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二下语文《绝句》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
- 文档编号:28515143
- 上传时间:2023-07-18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0.32KB
部编二下语文《绝句》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
《部编二下语文《绝句》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二下语文《绝句》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二下语文《绝句》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绝句
本教案为省级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联系生活、字源字理、词义延展等方法学习“绝”“鹏”“含”等7个生字,在田字格中正确、美观地书写“吴”“含”等4个字。
(二)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背诵古诗,能根据古诗想象画面,感受春天景物的色彩明丽。
二、教学准备
PPT、板贴、预习单、明信片。
三、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入新课
1.背古诗,感受画中有诗。
(1)指名学生领背已学古诗两到三首。
(2)出示《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与古诗画面相关的图片,学生看画面,说一说想到了哪些诗句。
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到这些诗句的。
小结:
看着画,想起诗,这就是古诗最奇妙的地方一一画中有诗。
(板书:
画中有诗)
(3)学生自由说一说这几首诗具有的共同点。
小结:
这些都是写风景的诗。
诗人在饱览了祖国大好河山后,写下这些诗,后人也因这些千古名诗而争相游览诗中提到的景点。
2.读课题,识“绝”字。
(1)出示课题,指名读课题。
(出示小篆“绝”字)
学生说一说是如何猜到这个字为“绝”字。
教师引导:
绞丝旁和丝线有关,右边部分表示一个人拿着刀,是要做什么?
学生交流,明确“绝”就是断的意思。
(2)扩词巩固:
根据这个理解,给“绝”组词。
(相机出示:
“断绝”“拒绝”“绝情”“绝路”……,齐读)
3.关注课题特点。
(1)比较:
同样是写景诗的题目,《绝句》和刚才这三首有什么不同?
学生说发现。
前三首题目都提到了景点位置,而《绝句》没有。
(2)补充以《绝句》为题目的写景诗,出示杜甫另外几首《绝句》。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自读古诗。
今天学习其中一首,当年杜甫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看到一幅美丽的早春景象,于是写下这首千古绝句。
请同学们翻到第十五课,自由读。
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想一想诗里描写了哪些景物。
2.学习生字,读准古诗。
(1)指名读古诗,了解自读情况。
相机正音;
(2)发现生字读音特点。
根据预习,学生说一说生字读音上的发现。
(第二声音节、后鼻音较多)
(3)归类识记,理出难点。
第一组:
鸣翠柳一行西岭(带有后鼻音的词语)
强调:
“行”既是后鼻音,也是多音字,另一个读音是xíng,再齐读。
第二组:
黄鹏门泊窗含(带有第二声的词语)
强调:
“鹏”左边虽有一个“丽”,但读作第二声,再齐读。
第二声的音节要读得饱满、上扬才好听。
(4)再读古诗,读准字音。
(三)品读诗句,感受画面
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想象画面,集体交流。
2.学习:
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1)听录音识“黄鹏”:
(播放叫声)这两只可爱的小鸟就是黄鹏,(板贴“黄鹏”和画)和它们打个招呼!
(2)赏析“鸣”,感受活泼之美。
引导想象:
在春日的早晨,两只小鸟围着这棵柳树飞过来,飞过去,他们在说些什么呢?
(生自由回答)
这么多的悄悄话,诗人用一个字就写出来了,是哪个字?
(鸣)(板贴:
“鸣翠柳”,齐读整句)
(3)赏析“一行”,体会和谐宁静之美。
情境引导:
两只黄鹏鸟在柳树上叫得正欢,看,谁又来了?
(出示“一行白鹭”词语和画)
白鹭白鹭,快和黄鹏鸟儿一起到柳树上说说话吧!
(自由答)
难怪你们这么安静有序,原来是要飞到蓝天上看更远的风景。
(板贴:
“上青天”)
朗读引导:
看着这样的画面,有什么感觉?
