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宝典之修辞.docx
- 文档编号:28512881
- 上传时间:2023-07-18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3.30KB
葵花宝典之修辞.docx
《葵花宝典之修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葵花宝典之修辞.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葵花宝典之修辞
葵花宝典之修辞
修辞:
运用语言的方式、方法或技巧规律来“修饰言辞”,或者修辞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
(1)比喻句:
就是用一个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比方另一个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事。
注意:
比喻必须用在性质不同的两种事物上,这两种事物必须有共同点。
常见的明喻、暗喻、借喻三种类型,我们也要把握好比喻词的使用,例如:
像、好像、仿佛、像……一样……,似的、成了、是。
(2)拟人句:
就是把物当作人来描写,赋予它人的动作、神态或思想感情。
运用拟人,不仅可以使描写的事物生动形象,而且能传神地表达作者对所描写的事物的感情。
(3)排比:
排比利用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加强语言气势。
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
例句:
1.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2.桂林的山,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4)设问:
强调自问自答,设问能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
(5)反问:
反问只问不答,答案已经暗含在问中,加强语气,发人深思。
(6)夸张:
就是把所要描写怕事物无限夸大或缩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句: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在红军眼里,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五岭山脉只是翻腾着的细小波浪,气势磅礴的乌蒙山只是一个滚动着的小泥丸。
)这是一种:
缩小夸张。
使用夸张时,往往有时还把把事物描绘得很大很大,那叫:
扩大夸张。
例句: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一阵阵排山倒海的掌声。
1.站在山头远远看去,村边那条清亮的小河像_______________(改为比喻句)
2.天空中有一轮明月。
(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伟大的奇观。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河水哗哗地流着。
(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寒风吹到脸上很痛。
(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高粱成熟了。
(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
②看他的样子,好象有什么喜事似的。
()
④真的,再没有像马一样忠实的动物了。
()
⑤旧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
()
⑥我们要像孔繁森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⑦春天的江南大地仿佛铺上了一块绿地毯。
()
⑧她长得很像我邻居的小妹妹。
()
⑨天无边无垠的,几朵绒毛似的白云轻轻地掠过去。
()
⑩这个地方我似乎已到过了。
()
二、分析修辞手法,填在括号内。
1.豆大点的人也想造反。
( )2.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 )
3.这件事怎能不是你的错呢?
( )4.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5.花儿在欢笑,鸟儿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
( )
6.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 )
7.几场春雨过后,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 )
8.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 )
9.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
是田间玩耍的孩子们。
( )
10.骆驼是沙漠之舟。
( )
1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 )
12.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岁月如流()一步登天()莺歌燕舞()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
关联词语闯关
1并列关系:
概念:
各分句间所表示的意思、事件或动作是并列平行关系,有的分句分别说明描述几种情况,有的分句表示相对相反或同时发生的几种情况。
又……又…………一边……一边……例:
弟弟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有时……有时…………一会儿……一会儿…………既……又……例:
李老师既会拉小提琴,又会吹笛子。
……也……
例:
爸爸不抽烟,也很少喝酒。
有的……有的,一方面……一方面,有时候……有时候,那么……那么,既……又,也,又,还,同时。
不是……而是、是……不是……。
2承接关系:
一……就(便)……例:
我一做好功课,便到球场踢球。
……首先……然后…………便…………於是…………才……例:
哥哥拟好作文大纲,才打草稿。
……接著……
3递进关系:
后一分句在意思上比前一分句更近一层。
4选择关系:
概念:
分句所说的事情不能同时并存,而是要从中选择一项。
不是……就是……例:
我们下课不是跳橡皮筋,就是踢毽子。
……宁可……也不……例:
我宁可给老师责罚,也不说谎,隐瞒真相。
……还是……例:
饭前吃水果好,还是饭后吃水果好?
