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思考题.docx
- 文档编号:28522256
- 上传时间:2023-07-18
- 格式:DOCX
- 页数:31
- 大小:38.11KB
财政学思考题.docx
《财政学思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学思考题.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财政学思考题
《财政学》思考题
一、单项选择:
1、财政分配的客体主要是(C)
A、社会总产品B、社会商品C、剩余产品价值D、货币
2、市场失灵的原因有(D)
A、政府决策的无效率B、政府机构运转的无效率
C、政府干预的无效率D、不完全信息
3、政府在以下支出过程中,能体现等价交换的原则的是(C)
A、消费性支出B、投资性支出C、购买性支出D、转移性支出
4、劳动力的供给与劳动力的需求在地区、产业结构、技能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称为(C)
A、摩擦失业B、周期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D、季节性失业
5、在下列什么情况下,不会产生投票悖论(A)。
A、单峰偏好形态B、双峰偏好形态C、三峰偏好形态D、多峰偏好形态
6、在战争时期,哪种决策是常用的和必要的?
(C)
A、直接投票决策B、间接投票决策C、集中决策D、独裁
7、财政用于卫生设备的购置从性质上看,属于(B)
A、转移性支出B、购买性支出C、中央财政支出D、地方财政支出
8、以下不属于政府采购原则的是(A)
A、垄断性原则B、公平性原则C、公开性原则D、竞争原则
9、就我国财政目前参与国民收入的主要手段与形式是(D)
A、生产资料所有权B、货币形式C、商品的价值形式D、税收形式
10、财政支出属于转移性支出的有(C)
A、教育支出B、水利费支出C、住房补贴支出D、行政公用经费支出
11、购买性支出不包括下列选项中的(D)。
A、国防支出B、公共教育支出C、公共保健支出D、社会保障支出
12、在市场经济制度下,政府投资主要用于(D)
A、重要的社会投资B、重要生产性项目的投资
C、非生产性部门的投资D、重要的公共工程和基础设施项目
13、政府进行投资的主要依据是(B)
A、投资的内在成本的大小B、投资的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
C、投资的生产成本与收益D、投资的社会成本的大小
14、基础产业从一般意义上讲,是指(A)
A、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的特定经济部门
B、具有明显经济效益的经济部门
C、具有显著的竞争性特点的产业部门
D、具有明显的内部经济效应的特定经济部门
15、经济发展的规模与效益对财政收支规模与效益起到(C)
A、制约作用B、影响作用C、决定作用D、限制作用
16、在证券交易所以外的市场所进行的债券交易,称为(A)
A、店头交易B、第三市场C、第四市场D、场内交易
17、公债交易市场也称(B)
A、公债一级市场B、公债二级市场C、公债三级市场D、公债四级市场
18、既能扩大需求又能增加供给的财政支出手段是(B)
A、社会保障支出B、政府投资C、购买性支出D、转移性支出
19、支持政府进行转移支付的理论前提条件是(B)。
A、资源配置的低效率B、收入分配的不公平
C、通货膨胀D、失业率过高
20、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存在的基本原因是(A)
A、市场存在失效B、政府干预有效C、实现国家职能D、实现供求平衡
21、能够有效提高财政支出效益的支出管理手段是(B)
A、公共支出B、政府采购C、资源配置D、零基预算
22、下列属于纯公共产品的是(D)
A、高等教育B、医院C、城市基础设施D、国防支出
23、社会养老保险的现收现付制适用于(D)的社会。
A、人口老龄化,社会经济状况平稳
B、人口数量变化小,人口老龄化
C、人口数量变化小,人口老龄化
D、社会经济状况平稳,人口老龄化
24、社会保障支出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社会保障税和(C)。
A、社保基金B、发行国债C、转移支付D、财政融资
25、下列关于预算管理体制的核心的表述,正确的是(B)
A、中央财政集中财政收入的比重
B、集权和分权的关系
C、集中与分散的关系
D、预算立法权的关系
26、不考虑以前的财政收支状况,并以经济发展的预测为依据的预算为(C)
A、单式预算B、复式预算C、零基预算D、增量预算
27、分级预算体制实行(B)
A、一级政权,多级预算主体B、一级政权,一级预算主体
C、多级政权,一级预算主体D、多级政权,多级预算主体
28、政府或社会对现役、退伍、复员、残疾军人及烈军属给予抚恤和优待的社会保障制度是(C)
A、社会福利B、社会救济C、社会优抚D、社会保险
29、以下不属于弥补财政赤字的方法有(D)
A、财政性货币发行B、发行银行债券C、发行国债D、发行股票
30、财政管理体制是正确处理国家财政资金分配上的问题,其实质是(D)
A、中央财权与地方财权问题B、财权与事权问题
C、中央事权与地方事权问题D、集权与分权问题
31、以下不是财政宏观调控的对象有(C)
A、总供给B、总需求C、企业的经营状况D、国民经济的运行
32、我国财政政策有(D)
A、产业政策B、供给管理政策C、微观经济政策D、中性政策
二、多项选择:
1、国家财政产生的原因有(DE)
A、经济发展B、社会的分工
C、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生D、剩余产品价值E、国家的产生
2、财政职能的内容有(BCD)
A、区域经济协调与发展职能B、源配置职能
