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模式下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转变.docx
- 文档编号:28443570
- 上传时间:2023-07-13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6.06KB
新课改模式下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转变.docx
《新课改模式下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转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改模式下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转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改模式下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转变
新课改模式下学生课堂学习行为的转变
江西省上饶县上泸小学
“问题导学,互动探究”课改的目的就是促进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重点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即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围绕这一目标,上泸小学经过两年的努力,通过多种方式使学生学会了预习,学会了合作,学会了交流,学会了表达,学会了创新,使学生课堂学习行为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一、学会了预习
预习指的是在老师授课之前,学生自己预先学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
古人云: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学习更是如此。
有关研究认为,预习有以下几点作用:
1、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
2、预习可以直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预习能开拓学生的思路。
因此,一直以来,我们都非常重视学生的预习工作,我们老师也会布置学生回去预习,不过预习效果不是很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们对学生的预习工作缺少指导性,缺少约束性,缺少针对性。
随着课改工作在我县的推进,“问题导学、互动探究”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实施,我们发现预习工作好做了,学生预习的效果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下面介绍一下我们学校在这块工作中的做法。
(一)、编制《自学导航》,增强预习工作的指导性
预习,要做什么?
预习什么?
预习的目标是什么?
要达到什么效果?
学生因为知识、能力等方面的限制,肯定不清楚,所以我们老师的指导就显得特别重要。
但是,学生的预习工作基本上都是在家里完成的,所以老师的指导就存在时间和空间上得限制,那么怎样才能突破这个瓶颈呢?
我校的做法是任课教师编制《自学导航》,在授课前一天下发到每一个学生手中,学生根据《自学导航》的要求,自主预习,这样就使学生的预习不再盲目,老师也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对学生的预习进行了有效的指导。
(二)、批改《自学导航》,增强约束性、激励性
预习,是一项比较独立的学习活动,所以学生的预习情况我们老师不是掌握得特别清楚。
有的学生完成得不认真,甚至有少数同学不完成,现在,我们每天都会对《自学导航》进行批改、评价,对学生来说就有了约束性,而且有了激励性,学生的预习不仅完成了,也更认真了。
(三)、分析《自学导航》,增强针对性
在批改《自学导航》的过程中,我们对学生的预习情况有了全面的了解,可以知道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
针对《自学导航》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先对小组长进行培训,组长对组员再进行讲解,教学的时候都会更有针对性;我们的同学在组长讲解的时候,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在课堂学习的时候,也有了更明确的学习目标,增强了针对性。
学生课前通过认真完成《自学导航》。
事先对所学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容易的知识事先弄懂了,不懂的问题再在课堂上经老师一点拨边迎刃而解。
加强课前预习,也体现了尝试教学的观点:
“别把答案告诉我,让我先试一试。
”
二、学生学会了怎么合作
传统的课堂注重学生的个体表现,而小组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下的一种教学方式,即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全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标。
(一)、明确小组分工
小组建设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让每一个学生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
这就需要根据学生能力的大小进行适当的分工,将组内学生分成组长、学科组长等。
经过这样划分后既减轻了组长和课代表的负担,又能充分发挥其他同学的能力,凸显团队力量,让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在成功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1、组长:
在以身作则的基础上,对组员的学习、行为、思想等进行监督、督促和指导。
包括随时与班主任及各任课教师联系,在同学和老师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起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作用。
在其带领下,阶段性的对组规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行修改。
负责本组的学习情况,负责组织同学进行讨论交流等。
同时,负责填写本小组一周内在校表现情况。
负责开好周一的小组会议。
2、学科组长:
分管各科预习单、作业的收交、检查、记录,并及时将作业完成情况汇报给各科课代表,课代表核实后,将各小组作业完成情况登记到量化评比栏中。
以上设置,班主任、任课教师可根据本班实际情况选用、整合、增减。
(二)、制定合作要求
1、学生课前应在规定的时间内,自主完成《自学导航》,并将疑难问题做好记录。
2、学生应在课前一两分钟内做好课前准备,将课本、自学导航、笔等摆放整齐。
3、学生上课要精神饱满。
上课铃响后,应立即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学习。
4、上课专心听老师讲课或同学发言,不随意插话,边听边思考,认真记笔记。
5、课堂讨论时,要紧扣主题,积极发言,不得讲与主题无关的内容。
6、课堂上应踊跃发言。
回答问题时要原地直立,精神饱满,声音响亮清晰,讲普通话。
7、课堂上不做小动作,不随意讲话,不看与学习内容无关的闲书,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三)统计合作成果
1、“问题导学,互动探究”小组合作日统计表
“问题导学、互动探究”小组合作日评价表
年级班月日
组名
课前自主
学习得分
课中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得分
本节课得分
今日得分
此表格贴在教室黑板的一角,由课任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当堂给分。
各课任教师每节课给每小组的得分累计起来,得出各小组每天得分。
2、“问题导学,互动探究”小组合作周统计表
