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经营资源配置集成化.docx
- 文档编号:28449656
- 上传时间:2023-07-13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5.07KB
银行经营资源配置集成化.docx
《银行经营资源配置集成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经营资源配置集成化.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银行经营资源配置集成化
银行经营资源配置集成化
优化经营资源配置,提升经营资源配置的质量和效益,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永恒主题。
经营资源集成是商业银行经营资源配置的一种重要而有效模式,在国有商业银行实施跨越式的快速、优质、高效发展战略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文拟就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资源配置集成化问题作些初步的探讨。
一、经营资源集成的体征和效用
从国有商业银行角度看,经营资源是指国有商业银行从事金融业务活动中各种经营资料的来源,是支撑其金融业务活动的经营对象、人力、资产、技术、信息和组织程序及其竞争力的总和。
所谓经营资源集成,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营资源(子系统)集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这种集成不是经营资源之间的简单叠加,而是经营资源质量提升基础上的有机组合,即按照某一集成规则实行组合构造,以提升有机系统的整体功能。
从体征上看,经营资源集成和经营资源集约是一对既有联系又有显著区别的概念。
其联系性,主要表现为两者都具有一定的经营资源使用的集中性和功效的放大性,体现出经营资源配置从低效高险空间向高效低险空间转移,推动经营资源使用效益的进一步提升。
其区别性,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
一是两者作用于经营资源配置的内容不同。
集成配置能够涵盖经营资源的全部内容;集约配置只能涵盖基础性经营资源,而不能作用于中间性经营资源和高层次经营资源的配置。
二是两者作用于经营资源配置的形式不同。
集成配置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营资源集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实行经营资源配置,这个有机整体的关键特点是涵盖在其中的各经营资源单元之间都具有一系列无形的连结线,使这些经营资源在效用发挥上能够形成合力;集约配置则既能够对单个经营资源实行配置,也能够对多个经营资源(但不结成一个整体)实行配置,其主要特点是各经营资源单元之间没有连结线,这些经营资源在效用发挥上是分散的,形不成合力。
三是两者作用于经营资源配置的空间不同。
集约配置只表现为经营资源从低效高险的区域、产业、机构向高效低效的区域、产业、机构转移,而集成配置则既体现为经营资源从低效高险的区域、产业、机构向高效低效的区域、产业、机构转移,在高效低险的区域、产业、机构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营资源集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也体现为在同一个区域、产业、机构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营资源集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四是两者作用于经营资源配置的功效放大机制不同。
集约配置作用于经营资源配置的功效放大机制,表现为通过经营资源从低效高险的区域、产业、机构向高效低险的区域、产业、机构转移,改善经营资源配置的外在空间结构,创造和实施经营资源使用的空间级差效益,来推动营资源配置的质量和效率的提升;而集成配置作用于经营资源配置的功效放大机制,则表现为通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营资源集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改善经营资源配置的内在空间结构,放大经营资源配置的效能,建立在功能上“1+1>2”的经营资源组织机制,来推动营资源配置的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经营资源配置的“合力”作用大于“分力”作用,集成配置作用于经营资源配置的功效放大机制优于集约配置。
