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教学反思.docx
- 文档编号:28573300
- 上传时间:2023-07-19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32.80KB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docx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愚公移山》教学反思.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了解寓言的特点。
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和愚公的形象。
能力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增强文言文语感,整体把握文意,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理解愚公与智叟的对话内涵,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
3.理解神话结尾及文中细节刻画的作用。
4.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培养顽强的毅力及敢于挑战困难、战胜困难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文言文语感。
2。
理解本文深刻的寓意。
难点:
1.理解愚公与智叟的对话内涵,把握愚公形象,领会愚公精神,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之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讨论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老愚公。
播放歌曲《愚公移山》。
这首歌源于一个古老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听起来是奇文,讲起来是笑谈”,却昭示我们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要不畏困难勇于前行。
也有人说,生活的道路只有两种,一种是大路,一种是小路,但是不论哪种路都不是一路平坦的,都会有荆棘、有坎坷,面对荆棘坎坷,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
今天我们就来拜会愚公,见识他移山的壮举。
二、整体感知课文。
(一)播放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感知理解课文,体验课文的语感和人物的情感,并且把不会读或读不准的字音注到课本上。
(二)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要求初步区分叙述语言和人物对话的不同,尽量理解课文中不同人物的不同感情。
三、理解课文,揣摩词句
(一)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试着翻译课文,要求尽量直译,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小组讨论。
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难。
1.补充注释的字词:
面山而居面:
面对。
损魁父之丘损:
减少、削减。
叩石垦壤垦:
挖。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曾不:
连……都。
而山不加增加:
增加。
如……何把……怎么样
2.学生归纳通假字
3.找出文中一词多意义的词
年(年龄,岁月)且(将近,况且)之(的,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他们,代词这,代词这件事)而(表承接,表修饰,表转折)焉(代词哪里,语气助词)其(代词他的,副词加强反问语气,代词他们)
4.请找出文中词类活用的词
面(名词活用为动词面对)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峻的大山)箕畚(名词作状语用箕畚)
(二)学生分为小组,各小组推举一人翻译课文,看看哪个小组译得最好。
其余同学对照课文,评价翻译的准确性,并指出不够准确的地方,纠正自己译得不准确的地方。
(三)学生讨论,找出课文中与现代汉语表达不同的句子,说说现代汉语中是怎样表达的。
若学生找不出,可以出示以下句子让学生讨论。
1.聚室而谋。
――(愚公)召集了(全家人)在家里商量。
(省略句)
2.杂然相许。
――(全家人)纷纷表示赞同。
(省略句)
3.如太行、王屋何?
――把太行山王屋山能怎么样呢?
(固定句式)
4.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于是率领三个能挑担子的子孙。
(定语后置句)
5.甚矣,汝之不惠。
――你太不聪明了。
(主谓倒装句。
对比“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理解倒装句的强调作用。
)
6.何苦而不平?
――愁什么挖不平呢?
(宾语前置句)
7.帝感其诚。
――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了。
(被动句)
四、朗读体会人物感情。
(一)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要求读出各人物的不同感情。
(二)对比以下带“曰”的句子,学生讨论可以在各个“曰”字前加上什么样的状语,应该用哪种语气来读“曰”字后的对话。
1.聚室而谋曰
2.其妻献疑曰
3.杂曰
4.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5.北山愚公长息曰
说明:
1.句是愚公召集全家人商议,态度是诚恳的,“曰”字前可加上“诚恳”等词,读后面的对话要突出商量的口吻。
2.句中愚公的妻子虽然也同意移山,但她信心不足,对具体的问题没有解决的办法,“曰”字前可以加上“担心、犹豫”等词,读这句时要读出她担心、犹豫的心理。
3.句是众人的回答,“曰”字前可以加上“坚定”“异口同声”等词,读后面的对话语气要肯定。
4.句中河曲智叟对愚公移山的做法不但不理解,而且还有讽刺的意味在其中,他的“笑”应该是讽刺、嘲笑的意思,“曰”字前可以加上“不屑”“嘲笑”“讽刺”等词语,朗读时更多的是突出其嘲笑的口气。
5.句是愚公的回答,从“长息”中可以看出愚公认为智叟是可叹可悲的,“虽我之死”以后的几句话则是表明态度,“曰”字前可以加上“叹息而又坚定”等词语,要读得充满信心,语气坚定。
还可以从各人的用词中引导学生加以品味,理解其妻、智叟、愚公的不同态度:
其妻――献疑、君、魁父之丘、且焉置土石