“问题导学、互动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周统计表
年级班第周
星期
组别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本周个人之星:
本周集体之星:
此表格张贴在教师“小组量化评比栏”内,一周一统计。
根据此表评出每周个人之星,每周集体之星。
及时给与一定的物质奖励。
3、“问题导学、互动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月统计表
问题导学,互动探究”小组合作月统计表
年级班月
周次
组名
第周
第周
第周
第周
本月统计
本月个人之星:
本月集体之星:
此表粘贴在教室“小组量化评比栏”内,一月一统计。
根据此表评比出每个月个人之星,每月集体之星,并给与一定的物质奖励。
三、学生学会了交流
去年下半年,我们学校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一个多学期过去了,学校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课堂的主旋律,交流、展示已成为一种闪亮的学习形式。
学生不仅学会了交流、还善于交流、乐于交流。
1、明确目标,引导交流
记得一开始的课堂上,学生的参与交流的面并不高,每个小组往往只是个别学生说一下,大部分学生基本不动。
我们经过调查分析,发现有三个原因:
一是心有千言万语,却不知如何开口;二是怕自己的答案不正确,同学会嘲笑,耻于开口;三是有些同学基础不够好,问题太难不会说。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教师首先对需交流的问题进行了改进,把问题设计成难、中、易三个层次,让每个同学都有事干,然后把自己解决的问题在组内充分交流;其次是要求积极评价他人,多鼓励,严禁嘲笑。
同时,我们要求小组长要平等待人,要带好头,要让组内的每个成员积极参与,对出现的问题要做好有效地的评价,必要时作有效的补充。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组内的每个成员都大胆的动起来了,说起来了。
2、教给方法,学会交流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
为了让学生学会交流,善于交流,我都定期对学生进行交流培训,激发他们交流的热情,教给他们交流的方法。
在教学中,我们告诉学生在交流前必须先独立思考,在交流时要注意文明礼貌,然后轮流发表自己的见解。
别人在发言时,要尊重别人,要善于倾听,听完后要作出评价,并且及时补充和修改自己的看法,并且亲自示范。
一段时间以后,学生都会交流了。
实践证明,经过培训的学生才能有条不紊地、彬彬有礼地进行交流。
3、创设情境,乐于交流
学生交流需要氛围的渲染,要想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交流,教师要创设能激发学生乐于交流的情境,要营造一种民主和谐、轻松快乐的交流氛围。
例如在教学《草虫的村落》一课时,我先点击多媒体课件播放草虫的图片,然后说:
“草虫是多么可爱呀!
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想想导学案上的问题:
‘草虫的村落’在哪儿?
你在那里看见了什么?
感受到了什么?
一边读一边画出有关的句子,并做上批注,然后在小组里与同学交流。
”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通过问题的设置,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境中去,让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然后去交流探究,深入学习内容。
我自己也深入到每个小组的学习中,参与他们的交流,指导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学听,训练小组中每个成员如何进行交流,怎样形成统一意见,在交流时允许组内的同学有异解,在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情况下,可以在全班进行讨论,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加以点拨、引导,最终形成有学生自己探讨出来的正确答案,经过这样的训练,小组交流的气氛活了,交流、展示不再成为单纯的对答案。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会交流,体验交流的快乐。
4、恰当评价,鼓励交流
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赞扬,要多鼓励学生,激发学生交流的欲望。
如经常说:
“你口才真好,以后一定能成为演讲家!
”“你说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帮了他的大忙。
”“大家看,这位同学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加进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呀!
”等。
一个眼神,一句赞扬,一个微笑,不花时间,不费力气,却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交流时的闪光点,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交流,课堂上学生怎么会不快乐交流呢?
四、学会了表达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
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交流、合作意识。
现代心理学、教育学认为:
语言的准确性体现着思维的缜密性,语言的连续性体现着思维的逻辑性,语言的多样性体现着思维的丰富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下面从几个方面谈一谈我校的一些做法。
1、营造民主和谐氛围,让学生“敢”说
通过调查问卷,我们发现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1、来自于教师,教师一方面比较威严,主导作用凸显,对于学生的错误不能容忍,以至于学生因害怕说错而三缄其口;二来不能做到面向全体,课堂上急于让学生说出正确答案,只让少数几个“优等生”回答,使多数学生成为陪客,长此以往,多数人得不到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自然就差。
2、来自学生本身,一部分学生性格内向、害羞,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言。
3、来自于其他学生,当一些学生说错了时,会受到相当一部分同学的嘲笑,使学生没有勇气说话。
由此,要让学生自信地张口,就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出一种欢快、愉悦的情景,启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想说的欲望,让学生敢想敢说。
2、激发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想”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让学生把自己“溶入”到课堂活动中,并且自觉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首先得引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表达的欲望。
实践证明,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越感兴趣,参与的意识就越强烈,思维也就越活跃。
在教学中,应注意采用多种形式,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肯想愿说。
3、教会语言表达策略,让学生“能”说
表达时要有礼貌。
回答老师问题是,要说“是的,老师”或“不,老师”,只是点头或用其它“是”或“不是”的表达都不行。
别人说完你需要接话时,尽可能地这样说:
“我同意XXX同学的观点,同时我也感到……”;“我不同意XXX的看法,尽管他抓住了问题的核心,但我觉得……”,或者“我认为XXX的观点真是太精彩了,他让我意识到……”。
回答问题要用完整的话。
比如一年级语文课上有老师问:
“茄子和西红柿各是什么颜色?
