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上历史复习4.docx
- 文档编号:2845277
- 上传时间:2022-11-15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31.03KB
九年上历史复习4.docx
《九年上历史复习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上历史复习4.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上历史复习4
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从容说课
本课主要讲述了日本大化改新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日本大化改新是一场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
正是由于这场改革,日本才从野蛮落后的状态步入文明时代,它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而在阿拉伯地区,在严重的社会危机中,阿拉伯的各个阶层,特别是广大中下层人民,渴望摆脱困境,但由于社会发展水平低下,因而幻想借助神的权威。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正是反映了阿拉伯人的这种需要。
伊斯兰教形成的过程,同时也是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的过程。
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阿拉伯各部迅速统一,穆罕默德死后,阿拉伯哈里发国家迅速统一了阿拉伯半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亚洲的主要国家如东亚的日本、西亚的阿拉伯国家是如何进入封建社会的,及其在封建时代的主要国家特点。
能力目标
通过对一些问题的讨论,如:
中日交往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当时的中国是哪个朝代,社会状况如何?
日本又为何要向中国学习,它当时处于一种什么样的情况?
在阿拉伯地区为什么会产生伊斯兰教?
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大化改新是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正是由于这场改革,日本才从野蛮落后的状态步入文明时代。
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形成和扩张的过程中起到了一面旗帜的作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宗教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作用,伊斯兰教的创立及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教学难点
1.为什么大化改新是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2.正确认识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建立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
1.故事导入法。
教师可用导入框中“宫廷政变”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其探究学习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连环式的问题,锻炼学生的逻辑推断能力,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
2.地图导入法。
教师可以出示“亚洲封建时代”的地图导入新课。
首先请学生关注与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
教师边引导学生着地图边向学生介绍日本的自然特点:
它是个岛国,国土有限,资源匮乏,那么这个岛国的历史如何,一起来看。
3.讲解法。
关于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作用,伊斯兰教产生的背景及其在阿拉伯统一过程中的作用,需要教师系统讲解。
4.讨论总结法。
关于中日交往密切的种种表现,当时的阿拉伯地区为什么会产生伊斯兰教等一些问题,需要调动学生积极地去思考探究,组织系列式的讨论,并参与教师的总结陈述。
5.图片和实物资料辅助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电脑多媒体手段将一些画面直观生动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具准备
1.投影仪。
2.相关的图片和历史挂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示例一]
公元645年6月12日,日本发生了一次宫廷政变。
那天清晨,皇宫的太极殿内鼓乐齐鸣,文武百官穿着朝服缓缓走进大殿,按官位分立两旁,皇极天皇在宫女的簇拥下登上了宝座。
今天是天皇接见新罗、百济、高句丽使臣的日子。
大贵族奴隶主苏我入鹿也参加了接见。
他一身将军打扮,腰佩长剑,立在天皇的左侧;他的父亲苏我虾夷是个驼背老头,此时正半闭着眼坐在天皇的右侧。
这父子两人权势极大,天皇在朝上有什么决定,总要先问问他们,否则一概无效。
“中大兄皇子今天怎么不来参加接见啊?
”虾夷微微睁开眼,朝天皇瞟了瞟问。
“啊……不知道,他应该来的。
”天皇答道,但他并不知道虾夷问这话的意思。
老奸巨猾的虾夷见中大兄皇子不来,心里有些狐疑。
他知道中大兄皇子对他父子操纵皇室怀恨在心,这两天又听说他在一个寺院里训练军队。
今天满朝文武大臣都在这里唯独他不来其中必有蹊跷。
于是他干咳了两声说“我身体不适”,便让人抬走了。
临走前他向入鹿丢了个眼色,意思是要儿子注意。
“使臣到!
”随着一阵喊声,鼓乐声大作,官员纷纷肃立,天皇也端坐在宝座上。
三位使者缓步走入宫殿,这时中大兄皇子忽然跟在使臣后面进来了,他一进殿就下令把所有的门都关上,站在天皇左侧的入鹿见中大兄如此举动,正要责问,中大兄早已一个箭步,飞奔到他面前举剑直刺过去,入鹿当即倒地死去。
在这以后,中大兄走到天皇面前,要他继续接见使臣,天皇答应着,三位使臣赶紧递上国书,送上礼物,匆匆退出宫去。
紧接着,中大兄指挥军队包围苏我虾夷的家,虾夷走投无路,便在自己宫中自杀了。
第三天,中大兄拥立他的舅舅为孝德天皇,仿效中国建年号“大化”,并且迁都难波(今大阪)。
接着新政权颁布了革新诏书,按照中国隋唐封建制国家形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大化改新”。
那么,大化改新是怎么回事?