智叟――笑而止之、甚矣、汝、不惠、残年余力、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愚公――长息、汝、固、不可彻、曾不若、虽、何苦
说明:
其妻用“献疑”“君”等词,表现了她的尊敬,“且焉置”句说明她的担心。
智叟用“汝”表现他态度的不尊敬,“甚矣”“不惠”表示了他嘲笑的程度,“其如土石”句是反问句,与其妻的“且焉置”句的一般疑问句在语气上是大不相同的。
而愚公的“长息”表示他对智叟顽固的悲叹,“虽我之死”几句突出了他的信心。
以上是一家之见,学生有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只要言之有理也应该肯定。
投影徐悲鸿的画《愚公移山》,让学生加深理解。
(三)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读出人物的情感态度。
六、课外作业。
(一)朗读并背诵课文中愚公反驳智叟的话。
(二)解释“阅读练习探究”第四题,掌握其中的词语。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2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体作用应该逐渐隐蔽、逐渐减少,应让学生的主体凸现出来,让他们自己去体验、感悟,去探究、发现。
假如仍然只是停留在一种“传授”,一种“灌输”的状态,这与新课程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
三千年前古希腊生物学家、散文家普多塔戈告诉我们:
“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塞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课堂教学我们不要“灌水”,而要“点火”,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有意义。
教学反思
新课程明确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倡导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参与者。
新课程要求教和学都要利用尽可能多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引下主动探索发现新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新思维。
这堂课老师讲得少,学生读得多,说得多,想得多,练得多。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能恰到好处的为课堂教学服务,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基本上能领会文章的寓意,认识到愚公精神的伟大,并表示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活动中,学习愚公精神,排除万难,争取胜利。
课堂气氛活跃,有激烈的讨论交流,也有争先恐后的发言。
学生们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快乐的体验和情感的熏陶。
所取得的课堂效果比较令我满意。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3
《愚公移山》这篇课文最有意思的要数愚公与智叟“孰智孰愚”的讨论了。
前一天作业学生思考,课堂上我就放手让学生去谈,学生谈出了很多精彩的见解。
愚公智叟到底谁更聪明?
学生们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结论自然莫衷一是。
有站在“愚公”方阵的,有赞赏“智叟”的,且似乎都有理有据。
面对学生的这种不可开交的认真,我清醒的认识到在这个时候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抓住文章的关键所在,即在这篇文章中“评价智慧与否的标准应当是什么”。
首先在他们略显零乱的回答中梳理归纳出思维的脉络,然后帮助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提升思维的品质。
愚公面对的问题是大山的横亘,出行受到阻碍要绕远路。
那么问题的核心就是谁的看法有助于解决问题。
智叟的话看似有理,但实际上回避了问题,是毫无建设性的意见,无益于问题的解决,遇到问题不能解决,恐怕很难称得上是智慧的。
如果不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退而求其次,能够有与众不同的看法也还可以称得上智慧。
但是我们分析智叟的话语,智叟的议论从“能力薄弱”和“焉置土石”两个方面来展开,而这个问题在之前愚公的妻子早就提过了,且如出一辙,智叟的话语无非是拾人牙慧,并无过人的见识。
如果这也叫“智”,那么愚公的妻子就应该被成为“智妪”了,这显然是荒唐的!
本节课抓住“是否有利于解决问题”这一点来评价智慧和愚笨,思路就比较清晰,问题也比较容易讲清楚,学生的思考也能上一个台阶。
我认为这正是本课最有挑战性的地方,这点讲透,生领悟了。
再提到小智小愚、大智大愚、愚不可及、大智若愚等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智和愚的辩证思考,让学生体悟到除了现代科学能够测算的所谓智商,智和愚还包含了很多文化的哲学的因素,并非能够孤立片面的看待评价的。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4
《愚公移山》是一篇家喻户晓的名篇寓言故事,它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篇幅短小,作为自读课文,学生通过自学基本上掌握这则语言的主要内容。
12月15日,我在初三(3)班开了一节《愚公移山》的公开课,现结合本课的教学实践作如下反思:
《愚公移山》是篇传统的老课文,故事情节简单,大概的内容学生早知,经典的教法也有很多。
我这次主要是结合我的小课题研究: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的方法来设计这节公开课。
在准备上这篇课文之前,脑子里一直在思考如何使我的课堂教学对学生有吸引力,如何在教学中体现新课标的理念。
具体做到了以下几点:
1、营造良好的气氛。
在学习之前,我播放江涛所唱的“愚公移山的歌曲,以此导入课文的学习中。
几乎所有的同学能够马上进入状态,部分学生学生还慢慢伴唱。
我觉得这一点能很好第激发学生学习这则寓言的兴趣。
2、采用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授课之前,我让学生做了很好的预习,主要是针对文言字词,梳理文章内容,尝试进行翻译。
学生先结合文下注解独立学习,把不懂的问题做上记号,然后小组讨论,若还有疑难问题,则在课堂上向老师提出来,共同分析理解。
我觉得这比单纯的老师串讲要好一些,可以调动学习的欲望。
3、采用提问教学法。
教这篇课文时,我提出了几个问题。
这则寓言一共写了哪些人物?
