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力数控折弯机数控操作系统.docx
- 文档编号:28537142
- 上传时间:2023-07-18
- 格式:DOCX
- 页数:44
- 大小:395.97KB
扬力数控折弯机数控操作系统.docx
《扬力数控折弯机数控操作系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扬力数控折弯机数控操作系统.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扬力数控折弯机数控操作系统
MB
扬力数控折弯机
系统操作手册
一、数控折弯机工作原理
1、工作原理
2、MB系列数控折弯机控制轴
1、控制轴的定义
2、控制轴的位置和特性
二、数控折弯机模具选择
1、下模选择
2、折弯力
3、数控折弯机折弯力常见折弯力速查表
4、上模选择
5、上、下模的安装
三、数控操作系统
1、开关机以及环境
2、操作概览和一般介绍
3、操作面板简介
4、编程方式
5、帮助文本
6、图形编程
7、数据编程/数据编辑
8、参数说明
9、产品选择
10、模具及机床外形的编程
11、机床上下部外形
12、程序与模具备份
13、单独的模具存入/调出操作
14、
15、数控折弯机的维护
16、上、下模具的选择,更换及注意事项
17、上、下模的安装注意事项及安装方法
18、同步带的涨紧调整
19、后档料的精度调整
20、X轴参考点的调整
21、X轴与下模平行的调整方法
22、Y轴参考点的调整
23、CROWNa(扰度补偿)调整
24、X轴抖动的调整
25、X轴移动不到位的调整
26、机床正常状态下滑块下滑
27、同步伺服阀的调整
28、滤芯的更换方法
29、补偿油缸的更换方法
30、液压油更换
31、机床不能运转
32、脚踏开关踩下,滑块不移动
33、滑块移动不稳定
34、机器工作时,后挡料部件有异响
35、中部和两端的折弯角度不同
36、两端的折弯角度相互不一样
37、折弯角度与设定角度有差异
一、数控折弯机工作原理
1、工作原理
MB8系列数控折弯机是上动式的数控液压折弯机,集数控技术、伺服与液压技术于一体。
通过控制阀的动作来驱动左右油缸伸长与返回,这过程中带动机器的上横梁(滑块)上升与下降,上横梁的同步动作是结合了光栅尺讯号的反馈及比例阀发出的流量,通过荷兰Delem数控系统完成。
数控系统备有显示屏幕,可以人机对话,模拟折弯工序,不同角度工件的折弯可以一次成形。
CNC控制左、右油缸的两个阀的开口,如果需要,油缸内的流量可由伺服阀再分配,使上横梁垂直方向直线移动,移动量是由新测得的脉冲数来确定的。
来自CNC控制器的信号通过伺服阀变成液压信号来控制阀的动作,在液压系统中每个油缸都有自己的独立的控制回路,伺服阀以及填充阀。
2、MB系列数控折弯机控制轴
1、控制轴的定义
MB8系列折弯机通过CNC所控制的轴定义如下:
Y1—滑块左端油缸;
Y2—滑块右端油缸;
W—下横梁凸形补偿油缸(即挠度补偿系统);
X、X1、X2—后挡料前、后移动;
R、R1、R2—后挡料上、下移动;
Z、Z1、Z2—后挡料左、右移动;
注:
滑块位置可由绝对值方程或角度大小编程;
后挡料控制轴
2、控制轴的位置和特性
轴
零点位置
实际数值
Y1滑块左边(上或下)
工作台表面
工作台表面到滑块模具(上模)的距离
Y2滑块右边(上或下)
工作台表面
工作台表面到滑块模具(上模)的距离
X、X1、X2后挡料〔前后〕
下模中心
下模中心到后挡料的最大距离
R、R1、R2后挡料(上下)
下模表面
后挡料最低点至后挡料最高点的距离
Z1后挡料左边〔左到右〕
机身左侧
机身最左侧至左后挡料头中心的距离
Z2后挡料右边(右到左)
机身右侧
机身最右侧至左后挡料头中心的距离
MB8系列折弯机各控制轴的位置见下表
注:
1、各种轴的编程根据CNC手册编制;
2、表中所指的“左”和“右”是指人对机床,从机床的前面而言。
后挡料标准配置是:
数控系统控制,伺服电机驱动X轴前后移动,Z轴、R轴手动调节。
