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读后感10篇.docx
- 文档编号:28472578
- 上传时间:2023-07-14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2.74KB
《传习录》读后感10篇.docx
《《传习录》读后感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习录》读后感10篇.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习录》读后感10篇
《传习录》读后感10篇
《传习录》读后感1
问:
“孔门言志,由、求任政事,公西赤任礼乐,多少实用。
及曾皙说来,却似耍的事,圣人却许他,是意何如?
”
曰:
“三子是有意必,有意必便偏着一边,能此未必能彼。
曾点这意思却无意必,便是‘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无入而不自得矣’矣。
三子所谓‘汝,器也’,曾点便有‘不器’意。
然三子之才各卓然成章,非若世之空言无实者,故夫子亦皆许之。
”——《传习录》
三种志向,三种人生态度。
王阳明解读的不是谁对谁错,是前三个弟子在立志向的时候,有“意必固我”跟着,只有曾点在立志向的时候是没有“意必固我”的。
我以前在给自己立志向的时候都是想当然,认为自己肯定能达到。
自己没有评估自己的能力,还没有像孔子那三个弟子一样,虽然说还在跟孔子学习,但本身实际上已经具备这个能力了。
孔子认为他们可以达到那个境界,所以孔子没有批评他们。
曾点的境界就更高一点,没有从自身的能力出发,而是从自身的心境出发。
自己现在也没有达到曾点的境界,还是想很多世俗的东西,都是跟物质利益有关。
进入师门之后和很多人聊天,都会问到他们的愿景是什么,大家在谈愿景的时候,不知不觉也会犯“意必固我”的毛病。
比方会有人说我一定要成为一个百万富翁,也会有人说我必须要成为一个慈善家,而且越说越觉得自己的事是真的,这样就跑偏了。
而且后来说三人是器,把自己框住了。
人生没有变化是因为自己懂的.少,所以才要“博学”。
知道自己的半斤八两,缺哪补哪。
知道自己的位置,要素其位而行。
我一直都认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尽人事,听天命。
做好自己,别有遗憾。
《传习录》读后感2
读了王阳明先生的《传习录》之后,深感先生的文字意味深长,仅仅是读过一遍的我是绝不敢说出完全领悟王阳明先生的思想这种话,但读完《传习录》后,我确实有了一丝自己的感悟。
王阳明先生的智慧跨越时光长河,确实值得人细细品味。
第一点,修心。
王阳明先生认为修心即致良知。
一切都在心中,只要心在省便是致良知。
要做到不欺良知,相信良知,自觉良知。
良知在人,永远不会消失。
不肯致良知的人,只是良知被物欲所蒙蔽,并不是他没有良知。
格物是向外的功夫,格就是正,就是纠正那些不正确的,使归于正道。
在私欲萌芽之际将其扼杀,防患未然以期修得真心。
第二点,格物致知。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参透事物本质,掌握知识本源。
需要断案,就从断案的事上学起,如此才是真的格物。
例如判案时不能因对方无礼而恼怒,不能因言语婉转而高兴,不能因对方哀求而屈意宽容。
唯恐心中有丝毫偏离而妄人是非,这就是格物致知。
抛开事物去学就会不着边际。
第三点,知行合一。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
读书的目的是知,而知的目的在于行,所以读书必须用来指导行,从而知行合一,是谓“经世致用”。
只读书不思考,只会越来越糊涂,只思考不读书就会变得自我。
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事物中体会到良知,这个时代物欲横流,当人们漫无目的庸庸碌碌地四处奔走时,不妨读一下《传习录》,去探求一些生命真正的意义。
《传习录》读后感3
问:
“燕平云‘讲理无私’。
‘讲道理’和‘无私心’有什么区别?