日本为什么要仿效唐朝?
这场改革对日本起到了什么作用?
我们一起来看。
[导入语示例二]
日本地处东亚,是中国的近邻。
古代日本被称为“扶桑国”,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
自古以来,中日之间就有着密切的关系和频繁的来往。
你想了解古代日本的情况吗?
你想知道古代中国和日本在文化上的重要交往吗?
学完本课,你将会对这些方面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导入语示例三]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七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起了促进作用,那么穆罕默德是什么人?
他为什么要创立伊斯兰教?
当时的阿拉伯地区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
我们一起来看。
[板书]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国家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一自然段和下面的小字部分,大致了解一下古代日本的情况。
[学生看书]……
[教师讲述]日本地处东亚,是中国的近邻。
直到大约公元前300年,日本还处于原始社会。
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在朝鲜北部设立四郡,中国先进的铁器文明和生产技术传入日本,成为促进日本发展的重要力量,于是原始公社制解体。
公元1世纪,这里出现了一百多个小国,经过战争,到3世纪邪马台国强盛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大国。
邪马台国曾经数次向中国朝供并接受中国皇帝的册封。
3世纪中叶,本州的大和国在同许多小国争霸斗争中强盛起来。
大和位于濑户内海东岸,土地肥沃,宜于农业;又是本州汲取大陆文化的门户,这里不仅优先获得了大陆输入的铁器工具,并且聚集许多具有先进生产技术的大陆移民,因此,经济发展较快。
4世纪中叶,大和国已经统治了关东以西的大部分地区,包括九州在内。
大和国还把势力深入到朝鲜半岛,掠夺朝鲜的奴婢和财富,从而大大加强了大和国的实力地位。
到5世纪初,大和征服其他各部,建立了统一的大和国家。
大和国家本质上属于奴隶制国家。
大和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以后称为天王),大王政府是由畿内最有势力的豪族组成的,地方的行政单位为国或郡,由大王派任地方豪族进行统治。
古代日本的贵族都出自有一定势力的氏族,大王按其门第和官职授予特殊的荣誉封赐。
大王和贵族都占有许多土地和人民,大王的土地称为“屯仓”,主要役使称为“田部”的隶属农民进行生产。
贵族的土地称为“田庄”,用所属农民“部曲”进行生产。
田部和部曲的地位基本相同,统称为部民。
从事农业和手工业的基本是部民,部民一般没有人身自由,为主家所占有,并用主家提供的生产资料,在监工的监督下进行生产,产品全部归主家所有,主家只给他们一部分生活资料以维持再生产。
“用别人的生产资料来劳动,并且不是独立”的,是奴隶的基本特征,所以部民实际上处于奴隶的地位。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这段历史,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个时期的中国处于哪个朝代,当时的社会经济如何?
[学生回答]回答一:
3世纪中叶,中国大概是魏晋南北朝时期。
回答二:
这个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时期,三国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都在北方,但从东汉末年开始,许多人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逃往江南地区。
西晋后期以来,更多的北方人迁移到南方。
经过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江南的经济迅速地发展起来。
回答三:
冶铁业、纺织业、陶瓷业、造船业、造纸业都非常发达。
[教师提问]奴隶和农民在生产资料占有、人身自由上有什么区别?
