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网络教育管理学 书上自我测试.docx
- 文档编号:28485798
- 上传时间:2023-07-14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43.07KB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管理学 书上自我测试.docx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管理学 书上自我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南大学网络教育管理学 书上自我测试.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管理学书上自我测试
1、联想集团是一家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有民营企业,也是中国为数不多的能够以市场份额表达自己国际市场地位的高科技企业。
联想的发展得益于我国实行的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得益于整个经济形势的发展。
但更主要的是得益于它的人才政策和用人之道。
联想集团认为人才有三种类型:
(1)能独立作好一摊事
(2)带领一群人做事(3)能够制定战略,这三种类型人才分别反映他们有较强的:
A
A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B人际技能,概念技能,技术技能
C人际技能,技术技能,概念技能
D人才外在表现形式不同,但对其能力要求是一致的
2、结合管理者的层次和管理者的技能,分析各种层次管理所需要的管理技能之间的关系
1、什么是预算控制方法?
预算作为一种传统的控制手段,在现代组织的管理中仍然被经常使用,它是以财务数据为主要形式把组织任务具体化、将资源分配给特定活动的数字化计划。
预算控制就是指主管部门或主管人员依据组织规定,对照预算所规定的收支标准,逐项监督和检查下属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从而保证各个部门的活动能够完成计划目标,达到对于组织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有效使用。
2、生产控制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生产控制主要包括:
(1)对供应商的控制;
(2)库存控制;
(3)质量控制;
(4)时间控制;
1、原始人在狩猎时,往往由一群人来搏杀一头猎物。
一些人举着火把,一些人抛掷石块,一些人拿着木棒,还有一些人在驱赶猎物,这样既能保全自己,又能捕获猎物。
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原始人狩猎中的过程是他们互相配合的活动。
而这样的活动实际上就是管理,尽管当时还没有“管理”这一词汇。
说明自从有了人类历史就有了管理,人是社会动物,人们所从事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都是集体进行的,要组织和协调集体活动就需要管理。
2、对现实的中国企业文化影响较大的传统观念有哪些?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协调人际关系的思想、“利”、“义”观、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提高管理者素质的思想、“天时、地利、人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穷究事理、先谋后事”、“刚柔并济、德刑并用”、“义利两全、富民强国”、“知人善任、赏罚严明”、“事在四方、要在中央”、“不渎、上下同欲”等。
1、结合我国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论述企业应该承担哪些社会责任。
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有:
(一)企业对员工的责任
(1)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关系融洽的工作环境,既有利于员工的身心健康,也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2)建立和健全人力资源的激励与奖励机制,尊重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奖励、提升、培训等方面对所有员工应该一视同仁;
(3)工会是代表员工利益的组织,因此企业应该主动支持工会的工作,保证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4)为员工提供定期或不定期培训机会,不断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增强其工作的参与感和责任感。
(5)在企业财力允许的情况下,企业也可以相应提高员工的其他福利待遇。
(二)企业对投资者的责任
作为投资人的股东或所有者,是物质资本的拥有者,正是由于他们的出资,企业才得以建立。
因此,企业应从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出发,积极参与市场开拓与竞争,以确保投资者获得投资收人和资产增值。
同时,企业有责任将其财务状况及时、准确地报告给投资者。
(三)企业对服务对象的责任
(1)尊重消费者主权,维护消费者利益。
(2)履行对消费者的道义责任
(四)企业对环境的责任
随着工业文明的演进,企业的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不仅大量吞噬着自然资源,而且释放大量的废物,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严重阻碍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如何治理环境污染、保护自然资源便成为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之一。
(五)对竞争者的责任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内容,但竞争必须是公平的,参与市场活动的各个企业应当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不能有人为的障碍。