后挡料采用进口直线导轨和滚珠丝杠来传动和支承,传动精度为±0.02mm,工作定位精度为±0.10mm。
根据用户要求,机器的后挡料的定位也可单独控制,此系列机器适用于折弯批量大,精度高的工序上。
后挡料是靠直线导轨和滚珠丝杠来支承的,它由一个从机身一侧到另一侧的梁和导轨式移动式后挡料机构组成,后挡料的导轨安装在机身两侧,后面有自由移动的工作空间,X向移动部件由CNC控制,后挡料是靠伺服电机驱动。
二、数控折弯机模具选择
1、下模选择
下模示意图
V型下模V的宽度必须根材料的厚度S确定来确定一般公式为:
S<3mmV=(6~8)×S、S>3mmV=(8~12)×S
F0:
当材料抗拉强度为450N/mm2时,每米所需折弯力(kN/m);
S:
板材厚度(mm);
B:
最小的折弯宽度(mm);
V:
下模开口的宽度(mm);
R:
折弯半经(mm);
2、折弯力
机床表内所给出的折弯力为:
材料抗拉强度=45kg/mm2(450N/mm2)时,下模开口、板材厚度确定的条件下,每米所需折弯力(T/m)。
当材料不同时,材料抗拉强度为σkg/mm2时,每米所需折弯力(T/m)可由下列公式计算。
F1=F0·σ/450(T/m);
3、数控折弯机折弯力常见折弯力速查表:
4、上模选择
上模在快夹中的安装:
松开锁紧手柄,装入上模,调整上模,旋动调节螺钉,让上模安装面与支承体面紧密贴合,最后压下锁紧手柄锁紧上模。
松开锁紧手柄,按下压板的上部,可取出上模。
5、上、下模的安装
三、数控操作系统
1、开关机以及环境
开、关机时间间隔至少大于20s;
下班关机前,滑块必须降到最低或用两等长方木垫于两滑块下;
系统由大量微电子印刷电路组成,其对灰尘、温度、湿度等要求较高,对工作环境较差的厂家应考虑搞一个专门的封闭式的房间,并安装空调且定期清洁。
2、操作概览和一般介绍
操作方式;
系统有四种以下方式
手动方式:
在该方式下可以编制单个折弯的所有参数,数控系统被启动后,将检查所有参数,后挡料将到达编程位置。
编程方式:
在该方式下您可以对折弯程序进行编程或编辑,并可以从U盘和附加存贮设备上读写产品程序和机床参数。
自动方式:
在该方式下,系统启动后,选定的程序可以自动连续执行
单步方式:
在该方式下,选定的程序可以一步一步地执行。
前面板除了四种操作方式选择按键外,还包括以下。
以上操作方式可通过操作面板上按键来选择,同时选定操作方式键上的LED指示灯亮。
3、操作面板简介
操作面板除了四种操作方式选择按键外,还包括以下键:
系统外观如下图所示:
屏幕
功能键
急停按钮
手轮
光标键
操作模式键
停止按钮/启动按钮
数字键
系统的具体配置可能有所变动
1.a
系统的操作主要通过前面板上的各个按键实现。
关于所有按键以及它们的功能我们将在下一节中进行描述。
除了前面板上的按键以外,系统还配备了一个嵌入式的触摸板或者一个外部USB鼠标,用来对菜单项目、参数或功能按键进行选择。
是否有此功能要取决于具体配置。
在本手册中,“鼠标”代表着一种可选的输入外设,它的操作在本手册里进行了介绍。
数控系统有如下四种操作模式
手动模式
该模式下可以设定单次折弯的所有参数。
按启动键启动系统,
执行所有参数,后挡料定位。
在该模式下,可手动移动各轴。
编程模式
在该方式下可以创建新的或编辑已存在的折弯程序,也可以将
折弯程序存入软盘和其他的存贮设备或从其中读出。
自动模式:
在该方式下,可以自动执行选定的程序。
单步模式:
在该方式下,选定的程序可以一步一步地执行。
每种模式都可以通过对应的模式按键来选择。
同时该模式按键上的LED灯指示点亮。
前面板除了四种操作方式选择按键外,还包括以下部件:
键盘:
10个数字键(0到9),
包含字母和数字输入
小数点
清除键:
清除
数据输入区域
的内容。
加/减切换
回车键,确认一个设定
的值。
光标控制键
停止键
起动键返回上一级菜单
手轮:
手动控制各轴的移动(Y+后挡料各轴)
急停按钮:
由机床制造商来执行。
功能按键:
显示器底行对这些按键的功能进行了描述。
结束当前操作:
除此按键外,也可能通过外接键盘上的
提示键:
在屏幕右下角上有“?
