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项目建设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
- 文档编号:28474397
- 上传时间:2023-07-14
- 格式:DOCX
- 页数:43
- 大小:96.09KB
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项目建设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
《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项目建设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项目建设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项目建设可行性实施报告
附件:
图纸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X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项目
2、承办单位:
3、拟建地点:
4、建设性质:
新建。
5、项目总投资:
1822万元。
6、资金筹措:
申请中央资金与地方财政投入相结合。
7、建设工期:
一年零六个月
8、建设规模:
本项目规划占地4.95亩,总投资投资1822万元,该项目计划建设残疾人康复中心大楼一栋13层。
建筑面积共7848.75m2,并配套建设道路、停车场、铺设给排水管网、围墙、绿化等附属工程。
9、承办单位概况:
X市X区残疾人联合会是区委、区政府设立的社会福利团体和事业管理融为一体的残疾人事业团体单位,成立于1990年,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承担着指导服务全区35个乡镇、6个办事处残疾人的工作任务。
其主要职责是: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残疾人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拟定全区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则和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2)听取残疾人的意见,反映残疾人的要求,维护残疾人的权益,做好残疾人服务工作。
3)团结、教育残疾人遵守法律,履行应尽的义务,发扬乐观进取精神,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4)宣传残疾人事业,弘扬人道主义,沟通政府、社会与残疾人之间的联系,推动社会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
5)开展残疾人康复、教育、劳动就业、扶贫解困、体育、科研、用品用具供应、福利、社会服务、无障碍设施和残疾预防等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扶助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
6)协助政府研究、拟定和实施残疾人事业的政策、规章、规划和计划,对有关业务领域进行指导和管理。
7)协助乡镇党委管理乡镇残疾人工作,做好业务培训工作。
8)承担区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9)指导各乡镇残联工作,管理各类残疾人社团组织。
10)开展残疾人事业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11)承办区委、政府及上级残联交办的其他工作。
X区残疾人联合会机关事业编制为7名,由财政全额预算管理。
其中理事长1名、副理事长2名,办公室2名、业务股2名。
另有劳动就业服务所,编制人员3名。
X区残疾人联合会近几年为全区的残疾人在康复、文化教育、职业技能、就业培训、扶贫解困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卓有成效。
现在全区无专门的残疾人基础设施及综合服务。
二、编制依据、容及围
1、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国残疾人保护法》
(2)《中华人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3)《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标准》
(4)《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5)其它相关文件及技术规程、标准与规
2、编制容与围
本可行性报告的主要容是对X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就项目建设的背景,根据X市现状和规划,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进行了论证,并对建设规模、建设方案、公用工程、节能环保、项目组织与实施进度、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及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分析和评价,力求为项目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的背景
长期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X区残疾人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