企业应当自觉遵守竞争规则,尊重竞争对手的正当权益,自觉维护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
(六)对社区居民的责任
企业的经营不仅直接影响到投资者和服务对象的利益,同时也对企业所在社区的居民有重大影响,一方面,它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另一方面,企业的生产经营直接影响当地的环境,对居民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
因此,重视社区利益,也是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企业应根据自己的条件,积极关心和支持社区的文化教育事业、福利事业,关心和赞助社区的慈善事业,同当地政府、居民、公共团体建立良好的关系,并通过自身事业的发展,为社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2、结合目前我国企业管理道德水平的状况,论述加强企业管理道德建设的主要途径。
当前,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企业经营失范现象,这突出表现在企业侵害消费者利益、员工利益的事件经常发生,对企业的各种投诉日渐增多;一些企业通过采取伪造财务账目、虚开增值税发票、虚列成本等手段逃避纳税义务;企业自身利益至上,忽视社会利益,掠夺开发自然资源,破坏和污染环境现象严重等。
每一种经济体制都要有与之相适应的伦理规范,相应地每个企业都应该确立与这种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基本道德准则。
为适应我国正在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强企业管理道德建设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基本途径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以道德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
企业应该从人力资本配置的角度,将道德标准贯彻于人才聘用和提拔过程中,并通过“以德为本”的选材标准对全体员工进行道德宣传和教育。
(二)建立企业道德标准
目前,国际上许多企业都将某种伦理观念或道德准则融人到企业日常管理与经营活动之中,制定详尽的企业行动宪章(businessconductcode)或类似的伦理守则(codeofethics)。
企业行动宪章是企业管理道德实践的权威性实施规则,将每个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应当遵守的规范明确地表达出来,是员工行为的依据和具体指南。
我国企业在制定自己的道德标准过程中,既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又要从我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精髓,立足国情,逐步建立起相应的企业道德标准。
具体说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最低限度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包括:
(1)重视契约,严守信誉。
这是要求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恪守信誉,认真履行合同,奉行“信誉高于一切”的道德准则。
(2)顾客至上。
成熟的企业应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自觉接受顾客监督,让——顾客满意。
(3)诚实经营。
这是我国企业应该长期遵守的准则,它要求企业在经济活动中诚实为本,反对欺诈。
(4)承担社会责任。
这一准则要求企业在履行基本的社会义务的同时,要从更高的层次上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回馈社会。
(三)在企业内部设立相应机构
为了落实企业管理道德标准,企业应该设置相应机构指导具体工作,包括检查员工是否遵守企业的道德标准,是否遵守包括各种法律法规在内的与经营有关的规章制度,同时,也要负责员工有关伦理道德与社会责任的教育工作。
在美国,有3/5的大企业设有专门的企业伦理道德机构,设置专职的伦理主管具体负责企业伦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四)建立科学的目标管理与绩效评估体系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目标管理,它具有双重含义,既明确了每个人的经营指标,又建立了有效的激励和评估机制。
但在具体运作过程中,企业整体目标与具体目标的设定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如果对员工要求不切实际,即使目标是明确的,也会使员工在不现实的目标压力下,为了实现目标而可能放弃道德标准。
与此同时,绩效评估体系不能只看重结果,也应该在结果评定的基础上,对实现目标的过程和手段进行综合评估,将道德因素融进评估体系中,不能过分强调产值、利润、市场占有率,而忽视对管理道德社会责任的要求。
(五)企业的道德审计
企业道德审计是系统地对企业道德各个方面进行描述、分析和评价,它与企业社会审计的相关度很高,其审计内容大多相同,但企业道德审计比企业社会审计包含更多的企业道德方面的因素。
在美国,对企业道德进行审计的机构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类是投资基金组织,其对企业道德审计的目的,一是为了将资金投入在那些有社会责任感、道德水准较高的企业;二是对企业施加压力,促使企业遵守投资者要求的标准。
第二类是社会公共利益监督机构,如环境保护协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等,其审计目的是为消费者、投者、政策制定者和雇员更好地进行经济决策提供信息。
第三类是企业本身,企业为了了解自己的道德状况,往往进行道德审计或社会责任审计。
企业道德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道德素质评价、行为审查、利益相关者审查、道德困境解决方案审查、员工个人品质和所处环境评估等方面。
1、论述计划的作用。
计划的作用有四:
(一)为企业指引方向和目标