”标记时,可以按“?
”来获得当前功能或参数的解释说明。
1.4.
侧面接口
在系统的右侧面,包含以下接口的连接:
2路USB接口
该两路USB接口用于连接外部的USB设备,象U盘、USB键盘等。
编程锁
编程锁用于防止乱改程序,在锁定时,只可执行选定的程序,不能编辑更改。
4、编程方式
编程模式
选择编程模式。
编程模式下的主菜单界面如下:
菜单中的每个项目都可以有几种方式来选择:
——输入菜单的编号后按回车键确认
1.b
——
——用箭头按键移动高亮度光标至所需要的菜单并按回车键确认用鼠标点击想要的菜单
——菜单项目的解释
1、创建产品图并计算折弯工序(图形编程)
2、编辑产品图并计算折弯工序(图形编程)
3、创建CNC程序(数字编程)
4、修改现有的程序(数字编辑)。
5、从工件库中选择一个程序。
6、写程序到一个备份媒介或从一个备份媒介中读取程序。
7、上模的尺寸编程
8、下模尺寸编程
9、对机床上部外形尺寸进行设定。
10、对机床工作台的尺寸进行设定。
11、设定编程常量。
12、将模具参数和机床外形参数写入到一个备份媒介中或者从一个备份媒介中读取模具参数和机床外形参数。
选择编程方式后,屏幕显示如下图所示:
通过按下菜单数字键和回车键选择编程对象:
1+回车键在屏幕上画产品图并计算折弯工步,图形编程。
2+回车键编辑已有的产品图形并计算折弯工步,图形编程。
3+回车键程序一个新的程序,数据编程。
4+回车键编辑一个已有的程序,数据编程。
5+回车键从产品库中选择一个程序。
6+回车键从U盘上读写程序,U盘可插入系统后面USB接口中。
7+回车键上模尺寸编程。
8+回车键下模尺寸编程。
9+回车键机床上部外型编程。
10+回车键机床下部外型编程。
11+回车键机床常量参数编程。
12+回车键从U盘读写模具参数、机床外型及机床参数。
5、帮助文本
系统备有帮助功能,帮助功能“?
