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下车库基坑支护设计总说明.docx
- 文档编号:28508641
- 上传时间:2023-07-18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29.38KB
某地下车库基坑支护设计总说明.docx
《某地下车库基坑支护设计总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地下车库基坑支护设计总说明.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地下车库基坑支护设计总说明
****提质改造项目基坑支护
工程设计说明
***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0年*月*日
一、编制依据及技术标准
(1)《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
(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
(4)《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6)《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7)《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13)
(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9)《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
(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1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1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1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14)《长沙市边坡及基坑支护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要求》(长沙市建设委员会)
(1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
(1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6)
(17)“****某社区提质改造项目岩土工程详细勘察任务书”
二、工程概况
2.1基坑工程概况
受长沙市雨花区某业主单位的委托,按照***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出的勘察任务书及布点图要求,由化工部长沙设计研究院承担某社区提质改造项目岩土工程详细勘察任务。
该工程位于长沙市雨花区***与***交汇处***院内。
根据勘察任务书,拟建项目由一栋1层辅助用房及1层地下室组成。
拟建建筑物高度为5.1m,设计地坪标高为75.750m,地下室开挖深度为4.32~8.25m左右。
本次设计为拟建建筑物地下室的施工基坑支护设计。
拟建项目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划分,建筑物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场地复杂程度为三级,地基复杂程度为三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丙级。
基坑安全等级取二级,侧壁重要系数取1.0。
该基坑支护工程为临时性支护工程,基坑使用年限为2年。
本设计采用AutoCAD软件进行绘图,采用理正深基坑6.0进行支护结构计算。
三、基坑周边环境条件
拟建场地位于长沙市雨花区***与***交汇处东北角,交通便利。
场地原始地貌为丘陵及坡地,现场地平坦,地势起伏较小,勘察期间测得各钻孔孔口高程介于74.32~78.52m之间。
该工程位于长沙市雨花区***与***交汇处***院内。
南侧紧临院内道路,无重要建(构)筑物;东侧紧临院内道路,离国税局办公楼(7层)10~15m左右,与办公楼下的一层地下车库相接,地下车库深度为6.0~6.5m左右,基础形式为桩基础;北侧紧临院内道路,离院内住宅区15~20m左右;西侧紧临院内道路,离院内住宅区15~20m左右。
四、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概述