”老师说:
“心就是理。
”“无私之心”就是“讲道理”,不讲道理就是自私。
如果你分析自己的内心和理智,你就不会好。
”
他还问:
“史的激情不染人间,这似乎是无私的,但抛弃人情往来是不合理的。
”他说,“这只是统一事物,只是让他成为一颗私人的心。
”
——《传习录》
王阳明用朱的话来解释他的“心即理”,“理”就是正义的表现。
正义要体现,就要改掉后天养成的习惯。
自私是后天养成的体现,无私是去除的。
无私当然是正义。
另一方面,如果你的正义得不到彰显,那是因为你的心被后天蒙蔽了,自私就是自私。
简单来说就是无私。
他们是一回事。
如果两者分离,就是因果关系,这是朱的理论,王阳明不同意。
有趣的是,陆成问及佛教的无私之心与理性的关系。
他认为佛教无私的心是不合理的,因为他抛弃了人伦,这个人必须孝顺。
在我们没有尽孝之前出家,首先是违反人伦的。
作为一个人,父母养育了我们,我们必须孝顺。
一个人可能没有伴侣,没有孩子,但一定要有父母。
似乎世俗的欲望被抛在一边,一切都是空的。
父母的爱呢?
父母在世时,你追求的是佛教的无私之心,即没有正义的体现。
你的心被你对佛教的无私追求蒙蔽了。
说白了就是你为了欲望抛弃了人际关系,因为自私而不理智。
这是从反面论证王阳明心学是理性的体现。
《传习录》读后感4
问:
“看书不能明,如何?
”
先生曰:
“此只是在文义上穿求,故不明。
如此,又不如为旧时学问。
他到看得多,解得去。
只是他为学虽极解得明晓,亦终身无得。
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
盖四书五经不过说这心体。
这心体即所谓道,心体明即是道明,更无二。
此是为学头脑处。
”——《传习录》
我也有这样的问题,看书看不懂,看不明白怎么办?
我还是单单的从字面的意思去理解,这就说到了儒家的另外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看书?
我个人把知识分成两类,第一类是对的知识。
像我们从小到大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公式都属于对的。
但这些对的知识对我们现实的人生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它没有帮助我们去解决任何的问题。
第二类是有用的知识,也就是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能用得上的,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和处理人际关系的知识。
看不懂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把它当成对的知识去看了,还是按照以前的方法,按照以前的套路,没有和自己的生活去结合,就没有印到自己的骨子里,还停留在储备上。
师父说过,和他学习主要学习的是新的思维方式,应该抛弃旧有的模式,创造一个新的系统。
如果我们跟师父一边学,一边沿用旧的套路,还不如不学,耽误师父时间,耽误自己时间。
我们平时所说的“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指的也是用心读,如果你不用心读,就是读一千遍也没有用。
所以不管是学习还是修行,都要先从修心开始。
心在了,才有意识,有意识才能主动去解决这个问题。
心不在焉,不仅仅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更是在浪费时间。
没有融会贯通的知识,即使是对的知识,对你来讲也没任何用。
《传习录》读后感5
看了王阳明老师的《传习录》,觉得老师的话很有意义。
我绝不敢说我看完《传习录》后完全理解了王阳明老师的思想,但看完《传习录》后,我确实有了自己的感悟。
王阳明老师的智慧跨越了时间的长河,真的值得细细品味。
第一,修身养性。
王阳明老师认为,修心就是奉献良心。
一切都在心里,只要心在省里,就是良心。
不欺骗良心,相信良心,自觉良心。
良心在于人,永远不会消失。
拒绝给予良心的人是被物欲蒙蔽了双眼,并不是说他没有良心。
化干戈为玉帛是外在功夫,化干戈为玉帛是积极的,就是纠正那些不正确的,让它们回到正道上来。
在你自私的欲望萌芽的时候就将其扼杀,为了培养你的真诚而阻止其发生。
第二点是学东西。
知道就是认识事物,再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本质,掌握知识的本源。