为全区9万多残疾人提供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服务,但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全区没有专门的残疾人基础设施及康复,已不能满足残疾人康复的需要。
残疾人康复、劳动就业关系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也是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容之一。
因此,急需建设残疾人康复中心,满足残疾人康复的需要。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由于X区基础设施落后,至今没有残疾人康复。
全区共有9万多残疾人,其中有康复需求的就有5万多人,而经残联通过各种渠道治疗,每年仅有100多人康复,离省政府制定的2020年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相差甚远。
综上所述,为了是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维护残疾人利益的需要,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第三章建设条件与建设选址
一、建设条件
1、地理位置
X市界于东经105°36'至106°43'和北纬26°21'至27°46'之间,市地形西高东低,最高海拔2217米,最低海拔470米,平均海拔1511米,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常年平均降雨量954毫米,日照率约31%,无霜期250天左右,年平均气温12.8℃,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特点。
2、自然条件。
项目建设地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署的特点年均降雨量为954毫米,日照率约31%,无霜期250天左右。
境属喀斯特地貌,峰峦叠嶂,年平均气温10.5-15℃。
3、地质条件
地形西高东低,平均海拔1511米,境属喀斯特地貌,峰峦叠嶂,溪流纵横,市区群山环抱。
4、地震
根据我国主要地区抗震设防烈度及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分组,X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因此项目建筑物须按7度设防。
5、供水供电
本项目用水、用电,使用管网、电网供应就可保障。
6、通信、邮政
无论是移动、座机和其他通信都十分方便,与外界联络出很便捷。
7、项目施工条件
本项目场址较狭窄,但场地经平整后,可满足要求,堆放建筑材料、安装脚手架和布置钢材、木材加工、工棚等。
区无不良地质条件,工程区的水、电、通信等条件已基本具备,接线、接管距离不远;工程区交通较为方便。
建筑材料可在市区购买,运输距离很近。
具备较好的施工条件。
该项目工程所需的外购设备、材料、主要建筑材料、装饰装修材料以及配电、给排水相关设施、器材等能够在X区市采购。
二、选址
1、选址要求
在选址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下列因素:
工程地质、环境条件、市政配套及社会协助等。
应选择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较好;环境幽静,通风日照良好;交通、给排水、供电、供气、通讯等市政设施较完善的地段;各项公用和生活设施应充分利用当地提供的社会协助条件。
2、建设位置
本项目位于X新城区开行路旁,周边交通便利,水文地质条件较好。
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
一、建筑设计
1、建筑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1)康复服务场所应设在易于残疾人方便抵离的地方。
2)康复服务用房建筑面积不低于总建筑面积的60%。
3)通行区域和患者经常使用的主要公用设施应体现无障碍设计,地面防滑,走廊墙壁应有扶手装置。
4)地板、墙壁、天花板及有关管线应易于康复设备,器械的牢固安装、正常使用良好和经常检修。
5)以残疾儿童为服务对象的康复场所,色彩设计、装饰应适合儿童患者的心理特点。
2、设计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16-2006);
(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3)《建筑抗震设计规》(GB50011-2010);
(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5)各相关专业设计规、规定等;
(6)项目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
3、总平面布置
1)指导思想
方案的构思首先从总体环境入手,结合现代发展的理念,确定其指导思想:
充分结合现状、尊重环境、功能分区合理、清污路线清楚。
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充分展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与环境高度融合的思想,新建建筑在空间组织应充分考虑到人的活动需求,创造人性化的、不同层次的空间。
2)总平面布置原则
(1)最大限度地利用宝贵的土地资源进行规划建筑物,布局紧凑、交通便捷、管理方便;
(2)规划建筑与原有建筑物保持合理的功能分区;
(3)依据国家有关规划、建筑、环保、防火、抗震、劳动安全及卫生的规和标准进行设计;
(4)对废弃物的处理,应用和出妥善的安排,并应符合有关环境保护法令、法规的规定;
(5)在尽可能条件下,加大绿化面积,美化环境。
3)平面布置