4.1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特征
拟建场地位于长沙市雨花区***与***交汇处东北角。
场地原始地貌为丘陵及坡地,现场地平坦,地势起伏较小,勘察期间测得各钻孔孔口高程介于74.32~78.52m之间。
4.2地质构造
拟建场地地处长沙盆地,属早~晚期新华夏系构造拗陷带,根据本次勘察成果分析,原始地貌为丘陵及坡地。
场地内局部回填土较厚,基底由白垩系泥质粉砂岩组成,从区域地质结构图上分析,该区未见断裂带及褶皱等不良地质作用,未受大的构造运动,次一级构造发育一般。
场地区域稳定性较好,宜于一般建(构)筑物建筑。
4.3场地岩土分层及特征
根据钻探揭露,场地内埋藏的地层自上而下主要由第四系人工堆积(Qml)素填土及白垩系(K)泥质粉砂岩组成,其野外特征自上而下分叙如下:
a)素填土(Qml)①:
褐红色,松散~稍密,稍湿~湿,主要成分以黏性土为主,局部含有少量风化基岩块石及砖渣、混凝土块等,为人工新近堆积而成。
该层在拟建场区所有钻孔都有揭露,层厚为9.60~10.50m,层底标高63.92~68.72m。
b)白垩系(K)泥质粉砂岩:
紫红色,粉砂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本场地内根据风化程度不同可分为:
1)强风化泥质粉砂岩(K)②:
褐红色,粉砂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极发育,岩芯呈短柱状、块状,柱长15~30cm,最长50cm,岩石极软,岩块手捏易碎,遇水浸泡易软化,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该层分布于整个场区,层厚0.90~2.50m,层底标高62.12~67.52m。
2)中风泥质粉砂岩(K)③:
褐红色,粉砂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岩芯较完整,呈柱状,一般柱长25~40cm,最长60cm,岩石锤击易碎,风干易开裂,遇水浸泡易软化,属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该层分布于整个场区,为拟建场区的下伏稳定基岩,未揭穿,层顶标高67.52~62.12m。
上述各地层的野外特征及分布规律详见《钻孔柱状图》和《工程地质剖面图》。
4.3水文地质条件
(1)地表水
拟建场地周边未见河流及水域,地表水系不发育。
(2)地下水
勘察期间,仅钻孔ZK2、ZK3及ZK8见有地下水。
地下水类型主要为上层滞水及少量基岩裂隙水,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素填土①中,直接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的补给,水量较大,水位因季节变化而异,水位变化幅度1~2m左右,本层无稳定水位,勘察期间测得该层水位埋深为5.20~6.40m,相当于标高69.48~70.23m。
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强风化泥质粉砂岩②及中风化泥质粉砂岩③裂隙中,其水量大小、径流、补给及空间分布均受节理裂隙发育程度、连通性和构造控制,其地下水压力场和渗流状态具明显的各向异性,该层地下水主要受地下水径流侧向补给,且未形成稳定连续的水位面。
由于拟建场区整体地势呈现北侧高南侧低,开挖后,基坑内易受周边地表水的流入汇集,根据钻探揭露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拟建场地及周边地形地貌综合考虑,拟建长沙市****提质改造项目地下室建议设计抗浮水位按71.80m考虑。
4.4地震安全性评价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6)附录A“我国主要城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及《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的有关规定:
该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特征周期为0.35s。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6)第4.1.3条第3款规定及长沙地区实测土层剪切波速经验值,计算场地等效剪切波速值见下表(表1)。
表1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计算表
