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名校届高考化学学业质量监测试题.docx
- 文档编号:28564707
- 上传时间:2023-07-19
- 格式:DOCX
- 页数:63
- 大小:914.26KB
吉林省名校届高考化学学业质量监测试题.docx
《吉林省名校届高考化学学业质量监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名校届高考化学学业质量监测试题.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吉林省名校届高考化学学业质量监测试题
2021届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第20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华东师范大学带来的一种“锌十碘”新型安全动力电池亮相工博会高校展区。
该新型安全动力电池无污染、高安全、长寿命且具有合适的充电时间,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交通出行等各个领域。
已知该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式为I3--2e-=3I-
B.6.5gZn溶解时,电解质溶液中有0.2mol电子移动
C.转移1mol电子时,有1molZn2+从左池移向右池
D.“回流通道”可以减缓电池两室的压差,避免电池受损
2.科学家利用CH4燃料电池(如图)作为电源,用Cu-Si合金作硅源电解制硅可以降低制硅成本,高温利用三层液熔盐进行电解精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极d与b相连,c与a相连
B.电解槽中,Si优先于Cu被氧化
C.a极的电极反应为CH4-8e-+8OH-=CO2+6H2O
D.相同时间下,通入CH4、O2的体积不同,会影响硅的提纯速率
3.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W和Y同主族,X原子的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Z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和Z形成的化合物是不溶于水的沉淀
B.Z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一定大于Y
C.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沸点比Y的高
D.X、Y、Z简单离子半径逐渐减小
4.下列有关浓硫酸和浓盐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浓硫酸、浓盐酸都是无色液体
B.铁片加入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加入浓盐酸中有大量气泡产生
C.将两种酸分别滴到 pH 试纸上,试纸最终均呈红色
D.将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浓盐酸有白烟,靠近浓硫酸没有白烟
5.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浓度均为0.1mol・L-1的FeCl3和AlCl3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先出现红褐色沉淀
Ksp[Fe(OH)3] B 将Fe(NO3)2样品溶于稀硫酸后,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样品已部分或全部变质 C 向1mL20%的蔗糖溶液中加入5滴稀硫酸,水浴加热5分钟后,再向其中加入新制备的Cu(OH)2悬浊液,加热几分钟,没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蔗糖水解不能生成葡萄糖 D 向某黄色溶液中加入淀粉KI溶液,溶液呈蓝色 溶液中含Br2 A.AB.BC.CD.D 6.科学研究发现,高度对称的有机分子具有致密性高、稳定性强、张力能大等特点。 饱和烃中有一系列高度对称结构的烃,如 (正四面体烷C4H4)、 (棱晶烷C6H6)、 (立方烷C8H8),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三种物质中的C原子都形成4个单键,因此它们都属于烷烃 B.上述三种物质互为同系物,它们的通式为C2nH2n(n≥2) C.棱晶烷与立方烷中碳原子均为饱和碳原子,其二氯代物的数目不同 D.棱晶烷与立方烷在光照条件下均可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7.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 ) A. 分离甲醇与氯化钠溶液 B. 加热NaHCO3固体 C. 制取并观察Fe(OH)2的生成 D. 记录滴定终点读数为12.20mL 8.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过滤时,漏斗下端要紧贴接液烧杯内壁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C.蒸发结晶时应将溶液蒸干,然后停止加热 D.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9.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SO2气体通入Na2SiO3溶液中 产生胶状沉淀 酸性: H2SO3>H2SiO3 B 向某食盐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 溶液颜色不变 该食盐中一定没有添加碘酸钾 C 向2支盛有5mL0.1mol/LNaOH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0.1mol/LCuCl2溶液和2滴0.1mol/LCaCl2溶液 一支试管中产生蓝色沉淀,另一支试管无明显现象 Ksp[Cu(OH)2]<Ksp[Ca(OH)2] D 向CuSO4溶液中加入KI溶液,再加入苯,振荡、静置 上层呈紫红色,下层有白色沉淀生成 铜离子可以氧化碘离子,白色沉淀可能为CuI A.AB.BC.CD.D 10.25 ℃时,几种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化学式 CH3COOH H2CO3 HCN 电离平衡常数K K=1.7×10–5 K1=4.2×10–7 K2=5.6×10–11 K=6.2×10–10 A.