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普陀区届高三上学期等级考期末质量抽测生命科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docx
- 文档编号:28518654
- 上传时间:2023-07-18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538.83KB
上海普陀区届高三上学期等级考期末质量抽测生命科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docx
《上海普陀区届高三上学期等级考期末质量抽测生命科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普陀区届高三上学期等级考期末质量抽测生命科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普陀区届高三上学期等级考期末质量抽测生命科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普陀区2017-2018学年度高中学业(等级考)质量调研
生命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图箭头所指的化学键中,表示肽键的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C
【解析】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形成肽键(-CO-NH-),图中只有③是其左面的氨基酸的羧基与其右面的氨基酸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形成的,表示的是肽键。
故选:
C。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肽键的结构,意在考查学生识记基础知识的能力,要求学生能正确书写肽键。
2.肉毒杆菌是一种生长在缺氧环境下的细菌,其生命活动过程中会分泌一种蛋白质类的肉毒杆菌毒素。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肉毒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肉毒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C.肉毒杆菌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不来自线粒体
D.肉毒杆菌毒素的加工和分泌过程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参与
【答案】D
【点睛】本题考查了原核生物的特点,要求学生能够识记原核生物细胞结构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识记原核生物没有绝大多数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结构,含有核酸(DNA和RNA)和蛋白质等物质。
3.将A、B两种物质混合,T1时加入酶C。
下图为最适温度下A、B浓度的变化曲线。
叙述错误的是()
A.酶C能催化A生成B
B.该体系中酶促反应速率先快后慢
C.T2后B增加缓慢是酶活性降低导致的
D.适当降低反应温度,T2值增大
【答案】C
【解析】T1时加入酶C,A物质减少,B物质增加,可推测酶C能催化A物质生成B物质,A正确;据图可知,T1~T2期间,酶促反应速率加快,超过T2后,酶促反应速率减慢,B正确;T2后B增加缓慢是底物A含量减少导致的,C错误;曲线是在最适温度下测定的,若降低反应温度,则反应速率减慢,T2值增大,D正确。
【点睛】本题以曲线图为背景,考查酶促反应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题设计较为巧妙,难度中等,要求学生对有关酶的基本知识点能够灵活运用。
4.为研究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某同学将某植物的叶表皮放入一定浓度的甲物质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叶表皮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植物的叶表皮细胞是具有液泡的活细胞
B.细胞内渗透压小于细胞外的渗透压
C.细胞液中的H2O可以经扩散进入甲物质溶液中
D.甲物质和H2O能自由通过该叶表皮细胞的细胞膜
【答案】D
【解析】只有具有活性的且含有液泡的植物细胞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因此叶表皮放入一定浓度的甲物质溶液中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说明叶表皮细胞是具有液泡的活细胞,A正确;发生质壁分离的条件之一是外界溶液浓度(渗透压)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渗透压),B正确;当发生质壁分离时,细胞液中的水分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甲物质溶液中,C正确;甲物质不能自由通过该叶表皮细胞的细胞膜,而H2O能自由通过该叶表皮细胞的细胞膜,这样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D错误。
5.图显示的是叶绿体结构,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A.甲为单层膜结构
B.氧气在乙处产生
C.乙和丙中都含有H+
D.缺少CO2时乙中的生理活动不受影响
【答案】D
【解析】甲为单层膜结构的类囊体薄膜,A正确;氧气在类囊体薄膜的腔内产生,B正确;在光合作用光反应过程中,H2O光解为e和H+,同时释放氧气。
而H+则留在类囊体腔中,当腔内H+达到一定浓度时,可经类囊体膜上ATP合成酶复合体穿过膜进入叶绿体基质,同时能将能量传给ADP,使ADP与Pi合成ATP,因此乙和丙中都含有H+,C正确;缺少CO2,会导致暗反应速率减慢,进而使光反应的产物NADPH与ATP积累,导致光反应也减慢,即乙中的生理活动会受到影响,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了叶绿体的结构和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掌握知识内在联系的能力。
解答本题识图是关键。
图中结构为叶绿体,其中甲表示类囊体薄膜,乙表示类囊体腔,丙表示叶绿体基质,丁表示叶绿体外膜。
6.下图为某学生整理的关于植物体内“碳”循环示意图,其中不存在的环节是()
A.①B.②
C.③D.④
【答案】C
