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专版版中考历史总复习 主题八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备用题库模拟试题.docx
- 文档编号:2844537
- 上传时间:2022-11-15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95.64KB
河北专版版中考历史总复习 主题八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备用题库模拟试题.docx
《河北专版版中考历史总复习 主题八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备用题库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专版版中考历史总复习 主题八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备用题库模拟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专版版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八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备用题库模拟试题
主题八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题组一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1.(2018江苏南京,11,1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
下列属于经济方面变化的是( )
A.《海国图志》的编成B.商务印书馆的创办
C.京师大学堂开办D.民族工业的发展
答案 D 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经济方面变化”。
民族工业的发展属于经济方面的变化,故D项正确。
《海国图志》属于近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变化,排除A项;商务印书馆的创办属于近代文化生活的发展变化,排除B项;京师大学堂的创办是近代教育方面的变化,排除C项。
2.(2018重庆A,6,1分)利用帝国主义忙于一战之机,1913—1921年,我国创办了123家面粉厂。
1914年我国面粉入超(指一定时期内,外贸进口总值超过出口总值。
反之则称为出超。
)200万担以上。
从1915年起开始出超,1920年达到300多万担。
而随着帝国主义卷土重来,面粉业再度受挫。
这表明当时( )
①一战客观上有利于我国面粉业发展
②我国面粉业发展曲折
③一段时期内我国面粉大量销往海外
④我国面粉生产技术领先世界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 A 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1914年我国面粉入超”“从1915年起开始出超”,这说明一战的爆发客观上有利于我国面粉业的发展;从入超到出超到再度受挫,说明我国面粉业发展曲折;出现出超现象,说明我国面粉曾大量销往海外,①②③正确。
材料并不能说明我国面粉生产技术领先世界,故④应排除,正确答案选择A。
3.(2018乌鲁木齐,7,2分)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同新中国成立初实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相比,从行业上来看,最大的区别是( )
A.前者集中在轻工业,后者集中在重工业
B.前者总体比较落后,后者取得了巨大成就
C.前者受到列强挤压,后者得到苏联帮助
D.前者多在沿海沿江,后者形成东北工业基地
答案 A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及不同时期的特点。
由于三座大山的压迫,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从分布地区看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的大城市,从行业看主要集中在纺织、面粉等轻工业。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形成了东北工业基地。
A、B、C、D四项都为两者的区别,但题干强调“从行业上来看”,故A项正确。
4.(2018江苏苏州,8,1分)张老师在讲授《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时,按发展阶段设计了四个标题:
“千呼万唤始出来、小荷才露尖尖角、忽如一夜春风来、无可奈何花落去。
”其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是指民族工业的( )
A.产生B.初步发展
C.黄金时代D.衰落
答案 C 本题考查对近代民族工业发展阶段的认识。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整体落后,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主要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黄金时代、衰落四个时期。
根据材料中诗句的意思,“千呼万唤始出来”对应产生、“小荷才露尖尖角”对应初步发展、“忽如一夜春风来”对应黄金时代、“无可奈何花落去”对应衰落。
5.(2018云南,7,2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举步维艰,但也曾出现过短暂繁荣的局面,被称为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下表中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出现在( )
年份
1912
1914
1915
1916
1917
1918
厂家数
622
941
1275
1644
1973
2321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答案 D 本题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根据表中的时间“1912—1918年”可知,D项符合题意;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此时正处于洋务运动时期,排除A项;戊戌变法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排除B项;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排除C项。
6.(2016山西,5,2分)史料记载:
“(甲午战争后)随便走进中国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以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
一捆捆机器压的印度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
”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
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手摇纺车效率低下
C.印度棉纱质优价廉
D.民族工业曲折艰难
答案 A 甲午战争后,中国农户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取而代之的是“一捆捆机器压的印度孟买棉纱”,且“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这说明中国传统的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故选A。
B、C只是表象,而非实质;D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7.(2016山东泰安,11,1分)阅读下面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统计表。
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拥有厂家
拥有资本
工人人数
1913
689家
33亿元
27万多
1920
1795家
50亿元
55万多
A.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
B.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大量外国资本
C.民族工业打败了列强在华的企业
D.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答案 D 通过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从1913年到1920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其原因主要是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因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因此,答案为D。
8.(2017山东潍坊,7,2分)下列诗句中,赞誉张謇的是( )
A.七下西洋不辞劳,架起亚非友谊桥
B.应募西联大月氏,为击匈奴开丝路
C.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D.创办实业为救国,天地大生见精神
答案 D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张謇被称为状元实业家,他主张“实业救国”,曾创办大生纱厂,故D符合题意。
A与郑和下西洋有关;B与张骞出使西域有关;C与左宗棠收复新疆有关,均不符合题意。
9.(2017四川成都,10,2分)有“状元实业家”之称的张謇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创办的企业中最为著名的是( )
A.继昌隆缫丝厂B.发昌机器厂
C.江南制造总局D.南通大生纱厂
答案 D 本题考查“状元实业家”张謇。
《马关条约》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清末状元张謇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于是他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在他创办的企业中最为著名的是南通大生纱厂。
故选D。
10.(2015内蒙古包头,4,2分)“生产之要素有三:
曰土地,曰劳力,曰资本。
我国土地劳力皆胜居优,惟苦乏资本……故利用外资,诚为中国今日生计政策之最妙法门。
”在此,梁启超着重强调( )
A.发展工业以工立国
B.发展商业争夺市场
C.引进外资发展生产
D.学习西方君主立宪
答案 C 材料信息旨在说明:
我国缺乏资本,因此利用外资发展生产是中国今日生计政策的最好办法,故选C。
A、B、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11.(2015江西南昌,2,1分)同学甲: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他的‘实业救国’理想最终也只能成为空想,大生纱厂的命运就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缩影。
”同学乙:
“在读书人普遍把‘考取功名、步入仕途’作为人生目标的社会里,中了状元却弃官从商,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呀!
