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辽宁东北育才学校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docx
- 文档编号:28512436
- 上传时间:2023-07-18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34.92KB
高辽宁东北育才学校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docx
《高辽宁东北育才学校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辽宁东北育才学校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辽宁东北育才学校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
2017年高考(59)辽宁东北育才学校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
东北育才学校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第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创造了辉煌文明的所有古代民族中,四五千年前的古埃及人对来世的执着真可谓无出其右者。
对死后永生的热烈追求使埃及人不仅建金字塔,也修神庙。
而且总趋势是,越往后,神庙便修得越宏伟高大,在豪华奢侈上无所不用其极。
与之相应的是,祭司作为一个特殊阶层,人数众多,能量极大,而且越往后便越膨胀,越强势。
最初僧权还没有从王权中分化出来,国王就是最大的僧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结构越来越复杂,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密,僧权便从王权中分离出来了。
既然国王必须依靠僧侣才能进行有效的统治,那么国王与祭司之间很自然地存在着一种天然的合作关系,但同时也存在着一种宿命般的矛盾和冲突关系。
这里的关键是,两种势力在此消彼长的同时如何维持起码的平衡。
随着祭司阶级权势日增,王权与僧侣势力间的平衡越来越难维持,两者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冲突越来越严重,且越到后来,越显得不可调和。
事实上,从古王国后期起,祭司阶层就变得越来越庞大,越来越强势,与王权的矛盾冲突也越来越激烈。
埃及社会在被迫供养一个强大的世俗统治阶级以外,还得遭受庞大祭司阶层的经济压迫和掠夺。
在太阳神崇拜之新神学的强制下,埃及社会被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把法老当作太阳神来崇拜,为之举行极其繁琐而又费用昂贵的仪式。
同时,埃及人还为形形色色的小神祇修庙塑像,而且还举行复杂的祭拜仪式。
这些都大大加重了整个社会的经济负担。
不用说,祭司作为一个寄生阶层,具有极强的剥削性、掠夺性和压迫性。
及至十九王朝拉美西斯二世在位期间,僧侣的权势达到一个令人目眩的新高度,阿蒙高僧的职务竟已不再由国王任命,而改为父子世袭!
在拉美西斯二世在位第四十六年的一次审判中,十名审判官中竟有九人为僧侣。
僧侣阶级权势之大,无以复加,即便这一时期埃及国势日衰,也未见他们有所收敛。
甚至晚至希腊人统治埃及时,神庙僧侣仍然拥有巨大的社会和政治影响力。
这对托勒密王朝统治者无疑是一种强大的震慑。
为有效统治埃及,托勒密王朝的希腊国王不得不实行宗教宽容政策,甚至对祭司们极尽巴结讨好之能事。
凡此种种表明,对死后永生的执着追求,使埃及与其他古代文明相比,只能是一个成绩不菲的先行者,却不可能对西亚地中海世界进行深度的整合,这项工作只能留给后起的文明来做。
这就是为什么较之发迹之前的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埃及人虽然所掌握的物质和文化资源多得多,却没能表现出长久维系一个强大国家、使文明不断成长壮大的能力。