【解析】图中①为光合作用中暗反应中CO2的固定阶段,即CO2+C5→C3,①环节存在;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中,C3被还原,生成C6H12O6和C5,而C5不能被还原为C6H12O6,②环节存在,③环节不存在;经过有氧呼吸第一阶段,C6H12O6被分解为丙酮酸与还原氢,④环节存在。
故选:
C。
7.将云母片插入苗尖端及其下部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给予单侧光照射,下列不发生弯曲生长的是()
A.AB.BC.CD.D
【答案】D
【解析】生长素不能透过云母片,A组的处理导致光照使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但向下的极性运输途径被云母片阻断,因此左侧尖端下部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右侧,A组苗向右弯曲生长,同理可知B组苗向左弯曲生长,A、B不符合题意;给予左侧单侧光照射时,乙云母片插入的位置不影响生长素的横向运输与极性运输,苗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先发生横向运输再发生极性运输,使背光侧生长素多于向光侧,促进尖端以下部位生长,因此C组苗向左弯曲生长,C不符合题意;由于苗尖端中央插入了云母片,虽然有单侧光照,但生长素无法在尖端发生横向运输,从而使苗尖端下部的生长素分布均匀,因此D组苗不发生弯曲生长,D符合题意。
故选:
D。
8.下图示意老鼠恐惧反射建立的过程,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声音属于无关刺激B.图乙中电击属于条件刺激
C.图丙中的声音属于非条件刺激D.条件反射一旦形成,不易消退
【答案】A
【解析】由图甲可知,虽然有声音,老鼠仍能自由活动,声音并不能引起小鼠发生恐惧反射,属于无关刺激,A正确;图乙中电击属于非条件刺激,B错误;结合图乙分析,经过多次将电击和声音信号结合在一起刺激小鼠,使无关刺激(声音)转化为了条件刺激,才出现了图丙的恐惧反射,因此图丙中的声音属于条件刺激,C错误;条件反射建立之后,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强化,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最后完全不出现。
因此,条件反射必须不断的强化,否则就会消退,D错误。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
反射是最基本的神经活动,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人或动物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9.下图表示机体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Ⅰ属于体液免疫,过程Ⅱ属于细胞免疫
B.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C.细胞c只能为浆细胞
D.细胞b只能为T淋巴细胞
【答案】D
【解析】由题意知,Ⅰ属于体液免疫,过程Ⅱ属于细胞免疫,A正确;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B正确;细胞a可能为B淋巴细胞,细胞b可能为T淋巴细胞,二者也可能都是记忆细胞;而细胞c只能为浆细胞,细胞d只能为效应T细胞,C正确,D错误。
【点睛】对于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过程解以及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之间的关系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分析题图可知,Ⅰ是体液免疫过程,其中细胞a是B淋巴细胞,细胞c是浆细胞;Ⅱ是细胞免疫过程,b是T淋巴细胞,d是效应T细胞。
10.下列关于人甲状腺及其分泌的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长期缺碘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
B.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婴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
C.甲状腺通过管道将甲状腺激素分泌到血液中
D.甲状腺能合成与分泌甲状腺激素
【答案】C
【解析】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需元素,长期碘缺乏往往引起甲状腺肿,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A正确;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婴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在胎儿期至婴儿期,缺乏甲状腺素会严重损害脑发育,导致发育迟缓、智力受损,B正确;甲状腺属于内分泌腺,其分泌的甲状腺激素直接进入血液中,通过体液运输至全身各处,C错误;甲状腺是一种内分泌腺,能合成与分泌甲状腺激素,D正确。
11.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数目越多,DNA分子越稳定(氢键如图示意)。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DNA分子中(A+T)/(G+C)与(A+C)/(G+T)两个比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A.碱基序列不同的双链DNA分子,后一比值不同
B.前一个比值越大,双链DNA分子的稳定性越高
C.当两个比值相同时,可判断这个DNA分子是双链
D.经半保留复制得到的DNA分子,后一比值等于1
【答案】D
【解析】由于双链DNA碱基A数目等于T数目,G数目等于C数目,故(A+C)/(G+T)为恒值1,A错。
A和T碱基对含2格氢键,C和G含3个氢键,故(A+T)/(G+C)中,(G+C)数目越多,氢键数越多,双链DNA分子的稳定性越高,B错。
(A+T)/(G+C)与(A+C)/(G+T)两个比值相等,这个DNA分子可能是双链,也可能是单链,C错。
经半保留复制得到的DNA分子,是双链DNA,(A+C)/(G+T)=1,D正确。
【考点定位】DNA分子结构
【名师点睛】明确双链DNA的碱基互补配对的数量关系是解题关键
12.如图是有关真核细胞中DNA分子的复制、基因表达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丙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