老愚公有多大年纪了?
智叟是个年轻人吗?
那个遗男姓什么?
有几岁了?
他去移山,他的爸爸肯吗?
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移山这件事做起来困难吗?
他们的劳动艰苦吗?
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对文章既对重点字词做了强调,也对课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4、重视学生的读。
读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法宝。
在对人物进行分析时,我主要分析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愚公的妻子和智叟。
从感情,语气,称谓等各个方面引导学生体会两者的不同。
在此基础上,请同学们模仿其口吻来朗读,学生兴趣较高。
5、鼓励学生自由和有创意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寓言故事浅显易懂,情节吸引人,中心人物是愚公,中心事件是移山。
在文中对愚公的移山壮举早有争论,最反对的人物是智叟,智叟认为愚公移山是一件极为愚蠢的行为。
在授课时,我主要设计了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一是愚公愚吗?
二是作为毕业班的我们不要愚公精神。
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的挑战欲、鼓励创新。
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有条理,不偏离话题,发表意见有针对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围绕中心说话的能力。
当然在授课中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1、教学中没能引导学生明确寓言的特点及作用。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人或其他生物,寓深奥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中。
好的寓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愚公移山》是一则长期在人们中流传的好寓言,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明确寓言特点及作用。
而在本课教学内容设计中知识蜻蜓点水,这是不够的。
2、在分析愚公的形象时,引导学生围绕愚公愚;这一问题来展开。
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气氛也比较活跃。
但我比较急于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所以讨论得还不够深入。
3、朗读是学习文言文非常的一种方式。
在授课中,虽然有学生的朗读,但还不够。
愚公反驳智叟的一段很有气势的话,可以尝试同学模仿这种坚定的口吻来朗读,另外由于时间关系,学生的齐读这个环节也就删掉了。
总体来说,这堂课基本上完成了本课的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课前预习效果较好,大部分都很积极主动,课堂上能踊跃发言,学习兴趣浓厚。
对于欠缺的地方,争取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步改进。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5
新一轮的拉练课正在有序地进行着。
今天下午,我出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愚公移山”
课后我进行了反思,本节课有成功也有不足,成功的地方是:
本节课学生能全体参与学习全过程,学生之间的合作很友好,师生、生生之间有丰富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反馈,学生对于课题敢于质疑,思维活跃,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有独创的见解(如:
能把大山移走全是智叟的功劳)。
教师语言简练,有驾驭课堂能力。
小练笔的设计为课堂增添光彩!