五是两者作用于经营资源配置的功效放大作用水准不同。
因为集成配置在作用于经营资源配置的内容上和空间上都远远大于集约配置,作用于经营资源配置的功效放大机制优于集约配置,因而集成配置作用于经营资源配置的功效放大作用水准大于集约配置。
经营资源集成作为一条提升经营管理系统整体功能以加快有效发展的最具经济性路径,在推动国有商业银行跨越发展中能够起到巨大的根本基础作用和动力乘数作用,具有极为重要的实践意义。
主要表现在:
首先,实施经营资源集成是加快国有商业银行有效发展速度的根本基础。
加快有效发展是解决国有商业银行所有问题的关键。
当前,国有商业银行所面临的经营效益不高、撤点减员任务沉重等严峻形势,其根本原因在于业务经营净收入不大,资产质量不高,劳动生产率不高,可持续发展劲道乏力。
要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加快优质、低险、高效的发展步子,通过有效的快速发展,来优化资产质量,降低经营风险,提升经营效益。
在加快有效发展中,经营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固然至关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经营资源配置的结构品质。
这是因为,一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的条件下,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资源数量是相对既定的,且是有限的,在当前更是稀缺的,远远不能适合加快有效发展的客观需要。
通过经营资源集成配置,能够使各经营资源单元在连结线的相互拉动作用下形成合力,使经营资源产生量的无形扩张,实现有限数量的经营资源拓展外延更广、内涵更深的金融业务。
二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的条件下,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资源质量是能够逐步改善的,但也是具有相对的极限性,并且经营资源质量的提升还有一系列复杂的技术和社会问题,解决的难度较大,需要较长的运作时间。
通过经营资源集成配置,能够使各经营资源单元质的相对不足由经营资源的组合优化来补充,使经营资源产生质的无形提升,实现有限质量的经营资源拓展外延更广、内涵更深的金融业务。
三是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经营资源要发挥应有的作用,还需要合理确定配置的方向和结构。
如果配置的方向和结构不合理,那么即使经营资源的数量再大,经营资源的质量再高,也难以适合加快有效发展的现实要求。
通过经营资源集成配置,能够使各经营资源单元在连结线的相互拉动下生成充分发挥效用的运转机制,使经营资源配置的方向和结构合理化,从而最大限度地适合加快有效发展的现实要求。
其次,实施经营资源集成是优化国有商业银行发展质量的重要途径。
发展质量是衡量和反映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力的最具有决定意义的首要指标。
近几年来,国有商业银行非常重视狠抓提升发展质量,使过去已暴露的质量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或逐步解决,但过去未暴露的质量问题却随之凸现出来,在这些年来发展起来的新老业务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质量问题。
客观反思国内外商业银行发展质量恶化的成因,归根到底是经营资源配置的方向和结构不善。
通过经营资源集成配置,能够使经营资源配置的方向与经济发展的优势空间相适合,经营资源配置的区域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区域布局相适合,经营资源配置的效能与经济发展的服务需求相适合,经营资源配置的功能成本与涵盖区域所能带来的经营效益相适合,从而全面提升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质量。
再次,实施经营资源集成是提升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效益的核心通道。
当前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收益率和人均利润水平,无论是与国内其他商业银行比,还是与外资商业银行比,都还存有着很大的差别。
深究差别的成因,关键在于经营资源配置不高。
它既有经营资源内在质量不高的因素,也有经营资源配置不合理的因素,并且后者影响水准要比前者大得多。