X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项目的总平面设计按不同功能要求进行合理布置,首先,力求做到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使其在建筑容量、环境容量、功能结构、空间布局等方面相互协调,并努力使各类用地及其功能关系配置达到最佳。
其次,充分考虑的景观组织与环境绿化所营造的氛围,以突出的空间布局轴线和强烈的方向感,简化空间结构、强化空间秩序。
拟建项目区域划分有训练场、绿化区、康复中心大楼等。
(详见总平面图)
4)道路系统与环境绿化
便捷的交通流线是本设计的立足之一,遵循统一性、安全性、舒适性等交通道路规划设计的原则,形成科学合理的交通流线。
院道路系统围绕入口广场的各功能分区,进行科学的组织,形成实用、美观的路网,使整个院的道路系统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既是景观组织的骨架,又满足消防规的技术要求。
结合建筑入口设计各种交通流线及区域,新建项目正对主出入口,使各种功能流线互不交叉、避免干扰。
项目区道路以环形通路组成道路系统的基本骨架,形成高效快捷安全的场区交通系统。
主出入口处的路面宽4m;进入项目区院的环路路面宽度为4m;场区次干路路面宽度2m。
绿地、阳光和清新的空气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要素。
对于营造优美的环境,这些要素同样重要。
生机盎然的绿色环境无疑对他们的健康是十分有益的。
因此,建设要求利用一切可以绿化的空间,对新建筑物周围进行多层次立体绿化。
除了可以种植花草的地块外,建议需要硬化的地块多植速生落叶乔木,以改善小气候,并使新建建筑融入绿色的自然环境之中。
而重要地段则建议作专项景观设计,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4、立面设计
项目建筑立面设计,力求表现出简洁的建筑风格,使立面达到其特殊的建筑特性要求。
建筑造型上,追求平实、大气、简洁的外形尺度,利用垂直的竖向线条加强楼的挺拔感,在简洁的同时又不乏精细,力求新颖而不扬。
5、结构设计
(一)设计依据
(1)《砌体结构设计规》(GB50003-2001);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010-2010);
(3)《建筑结构荷载规》(GB50009-2001);
(4)《建筑抗震设计规》(GB50011-2010);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02);
(6)《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JGJ79-2002);
(8)《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JGJ106-2003);
(9)《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10)《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16-2006);
(11)《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GB50045-95)
(二)主要设计参数
本工程建设地点:
省X市X区。
1、抗震设放烈度7度,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第3.0.3条,结构计算仍按6度计算,抗震措施按7度采取。
2、设计使用年限50年
3、建筑安全等级二级
4、结构重要性系数1.0
5、基本风压值0.3KN/m2(50年重现期)
6、基本雪压值0.3KN/m2(50年重现期)
7、楼屋面活载值
康复病房、办公室2.0KN/m2
阅览室、会议室、实验室2.0KN/m2
储藏室5.0KN/m2
走廊及门厅3.5KN/m2
公共卫生间8.0KN/m2
独立卫生间2.0KN/m2
阳台2.5KN/m2
屋面(上人)2.0KN/m2
(不上人)0.5KN/m2
消防疏散楼梯3.5KN/m2
(三)选用材料
混凝土强度等级:
基础C30框架梁、板、柱C35剪力墙C35
钢筋:
HPB235HRB335HRB400
填充墙:
Mu5.0空心混凝土砌块,用Mb5.0混合砂浆砌筑。
或Mu5.0加所混凝土砌块,用Mb5.0砂浆砌筑。
外墙体厚度为200mm。
墙体厚度为200mm。
(四)结构选型
建筑采用剪力墙结构。
梁、板、柱现浇。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基础形式暂定为柱下人工挖孔桩或柱下扩展基础。
二、公用工程设计
公用工程包括供配电、照明、通信、给排水、围墙、消防、应急供电等。
以上工程需要在主体工程建设过程中同步建设。
(一)供电系统
(1)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JGJ16-2008);
2.《建筑照明设计规》(GB50034-2004);
3.《低压配电设计规》(GB50054-95);
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GB50057-2010);
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GB50052-95);
6.《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16-2006);
7.建筑、结构、给排水、空调等专业提供的用电要求;
(2)电源
本项目用电来源于附近市政电网,拟选用两回10KV专用电源作为本工程主供电源,使用电压380/220V,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每路电源均能承担本工程的全部一级用电负荷。
考虑本项目建成后使用的特殊性,特设一组应急电源作为消防、应急照明及二级负荷的备用电源。
