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72 函数的图象.docx
- 文档编号:28465030
- 上传时间:2023-07-14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149.48KB
华师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72 函数的图象.docx
《华师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72 函数的图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师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72 函数的图象.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华师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72函数的图象
17.2 函数的图象
1 平面直角坐标系(第1课时)
教学目标
一、基本目标
1.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及横轴、纵轴、原点、坐标等概念,并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
2.结合平面直角坐标系,知道不同象限中点的坐标的特征.
二、重难点目标
【教学重点】
根据点的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找出点的位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特征.
【教学难点】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特征.
教学过程
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
【5min阅读】
阅读教材P34~P35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
【3min反馈】
1.在平面上画两条原点重合、互相垂直且具有相同单位长度的数轴,就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通常把其中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轴,取向右为正方向;铅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两条数轴的交点O叫做坐标原点.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条坐标轴把平面分成四部分,右上方的部分叫做第一象限,其他三部分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叫做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
3.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特征:
横轴上点的纵坐标为0,纵轴上点的横坐标为0,原点的横、纵坐标都为0.
4.象限内点的坐标特点:
点P(x,y)分别在:
第一象限内,则x>0,y>0;第二象限内,则x<0,y>0;第三象限内,则x<0,y<0;第四象限内,则x>0,y<0.
5.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和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的.
6.如图,直角坐标系中的五角星在( B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7.小明建立了如图的直角坐标系,则点A的坐标是(1,2).
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
【例1】
(1)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
A(-5,0)、B(1,4)、C(3,3)、D(1,0)、E(3,-3)、F(1,-4).
(2)依次连结A、B、C、D、E、F、A,得到什么图形?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与实数对之间有何关系?
【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点的坐标,连线得出图形的形状.
【解答】
(1)如题图所示.
(2)轴对称图形.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与实数对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
(1)在直角坐标系中,对于平面上的任意一点,都有唯一的一个有序实数对(即点的坐标)与它对应;反过来,对于任意一个有序实数对,都有平面上唯一的一点与它对应.
(2)纵坐标相同的点所在直线平行(重合)于x轴;横坐标相同的点所在直线平行(重合)于y轴.
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
1.坐标平面内的下列各点中,在x轴上的是( B )
A.(0,3)
B.(-3,0)
C.(-1,2)
D.(-2,-3)
2.在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在( D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如图是画在方格纸上的某一小岛的示意图.
(1)分别写出点A、C、E、G、M的坐标;
(2)(3,6),(7,9),(8,7),(3,3)所代表的点分别是什么?
解:
(1)A(2,9)、C(5,8)、E(5,5)、G(7,4)、M(8,1).
(2)(3,6),(7,9),(8,7),(3,3)分别代表点B、D、F、H.
4.观察图形,并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多边形ABCDEF各个顶点的坐标;
(2)线段BC、CE的位置各有什么特点?
(3)计算多边形ABCDEF的面积.
解:
(1)A(-2,0)、B(0,-3)、C(3,-3)、D(4,0)、E(3,3)、F(0,3).
(2)线段BC平行于x轴(或线段BC垂直于y轴),线段CE垂直于x轴(或线段CE平行于y轴).
(3)S多边形ABCDEF=S△ABF+S长方形BCEF+S△CDE=
×6×2+3×6+
×6×1=6+18+3=27.
活动3 拓展延伸(学生对学)
【例2】已知点P(a-2,2a+8),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出点P的坐标.
(1)点P在x轴上;
(2)点P在y轴上;
(3)点Q的坐标为(1,5),直线PQ∥y轴;
(4)点P到x轴、y轴的距离相等.
【互动探索】在x轴上、y轴上的点的坐标各有什么特征?
平行于x轴、y轴的直线上的点的坐标又有什么特征?
【解答】
(1)因为点P(a-2,2a+8)在x轴上,
所以2a+8=0,解得a=-4.
故a-2=-4-2=-6,则P(-6,0).
(2)因为点P(a-2,2a+8)在y轴上,
所以a-2=0,解得a=2.
故2a+8=2×2+8=12,则P(0,12).
(3)因为点Q的坐标为(1,5),直线PQ∥y轴,
所以a-2=1,解得a=3.
故2a+8=14,则P(1,14).
(4)因为点P到x轴、y轴的距离相等,
所以a-2=2a+8,或a-2+2a+8=0,
解得a=-10,或a=-2.
当a=-10时,a-2=-12,2a+8=-12,则P(-12,-12);
当a=-2时,a-2=-4,2a+8=4,则P(-4,4).
综上所述,点P的坐标为(-12,-12)或(-4,4).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横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纵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0.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相同,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点的横坐标相同.
【例3】如图,在一次部队军事对抗演习中甲方已经找到了乙方坐标为A(2,1)和B(-2,1)的两个警卫营的位置,并且知道乙方的指挥所的位置为(3,3),除此之外不知道其他信息,如何确定乙方的指挥所所处的位置?
B(-2.1) A(2.1)
· ·
【互动探索】观察A、B的坐标,有什么特征?
由此能否建系确定原点的位置?
【解答】连结AB,作线段AB的中垂线记为y轴,以AB的中点为起点,以AB长的
为一个单位长度向下作一个单位为坐标原点,过原点作AB的平行线记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找到坐标(3,3)即可.如图,点C所示位置即为乙方的指挥所所处的位置.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两点的纵坐标相等,横坐标互为相反数时,连结两点所成线段的中垂线即为y轴所在直线.
