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资本充足率报告.docx
- 文档编号:28502422
- 上传时间:2023-07-15
- 格式:DOCX
- 页数:125
- 大小:106.20KB
银行资本充足率报告.docx
《银行资本充足率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资本充足率报告.docx(1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银行资本充足率报告
ⅩⅩ银行资本充足率报告
引言3
1.1银行简介3
1.2披露依据3
1.3并表范围3
资本及资本充足率6
2.1内部资本充足评估的方法和程序6
2.2资本规划和资本充足率管理计划6
2.3资本充足率7
2.4资本构成7
2.5门槛扣除限额与超额贷款损失准备8
2.6重大资本投资行为9
2.7实收资本9
风险管理10
3.1风险管理体系10
3.2风险计量体系的重大变更11
3.3风险加权资产11
信用风险12
4.1信用风险管理12
4.2信用风险计量12
4.3信用风险缓释16
4.4逾期及不良贷款17
4.5贷款减值准备17
市场风险19
市场风险管理19
市场风险计量20
操作风险22
6.1操作风险管理22
操作风险计量22
其他风险23
7.1资产证券化23
7.2银行账户利率风险25
薪酬27
8.1薪酬管理委员会构成和权限27
8.2薪酬政策27
8.3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的基本情况28
附表1资本构成29
附表2集团口径的资产负债表(财务并表和监管并表)33
附表3有关科目展开说明表35
附表4资本工具主要特征37
引言
1.1银行简介
1912年2月,经孙中山先生批准,ⅩⅩ银行正式成立。
从1912年至1949年,ⅩⅩ银行先后行使中央银行、国际汇兑银行和国际贸易专业银行职能,坚持以服务社会民众、振兴民族金融为己任,历经磨难,艰苦奋斗,在民族金融业中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并在国际金融界占有一席之地。
1949年以后,ⅩⅩ银行长期作为国家外汇外贸专业银行,统一经营管理国家外汇,开展国际贸易结算、侨汇和其他非贸易外汇业务,大力支持外贸发展和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ⅩⅩ银行牢牢抓住国家利用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加快经济建设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长期经营外汇业务的独特优势,成为国家利用外资的主渠道。
1994年,ⅩⅩ银行改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
2004年8月,ⅩⅩ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成立。
2006年6月、7月,ⅩⅩ银行先后在香港联交所和上海证交所成功挂牌上市,成为国内首家“A+H”发行上市的ⅩⅩ商业银行。
ⅩⅩ年,ⅩⅩ银行再次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成为新兴市场经济体中唯一连续4年入选的金融机构。
ⅩⅩ银行是ⅩⅩ国际化和多元化程度最高的银行,在ⅩⅩ内地、香港、澳门、台湾及38个国家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
主要经营商业银行业务,包括公司金融业务、个人金融业务和金融市场业务,并通过全资子公司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开展投资银行业务,通过全资子公司中银集团保险有限公司及中银保险有限公司经营保险业务,通过全资子公司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经营直接投资和投资管理业务,通过控股中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经营基金管理业务,通过全资子公司中银航空租赁私人有限公司经营飞机租赁业务。
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ⅩⅩ银行始终秉承追求卓越的精神,将爱国爱民作为办行之魂,将诚信至上作为立行之本,将改革创新作为强行之路,将以人为本作为兴行之基,树立了卓越的品牌形象,得到了业界和客户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面对新的历史机遇,ⅩⅩ银行将积极担当社会责任,努力做最好的银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ⅩⅩ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1.2披露依据
2012年6月,ⅩⅩ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资本管理办法》)。
根据《资本管理办法》的要求,本行于2013年起披露资本充足率报告。