经营资源配置不合理,主要表现为:
一是经营资源配置粗放,集约水准低;二是各经营资源单元之间配置松散,经营资源单元之间平面联动水准低;三是各经营资源层次之间配置断裂,经营资源层次之间立体联动水准低。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对于“基础性经营资源配置粗放,集约水准低”的问题,能够通过推行集约配置来解决,但是集约配置对于解决“中间性经营资源和高层次经营资源配置粗放,集约水准低的问题;各经营资源单元之间配置松散,经营资源单元之间平面联动水准低;各经营资源层次之间配置断裂,经营资源层次之间立体联动水准低”的问题,则显得无能为力。
不过,通过集成配置,能够将国有商业银行的各种类经营资源,从低效高险的区域、产业、机构向高效低效的区域、产业、机构转移,在高效低险的区域、产业、机构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营资源集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或在同一个区域、产业、机构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营资源集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改善经营资源配置的内在空间结构,放大经营资源配置的效能,建立在功能上“1+1>2”的经营资源组织机制,来推动营资源配置的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以更有效地提升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经济效益。
最后,实施经营资源集成是增强国有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当前,国有商业银行机构与国际上优良的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水平相比,与现代商业银行高水准的综合竞争力要求相比,都还具有很大的差别。
同时,从当前影响各国有商业银行机构综合竞争力的诸因素内在品质和外部组合结构品质的水准状况看,却还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商业银行机构的综合竞争力,是由基础性经营资源、中间性经营资源和高层性经营资源的内在品质,以及这三个层次经营资源中同一层次同种经营资源单元之间的组合结构品质、同一层次不同种经营资源单元之间的组合结构品质、不同层次经营资源单元之间的组合结构品质、多个经营资源组合结构体之间的组合结构品质。
通过实施经营资源集成,能够将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资源(既包括基础性经营资源配置,也包括中间性经营资源和高层性经营资源),在高效低险的区域、产业、机构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营资源集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或在同一个区域、产业、机构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营资源集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改善经营资源配置的内在空间结构,特别是优化以营业网点为单元的竞争力资源之间的组合结构,放大经营资源配置的竞争性效能,从而更有效地增强国有商业银行机构的综合竞争力,更有力地促动国有商业银行跨越式的快速、优质、高效发展。
二、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资源集成的内容与方式
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资源集成的具体内容与方式,主要是由其所具有的经营资源种类、规模、质量、功能,所处的时空环境、业务发展目标,以及当地其他商业银行的经营资源配置状况决定的。
它主要包括以下8个方面:
1、人力资源的集成配置。
人力资源集成的主要依据是人力资源运动的技能差异性、功能互补性的特殊规律和合力大于分力的效能放大规律,以及金融效益的空间差异性的客观经济规律。
人力资源集成的主要内容与方式有:
一是以提升人力资源使用效益为导向,引导和推动人力资源从低效区域向高效区域流动,在经济较发达、人气较旺盛、金融资源较丰富、经营效益较高的区域配置适合其客观需要的人力资源。
二是以提升服务效率为导向,依据合力构造原理在营业网点和内设机构实行与金融服务客观需要相适合的临柜服务人员组合、业务营销人员组合、业务管理人员组合。
三是以扩大服务功能为导向,依据功能互补原理在营业网点和内设机构实行与金融服务客观需要相适合的业务营销人员组合、业务管理人员组合、行政管理人员组合。
