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信息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 文档编号:28481772
- 上传时间:2023-07-14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803.28KB
医疗信息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医疗信息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信息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疗信息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
医疗信息系统平台可行性分析报告
2009年10月
一、背景分析
现在,很多医院的信息系统基本为单一的局域网信息系统,医院与医院之间和科室与科室之间不能联网,其信息量是有限的,数据信息不能进行共享。
由于信息的采集、存储、加工、处理分散在多个环节和不同的部门级的信息系统中,而分散开的系统不能互相连通,信息不能共享,从而会出现上层领导的决策、管理与信息系统脱节的现象。
本医疗信息系统平台利用先进的RFID技术,把现有的医疗系统更好的升级,随着医疗行业激烈的竞争,本平台能更好的去适应。
医疗卫生是关系到每个人身体健康的社会公共事业。
进入21世纪,一方面,医院要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的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的能力,为病人提供更快、更好的服务;另一方面,医疗制度的改革正在把病人---医院的二元关系改变为病人---医院---保险机构---政府监督的多元关系,大量的有关病人的诊断、治疗、用药、资源消耗的信息不仅在院内而且要在许多部门之间流通、传递,这将是一件难以用手工完成的繁杂的任务。
医疗信息系统平台---利用医疗服务平台、医院服务器、传感网络、RFID阅读器、RFID医疗卡,为各个医院及医院所属各部门提供病人诊疗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和数据交换的能力,并满足所有授权用户的功能需求。
就好像现代化医院的成功运行离不开功能完整、美观舒适的建筑物,技术娴熟的医护人员,性能齐全、高精尖的医疗设备一样,它也离不开计算机化的医疗信息系统平台。
二、医疗现状
1、医院挂号问题
门诊挂号也一直是困扰医院提高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医疗技术水平高、门诊量大的综合型大医院,门诊拥挤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而造成门诊质量难以提高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集中式挂号:
就诊人员流量不均、具有不确定性,有明显的就诊高峰和低谷期,高峰期病人挂号排长队、就诊要长时间等待以及有个别医生熟人插号的现象,环境拥挤混乱;医生问诊时间短、不仔细、服务态度差等现象时有发生。
而低谷期,病人寥寥无几,医院资源浪费。
2)、专家号难求:
一名专家最多一天只能看15-20个求医者,一些求医者为了宝贵的号排上几个小时的队,从而出现了倒号、炒号现象,严重损害了病人的利益,也影响了医院的声誉。
2、医保卡容易被复制,本人医保卡别人用,导致医保卡使用混乱。
3、药品丢失和浪费严重、检验检查的漏费和搭车开药问题不能有效解决。
4、病人费用分别用手工和计算机重复计算,十分严重的问题是手工帐与机器帐对不上帐,因为不同人员对医嘱的理解不可能完全一样、人记忆的价格表不可能与机器一样、由于价格变动,不同时间的价格也不同。
很多中小医院仍然使用手工汇总细目表上报,信息网络化不普及。
5、诊断、缴费、化验、取药排长队现象一直存在。
6、仍然使用纸质病历本,患者每次到不同医院,都要从新用病历本,且患者病史没有形成电子化病历本,曾经的病史及时通过网络信息共享,医生不能及时了解到患者的病史,不利于就诊。