如果需要破案,就要从中吸取教训。
这才是真事。
比如在判案的时候,你不能因为对方的无礼而懊恼,不能因为话语的圆滑而高兴,不能因为对方的恳求而屈从于包容。
因为怕自己心里有一丁点偏差,就知道对错。
把事情放在一边去学习是不相干的。
第三,知行合一。
知有行,知有行。
知为行,知定行。
读书的目的在于知,知的目的在于行。
所以一定要用读书来指导做,这样知行合一才叫做“经世致用”。
只有读书没有思考,只会越来越迷茫,只有思考没有读书才会成为自我。
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事情中体验良心。
在这个时代,当人们漫无目的地四处奔波时,不妨读读0103010,去探索一些人生的真正意义。
《传习录》读后感6
先生曰:
“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
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
”——《传习录》
后悔是一件好事,至少说明我们知道错了。
但知道错了是一回事,如何去改正错误是另外一回事。
我们后悔的原因可能会有很多种。
多数情况是因为错误带来的结果是我们不想要的,然后才开始后悔。
还有的情况是别人告诉了我们的错误,我们觉得别人说的有道理,才开始后悔。
再有就是我们修身当中每天反思会发现自己的错误而感到后悔。
王阳明说当我们能感到后悔这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是去掉我们病根儿的药方。
药方是有了,吃不吃在我们自己。
有的人害怕药苦,虽然知道吃药可以治疗自己的病,也拒绝吃药。
正确的药方需要正确的吃法,吃到适应症的病人口中才能见效。
就像我们都有的傲慢之心,我注意到很多人在说自己有傲慢心的时候,实际上自己就是傲慢的。
仿佛傲慢并不是坏事,而是一种荣耀。
还有一种更有意思的人,知道自己的问题。
每天都去寻找医生给自己开药,东求西求。
不管开多少正确的药方,自己不吃也没用。
反而会旧病复发。
所以感到后悔只是开始,不是结束,如何让我们以后不后悔才是更重要的,这也是孔子为什么夸颜回的原因,因为颜回不贰过,不贰过就没有再后悔的可能性。
所以我们反思的时候,不要光想自己的错误,而是要想如何开药方去治疗自己的错误,让自己不再犯,这样反思对我们才有效果。
《传习录》读后感7
漆雕开曰:
“吾斯之未能信。
”夫子说之。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
“贼夫人之子!
”曾点言志,夫子许之。
圣人之意可见矣。
——《传习录》
这一段给我的启示,人必须要修身,修身之后要有自知之明。
就是你要清楚自己可以干什么,不可以干什么。
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跟自己的能力有关,跟社会环境也有关。
修身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半斤八两。
不是别人说我们能干什么,是我们自己清楚自己能不能干。
能干,怎么干?
不能干,需要补什么?
一定要清楚自己的长处和短板。
不能别人一捧自己就飘飘然。
冒然到一个岗位上,对自己、对企业、对别人都是不负责任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干不好会让自己的名声变臭,到时候想挽救可就难了。
儒家讲明哲保身,如果自己有能力,但是环境并不是自己喜欢的,或者说环境不适合去干这个职位,那你就要选择另外的一种生活方式。
这也就关系到我们怎么对待生活,曾点对待生活的方式,孔子是认同的。
对待生活的态度也能反映出修身的程度。
脱离于生活的修行不是儒家修身方式,不管你是官场得意,还是职场失意,生活每天都在继续。
要保有像曾点那样的心态,乐观的面对生活。
我觉得曾点就应该是达到了喜乐平和的状态。
拿得起需要本事,放得下需要心胸。
《传习录》读后感8
问:
“你看不清楚,怎么看?
”
老师说:
“这只是字面要求,不清楚。
所以,还是从旧社会学起比较好。
他能看得多,理解得多。
只是他虽然为了学业什么都懂,但是一辈子都得不到。
你必须在身心上努力学习。
做不到的,一定要转向自己的心和身体,才能过。
盖四书五经,然说此身心。
这种身心叫道,而身心则清明,没有别的。
这是为了学习心灵。
”——《传习录》
我也有同样的问题。
我不识字。
我看不懂怎么办?
