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教案1.docx
- 文档编号:28518841
- 上传时间:2023-07-18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5.98KB
研究性学习教案1.docx
《研究性学习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性学习教案1.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研究性学习教案1
研究性学习教案1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 七年级研究性学习教案 1备课教师:
冉万江 绪言 【教学理念】 充分运用目标驱动的方式展开教学,运用自主探究、讲座对比的方法展开学习,使学生在正确理解该课程的基础上,了解和掌握这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从而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研究性学习这一门课程的内涵2、初步掌握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与方法3、培养他们的合作、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 掌握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教学课时】 二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
2同学们,今天我们上的是研究性学习,同学们看一看我们这本教科书是不是与其他学科的书有所不同?
它不像语文、数学、英语一看书就知道学的是什么内容,你们拿了一这本书是不是感到很含糊,究竟是学什么呢?
同学们,看看这本书,它是研究性学习的背景材料与示例,所以说它不是一门学科,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我们要好好的掌握这种新型的学习方法,把它应用到其它学科中去,从而提高我们学习效率。
这种新型学习的方式主要是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目的在于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培养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那么研究性学习如何进行的呢?
首先,请同学们解释一下什么叫研究?
二、什么是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
我们认为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1、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表明了学习活动中的师生关系,在学习活动中,学生需要的是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不仅仅是传统教学中的接受或教导。
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创设一种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情景和途径。
2、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表明了学习的基本方式。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习者将模拟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33、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表明了学习的基本内容。
这包括学习如何收集、处理和提取信息;如何运用有关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如何在研究中与人交流合作;如何表述或展示研究的结果等等。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1、重过程。
研究性学习重在学习的过程、思维方法的学习和思维水平的提高。
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不一定是“具体”而“有形”的制作成品。
比如研究的结果,可能是提出一种见解、产生一个方案、设计一种产品、策划一次活动。
研究性学习比较注重掌握调查、观察、实验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等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与现行的学科教学或必修课程的联系更密切一些,但它并不是一种知识教育。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是否掌握某项具体的知识或技能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否对所学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换句话说,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本身也就是它所追求的结果。
2、重应用。
学以致用是研究性学习的又一基本特征。
研究性学习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不在于掌握知识的量。
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发展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它与一般的知识、技能学习的根本区别。
在学习形式上,研究性学习具有发现、探究的特点,在学习内容上,其侧重点在于问题解决,所要解决的问题一般是具体的、有社会意义的。
研究性学习还带有综合性的特点。
即学习者面临的问题往往是复杂的、综合性的,需 4要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才能予以解决;学习过程中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学习内容可能是跨学科的。
