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放技术规范书V099.docx
- 文档编号:28513650
- 上传时间:2023-07-18
- 格式:DOCX
- 页数:34
- 大小:136.08KB
塔放技术规范书V099.docx
《塔放技术规范书V09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塔放技术规范书V099.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塔放技术规范书V099
第二册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2006年塔顶放大器产品集中采购
技术规范书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2006年
塔顶放大器产品集中采购
技术规范书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2006年9月
目录
一、总则1
1.1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1
1.2本规范书的补充要求1
1.3技术投标文件要求1
1.3.1技术规范书点对点应答要求2
1.3.2技术投标书的内容格式要求2
1.4规范书的解释权3
二、塔顶放大器产品性能要求3
2.1定义和缩略语3
2.1.1定义3
2.1.2缩略语3
2.2测量条件4
2.3工作频段4
2.4性能指标及测量方法4
2.5标称最大输出功率(仅针对双向塔顶放大器的下行链路)4
2.5.1定义4
2.5.2指标要求5
2.5.3测量方法5
2.6增益5
2.6.1最大增益及误差5
2.6.2增益调节范围6
2.6.3增益调节步长及步长误差6
2.7自动电平控制(ALC)范围7
2.7.1定义7
2.7.2指标要求7
2.7.3测量方法7
2.8最大允许输入电平8
2.8.1定义8
2.8.2指标要求8
2.8.3测量方法8
2.9带内波动9
2.9.1定义9
2.9.2指标要求9
2.9.3测量方法9
2.10噪声系数(仅对塔顶放大器的上行链路)10
2.10.1定义10
2.10.2指标要求10
2.10.3测量方法10
2.11输入、输出电压驻波比11
2.11.1定义11
2.11.2指标要求11
2.11.3测量方法11
2.12杂散发射(仅对双向塔放的下行链路)11
2.12.1定义11
2.12.2指标要求12
2.12.3测量方法12
2.13互调衰减13
2.13.1互调衰减(针对上行链路)13
2.13.2互调衰减(针对双向塔放的下行链路)14
2.14旁路损耗15
2.14.1定义15
2.14.2指标要求15
2.14.3测量方法16
2.15供电方式16
2.16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16
2.17电源适应性16
2.17.1电源适应性要求16
2.17.2测试方法16
2.17.3设备功耗17
2.18机械要求17
2.19环境要求和环境试验17
2.19.1环境适应性要求17
2.19.2测试方法18
2.20安全要求19
2.20.1接地导体电阻和连接电阻19
2.20.2抗电强度19
2.20.3接触电流20
2.21电磁兼容要求20
三、监控功能20
四、工程、技术服务及其它21
4.1工程技术服务21
4.1.1产品供应21
4.1.2现场验收21
4.1.3技术服务21
4.1.4技术文件21
4.1.5工程服务历史及供货记录22
4.1.6可选服务22
4.2维护服务22
4.2.1备品备件的要求22
4.2.2服务响应22
4.2.3监控软件的升级22
4.2.4紧急事件的处理23
附录A完成性能测试所需仪表,仅供参考24
附录B塔顶放大器检验项目26
附件一:
2005-2006年卖方供货汇总记录27
附件二: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GSM直放站设备规范监控部分节选27
附件三:
塔顶放大器产品型号清单27
附件四:
塔顶放大器产品配置清单27
附件五:
塔顶放大器技术性能参数表27
附件六:
工程技术服务表27
一、总则
本文件为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买方)对塔顶放大器产品供货商(以下简称卖方)提出的工程技术规范书。
此文件将作为定货合同的附件。
卖方提供的各项设备及系统的功能、性能应完全符合买方指明的规范和标准,并保证配置的软硬件数量和功能满足或高于买方提出的要求。
