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理论研究的范式转换及其意义的论文.docx
- 文档编号:28548837
- 上传时间:2023-07-18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5.03KB
心理学理论研究的范式转换及其意义的论文.docx
《心理学理论研究的范式转换及其意义的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理论研究的范式转换及其意义的论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学理论研究的范式转换及其意义的论文
心理学理论研究的范式转换及其意义的论文
摘 要:
世界性的心理学理论研究度过了一个困难的时期,逐渐上升为学科发展的亮点。
当前心理学理论研究的复兴主要得益于“后实证主义”新范式的出现。
后实证主义范式将科学实在论和科学解释学作为核心理论假设,试图以新的维度重建心理学的科学基础。
以理论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社会建构主义、修辞心理学、辩证法心理学等为代表的后实证主义研究思潮的日益勃兴,不断展现出心理学理论研究的内在学术魅力与文化自信。
关键词:
心理学理论研究;后实证主义;范式转换 心理学的先驱者布伦塔诺曾说:
“心理学好像是人类进步的基本条件,更是关于人类真理的试金石”。
[1]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国家便将心理学建设成为一门与经济学和法律齐名的热门学科。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心理学又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以“脑的十年”研究和“认知科学计划”为核心的科学发展战略,又将心理学推向了一个鼓舞人心的新时代。
目前,美国科学基金会已经把心理科学单列为七大部类之一。
我国也将包括心理学在内的18门学科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基础学科。
这无疑为新世纪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社会外部环境。
从学科发展的内部格局而言,心理学的知识更新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
实证心理学独揽天下的局面已逐渐被打破,形成了实证主义与后实证主义双峰对峙的并行发展格局。
不仅像认知心理学、认知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等实证主义的研究范式步入了一个不断创新的发展阶段,而且以理论心理学、社会建构主义、文化心理学为代表的后实证主义范式,也不断展现出了心理学理论研究本身的内在学术魅力与文化自信。
www.11665.coM新世纪的心理学研究范式走向了一个更为开放的新时代。
探讨西方心理学研究范式转向的规范基础和前沿主题,对于改善国内心理学理论研究的长期滞后及错位状态,具有重要的学术参照意义。
一、当代心理学理论研究范式的转换:
后实证主义的崛起 近10年来,世界范围内的心理学理论研究度过了一个困难的发展时期,进入了后实证主义范式的新阶段。
正如车文博先生所讲,目前心理学的研究发展“已经超越了以往狭隘的定义,已经从关注实验室中的人,转化到了研究复杂的社会、文化问题和理论问题”。
[2]当前西方心理学理论研究繁荣的重要标志是:
作为具有独立学科建制的“理论心理学”学科分支已经得到确立;许多传统问题像身心关系问题、意识、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等,在当代新的科学背景下得到了进一步的讨论;而且当今自然科学和社会时代的发展也为心理学理论提出了很多全新的课题。
许多传统与现代性问题交织在一起,迫使心理学进一步加强了对一些具有探本求源属性学科问题的重新认识和理解。
经过20多年的持续创新积累,西方心理学的理论研究逐步形成了一种比较成型的后实证主义的新视角或新范式。
“范式”是指特定时期从事某一学科的研究者所公认的理论框架或研究纲领。
根据库恩的观点,范式的基本含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学科共同体所持有的共同态度和信念;具有公认的研究框架和理论模型。
理论范式是学科成熟的重要标志。
斯腾伯格指出,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总是会受到两种互为联系的内生性资源的推动:
一种是“思想驱动”(ideadriven),另一种是“数据驱动”(datadriven)。
[3]理论范式无疑属于“思想驱动”的范畴。