与一般的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解答问题(习题)的学习活动相比较,研究性学习更接近于人们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因而更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实践能力。
3、重体验。
研究性学习不仅重视学习过程中的理性认识,还十分重视感性认识,即学习的体验。
传统的学校教育以知识传授为目的,其教学过程基本上是间接经验的学习,这使得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掌握千百年来人类积累的丰富的知识体系。
然而现代学校教育还需要发展人的个性、提高人的素质,包括培养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的形成需要直接经验的参与,这与学习者的个人体验有着密切的关系。
只让学生懂得什么是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身参与创造实践活动,在体验、内化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觉指导创造行为的个人的观念体系。
4、重全员参与。
研究性学习主张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
研究性学习重过程而非重结果,因此从理论上说,每一个智力正常的中小学生都可以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创造意识和能力。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个性特点,制定恰当的研究计划,实现个人的研究目标。
全员参与的另一层含义是共同参与。
5、重合作交流。
5
研究性学习的形式是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结合,其中合作学习占有重要的地位。
于研究性学习是问题解决的学习,学习者面临着复杂的综合性的问题,因此就需要依靠学习伙伴的集体智慧和分工协作。
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学习者还需要了解不同的人的个性,学会相互交流与合作。
这种合作包括合作的精神与合作的能力,例如彼此尊重、理解以及容忍的态度,表达、倾听与说服他人的方式方法,制定并执行合作研究方案的能力等。
现代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而社会分工的细化则又限制了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范围。
因此,培养中小学的合作意识与能力,也体现了时代和社会的要求。
三、为什么要开展研究性学习 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重要的着眼点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校教育要关注的是让学生形成怎样的学习方式。
在开展有效的接受式学习的同时,让学生形成对知识的主动探究,并重视实际问题的解决的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发学生潜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的掌握和运用,需要依托相应的课程载体。
但在目前的学科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是有困难的,因为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已成为定势,要实现教学方式的重大转变而指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将研究性学习列入课程计划,使之有目标、有实施要求、实施渠道和评价标准,目的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观念的快速转变。
6原有的活动课实践的发展需要一个新的生长点。
活动课为素质教育的推进拓展了阵地,综合实践活动板块中的研究性学习的设置,为我们活动实践的发展和水平的提升找到了一个新的生长点。
四、怎样进行研究性学习 作为学校开设的一门课程,①研究性学习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一是个人选择课题,二是组成课题小组,三是拟定课题计划,四是组织课题评审,五是开展课题研究,六是教师监控指导,七是形成成果报告,八是进行课题答辩。
这里我重点说说当务之急,选好课题,成立课题组、制定课题计划和进行调查研究。
②先说选课题,选课关系到研究性学习的成败。
课题研究有时候就是一槌定音。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题是否妥当,关系到研究性学习的成改。
实际上选题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过程。
选题能力是一种很重要的选题能力。
或者说一个人的研究能力首先就表现在选题能力。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从某种意义来说,选题比科研方法更重要。
选题的目的就是要发现和提出有意义的问题。
这是研究性学习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年英国的哈雷仅掌握了三次哈雷慧星的行踪,就发现这是同一颗慧星,并预测出下一次回归的时间;而我国从春秋时代到哈雷同期,有关哈雷慧星的记载有31次,却从没有人提出这个问题。
培养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是中国教育不容忽视的一个弱项。
7什么是课题?
课题是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选择课题要考虑实际需要,例如能服务于社区,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时代,能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
选择研究专题必须考虑专题的科学根据、研究价值和现实可行性。
对于中学生来说,在选专题时,要特别注意量力而行,要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实际能力,还要考虑自己是否具备观察、测试、实验的条件。
