳香油组成成分比较复杂,主要包括__________。
苦橙中提取出来的橙花油与其他芳香油一样,也具有较强的__________性。
2.水蒸气蒸馏法是植物芳香油提取的常用方法,根据蒸馏过程中原料放置的位置,可以将水蒸气蒸馏法划分为水中蒸馏、水上蒸馏和__________。
3.苦橙皮精油的提取方法通常为__________,该法和水蒸气蒸馏法在制备精油过程中都用到的试剂是__________,橙皮油制备过程中使用该物质的目的是__________。
4.蒸馏和萃取都用到了蒸馏装置,蒸馏的产物随水蒸气蒸馏形成__________收集在容器中,而萃取产物利用蒸馏装置是要将__________蒸去。
15、Ⅰ.多氯联苯(PCB)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有机物,某科研小组欲从受PCB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出能分解PCB的细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从受PCB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出能分解PCB的细菌,应配制以__________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配制培养基时用到的玻璃器皿需用______________法进行灭菌。
2.分离前可通过选择培养增加土壤中PCB分解菌的浓度,选择培养时需要不断振荡锥形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3.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PCB分解菌的数目时,常需同时培养空白培养基,其目的是__________。
某同学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7、169和176,取平均值124,我们认为该同学的结果可信度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Ⅱ.胡萝卜中含有大量的β-胡萝卜素,被摄入到人体消化器官后,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
β-胡萝卜素可以维持眼睛和皮肤的健康,改善夜盲症、皮肤粗糙等状况,有助于身体免受自由基的伤害。
请回答下列问题:
4.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时,萃取剂宜选用___________(填“石油醚”“乙醇”或“乙酸乙酯”),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5.利用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的主要步骤包括:
胡萝卜→粉碎干燥→萃取→过滤→浓缩→胡萝卜素。
如图装置可用于上述的______________步骤,装置中锥形瓶收集到的是____________。
6.如图装置中,采用水浴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
C
解析:
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时需要无氧环境,所以制作果酒时瓶口应密闭,而醋酸菌是好氧菌,所以制作果醋时要适时通气,中断通氧会引起醋酸菌死亡,A正确;腐乳制作中加入胡椒、花椒、八角、桂皮、姜、辣椒等香辛料,具有调味和杀菌的作用正确;制作泡菜时需要控制严格的厌氧条件、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等,C错误;果酒发酵的酵母菌来自葡萄皮表面的野生型酵母菌,泡菜发酵的乳酸菌可来自菜表面,D正确。
2答案及解析:
答案:
C
解析:
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不同,含量最多的是细菌,大约占70%~90%,其次是放线菌,最少的是真菌,所以为获得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要按不同稀释倍数进行分离;在同一稀释倍数下只有得到3个或3个以上的菌落数目在30〜300的平板,才能说明稀释操作比较成功,并能够进行菌落的计数;验证选择培养基是否具有选择作用,需设置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作对照,若后者的菌落数明显多于前者,则说明前者具有筛选作用。
3答案及解析:
答案:
C
解析:
平板划线法不能对大肠杆菌进行计数,一般用于分离纯化,A错误。
平板划线结束后,操作者需要灼烧接种环,防止杂菌污染,B错误。
稀释涂布平板法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
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能对大肠杆菌分离、计数,C正确。
临时保藏法保存大肠杆菌每3~6个月需要重新转移,D.错误。
4答案及解析:
答案:
D
解析:
加酶洗衣粉中往往含有碱性蛋白酶,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能将纱布上的蛋白膜分解。
而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和酸碱度的影响,高温使酶变性失活,所以煮沸过的洗衣粉不能将蛋白膜水解成可溶性的小分子多肽或氨基酸。