这也是为什么埃及文明作为最早的文明之一,虽然创造了一个了不起的帝国,虽然以种种方式包括军事行动启动了西亚地中海世界的整合进程,却注定只能是开个头而已。
(摘编自阮炜《文明的毒瘤》,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创造了辉煌文明的古埃及人热衷于追求死后的永生,执着于来世,他们建金字塔,修神庙,在追求豪华奢侈上无所不用其极。
B.最初的僧权与王权是合二为一的,国王既是国家的最高行政领导,又是最大的僧侣,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僧权从王权中分离了出来。
C.古埃及人对死后永生的热烈追求,使得祭司阶层成为古埃及一个特殊的寄生阶层,他们不仅人数众多,而且权势极大。
D.祭司与国王之间既存在着合作关系,又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关系,二者的势力在此消彼长的同时又维持着起码的平衡。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埃及人民的社会经济负担十分沉重,他们承受着强大的世俗统治阶级和庞大的祭司阶层的双重经济压迫和剥削。
B.祭司靠新神学强制埃及社会把法老当作太阳神来崇拜,并为各种各样的神举行极其繁琐而又费用昂贵的仪式。
C.祭司利用控制古埃及人民的精神世界来实现对国家的控制和对社会的掠夺,而且随着僧侣势力的增大,这种控制和掠夺越发变本加厉。
D.拉美西斯二世在位时,阿蒙高僧的职务改为世袭制,并出现了一次审判的十名审判员中有九名都是僧侣的情况,可见当时僧侣阶级权势之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祭司阶层具有极强的剥削性、掠夺性和压迫性,是埃及社会的毒瘤,即使是在埃及国势日衰之际,也未见他们有所收敛。
B.由于僧侣在社会和政治上的巨大影响力,托勒密王朝的希腊国王为有效统治埃及,实行宗教宽容政策,甚至极力巴结讨好祭司们。
C.古埃及人把大量人力、物力浪费于虚无缥缈的来世关怀,这种对死后永生的执着追求,使埃及文明只能是一个先行者,而不能对西亚地中海地区进行深度整合。
D.王权与僧权纷争不断,所以埃及虽掌握大量的物质和文化资源,却不能长久维系一个强大的国家、使文明发展壮大。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文,完成4~7题。
贾思伯,字士休,齐郡益都人也。
世父元寿,高祖时中书侍郎,有学行,见称于时。
思伯释褐奉朝请,太子步兵校尉、中书舍人,中书侍郎。
颇为高祖所知,常从征伐。
及世宗即位,以侍从之勤,辅国将军。
任城王澄之围钟离也,以思伯持节为其军司。
及澄失利,思伯为后殿。
澄以思伯儒者,谓之必死焉。
及至,大喜,曰:
仁者必有勇,常谓虚谈,今于军司见之矣。
思伯托以失道,不伐其功,时论称其长者。
后为河内太守,不拜。
寻除鸿胪少卿,以母忧免。
服阕,征为荥阳太守,有政绩,因迁征虏将军、南青州刺史。
初,思伯与弟思同师事北海阴凤授业,无资酬之,凤遂质其衣物。
及思伯之部,送缣百匹遗凤,因具车马迎之,凤惭不往。
时人称叹焉。
寻以父忧免。
后除征虏将军、光禄少卿,仍拜左将军、兖州刺史。
肃宗时,征为给事黄门侍郎。
因请拜扫,还乡里。
未拜,以风闻免。
寻除右将军、凉州刺史。
思伯以州边远,不乐外出,辞以男女未婚。
灵太后不许,舍人徐纥言之,得改授太尉长史。
又除安东将军、廷尉卿。
思伯自以儒素为业,不好法律,希言事。
俄卫尉卿。
于时议建明堂,多有同异。
思伯上议曰:
……五室之理,谓为可按。
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学者善其议。
又迁太常卿,兼度支尚书,正都官。
时太保崔光疾甚,表荐思伯为侍讲,中书舍人冯元兴为侍读。
思伯遂入授肃宗《杜氏春秋》。
思伯少虽明经,从官废业,至是更延儒生夜讲昼授。
性谦和,倾身礼士,虽在街途,停车下马,接诱恂恂,曾无倦色。
客有谓思伯曰:
公今贵重,宁能不骄?
思伯曰:
衰至便骄,何常之有?
