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文化差异与翻译.docx
- 文档编号:28528303
- 上传时间:2023-07-18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6.42KB
英汉文化差异与翻译.docx
《英汉文化差异与翻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汉文化差异与翻译.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英汉文化差异与翻译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毕 业 论 文
论文名称英汉文化差异与翻译
学生姓名廖方群
学 号309050719
专 业商务英语
班 级09商英7班
指导老师周蕗
2012年4月
英汉文化差异与翻译
摘要: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表达出来
的语言活动。
人类的共性决定各民族语言文化间的共性,只有重视文化内涵,才能克服翻译过程中的语言障碍,真正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因此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不可忽视。
关键词:
翻译;语言活动;文化交流;文化差异
一、英汉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个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
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之间必然存在文化差异,这种文化差异会造成翻译的困难。
英语和汉语在文化内涵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理环境的差异与翻译
从某种程度上说,不同的地理环境影响了生产方式的不同选择。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牛耕是主要的耕作方式,因此汉语中有很多词和牛有关。
英国虽然是一个岛国,但古时主要以马为耕作工具。
牛和马在两国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在各自的语言表达上很清楚地表现出来。
例如汉语中说“吹牛”,翻译成英语就成了“talkhorse”;汉语中的“牛饮”到了英语中就变成了“drinklikeahorse”。
由于我国西依高山、东临大海的地理环境,故素有“东风送暖”、“西风凛冽”之辞。
与此相反,在英国,eastwind是指从欧洲大陆北部袭来的寒冷的风,给英国人带来的是不愉快的感觉。
英国西临大西洋,在春天,凉爽惬意,西风从海上徐徐吹来,带来万物复苏,恰似我国的东风使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在西方文化中,西风是和春天、生命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而不是东方文化中的东风。
此外,由于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
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moneylike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
英语中有很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而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如torestonone’soars(暂时歇一歇),tokeepone’sheadabovewater(奋力图存),allatsea(不知所措)等等。
2.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差异
英美文化中最重要的价值观念是个人自由,它是一种以个人为基本单元,强调“人人生而平等”的文化。
英美文化又被称为“我文化”、“个人价值至上文化”。
在这种注重个人尊严的文化里,权力的重心更多地倾向个体。
而中国传统文化里最重要的价值观念是“忠”和“孝”,人际交往很注意自我与谈话对象的关系。
中国文化又被称为“我们文化”、“集体主义文化”。
例如,中国人常说“四海之内皆兄弟”、“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仁义值千金”、“大树底下好乘凉”等,这都说明中国人常把自己和所谓自家人视为一体并希望能够在自身以外找到安全之所;而英语谚语中却说“Godhelpsthosethathelp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selfisourcentre”(自我是我们的核心),“lifeisabattle”(生活就是战斗),这些英语谚语都在告诫人们:
只有靠自己奋斗,才能获得成功和安全感。
思维方式的差异本质上是文化差异的表现,长久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人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因而也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
如东方人偏重人文,注重伦理道德,西方人偏重自然,注重科学技术;东方人重悟性、直觉、求同、求稳、重和谐,西方人则重理性、逻辑、求异、求变、重竞争等。
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了各个民族按照各自不同的方式创造不同的文化,而这种不同必然要通过文化的载体——语言得以表达。
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常导致翻译中一些词语的引申义不同,因此,我们要谨防翻译陷阱。
例如:
汉语中的“拖后腿”,如直译成英语“pullone'sleg”,其意思就变成了“哄骗取笑某人,愚弄某人”。
再比如,中国人常用“黄色”表示低级趣味、庸俗、猥亵等,但我们不能看到“yellowboy”,就译成“下流男孩”,因为这个短语在英语中指的是“金币”。
3.宗教信仰的差异与翻译
众所周知,西方人多信仰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了世界,世上的一切有上帝主宰;而在中国人心目中,只有主宰一切的“老天爷”,上帝和老天爷的含义并不相同。
在我国的文化里,有道教的“玉帝”,有佛教的“阎王”,有神话中的“龙王”,而这些概念在西方人的心里都不存在。