C、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D、收入分配职能E、发行公债职能
3、如果考察公共支出效应分析,应从以下方面来分析(ABC)
A、收入效应B、替代效应C、分配效应D、集中效应E、内部效应
4、判别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有(BD)
A、竞争性B、非竞争性C、排他性D、非排他性E、垄断性
5、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特点包括(ABCD)
A、非营利性B、公开性C、资金来源的公共性D、政策性E、统一性
6、就我国而言,社会保障包含哪几个方面(ABCDE)
A、社会保险B、社会救济C、社会福利D、社会优抚E、社会抚恤
7、市场失灵表现为(ABCDE)
A、公共物品B、市场垄断C、外部效应D、不完全信息E、分配不公平
8、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BC)
A、排他性B、非排他性C、非竞争性D、竞争性E、非垄断性
9、财政支出按费用的类型可分为(ABCD)
A、经济建设支出B、行政管理支出
C、国防支出D、社会文教支出E、公用经费
10、我国国家预算的主要原则是(ABCDE)
A、统一性B、可靠性C、公开性D、公正性E、年度性
12、公债交易的市场类型有(ABCD)
A、场内交易B、柜台交易C、第三市场D、第四市场E、证券市场交易
13、一般而言,国防支出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BCD)
A、居民家庭的收入状况B、国家管辖控制的范围大小
C、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D、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情况E、军人的素质
14、国家财政参与M分配是凭借(ABC)
A、政权B、生产资料所有权C、股权D、企业主管E、中央集权
15、社会保障支出主要包括(ACD)
A、失业救助B、贫困人员的住房补助
C、医疗费用D、社会成员的养老金E、中央集权
16、财政的公平原则包括(CD)
A、实现税负公平B、实现收入分配公平C、横向公平
D、纵向公平E、对贫困人员生活补贴
17、财政补贴的特征包括(ABCD)
A、政府性B、时效性C、可控性D、灵活性E、调节性
18、财政补贴的形式主要有(ABCD)
A、价格补贴B、税式支出C、亏损补贴
D、财政贴息E、生产成本补贴
19、反映一个国家的外债规模的指标有(ABD)
A、经济债务率B、财政依存度C、出口债务率D、偿债率E、外债总额
20、财政籍以实现收入再分配的手段包括(ABCE)
A、税收B、社会保障C、财政补贴D、罚没收入E、公共产品
21、转轨时期,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可供选择的财政政策工具有(ABCDE)
A、公债B、公共支出C、政府预算D、财政投资E、财政贴息
22、以下项目属于我国公共支出项目的是(ABCD)
A、国防支出B、社会保障支出
C、公共工程支出D、公共安全支出E、国有企业建设支出
23、财政投融资的资金来源包括(ADE)
A、政府举债收入B、居民银行存款C、邮政储蓄存款
D、社会保障基金E、发行金融债券
24、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特征有(ABD)
A、规范化B、法制化C、分散化D、相对稳定E、灵活性
25、以下属于财政宏观调控目标的是(ABCDE)
A、充分就业B、经济增长C、物价稳定D、社会分配公平E、国际收支平衡
26、按《预算法》规定,我国复式预算应分为(ABCD)
A、政府公共预算B、税收预算C、国有资产经营预算
D、社会保障预算E、投资预算
27、全票通过原则的缺点表现为(ABCE)。
A、决策效率低下B、决策结果将较大程度地偏离产品组合效率
C、难以产生决策结果D、决策成本低E、决策成本低高
28.多数票通过原则下,多数的含义通常是指(ABCDE)
A、1/2以上的投票者表示赞成
B、2/3以上的投票者表示赞成
C、3/4以上的投票者表示赞成
D、3/5以上的投票者表示赞成
E、4/5以上的投票者表示赞成
29、购买性支出具有(ACD)特点。
A、有偿性B、强制性C、等价性
D、消耗性E、无偿性
30、根据转移支付的对象不同,可以将转移支付区分为(AB)。
A、政府对居民(企业)的转移支付B、政府间的转移支付C、企业间的转移支付
D、企业对工人的转移支付E、事业单位间的转移支付
31、社会保障的内容包括(ABC)。
A、社会保险B、社会救助C、部分民政福利事业
D、国际援助E、财政补贴
32、我国社会保险的主要支柱内容是(ABCD)。
A、养老保险B、失业保险C、工伤保险
D、医疗保险E、人身保险
3、判断题:
1、私人产品由私人提供,公共产品由政府来提供。
错
2、寻租是指通过游说政府和院外活动获得某些垄断权或特许权,以赚取超额利润的行为。
对
3、公共支出的资金来源是通过发行公债筹集的债务收入。
错
4、中央预算以文教、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为主;地方预算以社会福利、卫生保健和市政建设为主。
错
5、财政平衡是动态的平衡,没有绝对的静态平衡。
错
6、外部效应理解为当事人行为给他人带来了成本上的外溢,如污染等。
错
7、政府财政配置资源时只能采用间接配置的方式。
错
8、按国家职能分类,财政支出可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错
9、我国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相应地共设立了五级预算。
对