地层
名称
土的
类型
覆盖层平均厚度di(m)
土层剪
切波速
Vsi(m/s)
传播时间t=∑(di/Vsi)(s)
土层等效
剪切波速
Vse=d0/t
(m/s)
备注
素填土①
软弱土
9.96
120
0.083
120.0
土层厚度根据各土层平均厚度和现有地面标高计算(计算深度为覆盖层厚度和20m两者的较小值)
强风化泥质
粉砂岩②
软质岩石
>500
通过计算:
场地内的土层等效剪切波速(Vse)小于150m/s,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6)判定:
拟建场地土类型为软弱土,建筑场地类别为II类,为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
4.5不良地质作用、不利埋藏物及特殊性岩土
勘察期间,场地内未发现断层破碎带、岩溶及滑坡等对场地稳定性有影响的不良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未见河道、暗滨、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根据钻探揭露地层情况,拟建场地内特殊性岩土为素填土①及风化岩。
a)素填土①:
该层未完成自重固结,局部含有少量的杂物,土质不均匀,具有高压缩性。
b)风化岩:
该层水理性质较差,遇水易软化、膨胀与崩解,失水干裂的特点。
岩石的软化特性可造成岩体强度变化,强度降低。
同时岩石与水作用后,由于吸水使体积膨胀,从而降低了颗粒问的联结力,使岩石产生崩解,长时间暴露遇水后将产生软化崩解,对地基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均可产生较大的影响。
五、基坑支护设计
5.1基坑设计原则
(1)本设计方案是根据甲方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和周边环境条件及基坑开挖深度确定。
(2)该设计以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结合经济与环保的原则进行设计。
(3)支护结构平面布置见总平面布置图。
(4)基坑支护结构安全等级:
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的相关规定,本设计将该基坑分为AB段(东面)、BC、CD段(东南面)、DE段(南面)、EE1、E1F段(西面)、FF1、F1G、GH、HI、IA段(北面)共11段基坑进行支护。
地下室底板高程为70.50m,基坑底开挖标高为70.00m,基坑开挖深度为4.32~8.25m。
基坑安全等级取二级,侧壁重要性系数取1.0。
地下室外边线与基坑底开挖边线距离取值统一为1.5m,具体取值见总平面布置图。
(5)坐标和高程系:
本基坑工程设计坐标系同建筑总图一致,高程采用相对高程系统。
(6)坑顶标高:
坑顶标高现状地形图,详见各段剖面图。
(7)坑顶荷载:
坑顶荷载取一般超载q≤20kPa。
在基坑使用期内,基坑周边施工材料、施工或车辆载荷严禁超过设计荷载限制,距离基坑放坡顶边线不小于2.0m。
(8)岩土设计参数:
根据勘察报告并结合地区工程经验,本工程基坑支护相关地层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见表2。
(9)为了保证基坑的安全,计算断面选取设计图中各段最不利剖面图及钻孔参数。
设计所需参数是根据勘察报告并结合工程经验确定。
(10)本设计为信息化动态控制变形设计。
(11)本次设计采用类比动态设计,根据施工现场开挖的工程地质条件、施工情况和变形等的反馈信息,必要时对设计进行校核、修改和完善。
表2岩土层物理力学参数推荐表
指
标
地层名称
天然重度(kN/m3)
内摩擦角φ(。
)
凝聚力
C(kPa)
放坡坡比(高:
宽)
土体与锚固体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qsik(kPa)
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MN/m4)
素填土①
18.0
10.0
10.0
1:
1.75
16
10
强风化泥质粉砂岩②
23.5
23.0
50
140
中风化泥质粉砂岩③
24.1
25.0
160
300
注:
a)若采用锚杆支护表中土体与锚固体极限摩阻力标准值qsik值应进行锚杆基本试验来校核
b)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应进行桩基水平静载试验校核。
5.2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方案
(1)基坑支护方式
