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训练20篇真题带答案解析.docx
- 文档编号:28565146
- 上传时间:2023-07-19
- 格式:DOCX
- 页数:71
- 大小:98.11KB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训练20篇真题带答案解析.docx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训练20篇真题带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训练20篇真题带答案解析.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训练20篇真题带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训练20篇真题带答案解析
一、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
1.课外阅读。
埃及金字塔
在埃及首都开罗西南面金黄色的沙漠中,可以看到一座座巨大的角锥形建筑物。
它们巍然屹立,傲对碧空。
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埃及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坟墓。
大约在公元前27世纪,埃及古王国由法老统治。
法老死后,他们的尸体都埋葬在巨大的石头坟墓里。
这些坟墓底座是四方形,愈往上愈小,最后成为尖顶。
因为它们的轮廓有点儿像汉字的“金”字,所以称为金字塔。
古埃及各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
这座金字塔高约137米,相当于50层楼高。
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
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
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
据说是先砌好地面的一层,然后堆起一个和这一层同样高的土坡,人们就顺着倾斜的土坡把石块拉上第二层。
这样一层层砌上去,金字塔有多高,土坡就有多高。
塔建成后,土坡变成了一座很大的山。
然后人们又把这座土山移走,让金字塔显露出来。
现在,这些金字塔矗立在起伏的黄沙之中已经有四五千年了。
它们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1)短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埃及金字塔?
(2)分别找出短文中描写金字塔“宏伟”和“精巧”的句子。
(3)短文第3自然段介绍胡夫金字塔主要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 )
A.打比方
B.列数字
C.作比较
(4)你是怎样理解“它们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这句话的?
解析:
(1)短文从位置、用途、外观、数量、建造方法和意义等方面介绍了埃及金字塔。
(2)这座金字塔高约137米,相当于50层楼高。
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
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
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3)B
(4)埃及金字塔举世闻名,人们一提到埃及就会想到金字塔,所以说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
四五千年前的古埃及人民仅靠人的力量,就建造出如此宏伟、精巧的金字塔,这其中凝聚了人民的智慧,所以说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解析】【分析】
(1)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3)这是对说明文说明方法的考查。
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①举例子;②分类别;③打比方;④列数字;⑤作比较;⑥下定义;⑦列图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
(4)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
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故答案为:
(1)短文从位置、用途、外观、数量、建造方法和意义等方面介绍了埃及金字塔。
(2)这座金字塔高约137米,相当于50层楼高。
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
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
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3)B
(4)埃及金字塔举世闻名,人们一提到埃及就会想到金字塔,所以说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
四五千年前的古埃及人民仅靠人的力量,就建造出如此宏伟、精巧的金字塔,这其中凝聚了人民的智慧,所以说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点评】
(1)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2)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今天,我想跟大家谈一谈“合作"的话题。
我们任何人在这个世界上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要和周围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
你是学生,就要和同学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共同完成学业; ;你是军人,就要和战友一起生活,一起训练,共同保卫我们的祖国……总之,不论你从事什么职业,也不论你在何时何地,都离不开与别人的合作。
什么是合作呢?
顾名思义,合作就是互相配合,共同把事情做好。
世界上有许多事情,只有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合作才能完成。
一个人学会了与别人合作,也就获得了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
所以,人们常说:
小合作有小成就, , 。
这是非常宝贵的人生道理,我们应该牢牢记住。
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
你一定在音乐厅或电视里看到过交响乐团的演奏吧,这可算得上是人与人合作的典范了。
你瞧,指挥家轻轻一扬手里的指挥棒,悠扬的乐曲便从乐师的嘴唇边、指缝里倾泻出来.流向天宇.也流进人们的心田。
是什么力量使上百位乐师,数十种不同的乐器合作得这样完美和谐?
我想,这主要依靠高度统一的团体目标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每个人必须具有的协作精神。
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也能说明这个问题。
一位外国的教育家邀请中国的几个小学生做了一个小实验。
一个小口瓶里,放着七个穿线的彩球,线的一端露出瓶子。
这只瓶子代表一幢房子,彩球代表屋里的人。
房子突然起火了,只有在规定的时间内逃出来的人才有可能生存。
他请学生各拉一根线,听到哨声便以最快的速度将球从瓶口提出。
实验即将开始,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瓶口上。
哨声响了。
七个孩子一个接着一个,依次从瓶子里拿了自己的彩球,总共,才用了3秒钟!