[学生回答]回答一:
农民占有一定的生产资料。
回答二:
农民只要交足地主的租子,剩余的就可以由自己自由支配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民比奴隶要自由得多。
[教师过渡]而7世纪中期的日本还处于奴隶社会,人民过着十分困苦的生活,受到天皇和奴隶主的压迫,反抗情绪强烈,阶级矛盾不断激化。
皇室和奴隶主之间的矛盾也很尖锐。
皇室和一些曾经留学中国的人主张建立中央集权,645年,皇室一部分要求改革的贵族发动政变,第二年改革开始。
具体的内容我们一起来看,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二自然段和小字部分,归纳概括一下大化改新的背景
[板书]2.大化改新的背景
[学生回答]第一,国内,大和的世袭大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以及地位近似奴隶的部民,权势极大。
6世纪末7世纪初,部民反抗不断;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中央贵族之间争权夺势;加之,强大的中央贵族权倾朝野。
第二,国际上,中国唐朝的统一兴盛,朝鲜半岛上新罗的崛起,强烈刺激了大和的统治者。
[教师讲述]回答得非常好。
由于广大劳动人民的艰苦劳动以及不断地从大陆输入的先进工具和技术,大大促进了日本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7世纪,铁器已经普及,并且出现了适合日本水稻生产的新式农具:
铁锹和锄。
农业技术也有了革新,铁犁已用畜力牵引,水稻插秧和从根部收割的方法得到推广,灌溉技术也有提高,引水上山,把许多坡地、山地改为水田,克服了单纯依靠自然水利灌溉的现象。
此外,对粟、麦等旱田作物的经营也已经开始。
生产力得到发展。
加强了生产过程的个体性质,原来的氏族生产形式已不符合需要,个别家族独立生产的趋向日益发展。
据史书记载,6世纪以来,畿内地区古坟规模明显缩小,小群集坟日益盛行。
这表明氏族制度日趋瓦解,个别家族独立生产的势头日益加强,日益增多的个别家族脱离氏族而立,这从根本上动摇了大和国家赖以建立的基础。
而同时期的国际上,中国大陆重新实现了统一,隋唐帝国相继成立,朝鲜半岛上的新罗崛起,对日本都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本来,大和国是凭借垄断从朝鲜半岛输入大陆文化的优势而统治全国的。
但是,自6世纪以来,由于新罗的崛起,日本在朝鲜半岛的势力不断受挫。
到562年,日本丧失了在朝鲜半岛的最后一个据点任那。
日本在朝鲜半岛的失败,朝廷和大贵族丧失了一向以独占大陆先进文化为统治全国的重要条件,不仅经济受到了极大的损失,而且政治威信也大大降低了,因而造成了大和国的政治危机。
日本在朝鲜半岛失败之后,统治阶级在国内的争夺加剧,贵族豪强“各置己民,恣情驱使。
又割国县山海林野田池,以为己财,征战不已,或者兼并万顷,或者全无容针之地”。
统治阶级疯狂兼并土地,增置部民,战争不休,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安定环境,以至广大人民群众饥寒交迫,甚至出现了“老者啖草根,而死于道垂。
幼者含乳,与母共死”的悲惨景象。
于是“强盗窃盗,并大起之,不可止”,阶级矛盾尖锐。
统治阶级的矛盾也日益激化。
朝廷和中央大贵族向地方扩张势力,夺取地方豪族的土地和部民,加深了中央贵族和地方贵族的矛盾。
527年,九州筑紫国造盘井举行叛乱,他在当地豪族的支持下,占领了筑紫、肥前、肥后、丰前、丰后等广大地区,顶住朝廷6万大军的进攻。
盘井坚持斗争了一年零三个月,给中央朝廷以极大的打击。
在中央,大贵族之间的斗争也十分尖锐,624年,大贵族苏我氏父子公然向推古天皇要皇室的领地;642年,大贵族苏我氏修建陵墓,强行征役上宫公主(圣德太子之女)的部民,引起上宫公主的强烈不满。
6世纪末,大和国面临着需要进行一场深刻变革的非常时期。
圣德太子(574~622)自593年担任摄政以来,就致力于社会改革,圣德太子为实现这个目标,大力提倡和发展佛教,修建了许多寺院。
在外交上,圣德太子也实行了重要改革。
607年,他派遣小野妹子为遣隋使,谋求与中国隋朝建立对等的外交关系,而不是像从前那样单方面朝贡。
同时直接向中国派遣留学生,改变从前单纯依靠朝鲜半岛汲取中国文化的办法。
通过派遣使节和留学生,积极引入建立新国家所必要的各项先进文化、制度和技术。
圣德太子的改革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上 历史 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