B.甲、乙两过程都需要DNA聚合酶、解旋酶的催化
C.甲、乙、丙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甲、乙、丙过程所需原料依次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
【答案】B
【解析】甲、乙、丙分别为复制、转录与翻译,复制与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翻译主要发生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A正确;复制过程中需要DNA聚合酶、解旋酶的催化,而转录过程只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B错误;在DNA的复制、转录、翻译过程中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正确;复制是合成子代DNA的过程,需要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转录是合成RNA的过程,需要核糖核苷酸为原料;翻译是合成蛋白质的过程,需要氨基酸为原料,D正确。
【点睛】本题结合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图解,考查DNA分子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学生识记DNA分子复制、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能对三者进行比较,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3.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分裂相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染色单体。
没有突变且细胞正常分裂,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4对、DNA分子8个
B.如果a上有D基因,的相同位置上的基因是d
C.由于染色体自由组合,该细胞分裂完成将得到四种子细胞
D.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分裂后a与b不能共存于一个细胞
【答案】D
【解析】该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2对、DNA分子8个,A错误;如果a上有D基因,a'的相同位置上的基因也是D,B错误;由于染色体自由组合,该细胞分裂完成将得到两种子细胞,C错误;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分裂后a与b不能共存于一个细胞,D正确。
【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识记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还要求学生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4.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B.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细胞分化程度越高,其分裂能力越低D.细胞分化将导致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答案】D
【解析】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的变化,它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A正确;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正确;细胞分化程度越高,其分裂能力越低,C正确;细胞分化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中遗传物质没有改变,D错误。
15.图示意白血病产生的机理,则白血病的变异类型属于()
A.易位B.交叉互换
C.缺失D.基因突变
【答案】A
【解析】据图可知两种白血病的产生是9号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22号染色体上,这种变异方式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故选:
A。
16.黄色圆粒(YyRr)豌豆与另一个体杂交,其子代中黄色圆粒豌豆占3/8,则另一亲本的基因型是()
A.YyRrB.YyrrC.yyRrD.Yyrr或yyRr
【答案】D
【解析】黄色圆粒(YyRr)豌豆与另一个体杂交,其子代中黄色圆粒豌豆(Y_R_)占3/8,而3/8=3/4×1/2,据此可推知:
若将双亲的两对基因拆开来考虑,则有一对基因相当于杂合子自交,另一对基因相当于测交,进而推知另一亲本的基因型是Yyrr或yyRr,A、B、C三项均错误,D项正确。
17.下列有关生物育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杂交育种除了能选育新品种外,还能获得杂种表现的优势
B.利用六倍体植物的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植株为三倍体
C.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能诱导染色体加倍
D.基因工程育种能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但不能定向引起基因突变
【答案】B
【解析】杂交育种除了可以选育新品种,还可以获得杂种优势,A正确;利用六倍体植物的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植株为单倍体,B错误;在育种过程中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可以诱导植物细胞内的染色体加倍,C正确;基因工程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原理是基因重组,能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但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其不能定向引起基因突变,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生物变异及育种、转基因技术,要求学生识记几种常见育种方法的原理、方法及优缺点;识记转基因技术的概念及意义,能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