综合考虑地质、环境、挖深等诸方面因素,本着“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可行、方便施工”的原则,本基坑采用的支护方案为:
放坡+桩锚支护、土钉墙支护和放坡开挖。
(2)支护结构设计(详见基坑支护剖面图)
AB和IA段基坑:
采用自然放坡处理,坡比采用1:
1.75,坡角为29.74°。
全段挂Ф8@200×200钢筋网喷射80mm厚C20混凝土面层。
若填土层中打设土钉时,出现钻孔塌孔现象,可采用套管跟管钻进方式成孔;坑顶设截水沟,坑底设排水沟,基坑内设集水井。
DE段基坑:
采用放坡+桩锚支护,支护桩采用旋挖成孔,泥浆护壁,桩径1.0米,桩中心距1.8米,砼强度等级为C30。
支护桩主筋采用热轧HRB400钢筋,主筋接长点必须焊接,同一截面内主筋接长点必须错开。
丁字插筋采用单根直径14二级钢,水平间距、竖向间距见剖面图;钢筋与坡面垂直,坡面挂φ6@200,喷射砼C20,厚度80mm;桩顶放坡,坡比1:
1。
若填土层中打设锚索时,出现钻孔塌孔现象,可采用套管跟管钻进方式成孔;支护桩间挂Ф6.5@200×200钢筋网喷射100mm厚C20混凝土面层,全段设置Ф50PVC泄水孔,水平孔距1.8米,竖向孔距2米,坑底设排水沟将水导入集水井排出基坑。
填土层厚区域桩间采用三重管高压旋喷桩止水作为应急预案。
EE1段基坑:
采用放坡+桩锚支护,支护桩采用旋挖成孔,泥浆护壁,桩径1.0米,桩中心距2米,砼强度等级为C30。
支护桩主筋采用热轧HRB400钢筋,主筋接长点必须焊接,同一截面内主筋接长点必须错开。
丁字插筋采用单根直径14二级钢,水平间距、竖向间距见剖面图;钢筋与坡面垂直,坡面挂φ6@200,喷射砼C20,厚度80mm;桩顶放坡,坡比1:
1。
若填土层中打设锚索时,出现钻孔塌孔现象,可采用套管跟管钻进方式成孔;支护桩间挂Ф6.5@200×200钢筋网喷射100mm厚C20混凝土面层,全段设置Ф50PVC泄水孔,水平孔距2米,竖向孔距2米,坑底设排水沟将水导入集水井排出基坑。
填土层厚区域桩间采用三重管高压旋喷桩止水作为应急预案。
E1F段基坑:
采用放坡+桩锚支护,支护桩采用旋挖成孔,泥浆护壁,桩径1.0米,桩中心距2米,砼强度等级为C30。
支护桩主筋采用热轧HRB400钢筋,主筋接长点必须焊接,同一截面内主筋接长点必须错开。
丁字插筋采用单根直径14二级钢,水平间距、竖向间距见剖面图;钢筋与坡面垂直,坡面挂φ6@200,喷射砼C20,厚度80mm;桩顶放坡,坡比1:
1。
若填土层中打设锚索时,出现钻孔塌孔现象,可采用套管跟管钻进方式成孔;支护桩间挂Ф6.5@200×200钢筋网喷射100mm厚C20混凝土面层,全段设置Ф50PVC泄水孔,水平孔距2米,竖向孔距2米,坑底设排水沟将水导入集水井排出基坑。
填土层厚区域桩间采用三重管高压旋喷桩止水作为应急预案。
FF1段基坑:
采用放坡+桩锚支护,支护桩采用旋挖成孔,泥浆护壁,桩径1.0米,桩中心距1.8米,砼强度等级为C30。
支护桩主筋采用热轧HRB400钢筋,主筋接长点必须焊接,同一截面内主筋接长点必须错开。
丁字插筋采用单根直径14二级钢,水平间距、竖向间距见剖面图;钢筋与坡面垂直,坡面挂φ6@200,喷射砼C20,厚度80mm;桩顶放坡,坡比1:
1。
若填土层中打设锚索时,出现钻孔塌孔现象,可采用套管跟管钻进方式成孔;支护桩间挂Ф6.5@200×200钢筋网喷射100mm厚C20混凝土面层,全段设置Ф50PVC泄水孔,水平孔距1.8米,竖向孔距2米,坑底设排水沟将水导入集水井排出基坑。
填土层厚区域桩间采用三重管高压旋喷桩止水作为应急预案。
F1G段基坑:
采用放坡+桩锚支护。
其中,在F1阳角处采用斜挑的方式进行桩锚支护,另一边则采用放坡处理。
支护桩采用旋挖成孔,泥浆护壁,桩径1.0米,桩中心距1.8米,砼强度等级为C30。
支护桩主筋采用热轧HRB400钢筋,主筋接长点必须焊接,同一截面内主筋接长点必须错开。
丁字插筋采用单根直径14二级钢,水平间距、竖向间距见剖面图;钢筋与坡面垂直,坡面挂φ6@200,喷射砼C20,厚度80mm;桩顶放坡,坡比1:
1。
若填土层中打设锚索时,出现钻孔塌孔现象,可采用套管跟管钻进方式成孔;支护桩间挂Ф6.5@200×200钢筋网喷射100mm厚C20混凝土面层,全段设置Ф50PVC泄水孔,水平孔距1.8米,竖向孔距2米,坑底设排水沟将水导入集水井排出基坑。
填土层厚区域桩间采用三重管高压旋喷桩止水作为应急预案。
GH段基坑:
采用放坡处理,坡比为1:
1.75。
全段挂Ф8@200×200钢筋网喷射80mm厚C20混凝土面层。
坡脚处堆砌沙袋,增强稳定性。
HI段基坑:
采用放坡处理,坡比为1:
1.5。
全段挂Ф8@200×200钢筋网喷射80mm厚C20混凝土面层。
坡脚处堆砌沙袋,增强稳定性。