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的离子方程式为H2O+CO2+CN-=HCO3-+HCN B.向稀醋酸溶液中加少量水, 增大 C.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溶液pH比NaHCO3溶液小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N溶液和HCN溶液混合后溶液呈酸性 11.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是锂离子电池,常用磷酸亚铁锂(LiFePO4)做电极材料。 对LiFePO4废旧电极(含杂质Al、石墨粉)回收并获得高纯Li2CO3的工业流程图如下: 资料: 碳酸锂在水中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1.54 1.33 1.17 1.01 0.85 0.72 (1)过程i研磨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 (2)过程ii加入足量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 (3)过程iii采用不同氧化剂分别进行实验,均采用Li含量为3.7%的原料,控制pH为3.5,浸取1.5h后,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序号 酸 氧化剂 浸出液Li+浓度(g/L) 滤渣中Li含量/% 实验1 HCl H2O2 9.02 0.10 实验2 HCl NaClO3 9.05 0.08 实验3 HCl O2 7.05 0.93 ①实验2中,NaClO3与盐酸反应生成黄绿色气体,大大增加了酸和氧化剂的用量,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②结合实验结果和①中的现象,最终选择H2O2作为氧化剂,原因是______。 ③过程iii得到的浸出液循环两次的目的是_____。 (4)浸出液中存在大量H2PO4−和HPO42−,已知: H2PO4−⇌HPO42−+H+,HPO42−⇌PO43−+H+,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过程iv得到磷酸铁晶体的原因_____。 (5)对比过程iv和v,说明过程iv不用饱和Na2CO3溶液的原因______。 (6)简述过程vi的操作_______。 12.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I2与4molH2反应生成的HI分子数为2NA B.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电子数为NA C.1L1.1mol/L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氮原子数为1.2NA D.7.8g苯中碳碳双键的数目为1.3NA 1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催化剂活性 B. 在恒容绝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 和 ,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 C. ,t时刻改变某一条件,则 D. 向等体积等pH的HCl和 中加入等量且足量Zn,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 14.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平衡常数K与化学平衡移动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K值不变,平衡可能移动B.K值变化,平衡一定移动 C.平衡移动,K值可能不变D.平衡移动,K值一定变化 15.对下列溶液的分析正确的是 A.常温下pH=12的NaOH溶液,升高温度,其pH增大 B.向0.1mol/LNaHSO3溶液通入氨气至中性时 C.0.01mol/L醋酸溶液加水稀释时,原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增大 D.在常温下,向二元弱酸的盐NaHA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 将增大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目前全世界的镍(Ni)消费量仅次于铜、铝、铅、锌,居有色金属第五位。 镍常用于各种高光泽装饰漆和塑料生产,也常用作催化剂。 碱式碳酸镍的制备: 工业用电解镍新液(主要含NiSO4,NiCl2等)制备碱式碳酸镍晶体[xNiCO3·yNi(OH)2·zH2O],制备流程如图: (1)反应器中的一个重要反应为3NiSO4+3Na2CO3+2H2O=NiCO3·2Ni(OH)2+3Na2SO4+2X,X的化学式为__。 (2)物料在反应器中反应时需要控制反应温度和pH值。 分析如图,反应器中最适合的pH值为__。 (3)检验碱式碳酸镍晶体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 测定碱式碳酸镍晶体的组成: 为测定碱式碳酸镍晶体[xNiCO3·yNi(OH)2·zH2O]组成,某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及装置: 资料卡片: 碱式碳酸镍晶体受热会完全分解生成NiO、CO2和H2O 实验步骤: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准确称量3.77g碱式碳酸镍晶体[xNiCO3·yNi(OH)2·zH2O]放在B装置中,连接仪器; ③打开弹簧夹a,鼓入一段时间空气,分别称量装置C、D、E的质量并记录; ④__; ⑤打开弹簧夹a缓缓鼓入一段时间空气; ⑥分别准确称量装置C、D、E的质量并记录; ⑦根据数据进行计算(相关数据如下表) 装置C/g 装置D/g 装置E/g 加热前 250.00 190.00 190.00 加热后 251.08 190.44 190.00 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4)E装置的作用__。 (5)补充④的实验操作___。 (6)通过计算得到碱式碳酸镍晶体的组成__(填化学式)。 镍的制备: (7)写出制备Ni的化学方程式__。 三、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7.药物心舒宁(又名冠心宁)是一种有机酸盐,用于治疗心脉瘀阻所致的冠心病、心绞痛等,可用以下路线合成。 完成下列填空: 47、写出反应类型: 反应①______________、反应②_______________。 48、写出结构简式: A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 49、由1molB转化为C,消耗H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 如果将③、④两步颠倒,则最后得到的是(写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D有同类别的同分异构体E,写出E与乙二醇发生缩聚反应所得产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 51、写出与A的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四、综合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0分) 18.“低碳经济”已成为全世界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 为减小和消除CO2对环境的影响,一方面世界各国都在限制其排放量,另一方面科学家加强了对CO2创新利用的研究。 (1)已知: ①CO(g)+H2O(g) H2(g)+CO2(g) ΔH=-41kJ·mol-1 ②C(s)+2H2(g) CH4(g) ΔH=-73kJ·mol-1 ③2CO(g) C(s)+CO2(g) ΔH=-171kJ·mol-1 写出CO2与H2反应生成CH4和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 (2)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 为探究该反应原理,在容积为2L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25mol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CO2、CH3OH(g)和H2O(g)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____。 ②下列措施一定不能使CO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的是________。 A在原容器中再充入1molCO2 B在原容器中再充入1molH2 C在原容器中充入1mol氦气 D使用更有效的催化剂 E缩小容器的容积 F将水蒸气从体系中分离 (3)煤化工通常研究不同条件下CO转化率以解决实际问题。 已知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反应: CO(g)+H2O(g) H2(g)+CO2(g)中CO的平衡转化率随p(H2O)/p(CO)及温度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上述反应的正反应方向是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②对于气相反应,用某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物质的量浓度(cB)也可以表示平衡常数(记作Kp),则该反应的Kp=_____(填表达式,不必代数计算);如果提高p(H2O)/p(CO),则Kp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使用铁镁催化剂的实际工业流程中,一般采用400℃左右、p(H2O)/p(CO)=3~5,采用此条件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4)科学家用氮化镓材料与铜组装成如图所示的人工光合系统,利用该装置实现了用CO2和H2O合成CH4。 下列关于该电池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 A.该装置能量转化形式仅存在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铜电极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CO2+8e-+8H+===CH4+2H2O C.电池内部H+透过质子交换膜从左向右移动 19.(6分)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采用乙苯催化脱氢法制备,反应如下: (g) (g)+H2(g)△H=+17.6kJ/mol (1)在刚性容器中要提高乙苯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 (2)实际生产中往刚性容器中同时通入乙苯和水蒸气,测得容器总压和乙苯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①平衡时,p(H2O)=_____kPa,平衡常数Kp=_____kPa(K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 ②反应速率V=V正-V逆=k正P乙苯-k逆p苯乙烯p氢气,k正、k逆分别为正逆反应速率常数。 