在场的人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这位外国专家连声说:
“真了不起!
真了不起!
我在许多地方做过这个实验,从未成功,至多逃出一两个人,多数情况季几个彩球同时卡在了瓶口。
我从你们身上看到了一种可贵的合作精神。
”
可见,成功的合作不仅要有统一的目标,要尽力做好份内的事情.而且还要心中想着别人,心中想着集体,有自我牺牲的精神。
同学们,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但同时也是一个更加需要合作的社会。
作为一个现代人,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1)什么是合作?
在文中用横线画出。
(2)请你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五自然段小故事的内容,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
主要内容:
________
道理:
________
(3)这篇文章大体是按照________——什么是合作一________。
的顺序来写的。
(4)联系上下文揣摩作者的思路,在横线上补写缺失内容。
(5)从三个题目中选择一个作为本文题目,说说你的理由。
《谈合作》 《学会合作》 《论合作的重要性》
题目:
________
理由:
________
解析:
(1)合作就是互相配合,共同把事情做好。
(2)从瓶子里取出彩球,说明合作还要自我牺牲精神。
;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成功的合作不仅要有统一的目标,要尽力做好份内的事情,而且还要心中想着别人,心中想着集体,有自我牺牲的精神。
)
(3)提出“合作”的话题;怎样合作
(4)你是工人,就要和同事一起做工,共同完成工厂的生产任务;大合作有大成就,不合作就很难有什么成就。
(5)《学会合作》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但同时也是一个更加需要合作的社会。
作为一个现代人,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解析】【分析】
(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2)第一问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
第二问考查概括故事给人的启示和道理。
学生通过整体感知内容,继而理解故事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考查补写省略的内容,一般要注意补写的内容与所给出的内容一致,要联系上下文,注意语句通顺。
(5)考查拟定标题。
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在进行判断。
故答案为:
(1)合作就是互相配合,共同把事情做好。
(2)从瓶子里取出彩球,说明合作还要自我牺牲精神。
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成功的合作不仅要有统一的目标,要尽力做好份内的事情,而且还要心中想着别人,心中想着集体,有自我牺牲的精神。
)
(3)提出“合作”的话题;怎样合作
(4)你是工人,就要和同事一起做工,共同完成工厂的生产任务;大合作有大成就,不合作就很难有什么成就。
(5)《学会合作》;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但同时也是一个更加需要合作的社会。
作为一个现代人,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点评】
(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第一问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第二问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考查补写省略的内容的能力。
(5)此题主要考查确定文章标题的能力。
3.读短文,完成后面的题。
勇于“自责”的荷兰人
①提起荷兰,我们不禁会说那是一个美丽的国度:
那里有旖旎的风光、转动不停的风车和成片的各色郁金香。
当我真正到了荷兰,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却是荷兰人勇于自责的品质。
②一天,我在家中接到了一个“自责”的电话。
③“您好,请问是梁先生吗?
”
④“是啊,您是?
”
⑤“我是电力公司的。
”
⑥“请问有什么事?
”
⑦“您家这个月的电费比以前多了26欧元,我可以知道原因吗?
”
⑧这是什么意思?
我有点儿生气,这个工作人员可能怀疑我没有按照有关规定用电。
在荷兰,能源有限,电力紧张,按照规定,居民要使用节能灯具。
⑨“您是在怀疑我没有按照有关规定用电吗?
”我的声音有点儿高。
⑩“不不,您误会了。
我发现您的电费上涨了,担心是哪里漏了电,所以想请您注意一下。
如果您认为有必要的话,我们就上门去检查一下。
”
⑪原来是这样,我为自己刚才的态度脸红,不知道该怎么回应。
我不说话,对方就不停地道歉,说马上派人来检修,并对由此产生的影响表示歉意。
半小时后,两个身着工作服的人来到我家,对房间里的线路进行了全面检查。
检查的结果是,线路没有问题。
⑫这件事让我想起最近收到的一封信,信是警察局寄来的。
信中说,我对荷兰的一些交通规则不太熟悉,曾两次违规。
信末尾的一段文字让我很是意外:
“尊敬的先生,您的车两次违规,我们想知道原因,是不是红灯等交通设施所处的位置不合理,或者是发生了故障?