随着当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一些学者提出,许多科学发展问题在技术上困难并不大,而关键需要来自于“思想观念”的变革,即需要进一步实现理论范式的转换,以新的思路和视角来摆脱发展中的困局。
后实证主义是在20世纪自然科学蓬勃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新的思想资源。
这一新的心理学研究范式以科学实在论和科学解释学为理论框架,试图以新的维度来重建心理学的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形成一种不同于实证主义的新的研究形态。
长期以来,实证主义的科学观支配和垄断了整个心理学界。
“科学”的实证心理学多年来成为“主流心理学”中不可动摇的基本硬核地带,使许多人得出了一个貌似正确的观点:
凡是心理学的研究必然是实证研究,其余的即是非科学方法,或者说是科学水准不够。
“心理学有别于其他观点的地方,就是采纳了实证的科学方法”。
[4]国内不少学者还特别强调指出,在实证科学精神发展不够的国度里,当务之急更应强调实证性。
但是这种对实证研究的崇尚,虽然为心理学研究的科学化、技术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学科发展危机。
人类博大精深的心理世界被研究肢解的相当贫乏和简单。
实证主义“已经对心理学产生了非常巨大而且极恶劣的影响……知识主张的正确与否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在这一范式内是正确的,运用到另一个范式就可能是错误的。
用库恩的观点来解释,所谓客观、量化的科学方法也是相对于一定的理论模式的”[5]。
以格根等人为代表的后实证主义者认为,崛起于19世纪末期的实证主义科学观,不过“是对许多伟大科学家的传统的简单继承”。
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者伽利略把宇宙和自然视为一架完美的机器,提出只有通过实验和测量并使用数学方法,才能认识理解宇宙这一完美的机器。
牛顿也说:
“凡不是从现象中推导出来的任何说法都应该称之为假说,而这种假说无论是形而上学的或者是物理学的,在实验哲学中都没有它们的地位”。
[6]实证主义的创始人孔德更是提倡采取实证观察的方法探讨自然和社会现象。
然而,20世纪初期微观物理学的巨大成就从根本上动摇了实证主义范式的科学基础。
以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为代表的新物理学充分反映了对科学作逻辑分析的可能性,即科学研究可以在少量实验事实的启发下,通过逻辑分析为主要手段建构“思想实验”。
因此,在20世纪30年代,传统的实证主义观点便逐渐被逻辑实证主义所取代。
罗素认为,只有逻辑意义上的可实证性才能拯救实证主义。
因为传统的实证主义范式以为对科学的评价只有一个标准,即与经验一致的证据,但问题在于各种观点都有自己的实证数据,都声称自己是正确的。
而实证的研究只有在精心选择的狭小的范围内才有效。
在实际中也并非只有被经验证实了的命题才有意义。
即使现象能够被经验观察到,但产生现象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却是无法观察的,像我们能够观察到化学反应,而解释化学反应的分子作用过程则是看不到的。
科学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不只是需要经验,更需要能够超越经验的新思维和预测能力。
实证主义的科学观明显违背了世界存在的真实性、多样性和复杂性。
波普也强调,科学研究需要“逻辑+经验”这样的双重标准。
逻辑经验分析的目的在于澄清科学陈述的认识内容,从而澄清这些陈述中的语词意义。
逻辑实证主义取消了与可观察物的联系,而解释和预测具有相同的逻辑意义。
拉卡托斯更是提出,不应该像以前那样把单个的命题或理论看作理论检验或评价的对象,而应该把一切科学理论都置于一定的科学纲领之中。
任何理论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实验绝不能简单地推翻理论,科学理论也不能简单地被经验所否证。
科学进步的合理性在于接近真理的符合程度。
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实证主义科学观的学术合法性地位。
在心理学界,随着极端实证主义研究范式行为主义学派的衰落,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出现了复兴与重振的势头,并逐渐形成了一种无定型、兼容并包的具有边际型结构特征的“后实证主义”思想倾向。
后实证主义者认为,实证主义范式在强调把心理学建设成为一门纯粹的科学固然有其正确的一面,但却并没有考虑与之相关的两个重要问题:
第一是科学知识的内容和标准是什么?
它们的普遍程度和深度如何?
第二是科学知识的意义是什么,或者说这种意义是如何确立的?