计划的目的是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在计划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首先要预测哪些行动有利于最终目标的实现,哪些行动不利于最终目标的实现,哪些行动的结果会相互抵消,哪些行动的实施与最终目标的实现毫不相干,从而针对所要实现的目标设计出一种能够自始至终协调一致的工作程序和结构框架,用共同的目标、明确的方向来代替不协调的、分散的活动,使组织所有的行动保持统一方向,保证计划按部就班地顺利实施;在这种工作环境中,主管人员能够摆脱日常事务的干扰,致力于未来不确定因素的研究,随时检查、修订原有计划,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可见,计划是一种协调过程,它为管理者和非管理者指明了方向,使他们相互合作,组成团队,共同为组织目标的实现而努力。
(二)帮助企业发现机会与威胁
由于未来是不确定的,计划的期限越长,不确定因素就越多。
但是,计划的前瞻性能促使管理者展望未来,及时预见未来可能出现的机会或威胁,考虑未来环境变化的冲击,及早制定适应变化的最佳方案或相应的补救措施,消除或降低未来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三)经济合理地进行管理
计划能从多条实现目标的途径中,通过技术经济论证和可行性分析,选择最满意方案,这样可以减少不确定性和浪费性的活动,使组织的各项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以最低的费用或最高的效率,实现预定目标。
(四)提供控制标准
计划和控制是管理的一对孪生子,未经计划的活动是无法控制的,因为管理者通过计划设立了组织的目标,在控制过程中,管理者就可以将计划的实际执行情况与组织目标进行比较,以发现可能出现的偏差,进而采取必要的校正行动,通过纠正脱离计划的偏差使活动保持既定的方向。
可见,没有计划,控制活动的任何设想都是毫无意义的,如果没有计划规定的目标作为测定的标准,管理者就无法检查其下属完成工作的情况,所以说,计划为控制活动提供了标准。
2、阐述企业基本战略和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
(一)基本战略
能够使企业实现其目标的战略有很多,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
1.全面成本领先战略
这一战略的指导思想是要在较长时间内使生产成本与分销成本达到最低水平,保持企业在同行业中的领先地位,使企业能够获得同行业平均水平以上的利润,赢得更高的市场占有率。
2.差异化战略
这一战略的指导思想是使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色,这些特色侧重于企业通过对整体市场的评估所发现的一些重要的顾客利益区域,表现在产品设计、技术特性、产品形象、服务方式、销售方式、促销手段等一个或几个方面。
由于企业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出类拔萃,具有领先优势,因而可以赢得顾客的信任,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3.集中战略
这一战略指企业在一个或几个小的细分市场上保持成本领先或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力求在较小的细分市场上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其最突出的特征是企业专门服务于.总体市场的一部分,通过满足特定消费者群体的特殊需要,或集中服务于某一有限的区域市场,来建立企业的竞争优势。
(二)发展战略
为了保持长期稳定的发展,企业不仅要对现有的业务进行分析评价,逐步淘汰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业务,而且必须补充新的业务,实现企业业务组合的不断更新。
根据新业务与企业现有业务之间的关系,可以将企业的新业务发展战略分为密集型发展战略、一体化发展战略和多样化发展战略三大类。
案例分析题
北斗公司刘总经理在一次职业培训中学习到很多目标管理的内容。
他对于这种理论逻辑上的简单清晰及其预期的收益印象非常深刻。
因此,他决定在公司内部实施这种管理方法。
首先他需要为公司的各部门制定工作目标。
刘总认为:
由于各部门的目标决定了整个公司的业绩,因此应该由他本人为他们确定较高目标。
确定了目标之后,他就把目标下发给各个部门的负责人,要求他们如期完成,并口头说明在计划完成后要按照目标的要求进行考核和奖惩。
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中层经理在收到任务书的第二天,就集体上书表示无法接受这些目标,致使目标管理方案无法顺利实施。
刘总感到很困惑。
问题:
(1)根据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和目标管理实施的过程,分析刘总的做法存在哪些问题?
答:
目标管理是指组织的最高领导层根据组织面临的形势和社会需要制订出一定时期内组织经营活动所需达到的总目标,然后层层落实,要求下属各部门主管人员以至于每个职工根据上级制订的目标,分别制订目标和保证措施,形成一个目标体系,并把目标的完成情况作为各部门或个人考核的依据。
根据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和实施程序,刘总犯了以下几方面的错误:
①对于如何制订合适的目标体系认识错误,他以为目标只需要他一个人制订就行了。
②对于目标到底订多高认识错误,他认为目标越高越好。
③在实施目标管理时,没有给予下属相应的权力。
④没有鼓励下属自我管理、自我控制。
⑤考核和奖酬机构没有制度化,仅停留在口头上,对下属无相应的激励和制约作用。
(2)结合目前我国企业管理道德水平的状况,论述加强企业管理道德建设的主要途径。
答:
为了更好地实施目标管理,刘总必须遵循科学的工作程序,并且注意实施中的一些具体方式:
①要有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
目标的制订必须是一个上下级共同参与、反复协商的过程。
不是由上级独自决定的。
制定的目标不要过高或过低。
一般目标要略高于执行者的能力水平。
②组织实施。
目标既定,主管人员就应放手把权力交给下级成员,鼓励他们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
③反馈绩效,检验结果。
对各级目标的完成情况和取得结果,要及时地进行检查和评价,并且根据评价的结果,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
④新的循环。
再制定新的目标,开展新的循环。
1、怎样才能提高决策的有效性?