尤其是“龙”的含义,在英语中,dragon是一种长有翅膀、身上长鳞、有爪子的能够喷火没有地位的爬行动物,它常常跟邪恶联系在一起,在西方人心目中是凶恶而丑陋的象征。
而在汉语中,“龙”对中国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龙”自古以来就是“神圣、高贵、吉祥”,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
因此,在古代,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子孙被称作“龙子龙孙”,还有“龙袍”、“龙床”等词。
我们中国的父母“望子成龙”,但是翻译成英语应说成tohopethatone'ssonwillbecomeanexcellentperson,并没有出现dragon这个词。
汉语中的亚洲四小龙到了英语中则成了“fourAsiantigers”。
在颜色方面,由于中国人信神,受佛教、道教影响,所以中国人大都崇黄尚红,轻黑忌白。
中国人以红色为贵,传统婚礼上的红喜字、红蜡烛、红盖头,不但给婚礼带来喜庆的气氛,而且希望婚后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
所以我们翻译汉语的“红”时要选择喜庆的词。
比如:
开门红getofftoagoodstart
满堂红successineveryfield
但是在西方,至今新人的婚礼一般都在教堂举行,新娘总是身披白色的婚纱,取其圣洁美好之意。
葬礼也由牧师主持,参加者身着黑色的衣服或佩带黑纱,以示对逝者的哀悼,有悲哀、绝望、死亡之意。
如:
awhiteday吉日
blacksheep害群之马
此外,与宗教信仰有关的习语也大量出现在汉英语言中。
佛教传入中国己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习语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
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相关的习语有“Godhelpsthosewhohelp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也有“Gotohell”(下地狱去)这样的诅咒。
4.特定政治文化的差异与翻译
政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举例来说,meetone’swaterloo,Waterloo是比利时首都布塞尔城南13公里处的一个村庄。
1815年6月18日由威灵顿指挥的英、德、荷、比等国联军六万八千人曾在此大败拿破伦军队,导致拿破仑第二次流放。
后来就用此指“惨遭失败”或“困难、棘手之事”。
5.英汉谚语翻译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表述为:
“文化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作为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
”可见文化的覆盖面很广。
谚语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
英汉谚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5.1起源差异
首先,英汉谚语都受到宗教思想的影响,但同中又有异。
英谚受基督教的影响,反映了基督教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如:
Norespecterofpersons.(一视同仁);Manpropose,God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等,而汉谚则受到“儒”、“释”、“道”三教的影响,如: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是儒家的思想;“不看僧面看佛面”是佛教的思想;“饶人不是其次,英汉谚语的起源差别还是很大的。
英谚中有大量出自典章及名人的作品中那些脍炙人口的词句,如:
Neversaydie.(永远不要说“死定了”)出自英国小说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而汉语文史学家们则认为汉谚相当一部分出自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如:
“远亲不如近邻”是对日常生活经验的总结。
除此之外,英谚中有许多来自拉丁文、法文等的外来语,有些甚至保留了原文,如:
Cherchezlafemme.(找出祸水)这是一句保留在英文中而以法语原文形式出现的谚语;而汉谚吸收了大量少数民族谚语,如:
“劣行过四十年仍会败露”来自维吾尔族谚语;英谚中有许多来自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如:
Loveisblind.(爱情是盲目的)来自罗马神话,而汉谚中有大量农谚,如“宁在时前,不在时后”。
5.2地理环境的差异
谚语的产生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英国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英吉利海峡是欧洲许多国家通向大西洋的唯—出口,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要道之一。
因此英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于世界,这对英谚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英语中就有许多与航海有关的谚语,如:
totakethewindoutofone’ssail(先发制人,抢占上风),togowiththestream/tide(随波逐流、顺应时势),tobeallatsea(不知所措)。
英国独特的地理环境使捕鱼业在其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也为英语留下了大量与渔业有关的谚语,如:
hook(land)one'sfish(如愿以偿,用诡计得到想要的东西),haveotherfishtofry(有其他鱼要煎——有其他事要做),playafish(让上钩的鱼不停地拖动钩线而致疲乏)等。
而中国是一个内陆国家,千百年来以农业为主,人与土地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因此汉语中就有许多与河流、土地和农业有关的谚语如:
一帆风顺、过河拆桥、隔岸观火、拔苗助长、五谷丰登、瓜熟蒂落、春华秋实、根深蒂固、沧海桑田等。