”在屏幕左下角。
按下此键,屏幕会显示出当前页的参数说明。
6、图形编程
从主菜单上你可选择一种编辑项,在图形方式下。
设计或编辑一个产品,选择菜单1或2,通过图形编辑器以输入产品轮廓。
7、数据编程/数据编辑
在数据编程方式可以编程新程序,在数据编辑方式,可对已有旧程序修改,编程和改变数据,两者使用方法一样。
参数说明
角度选择……………………………….Mα=
Y轴编程方式的选择
绝对值=Y轴绝对尺寸来编程折弯位置
a=Y轴通过实际角度编程折弯位置
厚度………………………………………TH=
所折板的厚度(单位:
mm)
材料………………………………………Ma=
选择所折材料种类,通过它来计算折弯深度,这些材料参数在主菜单11中均可以进行修改。
材料E-模量(N/mm2)抗弯强度(N/mm2)
1=钢210.000400
2=铝70.000200
3=锌94.000200
4=不锈钢210.000700
5/6=其它定义的材质
板材宽度…..…………………………….L=
板材展开的长度
连接……………………………………..CN=
用于连接另一个已编好的折弯程序。
8、参数说明:
上模……………………………UP=
选择的上模号
下模…………………………….UN=
选择的下模号
折弯方式……………………..BM=
选择折弯方式
0=自由折弯
1=压底折弯
10=压平折弯
11=压底压平折弯
长度……………………………BL=
在模具之间的板料长度
角度……………α/Y=
实际折弯角度。
开口…………………………….DY=
该参数定义为上模和下模的间隙距离。
后挡料位置(X轴)…………………….X=
工件折弯尺寸(含板厚尺寸)。
循环次数…………………….CY=
在此工序折弯次数(0-99)CY=0时该工序跳过。
速度……………………………V=
折弯速度(慢下)
压力…………………………….P=
自动计算出的折弯压力
保压时间……………………….T=
在折弯点的保压时间
减压速度………………………BS=
泄荷行程的速度
泄荷……………………………DC=
泄荷距离
平行度…………………………Y2=
平行度(Y1、Y2滑块最终位置差,在夹紧点以下时有效)。
第一道弯编好以后,在屏幕下方会出现“插入折弯”,按下此键编辑下一道弯,依次类推。
10、产品选择
在编辑菜单中,选择菜单号5进入产品选择
选择你所需产品程序的序号,调入此程序。
11、模具及机床外形的编程
上模编程
首先在主菜单中选择7,上模编程,则屏幕将出现内存所有模具序号清单。
模具的全屏幕显示:
在该屏幕可显示所有模具库中的模具情况。
编辑上模图形
在按下S8以后,屏幕进入图形编辑状态,如下图所示:
首先要求输入模具高度及模具角度。
注意:
1)模具的右侧为后挡料方向。
2)模具的最下点为滑块着力点中心。
上模参数:
代码…………………………………C:
最长为20位字母或数字组成的字符串
抗强…………………………………...R:
模具最大允许压力。
(单位:
kN/mm)
宽度……………………………………L:
使用模具的长度(即板材宽度)。
Z-轴位置………………………………Z:
补偿上模具中间位置与机床中间位置间的差值(该值缺省值为0),系统在计算Z轴位置时,还会依据以下参数计算:
板宽、Z轴距离(主菜单11:
机床常量)。
半径………………………………….RA:
上模口半径。
该参数用于选择折弯半径,在实际计算中该参数不起作用。
压平高度…………………………..FH=mm当使用了压平模时,该参数必须编程。
该参数用于在压平时计算Y轴位置,缺省值为模具高度,每次模具高度改变时,考虑到安全因素,该值会自动调整。
在计算速度转换点及最终折弯位置时,会自动加上两倍的板厚。
另可在主菜单11中对该位置进行补偿。
下模编程:
下模编程在主菜单中选择8,进入下模选择菜单,移动光标到须编辑的模具,用S8进行模具图形编辑。
下模编程:
下模编程在主菜单中选择8,进入下模选择菜单,移动光标到须编辑的模具,用S8进行模具图形编辑。
下模的绘制:
在屏幕中,须输入下列主参数:
*模具高度h=…….*V开口角度α=…….
*V开口距离v=…….*半径r=……..