四是以提升管理效果为导向,依据技能互补原理和合力构造原理实行中高层管理人员组合。
2、货币资本的集成配置。
货币资源集成的主要依据是货币资本运动的一般规律和货币资本配置的规模效益、合力大于分力的效能放大规律,以及货币资本使用效益的空间差异性的客观经济规律。
货币资本资源集成的主要内容与方式有:
一是使用行政调控手段,将较多的货币资本资源配置在经济较发达、人气较旺盛、金融资源较丰富、经营效益较高的区域。
二是使用行政调控手段,强制将货币资本资源从低效高险分支行转移到高效低险分支行。
三是使用经济杠杆机制,诱导和促使货币资本资源从低效高险分支行转移到高效低险分支行。
四是使用行政调控手段,将货币资本资源集中配置于总行和一级分行。
五是使用经济杠杆机制,将货币资本资源集中配置于总行和一级分行。
3、物化资本的集成配置。
物化资本资源集成的主要依据是物化资本运动的一般规律和物化资本配置的规模效益放大规律,以及金融效益的空间差异性的客观经济规律。
物化资本资源集成的主要内容与方式有:
一是使用行政调控手段,将较多的物化资本资源配置在经济较发达、人气较旺盛、金融资源较丰富、经营效益较高的区域。
二是使用行政调控手段,强制将物化资本资源从低效营业机构转移到高效营业机构。
三是使用经济杠杆机制,诱导和促使货币资本资源从低效营业机构转移到高效营业机构。
4、金融资产资源的集成配置。
金融资产资源集成的主要依据是金融资产资本运动的一般规律、金融资产配置的规模效益和结构效益的放大规律,以及金融效益的空间差异性的客观经济规律。
金融资产资源集成的主要内容与方式有:
一是使用行政调控手段,将较多的金融资产资源配置在经济较发达、人气较旺盛、金融资源较丰富、经营效益较高的区域。
二是使用行政调控手段,强制将金融资产资源从低效营业机构转移到高效营业机构。
三是使用经济杠杆机制,诱导和促使金融资产资源从低效营业机构转移到高效营业机构。
四是使用行政调控手段,按照“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有机统一原则,扩大高盈利且低风险资产比重,降低高风险低盈利、低风险低盈利和无息资产比重。
五是使用经济杠杆机制,诱导和促使各营业机构在确保资产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将更多的金融资产资源配置到高盈利资产领域,提升营业机构金融资产资源配置总量中的高盈利且低风险资产密度。
5、技术资源的集成配置。
技术资源集成的主要依据是技术运动的一般规律和各类技术运行的特殊规律,以及金融效益的空间差异性的客观经济规律。
技术资源集成的主要内容与方式有:
一是对科技人员实行集成配置,增强总行和一级分行的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整体水平以及二级分行的技术应用与推广水平。
二是使用整体性和系统性原理,对各种类平行的业务程序实行集成研究、开发、试行和推广。
三是对各种类技术设备实行集成配置,以提升技术设备使用效能,降低技术管理成本。
6、网点资源的集成配置。
网点资源集成的主要依据是网点资源运动的一般规律和网点配置合力大于分力的效能放大规律,以及金融效益的空间差异性的客观经济规律。
网点资源集成的主要内容与方式有:
一是以提升网点配置的空间效益为导向,在经济较发达、人气较旺盛、金融资源较丰富、经营效益较高的城区设置较多的且与客观需要相适合的营运网点。
二是使用行政调控手段和经济调控手段,促使经济欠发达、人气欠旺盛、金融资源较贫乏、经营需要较差的县支行撤并收缩,腾出营业网点资源充实到城区,以增强城区的整体服务力。
三是依据营业网点的服务功能和服务辐射的有效区域,在城区实行营业网点资源集成配置,使各营业网点之间的服务辐射力相对接,不留断层空间,以增强城区营业网点体系的整体竞争力。
7、制度资源的集成配置。
制度资源集成的主要依据是制度资源运动的一般规律和制度运行的特殊规律、制度有机合成的效能放大规律,以及金融效益的空间差异性的客观经济规律。
制度资源集成的主要内容与方式有:
一是依据整体性、系统性、有效性原理,制定与综合业务处理系统相适合的综合业务操作规范和管理制度。
二是根据统一性、协调性和有效性原理,整合各类专项业务操作规范和管理制度。
三是清理、归集、汇编现行的综合业务和各类专项业务操作规范与管理制度。
四是合理划分各级机构在规范资源配置与管理中的职责,总行要合理制定涉及全国性的各类业务操作规范与管理制度,一级分行要合理制定涉及全省性的各类业务操作规范与管理制度,二级分行合理制定贯彻落实总行、一级分行的各类业务操作规范与管理制度的实施办法及配套措施,各支行及其营业网点要严格执行总行、一级分行的各类业务操作规范与管理制度。
五是按照整体性、综合性和有效性原则,实行贯彻执行总行、一级分行的综合业务和各类专项业务操作规范与管理制度情况的日常监管组织、检查组织、督查力量的集成配置,以提升国有商业银行机构制度资源配置的整体功能和成效。