5.3习俗差异
英汉习俗差异是英汉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的态度上。
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
汉语中与狗有关的词语大都含有贬意:
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
尽管近年来养庞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
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所以西方人不吃狗肉。
英语中有关狗的谚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有褒义。
在英语谚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
Everydoghashisday.(人皆有出头日);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等。
与此相反,中国人十分喜爱猫,用猫比喻人,常有亲呢的成份,如:
Acathasninelives.(吉人自有天相),而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心地恶毒的女人,如:
Catshidetheirclaws.(知人知面不知心)。
以狐狸为形象时,汉语强调狐狸尾巴露出破绽。
如:
Thetaildoesoftencatchthefox.(常凭尾巴抓到狐狸),而英语强调狐狸花招多,难对付,如:
Whenthefoxpreaches,thenbewareyourgeese.(遇上狐狸说教,当心鸡鹅被盗)。
汉语认为失去马也无妨,说不定会带来好运,如: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而在英语里认为马不可失,如:
Betterlosethesaddlethanthehorse.(宁可丢鞍,不可失马)。
5.4宗教信仰方面
宗教信仰是人们精神活动的一个方面,对民族文化有一定的影响。
与宗教信仰有关的谚语也大量地出现在英汉语言中。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祖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因此汉语中有许多含“佛”、“庙”等的谚语,如“借花献佛”、“无事不登三宝殿”;汉语反映道教思想的谚语有“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乐极生悲”等。
以孔子为祖师的儒家学派在思想意识上也占有重要位置,儒家思想在汉语谚语体系中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如: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恭敬不如从命”;有关幸福的谚语如:
“平安就是福”、“身在福中不知福”;还有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提倡伦理教化和道德修养的谚语。
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在基督教中,上帝是唯一的、至高无上的神。
因此在宗教生活及其活动中产生了许多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的英语谚语,如:
Naturedoesnothinginvain.
5.5历史典故
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谚语,在中国典籍中,谚语多半出现在诗书、传说、诸子论著中,这些谚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对人很有警策和教育意义。
如“名落孙山”、“叶公好龙”等都来自历史典故。
《诗经》中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论语》中名句有“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
”等。
而英语典故谚语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来自《圣经》的谚语,如:
WeareallAdam’schildren(我们都是亚当的子孙);二是来自希腊罗马神话的谚语,如:
Pandora’sbox(潘多拉之盒—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
三是来自《伊索寓言》,如:
adoginthemanger(狗占马槽,占着茅坑不拉屎)。
四是由莎士比亚等文学大师的作品中来,如:
Brevityisthesoulofwit.(简洁是智慧的灵魂)。
当然,英语谚语的来源不是单一的英国文献,而是多种来源,除以上提到的外,还有来自西欧各语言的谚语。
例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那》一书中写的:
Allhappyfamiliesresembleoneanother,everyunhappyfamilyisunhappyinitsownway.(幸福的家庭彼此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其不幸)。
来自法语的谚语有:
Don’tputthecartbeforethehorse.(不要本末倒置)等。
二、文化差异下的翻译策略
翻译不单纯是两种语言在形式上的转换,还包含两种文化在交流中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兼容。
刘宓庆先生也认为:
文化的可译性是由认识的同一性及语义系统的同构原理和人类思维形式的同一性原理决定的。
但同构的相对性及语言的模糊性决定了文化的可译性是相对的。
为此,译者就要采取必要的翻译策略,最大限度地传递文化信息。
1.直译
直译是指按原来的意义和结构直接把原语的词句转译成译语的词句,即如何在保持原语形式的同时不让其意义失真。
这种方法既可保留原语的民族色彩,又让译语读者能够接触大量的异族文化,从而丰富目的语的表达方式。
如:
“条条大路通罗马”,“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等,都是从英语直译过来并被大家所接受的习语。
再比如:
将“挥金如土”译为“spendingmoneylikedirty”,要比选用现成的英语成语“spendingmoneylikewater”好,这样既不影响正确地理解原文含义,又保留了汉语的特点。
总之,直译重在忠实原文,从内容到形式追求最大限度的“信”,但决不等于提倡在翻译中搞形式至上的机械转换。