5答案及解析:
答案:
B
解析:
在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时,需要添加NaCl,以提供无机盐,A错误;盐析不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B正确;在腐乳制作过程中,装瓶时需逐层加入NaC1,且随层数的增高应增加盐量,C错误;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在0.9%的NaCl溶液中可以保持正常形态,不会破裂,无法获得纯净的细胞膜,D错误。
6答案及解析:
答案:
(1)酵母菌、醋酸菌
(2)嗅味、品尝(3)物理吸附;选用固定化细胞更有利于生产,因为固定化细胞可以间接固定一系列酶,而固定化酶只能固定一种酶
(4)1、2、3固定化醋酸菌数目较少,氧气量不够,流速控制不好(2分)
解析:
(1)生产草莓酒常用的菌种是酵母菌,生产草莓醋常用的菌种是醋酸菌。
(2)草莓酒有酒味,草莓醋有酸味,因此,检测草莓酒、草莓醋的制作是否成功,均可通过闻味、品尝进行初步判断。
(3)生产中先打开阀门2,目的是让固定化柱1中填充的石英砂通过吸附方式将黑曲霉提取液中的酶固定化。
固定化柱2中选择固定化细胞更有利于生产,因为固定化柱2中的反应为酒精发酵,该反应与多种酶有关,固定化细胞可以间接固定一系列酶,而固定化酶只能固定一种酶。
(4)果汁、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过程中都需要防止杂菌的污染,因此,工业生产上述三种产品时,固定化柱1、2、3都需要防止外来杂菌污染。
如果固定化柱3中固定的是优良菌种,且流入的草莓酒质量很好,但是生产的草莓醋产量和质量不够高,排除温度和pH以外的原因可能是固定化醋酸菌数目较少,氧气量不够,流速控制不好等。
7答案及解析:
答案:
(1)酵母菌和毛霉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醋酸菌和乳酸菌没有;醋酸菌是需氧型细菌,乳酸菌是厌氧型细菌
(2)人为创造的环境有利于所培养微生物的生长,不利于其他微生物生长(或培养微生物的发酵产物会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3)定期取样2×108(4)污染环境、感染操作者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解析:
(1)酵母菌、毛霉为真核生物.醋酸菌和乳酸菌为原核生物.两者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后者没有;醋酸菌是需氧型细菌,培养时需要通气,乳酸菌是厌氧型细菌,培养时需要隔绝空气。
(2)早期传统发酵过程中,人为创造的环境有利于所培养微生物的生长,不利于其他微生物生长.或者培养微生物的发酵产物会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因此虽然没有经过严格的灭菌过程.但能够获得相应传统发酵产品。
(3)在研究酵母菌的群体生长规律时,将单个菌落进行液体培养,然后定期取样并对其进行计数根据菌群密度=总数/体积计算,原菌液的菌群密度为40÷5×25÷0.1×l000×l02=2xl08(个/mL)。
(4)培养过微生物的培养基应进行灭菌处理后,才能倒掉,以免污染环境、感染操作者:
灭菌是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系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8答案及解析:
答案:
1.饲喂不含CMC的无菌水;使小鼠体重增加
2.全营养固体培养基;无氧;菌落;不同类群微生物的数量及比例
3.红;透明圈
解析:
1.该实验的自变量为饮用水中是否含有CMC-Na,实验组饲喂含有CMC-Na的无菌水,则对照处理是饲喂等量不含CMC-Na的无菌水。
图中结果显示,食用CMC-Na能够使小鼠体重增加。
2.①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小鼠摄入的CMC-Na是否改变了其肠道内各种微生物的比例。
因此应该收集生存在普通环境中的A、B小鼠粪便制成悬浮液涂布于全营养固体培养基上,以保证小鼠粪便中各种微生物都能生长。
②人体消化道中缺氧,因此接种后应该置于无氧条件下培养,通过观察菌落以初步鉴定小鼠消化道中的微生物类群。
③统计比较不同类群微生物的数量及比例,以确定推测是否成立。
3.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
用含有CR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刚果红一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
CMC-Na可被用作分离纤维素分解菌,说明CMC-Na是一种纤维素,故在含CMC-Na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可与CMC-Na形成红色复合物。
用含有CR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
9答案及解析:
答案:
(1)高压蒸汽灭菌;稀释涂布平板
(2)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