要考虑学习精力、兴趣爱好等主观条件和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客观条件。
从我们的兴趣、能力和可能出发去选择“课题”。
专题宜小不宜大,初学者最好是一题一议。
题目缩小,论据材料容易收集,也降低了论文(项目)的难度。
要选那些常被大人们忽视而又有重要意义的事物来进行探索研究。
尽量在选题时不要走入误区。
例如没有解答可能的问题(如:
最后一只恐龙的诞生日),没有必要回答的问题(如:
3000年11月5日温州天气怎样)或者可以产生无穷辩驳的问题(如: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课题的选择:
“品牌与形象”→“服装品牌与个人形象”→“校服与中学生形象”。
③再说成立课题组。
这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组织形式。
比较复杂的课题需要一个集体协作,有些事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
俗话说孤掌难鸣。
你不能一个人去造一个导弹,去建一座大楼。
现代社会分工很细,专业性强,决定了集体协作完成。
我们搞课题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学会分享他人成果,学会尊重他人,要有协作精神。
因此我们成立课题组本身就是有意义的。
课题组一船以四到六人为宜。
同一兴趣的人组成一个小组,能力互补。
课题组分工要明确。
组长要会当组长,组员要会当组员。
8当然研究性学习还有两种组织形式。
一种是个人独立研究,即先教师向全班学生布置研究性学习任务,可以提出一个综合性的研究专题,也可以不确定范围,每个学生自定具体题目,并各自相对独立地开展研究活动。
还有一种是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形式,全班同学需要围绕同一个研究主题,各自搜集资料、开展探究活动、取得结论或形成观点。
再通过全班集体讨论或辩论,分享初步的研究成果,此推动学生们在各自原有基础上深化研究,之后或进入第二轮研讨,或就此完成各自的论文。
④第三是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即对课题研究过程进行预先谋划。
课题研究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其一是课题背景条件。
就是这个课题是在什么情况下筛选的。
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情况,是否具备研究的条件。
其二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就是课题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和所要达到的结果。
包括研究目的和研究假设。
例如某项关于城镇中学学生态度的调查研究,研究目的是了解当前城镇中学学生厌学的情况:
研究假设是当前普通中学学生厌学率比重点中学高。
再如某项关于实习效果的研究,研究目的是探讨预习和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假设是预习与学习成绩成正比。
其三是研究的基本内容。
就是把一个综合性的研究专题分解成几个具体的便于操作的研究专题。
明确研究的范围、研究的对象、研究的角度和深度。
明确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9其四是研究的方法及步骤。
就是具体的研究方式、手段和工具,研究步骤是研究的阶段、过程和时间规划。
查询有关资料和文献,为课题研究与学习积累知识基础方法:
去图书馆查有关书籍、上网查找资料、对有关专家和权威人士进行访谈。
进而再把查询所获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类。
调查:
方法:
A、问卷法:
优点:
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比较多而全面的信息。
缺点:
较难得到非常可靠的答案。
采用无记名的形式。
举例:
期末时的学生评教。
B、访谈法:
单独进行的交谈,需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它却有更多和典型性和具体性,毕竟各人的想法不同,对某一典型的深入研究更加有利于对总体的分析。
举例:
学生座谈会C、实地考察法 举例:
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
D、网上调查法:
网络对于很多人来说,意味着隐蔽和真实,大多数人在网络上更加容易无所顾忌,更加容易说出自己的心理话,得到的调查的真实可信程度自然会更高,而且在网络上问卷是全社会开放的,所以不会拘 10
泥于自己选定的调查对象,只要经过认真的筛选,想念得到的答案会更加客观。
情况分析:
参照例题进行分析。
探讨对策:
参照例题进行分析。
其五是研究的预期成果。
通过大家查资料、调查、分析、探讨,辛苦地劳动,总要把研究的结果颂出来,让大家知道通过你的劳动,获得的成果。
可以撰写一系列的调查报告、论文或心得体会。
其六是研究的组织机构及分工。
组长和组员分工要明确。
要落实责任,分关把口。
不能叫一个人忙得团团转,其他人闲得没事干。
这一部分属于个人独立研究的专题可以不写。
或注明是个人独立研究。
其七是学习者的体会通过这次的调查研究活动,作为参加这次活动的自己,获得了怎样的收获。
五、总结:
1、请学生谈谈,通过今天的学习,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
2、教师总结 自行车的物理知识 教学目标:
1、“物理学就在你身边”的主题探究活动 2、让学生对自行车进行观察,描述其构造。
说明应用了哪些物理知识,要求 11能运用所学知识,比较系统地写出调查报告。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以及辨别分析能力。
4、提高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
5.通过成果展示提高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并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教具准备:
自行车一辆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活动安排 第二课时:
活动的总结与评价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出示一辆自行车,交代本节课的任务:
“物理学就在你身边”的主题探究——探究自行车的物理知识成果展示。