ⅩⅩ年4月,银监会正式核准本集团实施资本计量高级方法。
1.3并表范围
本行未并表(以下简称本行)资本充足率的计算范围包括本行境内外所有分支机构。
并表(即本集团)资本充足率的计算范围包括本行以及符合《资本管理办法》
3规定的直接或间接投资的金融机构。
资本充足率计算范围和财务并表的差异
本集团资本充足率计算范围与财务并表范围的主要差异是本集团附属公司一一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中银保险有限公司、中银集团保险有限公司和中银集团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不纳入本集团并表资本充足率计算范围。
本集团在计算并表资本充足率时,对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的股权投资计算风险加权资产;对中银保险有限公司、中银集团保险有限公司和中银集团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的股权投资在资本中进行扣除。
被投资机构基本情况
根据《资本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本集团计算并表资本充足率时,对于不同类型的被投资机构分别采用以下的方式处理:
•拥有多数表决权或控制权的被投资金融机构(不包括保险公司),纳入资本充足率并表计算范围。
•拥有多数表决权或控制权的保险公司,不纳入并表范围,对其资本投资从集团各级资本中对应扣除。
•对工商企业的股权投资,不纳入并表范围,计算风险加权资产。
•对金融机构小额少数资本投资,不纳入并表范围,按本集团核心一级资本净额的10%设立门槛扣除限额,如各级资本投资合计超过门槛限额的,超出部分从各层级资本中对应扣除;如未超过门槛限额,则计算风险加权资产。
•对金融机构大额少数核心一级资本投资,不纳入并表范围,按本集团核心一级资本净额的10%设立门槛扣除限额,如超过门槛限额的,超出部分在核心一级资本中扣除,如资本投资未超过门槛限额,则计算风险加权资产。
对金融机构大额少数其他一级资本投资和二级资本投资则从集团相应层级资本中全额扣除。
小额少数资本投资是指本集团对未并表的金融机构(不包括保险公司)各级资本投资占该机构实收资本(普通股加普通股溢价)10%(不含)以下的投资。
大额少数资本投资是指本集团对未并表的金融机构(不包括保险公司)各级资本投资占该机构实收资本(普通股加普通股溢价)10%(含)以上的投资。
纳入并表范围的前十大被投资机构情况如下:
单位:
百万元人民币(百分比除外)
序号被投资机构名称投资余额搬比例注册地所属行业
1中银香港(集团)有限公司36,915100%香港商业银行
2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3,753100%香港投资银行
3ⅩⅩ银行(英国)有限公司3,223100%英国商业银行
4ⅩⅩ银行(泰国)2,133100%泰国商业银行
5ⅩⅩ银行(卢森堡)有限公司1,717100%卢森堡商业银行
6马来西亚ⅩⅩ银行1,541100%马来西亚商业银行
7ⅩⅩ银行中东(迪拜)有限公司945100%阿联酋商业银行
8ⅩⅩ银行(巴西)有限公司718100%巴西商业银行
9ⅩⅩ银行(加拿大)662100%加拿大商业银行
10ⅩⅩ银行(赞比亚)560100%赞比亚商业银行
合计52,167
采用扣除处理的被投资机构情况如下:
单位:
百万元人民币(百分比除外)
序号被投资机构名称投资余额持股比例注册地所属行业
1中银集团保险有限公司4,509100%香港保险
2中银保险有限公司3,498100%北京保险
3中银集团人寿保险有限公司1,51451%香港保险
合计9,521
资本缺口及资本转移情况
报告期间本集团不存在资本缺口,且不存在集团内资本转移限制的情况。
资本及资本充足率
2.1内部资本充足评估的方法和程序
本集团的内部资本充足评估程序整体框架包含内部资本充足评估程序治理结构、政策制度、主要风险评估、资本规划、压力测试、资本充足率管理计划、监测与报告体系等主要内容。
2008年9月,本行启动资本评估与管理项目,根据银监会最新要求,建立并完善内部资本充足评估框架,构建和完善内部资本充足评估程序的治理架构,明确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在内部资本充足评估过程中的职责以及各总部、各部门的职责分工。
根据本行整体发展战略,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资本管理制度,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制定资本充足率管理、经济资本管理、内部资本评估程序管理等一系列政策和制度,规范资本管理各个环节,满足业务发展和监管政策变化的需要。
截止目前,本行已经完成了内部资本充足评估程序整体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工作,所建立的ICAAP框架体系符合银监会对商业银行内部资本充足评估程序的核心要求,能够确保主要风险得到充分识别、计量或评估、监测和报告,资本水平与其面临的主要风险及风险管理水平相适应,资本规划与经营状况、风险变化趋势和长期发展战略相匹配。