10、从1995年起,我国预算法规定,各级政府预算均采用复式预算形式进行编制。
错
11、财政补贴是中国的一种特有现象,是计划经济的产物。
错
1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时滞不同,前者外部时滞长而内部时滞短,后者
则外部时滞短而内部时滞长。
错
13、凡是以政府为主体的活动都是财政活动。
错
14、私人部门是追求私人自身利益的,而公共部门则是完全追求公共利益的,没有任何个人的私利可寻。
错
15、资本预算主要包括对国有企业和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其收入来源主要为经常预算的结余及债务收入。
对
16、正是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个人与经济组织无能为力,才需要政府财政的介入,用非市场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
对
17、政府的运行总是以政治权力为基础和前提,而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权力不能创造财富,却可以支配财富,甚至凌驾于经济之上支配经济,这正是政府机制的缺陷和政府干预失效的最根本原因。
错
18、一个国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对财政支出结构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对
19、所谓公共提供方式是指由全社会提供,免费使用;如果谁使用,谁交费,这是市场提供方式。
错
20、通过成本与效益的对比分析来确定最优项目或方案,这种方法在私人投资分析中早已使用并被称之为财务分析法。
对
21、经济增长职能是财政首要的和最基本的职能。
错
22、公共产品消费需求曲线图形是对个人的共产品消费曲线之纵向相加。
对
23、市场缺陷的存在为政府决策代替市场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
对
24、如果投票机制为“一致通过”,则方案通过不会影响任何一个人的经济福利。
这时帕累托最优可以实现。
对
25、经济成长阶段说认为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政府将大部分财政资金用于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对
26、价格的上涨会导致公共支出规模的扩大。
对
27、政府对教师工资的支出属于购买性支出。
对
28、文化教育能够降低犯罪率,这既是间接效益,也是无形效益。
对
29、经济租金是一种“额外”支付,应该包含在影子价格之内。
错
30、以政府债利息率作为评估公共项目的社会贴现率,往往会低于私人投资者进行项目评估时使用的贴现率。
对
31、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财政资金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由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两部分组成。
错
32、采用现收现付制比较灵活,可以随着物价的变化和人口数量的变化调整社会保险率,从而避免通货膨胀侵蚀养老金。
错
33、赤字财政指的是编制预算时安排的财政收支平衡赤字,财政活动的结果出现财政赤字。
错
四、名词解释:
1、公共财政:
公共财政是国家以公共权力行使者的身份,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
务的收支活动或分配行为。
以充分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财政主体:
国家在财政分配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体现国家的意志,按照国家的需要来进行,起决定性的作用。
如财政分配的目的、分配的方向、分配的形式、分配的结构、分配的规模、分配的时间等,因此,财政分配过程必然形成以国家为主体的特定的分配关系。
3、财政形式:
指财政收入与支出的表现形式。
与一定的经济形态和社会经济发展相联系,有实物形式、价值形式等。
4、财政目的:
通过各种财政收支形式,从社会总产品的分配中为满足国家实现社会管理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提供财力保证。
5、经济机制:
是指一定社会经济机体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及功能。
它存在于社会再生产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全过程。
由于经济机制是在经济机体的运行过程中发挥功能的,因此它又称为经济运行机制。
它是由经济运行的决策、信息、经济运行的动力、调节的方式等构成的有机体。
6帕累托效应:
不可能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达到使某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差的结果。
7、无差别曲线:
一簇曲线,同一无差别曲线上的每一点的效用期望值是相同的,而每一条位于其右上方的无差别曲线上的任何投资点都优于左下方无差别曲线上的任何投资点。
8、边际替代率:
在效用水平不变下,增加一单位某种产品的消费可以代替的另一种产品的消费量。
9、边际社会收益:
增加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增加的收益,即最后一单位产品的售出所取得的收益。