V开口值为下模两侧与上模面切线两交点间的距离
按照提示输入主要尺寸参数。
注:
在该图中模具右侧为后挡料位置,V型模开口中线为模具的着力点位置。
V型开口侧面将用计算X轴及R轴的碰撞情况。
下模编程参数常量
在屏幕中选择S5,改变机床下模参数,如下图所示:
参数意义:
代码…………………….C可以由最大20个字母数字组成的字符串为模具名。
强度……………………R=最大允许折弯强度。
(单位:
kN/mm)
X轴安全区SN=计算X轴安全区(最小X轴值),该值为下模V型开口中心到模具侧面(挡料侧)距离。
X-轴转模安全区………ST=模具在翻转过程中,最小X轴距离。
速度转换点…………….M=该距离为从板料向上到速度转换点的距离。
压平高度……………….FH=mm该参数在使用特殊模具后,可用于板料压平,具体参数可参考上模编程。
12、机床上下部外形
机床的上下部外型的绘制跟上下模的绘制一样,右侧对应着机床的后侧。
在开始绘制图之前,必须先输入滑块及机床工作台的高度。
点划线部分为机床的着力点。
机床的工作高度为工作台面到地平的距离。
13、程序与模具备份
在主菜单下,选择“6”进入产品程序备份
在主菜单下,选择“12”进入模具备份(机床参数在“19”页面)
从U盘中读写程序完全通过操作面板上的功能键来完成,推荐对模具和产品程序分开处理。
程序和模具可通过按“产品备份(模具备份)”进行备份,全部的存
贮器的东西均可贮存U盘中。
从U盘读入程序和模具可以通过按“恢复(调入模具)”,如果从U盘中续入的模具已在内存中含有,内存中的模具将被调入的覆盖。
注意:
新的U盘必须格式化,必须通过数控系统进行格式化。
功能键:
模具备份:
向U盘中存入程序/模具
调入模具:
从U驱中读入程序/模具
返回键:
返回程序菜单
14、单独的模具存入/调出操作
模具可以通过主菜单“12”选择软键进行读写操作,在进行这一操作时其主菜单“11”的“编程常量"也被进行读写操作,模具和“编程常量”读写操作不能分开。
模具的存入/调出仅能在模具菜单下进行选择,如果备份“机床参数”,必须和机床供应商联系,调出时可以通过主菜单下的“12”号子菜单的“恢复工具"恢复“机床参数”的设置,同时提示信息将显示在屏幕上。
我们推荐使用U盘做好备份,保存好备份U盘,以便重新调入模具,机床参数,编程常量,防止系统内存数据丢失。
手动模式按手动模式键,数控系统进入手动方式:
所有这些参数都是可以独立编入。
上模…………………………UP=上模序号
下模………………………….UN=下模序号
材料………………………….MA=选择加工板料类型
1:
钢4:
不锈钢
2:
铝5/6:
根据在程序常量是设置抗拉强度和E-模数定义
3:
锌
厚度………………………….TH=加工板料厚度
长度……………………………BL=加工板料宽度
折弯方式………………………BM=折弯方式
0=自由折弯1=压底折弯
10=压平折弯11=压平+压底折弯
校正……………………………Ca=核正折弯角度
如果编程90度,实际加工后为92度,则核正为-2度
角度……………………………a=折弯角度
Y轴…………………………..Y=编程或计算的Y轴值(针对某一角度)
速度转换点………………M=速度转换点的位置
压力…………………………….P=在折弯时,输出的吨位
X-轴……………………………X=后挡料的编程位置
开口…………………………..Dy=滑块的开口高度,相对速度转换的高度(上下模之间的距离)。
速度…………………………..S=折弯速度
减压速度…………………….BS=在Y轴泄荷时,其泄荷的速度。
保压时间……………………T=在折弯点的保压时间。
平行度....................................Y2=用于Y2角度的校正
全自动/半自动
系统启动后,处于自动模式,将一步一步地自动执行,当执行一新的程序时,必须检查机床的模具和机床外形,同时系统在屏幕上行显示模具号,显示程序共有几步,每步的重复次数,程序名,图号和连接的程序。