同时,项目主要工作已经通过验收,并逐步将项目技术成果转化应用,确保合规为首要目标,着力提升内部资本管理和风险管理水平。
2.2资本规划和资本充足率管理计划
本集团上一期资本规划(2010-2012)已执行完毕,为贯彻集团发展战略规划要求,进一步提升资本管理水平,更好地满足资本监管要求,本行根据集团发展战略规划、银监会《资本管理办法》及相关制度要求,研究制订了《ⅩⅩ银行2013-2016年资本管理规划》,明确提出2013-2016年进一步加强资本管理的目标和原则,以及相应的完善资本管理的主要措施。
在获得股东大会批准后,资本规划在本集团已得到全面实施。
本集团自2010年起开始实施资本预算管理。
根据中长期资本规划确定年度资本充足率管理目标及资本预算分解方案,并以资本限额的方式将预算指标分解至境内外机构和业务条线,并纳入绩效考核体系,总行定期监测和考评。
2013年起,本集团探索创新资本预算编制方法,设计资本内生动力机制,充分考虑利润增长及经济资本回报率(RAROC)核定各境内夕卜机构的资本限额,更高利润增长和资本回报水平的机构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本资源,以激励各机构提高资本使用效率,提升集团资本内生积累能力。
从实施情况看,资本预算对强化资本充足率管理起到了良好效果,一方面各级机构资本约束意识有所增强,资本使用效率逐年提高,另一方面总行对集团资本充足率指标的掌控能力显著提高。
ⅩⅩ年,为进一步提升资本充足水平,本集团积极稳妥地推进外部融资工作,充分利用两地上市平台采用多种融资渠道补充资本,先后于ⅩⅩ年10月23曰、
11月21日在境外、境内市场成功发行约65亿美元和320亿元人民币优先股,成为首家同时在境内外市场发行优先股的境内商业银行,本集团境外优先股创下多项记录,是迄今为止境外市场单次发行规模最大的其他一级资本工具,也是全球S规则下单次发行规模最大的美元定息收益证券。
同时,本集团分别于ⅩⅩ年8月8日和11月13日在境内、境外市场成功发行300亿元人民币和30亿美元二级资本债券。
此外,随着ⅩⅩ年下半年以来境内资本市场的回暖,本行A股可转换债券出现较大规模转股,有效增加了本行核心一级资本。
上述资本补充为本集团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3资本充足率
本集团及本行根据《资本管理办法》、《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及相关规定分别计算的资本充足率情况如下:
单位:
百万元人民币(百分比除外)
ⅩⅩ年12月31日2013年12月31日
项目本集团本行本集团本行
根据《资本管理办法》计量
核心一级资本净额1,054,389929,096912,948802,861
一级资本净额1,127,3121,000,841913,646802,861
资本净额1,378,0261,234,8791,173,3471,040,740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61%10.48%9.69%9.55%
一级资本充足率11.35%11.29%9.70%9.55%
资本充足率13.87%13.93%12.46%12.38%
根据《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计量
核心资本充足率11.04%11.20%10.73%10.92%
资本充足率14.38%14.45%13.47%13.43%
注:
根据《资本管理办法》计算资本充足率时,ⅩⅩ年12月31曰的资本指标采用高级方法计算,2013年12月31日的资本指标采用非高级方法计算,ⅩⅩ年数据不应与2013年数据作直接比较(请参见3.2)。
2.4资本构成
本集团根据《资本管理办法》及相关规定计量的并表资本构成情况如下:
单位:
百万元人民币
项目ⅩⅩ年12月31日
核心一级资本1,068,706
实收资本288,731
资本公积130,116
盈余公积95,630
一般风险准备159,291
未分配利润383,213
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27,329
其他(15,604)
核心一级资本扣除项14,317
商誉96
其他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除外)4,554
资产证券化销售利得131
直接或间接拥有的本银行股票25
未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进行套期形成的现金流储11
备应予以扣除的正值或予以加回的负值1丨u)
对有控制权但不并表的金融机构核心一级资本投资9,521
其他一级资本72,923
其他一级资本工具及其溢价71,745
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1,178
二级资本250,714
二级资本工具及其溢价可计入金额166,368
超额贷款损失准备67,299
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17,047
核心一级资本净额1,054,389
一级资本净额1,127,312
资本净额1,378,026
2.5门槛扣除限额与超额贷款损失准备
截至ⅩⅩ年12月31日,本集团相关资本投资及净递延税资产余额均未超过门槛扣除限额,无需从资本中进行扣除。