对此,我们表示歉意,希望您能将您的意见告诉我们,谢谢!
”
⑬我送两位检查线路的工作人员出门时,看到了邻居爱德华。
他老远就朝我挥手。
爱德华是来“忏悔”的。
⑭“我听说您的车因为违规被警察处罚了。
”
⑮“是的。
不过,这与您有什么关系呢?
”
⑯“您忘记了吗?
前段时间我借过您的车。
”几天前,爱德华借我的车去接孩子,前后也就半个小时。
他的话让我大跌眼镜:
“虽然我只用了一会儿,但是红灯有可能是我闯的;即使与我没有关系,我也有责任,我应该时常提醒您!
”此时的我,惊讶得瞠目结舌,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⑰遇到事情时总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一味责怪别人,这也许是荷兰人的习惯。
他们的“自责”,时而是一种潜意识的善意呵护,时而又是彼此难以名状的信任,给人带来温馨,带来社会的和谐。
荷兰人这种勇于自责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忏悔:
________ 难以名状:
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填空。
在第①自然段中,荷兰是一个美丽的国度,留给作者印象最深的是________。
本段用一个“却”字,点明了文章的________ 。
在②一⑪自然段中,“我”的情绪先是生气,这是因为________;后来为自己的态度脸红,这是因为________。
第⑫自然段,信的末尾让“我”很是意外,把“意外”换成一个成语可以是________ 。
第⑯自然段________ 、________ 两个四字词语写出了“我”由于意外而感到十分惊讶。
(3)请用简短的语言概括这篇短文写的三件事。
(4)通过阅读全文,你知道荷兰人的“自责”实际指的是什么?
联系自己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谈淡你的感悟。
解析:
(1)认识了过去的错误表示悔过,请求宽恕。
;形容无法用语言形容。
(2)荷兰人勇于自责的品质;中心
;电力公司怀疑我没有按照有关规定用电;我误会了电力公司
;出乎意料
;大跌眼镜
;瞠目结舌
(3)①“我”电费上涨,电力道歉。
②“我”两次交通违规,警察局道歉。
③“我”两次交通违规,借我车的邻居道歉。
(4)荷兰人的“自责”,时而是一种潜意识的善意呵护,时而又是彼此难以名状的信任,给人带来温馨,带来社会的和谐。
荷兰人这种勇于自责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解析】【分析】
(1)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2)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3)抓课文主要内容最常用的方法——弄清课文写了几部分内容,把每部分内容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4)谈自己的理解,回答时能结合文意或生活实际谈看法,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
(1)忏悔:
认识了过去的错误表示悔过,请求宽恕。
难以名状:
形容无法用语言形容。
(2)荷兰人勇于自责的品质;中心;电力公司怀疑我没有按照有关规定用电;我误会了电力公司;出乎意料;大跌眼镜;瞠目结舌
(3)①“我”电费上涨,电力道歉。
②“我”两次交通违规,警察局道歉。
③“我”两次交通违规,借我车的邻居道歉。
(4)荷兰人的“自责”,时而是一种潜意识的善意呵护,时而又是彼此难以名状的信任,给人带来温馨,带来社会的和谐。
荷兰人这种勇于自责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2)这道题是按短文内容填空。
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短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4.阅读
聪明的拿破仑
有一次,拿破仑骑马来到一片树林,忽然听到了一阵紧急的呼救声。
他策马扬鞭,朝着传来叫喊声的湖边跑去。
只见一个不会游泳的士兵掉进了水里,正往深水当中漂移,距离岸边已有30米。
岸上几个士兵无可奈何地叫喊着,慌作一团,他们当中谁也不会游泳。
“他会游泳吗?
”拿破仑赶来问道:
“他只能划几下,现在不行了,漂到深水里,刚才喊救命哩!
