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杂交技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docx
- 文档编号:28477618
- 上传时间:2023-07-14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17.04KB
微创杂交技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docx
《微创杂交技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创杂交技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微创杂交技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微创杂交技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微创杂交技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前瞻性对比研究,选择2006年2月~2008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60例,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病人行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经患侧大隐静脉切开植管溶栓术,如24h内病人下肢症状无明显缓解,则行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的股静脉切开取栓术,术中如发现病人存在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则行球囊扩张术;对照组采用周身抗凝溶栓治疗。
结果治愈率:
C组治愈率是%,T组治愈率是%,明显高于C组。
治疗前后大小腿对应部位平均周径差:
治疗前T组对应部位平均周径差较C组差异无显着性;治疗后C组对应部位平均周径差cm,T组对应部位平均周径差为cm,较C组明显减小,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
症状性肺动脉栓塞发生率:
C组是%,T组0,较C组减小。
平均住院时间:
C组平均住院时间天,T组平均住院时间天,较C组缩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下肢水肿、色素沉着、慢性静脉性溃疡及深静脉再通情况等远期疗效:
C组下肢水肿为%,T组为10%,较C组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色素沉着、慢性溃疡发生率较C组略有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组深静脉通畅率为%,C组深静脉通畅率为%,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
结论微创杂交技术可有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重症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病人及时中转手术可挽救病人的下肢和生命,远期疗效满意。
下腔静脉滤器可有效预防肺动脉栓塞的发生。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球囊扩张术;抗凝溶栓;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在逐年增高,而有症状的DVT仅仅是冰山一角,全世界DVT发病率为1‰[1]。
在美国每年大约有25万人发病,急性下肢深静脉形成患者中50%~70%发生肺动脉栓塞,其中25%~30%的患者未接受正确的治疗而死亡,若治疗不当,后期将留有肿胀、色素沉着及静脉性溃疡等并发症[2,3]。
临床工作中经常看到一些病人发现下肢水肿后到医院就诊,如果病人是腘静脉血栓不论采用何种治疗方法预后均较好,而对髂股静脉血栓的病人,治疗方法不同,治疗结果却有明显差别,因此,2006年2月~2008年8月我们对60例下肢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病人的治疗进行研究,将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共60例,均为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均为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病人,腘静脉血栓因治疗效果满意不作为入选对象,其中男27例,女33例,年龄18~81岁,平均岁,病程5h~10天,平均天,其中53例小于7天,7例大于7天,左侧42例,右侧18例。
55例有明确诱因,恶性肿瘤23例,长期卧床4例,骨折6例,手术后19例,产后4例,免疫性疾病3例,不明诱因者5例。
采用前瞻性对比研究方法,将上述6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或对照组各30例。
病人一般情况见表1。
表1病人一般情况
治疗方法C组采用传统的周身抗凝溶栓治疗,即经上肢静脉注入尿激酶20万u,每12h一次,维持7~10天,同时给予普通肝素100u/kg体重,q12h,静脉滴注,2周后改为华法林钠口服,全组病人患肢抬高、禁止按摩、绝对卧床。
T组采用微创杂交技术治疗,即首先经健侧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经患侧大隐静脉切开植管溶栓治疗,即在健侧穿刺股静脉植入下腔静脉滤器,患侧腹股沟韧带下行1cm小切口,找到大隐静脉主干,沿大隐静脉植入深静脉导管至髂外静脉,由此管上午持续泵入普通肝素100u/kg及尿激酶20万u,12h后由患侧足背静脉泵入尿激酶,剂量同上及用法同上,溶栓维持7~10天,根据病人实际情况选择永久滤器或可回收滤器,年龄在70岁以上或有恶性肿瘤预计生存时间在两年之内者可植入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否则植入可回收性滤器,溶栓7~10天之内超声证明下腔静脉内滤器周围无血栓,可取出可回收性滤器,同时拔除深静脉导管,如超声证明滤器周围有血栓存在,则不再回收下腔静脉滤器,继续溶栓治疗5~7天后拔除深静脉导管,由外周继续持续静脉泵入普通肝素,同时口服华法林,重叠2~3天华发林起效后停肝素,本组要求病人患肢抬高、禁止按摩、绝对卧床,治疗期间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呼吸情况并监测腿围。