原有的纸张记录信息不能做到信息共享,存放、查找都需花费大量时间。
且纸张记录的信息不够明确,每个医护人员的字迹、书写习惯、格式不容易统一。
7、现有的计算机系统在病房的应用仅仅局限于护士台的查询和确认。
在这种情况下,具体到每个病房和每个病人的医嘱执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人为的失误或医嘱执行不当的情况。
8、住院时,大型医院床位紧张,不能使急需病人得到及时住院。
9、各大医院推行自己的医疗诊断卡,患者在不同的医院看病时,需要办理不同的医疗诊断卡,重复费用浪费严重。
三、解决方案
1、医疗网络信息化平台建设
1)、网上预约挂号
网络预约挂号可以方便患者就诊,与电话预约等人工预约相比,具有信息自动更新快,交互性好等优点,并可通过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整合及时进行就诊号的合理安排,使医生与患者的诊治过程更为融洽和谐。
a)、利用网上预约挂号系统,患者使用本人的RFID医疗卡卡号在医疗信息系统平台上进行网上预约,在网上就可以预约医院的专家或各科室医生,而无须再受排队之苦。
预约者仅需进入医院网站的“网上挂号室”,按照要求完成预约步骤即可。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改善了挂号窗口的紧张状况。
b)、预约者只需在预约日规定的时间内,到医院挂号处使用RFID医疗卡进行现场确认,确认后再对预约者进行现场正式挂号,这样将不会出现医生等待预约挂号者看病的情况,不会出现预约挂号者不来使现场挂号患者等待预约者的情况。
2)、医疗卡改用RFID射频卡,以下称作RFID医疗卡。
3)、建设比较完整的计算机住院病人医嘱处理系统。
基本流程是:
病人在住院处建立计算机病案首页,病房护士天天将病人的全部医嘱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系统自动划价收费,病人出院时由计算机结算并打印费用细目。
患者持费用清单到相应的医保治理部门报审。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费用计算准确及时,同时强化了住院病人费用治理,堵塞了大量因治理不善造成的药品丢失和浪费、检验检查的漏费和搭车开药等问题。
这种模式可以很轻易地与医保部门连机,通过网络直接报审,满足当前医保细目审查的要求。
患者将医疗卡出示在读取装置——显示器自动出现患者所有就诊信息——查询电子病历并打印——查询各类化验结果报告——打印化验单。
4)、建设住院部移动临床医护系统。
医生工作流程:
查房、诊断病人病情——开医嘱、检查、化验——等待医嘱的执行情况、检查和化验的结果报告——查房——再诊断病人病情——修改医嘱。
医生上网输入患者的RFID医疗卡卡号,查询患者病历本,在询问病人情况时需查询病历本里的病程资料,然后根据病情修改病人医嘱,修改的同时当场使用移动式RFID阅读器读取患者医疗卡,调取病人基本的治疗、电子病历信息,并在病人病床边停止医嘱、开列医嘱、手术麻醉申请单、会诊申请单等,实时上传数据。
减少凭记忆或记录纸张上转抄而产生漏开或错误的医嘱,造成医疗事故。
护士工作流程:
交接班——打印医嘱单——打印或抄写治疗卡、静脉卡、输液卡——核对药房发的药——分药、配药——病人护理、用药——护理查房——护理评估——书写、整理护理病历,并实时上传。
护士从护士台电脑的医疗信息系统中查询患者电子病历本,核对药房发到病区的药,在配药间给每个人配好每次用药。
医嘱执行时使用移动式RFID阅读器
核对病人身份后给病人用药及护理治疗,同时在医疗信息系统中作医嘱执行操作。
护士使用移动式RFID阅读器在病人病床边采集体征数据(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糖/大小便等结果),数据输入医疗信息系统中,系统中即可自动产生电子体温单。
使用医疗信息系统使医护人员更简便的获取、录入患者各种医疗数据的信息,使得护士减少了因查询、核对而产生的打印、抄写工作以及来往护士站与病房之间所化费的时间,大大优化了护士工作流程。
5)、快速准确核对患者身份