8、经营系统中竞争力资源的集成配置。
竞争力资源集成的主要依据是竞争力资源运动的特殊规律和竞争力配置合力大于分力的效能放大规律,以及与金融效益空间相适合的客观规律。
在经营系统中竞争力资源单元的集成配置层面中,其内容与方式主要有:
(1)核心竞争力单元的集成配置。
所谓核心竞争力,是指具有对本行多种最终产品或服务最重要的现实贡献或潜在贡献,且能够提供持久竞争优势的水平。
(2)非核心竞争力单元的集成配置。
(3)核心竞争力与非核心竞争力之间的集成配置。
(4)综合竞争力域的集成配置。
每一营业网点的诸竞争力资源组合都构成一个综合竞争力域,各综合竞争力域在空间上的集成配置,能够更有效地提升整个系统地综合竞争水平。
在实行竞争力资源单元的集成配置时,应重视三点:
一是要找准本行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二是要在特别重要的营业网点和金融客户领域配置、培植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三是要准确把握各综合竞争力单元的作用力辐射空间,使各综合竞争力域的集成配置在作用力辐射空间上相对接,既要避免综合竞争力配置在空间上留下断层,又要避免综合竞争力配置在空间上重复浪费。
三、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资源配置集成化的推动路径和政策措施
首先,按照集成规律实施经营资源配置。
从国有商业银行讲,所谓经营资源集成规律,就是指经营资源集成配置决定于经营资源个体的内在功能条件,以及业务拓展和系统管理所必需的综合功能量。
它包含五层意思:
(1)经营资源集成的效能受经营资源个体功能及其组合结构的影响。
功能相同或功能互补的经营资源集成,能够提升国有商业银行整体的经营管理功能和成效;功能排斥的经营资源集成,将对提升国有商业银行整体的经营管理功能和成效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2)经营资源集成的效能受经营资源集成方式的作用。
采用的经营资源集成方式与业务拓展和系统管理的客观需要相适合,既能够节省经营资源,又能够增强国有商业银行整体的经营管理效能;采用的经营资源集成方式与业务拓展和系统管理的客观需要不适合,不但会造成经营资源浪费,而且还难以提升国有商业银行整体的经营管理效能。
(3)经营资源集成的效能受制于经营资源集成的方向。
经营资源集成的方向与金融服务市场发展的重点和热点、市场拓展和风险控制的价值取向相适合,有利于以一定的经营资源投入取得最大的业务市场份额、最优的资产质量、降低的经营风险、较高的经济效益;经营资源集成的方向与金融服务市场发展的重点和热点、市场拓展和风险控制的价值取向相背离,就不但会造成经营资源的无谓浪费,还会导致业务市场份额的流失、经营风险的增大、经济效益的下降。
(4)经营资源集成的规模受制于业务拓展和系统管理的综合功能需求。
经营资源集成的规模与业务拓展和系统管理所必需的综合功能量相适合,能够提升经营资源集成功能的有效作用力;经营资源集成的规模超过业务拓展和系统管理所必需的综合功能量,就会造成经营资源集成的总功能过剩,导致经营资源浪费;经营资源集成的规模小于业务拓展和系统管理所必需的综合功能量,就会不能满足业务拓展和系统管理的客观需要,制约着业务发展和安全管理的有效运行。
(5)经营资源集成化表现为在时间上继起、在空间上并存、在水平上升高的运动变化过程。
按照经营资源集成规律实行经营资源集成配置,理应把握好以下6点:
一是经营资源集成要在功能上联合和互补,防范因功能排斥而导致企业整体功能缩减现象发生。
二是经营资源集成方式的选择与组合,要与金融客户群体、内部经营管理的客观需要相适合。
三是经营资源集成方向的选择,要与金融服务市场发展的重点和热点区位相适合。
四是要根据业务拓展和系统管理所必需的综合功能量,合理控制经营资源集成的内在结构和规模。
五是根据金融服务空间的需求和价值差异性,因事制宜地展开经营资源集成工作。
六是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经营资源配置集成化战略,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检查和评价。
其次,实行差别性集成配置策略。
在经营资源配置运作中,国有商业银行要以金融服务价值为标准,以金融服务空间的区位优势和客户优势为指向,积极优化经营资源集成配置。
一是国有商业银行展开金融服务活动必须以创造和实现价值为出发点与归宿点。
实行金融服务区域、客户细分,实行差别性服务。
对能够为本行作出较大的经济效益贡献的区域、客户,理应积极满足其各种优质金融服务需求;对只能为本行作出微小的经济效益贡献的区域、客户,理应向其提供一般性金融服务;对不能为本行作出经济效益贡献的区域、客户,理应逐步收缩直至停止向其提供一般性金融服务。
二是经营资源配置要与提供差别性金融服务相适合。