实证主义范式并没有解决这些重大问题,而只是一味地拒斥理论陈述而赋予观察事实以特别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优先地位,进而从反形而上学道路出发走上了另一种形而上学的道路。
为了摆脱实证主义自然科学观和方法论的困扰,进一步确立及重建一种更适合于心理和行为研究的新的科学观和方法论,后实证主义心理学研究者将现代科学实在论、科学解释学和现象学作为自己的理论工具。
所谓科学实在论是倡导对科学知识的解释要保证其正确性的一种学说。
科学实在论所讲的“实在”意味着“存在着的东西”,它强调客观世界存在着三种意义的“实在”内容:
一是指独立于人的客观实在,其本质特征是超验性;二是指经验实在,即人的经验可触及的实在;三是功能、关系性存在及观念性实在。
“不只是存在我们能感知的东西,也存在理论科学方法允许的范围内我们能想象的东西。
我们拥有关于事物、结构、过程等我们不能感知的可靠知识”。
[7]后实证主义者强调真理与实在的一致性。
而传统的实证主义则以因果论和还原论来解释事物现象及其活动规律,从而确定其意义。
对于无法实证解释的问题,要么抛弃,要么否认其存在的合理性。
后实证主义者提出,心理学的理论评价标准可以在不同层次、类型和水平上进行,概念与逻辑标准也是实验评价的一种重要方法。
科学解释学是当前后实证主义心理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法论武器。
解释学是有关意义、理解和解释等问题的学说体系,其“作为后实证主义的智力世界的基础——现象学和解释学传统的延续”。
[8]狄尔泰被看作是西方传统解释学的集大成者。
在20世纪初期,当心理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纷纷走向实证化的同时,狄尔泰提出了相反的意见。
他认为,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是两类在研究主题与研究方法上均极不相同的科学。
狄尔泰并不否认人文科学作为一类科学而存在,而反对将人文科学作为像自然科学那样类型的科学来建设。
他曾与著名实验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展开过论战,提出要建立一种基于精神科学基础上的“描述心理学”,以反对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说明心理学”,认为后者是模仿物理学建立的“原子心理学”。
狄尔泰的解释学有力地维护了作为精神科学和人文科学分支的心理学的科学合法地位。
当代科学解释学在继承狄尔泰精神遗产的同时也强调研究方法的本体论地位。
认为对意义的理解具有人类存在的本体论特征,提出首先需要研究多重意义结构,然后从表面意义揭示隐蔽意义。
科学研究的本体性规定只能存在于解释的方法论中,且只有通过各种解释之间的“冲突”才可获悉被解释的存在意义。
另外,科学解释学还从“移情”的角度提出,研究者或诠释者必须进入文本者的精神世界,才能对其价值和意义进行“客观理解”。
在后实证主义者看来,现代人文社会科学尽管没有达到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那样的精密化陈述水准,但许多人文社会科学没有必要像自然科学一样实现精确化,通过日益运用条理化的结构模式,增强自身的科学和严密性。
后实证主义者认为,理论范式也有比较明确的研究纲领和程序。
许多人批评这种范式的研究:
没有普遍被接受的方法、程序和一整套共识的专家意见;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抽象,往往不够具体和精确;对研究结果没有充分的信心和信念……但这一事实并不意味着理论研究“怎么都行,怎么说都可以,或者没有任何标准”。
相反,理论研究恰恰由于缺乏诸如有实验的方法这样的东西来依靠,就迫使自己必须“以概念分析为首要步骤、以框架问题为主题、以问题解决为中心”[9],寻求甚至是更大程度的清晰性、严密性和精确性。
理论研究范式把原创性、富于想象的感受性和纯粹理智逻辑的严密性三者结合了起来,成为人类认识世界、建构知识系统的不可取代的精神资源。
例如,“近几年来,理论心理学的最重大成就之一就是提出如何取得统一的规划和评价标准”。
[10]在心理学的发展战略规划方面,后实证主义者提出要将心理学领域统一规划为两种本体论:
心理主义的本体论和物质主义的本体论,且不可从一个还原到另一个。
心理主义的本体论强调心理学领域应该被限制到思想、感觉和有意义行为上;物质主义则应该将心理学限制到身体的物质状态、特别是脑和神经系统上。
这两种本体论会进一步推动心理学的繁荣和进步。
在科学研究评价标准问题上,受当代科学解释学和科学修辞学发展转向的影响,倡导后实证主义的学者提出,可以从3个层面上建立新的科学评价标准:
1概念与逻辑标准;2科学解释学的标准即价值和意识形态标准,通过分析理论的价值和社会应用功能,判断理论的优劣;3科学修辞学的标准通过修辞和叙事手段,理论可获得语言系统的形式化和公理化表述。
“而与实证数据的一致性不再是唯一的标准”。
[11]理论研究范式允许区域内扩张。
二、前沿主题:
心理学理论研究的重点领域 近年来,后实证主义者不仅在反思传统心理学的基础性前提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而且在探索新的心理学知识理论形态方面也做出了贡献。
以元理论研究、文化心理学、社会建构论为代表的一批新的研究范式初现端倪,汇成了当前心理学理论研究的前沿主题。
(一)心理学的元理论研究 理论创新是现代科学研究的灵魂。
现代科学研究创新的显著特点在于,当今科学技术的变革是整体性的知识框架的变革,而不只是局部和事务性的变化。