”一个士兵回答说。
拿破仑应了一声,随即从侍卫手里拿过一支手枪,并大声向落水的士兵喊道:
“赶快游回来,你还往当中游什么?
再往前去,我就枪毙你!
”
说完,果然朝那人的前方开了两枪。
落水的士兵,或许是听到了岸上威胁的话,或许是听到了前方子弹入水的响声,猛地转过身来,拼命地划着;竟然很快就游到了岸边。
落水的士兵得救了,同伴们都很高兴。
这时他们才发现,站在他们身边的竟是拿破仑皇帝。
被救的小伙子神色慌张,赶忙向皇帝行礼。
他不解地问:
“陛下,我不慎掉到水里,快要淹死了,您还要枪毙我,这是为什么呀?
真把我吓坏了,您的子弹差一点就打中我了!
”
拿破仑笑着说:
“傻瓜!
如果不吓你,你才真的要淹死哩!
你再往前漂去,越漂越远,你就再也游不回来了。
这是一个荒野深湖,周围没有居民。
你看,这里几个人有谁能下水救你呀?
经过这一吓,你不就自己游回来了吗?
”
经他这么一说,士兵们这才明白过来,都开心地笑了。
当我们对眼前的困境无能为力的时候,我们不如换个角度去思考,运用逆向思维,这样也许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
(1)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填在括号里。
危急——________ 恐吓——________ 束手无策——________
(2)根据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补全故事内容。
不会游泳的士兵掉进湖里,正向深水‘漂移→________→________’
(3)拿破仑开枪的原因是什么?
( )
A.士兵不听指挥,拿破仑想枪毙这个士兵。
B.士兵在湖里游泳,拿破仑想和他开玩笑。
C.士兵不小心掉到河里,快要淹死了。
拿破仑想用开枪的办法吓唬士兵,让他往回游。
D.拿破仑很生气自己的士兵竟然不会游泳,想通过吓唬他让他学会游泳。
(4)在文中找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用横线画出来。
(5)一个自助餐厅因顾客浪费严重而效益不好,便出了一个规定:
凡是浪费食物者罚款十元。
结果生意一落千丈。
请你用短文中的思维模式,给这个餐厅想一个解决办法。
解析:
(1)紧急;威胁;无可奈何
(2)拿破仑开枪威胁士兵游回来;士兵游回岸上得救
(3)C
(4)当我们对眼前的困境无能为力的时候,我们不如换个角度去思考,运用逆向思维,这样也许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
(5)吃剩的食物茌规定范围内,就奖励餐厅优惠券,供下次就餐使用。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在文中找出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4)这道题是对课文主题的考查。
分析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要联系整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继而找到文本的中心主题。
(5)依据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理解提出合理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即可。
故答案为:
(1)紧急、威胁、无可奈何;
(2)拿破仑开枪威胁士兵游回来、士兵游回岸上得救。
(3)C;
(4)当我们对眼前的困境无能为力的时候,我们不如换个角度去思考,运用逆向思维,这样也许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
(5)吃剩的食物茌规定范围内,就奖励餐厅优惠券,供下次就餐使用。
【点评】
(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开放性试题符合要求即可。
5.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第9车厢
[俄]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
一位读者为我讲述了下面的故事。
他在基辅坐的那次列车竟然挂了两节第9车厢。
买了第9车厢车票的乘客当然都坐进了前一节第9车厢,因为所有的正常人从小就知道,第8车厢后就是第9车厢,谁会想到第9车厢后还是第9车厢呢?
列车开动后,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看着空无一人的车厢,莫名其妙,于是去找了列车长:
“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
”可列车长说:
“肯定是售票处又弄错了!
”列车长说完,马上就通知了下一站卖第9车厢的车票。
列车在下一站停了3分钟。
买第9车厢车票的人也都是一些思维正常的人,车一停稳,大家就按顺序跑到前一节第9车厢门口排队上车。
乘务员看着这么多乘客,惊慌失措地挡在车门口说:
“我这儿只有两个空铺,去找列车长吧,他在第1车厢,让他把大家都安排到其他车厢去,跑快点儿,要不车就开了!