18.制备单克隆抗体所采用的的细胞工程技术包括()
①细胞融合②细胞核移植③胚胎移植④细胞培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B
【解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流程:
人工诱导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再经筛选获得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通过培养获得的杂交瘤细胞得到单克隆抗体,整个过程不涉及胚胎移植和细胞核移植这两项技术。
单克隆抗体主要涉及的细胞工程技术包括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等。
故选:
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动物细胞的培养、动物细胞融合、单克隆抗体等考点的理解和记忆。
19.现有两种固体培养基,已知其配制时所加的成分如下表:
用这两种培养基分别去分离土壤中的两种微生物,它们适于分离的是()
A.甲培养基适于分离酵母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真菌
B.甲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自生固氮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自养型自生固氮菌
C.甲培养基适于分离自养型自生固氮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自生固氮菌
D.甲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共生细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共生固氮菌
【答案】B
【解析】根据所提供的甲、乙两种培养基的成分分析,甲培养基有葡萄糖、淀粉作为有机碳源,适于分离异养型微生物;乙培养基无有机碳源,适于分离自养型微生物。
两者都不含氮源,说明这两种培养基都适于分离自生固氮菌。
故选:
B。
20.下列有关“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将5克新鲜菠菜叶剪碎后,放入研钵中,加入碳酸钙、石英砂和无水乙醇后加以研磨
B.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细线均匀画出一道滤液细线,并连续快速画2一3次
C.把画好细线的滤纸条插入层析液中,滤液细线不能浸没在层析液中
D.滤纸上相邻色素带间距离最近的是叶绿素a与叶绿素b
【答案】B
【解析】将5克新鲜菠菜叶剪碎后,放入研钵中,加入碳酸钙(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石英砂(使研磨得充分)和无水乙醇(提取色素)后加以研磨,A正确;画滤液细线时,不应连续迅速重复划线而应等滤液干后再重复画线,B错误;把画好细线的滤纸条插入层析液中,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不能摇晃,否则滤液会溶解在层析液中,导致实验失败,C正确;滤纸上相邻色素带间距离最近的是叶绿素a与叶绿素b,最远的是胡萝卜素和叶黄素,D正确。
二、简答题
下面是某生物细胞内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分泌的过程示意图,其中的①、②…⑥表示细胞结构。
21.结构“①”表示______________;结构“④”表示____________;结构“②”没有膜结构,其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写出“分泌蛋白”从合成到分泌所经过的主要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下列不属于“分泌蛋白”的是()(多选)
A.呼吸酶B.胰岛素C.ATP合成酶D.线粒体膜的组成蛋白E.抗体F.RNA聚合酶
【答案】21.
(1).核膜
(2).高尔基体(3).蛋白质的合成场所
22.细胞核内,控制分泌蛋白合成的基因转录形成mRNA;mRNA离开细胞核,在细胞质内与核糖体结合,翻译成相应多肽链(分泌蛋白的前体),多肽链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内进一步组装、加工,形成分泌蛋白;分泌蛋白通过囊泡运输到细胞膜部位,以胞吐方式分泌出去23.ACDF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了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以及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等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识图、析图能力。
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
氨基酸首先在核糖体上合成多肽,多肽进入内质网中,内质网对其进行加工和运输,然后再经过高尔基体的进一步加工,最终分泌到细胞外。
因此可以确定,图中结构①表示核膜,结构②表示内质网上的核糖体,结构③为内质网,结构④为高尔基体,结构⑤为线粒体,结构⑥细胞膜。
21.据试题分析可知,结构“①”表示具有双层膜的核膜;结构“④”表示具有单层膜的高尔基体;结构“②”表示没有膜结构的核糖体,其功能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
22.“分泌蛋白”从合成到分泌所经过的主要过程:
细胞核内,控制分泌蛋白合成的基因转录形成mRNA;mRNA离开细胞核,在细胞质内与核糖体结合,翻译成相应多肽链(分泌蛋白的前体),多肽链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内进一步组装、加工,形成分泌蛋白;分泌蛋白通过囊泡运输到细胞膜部位,以胞吐方式分泌出去。
23.呼吸酶是参与细胞呼吸的酶,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与线粒体内,属于胞内蛋白;ATP合成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属于胞内蛋白;线粒体膜的组成蛋白位于线粒体膜上,属于膜蛋白;RNA聚合酶位于细胞核、线粒体与叶绿体内,属于胞内蛋白;胰岛素与抗体均是由细胞内合成,最后分泌到细胞外,并在细胞外发挥作用,属于分泌蛋白。