在水平线上面,所编程的参数和计算的参数被显示出来,这些参数被分成两块,功能区、轴区。
在水平线之下的参数,可以直接输入:
折弯号…………………………….BN=选择程序的折弯序号
校正a1……………………………….C1=当前折弯角度校正Y1
校正a2...................................................C2=当前折弯角度校正Y2
校正X……………………………….X=后挡料该步X的校正。
工件数………………………………ST=程序计数数量
G-校正……………………………G2=对程序的每一步进行角度校正
G-校正X………………………G=对程序的每一步进行X轴的校正。
三、扬力数控折弯机的维修
1、上、下模具的选择,更换及注意事项
1)、上模选择:
A)、上模的选择依据折弯力的大小,模具的极限负荷不能超过;
B)、用户可选择特殊模具,如果是这样,特别注意,这些模具的负荷和正常的模具不一样。
2)、下模选择:
V型下模V的宽度必须根材料的厚度S确定来确定一般公式为S:
板材厚度(mm);
b:
最小的折弯宽度(mm);
V:
下模开口的宽度(mm);
S<3mmV=(6~8)×S;
S>3mmV=(8~12)×S;
最小折弯宽b和折弯角随之改变,只有这样,才能合理科学地确定下模外形的极限。
2、上、下模的安装注意事项及安装方法
1)、注意事项:
A)、在机床危险的区域里,操作者安装模具时必须遵守安全原则;
B)、手或身体不允许通过模具;
2)、上模的安装:
A)、将机床控制方式钥匙开关转换到手动方式;
B)、在手动方式下按手动控制;
C)、按机床轴启动键
D)、脚踩脚踏开关,让机床滑块慢慢向下移动,停在折弯转换点;
E)、按机床轴停止键;
F)、松开模具夹紧部分安装或更换上模;
G)、将上模和上模座固定好,轻微地拧紧夹紧螺钉或者关闭模具夹紧部分;
3)、下模的安装
A)、安装或更换下模时,先松开下模夹紧螺钉;
B)、手动将需安装下模开口中心与上模中心对齐;
C)、按机床轴启动键
D)、脚踩脚踏开关;
E)、在手动位置方式下,手动摇手轮慢慢向下移动滑块;
F)、以很小的力将模具压在一起,上模的中心和下模的中心必须在同一直线上;
G)、待模具刃口的一面必须全部相接触之后,将上.下模夹紧部分拧紧;
3、同步带的涨紧调整
A)、将机床处于轴停止状态;
B)、打开机床后防护罩;
C)、松开机床中间位置或X轴电机连接板位置涨紧轮紧固螺钉;
D)、调整涨紧轮到适合位置;
E)、紧固涨紧轮固定螺钉;
F)、安装机床后防护罩;
4、后档料的精度调整
A)、后档指移动后须检查后档指的精度;
B)、用深度尺测量两个后档指的误差;
C)、调整后档指,使两个后档指到下模开口中心距离一置;
D)、试折工件,测量X轴精度误差;
E)、修改X轴校正;
F)、试折工件,确认正确后正常加工;
5、X轴参考点的调整
A)、试折工件,测量X轴精度,计算出误差;
B)、在自动方式或手动方式下,将滑块降到折弯转换点以下;
C)、按编辑方式输入可令19;
D)、输入可令32157;
E)、选3辅助轴;
F)、选X使能;
G)、修改X轴参考点数置;
H)、机床回参后,试折工件确认正确后正常加工;
6、X轴与下模平行的调整方法
A)、检查上模刀口中心与下模开口中心是否重合正常;
B)、以上模为基准,用一只后档指在X轴横梁两端测量出误差(手或身体不允许进入模具)
C)、打开机床后防护罩;
D)、松开机床X轴横梁右侧箱体上丝杠前端的同步带轮上的紧固螺钉;
E)、将右侧箱体连接座固定,使其前后不能移动;
F)、调整同步带,使X轴横梁左侧丝杠作向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控 折弯 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