治疗24h内如病人下肢肿胀情况无明显改善,则建议病人中转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股静脉切开取栓术,即全麻后行患侧股静脉切开取栓术,用10F静脉取栓导管取出髂股静脉内血栓,术中如发现存在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即则术中行髂静脉球囊扩张治疗,直至近端有满意返血为止,肢体远端采用手法挤压法驱除小腿及大腿内血栓,7/0血管线缝合股静脉后于患侧股静脉植入深静脉导管[4],该管只注入肝素,缝合切口同时回收下腔静脉滤器,术后经深静脉导管持续抗凝治疗,5~7天后拔除深静脉导管,改用外周持续抗凝治疗,普通肝素抗凝2周后改为口服华法林,与肝素重叠3天起效后停用肝素,术后病人患肢抬高,循环冲气治疗。
上述病例如同时合并恶性肿瘤则需终身服华法林,有明确诱因者服华法林3~6个月,没有明确诱因者服华法林1~2年,服药期间监测凝血系列,使INR在~。
技术参数
疗效评定标准结合文献报道[5,6]和我们的研究结果,我们确定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评价标准,治愈:
症状消失,无水肿、下肢对应部位周径差≤cm,超声或下肢静脉造影证实下肢深静脉通畅;有效:
症状明显减轻,水肿减退但周径差在~3cm;无效:
症状无明显减轻,水肿明显,下肢对应部位周径差3cm。
治愈率与有效率之和为显效率。
治疗前后患侧与健侧大小腿对应部位平均周径差治疗前周径差在病人入院后取病人健侧及患侧髌骨上下15cm处进行测量,取其平均周径差值;治疗后平均周径差在治疗后第1天、3天、7天、14天进行测量对应部位,并取14天平均周径差进行比较。
症状性肺动脉栓塞发生率病人出现呼吸困难、血氧下降、低血压表现的比率。
平均住院时间从住院到出院的时间。
水肿、色素沉着、慢性静脉性溃疡、深静脉再通率等远期疗效治疗后6个月随访并进行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时明确。
门诊随访监测INR,6个月复查下肢静脉彩超。
统计学分析数据输入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2结果
治疗组无死亡病例,对照组有2例死亡,为股青肿合并肺癌1例,发病后4天死亡,另1例为股青肿合并肝癌,发病后5天死亡。
本组有3例早期股青肿病例经大隐静脉植管溶栓后症状缓解,避免了手术治疗。
本组共置入下腔静脉滤器30枚,可回收型下腔静脉滤器20枚,回收18枚,其中术中一次性回收15枚,3枚在溶栓后10天取出,2枚滤器周围形成血栓未再回收,永久性滤器10枚,病人均是70岁以上,有恶性肿瘤者,30例病人有19例在滤器保护下行股静脉切开取栓术。
左侧取栓15例,右侧取栓4例,左侧取栓的15例均同时存在Cockett综合征,其中左髂总静脉狭窄50%者占11例,未予以特殊处理,其余4例左髂总静脉狭窄在80%左右,本组无髂静脉完全闭塞者。
全组病例在治疗后14~20天穿压力袜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微创杂交技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前瞻性对比研究,选择2006年2月~2008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60例,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病人行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经患侧大隐静脉切开植管溶栓术,如24h内病人下肢症状无明显缓解,则行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的股静脉切开取栓术,术中如发现病人存在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则行球囊扩张术;对照组采用周身抗凝溶栓治疗。
结果治愈率:
C组治愈率是%,T组治愈率是%,明显高于C组。
治疗前后大小腿对应部位平均周径差:
治疗前T组对应部位平均周径差较C组差异无显着性;治疗后C组对应部位平均周径差cm,T组对应部位平均周径差为cm,较C组明显减小,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
症状性肺动脉栓塞发生率:
C组是%,T组0,较C组减小。
平均住院时间:
C组平均住院时间天,T组平均住院时间天,较C组缩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下肢水肿、色素沉着、慢性静脉性溃疡及深静脉再通情况等远期疗效:
C组下肢水肿为%,T组为10%,较C组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色素沉着、慢性溃疡发生率较C组略有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组深静脉通畅率为%,C组深静脉通畅率为%,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
结论微创杂交技术可有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重症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病人及时中转手术可挽救病人的下肢和生命,远期疗效满意。
下腔静脉滤器可有效预防肺动脉栓塞的发生。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球囊扩张术;抗凝溶栓;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在逐年增高,而有症状的DVT仅仅是冰山一角,全世界DVT发病率为1‰[1]。