采用移动手持终端后,护士只需在医嘱执行前用手持设备进行患者电子医疗卡扫描确认患者身份,系统自动进入该患者应被执行的医嘱界面;点击当前对此病人需执行的医嘱,系统自动记录执行情况;用手持设备也可以随时随地查询到患者生命体征数据。
整个医嘱执行过程变得更加快速,且实时核对患者身份也保障了医疗的安全。
6)、详细记录医嘱执行情况,有证可循
护士采用手持移动设备进行护理工作,记录生命体征数据采集时间,保证准确记录医嘱执行时间、执行人,为以后核查、统计提供有效、准备的数据依据。
医生采用手持移动设备工作,可实现读取其负责的患者基本的电子病历,简单医嘱的下达,及处理患者病情。
四、基于RFID的医疗信息系统平台
1、概述
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是一种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它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
从概念上来讲,RFID类似于条码扫描,对于条码技术而言,它是将已编码的条形码附着于目标物并使用专用的扫描读写器利用光信号将信息由条形磁传送到扫描读写器;而RFID则使用专用的RFID读写器及专门的可附着于目标物的RFID标签,利用频率信号将信息由RFID标签传送至RFID读写器。
基于RFID技术的医疗信息系统平台在医院的应用既涵盖医院员工、病人、病人亲属等在医院工作、就医、生活的方方面面,又涵盖对医疗设备、药品、救护车等的管理。
由于它和医院的日常管理和生活息息相关,相比其他管理信息系统,
“基于RFID技术的医疗信息系统平台”建设的成功,更能直接体现医院优越的管理素质,更能让员工、病人、病人亲属和外来访客们感受到贴心的关怀。
基于RFID技术的医疗信息系统平台主要是对病人、病人亲属、医院工作人员、医疗设备、药品、车辆等进行管理。
因此,医院内的RFID标签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病人标签:
由于病人的信息应该是保密的,并且病人的标签是循环利用的,因此病人的相关信息不应该写在RFID标签表面上,而应该写在RFID标签内部。
这样既保护了病人的隐私,又能够使RFID标签得到循环利用。
病人的RFID标签内存有病人姓名、性别、编号等基本信息;系统数据库内有与病人的RFID标签相对应的病人病例等更详细的信息;
♦员工标签:
医院员工的RFID标签上可印有员工的照片、编号、卡号、姓名和部门名称等个人资料。
系统数据库内有与员工的RFID标签对应的员工权限、从业经验、出勤情况等信息;
♦设备标签:
标签内含有设备名称、编号、厂家、购买日期、以及维修检修记录等信息;
♦药品标签:
考虑到成本的因素,现在医院还不可能给每瓶药都贴上标签,而只能给整箱药品或单个贵重药品贴上标签。
药品标签内含有药品名称、编号、服用方法、厂家、购买日期、失效日期等信息;
♦车辆标签:
标签内含有车牌号码、车主姓名、汽车型号、进出停车场时间等信息。
RFID标签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网上预约挂号现场确认功能
有RFID医疗卡的人,如果想足不出户就能预约挂号,就可以在网上预约各医院的专家或各科室医生,而无须再受现场排队之苦。
预约者仅需进入医院网站的“网上挂号室”,按照要求完成预约步骤即可。
预约者只需在预约日规定的时间内,到医院挂号处使用RFID医疗卡进行确认就行,方便快捷。
(2)医院内身份认证功能
对医院员工、病人及其亲属在医院内活动,出入各种场所,使用各项设施,进行身份认证与信息管理。
主要包括:
♦个人基本信息管理,功能如员工证、医疗卡证;
♦门禁、考勤管理,功能如出入证、会议证,主要用于员工通道、隔离病房以及重要医疗室、办公室、实验室、药房、材料间和仓库等;
♦医疗信息查询管理,功能如查询卡,主要用于自助触摸屏查询;
♦楼宇自控、容量控制;
♦其他。
(3)电子钱包功能
持卡人在医院内进行非现金交易,与院方形成各种支付关系,通过电子钱包进行结算,主要包括:
♦饭堂消费,功能如就餐卡,主要针对员工和照看病人的亲属;
♦定餐消费,功能如订餐卡,主要针对行动不方便的病人、不能离开岗位的医务人员;
♦院内各种缴费(如挂号、付药费、手术费等),功能如缴费卡;
♦院内其他代收代付。
RFID标签的身份认证功能不仅局限于有生命的“人”,它同样适用于没有生命的“物”,即:
医疗设备、药品、车辆等,从而确保正确的医疗设备服务于正确的员工和病人,正确的药品发放给正确的病人。
2、系统结构
医院应用RFID系统的示意图如上图所示。
基于RFID技术的医疗信息系统平台主要是首先各个医院专家信息通过本平台共享,患者可以在网上任意预约任何一家医院的专家医生;其次,各个医院本身要建立:
信息中心管理、门诊病人管理、急诊病人管理、住院病人管理、医院工作人员管理、医疗设备管理、药品管理、病人亲属管理、停车场管理、资金管理等功能模块数据库,本平台不涉及各医院的具体信息。
为了实现基于RFID技术的医疗信息系统平台的以上目的,我们要建立一个全省医院共享的专家预约挂号平台,只需要RFID医疗卡卡号,在家中或其他任何地方通过电脑进行预约挂号操作,可根据需要选择科室、医生、就诊日期和时间,最后到医院,现场使用RFID医疗卡确认以完成预约挂号;病人入院后病人使用他们本人的RFID医疗卡、亲属使用临时RFID陪同卡、医护人员使用员工卡,医疗设备、药品、车辆等贴RFID货物标签;并在这些人或物活动的场所设置读写器和天线,如挂号处、门诊处、手术室、药房、化验室、病房、特护病房、停车场、信息中心等场所。
此外,医护人员给病人做手术、拿药、打点滴时还要携带手持式读写器,用来读取病人身上的标签,以确保正确的病人获得正确的治疗和正确的药品。
3、系统特点
♦实时性:
系统内部各功能模块之间互有接口,可有效地进行实时信息交换,真正实现信息资源的实时共享,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工作,提升效率。
♦适应性:
该系统既适用于从中央到地方各种类型的医院,又能适应同一医院不同时期的需要。
即:
随着医院信息处理范围的扩大与水平的提高,系统能不断地启用或增加新的功能,而不是放弃已有的系统。
特别是目前在改革开放环境下设计与实现的系统必须时时准备适应新的管理模式;
♦兼容性:
该系统各个功能模块能够很方便地和现有的HIS等医疗信息系统平台兼容。
因此,医院既可以安装整个基于RFID技术的医疗信息系统平台,又可以有选择性的只安装系统的一部分模块,把这些模块嵌入到医院现有的其它信息系统中;
♦安全性:
通过给不同的医护人员分配不同的权限,系统能够有效防范非授权医护人员进入非授权区域或者查看非授权病例信息等情况;
♦用户友善性:
本系统的设计完全从医护人员的实际应用出发,全面考虑了医护人员工作的特殊性和他们的电脑操作水平,系统界面不但方便操作、易学易用,又能缓解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给他们带来舒适和惬意。
五、RFID医疗信息系统平台功能介绍
1、中心管理模块
医院的中心管理模块是系统的管理中心,包含资源管理、标签管理、系统管理、密钥管理四个子模块。
资源管理子模块是系统中用户资料、权限管理和设备管理的资源总控,分为三部分:
人员资料管理、设备管理、权限管理。
♦人员资料管理:
包括系统涉及的所有用户,包括用户(医院员工、病人、病人亲属等)、操作员、系统管理员等所有相关人员的文字信息以及照片。
♦设备数据管理:
包括系统中涉及的所有设备,包括读写器、天线、前置通讯设备和服务器等的相关管理信息。
♦权限管理:
针对不同级别和不同部门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赋予不同类型的权限,并配以相应的登陆密码,使得每个人的管理权利和责任都区分明确,操作有据可查。
标签管理子模块对系统中病人标签、员工标签、设备标签、药品标签、车辆标签等所有应用从发行到回收整个生命流程进行统一管理,它包括预发标签(印刷、分配标签号等预处理)、发标签(发行标签的应用类型,包括电子钱包)、挂失、解挂、回收标签、补发标签等的管理。
系统管理子模块提供系统初始化、系统参数设置、读写器密码设置、标签密码设置、操作日志、数据库设置等功能,完成对全系统的维护工作。
密钥管理子模块管理系统中的根密钥、读写器密钥、用户标签密钥的生成、发放、更新、存储、应用和销毁工作。
2、门诊病人管理模块
对门诊病人的详细资料,包括姓名、年龄、血型、亲属姓名、紧急联系电话、既往病史等通过电脑及读写器存储在病人的RFID医疗卡上。
门诊部都配有RFID读取标签的手持机,医生对病人诊断后对病人的病情、相关的药物输入到RFID标识带。