它可以是正值或负值。
边际收益是厂商分析中的重要概念。
利润最大化的一个必要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企业出售额外一单位产品所能得到的收益的增量。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边际收益等于价格。
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边际收益低于价格。
原因是:
为销售所追加的这一单位产品,所有在此单位以前出售的产品的价格都必须有所降低。
)
10、私人成本:
一个经济单位从事某次经济活动所需要支付的费用,一项经济活动的社会成本是指全社会为了这项活动需要支付的费用,包括从事该项经济活动的私人成本加上这一活动给其他经济单位带来的成本。
11、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是私人产品的对称,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
不完全具有这两种特征的称为“准公共产品
12、公共财政:
公共财政是国家以公共权力行使者的身份,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
务的收支活动或分配行为。
以充分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13、市场失灵:
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是无效率或缺乏效率。
14、政府失灵:
指政府在干预市场过程中,因主客观条件限制导致政府的干预不能实现预
定目标,甚至破坏正常市场秩序的现象。
15、免费搭车:
由于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就容易产生不付费就受益的问题,导致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在成本与收益上的不对称。
16、投票规则:
投票规则有两类,一是一致同意规则,是指一项政策或议案,须经全体投票人一致赞同才能通过的一种投票规则;二是多数票规则,是指一项政策或议案,须经半数以上投票人赞同才能通过的一种投票规则。
17、外部效应:
某一个体在从事经济活动时,给其他个体造成了消极或积极的影响,却没有承担应有的责任或者没有取得应有的报酬的情况。
18、寻租:
特定利益集团通过游说政府和院外活动而获得某些垄断权或特许权,以赚取超常利润(租金)的行为。
19、资源配置职能:
财政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社会运行的主要杠杆,是政府配置资源的主体。
在对市场提供过度的商品和劳务数量进行校正,而对市场提供不足的产品和服务进行补充,以实现社会资源最优的合理配置。
20、购买性支出:
政府按市场等价交换的原则,用于购买为执行政府职能所需的商品和
劳务的支出。
21、转移性支出:
政府按照一定的形式,将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地、单方面转移给居民、
企业和其他受益者所形成财政支出。
主要有各种的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它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的再分配活动。
22、国家预算:
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国家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实现财政职能的基本手段,反映国家的施政方针和社会经济政策,规定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
23、财政支出规模:
可以理解为财政支出的总水平,反映了政府在一定时期内集中、占有和使用的经济资源量,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财政与其他经济主体之间的各种经济关系。
24、零基预算:
财政收支计划指标的确定,是以对经济发展的预测为依据,不考虑以前的财政收支状况。
25、政府采购制度:
政府采购制度是以公开招标、投标为主要方式选择供货商,从国内市场或国外市场为政府部门和所属团体购买商品和支付劳务的一种制度。
26、分配效应:
分配效应是指政府公共支出的目的与实际的结果存在偏差,产生了利益的转移。
27、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是以国家为主体,以财政的事权为依据进行的一种财政资金分配活动,集中反映了国家的职能活动范围及其所发生的耗费。
28、行政支出:
行政支出是财政提供的用于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外事机构在行使其特定职能时所需要的各项支出。
29、收入效应:
商品价格变动会引起消费者实际收入变动,进而会导致对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
30、财政补贴:
国家根据政策的需要,在一定时期内,向特定的企业或居民个人提供的无偿补助。
31、社会保障制度:
以国家为主体,依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者永久性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居民的最基本生活需要。
32、影子价格:
对可在市场上交易,但市场价格并不反映真实社会价值的产品和投入品,设计出一种新的能反映产品实际价值的价格。