在美国每年大约有25万人发病,急性下肢深静脉形成患者中50%~70%发生肺动脉栓塞,其中25%~30%的患者未接受正确的治疗而死亡,若治疗不当,后期将留有肿胀、色素沉着及静脉性溃疡等并发症[2,3]。
临床工作中经常看到一些病人发现下肢水肿后到医院就诊,如果病人是腘静脉血栓不论采用何种治疗方法预后均较好,而对髂股静脉血栓的病人,治疗方法不同,治疗结果却有明显差别,因此,2006年2月~2008年8月我们对60例下肢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病人的治疗进行研究,将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共60例,均为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均为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病人,腘静脉血栓因治疗效果满意不作为入选对象,其中男27例,女33例,年龄18~81岁,平均岁,病程5h~10天,平均天,其中53例小于7天,7例大于7天,左侧42例,右侧18例。
55例有明确诱因,恶性肿瘤23例,长期卧床4例,骨折6例,手术后19例,产后4例,免疫性疾病3例,不明诱因者5例。
采用前瞻性对比研究方法,将上述6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或对照组各30例。
病人一般情况见表1。
表1病人一般情况
治疗方法C组采用传统的周身抗凝溶栓治疗,即经上肢静脉注入尿激酶20万u,每12h一次,维持7~10天,同时给予普通肝素100u/kg体重,q12h,静脉滴注,2周后改为华法林钠口服,全组病人患肢抬高、禁止按摩、绝对卧床。
T组采用微创杂交技术治疗,即首先经健侧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经患侧大隐静脉切开植管溶栓治疗,即在健侧穿刺股静脉植入下腔静脉滤器,患侧腹股沟韧带下行1cm小切口,找到大隐静脉主干,沿大隐静脉植入深静脉导管至髂外静脉,由此管上午持续泵入普通肝素100u/kg及尿激酶20万u,12h后由患侧足背静脉泵入尿激酶,剂量同上及用法同上,溶栓维持7~10天,根据病人实际情况选择永久滤器或可回收滤器,年龄在70岁以上或有恶性肿瘤预计生存时间在两年之内者可植入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否则植入可回收性滤器,溶栓7~10天之内超声证明下腔静脉内滤器周围无血栓,可取出可回收性滤器,同时拔除深静脉导管,如超声证明滤器周围有血栓存在,则不再回收下腔静脉滤器,继续溶栓治疗5~7天后拔除深静脉导管,由外周继续持续静脉泵入普通肝素,同时口服华法林,重叠2~3天华发林起效后停肝素,本组要求病人患肢抬高、禁止按摩、绝对卧床,治疗期间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呼吸情况并监测腿围。
治疗24h内如病人下肢肿胀情况无明显改善,则建议病人中转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股静脉切开取栓术,即全麻后行患侧股静脉切开取栓术,用10F静脉取栓导管取出髂股静脉内血栓,术中如发现存在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即则术中行髂静脉球囊扩张治疗,直至近端有满意返血为止,肢体远端采用手法挤压法驱除小腿及大腿内血栓,7/0血管线缝合股静脉后于患侧股静脉植入深静脉导管[4],该管只注入肝素,缝合切口同时回收下腔静脉滤器,术后经深静脉导管持续抗凝治疗,5~7天后拔除深静脉导管,改用外周持续抗凝治疗,普通肝素抗凝2周后改为口服华法林,与肝素重叠3天起效后停用肝素,术后病人患肢抬高,循环冲气治疗。
上述病例如同时合并恶性肿瘤则需终身服华法林,有明确诱因者服华法林3~6个月,没有明确诱因者服华法林1~2年,服药期间监测凝血系列,使INR在~。
技术参数
疗效评定标准结合文献报道[5,6]和我们的研究结果,我们确定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评价标准,治愈:
症状消失,无水肿、下肢对应部位周径差≤cm,超声或下肢静脉造影证实下肢深静脉通畅;有效:
症状明显减轻,水肿减退但周径差在~3cm;无效:
症状无明显减轻,水肿明显,下肢对应部位周径差3cm。
治愈率与有效率之和为显效率。
治疗前后患侧与健侧大小腿对应部位平均周径差治疗前周径差在病人入院后取病人健侧及患侧髌骨上下15cm处进行测量,取其平均周径差值;治疗后平均周径差在治疗后第1天、3天、7天、14天进行测量对应部位,并取14天平均周径差进行比较。
症状性肺动脉栓塞发生率病人出现呼吸困难、血氧下降、低血压表现的比率。
平均住院时间从住院到出院的时间。
水肿、色素沉着、慢性静脉性溃疡、深静脉再通率等远期疗效治疗后6个月随访并进行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时明确。
门诊随访监测INR,6个月复查下肢静脉彩超。
统计学分析数据输入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2结果
治疗组无死亡病例,对照组有2例死亡,为股青肿合并肺癌1例,发病后4天死亡,另1例为股青肿合并肝癌,发病后5天死亡。
本组有3例早期股青肿病例经大隐静脉植管溶栓后症状缓解,避免了手术治疗。
本组共置入下腔静脉滤器30枚,可回收型下腔静脉滤器20枚,回收18枚,其中术中一次性回收15枚,3枚在溶栓后10天取出,2枚滤器周围形成血栓未再回收,永久性滤器10枚,病人均是70岁以上,有恶性肿瘤者,30例病人有19例在滤器保护下行股静脉切开取栓术。
左侧取栓15例,右侧取栓4例,左侧取栓的15例均同时存在Cockett综合征,其中左髂总静脉狭窄50%者占11例,未予以特殊处理,其余4例左髂总静脉狭窄在80%左右,本组无髂静脉完全闭塞者。
全组病例在治疗后14~20天穿压力袜治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杂交 技术 治疗 下肢 静脉 血栓形成 临床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