计算a处的 ______。 (3)O2气氛下乙苯催化脱氢同可时存在以下两种途径: ①a=________。 ②途径I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CO2为氧化剂b.状态1到状态2形成了O-H键 c.中间产物只有( )d.该催化剂可提高乙苯的平衡转化率 ③pCO2与乙苯平衡转化率关系如图分析,pCO2为15kPa时乙苯平衡转化率最高的原因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解析】 【详解】 A.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为: I3-+2e-=3I-,A项错误; B.电子不能通过溶液,其移动方向为: “Zn→电极a,电极b→石墨毡”,B项错误; C.转移1mol电子时,只有0.5molZn2+从左池移向右池,C项错误; D.该新型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会导致电池内离子交换膜的两边产生压差,所以“回流通道”的作用是可以减缓电池两室的压差,避免电池受损,D项正确; 答案选D。 2.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图2是甲烷燃料电池,通入甲烷的电极为负极,通入氧气的电极为正极,图1中d电极为阳极,与电源正极b相连,c电极为阴极,与电源负极a相连,故A正确; B.d电极为阳极硅失电子被氧化,而铜没有,所以Si优先于Cu被氧化,故B正确; C.通入甲烷的a电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CH4-8e-+4O2-═CO2+2H2O,故C错误; D.相同时间下,通入CH4、O2的体积不同,电流强度不同,会导致转移电子的量不同,会影响硅提纯速率,故D正确; 故选C。 3.C 【解析】 【分析】 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W和Y同主族,则Y、Z位于第三周期,Z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4,则Z位于ⅥA,为S元素;X原子的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X可能为Be或Al元素;设W、Y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a,则2a+6+2=19,当X为Be时,a=5.5(舍弃),所以X为Al,2a+6+3=19,解得: a=5,则W为N,Y为P元素,据此解答。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 W为N,X为Al,Y为P,Z为S元素。 A.Al、S形成的硫化铝溶于水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硫化氢,故A错误; B.没有指出元素最高价,故B错误; C.氨气分子间存在氢键,导致氨气的沸点较高,故C正确; D.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大小为: Y>Z>X,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4.C 【解析】 【详解】 A、浓硫酸、浓盐酸都是无色液体,故A正确; B、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使铁发生钝化,所以铁片加入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铁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产生大量气泡,故B正确; C、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够使试纸脱水变黑,所以浓硫酸滴到pH试纸上最终变黑,故C错误; D、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将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浓盐酸有白烟,靠近浓硫酸没有白烟,故D正确; 故选: C。 【点睛】 本题考查有关浓硫酸、浓盐酸的性质等,注意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不能使pH试纸变红色。 5.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因Ksp[Fe(OH)3] B.Fe2+和NO3-、H+在同一溶液中时,可以发生反应,Fe2+反应生成Fe3+,故加入KSCN后溶液会变红,但不能判断为变质,B错误; C.水浴反应过后应加入NaOH使体系为碱性,若不加NaOH,原溶液中未反应的硫酸会和Cu(OH)2发生反应,不会生成砖红色沉淀,C错误; D.向某黄色溶液中加入淀粉KI溶液,溶液呈蓝色,该溶液中也可能含有Fe3+,Fe3+也能将I-氧化为单质碘,D错误; 故选A。 6.D 【解析】 【分析】 【详解】 A.上述三种物质中的C原子之间都形成C-C键,但由于不是结合形成链状,因此它们不属于烷烃,A错误; B.三种物质的通式为C2nH2n,n≥2,但结构不同,分子组成也不是相差CH2原子团的整数倍,不属于同系物,B错误; C.棱晶烷与立方烷中碳原子均为饱和碳原子,其二氯代物都有3种,数目相同,C错误; D.棱晶烷与立方烷分子中每个C与三个C形成三个共价单键,因此都属于饱和烃,在光照条件下均可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7.C 【解析】 【详解】 A.甲醇与水互溶,不分层,则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A错误; B.加热固体,试管口应略朝下倾斜,以避免试管炸裂,故B错误; C.植物油起到隔绝空气作用,氢氧化钠与硫酸亚铁反应,可生成氢氧化亚铁,故C正确; D.