33、财政收入:
是政府为满足支出的需要,依据一定的权力原则,通过国家财政集中的一定数量的货币或实物资财收入。
34、规费:
是指国家机关为居民或单位提供某些特殊服务时所收取的手续费和工本费。
35、公债:
是指政府以债务人的身份取得的一种收入。
是各级政府借债的统称,是政府收入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政府信用或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是政府的一种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
36、偿债率:
是指某年的公债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率。
37、债务依存度:
国债依存度=当年国债发行额/中央财政支出
38、财政赤字:
编制预算时安排时财政收支平衡,财政活动完成时出现的赤字,这是实际的真实的财政赤字。
39、公债市场:
公债市场包括公债的发行市场和公债的交易市场。
40、公债流通市场:
流通市场是公债二级市场,是公债交易的第二阶段,它又分为证券交易所交易和场外交易两类。
41、预算体制:
预算体制是处理中央和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的各种制度的总称。
其主要内容包括:
确定管理主体和级次,一般凡有一级政权就有一级预算主体。
42、纵向调节:
纵向调节是补助金制度,中央从各地征收国税,同时对每个地区给以一定数额补助,实行双向调节。
43、横向调节:
横向调节是由“富裕”地区向“贫困”地区直接转移支付,实行地区间的互助式调节,不再通过中央预算。
44、财政平衡:
财政平衡是国家年度预算收支在量上的对比关系。
45、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国家(或政府)以特定的财政理论为依据,运用各种财政工具以达到一定财政目标的经济政策。
46、财政中性:
通过财政收支的大体平衡,以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平衡的政策。
47、稳健财政政策:
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中性财政政策),政策核心是松紧适度,着力协调,放眼长远。
48、扩张的财政政策:
通过降低财政收入或增加财政支出来刺激社会总需求的政策。
五、问答题:
1、简述财政产生的条件。
1)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2)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剩余产品,产生私有制。
3)国家的出现,为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
2、分析财政与生产的关系。
1)生产决定财政
(1)生产规模、速度、水平决定着财政的规模、速度。
(2)生产结构决定着财政分配的规模与结构
(3)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着财政分配的性质
(4)社会经济结构决定着财政分配
2)财政制约生产
(1)财政分配的规模制约扩大再生产的规模和发展的速度
(2)财政分配结构制约生产结构
(3)财政分配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各方面的经济利益
3、论述财政与市场机制的关系。
①财政与微观经济运行
②财政与宏观经济运行
没有市场经济,就没有公共财政;发展市场经济,就必然要求建立公共财政。
一方面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发挥基础性的作用,凡是市场能够解决的问题,就
交给市场去做,政府不要介入;而另一方面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又存在不足和缺陷,主要是不能有效地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应该有明确的分工,政府的主要职责就是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满足社会的共同需要。
为履行政府的这一职能,必然要形成一定的分配关系以及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管理方式,
4、完全竞争市场有哪些特征?
(1)有大量的买者与卖者
大量的买者,其含义是说,每个个别买者的商品需求量,相对于市场上的总需求量来说,都是微不足道的,从而任何个别买者都不具有买者垄断的力量,他的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并不能影响市场的总需求;大量的卖者是指,任何一个卖者的商品供给量,都只是市场上总供给量的极小一部分,微不足道,其变化影响不了市场的总供给。
(2)商品的同一性
同一数量的同种商品之间完全同质,不存在差异。
这就保证了任何数量的任何商品,不论谁来购买或销售,都是完全一样的,没有差别。
商品的同一性,是对大量买者与卖者的补充。
二者一起共同说明个别买者与卖者的需求与供给,都只是市场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3)自由进入或退出
卖者有自由进入和退出一个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财政学 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