如果买方在工程实施和网络运行中发现卖方所提供的各项设备及系统的功能、性能未达到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卖方应免费增加或修改软硬件,并使之满足或高于买方提出的要求。
1.1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
GB/T2423.1-200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A:
低温》;
GB/T2423.2-200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B:
高温》;
GB/T2423.9-200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Cb:
设备用恒定湿热》;
YD/T952-1998“900MHz直放机技术要求及测量方法”;
YD/T1008-1999“移动通信移频中继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YD/T1337-2005“900MHz/1800MHzGSM直放站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GB15842-1995《移动通信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YD/T282-2000《通信设备可靠性通用试验方法》;
YD1139-2001《900MHz/18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电磁兼容要求和测量方法,第二部分:
基站及其辅助设备》
IEC60950-1999《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
1.2本规范书的补充要求
随着市场发展的要求,为适应新技术、新业务的应用,卖方应具备较强的研发能力以保证所提供的软、硬件系统能充分满足买方的业务发展的要求。
1.3技术投标文件要求
根据此规范书提出相应的技术投标书,技术投标书要求提供2套书面文件,并必须提供全套文件的电子文档,技术投标书及其附件应采用中文书写。
具体参见《投标人须知》。
1.3.1技术规范书点对点应答要求
卖方的技术投标文件中,要求对本规范书所提出各项要求进行逐条逐项答复、说明和解释。
首先对实现或满足程度明确作出“满足”(应为本期工程提供设备或本期工程提供该功能)、“不满足”等应答,然后作出具体、详细的说明,详见附件五,并按投标产品型号逐一、分别填写。
1.3.2技术投标书的内容格式要求
卖方所提供的技术投标书应按照以下内容格式进行编制:
(一)、设备配置清单
(1)设备型号清单
本次采购塔顶放大器分为单向塔顶放大器和双向塔顶放大器两类,具体设备详细产品型号清单详见附件三:
塔顶放大器产品型号清单。
(2)设备配置清单
标准塔顶放大器产品配置包含主设备、基本软件、连接件及附件部分等,是指能独立完成塔顶放大器系统性能的设备组合。
具体见附件四:
塔顶放大器产品配置清单
(3)设备配置框图
卖方提供卖方设备的详细设备配置框图(设备系统图和设备内部配置图)。
(4)塔顶放大器技术性能参数表
本表作为评估设备技术性能的依据之一,请务必真实、准确、全面填写。
本技术性能表应答必须与技术规范书点对点应答一致。
(二)、工程技术规范书及点对点应答
(1)卖方技术规范书点对点应答(必须在引用规范书的基础上逐项应答),卖方根据卖方各项设备实际情况如实应答本技术规范书内提出的各项指标情况。
(2)卖方应答补充(各次技术澄清的问题汇总),以附件形式附在技术规范书点对点应答后。
1.4规范书的解释权
买方在任何时候保留和拥有对本技术规范书的解释权。
买方有权在签定合同前,根据需要修改和补充本技术规范书,修改补充后的最终技术规范书将作为合同的附件。
卖方对于规范书的疑问可以通过书面材料与买方联系。
在规定的技术投标书和报价书提交最后期限以前,买方将以书面材料给予答复。
二、塔顶放大器产品性能要求
2.1定义和缩略语
2.1.1定义
本技术规范书采用下列定义:
前向(下行)链路是指由基站到移动台传输的链路。
反向(上行)链路是指由移动台到基站传输的链路。
900MHz/1800MHz塔顶放大器是指由带通滤波器、低噪声放大器或高功率放大器等器件组成的用于900MHz/1800MHzGSM移动通信网的高性能射频放大设备(TMA)。
塔顶放大器主要包括:
单向塔顶放大器和双向塔顶放大器。
单向(双工)塔顶放大器:
指由带通滤波器、低噪声放大器等器件组成的高性能射频放大设备。
通常紧靠接收天线下方安装,用于补偿上行馈线、双工滤波器等造成的损耗,改善上行接收系统的噪声系数,提高基站接收灵敏度。