故不属于分泌蛋白的是ACDF。
24.图示意该生物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一个示意图,根据①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可推测,该细胞发生了;发生该变化的时期是()
A.G1期B.S期C.G2期D.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
25.如果上图所示细胞产生一个DA的精子,该细胞同时产生的其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
【答案】24.B25.dAdada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细胞的分裂所处的时期。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图示表示基因型为AaDd的某生物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过程产生的一个细胞分裂图像,细胞中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点没有分裂,且具有四分体,所以细胞处于减数减数对一次分裂前期,为初级级精母细胞。
24.染色体在间期经过复制,形成的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应该是相同的,而图中①号染色体上的姐妹染色单体的基因分别是D和d,说明该细胞在分裂间期的S期发生了基因突变。
25.如果上图所示细胞产生一个DA的精子,说明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①号与③号染色体进行了重组,②号和④号染色体进行了重组,染色体重组的同时,其上的非等位基因也发生了重组,因此根据减数分裂的过程可知,如果上图所示细胞产生一个DA的精子,该细胞同时产生的其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为dA、da、da。
Ⅰ、对于性别决定为XY型的二倍体生物群体而言,一对等位基因(如A/a)或位于常染色体上,或仅位于X染色体上,或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或仅位于Y染色体上。
Ⅱ、人血友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B/b),现有一对非血友病的夫妇生出了两个非双胞胎女儿。
大女儿与一个非血友病的男子结婚并生出了一个患血友病的男孩。
小女儿与一个非血友病的男子结婚,并已怀孕。
26.如果等位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则群体中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种,如果等位基因(A/a)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群体中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
27.用“?
”表示尚未出生的孩子,请画出该家系的系谱图,以表示该家系成员血友病的患病情况。
________
28.小女儿生出患血友病男孩的概率为_________。
为了降低小女儿生出患儿的概率,以下可采取的措施是()。
A.遗传咨询B.染色体分析C.B超检查D.基因检测
29.已知一个群体中,血友病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保持不变,且男性群体和女性群体的该致病基因频率相等。
假设男性群体中血友病患者的比例为1%,则该男性群体中血友病致病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在女性群体中携带者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
【答案】26.
(1).XAXAXAXaXaXa
(2).XAYXaY
27.
28.D
29.
(1).1%
(2).1.98%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识记伴性遗传的概念、类型,掌握各种伴性遗传病的特点;能根据题干信息绘制遗传系谱图并能据此推断出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再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本题还涉及到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等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知识,考查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明确知识点后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然后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26.如果等位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则群体中的基因型有AA、Aa、aa三种,如果等位基因(A/a)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群体中的基因型为XAXA、XAXa、XaXa、XAY、XaY。
27.遗传系谱图如图所示:
28.据题意“大女儿与一个非血友病的男子结婚并生出了一个患血友病的男孩”且大女儿表现正常可推出其大女儿的基因型为XBXb,由于其双亲正常可知其双亲的基因型为XBXb、XBY,进一步可推出小女儿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2XBXB、1/2XBXb,与其结婚的非血友病的男性的基因型为XBY,因此小女儿生出患血友病男孩的概率1/2×1/4=1/8。
遗传咨询是医生对咨询对象进行身体检查,了解家庭病史,对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作出诊断,无法确定小女儿是否带有致病基因,也无法降低小女儿生出患儿的概率,A错误,染色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海 普陀区 届高三 上学 等级 考期 质量 抽测 生命科学 试题 Word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