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质量评估试题.docx
- 文档编号:28561290
- 上传时间:2023-07-19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70MB
河南省南阳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质量评估试题.docx
《河南省南阳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质量评估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南阳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质量评估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南阳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质量评估试题
2016年春期高中一年级期中质量评估
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18分)
1.C(A
项“症”读zhēng,B项“炮”读páo,D项“劲”读jìng)
2.B(A再——在,C玩——顽,D灿——璨)
3.D
4.A(B项一面对
两面,不合逻辑;C项成分残缺,“搅得”后面应该补充成分;D项偷换主语或语序不当,后一句应该为“自主研发出来了很多新技
术”。
)
5.C(“鸡人”是宫中掌握时间的卫士)
6.C(“师”为名词动用)
二(12分)
7.B(丰富)
8.A(皆为表转折的连词,却)
9.D
10.C(“勤学”为无中生有,“都急着只顾自己进德修业”不合文意
)
三(29分)
11.(10分)
(1)(5分)和自己相同的人(或者:
差不多的),向他询问借以共同研究,这就是所说的“互相提出疑难问题,详细地询问进而明确地
辨析它”。
(关键词“等”“资”“审”各1分,句意2分)
(2)(5分)然而秦凭借着它的小小的地盘,发展到兵车万辆的国势,招致八州的列国诸侯来朝拜自己,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了。
(关键词“致”“序”“朝”各1分,句意2分)
12.(5分)第一问(2分)颔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移情于物,赋予飞花、燕子以人的感情来“送客”、“留人”,飞花和燕子就像是诗人的亲友;第二问(3分)这样写渲染出一种悲凉冷落的气氛,生动形象地反映
出诗人辗转流徙、漂泊无依生活的凄苦和内心的孤寂落寞,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意思对即可)
13
.(6分)
诗人当时漂泊流徙于荆、湘一带,而西汉的贾谊和初唐的褚遂良也曾因不同原因被贬到湘地为官,生活地域上
的相同和命运上的相似使诗人自然
联想到他们。
写贾谊和褚遂良是为了用典抒情,借人形己,抒发自己漂泊异乡、抱负不展的沉郁悲凉之情。
(每点3分,意合即可)
14.(8分)
(1)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2)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3)朽木不折金石可镂
(4)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四(23分)
15.(23分)
(1)(5分)选D3分,选B2分,选E1分,选AC不得分。
(A项说法与文意有出入,分析失当;C项说法欠妥,结论绝对化;E项“也反映……碰撞”分析不正确)
(2)(6分)
交代故事发生(或:
人物活动)的社会背景。
说明唢呐艺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地位。
为小说主人公的出场做铺垫。
(每点2分,意合即可)
(3)(6分)
演艺高超:
在当地是最有名的唢呐艺人,被称为“唢呐王”。
钟情唢呐:
面对变化巨大的形势,不为所动,唢呐就是他的命,是他的一切,不同意儿子办歌舞团挣大钱的建议。
教
子有方:
为教育心气浮躁的儿子安心于唢呐的演奏,让其苦练技艺,提高演奏水平,竟暗中拿钱让人设擂台与儿子比赛,可谓用心良苦。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6分)
增强作品故事情节的吸引力,提高读者阅读兴趣。
小唢呐身世成谜,构成小说悬念,使故事情节具有神秘色彩。
烘云托月,突出主人公唢呐王的形象。
写小唢呐是为了衬托唢呐王,突出唢呐王的形象特征。
表现两代唢呐艺人在新形势下思想观念上的冲突,具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每点2分,意合即可。
如有其它理解,言之成理也可给分)
五(8分)
16.(4分)
(1)“令堂”为对对方母亲的尊称,应改为“家母”。
(2)“
拨冗”为客套话,用于指对方,可改为“抽时间”。
(3)“璧还”为敬辞,表示完好无损地退换赠礼或归还借物,是还物者说的话,可以改为“归还”或者“放回原处”。
(4)“恭候”是敬辞,用于说自己等候他人,改为“等候”。
17.(4分)参考示例:
不管是矫健的雄鹰还是渺小的麻雀,展翅飞翔的机会都是一样的;不管是剽悍的骏马还是弱小的羚羊,奔驰的机会都是一样的。
(每句2分)
六
18.(60分)参考立意:
(1)宽容是一种美德
(2)相互理解是社会和谐的保证
(3)尊敬老人是一种美德
(4)老年人不能倚老卖老
附:
文言文参考译文:
君子学习一定喜欢询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的。
不学习就不可能发现疑问,不询问就不可能增加知识。
喜欢学习而不勤于询问,并不是真正喜欢学习的人。
道理明白了,但或许还不能使道理用于实践;认识到事物宏观的一面,有的人却不知道事物细微的方面。
除了询问,还能怎么解决呢?
比自己贤能的人,向他询问以除去心中的疑惑,这就是所谓的“到有学行的人那里去请教,端正认识”。
不如自己的人,向他询问以求有所收获,这就是所谓的“有才能的人向少才能的人请教,学问和品德高的向学问和品德低的人请教”。
和自己差不多的,向他询问借以共同研究,这就是所谓的互相提出疑难问题,详细地询问进而明确地辨析它。
《书经》不是说过吗:
“喜欢询问就能使自己的学识丰富。
”孟子议论“学问上找回自己放纵散
漫的心”,也就是把“学”“问”相提并论,(表明)在学习后要紧跟着问。
子思说过,“尊崇品德”,而归结为“道问学”,“问”是先于“学”的。
古代的人保持虚心乐于采纳善言善事,不挑选事情询问,也不挑选人询问,只是从中吸取有益于自身的东西罢了。
所以狂人的话,圣人也会有选择的接受;地位低下的樵夫,古圣先王也向他询问。
舜以天子的身份向平民询问,以大智慧去知晓那些浅近的话,这并不是一时故做谦虚,确实是非常善于采纳善言的缘故啊。
自从三代夏商周之后,就只有
学习而没有询问了。
朋友之间的交往,能够作到规劝行好事不行坏事就够了。
那些在义理的大道上相互请教,非常勤勉地只是以进德修业为急务的人,并不多见啦,更何况那些世俗之人呢?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圣人所不知道的,未必不被愚人知道;愚人能够做到的,也未必不是圣人做不到的。
真理不能由某人独占,学问也没有止境啊,这样,那么询问可以缺少吗?
按照《周礼》,在朝堂之外向百姓询问,国家的政治大事尚且向平民询问。
因此,地位高的人可以向地位低的人询问,贤德的人可以向不贤的人询问,老人可以向小孩询问,只要学行方面有成就就可以了。
孔文子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辱,孔子认为他很贤德。
古人以询问为美德,并不见得有什么可耻的地方,后来的君子们却争着以询问为耻辱;那么古人深以为耻的,后人做了并且不认为可耻的事情就太多了。
可悲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南阳市 学年 语文 学期 期中 质量 评估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