(3)抗生素能抑制乳酸菌的生长繁殖
(4)巴氏消毒
(5)先增加后减少
(6)A;乳酸菌在真空环境中只能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不会释放CO2,所以很可能是能产生CO2的杂菌污染导致的(合理即可)
解析:
(1)常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
对微生物进行计数时,常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
(2)实验室中筛选微生物的原理是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
(3)抗生素能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乳酸菌属于细菌,故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成酸奶。
(4)为了防止牛奶中的营养成分被破坏,常用巴氏消毒法对牛奶进行灭菌。
(5)在泡菜的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
(6)在真空环境下乳酸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产生CO2,因此“胀袋”现象不可能是乳酸菌的呼吸作用导致的,而是其他无氧呼吸能产生CO2的杂菌污染导致的。
10答案及解析:
答案:
1.防止血液凝固
2.大小;带电性质;分子的大小
3.④①②③;关闭
4.丙
解析:
1.新鲜血液中加入柠檬酸钠的目的是防止血液凝固。
2.琼脂糖凝胶电泳时,影响蛋白质迁移速度的因素有蛋白质分子大小、带电性质及分子的形状等,而加入SDS后,使得蛋白质的迁移率只取决于分子的大小。
3.加样时应先加入样品,后加入一定量的缓冲液到适当高度,即正确顺序为④①②③;进行②所示的环绕加缓冲液时,应关闭下出口。
4.由图二可看出,丙的洗脱时间最长,分子量应是最小的。
11答案及解析:
答案:
1.鉴别;将蛋白胨换成尿素;2.蒸馏水和甲苯;相对分子质量较大;3.加酶和适当提高温度;蛋白酶和脂肪;未运用酶的固定化技术;因为酶未固定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也不能重复利用
解析:
1.该培养基中含有显色剂(伊红、美蓝),可用于检测大肠杆菌,属于鉴别培养基;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应该以尿素为唯一氨源,因此需要将蛋白胨换成尿素;鉴定分解尿素的细菌,需要使用酚红指示剂,所以应该将伊红、美蓝显色剂换成酚红指示剂。
2.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分为4步:
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和纯度鉴定。
样品处理及粗分离又包括红细胞洗涤、血红蛋白的释放、分离血红蛋白溶液、透析。
为使红细胞破裂,释放血红蛋白,需要加入蒸馏水和甲苯。
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移动速度较快,先从层析柱中洗脱出来。
3.由题意分析可知,丙组为对照组,不含蛋白酶和脂肪酶;甲组只含有蛋白酶;乙组含有蛋白酶和脂肪酶。
将丙组与甲、乙两组对比可知,加酶可提高洗衣粉去污能力;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适当提高温度也能提高洗衣粉的去污能力。
酶的固定化技术是将酶固定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而且其中的酶可以被重复利用,而加酶洗衣粉中,酶的包裹层会溶于水,且其中的酶不能被重复利用,因此加酶洗衣粉没有利用酶的固定化技术。
12答案及解析:
答案:
1.哺乳动物红细胞中无细胞核和线粒体;2.方法C;3.RNA酶;4.溶解DNA;使DNA析出;5.二苯胺
解析:
1.梳理“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原理、流程、注意事项等。
据此,从题意和图示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
因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和线粒体,也就没有DNA,因此用大鼠全血为实验材料提取的DNA含量总是很少。
2.常规细胞破碎方法加入蒸馏水,使细胞吸水涨破,与方法A、B相比,方法C破碎细胞的效率高、成本低,是细胞破碎较理想的方法。
3.方法B得到的溶液中RNA含量高于DNA,其原因可能是蛋白酶K的加入抑制了RNA酶的活性。
4.步骤②中加入NaCl的目的是溶解DNA,步骤③中加入异丙醇的作用是使DNA析出。
5.得到含DNA的溶液后进行鉴定,需向其中加入二苯胺。
13答案及解析:
答案:
1.模板DNA双链解旋形成单链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脱氧核苷酸聚合形成新的DNA链
2.2;2;230
3.31000
4.如图所示:
解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二轮复习 生物技术实践综合 作业 全国通用 二轮 复习 生物技术 实践 综合 全国 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