尤其是有一个叫杜海丽的同学的发言是本节课一个精彩的的课堂生成,老师能抓住这个契机,发挥学生丰富的想像力,从不同的视角去展开联想,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
小组合作学习很有效,板书工整教态和蔼。
教给同学们预习的8字真言用的比较好,不仅教给了同学们的预习方法,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不足之处:
面对全班同学只注重了教学流程,时刻记住自已的教学设计,忽视了与学生的交流,随机应变得不够,有些环节犹如“蜻蜓点水”缺乏“精雕细琢”。
比如,学生朗读指导流于形式,指导得不到位,很笼统,只是让他们读出嘲笑的语气或是很自信的语气。
思维训练不深不透。
课堂气氛有些沉闷,学生的积极性没调动起来,讲课的语言不够连贯。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磨砺自己,追求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6
《愚公移山》是一篇家喻户晓的名篇寓言故事,它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篇幅短小,特别是经毛泽东1945年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闭幕词中引用这个寓言故事后,“愚公移山”的成语更是脍炙人口,为国人所喜用。
现结合本课的教学实践作如下反思:
一、教学特色
《愚公移山》是篇传统的老课文,故事情节简单,大概的内容学生早知,经典的教法也有很多,所以我在准备上这篇课文之前,脑子里一直在思考如何使我的课堂教学对学生有吸引力,如何在教学中体现新课标的理念。
考虑再三,决定还是引导学生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去感受课文。
具体做到了以下几点:
1、鼓励学生自由和有创意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寓言故事浅显易懂,情节吸引人,中心人物是愚公,中心事件是移山。
在文中对愚公的移山壮举早有争论,最反对的人物是智叟,智叟认为愚公移山是一件极为愚蠢的行为。
文中的智叟是以自作聪明、目光短浅的艺术形象出现的,而愚公却站得高,看得远,考虑问题十分周密,也就是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用今天的眼光看,愚公的行为到底愚不愚蠢,教学中以此为切入口,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的挑战欲、征服欲,围绕中心展开辩论,鼓励创新。
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有条理,不偏离话题,发表意见有针对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围绕中心说话的能力。
2、介入生活体验,启发思考和感悟,进行艺术再创造。
这则寓言是把奇特的钥匙,打开了学生的智慧之门,给了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也启迪了他们对人生的思考。
鼓励学生们拿起手中的笔,写下自己的感受或者进行艺术再造。
在前面辩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梳理自己的观点,深入思考和感悟,写出阅读札记,可以是小议论文,也可以是读后感,还可以介入生活体验,运用联想和想像,来进行艺术再创造写作训练。
这一安排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是阅读最高境界的体现。
二、教学失误
1、教学中没能引导学生明确寓言的特点及作用。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人或其他生物,寓深奥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中。
好的寓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愚公移山》是一则长期在人们中流传的好寓言,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明确寓言特点及作用。
而在本课教学内容设计中却缺少了这一部分,我感觉是一项很大的失误。
2、在教学中没有设计重点品味愚公这一艺术形象的环节。
太行、王屋既高又大,而愚公仅以全家的力量来移山,这在一般人看来,已经是“愚蠢”的了。
运土石,地点是“渤海之尾,隐土之北”,路程如此遥远,而帮助他们来移山的只有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往返一次需时一年,这又进一步显示了愚公之“愚”。
但所有这些,仅仅是事物的表象。
及至智叟前来阻止移山,愚公说出了“子子孙孙无穷馈也,而山不加增”的道理,他的形象霎时变得高大起来――原来他的见解远远超出一般人之上,他是“大智若愚”的!
这种随着情节的发展由表及里地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给读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但是我在教学设计时却偏偏忽视了这一点,是阅读教学的一大缺憾。
三、改进措施
1、反复朗读、记诵,逐步积累语言材料,培养文言语感。
2、合作探究,运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评价作品的积极意义与历史的局限,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3、补充讲解有关寓言的文体知识,对本文愚公形象特点及由表及里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作具体讲解。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7
学生们能真正地理解了愚公移山的真谛,而这些是他们自己思考得出的。
我在此时也深刻体会到了给学生头脑中“点燃一把火”是如此的重要。
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觉得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充实自己,多阅读有关的书籍和杂志,多了解自己学科的新动向、新理念、新观点,并适当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这样我们的教学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太阳底下最神圣的事业。
我将为之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而不愧这一称号。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8
《愚公移山》是篇传统的老课文,故事情节简单,大概的内容学生早知,经典的教法也有很多。
我本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来设计这节公开课。
采用提问教学法。
教这篇课文时,我提出了几个问题。
这则寓言一共写了哪些人物?
老愚公有多大年纪了等,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视学生的读。
读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法宝。
在对人物进行分析时,我主要分析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愚公的妻子和智叟。
从感情,语气,称谓等各个方面引导学生体会两者的不同。
在此基础上,请同学们分角色来朗读,学生兴趣较高。
然后用课本剧的形式表演课文,借以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总体来说,这堂课基本上完成了本课的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课前预习效果较好,大部分都很积极主动,课堂上能踊跃发言,学习兴趣浓厚。
由于听到下课铃声,匆忙之间把“神话”写成了“神化”,拓展的内容没有时间进行,对于欠缺的地方,争取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步改进。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9
《愚公移山》是初中文言文名篇,教材改编之前一直都是九年级下册的内容,教材改编之后把它放在八年级上册。
这是一篇很有教育意义的文章,出自于《列子》。
这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故事情节生动,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
文中的愚公是一位志向远大且非常有恒心的耄耋老人,他提出的“移山”的宏伟目标,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都是让人望而生畏的。
可这一家人却倔强的尊崇着这个老人的意图,艰辛的移着山“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这一伟大壮举,反应了我国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气魄和坚强毅力。
坚持、坚持、最后一定会胜利,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涌流不息的传统美德。
首先谈谈“搬家”。
搬家省力、省时,而且见效快。
我想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这样一条捷径吧。
那么,愚公为什么不选择这一点呢?