”愤怒的乘客们拎着大包小包,你追我赶地朝第1车厢跑去。
列车长看着这么多远远跑来的乘客,一头雾水:
“你们这是从哪儿来啊?
”乘客们说:
“从第9车厢来的,那个车厢早就满了……”列车长此刻没时间研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需要马上把这些乘客安排好。
一阵忙碌之后,乘客们终于安顿好了,列车长终于松了一口气。
这时,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又来了,还是说:
“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
”“怎么可能呢?
”这次列车长认为这个乘务员肯定疯了。
于是,列车长决定和这个乘务员一起去车厢里看看,这才发现原来这趟列车有两节第9车厢。
列车长现在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后,通知了下一站:
“摘掉第9车厢!
”
当时已是半夜,负责摘车厢的人也是正常人,也会从一数到九。
他们数到前一节第9车厢,就把它摘了下来。
列车长再一次松了一口气后发出了发车命令,可后来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又找来了:
“我的车厢里还是一个乘客也没有……”
“列车怎么停这么长时间呀?
”他往窗外望了一眼,这才发现前面后面的车厢都没了踪影。
四周是一片大草原,光秃秃的,一轮圆月冷冷地照在停着第9车厢的备用道上。
他急忙叫醒了所有的乘客,大家连外衣都没穿就从铺位上跳了下来,猜测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听他讲到这儿,我忍不住笑出声来,结果讲故事的人火了:
“我一点都不觉得这有什么好笑!
我们第9车厢的这些乘客本是打算去保加利亚旅游的!
”
(1)梳理文章内容,根据起因、经过、结果补全下面的情节。
________→再次售票,列车长安顿乘客→________→摘掉前一节第9车厢→________
(2)文中三次写到列车长松了一口气,请根据上下文,发挥想象,分别写一写列车长当时的心理。
第一次松了一口气:
________
第二次松了一口气:
________
第三次松了一口气:
________
(3)文章语言幽默风趣,读来令人发笑,其中哪个地方让你感觉最好笑?
为什么?
(4)文中提到所有的人都是正常人,可是正常人却办了糊涂事。
从这个文章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至少答出两点。
解析:
(1)火车挂了两节第9车厢;列车长发现有两节第9车厢;装满乘客的第9车厢被遗留在大草原上
(2)我终于在列车发车前把乘客们安顿好了。
;哦,原来问题在于列车挂了两节第9车厢。
;这次摘了第9车厢,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了。
(3)我觉得乘务员第三次来找列车长说自己的车厢一个人也没有时最好笑。
因为列车长在之前已经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并且已经解决了问题——摘掉了第9车厢,本想着终于可以高枕无忧了,可是乘务员又来了。
(4)①要注意沟通的有效性。
如列车长说摘掉第9车厢时,应该表述更明确一些,指明摘掉后一节第9车厢,就不会有后面的麻烦了。
②做事情不能想当然,不能依赖于惯性思维,应该实地考察,考虑周全。
【解析】【分析】
(1)先对短文的主要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再概括。
故事的起因是火车挂了两节第9车厢,故事的经过是乘务员发现自己所在的九号车厢没人,就告诉了列车长,列车长没了解情况,以为是售票处弄错了,就通知下一站卖第9车厢的车票。
买到第9车厢车票的人发现9号车厢里已座满了人,非常着急,列车长又开始往其它车厢疏散乘客,后一节第9车厢乘务员还说他的车厢里没人,这时列车长才发现有两个9号车厢,并命令摘掉第9车厢,负责摘车厢的人按习惯摘掉了8号后的9号车厢,乘务员又来说九号车厢没人,那个坐满乘客的9号车厢就这样被遗留在大草原上。
(2)心理活动的揣摩是要在细致地了解故事情节,理解人物的处境、心情的基础上来完成得。
当列车长把在下一站买到9号车厢车票的人按顿好后,第一次松了一口气,心想:
“我终于在列车发车前把乘客们安顿好了。
”当乘务员第二次对他说九号车厢没人时,列车长才发现有两个9号车厢,第二次松了一口气,心想:
“哦,原来问题在于列车挂了两节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部编版五 年级 语文 下册 阅读 训练 20 篇真题带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