滴定管刻度从上到下增大,则记录滴定终点读数为11.80mL,故D错误。 故选: C。 【点睛】 酸式滴定管或碱式滴定管的0刻度在滴定管的上方,与量筒读数不同。 8.C 【解析】 【详解】 A.过滤时,一贴: 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二低: 滤纸的边缘要稍低于漏斗的边缘、滤液的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三靠: 烧杯嘴要靠在倾斜的玻璃棒上、玻璃棒下端要靠在三层滤纸一边、漏斗的颈部要紧靠接收滤液的接受器的内壁,A正确; B.蒸馏时,温度计测的是蒸汽的温度,所以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B正确; C.蒸发结晶时应用余温将残留液蒸干,C错误; D.分液时,先将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然后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正确;故答案为: C。 【点睛】 9.B 【解析】 【详解】 A.将SO2气体通入Na2SiO3溶液中生成胶状沉淀说明发生反应SO2+Na2SiO3+H2O===H2SiO3↓+Na2SO3,根据强酸制弱酸原理可知酸性: H2SO3>H2SiO3,故A正确; B.淀粉遇碘变蓝,向某食盐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颜色不变只能说明食盐中不含碘单质,不能证明不含碘酸钾,故B错误; C.两支试管中c(OH-)相同,且c(Ca2+)=c(Cu2+),但只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说明氢氧化铜比氢氧化钙更容易沉淀,且二者为同类型沉淀,所以Ksp[Cu(OH)2]<Ksp[Ca(OH)2],故C正确; D.向CuSO4溶液中加入KI溶液,再加入苯,振荡、静置上层呈紫红色说明有碘单质生成,即铜离子将碘离子氧化,下层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不是氢氧化铜沉淀且无铜单质生成,说明发生反应2Cu2++4I-=2CuI↓+I2,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点睛】 对于同种类型的沉淀(都是AB型或AB2型等),一般Ksp越小,溶解度越小,但若沉淀类型不同,不能根据Ksp判断溶解度的大小,比较Ksp的大小没有意义。 10.A 【解析】 【分析】 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得出酸强弱顺序为: CH3COOH>H2CO3>HCN>HCO3-。 【详解】 A.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的离子方程式为H2O+CO2+CN-=HCO3-+HCN,故A正确; B.向稀醋酸溶液中加少量水, ,平衡常数不变,醋酸根离子浓度减小,比值减小,故B错误; C.根据越弱越水解,因此碳酸钠水解程度大,碱性强,因此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溶液pH比NaHCO3溶液大,故C错误;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N溶液和HCN溶液混合, ,因此混合后水解为主要,因此溶液呈碱性,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11.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溶解Al,使其分离出去ClO3−+5Cl−+6H+=3Cl2↑+3H2OLi+的浸出率较高,且较环保(节约酸和氧化剂的用量)提高浸出液中Li+浓度(或提高氧化剂和酸的利用率/节约后续纯碱的用量)CO32−结合H+,c(H+)减小,H2PO4− HPO42−+H+,HPO42− PO43−+H+,两个电离平衡均向右移动,c(PO43−)增大,与Fe3+结合形成磷酸铁晶体过程iv若使用饱和Na2CO3溶液,其中c(CO32−)较大,易形成Li2CO3沉淀与磷酸铁沉淀一同析出,减少高纯Li2CO3的产量用热水洗涤,干燥 【解析】 【分析】 (1)根据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分析过程i研磨粉碎的目的; (2)根据铝可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分析; (3)①实验2中,NaClO3与盐酸发生归中反应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钠、水; ②实验1与实验3比,浸出液中Li+浓度高; ③浸出液循环利用,可以提高氧化剂和酸的利用率; (4)过程iv加入30%的Na2CO3溶液可以提高PO43−的浓度; (5)c(CO32−)越大越易生成Li2CO3沉淀; (6)根据温度越高碳酸锂溶解度越小分析; 【详解】 (1)过程i研磨粉碎的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单质铝可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生成偏铝酸钠,所以过程ii加入足量NaOH溶液的作用是溶解Al,使其分离出去; (3)①实验2中,NaClO3与盐酸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钠、水,反应离子方程式是ClO3−+5Cl−+6H+=3Cl2↑+3H2O; ②实验2生成氯气污染空气,增加了酸和氧化剂的用量,实验1与实验3比,Li+的浸出率较高,所以最终选择H2O2作为氧化剂; ③过程iii得到的浸出液循环两次的目的是提高氧化剂和酸的利用率,提高浸出液中Li+浓度; (4)过程iv加入30%的Na2CO3溶液,CO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吉林省 名校 高考 化学 学业 质量 监测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