他报国的志向、坚定的信念、创业的精神不仅为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树立了标杆,也成为今天我们学习的榜样。
”据此可知,两位同学议论的人物是( )
A.康有为B.张謇
C.孙中山D.严复
答案 B 题干中关于这个人物的议论有他的理想——“实业救国”,他的事迹——“中了状元却弃官从商”。
这些信息与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相符,故选B。
A是主张变法图强的戊戌变法的领导人;C是主张民主共和、领导辛亥革命的领袖;D是我国近代启蒙思想家,《天演论》的译著者。
12.(2016河南,22,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李鸿章认识到西方枪炮舰船的可怕威力,他大声疾呼,中国必须断然采纳西式船炮来加强自身。
1865年,李鸿章开设江南制造总局;1872年他又奏请开设煤铁矿。
1895年,李鸿章所推崇的自强运动破产。
材料二 《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逐渐暴露无遗。
在孙中山的领导下,资产阶级革命派在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发动武昌起义,并于1912年1月1日宣告中华民国成立,但胜利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
材料三 《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人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
状元出身的张謇以极大的爱国热忱倡导“实业救国”,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在一战期间取得较快发展,但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就开始每况愈下。
(1)据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动手绘制出一个表格对上述人物的探索活动进行分类总结。
(6分)
(2)通过以上总结,你发现我国近代历史人物的探索活动有何相似点?
(1分)
答案
(1)给分要点:
列出三个人物的姓名、主要事迹、探索活动的结果、背景(时间或影响);(4分,每一项1分)表格整体设计合理、完整;(1分)史实准确。
(1分)
(2)都在列强侵华的刺激下进行;都体现了救国的目的;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都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都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1分,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
解析
(1)表格必须列出三个人物的姓名:
李鸿章、孙中山和张謇。
必须写出他们的主要事迹和探索活动的结果、背景(时间或影响)。
表格设计必须合理,各项史实要准确无误。
(2)可从背景、目的、结果等方面思考。
13.(2015河南,22,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时人(1846年)记载:
“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
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
”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此冲击下纷纷破产。
材料二 1895—1898年,新建的商办厂矿企业资本万元以上的有60多家,棉纺织厂最多。
由于日本棉纱的大量倾销,以及资本雄厚的英、美、德等国纱厂在上海相继设立,加上清政府的苛捐杂税和官吏勒索,沪、苏、杭一带的华资纱厂从1898年起就开始亏损,其他各地纱厂也难以维持。
材料三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实行扶植民间轻工业、统一货币、关税自主等政策。
1928—1937年,中国工业产值年增长率达到8%以上,1936年,工业产值达到近代以来的最高水平。
(1)据材料一,当时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动?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变动出现的原因。
(2分)
(2)据材料二,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
1898年以后纱厂亏损的原因有哪些?
(3分)
(3)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影响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2分)
答案
(1)封建经济(自然经济)逐渐解体;(1分)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外国商品倾销中国市场。
(1分)
(2)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
(1分)外国商品倾销;列强在华设厂;清政府加重税收;封建官吏勒索。
(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
(3)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封建势力阻碍;实业家的投资;统治阶级的政策。
(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
解析
(1)大机器工业生产的“洋布”价格仅为手工生产的“梭布”的三分之一,从而导致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
据此回答“变动”。
“原因”根据材料一中“1846年”这一时间信息,结合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的内容来回答。
(2)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使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
1898年以后纱厂亏损的主要原因可从材料二中“由于日本棉纱的大量倾销”“英、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专版版中考历史总复习 主题八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备用题库模拟试题 河北 专版 中考 历史 复习 主题 近代 经济社会 生活 教育 文化事业 发展 备用 题库 模拟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