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
(学生总结,老师点评)
1.平面直角坐标系
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一一对应,有序数对
点P(x,y)的位置
点的坐标特征
第一象限
x>0,y>0
第二象限
x<0,y>0
第三象限
x<0,y<0
第四象限
x>0,y<0
x轴上
y=0
y轴上
x=0
坐标原点
x=0,y=0
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2 函数的图象(第2课时)
教学目标
一、基本目标
1.理解并掌握描点法,会根据描点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的图象.
2.根据函数图象解决实际问题.
二、重难点目标
【教学重点】
描点法画函数图象.
【教学难点】
根据函数图象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
【5min阅读】
阅读教材P36~P40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
【3min反馈】
1.一般来说,函数的图象是由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系列的点组成的.图象上每一点的坐标(x,y)代表了函数的一对对应值,它的横坐标x表示自变量的某一值,纵坐标y表示该自变量对应的函数值.
2.描点法通常可概括为三步,即列表、描点、连线.
3.在实际问题中,为了表达的方便,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横轴和纵轴的单位长度可以不一致,这不影响对问题的表达和理解.
4.上周周末放学,小华的妈妈来学校门口接他回家,小华离开教室后不远便发现把文具盒遗忘在了教室里,于是以相同的速度折返回去拿,到了教室后碰到班主任,并与班主任交流了一下周末计划才离开,为了不让妈妈久等,小华快步跑到学校门口,则小华离学校门口的距离y与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B )
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
【例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1=-
和y2=-x-1的图象.
【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按列表、描点、连线的方法解决问题.
【解答】列表如下:
x
…
-3
-2
-1
1
2
3
…
y1
…
1
2
-2
-1
-
…
y2
…
2
1
0
-2
-3
-4
…
描点、连线,得两函数图象如下: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作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
列表、描点、连线.连线时,一定要用平滑的曲线将各点连起来.
【例2】甲、乙两名运动员在一次赛跑中,路程(米)与时间(秒)之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这次比赛的距离是多少?
(2)甲、乙两人中先到达终点的是谁?
(3)乙在这次赛跑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图中两条直线各表示什么意思?
由图象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如何利用得到的信息求解?
【解答】
(1)由图象可知,甲、乙的终点的纵坐标均为100,故这次比赛的距离是100米.
(2)由图知,甲、乙两人同时出发,甲到达终点所用的时间较少,故甲、乙两人中先到达终点的是甲.
(3)由图知,乙到达终点时,横坐标t=12.5,纵坐标s=100,即乙跑完100米用了12.5秒,则v=
=
=8,故乙在这次赛跑中的平均速度是8米/秒.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解此类题时,要仔细读图,从图中找出有用信息,进而求解.
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
1.均匀地向一个容器注水,最后把容器注满,在注水过程中,水面高度h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图中OABC为折线),这个容器的形状可以是( C )
第1题
第2题
2.小高从家门口骑车去单位上班,先走平路到达点A,再走上坡路到达点B,最后走下坡路到达工作单位,所用的时间与路程的关系如图所示.下班后,如果他沿原路返回,且走平路、上坡路、下坡路的速度分别保持和去上班时一致,那么他从单位到家门口需要的时间是15分钟.
3.如图,l1反映了某公司产品的销售收入与销售量的关系,l2反映了该公司产品的销售成本与销售量的关系,根据图象判断:
当该公司盈利(收入大于成本)时,销售量必须大于4.
4.画出函数y=2x2-4x-6的图象.
解:
列表如下:
x
…
-1
0
1
2
3
…
y
…
0
-6
-8
-6
0
…
描点、连线,得函数y=2x2-4x-6的图象如下:
5.小刘从家里骑自行车出发,去镇上超市途中碰到妹妹甜甜走路从镇上回家,小刘在超市买完东西回家,在回去的路上又碰到了甜甜,便载甜甜一起回家,结果小刘比正常速度回家的时间晚了3min,二人离镇的距离s(km)和小刘从家出发后的时间t(min)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假设二人之间交流时间忽略不计)
(1)小刘家离镇上的距离8km;
(2)小刘和甜甜第1次相遇时离镇上距离是多少?
(3)小刘从家里出发到回家所用时间是多少?
解:
(2)
=0.2(km/min),0.2×15=3(km),故小刘和甜甜第1次相遇时离镇上距离是8-3=5(km).
(3)40+20+15+(8-6)÷
+3=83(min),故小刘从家里出发到回家所用时间是83min.
活动3 拓展延伸(学生对学)
【例3】如图1,点P从△ABC的顶点B出发,沿B→C→A匀速运动到点A,图2是点P运动时,线段BP的长度y随时间x变化的关系图象,其中M为曲线部分的最低点,则△ABC的面积是________.
图1
图2
【互动探索】根据图象可知点P在BC上运动时,BP不断增大,而从点C向点A运动时,BP先变小后变大,由此可求出BC与AC的长度.
【分析】由图象可知,点P从点B向点C运动时,BP的最大值为5,即BC=5.
点P由点C向点A运动时,M是曲线部分的最低点,此时BP最小,即满足BP⊥AC,且BP=4,则在Rt△BPC中,由勾股定理,得PC=
=3.
又图象的曲线部分是轴对称图形,所以PA=PC=3,所以AC=6,所以S△ABC=
AC·BP=
×6×4=12.
【答案】12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本题考查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题的关键是结合图象求出BC与AC的长度.
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
(学生总结,老师点评)
1.描点法:
列表、描点、连线.
2.读函数图象,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华师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72 函数的图象 华师版 八年 级数 下册 172 函数 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