有关理论本身及其社会意义、技术、方法、策略手段、选择和评价的,是最重要的一类知识,这就是“元理论”和“元技术”。
元理论和元技术是一种在整体意义上更多更好的理论或技术。
因此,重新思考传统基础理论的价值和重建科学的元理论基础便成为当代心理学的重要发展趋势。
长期以来,心理学在努力成为一个统一的理论方面常常显得力不从心,但是寻求心理学的理论范式的努力还一直在继续。
尽管在新的千年里,心理学的分化与分裂还在加剧,但致力于澄清基础理论秩序的元理论研究的兴起,也标示着当代的心理学者已经有勇气来面对这些反复出现的根本问题。
因为它们都是必须面对却又有可能无法做出圆满回答的问题。
瓦格纳指出,20世纪末期的社会科学各种问题虽然相互纠结,但是社会科学内部出现了最为关注的两大主题:
一是致力于澄清理论,二是致力于为认识论、本体论和方法论确立坚实的基础,即“以多种理论模式作为建立秩序的根据”[12]。
心理学的发展也证明,研究人的行为活动离不开对基础理论的系统评价和反思活动。
当前后实证主义者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划分为两部分内容:
一类是元理论;另一类是实体理论。
元理论是指以学科自身以及学科的研究状态及其发展规律为对象的研究取向,其研究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
一是作为获得对理论更深刻的理解手段的元理论,努力发展现存学科理论的潜在结构;二是作为理论发展之前奏的元理论,即研究理论是为了产生更新的理论;三是作为中心观点之来源的元理论,即研究理论的目的是为了产生一种成为部分或者全部心理学理论之中心的观点。
[13]一般来讲,元理论的研究价值在以下两种情境中最具有学术意义:
一是当一门学科的主题概念出现某种转变,从而要求修改目前该学科中所通行的研究范式和纲领;二是由于学科很久没有进展,似乎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许多研究者越来越困惑,于是便对某一学科奠基者当初提出的学科目标的可行性、理论的恰当性等基础性问题提出反思、追问和质疑。
寻找“心理学理论应该是什么”的潜在结构问题是目前元理论研究的重心内容。
元心理学的基本学术领域是“致力于理解心理学的本质和潜力”[14]。
(二)多元方法论问题 方法论是心理学理论研究的必然组成部分。
新科学的理论基础必然要求重建科学方法论,以便为心理学研究提供新的途径和视角。
所谓方法论,是指讨论研究方法如何符合科学原理的理论,其包括研究方法的指导思想、选择方法的依据、理论评价的标准、科学哲学对心理学的影响、方法与对象的关系、研究方法的利弊得失、心理学研究所应遵循的指导原则等。
心理学方法论重点探讨诸多变量之因果关系的准确性问题,明确一些作为研究前提的基本观点。
多年来心理学对理论研究排斥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在于其难以找到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黑格尔说过,方法并不是外在的形式,而是内容的灵魂和概念。
因为观点结论的正确性必须通过方法来支撑,因而,近年来后实证主义者十分重视对心理学方法论问题的探讨,他们提出要确立一种多元方法论标准评价体系来解决心理学的学科发展困境。
长期以来,心理学界盛行着“方法中心论”观点,造成了现代心理学陷入一种理论上缺乏中心、而在方法论上试图保持一致的“独特”学科。
后实证主义者反对以定量方法评价一切的做法,提倡多元化的方法论模式,认为方法的丰富性、多元性是学科成熟的标志。
成熟学科的理论范式是相对稳定的,而方法是多元的,通过多样的方法可以揭示科学的丰富内涵。
多元成分之间是互补的、和谐的,而不是对立的、不相容的。
后实证主义的研究范式并不排斥实验和测量,而是强调要防止对实证方法的绝对盲从和迷信。
主张实证研究应该成为多元心理学研究范式中的一元,而不应再享有特别的认识论地位。
因此,后实证主义所强调的多元化方法取向,既尊重传统的科学方法如定量和实证的研究成果,也重视质的研究方法、叙事的方法和后现代主义的方法,倡导理论与方法的契合性和多样性。
认为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地位,不能选择任何一种而排斥其他方法,应该根据研究的问题来选择研究方法。
他们认为,目前心理学研究方法主要集中于四个方面:
1适用于所有研究的方法;2适用于定量研究的方法;3适用于质性研究的方法;4适用于社区心理学的特殊方法。
[15]其中第1和第3种更具有理论范式的研究特征。
后实证主义者也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
理论研究不能长期停留在批评、质疑和反思的层面上,也必须运用新的知识和技术方法去阻止心理学的解体。
近10年来,心理学理论研究在方法领域做出了许多积极的探索。
元分析方法、结构功能分析方法、行动研究、模型方法、解释学、叙事心理学和质性研究技术的兴起,为理论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工具。
(三)文化反思与心理学的理论建设 从文化视角探讨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理论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特点。
心理学研究的文化转向是加强心理学理论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和切入点。
文化与心理学的发展是相互关联的,在文化中寻求意义是人类行为的真正原因。