三、自行车各部件名称的认识。
四.、研究自行车的物理知识:
每一子课题研究组派出一位同学,,代表本组公布探究结果。
结果公布之后,请全体同学评议,并提出质疑,让其答辩,也可作适当补充,老师作适当指导、点评。
附参考资料:
一、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方法的应用:
1、增大摩擦的方法的运用:
许多部件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如车的外胎,车把手塑料套,蹬板套,闸把套 12等。
增大压力以增大摩擦:
用力刹车,刹车橡皮紧压钢圈,用以增大刹车橡皮对钢圈的压力,以产生较大的摩擦力,刹车过程开始与钢圈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最后是静摩擦.变滚动为滑动增大摩擦:
刹车过程中,车轮从纯滚动变为滑滚结合的运动,车轮与地面摩擦力增大 2、减小摩擦的方法的运用:
变滑动为滚动:
自行车的各轮轴均采用滚珠轴承,把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小有害摩擦. 加润滑油:
在自行车滚动轴承处以及其他运动部分,定时加润滑油减小有害摩擦,防止这些部件磨损过快. 车胎注入一定气体:
其目的一方面能使自行车有一定弹性,减少往径向颠簸对车圈的冲击,另一方面,能在自行车负载情况下,减小路面同车胎的摩擦力. 3、压强知识的运用:
座垫、按钮扳手、蹬板等处,适当增大受力面积,以减小压强,使骑车人行驶时操作舒适,给自行车胎打气应适量,以防压强过大或热膨胀引起内胎爆裂. 4、力的知识的运用:
骑自行车时,地面给后轮(驱动轮)静摩擦力向前,前轮(从动轮)受到地面摩擦力向后. 拐弯时,人和车身一起倾斜一个角度,这时轮胎受带一个沿半径指向圆心的静摩擦力,它作为向心力,因为地面对车的作用力与重力不在一条直线上,所以人和车一起倾斜,快速骑车时,用躬身以减小阻力,要减速时特意挺直身体以增大阻力. 135、惯性知识的运用:
在平路上骑车,使劲蹬几下以后不再蹬脚踏板,自行车还能行驶一段距离.下坡或高速行驶时,不能单独用前闸刹车,否则会出现翻车事故. 6、简单机械知识的运用:
自行车制动系统中的车把、连杆和刹车皮一系列省力杠杆组成,为了省力或省距离,自行车还使用了轮轴,如链轮压盘与脚蹬、后轮与飞轮、车把与转向龙头。
其中自行车的传动装置包括:
主动齿轮(轮盘),被动齿轮(又称飞轮),链条及变速器等,齿轮比与传动比关系看自行车的使用效率. 7、功能知识的运用:
功的原理:
人们在骑车上陡坡时,常行\形路线,可以省力,但却费距离. 机械能相互转化:
骑车上坡时,人们往往要用力蹬车,这里是动能转化为势能;而骑车下坡,不用蹬车,车速也越来越快,这里为势能转化为动能. 能量转换:
人们骑车通过\形地时,从其中一顶点出发,利用惯性顺坡滑行,自行车并不能爬上另一坡同样高的顶点.这一过程不仅有势能变动能又变为势能的过程,还有部分能量转化为轮胎和路面的热能或克服空气阻力的热能。
自行车刹车时,动能转换成另一形式的能量(刹车装置的热能)。
打气筒外壁发热是于压缩气体所做功转变成热并通过筒壁热传递的结果. 8、声学知识的运用:
车铃利用了震动发声的机制 9、光学知识的运用:
尾灯壁有许多互成直角的反射面,夜间汽车灯光射来,能被它沿原方向反射回去,这 14些反射回去的红光会引起司机的注意,以防交通事故. 10、电磁学知识的运用 速度计人力电动两用车不仅自行车本身有许多物理知识,而且在自行车比赛时,还要用到力学知识。
人们骑着自行车向前进时,即使无风的天气也会感到有风从耳边飞过,速度越快人感觉到的风力也越大,阻碍前进的效果也越明显.五、课外练习:
一)、课外查阅:
1、自行车发展的历史 2、新式自行车 3、赛车 二)、每个同学整理研究的内容写一篇科技小论文。
三)、请对自行车或自行车的某一部件进行改进,并提出创新设计方案。
家乡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影响的调查 知识目的:
1、让学生通过学习、观察、调查、访问等形式,了解家乡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温、降水、地表径流、自然灾害、耕地、水污染等的基础知识。
2、将所得的基础知识通过研究、讨论等形式,对家乡的自然环境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有一个简单的认识。
3、学会评价家乡的自然环境。
能力目标:
1、让学生在活动中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指引他们去体验观察自己身边的地 15
理,学会有意识的去评价生活的质量,提高学习分析能力。
2、完成调查表的过程中,通过与村干部、老村民、父母的交流,通过网络、书籍等资料的收集,培养学生社会交往能力、自主活动能力。
3、以村为单位的小组进行活动,以个人付出、集体智慧结晶、活动过程中所提供的有价值信息的多少及活动期间的态度,作为评价成绩的方式,提高小集体自主活动和协作的能力。
德育目标:
1、活动中形成关心集体、勤奋学习团结互助严于律已、宽以待人的良好品格,形成公共场所道德、公共安全道德、环境保护道德。
2、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健康的情趣,培养求新求异的创新意识;锻炼顽强的意志品质和随困难挫折的能力,鼓励发展鲜明人性;训练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自我调适心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解读调查表,帮助学生认清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与意义。
2、帮助学生寻找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并协助解决。
3、确认小组活动的研究方向及作业方式。
教学对象:
初中一年级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活动安排 第二课时:
活动的总结与评价活动过程的设计:
16 教学准备:
1、调查资料的相关网站与书籍 2、家乡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调查表3、班级同学以村为单位的小组课堂座位安排 教学过程:
[板书]:
研究性学习 家乡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一、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导入]:
通过法国二年级的小朋友在做家中怎样节能这项研究性学习作业时,对妈妈每天早上煮鸡蛋进行观测,计算出了:
鸡蛋需要几分钟才可以煮熟?