……与其……不如……例:
与其浪费时间,不如做些有意义的事。
是……还是,或者(或、或是)……或者(或、或是),不是……就是,要么(要就是)……要么(要就是)。
5转折关系:
概念:
后一句分句(正句)表述的意思同前一分句(偏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
尽管……可是……例:
尽管天气严寒,可是伯父仍到海滩游泳。
虽然……但是……例:
道德虽然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却却很难。
例:
虽然天气已晚,但是老师仍在灯下伏案工作。
……却……例:
妈妈爱静,爸爸却爱动,两人性格截然不同。
……然而……虽然(虽是、虽说、尽管、固然)……但是(但、可是、然而、却),但是(但)然而,可是(可),却。
不过,只是,倒。
6假设关系:
概念:
偏句提出假设,正句说明在这种假设情况下产生的结果。
如果(假使、假如、要是、倘若、要是)……就(那么、那、便)。
如果引出的假设与正句结果一致。
如果……就……
例:
如果明天天气好,我们就举行升旗仪式。
假使……便……
例:
即使成绩再好,你也不能自满呀﹗要是……那麼……
例:
要是你不听爸爸的劝告,那麼定会闯祸。
即使(就算、就是、哪怕、纵使)……
也(还是、仍然、还)。
即使引出的结果与正句结果不一致。
如果……就……例:
如果明天下雨,运动会就不举行了。
即使……也……
例:
即使成绩再好,你也不能自满呀﹗
7条件关系:
概念:
偏句提出一个条件,正句说明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结果
只要……就……例:
只要多读多写,语文水平就可提高。
(说明:
偏句指出充足条件,正句说明具备这种条件便能有的相应结果。
)
只有……才……例:
运动员只有不断地苦练, 才能获得优异的成绩。
无论(不论、不管、任凭)……都(总、总是、也)。
例:
无论风吹雨打,我们都坚持到学校学习。
不管……也……
例:
不管多少险阻,我也无惧前进。
不论……也……
8因果关系:
概念:
偏句说明原因,正句表示结果。
因为……所以……例:
因为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所以大家都喜欢看。
由於……因此……例:
由於弟弟粗心大意,因此做错了两道数学题。
既然……那麼(就)……例:
既然你知道错了,就要改正。
要是……那麼……因为(由于)……所以(因此、因而),因此,因而;之所以……是因为;既然(既)……就(便、则、那么)。
选择填空:
只要......就......因为......所以......不但......而且......
尽管......可是......不是......就是......宁可......也不......
1.气垫船()能在水上航行,()能在雪地和沼泽上航行。
2.我和小刚一块儿去上学,()我去叫他,()他来叫我。
3.()我需要它,()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多年不曾换过。
4.()他买了很多书,()并没有真正读懂。
5.()掌握了现代科学知识,理想()能变成现实。
无论......都......虽然......但是......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如果......就......一边......一边......
1.()她对人有礼貌,又经常帮助老年人做事,()邻居都很喜欢她。
2.这种电风扇()风量大,()节约电,噪音小,大家都争着买。
3.在这次比赛中,李明()没夺得第一名,()他的成绩比原来提高了不少。
4.()下午刮大风,渡船()不开了。
5.()刮风下雨,我们()要去植树。
6.在国外的留学生要()学习,()劳动。
因为......所以......只有......才......虽然......可是......
虽然......但是......无论......都......与其......不如......
1.()小站很小,()当快车疾驰而过时,旅客们甚至连站名好来不及看清楚。
2.()小站很小,()给旅客带来了温暖的春意。
3.()小站很小,()布置却十分精美。
4.()勤奋的人,()有希望做出优异的成绩。
只要......就......虽然......但是......因为......所以......
1.我()第一次参加演出,()一点也不紧张。
2.()他虚心接受大家的意见,()进步很快。
3.()春风一吹,河里的冰()会慢慢融化。
只要......就......无论......都......
一边......一边......如果......就......
1.()说这座小镇的面貌有什么特别,那()是几乎没有一块砖瓦,有的只是石头。
2.这个老头儿虽然已经习惯于这种工作了,他()往前走,()装他的烟袋。
不仅......还......虽然......但是......因为......所以......
无论......都......不管......总............因此......
1.()今天下大雨,()小红仍然坚持到少年宫去学习。
2.小红()学习好,()爱帮助别人。
3.()爱帮助同学,()同学们都很喜欢她。
4.最近,小红坚持天天写日记,()作文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5.()前面是刀山火海,解放军战士()不会坐视不理。
6.()戈壁滩条件多么恶劣,白杨树()是长得那么挺拔、苍翠。
是......还是......虽然......但是......只要......就......尽管......还是......
即使......还......或者......或者......不但......而且......
1.周恩来同志()受到全中国人民的尊敬,()在世界人民心中也有崇高的地位。
2.王红同学()考取了第一名,()他非常谦虚。
3.()下大雨,明天的劳动()照常进行。
4.()困难重重,他()坚持把实验做完。
5.放假了()去北京?
()去杭州?
他一直在考虑。
6.()努力学习,()能把成绩提上去。
7.到少年宫()学唱歌,()学跳舞,她只能选择其中一项。
虽然......但是......不管......都......因为......所以......只要......就......