当世以为雅谈。
为元义所宠,论者讥其趣势。
孝昌元年卒。
赠镇东将军、青州刺史,又赠尚书右仆射,谥曰文贞。
(节选自《魏书·卷七十二·列传第六十》)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
B.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
C.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
D.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释褐,脱掉粗布衣服,指做官。
B.持节,古代使臣奉命出行,执符节以为凭证。
C.服阕,古代守丧期满除去丧服,谓之服阕。
子为父、父为长子、妻妾为夫、未嫁的女子为父都要服丧三年。
D.赠,这里是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加封官爵,而受封的官员往往非正常死亡。
6、下列对原文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贾思伯久经沙场。
他经常跟随高祖征战讨伐。
他曾经跟随任城王元澄进攻钟离,作战失利,奉命殿后且出色完成任务,从而改变了元澄对儒士的看法。
B.贾思伯不计前嫌,尊敬师长。
他曾与弟弟一起师从阴凤。
因无钱交纳学费,衣物被阴凤作为抵押品。
贾思伯在南青州任上送给阴凤礼物,派马车迎接他。
C.贾思伯曾经仕途不顺。
被征为给事黄门侍郎,还未拜官上任,就因为传闻而被弹劾免职。
拒任凉州刺史却不被允许,幸亏徐纥从中说话,才得以改任。
D.贾思伯勤勉好学,礼贤下士。
他少年时明习经典,做官后勤奋钻研。
任侍讲时延请儒士夜读日授。
他在街头碰到读书人,就停车下马,认真交谈。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思伯托以失道,不伐其功,时论称其长者。
(2)公今贵重,宁能不骄?
思伯曰:
衰至便骄,何常之有?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八声甘州
辛弃疾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
因念晁楚老、杨民瞻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
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
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
落魄封侯事,岁晚田间。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
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
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
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注:
杨民瞻,辛弃疾的友人。
杜甫《曲江三章》其三:
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
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8.本词上阙选取了李广的哪些事迹?
这样选材有什么表达效果?
(5分)
9.下阙寄寓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的情态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为人民生活多灾多难而擦泪哀叹。
(3)《己亥杂诗》中诗人借落花立意,倾吐心曲,表现崇高的献身精神,传达爱国之情:
_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玻璃
贾平凹
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去了却没看到他。
我决意再等一阵,踅进一家小茶馆里一边吃茶一边盯着电杆。
旁边新盖了一家酒店,玻璃装嵌,还未完工,正有人用白粉写注意玻璃的字样。
吃过一壶茶后,我回到了家。
妻子说王有福来了,反复解释他是病了,不能赴约,能否明日上午在德巴街后边的德比街再见,仍是路南第十个电杆下。
第二天我赶到德比街,电杆下果然坐着一个老头,额头上包着一块纱布。
我说你是王得贵的爹吗,他立即弯下腰,说:
我叫王有福。
我把得贵捎的钱交给他,让给娘好好治病。
他看四周没人,就解开裤带将钱装进裤衩上的兜里,说:
我请你去喝烧酒!
我谢绝了。
他身往街的西头走去,又回过头来给我鞠了个躬。
我问他家离这儿远吗,他说不远,就在德巴街紧南的胡同里。
我说从这里过去不是更近吗?
老头笑了一下,说:
我不走德巴街。
他不去德巴街,我却要去,昨日那家茶馆不错。
走过那家酒店,玻璃墙上却贴出了一张布告——
昨天因装修的玻璃上未作标志,致使一过路人误撞受伤。
敬请受伤者速来我店接受我们的歉意并领取赔偿费。
我被酒店此举感动,很快想到王有福是不是撞了玻璃受的伤呢,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
既然肯赔偿,那就是他们理屈,何不去法院上告,趁机索赔更大一笔钱呢?
我为我的聪明得意,第二天便给王有福打,约他下午到红星饭店边吃边谈。
红星饭店也是玻璃装修,我选择这家饭店,是要证实他是不是真的在酒店撞伤的。
他见了我,肿胀的脸上泛了笑容,步履却小心翼翼,到了门口还用手摸,证实是门口了,一倾一倾地摇晃着小脑袋走进来。
我没请你,你倒请我了!
他说。
一顿饭算什么!