格根指出,作为文化资源的心理学理论研究需要从实证主义的范式中解放出来,把潜在的理论结构应用到社会生活中。
布鲁纳晚年对认知心理学发展中的失误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反思性批判。
他认为,将冯特开创的另一个心理学研究范式理解为“民族心理学”是不正确的,而应该是“文化心理学”。
因为冯特曾说,心理学应该看作是文化科学的代表(geistewissenschaften),而不是自然科学的代表(naturwissenschaften)。
布鲁纳和奈瑟明确指出,文化取向的心理学具有深刻的方法论意义。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一大失误是在开始阶段从“意义”转向了“信息”,意义概念被替换成了计算能力。
目前“要还心理学以原貌”,要使认知革命复归于“意义建构”,必须使“心理学植根于文化,围绕着这些使人与文化相联系的意义形成和意义使用的过程来组织”科学理论。
[16]在布鲁纳等人看来,心理学的理论建设包括软文化约束与硬文化约束两个方面。
因此,心理学的文化研究既涉及对文化心理学的深入研究,同时也探讨心理学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品性,另外还需要重视学科文化制度建设和职业制度建设等要素。
仅从制度文化建设层面上而言,心理学的文化内涵功能便非常突出。
心理学的文化内涵不仅涉及科学观、方法技术方面的规范,同时还包含一系列社会规则、制度、政策文化的引导。
国家的科学政策、社会体制、意识形态等文化因素,历来是影响制约甚至决定心理学发展的一项重要变量。
作为文化制度建设的心理学理论研究,在科学建制设计、职业标准制定、专业人力资源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学术规范建设等领域,已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许多国家的文化政策对心理学的人力资源建设与职业培训起到了制度性的推广作用。
例如,目前美国心理学有30多万专业工作者,日本是5万,以色列为1万,而我国只有不足5千人。
美国心理学的繁荣得益于联邦政府所给予的许多特殊优惠政策的支持。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心理测验和评估在军队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美国军方对心理学的积极支持。
而《国防教育法》、《中等教育法》等政策法规更是以国家立法的形式,使心理学在国家核心部门和国民教育制度中扎下了根基。
现代西方的医疗卫生制度又使全体公民的身体健康具有医疗与心理治疗这样两套保护系统。
近年来联合国科文组织也要求,在每6000—7500名中小学生中,至少需要1位心理学专业工作者(以此标准我国仅中小学便需要3万名专业服务者)。
目前后实证主义者提出,要以更广泛的文化视野重建心理学的学科制度与职业制度。
在我国,文化心理学研究已经有了相当规模,但是对心理学的制度建设研究探讨的不够,我们特别需要加强宏观制度层面的心理学文化建设力度。
(四)社会建构主义与修辞心理学 后经验主义时代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强调理论的社会建构特性。
社会建构主义主要有三个派别:
后现代的社会建构论、实在论的社会建构论和修辞反应的社会建构论。
以格根为代表的社会建构主义者提出,要“使科学主义心理学对人的扭曲需要让位于一种本来就应该是合理的并且是开放的心理学了,并且精神世界丰富多彩且充满思想、记忆、知识和态度的人类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中心”。
[17]强调在后现代的科学观、技术观、实践观基础上,建设更加人道合理的理想的“后现代社会”,探索出新的精神形式、文化样式和心理学样式。
社会建构主义者认为,科学理论是暂时的、可以修正的。
心理学的概念、理论完全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心理学研究并不是知识的客观积累过程。
心理学理论存在于学科共同体之间的语言沟通、协商之中,学科专业术语是对话、沟通和协商的结果,语言习惯的使用来自于语言前结构被普遍化为“科学事实”。
以肖特为代表的社会建构主义者则在科学修辞学的影响下,发展起了一种修辞心理学,这也为反思实证主义的科学基础提供了不少新的线索。
修辞和叙事作为一种文学表现手法一直受经验实证科学的排斥。
实证主义者认为,科学理论通过中性的语言,以逻辑的、客观的方式表现自身,与叙事和修辞手段没有任何联系,科学必须以“理”服人。
但肖特等人强调,修辞和叙事并不是文学的独有产物,实际上科学也在运用这种手段,以增加理论的魅力。
修辞和叙事具有方法论意义,科学陈述其实都建立在修辞的操作上。
通过修辞和叙事手段,理论可获得语言系统的形式化和公理化表述,为判断理论陈述的一致性和完美性提供了形式化的标准。
同时,“修辞和叙事作为一种方法论也是一个发明、创造和批判的过程,是一个理论意义的重建过程。
修辞和叙事也具有认识论的意义”[18]。
修辞与现实之间经常存在着许多矛盾,通过对这些矛盾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发现潜在的理论结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学 理论研究 范式 转换 及其 意义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