备用电源采用EPS应急电源,安装形式落地式,备用时间180分钟,功率60KW 。
(3)负荷预测:
按公共及居住那条用电负荷指标综合核算为53W/m2;计算负荷:
约426kW。
(4)负荷等级
室外照明、恒温箱和其它必须持续供电的精密医疗装备、手术室等重点部位的用电为一级负荷外;其余为二级负荷。
(5)继电保护
a、10千伏电源进线断路器设电流速断及反时限过电流保护。
b、10千伏出线断路器设电流速断及反时限过电流保护。
c、干式变压器设温度保护。
(6)变配电所设置:
考虑到分期建设和合理的服务半径,在本规划区设一座室外箱变。
10kV电力线路及箱变也线采用穿管埋地敷设的方式。
(7)变配电系统
10kV配电系统设单段母线,低压配电系统根据负荷情况设单母线分段运行,两段母线蹭带联络开关;当外部电源停电时,由自备电(柴油发电机组)带重要负荷。
低压侧均设补偿电容器,对无功率进行自动补偿,使功率因数达到0.9以上。
(8)照明用电
照明控制,每层均设置电压为220V的照明配电箱,采用分散控制和集中控制相结合的方式,以节约能源。
照明灯具均选用不同型式的节能型灯具,按相应的照度标准设计。
公共场所:
50-100LX;职能科室:
不低于150LX;厕所、走道、楼梯间:
按20LX设计。
灯具选择以荧光灯为主,并尽量采用节能型日光灯,卫生间、走廊、楼梯间等为吸顶灯,室根据需要配置插座,电源插座和开关离地面的高度不小于1.5m。
另外在消防疏散道路,出入口、前室以及一层大厅等处均设置疏散标志灯。
灯具选用置蓄电池应急灯或层号灯、标志灯及疏散指示灯,应急时间不低于40分钟,应急照明灯具选用三线制控制,平时可兼做一般照明,停电状态下作应急照明。
(二)防雷设计
本项目按三类防雷设计。
建筑的防雷装置满足防直击雷、侧击雷、防雷电感应及雷电波的侵入,并设置总等电位联结。
卫生间做局部等电位联结。
1.接闪器:
在屋顶采用φ12镀锌圆钢作避雷带,屋顶避雷连接线网格不小于20m×20m或24m×16m。
2.引下线:
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柱子或剪力墙两根φ16以上主筋通长焊接、绑扎作为引下线,引下线上端与避雷带焊接,下端与建筑物基础底梁及基础底板轴线上的上下两层钢筋的两根主筋焊接。
3.接地装置:
本项目采用综合接地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其主体建筑利用结构柱、地梁、桩基、承台等部的主筋连通作自然接地体,结构基础钢筋(每处截面不小丁16mm2,根数不少于2根)一律采用焊接、绑扎等可靠连接的方式,所有金属件的连接方式及截而均满足防雷规的要求,并与引下线金属结构焊接连通,可以直接用作防雷及综合接地系统的自然接地装置,不需另设人工接地体。
(三)给排水工程
1、给排水设计依据
1)《室外给水设计规》(GB50013-2006);
2)《室外排水设计规》(GB50014-2006);
3)《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16-2006);
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GB50084-2001,2005年版);
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GB50140-2005);
6)其他与本工程相关的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及设计标准。
本项目共有人数约500人。
2、给水
1)水量
基用水标准按160L/D·人,计其量为80m3/d。
绿化及道路广场浇洒用水按2L/m·D计,面积按1154m2,用水量为2m3/d,未预见水量按总用水量的15%计,则为12m3/d,则用水量总计为94m3/d。
2)供水
①该项目位于X市区,供水来自市政供水管道,引入管采用DN150,环状供水干管管径采用DN200,室外给水采用PE管,室给水采用PP-R管。
②给水入口处设总水表井,水表井和阀门井采用砖砌,井盖及盖座采用球墨铸铁,行车道上为重型,非行车道上为累型。
③管道及阀门的工作压力为1。
3、排水
1)排水系统
①本设计采用生活污水与雨水分流制排水系统和市政排水系统相连接。
②卫生间排水先经过化粪池处理生再进入污水排水系统,食堂污水先经过除油池处理后再进入污水排水系统。
③室外排水管采用HDPE双壁波纹管,室采用UPV管。
④检查井和化粪池采用砖砌,井盖和盖座采用球墨铸铁,行车道为重型,非行车道为轻型。
2)排水量
①排水中的污水按供水量的80%计,则为75.2m3/d。
②排水中的雨水按X地区暴雨强度计算公式计。
q=
3)雨水量:
738.92L/s,排出口管径为DN650.
4)雨水排水
①道路两边的适当位置设平算式雨水口
②雨水口采用铸铁箅子
4、消防
1)消防供水系统
①消防供水来自市政供水管网
②室外消防管网的输水干管布置成环状管网,向环状管网的输水管不少于两条,其中一条发生故障,其余干管应仍能通过消防总用水量,环状管应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段,每段消火栓数不超过5个。
③室外消火栓间距不超过120m,距道路边不大于2m,距建筑物外垛不小于5m。
2)消防水量
①室外消防用水量为30/S,火灾延续时间2h。
②室消防用水量为15L/S,火灾延续时间2h。
(五)管线综合
为了保障规划区的所有管线有序排列,便于施工,便于管道遵循以下埋地管线综合避让原则。
给水管线让排水管线;
管径小的管线让管径大的管线;
易弯曲的管线让不易弯曲的管线;
工程量小的管线让工程量大的管线;
临时管线让永久管线;
道路下的电力管道与电信管道分侧布置;
道路下的直埋管线与最小覆土深度≥0.7米。
附:
表一《地下工程管线最小覆土深度》
表二《地下工程管线交叉时最小垂直净距表》
表一地下工程管线最小覆土深度
序号
管线名称
最小覆盖深度(m)
1
给水管道
不小于0.7
2
排水管道
雨水管道
不小于0.7
3
污水管道
不小于0.7
电缆
电力直埋电缆
不小于0.7
电讯直埋电缆
不小于0.7
表二地下工程管线交叉时最小垂直净距表