RFID病人标识带是完整的病人识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与系统结合,能够充分实现对病人从入院、治疗到出院全过程的准确处理。
由于RFID的自动识别能力强、处理速度快、数据准确,有了RFID标签,病人在很多看病环节中可以得到便利。
2.1发放药品/输液
-----发放药品和对病人输液时,需要检查每个病人手腕上的标识带以确认其身份与要采取的治疗措施是否相对应。
使用手持机快速扫描病人的RFID标识号,能够自动显示有关的处理内容,如应发放给该病人的药品种类和数量等。
工作完成后,手持机可以自动将每项工作的完成时间等资料上传到电脑中集中保存。
2.2标本采集/处理(血液、骨髓等)
用手持机获取病人RFID标识,确认对象的身份是否正确。
采样后将预先制作的RFID标签贴在取样单或样本容器上,再次用手持机读取RFID标签,检查病人标签上的信息与样品标签的信息是否吻合。
当标本送入化验室之后,工作人员不用再次进行手写登记或手工输入电脑,借助用RFID读卡器能够马上获取该样本的全部资料,避免了人为错误的发生。
2.3病人病历输入
升级以后的RFID手持读取机(PDA)有输入功能,这样对于病人的病历医生不光可以用手写直接记录,还可以用PDA手写笔记录,配合于打印机把病历可以进行直接打印。
3、住院病人管理模块
病人经过门诊身份登记,建立病人主索引信息,经门诊医生诊断后,病人的处方、检验、检查等项目传送到门诊收费处进行划价和收费。
病人经门诊医生诊断后转到住院登记处进行登记、交预付金,再到相应的病区住院。
病人在院发生的费用可以集中到住院收费处集中录入,也可以在各个辅助诊疗处进行费用录入;遇到病人预交金不足时,系统会自动提示同时可以打印催款单交给病人。
出院时,病人在住院收费处办理出院手续,病人出院后,系统自动将病人的基本信息传递到病案管理系统。
3.1新生儿标识及防盗管理
对于新生婴儿,单独对婴儿进行标识存在管理漏洞,无法杜绝恶意的人为调换。
因此,最好是对新生婴儿及其母亲进行双方关联标识,用同一编码等手段将亲生母子联系起来。
在医院工作人员和母亲之间进行婴儿看护权临时转换时,双方应该同时检查以确保正确的母子配对。
母婴标识带上的信息应该是一样的,包括母亲全名和标识带编号,婴儿性别,出生的日期和时间以及其他医院认为能够清楚匹配亲生母子的内容。
医院最好配置能够清楚采取婴儿足印和母亲手指印的设备。
在婴儿防盗上运用了RFID远距离读取识别特点,本系统需要在各个监护病房的出入口布置固定式RFID读写器,每次有护士和婴儿需要通过时,通过读取护士身上的RFID身份识别卡和婴儿身上的RFID母婴RFID医疗卡,身份确认无误后监护病房的门才能被打开。
同时,护士的身份信息,婴儿的身份信息及出入时间被记录入数据库中。
3.2手术病人管理
医疗管理活动是一项多方参与的过程,其中医院内部为病人提供治疗及其他服务的就有多个部门。
因此多方的协调配合就显得非常重要。
在病人住院期间,可能需要动手术、打针吃药、接受各种化验或X光检查等等,而其它活动包括办理住院手续、收费、结账等也是必不可少的。
确切的病人身份标识,为各项治疗服务的提供部门带来了明确的服务对象指引,当部门之间需要协调工作时也应以此为据,不致发生混乱。
医生通过RFID手持机对病人RFID医疗卡进行读取,信息管理系统同时检索后台数据库,在显示终端上为医护人员显示病人丰富的个人信息,如血型、过敏史等。
同时,信息管理系统根据已经制定的手术方案,提示医护人员做好手术的准备工作,避免人为的疏忽。
这一举措既极大的降低了手术室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又提高了对病人治疗方案验证的准确性,将误诊率尽可能的降到最小。
医护人员可以随时查看病人RFID医疗卡上的可视数据,审核病人身份。
更重要的是,由于实施RFID管理,病人在电脑系统中的信息与医疗卡中的信息保持同步,为手术病人的安全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RFID技术建立了医疗信息系统平台与病人安全护理之间的桥梁,提供了更多元化、更全面的医疗信息系统平台。
4、急诊病人管理模块
4.1急诊病人信息记录(病人的基本数据,是否对药物过敏)
高效对于120紧急救护中心是非常关键的,对于急救病人的基本信息记录也是非常重要。