我给他倒了一杯酒,他赶忙说:
我不敢喝的,我有伤。
大伯,你是在德巴街酒店撞伤的吗?
你……那酒店怎么啦?
这么说,你真的在那儿撞的!
这……
老头瓷在那里,似乎要抵赖,但脸色立即赤红,压低了声音说:
是在那儿撞的。
一下子人蔫了许多,可怜得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这就好。
我说。
我不是故意的。
老头急起来。
我那日感冒,头晕晕的,接到你的出来,经过那里,明明看着没有什么,走过去,咚,便撞上了。
你撞伤了,怎么就走了?
哗啦一声,我才知道是撞上玻璃了。
三个姑娘出来扶我,血流了一脸,把她们倒吓坏了,要给我包扎伤口,我爬起来跑了,我赔不起那玻璃呀!
他们到处找你哩。
是吗?
我已经几天没敢去德巴街了,他们是在街口认人吗?
他们贴了布告……
老头哭丧下脸来,在腰里掏钱,问我一块玻璃多少钱。
我嘿嘿笑起来。
不是你给他们赔,是他们要给你赔!
赔我?
是赔你。
我说,但你不要接受他们的赔偿,他们能赔多少钱?
上法院告他们,索赔的就不是几百元几千元了!
老头愣在那里,一条线的眼里极力努出那黑珠来盯我,说:
你大伯是有私心,害怕赔偿才溜掉的,可我也经了一辈子世事,再也不受骗了!
没骗你,你去看布告嘛!
你不骗我,那酒店也骗我哩,我一去那不是投案自首了吗?
大伯,你听我说……
老头从怀里掏出一卷软沓沓的钱来,放在桌上:
你要肯认我是大伯,那我求你把这些钱交给人家。
不够的话,让得贵补齐。
我不是有意的,真是看着什么也没有的,谁知道就有玻璃。
你能答应我,这事不要再给外人说,你答应吗?
答应。
老头眼泪花花的,给我又鞠了下躬,扭身离开了饭桌。
我怎么叫他,他也不回头。
他走到玻璃墙边,看着玻璃上有个门,伸手摸了摸,没有玻璃,走了出去。
我坐在那里喝完了一壶酒,一口菜也没吃,从饭馆出来往德巴街去。
趁无人理会,我揭下了那张布告:
布告继续贴着,只能使他活得不安生。
顺街往东走,照相馆的橱窗下又是一堆碎玻璃,经理在大声骂:
谁撞的,眼睛瞎了吗?
!
我走出了狭窄的德巴街。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是对地下斗争题材影视作品的模仿,为后文悬念丛生的情节作出铺垫。
B.发现王有福正是受伤的路人后,我劝他到法院上告酒店,寻求更多赔偿,因为我不仅热心帮助朋友,也有打官司的经验。
C.王有福不情愿承认自己误撞酒店玻璃受伤,主要是因为妻子有病,家庭生活很困难,害怕酒店追究责任,让他赔偿损失。
D.我经过照相馆时,见经理面对碎玻璃大骂,这一细节暗示此地这类纠纷不少,王有福担心的投案自首之事是经常发生的。
E.玻璃墙伤人事件的背后,交织着伦理观念、法治观念、诚信意识等不同理念的矛盾、困惑与冲突,是型期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
(2)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请简要分析。
(6分)
(3)小说中的王有福有哪些性格特点?