直译可以保持原文形象生动的比喻,巧妙的手法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尤其适用于那些只为某民族所特有,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词。
2.意译
如直译无法尽显原作风姿或造成目的语读者理解困难,则有必要借助意译。
意译是指将别的民族语言中的无等值物词按照汉语的构词方法和构词成分进行仿照。
如将“holdawolfbyears”译成“骑虎难下”;把“asthickasthieves”译成“亲密无间”;“putthecartbeforethehorse”译成“本末倒置”。
反过来,把汉语的“糟糠之妻”译成“thewifewhosharedherhusband'shardships”;“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译成“eachofusshowshistrueabilities”等等,都是采用的意译手法。
和直译相比,意译更注重意义,忽略细节,要求译文自然流畅。
换而言之,直译和意译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形合”和“意合”的关系。
3.音译
音译适用于专有名词(人名、地名等)和一些特殊的文化现象。
音译中,汉字已经不表意,只表音。
如:
“Beatles”是一支60~70年代在英国影响很大的吉他乐队,音译成汉语为“披头士”,由这个词我们中国人便可联想到此乐队乐手的形象、风貌。
再如:
“cool”音译成汉语“酷”。
一个“酷”字把时下年轻人追求新潮、前卫、崇尚与众不同、寻求个性发展的言行与心态表现的活灵活现。
4.阐释
越是民族色彩浓重的词语和事物,越是作家个性鲜明突出的地方,翻译越是离不开“释”,通过下面两段文字的处理,我们可以看到阐释对文化差异的有效弥补。
①Hiswifeheldthepursestring.(他的妻子掌管经济大权。
)pursestring是钱袋子,握着钱袋子即掌握着经济大权。
②SinceTheBookofPoembeginswithapoemonweddedlove.IthoughtIwouldbeginthisbookbyspeakingofmymaritalrelationsandthenletothermattersfollow.(因思关雎冠三百篇之首,故列夫妇于首卷;余以次递及焉。
)译者为使原文涵义明朗化,直接解释说明了“关雎”与“三百篇”的关系及其内容,点出了作品的文化渊源。
5.信息的增删
由于英语和汉语存在差异,在双语转换中,有时为了求得源语与译入语的表达在概念上的一致,译者常常需要在语言形式上作适当的变通。
这既利于突出译文中语言的合理性和规范性,也便于读者认同和接受源语文化。
在翻译过程中,这种“变通”具体可体现为信息的增补与删减。
例如:
①Itwasthebestoftimes,itwastheworstoftimes,itwastheageofwisdom,itwastheageoffoolishness,itwastheepochofbelief,itwastheepochofincredulity.(这是一个隆盛之世,但也是一个衰微之世;这是一个智慧的时代,但也是一个愚蠢的时代;这是一个有信仰的新纪元,但也是一个充满怀疑的新纪元。
)译文中添加了3个“但也是”,成功地反映了原文所描述的种种对比和矛盾,如不做这样的增补,则无法连接上下文,亦无从再现源语风格。
②ItwasFridayandsoontheywouldgooutandgetdrunk.(星期五发薪日到了他们马上就会出去喝得酩酊大醉。
)译文中如不增加“发薪日”,读者往往会产生迷惑。
在英国星期五是发薪日,这里的增补,使得“星期五”具体化,也让文化信息一目了然。
③Inthestreetbelowapeddlerwascryinghiswares.(房子下面有个小贩在沿街叫卖。
)译文中略去“他的货物”几个字,不但无损原文的语义,而且更生动的再现了源语中的情形。
④…becauseheusedtolendmoneytopeopleindistress,andwouldnevertakeanyinterestforthemoneyhelent…(因为他常常借钱给那些有急难的人,从来不要利钱。
)译文中将原句末尾处的介词短语连同其中的定语从句通通略去,仅用一个“利钱”与之对应,简练地传达了源语的语义和风格。
由此可见,要做好传译,译者必须时时牢记信息增删的目的,并以之为准绳,认真对照两种语言,发挥主观能动性,该增则增,该减则减。
同时,还要协调好信息增补与删减之间的关系,掌握好“度”的问题,决不能无中生有或随意舍弃。
三、结论
综上所述,汉英两种语言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承载不同的文化,这就必然导致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存在诸多相异之处。
要处理好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译者除了要具备对两种文化的领悟、感应能力以及对两种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外,还要不断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努力使自己具备原作者所具有的理想感情和意境。
作为构筑文化交流桥梁的译者,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克服中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做到既尊重别国文化,也尊重本国文化,使译文尽可能达意、传神,从而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包惠南.文化语境与翻译[M].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3]王佐良.翻译:
思考与笔记[M].北京:
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89.
[4]张宁.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0.
[5]梁茂成.英汉谚语的理解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5.
[6]李源.英汉文化差异与语言翻译初探[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
指导老师评语
指导老师签字:
系评定小组评语
评定成绩:
评定人签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英汉 文化差异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