这一研究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并得到了推广的小故事导入,告诉学生不是只有科学家才可以搞研究,只要你想做没有什么是完不成的,提高他们对这种新的学习形式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兴趣。
帮助学生明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与意义。
3`[板书]:
二、怎样进行研究性学习 对活动目的、方法、步骤、调查表、作业形式、评价标准、调查报告的写进行解读。
[活动一]:
时间2分钟 小组成员进行任务分工,分别选出:
组长、成员、活动过程的记录人、论文撰写人及有意义活动的设计师。
5` 17{ [板书]:
1、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活动二]:
时间8分钟 小组长带领大家一起解读调查表,预测调查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问题,小组讨论解决或请老师提供参考意见。
[板书]:
2、解决方法 将各组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全班讨论,总结调查方法。
集体讨论时间5分钟[板书]:
{ [讲解]:
本次活动中有许多问题,可以到一些相关的网站或书籍上查找信息进行分析解决。
[活动三]:
时间5分钟 1、明确了活动的目标与方法,组长安排集体考查时间,集中地点,小组成员列出需要咨询的问题。
2、小组讨论设计创新性作业形式,写小论文的拟定题目;写建议书的确定建议对象;搞活动的设计活动形式。
3` [板书]三、布置作业:
活动作业:
所有成员参与调查活动个人作业:
一篇活动心得体会小组作业:
调查小报告或小论文一篇 18 有创意有意义的作业[总结] 1、说明活动的注意事项,强调活动中对水体进行调查时的安全问题及注意交通安全。
2、活动完毕专人整理好活动记录与作业。
3、材料完成调查表及材料分析部分,打分部分将在活动评价课上大家一起完成。
4、强调活动时间:
调查时间3天,星期五至星期天,作业时间两星期。
活动评价课拟定于初一年课程结束时进行。
5、对学生进行活动前的激励。
板书设计:
研究性学习 家乡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一、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二、怎样进行研究性学习三、1、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 三、布置作业:
1、活动作业:
所有成员参与调查活动填写调查表 192、个人作业:
一篇活动心得体会3、小组作业:
调查小报告或小论文一篇 有创意有意义的作业 教学后记:
为能体现地理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维培养目标,特在初三年级,即学生已有一定地理知识的基础上,安排这节课研究性学习课,它是一个系列课程,包括三个部份:
布置任务、作业评价、成果分享三个方面。
以上只是布置任务的一节研究性学习的准备课,主要体现了合作、探究、互动等教学活动形式。
当然研究性学习最困难的不是这一节课,而是研究内容的设计与学生活动的跟踪。
研究内容要根据学生所处地方的具体情况来定,设计上大约用了2周时间完成。
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还是较有收获的,有些是生活方面的、有些是知识上的、更多的心理上的,很多学生在心得体会中都写到这一点:
感谢老师给我这样一次机会与社会接触,我发现原来与陌生人接触也不难,我觉得自己长大了。
学生的有创意作业也多种多样而且极有意义,具体有:
到老人会村委会进行环保宣传、出大板报贴在村广告栏、设计全校师生《节水公约》、出手抄报、拍照片反应当地水体污染,白色垃圾,盐碱地等方面现象、到工厂进行节水宣传等。
粉笔的改进和粉尘的消除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活动了解粉笔的成份和制作方法。
2、使学生了解粉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激发学生为改进粉笔的使用提出自己 的做法 2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研究性学习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