急救病人在经过检伤分级后,读取病人RFID医疗卡,该医疗卡记载着病人的基本数据、是否对药物过敏、病况和治疗方案等信息。
供医护人员直接阅读和通过RFID阅读器进行扫描,满足部分医疗设备的数据输入要求。
4.2急诊病人识别(防止医疗事故、对突发事件进行管理)
RFID医疗卡可以对急救病人急救室处理各类情况紧急的病人,在急救室人多情况下难以很好地管理,在快节奏的工作压力下,诸如标本被搞混等问题经常发生。
借助RFID病人标识带和能读取RFID的手持机,就能很好地处理急救室的工作。
同样在手术室中,一旦病人被实施麻醉手术后,就难以再清醒进行表达。
借助RFID病人医疗卡及手持机能够快速确认病人身份和获取有关资料。
急诊室医师除了可以利用RFID医疗卡来识别病人之外,也可以在最新检验报告到达时,利用PDA读取。
这样医生通过对PDA信息读取,来进行更好的手术。
在突发事件情况下,如:
突发食物中毒,大批病人涌入急诊室病。
此时,医生、护士在短时间内需要处理大量的病人相关数据,很容易弄错病人身份或者诊疗信息,这个时候RFID医疗卡将发挥巨大作用,将各个病人的数据分别写入到各自的RFID医疗卡标签内,做到RFID医疗卡与病人的一一对应,在整个急诊和后续治疗过程中贯穿使用。
5、医疗设备管理模块
在原本的医疗设备管理用笔和纸进行记录,引起的问题也非常之多,对信息的保护和查阅也非常麻烦。
如果在医疗设备上贴上RFID标签,本标签可以储存大量的设备信息,同时还可存入每次维护/维修/巡检的相应记录。
通过RFID手持机对标签进行读取,把信息同时记录在手持机中,这样可以预防由于不确定原因造成的丢失的损失。
每次巡检和维护必须做到对每一台机器的情况进行了解维护,并作相应的信息存储操作,这样可以避免对设备巡检和维护工作的疏漏。
每次巡检和维护的结果都记录存储于芯片和中央处理器中,而且这些信息不能够随意更改,这样避免如果出现和医疗设备相关的医疗责任事故中,不能明确人为责任还是设备责任的问题。
通过RFID自动识别技术对医疗设备系统化的管理,把医疗设备的信息都存于计算机将会非常容易,这样有助于医疗设备的检修和更新,更好地展开医疗工作。
6、药品管理模块
药品管理系统在信息化医院管理中运用RFID标签识别技术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提供的药品信息查询、药品管理、药品毒理分类、药品出入库管理等功能,在方便临床医生的同时,提高了药品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在同类药品箱子中贴上RFID标签,把药品的出厂单位,日期,药物类别等信息存入RFID标签。
通过手持机对药品RFID标签进行读取,可以有效的盘点药品是否过期,药品数量等。
通过RFID的手持或者固定时阅读器,盘点变的非常容易,对计算机药品信息进行读取,更好地管理医院对药品的采购等问题,同时也防止了过期药物的使用。
7、医护人员管理(考勤、门禁等)模块
RFID无线射频自动识别标签继承了以往的磁卡、接触式IC卡系统的所有优点,又采用了先进的非接触式识别技术,操作方式更加灵活快捷,安全可靠,打破了开门用钥匙的老传统,具有对门户出入授权控制进出信息记录,防盗保安、
报警等多种智能功能。
在医院,有些地方只能允许医护人员进入,如:
手术室、特殊病房等,在这些地方设立门禁就非常关键了。
另外,还有些地方只允许特殊的医生或护士进入,因此就要给不同的医生和护士分配不同的权限。
这样,既方便了不同医护人员的进出入管理,又将非授权的医护人员和其他人拒之门外,减少干扰,给病人提供了安全、舒适的就医环境,而且还提升了医院内部的管理。
8、停车场管理模块
通RFID阅读器过收发射频信号同司机所持的电子标签卡通讯,识别是否有权进出,并自动控制栏杆机的开启和关闭。
也可以附加车辆出入自动拍照存档及人工比对或自动比对、查询功能。
智能停车场系统能有效、准确、智能的对进出停车场的系统车辆(装有电子车牌的车辆)和非系统车辆(未装有电子车牌的车辆)的数据信息识别、采集、记录并按需上传、处理,并在必要时可以通过相应的人工干预进行补充,以避免非正常事件(非系统车进出时)的影响,确保门禁系统有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疗 信息系统 可行性 分析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