这大概就是中国人的”乡土情结“吧。
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踌躇满志,回到故乡沛县,宴请父老故旧及乡中子弟,在”酒酣“之时亲子击筑,高唱“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一曲《大风歌》凸显了汉高祖刘邦君临天下、“舍我其谁”的霸气,同时,他也向沛县父老乡亲吐露“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沛”的故土情结。
另外还有家喻户晓的余光中的《乡愁》无不体现出中国人的故土情结。
因而可以体会愚公的心境了。
再者,愚公一位有远见的智者,面对险峻的太行、王屋二山,他更愿意用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为子孙后代造福,这同样也体现了我们祖先改造自然的气魄和坚强毅力。
但学生的理解和愚公的做法并不冲突:
移山是一种毅力,而搬家是一种智慧。
因而此时可以教育学生遇事要学会选择,从各方面各个角度考虑问题。
其次谈谈土地问题。
城镇化的加快发展,已使农村的耕地面积越来越少,而且以前最不缺的“土”,现在需要买。
家里需要填个坑,都要到别处买土。
农村要求统一规划,各种垃圾不能随意倾倒。
这些都是目前学生能够看到的问题。
学生能谈到说明他已经意识到发展和变化的问题,借此机会鼓励学生要勤奋学习,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我一直觉得,在夯实了语文基础后,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与教师思想火花碰撞的一个过程,也是彼此互相沟通认可的一个过程。
很高兴这节课能做到这点,希望以后继续努力,继续学习,争取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10
曾有一位哲人说过:
“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塞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是要向学生“灌水”,而是要“点火”,只有这样教育才有意义。
14课《愚公移山》既是一篇神话故事又是一篇寓言故事。
学生们对这样的文章都特别感兴趣。
所以,在上课时,我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印象把课文故事讲述一遍。
有的同学讲述的平淡,有的同学则加上自己的猜想以及大胆的想象,可见学生们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
在讲述完故事后,进入课文的学习,这时学生再读课文时就会很流利,对文章的大概内容了解透彻。
对语句的朗读重点也能有所掌握。
接下来我们对人物性格进行分析,让学生们说一说:
你对愚公这个人怎么看?
还有智叟等其他人物。
让学生自由表达他们对人物的理解,对移山这件事的看法。
从而使学生明白移山的必要性,愚公的精神,带给我们的启示。
就在这时,我针对他们的观点请出一位学生作出总结:
愚公移山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为了家人,更重要的是为子孙后代造福,他的这种利他主义、坚忍不拔的毅力、锲而不舍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而这也正是这则寓言所要揭示的道理。
课上到这里,学生们能真正地理解了愚公移山的真谛,而这些是他们自己思考得出的。
我在此时也深刻体会到了给学生头脑中“点燃一把火”是如此的重要。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11
《愚公移山》是苏教版9年级下的一篇文言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预设了以下教学目标:
1.体会文章通过精彩的语言描写展现鲜明的人物形象的特色。
2.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
并结合学校课改设计了“回看导入”、“精讲精练”、“直击中考”三个部分。
“回看导入”部分,我设计学生阅读一段关于《列子》的评论性文章。
并要求学生从材料中搜集有效的信息,归纳《列子》这本书在写作艺术上的写作特点。
这个设计,有意考察了学生归纳要点的能力(此为中考的一个考点)。
并且由学生总结出“结构完整、描写精彩生动,形象鲜明、含义深刻”后,顺利的回看上课,并引出本课学习的内容“学习本文精彩生动的描写,体会鲜明的人物形象。
理解寓言深刻的含义。
”
“精讲精练”部分。
我主要设计了一个活动:
请同学们找出自己觉得精彩的正面描写愚公、其妻、智叟的词句,分析人物的形象。
(要求:
抓住关键字词、修辞手法、句式等,圈点批注。
)这一部分,学生配合得非常好,因为是公开课,学生们课前认真做了预习,课上平时不太举手发言的学生,也积极表现自己。
学生们从开始积极思考,圈点批注。
到积极回答问题,补充他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愚公移山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