双向塔顶放大器:
是指由带通滤波器、低噪声放大器以及高功率放大器等器件组成的高性能射频放大设备。
在单向塔顶放大器的基础上,下行增加高功率放大器,放大下行信号功率,扩大下行信号覆盖范围。
2.1.2缩略语
TMA(TowerMountedAmplifier)塔顶放大器
TMB(TowerMountedBooster)双向塔顶放大器
LNA(LowNoiseAmplifier)低噪声放大器
HPA(HighPowerAmplifier)高功率放大器
ALC(AutomaticLevelControl)自动电平控制
CW(ContinousWave)连续波
2.2测量条件
应在下列正常工作条件下进行测量,非常温环境下的测试见2.17.1.5环境要求和环境试验的测试环境要求。
-温度:
+15℃~+35℃
-相对湿度:
45~75%
—电源:
AC220V±4V或DC-48V±1V或+24V
2.3工作频段
工作频段是指塔顶放大器在线性输出状态下的实际工作频率范围,根据需要设备可使用工作频段的全部和部分。
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900MHz/1800MHz频段:
上行885~909MHz/1710~1730MHz
下行930~954MHz/1805~1825MHz
对于1800MHz频段只用到15MHz带宽的省份,卖方可以按照如下要求供货:
上行885~909MHz/1710~1725MHz
下行930~954MHz/1805~1820MHz
2.4性能指标及测量方法
如果没有其它规定,性能指标系指设备输出端口处的指标,测量方法适用于塔顶放大器的前向和反向系统测量。
2.5标称最大输出功率(仅针对双向塔顶放大器的下行链路)
2.5.1定义
标称(最大)输出功率是指塔顶放大器在线性工作区内所能达到的最大输出功率,此最大输出功率应满足以下条件:
(a)输入信号为GSM连续波信号;
(b)增益为最大增益;
(c)满足本技术规范书中所有指标要求;
(d)在网络应用中不应超过此功率。
2.5.2指标要求
对于双向塔顶放大器的下行标称(最大)输出功率由厂家声明,标称(最大)输出功率容差应在±2dB范围内,极限条件时应在±2.5dB范围内。
2.5.3测量方法
1)按图1所示连接测试系统;
图1:
标称(最大)输出功率测试
2)将GSM信号发生器输出通过电缆接至被测设备输入端口,再将功率衰减器及连接电缆总损耗值作为偏置输入GSM分析仪或功率计中;
3)关闭反向链路(测量前向输出功率)或关闭前向链路(测量反向输出功率);
4)将GSM信号发生器设置为该被测设备工作频率范围内的中心频率或指配信道的中心频率;将被测设备增益调到最大;
5)调节GSM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平直至ALC启控点,GSM分析仪或功率计上直接显示的每信道功率应在被测设备厂商声明的最大输出功率的容差范围内;
6)记录被测设备的输出功率电平Lout(dBm)及输入电平(GSM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平减去连接电缆的损耗值)Lin(dBm)。
2.6增益
2.6.1最大增益及误差
2.6.1.1定义
最大增益是指塔顶放大器在线性工作范围内对输入信号的最大放大能力。
最大增益误差是指最大增益的实测值与厂家声明值之间的差值。
2.6.1.2指标要求
12dB≤上行最大增益≤20dB,下行最大增益≤35dB(可调),具体增益值由厂家声明;最大增益误差不超过±3dB。
2.6.1.3测量方法
1)测试系统及测试步骤同2.5.3;
2)最大增益为Gmax=Lout-Lin(dB)
(1)
3)增益误差为△=Gmax-G厂声明(dB)
(2)
2.6.2增益调节范围
2.6.2.1定义
增益调节范围是指当塔顶放大器增益可调时,其最大增益和最小增益的差值。
2.6.2.2指标要求
增益调节范围≥5dB,具体为厂家声明值。
2.6.2.3测量方法
1)测试系统及测试步骤同2.5.3;
2)调被测设备增益为最小,从GSM分析仪或功率计读出被测设备的输出功率电平Loutmin。
3)调被测设备增益为最大,从GSM分析仪或功率计读出被测设备的输出功率电平Loutmax。
4)增益调节范围为△G=Loutmax-Loutmin(dB)(3)
2.6.3增益调节步长及步长误差
2.6.3.1定义
增益调节步长是指塔顶放大器最小的增益调节量。
增益调节步长误差是指实际增益步长与标称增益步长的差值。
2.6.3.2指标要求
1)上行链路该项不作要求;
2)下行链路为厂家声明值。
2.6.3.3测量方法
1)测试系统及测试步骤同2.5.3;
2)以增益调节步长降低被测设备增益,从GSM分析仪或功率计测量被测设备实际增益下降每一步长时的功率并记录,直至增益为最小;