我还是照字面理解,这就把我们带到了儒学的另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我个人把知识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正确的知识。
像我们从小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和公式,都是对的。
然而,这些知识对我们的现实生活并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也没有帮助我们解决任何问题。
第二类是有用的知识,即我们可以在现实生活中使用的、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处理人际关系的知识。
我之所以看不懂,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把它当做正确的知识来读,或者按照以前的方法和套路,如果不结合自己的生活,我不会印在自己的骨子里,但我还是留在了储备中。
大师说,向他学习主要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所以我们应该摒弃旧的模式,创造新的体系。
如果我们在向师父学习的同时遵循旧的套路,还不如不学,这样会耽误师父的时间和我们自己的时间。
我们通常说的是“一本书读一百遍,但就是用心去读。
不用心读,读一千遍也没用。
所以无论是学习还是修行,都要从修心开始。
有了心才能有意识,有了意识才能主动解决这个问题。
心不在焉不仅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听,更是浪费时间。
没有综合的知识,即使正确的知识对你也是无用的。
《传习录》读后感9
问:
“宁静存心时,可为未发之中否?
”
先生曰:
“今人存心,只定得气。
当其宁静时,亦只是气宁静,不可以为未发之中。
”
曰:
“未便是中,莫亦是求中功夫?
”
曰:
“只要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功夫。
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
若靠那宁静,不惟渐有喜静厌动之弊,中间许多病痛,只是潜伏在,终不能绝去,遇事依旧滋长。
以循理为主,何尝不宁静?
以宁静为主,未必能循理。
”——《传习录》
问:
“宁静存心时……”这一段说出了现在人普遍容易犯的问题,静心本来是方法不是结果,可修身修着修着就变成了喜静厌动。
身边很多人在追求着静心,特别喜欢待在那种状态里。
以前我也觉得在这种状态里就是修行修到了,现在仔细一想还真是王阳明说的只是气定而已。
有事的时候气一乱,就定不下来了,然后就从静的状态出来了。
发现这种静的状态并不能指引我们把发生的事办明白。
王阳明把功夫说的就是念念去人欲,存天理,我认为关键处就是在“念念”上。
存天理,去人欲有时我也能做到。
随着修行做到的几率也很多。
但要想念念都是存天理,去人欲这就太难了,每个念都是善的念,把邪念、恶念、杂念、妄念全都排除,每一念起都是天理。
静的时候,修的是存天理,去人欲。
动的时候修的也是存天理,去人欲。
如果只依赖静的时候,那所有的繁荣都只是虚假的繁荣,你觉得修行提高了,也只是假的。
因为儒家是入世修行的学问。
你要走修静的路线,就偏离了儒家修行的方向。
每天生活,岂能静。
追求存天理,去人欲是可以达到静的。
但反过来想通过静,达到存天理,去人欲就难了。
《传习录》读后感10
问:
“延平云‘当理而无私心’。
‘当理’与‘无私心’如何分别?
”先生曰:
“心即理也。
‘无私心’即是‘当理’,未当理便是私心。
若析心与理言之,恐亦未善。
”
又问:
“释氏于世间一切情欲之私都不染着,似无私心,但外弃人伦,却是未当理。
”曰:
“亦只是一统事,都只是成就他一个私己的心。
”
——《传习录》
王阳明通过朱熹老师的一句话来阐释他的“心即理”学说,“当理”就是天理显现,要想天理显现,就要去掉后天的习染。
私心就是后天习染的体现,去掉了就是无私心。
无私心当然就是天理。
反过来讲,如果你的天理没有显现,那是因为你的心受到了后天的蒙蔽,心有私欲就是有私心。
简单的说当理等于无私心,它俩是一回事。
要是把他俩分开说就是因果关系,这是朱熹的理论了,王阳明是不认同的。
有意思的是陆澄又问了佛家的无私心和当理的关系,他认为佛家的无私心是不当理,因为他抛弃了人伦,这个人必须得尽孝。
在我们没尽完孝的时候出家,这首先就是违反人伦的。
作为一个人,父母把我们生下来养大,我们必须要尽孝。
一个人可能没有伴侣,可能没有子女,但他一定有父母。
看似把七情六欲抛去一边,四大皆空,那父母之情呢?
在父母健在的时候,你去追求佛教的无私心,这就是天理没有显现。
你的心被你追求佛教的无私心蒙蔽了,说白了,你为了你的欲望抛弃了人伦,因为私心所以不当理。
这是从反面论证王阳明心即理的一个体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习录 传习 读后感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