(指导读出活泼、愉快的感觉)
3.学习: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借词典理解“含”,感受画面之美。
预习单反映出“含”为难点。
出示《古代汉语词典》中“含”的解释:
衔在嘴里,不吐出也不咽下;藏在里面,包容在里面;怀有某种感情或意思,不完全表露出来。
学生选一选,说理由。
(出示古代窗极图)古时的窗极雕刻有各种精美图案,且造型多样,如扇形,圆形,六边形等,从窗口望去,一切风景定格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这种感觉就是“窗含”。
(板贴:
“窗含”)
(2)结合生活理解“岭”,感受开阔之美。
诗人透过窗棋,看到了什么?
西岭山上的雪。
(出示雪山图片)这就是西岭雪山,生活中像这样的名胜还有很多。
(图片出示八达岭、小兴安岭等)明确高而大的山或山脉作“岭”。
正因为高大,西岭山上的雪才能终年不化。
(指名读,齐读)
(3)猜字义理解“泊”,感受真情之美。
过渡:
远山看累了,诗人收回目光,看到了什么?
(出示:
“门泊东吴万里船”)
预习单反映出“泊”为难点,(板贴:
“泊”)学生大胆猜一猜意思并交流。
学生扩词。
(相机出示:
泊车、泊位……)
学生齐读本句。
4.回味诗意,指导背诵。
(1)看书本,整体回读。
教师引读:
诗人独坐窗前良久,也和这小船一样累了,他闭上眼睛,细细回味刚才的美景。
生配乐读。
(2)看板书,男女合作读。
一首《绝句》还原成一幅画面,(板贴:
诗中有画)看着板书,男女生合作读。
(3)看画面,师生配合读。
(4)无提示,尝试背诵。
(5)声配画,唱读古诗。
(四)复习巩固,指导书写
1.课作辅助,巩固生字。
课件出示《课堂作业本》中的词语,学生齐读,同桌互读。
2.指导写字,完成明信片。
设置情境。
跟随杜甫的诗走进如画的早春。
如今,大诗人独坐的草堂已成了成都的标志性景点,就连西岭的雪也因这首诗而闻名。
(出示浣花溪草堂和西岭图片)为了表达对大诗人的怀念,两处景点要把《绝句》印在明信片上送给参观的游客,一起练好生字,完成明信片。
(1)绝:
关注主笔画的书写。
强调:
竖弯钩写得舒展平稳,整个字才能稳而紧凑。
(展示书写较好的范例)
(2)岭、吴、含:
关注相同部件不同的写法。
相同点:
都有部件“人”。
不同点:
“人”写法上的差异——“含、吴”舒展,“岭”收紧。
(3)练习书写。
学生在语文书上练写,教师巡回指导。
写入明信片,强调写字时做到脚平、身正。
3.展示作品,齐读古诗。
4.推荐读《绝句》组诗。
附板书:
古诗二首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揠苗助长
本教案为省级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一、教学目标
(一)认识“则”“焦”“筋”“疲”4个生字,会写“筋”“疲”2个字,掌握“巴望”“焦急”等词语。
(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读中体会寓意。
(三)能从寓言中受到启发,懂得做事不能急于求成。
二、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三、教学过程
(一)初识寓言,揭题导入
1.看图猜故事:
《乌鸦喝水》《南辕北辙》《井底之蛙》。
2.初识“寓言故事”。
知道小故事中蕴含一个大道理,就叫“寓言故事”。
3.直接揭示新课,板书课题,认读生字“握”,齐读课题。
(二)“揠苗助长”,理解题意
1.题中理解:
读课题,猜测“揠”的意思,换字理解“揠”的意思是拔,揠苗助长就是拔苗助长。
小结:
通过换字的方法,初步理解了题目的意思。
2.文中理解:
快速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直接揭示“揠苗助长”意思的句子。
3.课件出示: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1)读句子,用自己的话说说揠苗助长的意思。
(2)从“一棵一棵”读懂了什么?
(3)读句思考,生发疑问:
他揠苗的原因是什么,他是怎样揠苗的,结果又是怎么样的?