1.()我违反纪律了,()老师批评了我。
2.()小红没当选上大队委,()她没有丧气。
3.()做什么事,()应当一丝不苟。
句型练习葵花宝典系列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陈述句变反问句:
句首加上“怎么”、“难道”等,句尾加上“吗”、“呢”,改句号为问号。
肯定的陈述句变为反问句,要加上一个否定词。
他是一个好人。
()他()是一个好人()
否定的陈述句变为反问句,要去掉否定词。
这本书不是我的。
()这本书()我的()
1、种子的力是世界上最大的。
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人感到亲切、舒服。
3、游览了长城,我受到了教育。
4、人的身躯不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5、在南极考察队员面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6、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不能不帮助他。
反问句变陈述句方法:
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等,有的句子适当加上“很”“都”等。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将反问语气词“吗”“呢”删去,“?
”变“。
”。
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
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
陈述句与感叹句的互换陈述句变感叹句,一般加“多么”、“太”、“真”等词,句末要加上感叹词“啊”、“呀”等,将句号改为感叹号。
(例句)他是一个好人。
他真是一个好人啊!
1、他的作业写得很认真。
()
2、浪花所奏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
肯定句、双重否定句的互换
一个句子用否定加否定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
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的方法是:
加两个否定词:
“不……不”“没有……不”或“非……不可”等。
例句:
我必须去图书馆看书。
我不得不去图书馆看书。
(例题)这个书包是王强的。
谁也不能否认这个书包是王强的。
1、那辆自行车是小丽的。
()
2、我一定要考上大学。
()
3、大家要遵守交通规则。
()
直接引用和转述句互换
把直接叙述改变为间接叙述,要注意三点:
一是改变标点;二是改变人称代词;三是看句子的内容。
有些句子中个别的和少量的文字须作改动,但不改变句子意思。
例句:
王亮说:
“我要像李永那样关心集体。
”
王亮说,他要像李永那样关心集体。
例句:
红红低着头对妈妈说:
“我不要皮鞋穿了。
”
红红低着头对妈妈说,她不要皮鞋穿了。
1、鲁迅给颜黎明的回信中说:
“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
2、老师告诉小明:
“你去大队部找赵老师领《我们爱科学》。
”
3、中队长对张铭说:
“我去开会,你自己去参加比赛。
”
4、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他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
5、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吁了一口气说我还小呢,不懂。
6、蔺相如说他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修改病句:
内容和结构上有毛病的句子叫病句。
常见的病句有:
成份残缺;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颠倒;前后矛盾;重复罗嗦;
指代不明;分类不当;不合事理;含糊不清。
1、学习《革命烈士诗两首》一课,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2、我游览了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秦始皇兵马俑和南京长江大桥等名胜古迹。
3、秋天的北京是一个迷人的季节。
4、全班同学都到齐了,只有王娟同学没有到。
全班同学除了王娟没到之外,其余的都到齐了。
5、我们必须认真改正并仔细检查作业中的错误。
6、一进花园,我就闻到一阵阵清香和悦耳的鸟叫声。
7、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保障。
8、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是中国。
9、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许多外国游客都不住地赞叹不已。
10、望着邓奶奶的遗像,同学们不禁忍不住放声痛哭。
11、妈妈因为关心我的学习,所以关心我的生活。
12、妈妈从菜市场上买来了茄子、豆角、苹果、西红柿、鸡蛋、芹菜等蔬菜。
13、校园里有牡丹、玫瑰、月季、柳树和喇叭花等花卉。
14、明明对小惠说,你明天下午和我去图书馆好好看一天书吧。
15、全体老师、班主任和我们一起参加植树活动。
加上适当的关联词,使两句话合为一句话
1、周总理和我们永别了。
周总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2、老师耐心教育我。
我进步非常快。
3、毕业复习是那么紧张。
他坚持每天锻炼身体。
4、我们说从明天起该好好学习了。
我们从今天就刻苦学习。
不但……而且……只要……就……宁可……也不……只有……才……
虽然……但是……因为……所以……
孔繁森同志是领导干部的楷模。
()他牢记自己是共产党的干部,()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
()发现谁有困难,他()想方设法去帮助。
()自己苦点、累点,()他心里很踏实。
虽然……但是……不但……而且…… 与其……不如……无论……都……
一……就……因为……所以……
(1)、我们()走到哪里,()不能忘记人民的嘱托。
(2)、()坐在那里说空话,()实实在在地去干。
(3)、张老师()没有担任我们的班主任,()却关心着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
他()有空儿,()到我们班问这问那。
按要求写句子。
1、天空中的小星星(写成拟人句)
2、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陈述句)
3、这活泼的小孩是我的好朋友。
(反问句)
4、我家在市图书馆附近住。
(改变词序,意思不变)
5、特务很狡猾。
(改为比喻句)
6、河水哗哗地流着。
(改为拟人句)
7、寒风吹到脸上很痛。
(改为夸张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葵花宝典 修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