请简要分析。
(6分)
(4)是否状告酒店,我与王有福的态度不同。
你更认同谁的态度?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这只摇了38年的轮椅,停了
赵涵漠
史铁生总梦想自己是一个田径运动员,最好有一米九以上的身材,并且跑起百米来要超过九秒九几。
他最爱看的电视节目是田径比赛,他甚至能说出所有田径项目的世界纪录。
但因为瘫痪,这个病人已经在轮椅上度过了整整38年。
2010年12月31日,在距离自己60岁生日仅仅4天的时候,因为突发脑溢血,史铁生带着永不能实现的梦想和未完成的书稿,离开了这个世界。
这个一直自嘲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的男人,终于辞职了。
从21岁那年开始,史铁生就一直没有逃过病痛的折磨。
他把身体比喻成一架飞机,先是作为起落架的两条腿瘫痪了,然后像是发动机般的两个肾也一起失灵,患上了尿毒症。
他不得不每周接受三次透析,全身的血液先被抽出来,再被输回去。
经历过1000多次的针刺,手臂间肿胀的动脉和静脉就像3条大蚯蚓。
他的身体已经虚弱到甚至就连喝汤时呛了一口,都可能感染肺炎。
可是,在朋友们的眼里,史铁生乐观得根本不像一个被重病缠绕的病人。
几乎所有采访过他的人都提到,他很少一脸愁容,恰恰相反,他太爱笑了,黑镜框后的小眼睛眯成一条缝,有时还透着几分孩子般的狡猾。
当然,并非从一开始,这个病人就能笑着面对他无法摆脱的梦魇。
21岁时,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
朋友们还记得,那时,如果有嘲笑他的腿,他恨得想抱着炸药包冲过去。
这个年轻的病人最常去活动的地方,是离大杂院不远的地坛。
每天,他都摇上还吊着用来接尿的黄色塑料瓶的轮椅,在这座荒废的园子里,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为什么要出生。
最终,这个古园里诞生了一篇15000字的《我与地坛》。
这部探讨生与死、荒废与生长、绝望与希望的长篇散文,打动了无数读者,以至于作家韩少功评价道,《我与地坛》这篇文章的发表……对当年的文坛来说,即使没有其他的作品,那一年的文坛也是一个丰年。
作为写,史铁生获得了盛名,但作为一个随时都可能离开人世的病人,他却开始失去宝贵的时间。
有一年冬天,记者们围堵到他家,他不得不受着寒冷,全副武装,到地坛去逃难。
陌生人总要无端夺走他写作的时间,更何况,他又不能像个健康人那样一走了之,他无处逃避,因此也无法选择来访者。
因此,他自制了一张来客须知贴在房门上,史铁生不接受任何记者、报告文学的采访;史铁生一听有人管他叫老师就睡觉;史铁生目前健康状况极糟,谈话时间一长就气短,一气短就发烧、失眠,一发烧、失眠就离死不远;史铁生还想多活几年,看看共产主义的好日子。
可他的病情几乎未曾向好的方向弯。
年轻时那种想抱着炸药包与嘲笑他的人同归于尽的想法,已经慢慢被磨平了。
他说起自己的腿,就像说别人一样。
就在几年前,当这个作家被问及理想的生活状态时,他笑着回答,我希望住在一个安静的地方,透析中心就在我家旁边。
那时,他每次都要为了透析花掉四个半小时的时间,前提还是路上不能堵车。
在人生的最后几年,史铁生每天几乎只有两个小时的工作时间。
写作时,这个病人总是躺在床上,在胸前斜支起一块木板,费劲地在笔记本电脑上敲打。
20万字的《病隙碎笔》,史铁生整整写了4年。
算起来,他一天平均只写了136个字。
而这样的工作,从上个世纪70年代起,一直写到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根据不完全统计,这种艰难的写作之后,中国文坛留下了属于史铁生的100多万字作品,也鼓励了无数的读者。
对史铁生来说,死亡从不是个遥远的话题。
甚至早在上个世纪末,他就对身后事做出了安排,墓地、墓碑、花圈、挽联以及各种方式的追悼,什么都不要才好,让寂静,甚至让遗忘,去读那诗句。
正如他所希望的那样,如今,在北京城东四环一个小区里,他的家门口没有摆放花圈或挽联。
家人用一种宁静、镇定的声音婉拒前来采访的记者。
一切都没有改变,只是那个摇着轮椅的、虚弱的病人的身影,再也不会出现在这个院子里了。
但还是有人会想起他那永远不曾实现过的梦想。
几年前的一个春天,史铁生最喜欢的美国短跑名将刘易斯来到北京,特意赠送给这个一辈子都梦想着成为田径高手的病人一双定制跑鞋。
这个体育迷担心场面尴尬,就先乐呵呵地对着偶像说:
我1997年去洛杉矶,特意去加州大学体育场(第23届奥运会的主会场),摇着轮椅了几圈。
2010年12月31日凌晨,这个病逝作家的肝脏,按照他的遗嘱,被捐献给了一个天津的病人。
而十几个小时后,2011年的元旦就要来临。
生前,他曾经说过:
死是一件无须着急去做的事,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也许,在这个节日里,这个病人的魂灵已经告别轮椅,微笑地飞翔着,进入了天国。
相关链接:
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这样想过之看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