带着问题读课文。
(板书:
原因、怎样、结果)
(三)初读识字,整体感知
课件出示自学小提示。
自由读课文,你觉得难读的地方就多读几遍。
想一想:
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检查字词。
重点正音。
喘:
翘舌音,前鼻音。
筋:
前鼻音。
转:
当读第四声的时候,表示围绕着一点转圈,如转动、转圈等;如果读第三声,表示从一个方向转到另一个方向,如转弯、转身、转变、转眼间等。
2.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出示句式。
古时候有个人看到禾苗(),想让禾苗(),就把禾苗(),结果禾苗都()。
(2)自读句子,试着用“因为……所以……”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农夫揠苗助长的原因。
(预设:
因为这个人希望看到禾苗快点儿长高,所以把禾苗一棵棵往高里拔)
(四)探究原因,感受“焦急”
1.快速读第一段,思考:
当农夫看到禾苗长得那么慢的时候,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圈出表示农夫当时心情的词语。
课件出示第一段,点红“焦急”并板书。
2.再次默读,出示学习小提示。
默读第一自然段,从哪些地方看出农夫很焦急?
用横线画出句子,关键的地方可以圈一圈。
预设一:
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1)巴望:
通过换词,理解“巴望”的意思。
(希望、渴望、盼望)
(2)天天:
抓住关键词“天天”,体会农夫的焦急。
预设二:
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长高。
(1)可是:
体会农夫巴望的和他看到的情景的反差,理解他的焦虑。
理解“可是”是表示想的和事实相反。
体会农夫的焦急,读好句子。
指名读。
(2)想象:
一天,两天,三天,农夫看到禾苗都没有长高,心里会想些什么?
(3)对比句子:
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长高。
禾苗一点儿也没长高。
思考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意思一样吗?
理解农夫是因为太焦急了,所以才会觉得禾苗长得慢,感觉不到禾苗在长高。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4)男女生读句子,齐读。
预设三: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
“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
(1)理解自言自语,就是自己对自己说。
学着做一做。
(2)找一找农夫的动作,(转来转去)农夫的表情。
(焦急、皱起了眉头)
(3)展开想象,加上动作、表情演一演。
总结:
第一段一共3句话,每句都是围绕焦急这个词来写的。
齐读第一段,读出农夫那种渴望禾苗快快长高的焦急心情。
3.品词析句,感受疲惫。
过渡,课件出示:
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
(1)指名读句子,交流不理解的词语。
(2)聚焦“筋疲力尽”:
理解是累得一点儿力气都没有了的意思。
看图:
(课件出示农夫拔禾苗的图)仔细观察农夫的姿势、表情,说说看到了什么。
(弯着腰,弓着背,一直蹲在田里,腿都麻了,满头大汗,汗流淡背,腰酸背痛)
(3)再读句子,思考:
他为什么拔得这么累?
(4)一直:
意思是一停都不停。
联系课文算一算,他大概拔了几个小时?
在这六七个小时,他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板书:
一直)
齐读这个句子,读出他认真又劳累的样子。
(5)出示:
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
“今天可把我累坏了!
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
读农夫说的话,说说有哪个词语不理解。
(预设:
一大截)指名交流。
想象:
农夫虽然累坏了,但是看到禾苗长高了一大截,他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联系农夫的心情,读读他说的话,读出他当时又累又高兴的样子。
指名读,加动作读。
(五)体会道理,感受“愚蠢”
1.出示图片:
说说看到了什么。
交流。
(板书:
枯死)
2.课件出示:
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禾苗都枯死了。
联系农夫儿子可惜、伤心的心情,有感情朗读。
指名读,齐读。
3.说说禾苗为什么会枯死?
4.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5.交流,小结寓意。
小结:
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不要急于求成。
(课件出示)齐读。
6.推荐课外阅读寓言——《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六)设疑结课,指导书写
1.结课。
2.通过摘苹果游戏复习生字。
3.指导书写“筋”“疲”。
(1)小老师领读。
(2)交流哪一个字比较容易写错。
(3)重点指导“疲”:
点、提不能漏,小老师提醒关键笔画。
(4)师范写。
(5)生写。
(6)组织讨论“筋”后,学生自己练写。
(7)投影展示点评后,学生再写,争取一个比一个写得好!
附板书:
揠苗助长
原因焦急
怎么样揠苗
结果枯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绝句 部编二下 语文 公开 教案 教学 设计 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