国有商业银行的各种类经营资源要优先配置到能够为本行作出较大的经济效益贡献的区域、客户,首先满足其正常的各种类经营资源需求。
要逐步降低只能为本行作出微小的经济效益贡献的区域、客户所占用的经营资源之比重,努力盘活不能为本行作出经济效益贡献的区域、客户所占用的经营资源,并将这些节省和盘活起来的经营资源移位到能够为本行作出较大的经济效益贡献的区域、客户,以提升全行经营资源配置的整体质量和效益。
三是依据经营资源使用的区位效益差异性,推动经营资源配置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资源集成理应顺应物流、货币流、资本流、金融流发展趋向,将各种经营资源优先配置到风险较低而效益较高的经济区位。
四是按照客户贡献度的差异性,合理调整经营资源配置结构。
在调整和优化经营资源配置的客户结构的把握上,要切实按照其贡献度、风险度实行择优配置,适时加以调整。
五是根据产品贡献度的差异性,优化经营资源配置结构。
在国有商业银行各种业务产品的经营资源配置上,要严格以产品是否适合市场需要和是否有效益作为经营资源分配的首要判断标准将经营资源优先配置于市场发展潜力大和经济效益高的业务产品。
六是根据营业机构贡献度的差异性,推动经营资源配置的战略性结构调整。
在经营资源配置上,应根据营业机构使用经营资源的效率和盈利贡献度,实行差别性配置政策,向经营资源使用效率高和盈利贡献度大的营业机构重点倾斜。
第三,改善产品分销通路管理。
所谓通路管理,这里是指对某种经营资源从供给者移动到需求者所经过的各中间环节连结起来的途径而实行的构筑、疏通、维护、监控活动。
从国有商业银行来讲,改善产品分销通路网络的关键点是要抓好3个方面:
(1)促动营业网点资源整合。
在充分考虑各地区经济发展前景、城市整体规划、金融市场发达水准、营业网点经营效益和中央银行关于机构管理的相关规定,合理制定营业网点的区域性结构布局,采取改建、撤并、迁移、新建等途径,使营业网点布局与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城市化建设相协调。
要把位于中心城市的中心城区的大中型营业网点建成金融理财服务中心,撤并低效和无效的小型营业网点,代之以ATM和CDM等自助服务;适当收缩远郊小型营业网点,将中心城区和远郊区域盘活的营业网点资源在新建的高新技术园区、商业密集区、大中型高档住宅区、经济高度发达且金融市场广大的城乡接合部区域及大集镇实行配置新建,以进一步提升营业网点资源配置的空间价值。
(2)完善营业网点服务功能。
以客户为中心,把营业网点建设成向客户提供品种齐全、花色多样、品种优良的金融服务的全能化营业窗口;中心城区营业网点要向个人金融服务中心转变,强化个人投资、理财咨询等功能;在大中型营业网点内部能够分别设置封闭式现金收付区、开放式个人理财区、自助服务区和客户休息区,以适合客户的不同需求;将大型分理处提升为支行或准支行,把储蓄所升格为分理处,从组织层次上为营业网点全方位办理对公、对私存款、贷款、汇兑、结算、中间业务、理财咨询业务解决好合法合规性问题。
(3)深化通路组织扁平化改革。
通路组织扁平化改革有两种模式可供选择。
一是下层组织往中层组织提升,与上层组织缩短间距。
如在存有二级分行、支行、分理处(储蓄所)的城区,能够把达到较大规模和较好效益的分理处提升为支行,增加城区支行数量,并把城区后勤服务、安全保卫、财务管理、人事教育、纪检监察等职能集中到二级分行。
二是中层组织往下层组织降低,取消中层组织,缩短下层组织与上层组织的间距。
如在存有二级分行、支行、分理处(储蓄所)的城区,能够把全部支行降为分理处,分理处由二级分行直接管理,并把城区后勤服务、安全保卫、财务管理、人事教育、纪检监察等职能集中到二级分行。
在当前社会交往比较讲求职务级别的环境下,选择第一种模式更有利于国有商业银行增强竞争力和加快业务发展。
同时,为更有效地提升城区行地整体竞争力,大中城市理应按综合化、全能化的思路实行支行的业务职能整合与完善,巩固和发展综合性支行;小城市理应按特色化、专业化的思路实行支行的业务职能调整,发展和完善以某大类业务为主体的专业性支行。
第四,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通路网络。
国有商业银行在实施人力资源配置优化通路网络的构建与管理中,主要应抓好5点:
一是拓宽人力资源总量压缩通道。
一方面,要通过收缩撤并低效和无效的营业机构,增大精减分流人员力度。
另一方面,使用经济杠杆推动分支行精减人员。
将全员劳动生产率(如全员人均存款、全员人均营业收入、全员人均利润)列为分支行行长经营绩效考评的重要指标,依据全员劳动生产率分配工资性费用。
二是要改善人力资源素质性结构的优化通路。
建立和优化人员能进能出、优胜劣汰的人力资源流动机制。
尽快用优质人力资源置换出次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银行 经营 资源配置 集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