(史铁生《我与地坛》)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
……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2002年华语传媒大奖授予史铁生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时的颁奖词)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即使一直到瘫痪之后,史铁生也没有放弃成为一个田径运动员的梦想,多年之后,他带着这个永不能实现的梦想和未完成的书稿与世长辞。
B.从21岁就被困在轮椅上的史铁生,尽管一直没有逃脱病痛的折磨,但却能够一直笑着面对困扰他人生的梦靥,这种豁达连他的朋友们都钦佩不已。
C.在荒废的地坛,史铁生获得了意外的顿悟。
这种对生命、宇宙的豁然开朗的理解让曾经焦躁、冲动的史铁生获得了平静的生活。
D.在人生的最后几年,出于对生的渴望和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史铁生在每天只有两个小时写作的条件下,依然笔耕不辍,临终还在创作《病隙碎笔》。
E.就作品的数量而言,史铁生并不能算得上一位十分高产的作家,但他却凭借写作成就和人生态度获得了人们的称赞和感动。
在2002年华语传媒大奖上,史铁生被评为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史铁生令人钦佩的原因。
(6分)
请结合全文分析划线句子的作用。
(6分)
史铁生是一个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的作家。
请结合材料,分析史铁生的生命和写作的关系。
(8分)
第II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第二展厅的文物如同一部浓缩的史书,举重若轻地展示了先民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战争、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
这部翻译小说虽然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却多侧面、多视角地展现出那个时代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画卷。
毕业后他的同学大都顺理成章地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而他却改换门庭,另有所爱,一头扎进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
就对后世的影响来说,我们一致认为《封神演义》虽然比不上《西游记》,但和《聊斋志异》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在那几年的工作学习中,杨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的教导在我听来如同空谷足音,给我启示,带我走出困惑。
我国绘画史上有一个时期把王石谷等四人奉为圭臬,凡是学画,都以他们为宗,有的甚至照摹照搬。
A.
B.
C.
D.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对于满足人民众对良好生态环境新期待、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B.目前,多家保险公司已经接到天津爆炸事件中车辆进口商报案,并组织专业人员和第三方评估机构前往现场评估损失、统计排查。
C.中国政府在优惠贷款和援助支持下,中国企业在中亚地区承揽了多个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批经济合作项目已成功启动并在积极落实之中。
D.迪亚克表示,中国是个体育大国,为国际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在增强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推动了田径运动的大发展。
国际田联愿进一步加强同中方的交流与合作。
15.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做老师之前我并未认识到,一种职业能够如此深入地参与到很多人的人生里。
他们是你的学识崇拜你,因为你的帮助而感谢你,是因为你的开导而信任你,仅仅是因为喜欢你的人生态度,你都切切实实地在他们最好的年华里留下了印记。
A
倘若
因为
/
还
或者
那么
B
无论
由于
/
或者
即使
所以
C
无论
因为
还是
抑或
哪怕
/
D
一旦
因为
还是
抑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辽宁 东北 育才 学校 届高三 第一次 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