相关门槛扣除限额情况如下:
单位:
百万元人民币
项目ⅩⅩ年12月31日
对未并表金融机构小额少数资本投资55,840
其中:
核心一级资本投资5,539
二级资本投资50,301
限额(核心一级资本净额10%)105,439
若未达到上限,与上限的差额49,599
对未并表金融机构大额少数核心一级资本投资3,330
限额(核心一级资本净额10%)105,439
若未达到上限,与上限的差额102,109
其他依赖于银行未来盈利的净递延税资产24,627
限额(核心一级资本净额10%)105,439
若未达到上限,与上限的差额80,812
对未并表金融机构大额少数核心一级资本投资和
其他依赖于银行未来盈利的净递延税资产未扣除部分27,957
限额(核心一级资本净额15%)158,158
若未达到上限,与上限的差额130,201
截至ⅩⅩ年12月31日,本集团计入二级资本的贷款超额准备金为672.99亿元,符合银监会并行期相关监管要求,即低于150%拨备覆盖率的超额贷款损失
8
准备未超过信用风险加权资产的0.6%全部计入二级资本;高于150%拨备覆盖率的超额贷款损失准备全部计入二级资本。
2.6重大资本投资行为
关于本行报告期内重大资本投资行为,请参见ⅩⅩ年年度报告“重要事项”的相关内容。
2.7实收资本
截至报告期末,本行实收资本2,887.31亿元。
关于本行报告期内股本的变动情况,请参见ⅩⅩ年年度报告“股本变动和股东情况”的相关内容。
根据ⅩⅩ银监会《关于印发商业银行资本监管配套政策文件的通知》附件2《关于商业银行资本构成信息披露的监管要求》的规定披露的信息请参见本报告附件,包括资本构成、集团口径的资产负债表(财务并表和监管并表)、有关科目展开说明表以及资本工具主要特征。
风险管理
3.1风险管理体系
本集团已形成董事会、管理层及部门三个层级的风险管理架构。
董事会是本集团风险管理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审定总体风险管理战略、风险偏好等,审批或授权审批内部资本充足评估工作相关政策,并监督管理层贯彻落实。
董事会设置风险政策委员会,其负责审订风险管理战略、重大风险管理政策制度以及风险管理程序,并监督管理层进行贯彻落实,向董事会提出建议。
风险政策委员会还负责审议集团风险管理状况,审査重大风险管理活动,对重大交易行使否决权。
董事会设置稽核委员会,其负责评价并监督由管理层设计并负责执行的风险管理、内部资本充足评估、内部控制和治理程序的充足性和有效性。
管理层负责审批具体的风险管理政策,组织资本充足评估程序的开发和运行,落实各类风险管理政策、程序,负责承担并监控业务经营中产生的所有风险。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委员会是管理层下设的专业委员会,根据授权代表管理层进行全面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委员会负责执行、实施董事会设定的银行整体风险战略及风险偏好,建立和完善各类风险管理体系,指导、监督全辖执行,维护内部控制体系的总体运行。
集团风险管理职能部门负责各类风险的日常管理,拟定风险管理政策和制度,开发风险管理技术,对各类风险牵头进行风险的识别、评估、监测报告及控制,对分支机构、附属机构和业务部门的风险管理工作进行管理、检査、监督。
风险管理部、信用审批部、授信管理部、内控与法律合规部等部门牵头管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及法律合规风险。
除上述四大风险外,财务管理部牵头管理战略风险、银行账户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办公室牵头管理声誉风险。
本集团对分行、业务条线、附属机构,分别采取垂直、窗口及董事会式管理模式。
•垂直管理模式
分行风险管理部门牵头本机构的风险管理,向集团风险管理职能部门报告风险状况。
分行风险总监实行双线报告制,既向所在机构负责人报告,同时也向集团风险管理职能部门报告。
•窗口管理模式
条线部门设立风险管理团队或岗位,对辖内业务部门风险管理工作进行垂直监控管理。
•董事会管理模式
附属机构的管理主要由各机构董事会及管理层负责,集团向附属公司董事会派驻董事或向风险管理委员会派驻委员,通过参加董事会或风险管理委员会参与附属公司重大事项的决策、传导集团风险偏好。
3.2风险计量体系的重大变更
ⅩⅩ年4月,本集团正式获得银监会的批准使用资本计量高级方法,包括公司风险暴露初级内部评级法、零售风险暴露内部评级法、市场风险内部模型法和操作风险标准法。
高级方法未覆盖的部分,按照非高级方法进行计量。
银监会对获准采用高级方法的商业银行设立并行期,并行期自获准采用高级方法当年底开始,至少持续三年。
并行期内,本集团按照《资本管理办法》规定的资本计量高级方法和非高级方法并行计量资本充足率,并遵守资本底线要求。
在高级方法获批之前,本集团根据《资本管理办法》规定,采用信用风险权重法、市场风险标准法和操作风险基本指标法计量风险加权资产。
3.3风险加权资产
ⅩⅩ年底,本集团风险加权资产情况如下。
单位:
百万元人民币
项目ⅩⅩ年12月31日
信用风险加权资产9,007,917
市场风险加权资产82,706
操作风险加权资产722,984
资本底线导致的风险加权资产增加120,498
风险加权资产总额9,934,105
注:
本集团在计算高级方法资本充足率时,根据《资本管理办法》附件14要求计量资本底线资本要求和对应的风险加权资产,本年度资本底线调整系数为95%。
信用风险
4.1信用风险管理
信用风险管理目标是要在满足监管部门、存款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对银行稳健经营要求的前提下,在可接受的风险范围内,优化资本配置,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信用风险管理通过分层管理建立符合全行风险管理战略及偏好的风险管理政策制度体系,以指导和约束风险管理行为。
本集团信用风险管理政策分为:
授信政策、行业政策、地区政策、客户政策、产品政策。
信用风险管理是全流程的风险管理,指银行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监测与报告、风险控制的活动。
4.2信用风险计量
计量方法及内部评级体系
本集团实施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的范围及采用的方法见下表:
机构范围风险暴露分类风险暴露子类实施方法
总行、境内分行及中银香港公司风险暴露一般公司内部评级初级法
中小企业
专业贷款监管映射法
零售风险暴露个人住房抵押贷恚欠内部评级法
合格循环零售
其他零售
其他风险暴露权重法
其他并表机构所有风险暴露权重法
内部评级体系治理结构
本行董事会负责内部评级基本政策审批,定期听取高级管理层的内部评级报告,监督内部评级体系有效运行。
高级管理层组织设计、开发、验证和使用内部评级体系,制定内部评级管理制度,每年至少一次定期向董事会提交内部评级体系的运行报告、验证报告和审计报告。
风险管理部门具体设计、开发和维护内部评级体系正常运作,拟定并向董事会、高级管理层报批内部评级政策制度,定期向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提交内部评级体系运行报告和验证报告。
稽核部门定期对内部评级体系开发、验证和使用进行全面审计,并向董事会提交内部评级体系审计报告。
信息科技部门负责内部评级信息系统的开发、维护和升级,确保内部评级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
内部评级结构
本行将客户按信用等级划分为A、B、C、D四大类,分为AAA、AA、A、BBB+、BBB、BBB-、BB+、BB、BB-、B+、B-、CCC、CC、C、D十五个信用等级。
D级为违约级别,其余为非违约级别。
风险参数定义、数据、风险计量基本方法
本行内部评级风险参数包括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违约风险暴露和期限。
其中,违约概率是指债务人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违约的可能性;违约损失率是指某一债项发生违约时损失金额占该债项风险暴露的比例;违约风险暴露是指债务人违约时表内和表外项目的风险暴露预期总额。
本行基于内部数据,并适当考虑长期违约经验,采用统计违约模型技术来估计风险参数,以确保风险参数估值的准确性和审慎性。
其中,非零售风险暴露采用内部评级初级法,违约概率为本行自行估计值;零售风险暴露采用内部评级法,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违约风险暴露均为本行自行估计值。
评级结果应用
本行实施新资本协议以来,大力推进内部评级结果在业务中的应用。
其中,内部评级结果已经深入应用于授信审批、风险监控、限额设定、信贷政策、风险报告等应用领域。
本行也在积极推进内部评级结果在经济资本、偏好战略、损失准备、贷款定价、绩效考核等领域的应用。
信用风险暴露
本集团按照计算方法分布的风险暴露情况如下:
单位:
百万元人民币(百分比除外)
表内信用表外信用交易对手合计平均风险
风险风险信用风险权重
内部评级法覆盖的风险暴露6,984,9881,341,55016,7548,343,29272.2%
其中:
公司风险暴露4,900,5131,200,05216,7546,117,31980.9%
零售风险暴露2,084,475141,498-2,225,97348.3%
内部评级法未覆盖的风险暴露8,159,439535,488136,0578,830,98433.8%
合计15,144,4271,877,038152,81117,174,27652.5%
内部评级法覆盖部分
公司风险暴露(不含专业贷款、交易对手信用风险)
本集团内部评级法覆盖部分公司风险暴露按照信用等级大类的分布如下:
等级风险暴露平均违约概率平均违约损失率
A类3,404,7160.8%41.0%
B类2,599,7702.8%39.7%
C类26,21018.8%39.7%
D类68,651100.0%43.0%
注:
公司风险暴露平均违约概率为每一客户违约概率的算术平均值。
违约损失率为根据每一客户的违约损失率按照其风险暴露金额加权计算得出。
4.2.3.2专业贷款风险暴露
本集团专业贷款风险暴露按照监管等级的分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银行 资本 充足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