本设计要求采用三重管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墙作为应急预案。
如果地下水位监测孔水量很大,水位很高,支护桩试桩施工出现塌孔严重或无法进行施工时,且在基坑土方开挖过程中发现地下水水量很大,则要求对基坑设置三重管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墙进行止水。
5.3主要材料
(1)混凝土强度等级:
喷射混凝土、排水沟混凝土:
C20;支护桩:
C30,桩护壁:
C25;
(2)钢材
钢筋:
HRB400
钢筋等,其性能和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各项性能的质量证明书或检验报告。
(3)焊接材料
HRB400钢筋焊接采用E55型焊条。
(4)喷射水泥,强度不低于32.5MPa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5.4放坡开挖设计要求
1)放坡开挖施工工艺流程:
土方开挖、修坡→设置插筋→喷底层砼厚40mm→编焊钢筋网→喷面层砼厚40mm→72h后开挖下层土方。
2)放坡开挖施工应按设计要求自上而下、分段分层进行,严禁无序大开挖作业。
每层土方开挖深度不大于2.0m。
坡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为±20mm,修整后的边坡必须平整并达到设计坡度要求。
3)放坡表面采取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防护处理。
护坡面层扩展至坡顶和坡脚一定距离,坡顶可与施工道路相连,坡脚可与垫层相连。
4)喷射混凝土护坡面层厚8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钢筋网规格为双向φ6@200x200,绑扎固定;钢筋网间搭接长度应大于300mm。
HRB400钢筋焊接采用E55型焊条。
4)注浆水泥,强度不低于42.5MPa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喷射水泥,强度不低于32.5MPa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5.5主要技术指标
(1)支护桩采用旋挖成孔灌注桩。
纵向受力筋保护层厚度(除注明者外):
支护桩:
100mm。
(2)钢筋的接搭及锚固
钢筋的锚固与搭接:
除图中注明以外,钢筋的锚固长度为30d。
结构构件受力钢筋的连接可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的型式,当钢筋直径小于20时,可采用绑扎搭接,搭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当钢筋采用焊接连接时,接头形式、焊接工艺、试验方法、质量要求及质量验收等,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等现行国家有关规范的要求。
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施焊。
5.6支护桩设计要求
(1)支护桩采用用旋挖成孔灌注桩。
(2)支护桩设计参数详见剖面图。
(3)桩位长度见平面图,桩芯砼、冠梁砼强度等级C30,桩护壁砼强度等级为C30,钢筋笼制作,护壁配筋见设计图。
桩身砼保护层100mm,冠梁砼保护层35mm。
(4)对桩间坡面,支护桩外侧均采用垂直放坡表面挂钢筋网φ6.5@200×200,表面喷射C20砼,喷射砼厚度平均为50mm,并设置短钉及膨胀螺栓。
具体见剖面图。
(5)施工中注意将桩的钢筋笼按设计图所示剖面成型,钢筋笼焊接、冠梁钢筋制作应符合规范要求。
(6)桩顶应设置护栏,并设置警示标志。
具体设置由甲方及施工方按照标准化图集自行设置。
(7)支护桩桩芯砼建议按规范要求检测。
(8)排桩施工要点:
排桩开始施工时,首先根据排桩的平面布置图,现场逐桩定位;排桩开挖应跳桩开挖,至少跳两根桩,排桩开挖时,一定要求做好坡顶监控措施;为了保证排桩的基坑开挖和施工安全,填土厚的或孔壁容易垮塌的地段,排桩成孔施工应采用钢套桶护壁;为了防止坑壁坍塌,应及时护壁支撑,桩顶应有防护护拦;施工时应随时注意调整纵向钢筋的变形及错位,确保纵向钢筋的准确定位;钢筋搭接应用双面焊接,焊接长度不小于10D,且焊接点应错位,满足相应规范要求;施工时应保证桩身与冠梁的刚性连接。
尤其注意接头部分的混凝土质量;排桩施工完毕后,需作桩身无破损检测。
5.7土钉墙施工技术要求
1.土钉墙施工工艺流程为:
土方开挖、修坡→喷底层砼→成土钉孔→土钉制作与安放→注浆→砼面人工清理→编钢筋网→喷面层砼→5~7d后(强度达到70%以上)开挖下一层。