3)增益调节步长为每相邻测量功率电平之差;
4)步长误差△=声明的增益调节步长-实际的增益调节步长(4)
5)计算0-10dB、10-20dB、20-30dB内的累积误差。
5)计算0-10dB、10-20dB、20-30dB内的累积误差。
2.7自动电平控制(ALC)范围
2.7.1定义
自动电平控制是指当塔顶放大器工作于最大增益且输出为最大功率时,增加输入信号电平时,塔顶放大器对输出信号电平的控制能力。
2.7.2指标要求
对单向塔顶放大器和双向塔顶放大器的上行链路不作要求;
双向塔顶放大器的下行链路:
当输入信号电平提高小于等于6dB时,输出功率应保持在最大输出功率的±1dB之内或关闭输出(旁路保护)。
2.7.3测量方法
1)测试系统及测试步骤同2.5.3;
2)被测设备增益调至最大;
3)接通被测设备ALC功能;
4)被测设备输入电平提高6dB,观测GSM信号分析仪或功率计上的读数变化(应不超过±2dB),继续提高输入电平,被测设备输出变化仍应不超过±1dB或关闭。
2.8最大允许输入电平
2.8.1定义
最大允许输入电平是指被测塔顶放大器能承受而不致引起损伤的输入电平。
2.8.2指标要求
单向塔顶放大器:
上行链路最大无损伤输入功率为-10dBm,下行不作要求;
双向塔顶放大器:
下行链路最大无损伤输入功率为厂家声称额定输入功率增加3dB,由厂家声明增加3dB后的最大允许输入电平;上行链路最大无损伤输入功率为-10dBm。
2.8.3测量方法
1)测试系统为图1所示;
2)GSM信号发生器频率调到被测设备中心频率,电平调到指标要求中规定的最大无损伤输入功率电平,持续1min;
3)重复2.5、2.6.1、2.7的指标项的测试,所测数值应在指标范围内。
2.9带内波动
2.9.1定义
带内波动是被测塔顶放大器在卖方声明的工作频率范围内最大电平和最小电平的差值。
2.9.2指标要求
带内波动≤3dB(峰峰值)。
2.9.3测量方法
1)按图2所示连接测试系统;
2)扫频信号发生器起、止频率设置成比被测设备工作频带宽,电平调到2.5.3的第6条中记录的Lin;
3)被测设备增益调到最大;
4)当被测设备为宽带设备时,从标网分析仪上读出被测设备有效工作频带内最大、最小电平之间的差值,即为带内波动。
2.10噪声系数(仅对塔顶放大器的上行链路)
2.10.1定义
噪声系数是指被测塔顶放大器在工作频带范围内,正常工作时输入信噪比与输出信噪比的比,用dB表示。
2.10.2指标要求
单向塔顶放大器:
上行链路噪声系数NF≤2dB(最大增益)
双向塔顶放大器:
上行链路噪声系数NF≤3dB(最大增益)
2.10.3测量方法
1)按图3虚线所示连接,校准噪声系数测试仪;
2)按图3实线所示连接测试系统;
3)关闭ALC并将被测设备增益调节为最大增益;
4)用噪声系数测量仪测试被测设备噪声系数。
2.11输入、输出电压驻波比
2.11.1定义
输入、输出电压反射系数|γ|是指从输入、输出端口反射的信号电压与输入的信号电压的比,电压驻波比为
S=(1+|γ|)/(1-|γ|)(5)
2.11.2指标要求
单向塔顶放大器:
电压驻波比:
≤1.4
双向塔顶放大器:
电压驻波比:
≤1.5
2.11.3测量方法
1)按图4所示连接测试系统;
2)按被测设备要求调网络分析仪起、止频率,单端口S11(或S22)测量,并调表达格式为驻波对应频率,电平调到被测设备允许的最大输入电平;
3)在网络分析仪测试端口1或2进行开路、短路、负荷校准后设置为测量;
4)设置被测设备的增益为最小增益,将其输入或输出端口接到测试端口,输出或输入端口接负载;从网络分析仪读被测设备工作频带内最大的电压驻波比;
5)测量前向或反向输出驻波比时应保证被测设备无输出信号。
2.12杂散发射(仅对双向塔放的下行链路)
2.12.1定义
杂散发射是指除去工作载频以及与正常调制相关的边带以外的频率上的发射。
2.12.2指标要求
杂散发射的指标见表1:
表1:
杂散发射指标要求
测试项目
指标要求
杂散发射
每载频带外
f0±100kHz≤0.5dBc/30kHz
f0±200kHz≤-30dBc/30kHz(-36dBm/3kHz)
f0±400kHz≤-60dBc/30kHz(-36dBm/3kHz)
f0±600kHz≤-36dBm/30kHz
工作频带内
FL-2.5MHz~F0-6MHz≤-36dBm/100kHz
F0-6MHz~F0-1.8MHz≤-36dBm/30kHz
F0+1.8MHz~F0+6MHz≤-36dBm/30kHz
F0+6MHz~FH+2.5MHz≤-36dBm/100kHz
工作频带外(偏离工作频带边缘2.5MHz之外)
9kHz-1GHz带内≤-36dBm
1GHz-12.75GHz带内≤-30dBm
注:
FL:
工作频段低端边缘频率;FH:
工作频段高端边缘频率;f0:
工作频段中心频率
2.12.3测量方法
图5:
杂散发射测量
1)测量系统如图5;
2)GSM信号发生器频率调到被测设备中心频率,电平调到2.5.3的6中记录的Lin输出GSM信号;
3)被测设备增益调到最大;
4)功率衰减器及连接电缆总损耗值作为偏置输入频谱分析仪;
5)按表2调频谱分析仪测量带宽及检波方式;
6)在不同的偏移频率上,读杂散发射的功率电平。
表2:
带外杂散发射测量带宽
频带
频率偏移
测量带宽
视频带宽
检波方式
10kHz∽50MHz
/
10kHz
30kHz
峰值保持
50MHz∽500MHz
/
100kHz
100kHz
50MHz以上BTS发射带及MS发射带内
>0MHz
10kHz
30kHz
峰值保持
≥2MHz
30kHz
100kHz
≥5MHz
100kHz
300kHz
≥10MHz
300kHz
1MHz
≥20MHz
1MHz
3MHz
≥30MHz
3MHz
3MHz
2.13互调衰减
2.13.1互调衰减(针对上行链路)
2.13.1.1定义
当存在两个或多个与期望信号有一定频率关系的非期望信号时,接收机接收期望的调制信号而不超过给定恶化量的能力。
2.13.1.2指标要求
TCH/FSII类比特RBER应不超过2.0%。
2.13.1.3测试方法
参见YD/T883-199913.7.7。
图6:
互调产物测量
1)测量系统如图6所示;
2)被测设备增益调到最大;
3)设置有用信号发生器产生标准的GSM调制信号,其功率电平如表1所示;
4)设置GSM调制信号发生器产生干扰信号。
它使用伪随机比特序列调制,并且比期望信号频率高1.6MHz。
在期望信号突发脉冲的有用部分期间,干扰信号由511bit序列中的任何148bit子序列调制,定义见CCITT建议0.153IV.4分卷,并且其功率对GSM是-43dBm,对GSM1800是-49dBm。
5)设置CW干扰信号发生器产生未调制的干扰信号。
它应比期望信号频率高800kHz,并且其功率对GSM是-43dBm,对GSM1800是-49dBm。
6)开启信号发生器,通过基站模拟器测量TCH/FSII类比特RBER。
7)在非期望信号地域期望信号载波频率的情况下重复测量。
表1:
GSM有用信号功率电平要求
BTS类型
有用信号功率电平
GSM900/1800BTS
-101dBm
GSM900微蜂窝BTSM1
-94dBm
GSM900微蜂窝BTSM2
-89dBm
GSM900微蜂窝BTSM3
-84dBm
GSM1800微蜂窝BTSM1
-99dBm
GSM1800微蜂窝BTSM2
-94dBm
GSM1800微蜂窝BTSM3
-89dBm
2.13.2互调衰减(针对双向塔放的下行链路)
2.13.2.1定义
射频发射设备对由载频和经其天线输入的干扰信号在其非线性部件产生信号的抑制能力。
2.13.2.2指标要求
带内互调:
≤-36dBm或≤-70dBc;
带外互调:
9kHz~1GHz/100kHz≤-36dBm;1GHz~12.75GHz/1MHz≤-30dBm
2.13.2.3测试方法
参见YD/T883-199913.6.7。
图7:
互调产物测量
1)测量系统如图6所示;
2)待测设备增益调到最大;
3)对于TX频段,设置GSM信号发生器1的频率为被测设备的工作频率范围内的中心频率,设置信号发生器2生成偏离信号发生器1频率为最小频率间隔或者0.8 MHz,、2 MHz、3.2 MHz和6.2 MHz,并且必须是在GSM前向链路频段中的信号;对于RX频段,设置信号发生器2的相对与信号发生器1的频偏为XMHz,使得最低阶互调产物落在RX工作频段内。
4)切断信号发生器2,调信号发生器1的电平到被测设备输出达到厂家声明的最大功率;调信号发生器2的电平比信号发生器1低30dB;
5)接通被测设备ALC功能;
6)频谱分析仪中心频率调到被测设备中心频率,扫频宽度调到能看到两边的互调产物,并将功率衰减器和连接电缆的总损耗作为偏置输入频谱分析仪;
7)在频谱分析仪上读出三阶和五阶互调产物,看其是否满足要求。
8)应在每个输出天线端口上进行测试。
2.14旁路损耗
2.14.1定义
旁路损耗是指塔顶放大器故障时,旁路保护功能启动后引入的损耗。
2.14.2指标要求
单向塔顶放大器上行旁路损耗:
≤1.8dB
双向塔顶放大器上行、下行旁路损耗:
≤1.5dB
2.14.3测量方法
图8旁路损耗测试
1)连接测试图如图8所示;
2)塔顶放大器无需加电,此时上行链路直接为旁路状态;
3)信号发生器接塔顶放大器的重发端,频谱仪接塔顶放大器施主端;
4)输入信号0dBm,在频谱仪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技术规范 V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