答:
决策的有效性(effectivedecisions,ED)是指决策实施后产生的客观效果,它取决于决策本身的客观质量(quality,Q)和执行决策的人对决策的认可(acceptance,A)程度,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公式表示为:
ED=Q×A。
公式表明,要提高决策的有效性,必须提高决策的质量和决策的认可水平,但在实际中,这二者常常是相互矛盾的。
2、群体决策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答:
现代社会中,组织中的许多决策,尤其是一些重大决策,都是由集体制定的,相对于个人决策而言,群体决策有其相对的优势和劣势,以及不同的效果和效率。
1.群体决策的优势
(1)提供更完整的信息
由多人组成的决策群体会将多种决策经验、决策观点集合在一起,决策者得到的信息较多。
(2)产生更多的方案
由于决策群体拥有大量的各种各样的信息,他们能因此制定出更多的方案,尤其是当群体成员来自于不同的专业领域时,这一优势就更为明显。
(3)提高对决策方案的认可程度
一般来说,人们是不愿意违背自己曾参与制定的决策的,所以,如果让受决策影响或实施决策的人参与决策的制定过程,不仅他们自己能够接受决策,而且会鼓励他人也接受决策,这无疑将提高决策的认可程度。
另一方面,群体决策的制定过程是与民主思想相一致的,人们会觉得这种决策方式比个人决策更合法,因此就更容易接受和认可。
2.群体决策的缺陷
(1)消耗时间
组成一个群体必然要花费时间,而且,群体形成后,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也会导致效率降低,因此,群体决策要比个人决策花更多的时间。
(2)少数人统治
由于群体中的成员在组织中的职位不同,每个人的经验、知识、语言技巧、性格特点等各不相同,所以,群体成员之间不可能是绝对平等的,再加上有些人容易受他人的影响,这就会导致某个人或某些人发挥自身优势,驾驭群体,对最终决策产生更多的影响。
(3)群体思维
所谓群体思维是指在群体中人们的思维要屈从于社会压力,因而不同的观点,尤其是少数人的或标新立异的观点不能表露出来,最终取得了表面上的一致。
这种群体思维会导致决策质量的下降。
(4)责任不清
实际上,由群体成员分担责任往往会分不清谁对最后的结果负责。
1、试述组织的含义及功能。
答:
组织,是为了实现一定的共同目标而按照一定的规则、程序所构成的一种责权结构安排和人事安排,其目的在于通过有效配置内部的有限资源,确保以最高的效率使目标得以实现。
组织是人的协作体,也是配置资源的过程。
对人的力量所进行的组织不同,可能导致完全不同的组织功效。
组织活动的功能不仅是简单地把个体力量集合在一起,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有效的分工和协作,寻求对个体力量进行放大的效应。
组织主要有以下两个功能:
(1)汇聚力量
把分散的个体汇集成为集体,可以实现单独个体无法达到的目标,这就是组织的力量汇聚功能。
用简单的数学公式表示,就是“1+l=2”。
汇聚力量功能是组织产生和存在的必要前提,由于生理的、物质的、社会的限制,人们为了达到个人的和共同的目标,必须进行合作,于是作为协作群体的组织便应运而生。
可见,力量汇聚是组织的基本功能。
(2)放大力量
比汇聚力量功能更进一步,通过组织内部有效的分工与协作,个体力量的集合还可以实现个体力量简单加总无法达到的目标,这就是组织的力量放大作用。
用简单的数学公式表示,就是“1十1>2”。
这种功能是在力量汇聚功能基础上产生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比力量汇聚功能更为重要,是组织发展和壮大的根本保障,只有借助于力量放大功能,组织才能取得“产出”大于“投人的经济效果,才能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壮大。
可见,力量放大是组织的核心功能。
2、试述组织设计的基本程序。
答:
组织设计是为组织目标服务的,其实质是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因此,在进行组织设计时,首先应明确组织目标,然后再在此基础上进行组织的分化和整合工作,使组织成为一个既有明确分工、又相互协调的有机整体。
具体程序为:
(一)确定组织目标
这是进行组织设计的根本出发点。
组织目标是组织存在的基础,任何组织都以实现一定目标为宗旨,在进行组织设计时,首先应在综合分析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合理确定组织的总体目标及各种具体的派生目标。
(二)确定业务内容
根据组织目标的要求,确定为实现组织目标所必需的各项业务工作,并根据性质不同将其进行分类,如产品开发、质量管理、市场研究、营销服务等。
然后,明确各类活动的工作范围和工作量,并对业务流程进行总体设计。
(三)确定组织结构
根据组织规模、技术特点、业务工作量的大小,并参考同类其他组织的设计经验,选择确定组织结构的具体形式和组织部门的具体类型,并把性质相同或相近的业务工作分别划归适当的部门负责,形成层次化、部门化的结构。
(四)配备职务人员
根据各部门业务性质和工作要求的不同,挑选和配备称职的工作人员与行政负责人,并明确其职务与职称。
(五)规定职责权限
根据责权对等的原则,一方面要根据组织目标的要求,明确规定各部门及其负责人对业务工作应负的责任以及评价工作业绩的标准,另一方面还要根据做好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授予各部门及其负责人相应的权力。
(六)联为一体
这是组织设计的最后步骤。