序
号
管道名称净距(m)管道名称
1
2
3
4
5
给水管
排水管
电信电缆
电力电缆
沟渠(基础底)
1
给水管
0.10
0.25
0.5
0.5
0.5
2
排水管
0.25
0.15
0.5
0.5
0.5
3
电信
0.15
0.15
0.25
0.5
0.5
4
电力电缆
0.5
0.5
0.5
0.5
0.5
注:
表中所列为净距数字,如管线敷设在套管或地道中,或者管道有基础时,其净距自套管、地道的外边或基础底边(如果有基础的管线在其它管线上面越过时)算进起。
三、无障碍设计
制定、完善的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规无障碍建设行为,是搞好无障碍设施建设的重要保证。
为建设无障碍环境,确保行动不便者能方便、安全使用道路和建筑物,本建筑将在如下部位做无障碍设计:
1、建筑基地(人行通路、停车车位);
2、建筑入口、入口平台及门;
3、水平与垂直交通(走道、楼梯及电梯);
4、接待用房、公共用房等;
5、公共厕所;
6、服务台、公共、饮水器等相应设施。
具体做法为:
1、路口的人行道设可供轮椅通行的缘石坡道;
2、建筑的入口、室走道及室外人行通道的地面有高低差和有台阶时,设符合轮椅通行的坡道,在坡道和两级台阶以上的两侧设扶手。
3、供轮椅通行的坡道尽量设计成直线形。
按照地面的高差程度,高差大的在中央适当位置设计休息平台,休息平台深度不小于1.5m,在坡道起点及终点应留有深度不小于1.50m的轮椅缓冲地带。
在具体的实施中,仍要时刻考虑无障碍设计的必要性及便捷性。
四、暖通设计
1、设计依据
《采用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用居住建筑部分)
《住宅设计规》
《省居住建筑节能标准》
2、设计容
本工程设计包括:
通风及防排烟系统设计。
3、通风系统设计
(1)围绕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等设计理念,设计充分考虑利用自然资源,与建筑配合,通过合理的气流组织,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改善室的空气品质。
(2)卫生间及公共卫生间设置机械通风系统。
4、防排烟系统
(1)依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要求,楼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需在不满足自然排烟条件的部位设置机械防烟及排烟设施。
(2)通风风管穿越机房的隔墙,楼板及防火分区的隔墙处,均设置与风机连锁的防火阀(70℃熔断)。
(3)所有排烟风机入口均设有280℃熔断的排烟防火阀,当熔断器熔断时,联动风机停止。
5、消声减振设计
(1)机房由建筑专业作消声处理,门采用甲级防火隔声门。
(2)所有带有机械转动的设备基础均作减振或隔振处理。
(3)要求通风设备安装后均能满足噪声标准的给定位。
五、消防
1、设计依据及标准规
(a)中华人民国公安部令第30号《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管理规定》;
(b)《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16—2006)
(c)《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GB50016—98);
(d)《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GB50140—2005)。
2、建筑防火
本项目建筑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程》(GB50016—2006)。
建筑防火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建筑防火标准的规定。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建筑物一级。
3、消防措施
(a)建筑单体周围道路设置环形通道,净宽≥4m,有障碍处的净高度大于4m,可作为消防车道使用。
(b)设置有火灾报警系统及消防连动装置,消火栓灭火系统和自喷淋灭火系统,当发生火灾事故时,灭火系统的加压泵均由联动控制装置联动控制。
(c)在进线电缆沟安装防火墙、防火门,电缆竖井和电缆穿墙孔采用耐火材料堵墙。
在易发生火灾处使用电线槽盒,公用重要回路采用防火材料。
第五章安全与卫生
一、劳动安全
(l)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度和群防群治制度。
(2)编制各专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保证落实到位。
(3)广泛开展安全教育,把安全知识、安全技能、操作规程、安全法规等作为安全教育的主要容。
(4)电工、电焊工、机械工、机械司机等特殊专业员工,除一般安全教育外,还要经过专业安全技能培训,取得上岗证后方可独立操作。
(5)机械、电气设备安装护罩、隔离设施,并悬挂安全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不允许擅自操作非本专业的机电设备。
(6)保证设备的完好率,切实做好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不让设备带病运转。
(7)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保证安全防护设施费用的投入。
(8)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安全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残疾人 康复中心 建设项目 建设 可行性 实施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