2.土钉墙应按分层分段开挖、分层分段施做土钉及混凝土面层的步序进行施工。
分段长度不超过20m,每层土方开挖深度不超过本层土钉孔位标高下0.5m,且不超过2.0m。
3.土钉采用机械成孔,干作业钻进,成孔前务必查清施工影响范围内建(构)筑物及地下管网等设施并应避开。
土钉孔位的允许偏差为100mm,倾角的允许偏差为3°,孔深不小于设计长度且不大于设计长500mm。
4.土钉杆体的制作和安装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5.注浆:
土钉孔注浆采用M30水泥砂浆。
填土中土钉采用二次注浆工艺。
土钉的注浆应符合下列规定:
1)注浆采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砂浆水灰比宜取0.4~0.45,灰砂比宜取0.5~1.0,拌合用砂宜选用中粗砂,按重量计的含泥量不得大于3%;
2)水泥砂浆内可掺入提高注浆固结体早期强度或微膨胀的外加剂,其掺入量宜按室内试验确定;
3)水泥砂浆应拌合均匀,一次拌合的水泥砂浆应在初凝前使用;
4)注浆前应将孔内残留的虚土清除干净;
5)注浆应采用将注浆管插至孔底、由孔底注浆的方式,且注浆管端部至孔底的距离不宜大于200mm;注浆及拔管过程中,注浆管口应始终埋入注浆液面内,应在新鲜水泥浆液从孔口溢出后停止注浆;注浆后浆液面下降时,应进行孔口补浆;
6)采用二次压力注浆工艺时,注浆管应在土钉末端L/5~L/4(L为钢筋土钉的总长度)范围内设置注浆孔,孔间距宜取500~800mm,每个注浆截面的注浆孔宜取2个;二次压力注浆液宜采用水灰比0.5~0.55的水泥浆;二次注浆管应固定在杆体上,注浆管的出浆口应有逆止构造;二次压力注浆应在水泥浆初凝后、终凝前进行,终止注浆的压力不应小于1.5MPa。
6.喷射混凝土面层厚80mm,强度等级为C20,分两层施工:
在土方开挖、修坡后,喷底层砼厚40mm,然后成孔挂网,焊接加强筋,最后在钢筋网编焊工作完成后喷面层砼厚40mm;面网钢筋卷上坡顶与截水沟连接。
7.喷射混凝土面层中配置钢筋网和通长加强筋。
钢筋网规格为Φ8@200x200绑扎固定,钢筋网的搭接长度应大于300mm。
加强筋规格为16,与土钉头焊接连接。
8.喷射作业应按要求分段分层依次进行,同一分段内应自下而上均匀喷射。
9.喷射混凝土原材料采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含泥量小于3%的中粗砂和粒径不大于20mm的级配砾石水泥和砂石的重量比1:
4~1:
4.5,砂率45%~55%,水灰比0.4~0.45。
喷料应搅拌均匀随拌随用。
喷射时,应控制好水灰比,保持砼表面平整,呈湿润光泽,无干斑或流淌现
象。
10.喷射混凝土应做好养护工作,养护时间应根据气温和环境条件而定,并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11.土钉墙抗拔试验及质量检测
1)土钉抗拔验收试验
①验收试验土钉数量应不少于土钉总数的1%,且同一土层中的土钉检测数量不应少于3根;
②检测土钉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抗拔承载力检测值分别不应小于1.3倍(二级)、1.2倍(三级)土钉轴向拉力标准值;
③试验应在注浆体强度达到10Mpa或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进行,试验要求按《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执行。
2)喷射混凝土护壁厚度和强度的检验要求
①喷射混凝土面层厚度应采用钻孔检测,钻孔数每500m2抽检一组,每组3个点,芯样直径100mm。
全部检测点的面层厚度平均值不应小于厚度设计值,最小厚度不应小于厚度设计值的80%。
②直径100mm芯样经加工后,其抗压强度试验值可用作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评定。
5.8支护桩桩上预应力锚索设计要求
1)预应力锚索设计
锚索材料为标准型1860MPa级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制作。
锚具采用JM15标准系列锚具。
锚索设计值应通过基本实验进行确定。
2)支护桩锚索预紧力施工。
a)以C30钢筋混凝土腰梁、200×200×δ20mm钢垫板充当锚墩,通过锚具施加水平预应力,其设计参数见各剖面图。
要求锚索张拉完毕后,对锚头进行C30混凝土封闭。
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某地 车库 基坑 支护 设计 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