在部门划分的基础上,应明确规定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相互沟通与协调的原则方法,把组织实体整合联结起来,使之成为一个能够协调运作、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系统。
1、论述人力资源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答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所起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
具体地说,人力资源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主要作用如下:
(一)人力资源是构成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前提
人力资源是经济运行的根本要素。
离开了人力资源,一切社会经济活动将无从开展。
社会生产的基本过程是人类运用劳动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从而改造自然的过程,人和劳动工具是对劳动对象起推动作用的主体,而劳动工具又是人类造就和改造的物力要素,本质上是扩大的、延伸的人体器官。
因而,人力资源是社会经济运行的基本前提。
(二)人力资源的质量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
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
人力资源具有能动性,居于国民经济运行的主体地位,具有推动物质资源的能力。
实践表明,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管理是生产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一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与其人力资源状况正相关,一国的人力资源质量状况将直接决定其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
发达国家极为重视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二战后日本经济的起飞主要得益于对教育的重视和人才的培养。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在促进经济发展中更有着特殊的意义。
(三)人力资源的收益递增性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潜力
经济增长的主要潜力在于人力资源。
增加投资量和提高单位投入量的产出率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两方面要素。
其一,投人要素包括人力和物力两类要素,实践证明,增加人力投人,特别是高质量人力资源开发性投人,能比增加物力投人取得更大收益;其二,在提高产出率方面,人力因素的作用同样大于物力因素。
对人力进行投资、开发,可提高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其运用物质资源的能力。
2、论述员工招聘的基本程序。
答:
组织的人力资源规划为员工招聘提供了基本依据,员工招聘的具体程序为:
(一)发布招聘信息
当组织中出现需要填补的职位空缺时,应根据职位的类型、数量等制定招聘计划,同时成立相应的招聘工作小组,向组织内外进行招聘。
招聘小组可通过多种渠道。
发布待聘职位的性质、数量及对应聘者的要求等信息,吸引符合条件的申请者主动求职。
招聘渠道的选择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响:
(1)劳动力市场规模。
在不考虑职位因素的情况下,大规模劳动力市场的人力资源供应更为充足,一般比小规模市场更易于进行招聘。
(2)职位因素。
待聘职位对技能的要求越高。
在组织中的地位越高,招聘需要扩展的范围就越广。
(3)组织规模。
组织规模越大,社会声望越高,晋升机会越多,越容易吸引外部应聘者,组织内部也有更大的候选人储备。
(二)对应聘者进行初选
在应聘者的较多时,招聘小组要对其进行初步筛选。
对内部候选人的初选格对容易,可以参照其以往的绩效评估记录进行;对外部应聘者,可以根据其填写的申请表作出初步判断。
在通常情况下,招聘小组都会要求应聘者填写一份申请表,主要内容涉及姓名、地址、电话、学历、曾任职务、成就、离职原因等。
申请表提供了求职者的基本信息,能使组织对求职者的背景和经历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三)对初选合格者进行知识与能力的考核
在初选基础上,招聘小组要对数量相对有限的初选合格者进行进一步的深人考核。
具体内容包括下列两个方面。
(1)智力与知识测试
合格的任职者应当具备一定的智力水平与知识水平,招聘小组可以通过笔试的形式对此考察,包括智力测试和知识测试。
智力测试是评价应聘者个人潜能(包括思维能力、记忆能力、灵敏度、判断力)的基本方法,知识测试则是评价应聘者是否熟练掌握与待聘职务有关的基本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的基本方法。
(2)绩效模拟测试
智力与知识测试考核的是个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管理学 书上自我测试 西南 大学 网络 教育 管理学 书上 自我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