”学生不能直接回答:
“紫色、红色。
”要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话回答:
“茄子是紫色的,西红柿是红色的。
”
古人云:
言为心声,慧于心而秀于口,口才好的根源在于头脑好!
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让学生经历了敢想敢说、肯想愿说、能说会说、善想善说的过程,提高了学生思维的逻辑性、灵活性、准确性,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使得课堂教学扎实有效。
五、学会了创新
创新思维也可以叫做创造性的问题解决,它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
创新思维要求用前所未有的新角度、新观点去认识事物,不局限于一方面,不受消极定势的束缚,从而对事物提出超乎寻常的独特见解。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素质教育中一种重视个性发展的教育,能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发展。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1、质疑法
质疑是创新的开始,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相机设疑,点
燃学生创新的火花。
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第七册《捞铁牛》时,教师问:
“你们都觉得怀丙和尚很出色,打捞铁牛的办法好,那你有没有比怀丙更好的办法?
”
学生愕然了。
教师接着启发:
“怀丙和尚捞一只铁牛需要两船泥沙,捞八只就
需要十六船。
那么多的泥沙都铲到黄河里去,多不好啊!
阻塞航道,污染河水。
如果老师给你们四只大木船,你能不能只用两船泥沙把铁牛捞回来?
”
学生讨论后纷纷举手说:
“我先把两只装满泥沙的大船划到铁牛
沉没的地方,架好架子,拴住铁牛。
然后让两只空船分别停在泥沙船的别上,让水手将泥沙铲到空船里。
这样装泥沙的船慢慢浮起,将铁牛拖到岸边后,然后又划回来,再分别靠在两只装满泥沙的船边上。
用这样的办法来回七次就可以把八只铁牛捞上来。
“
2、逆向法
人们的思维习惯总是有顺序的,从A——B是正向思维,那么B——A则是逆向思维。
有这样一个广告案例:
有两个鞋厂的推销员到一个孤岛上推销鞋,这个岛上的人都光着脚,不穿鞋。
其中一个推销员就想:
他们鞋都不穿,怎么卖鞋,于是他就走了。
而另一个想:
正因为他们没有鞋穿,我正好卖鞋给他们,于是他流下了。
后来他想办法让全岛上的人都穿上了他的鞋。
3、集中法
集中的思维是将解决问题的方法集中起来,寻找一个最佳的解决方案。
其主要功能是求同。
小学语文第十册《田忌赛马》一文,孙膑就运用集中思维的方法巧妙地战胜了齐威王。
当时齐威王的上、中、下三等马都比田忌的强,田忌用自己的上、中、下三等马分别对齐威王的上、中、下三等马,结果田忌三场皆输。
后来孙膑让田忌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结果田忌赢两场输一场,战胜了齐威王。
田忌通齐威王赛马时双方有很多种出场访法。
老师在上课时让学
生找找还有什么方法能让田忌赢,结果学生想了很多种办法,认定只有孙膑这种方法是田忌取胜的唯一方法。
4、发散法
发散的思维方法是根据已有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方向寻找
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
其主要功能是求异。
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等。
有一位老师在《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的教学中,让学生举例说说哪些行为破坏了地球的生态环境?
并让学生当场创作保护地球的广告词。
这样,学生的思维放开了,想像插上了翅膀。
创造出了“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珍惜”,“地球母亲我爱你,我用双手打扮你”,“爱护地球,人人有责”等真情流溢的公益广告词。
当然、创新思维有很多种培养方式,要因人,因事而异,这是
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
创新思维的培养能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有了创新思维,才会实现从无到有,把不可能变为可能,从而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这是我校近两年在“问题导学、互动探究”课改模式下课堂教学改革行为的一些变化,这些变化得益于山东杜郎口中学、南京东山小学等一些课改名校的启发,得益于我县教研室的大力指导。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课改贵在坚持,重在创新。
在今后漫长的课改道路上,我们将扬长避短,多学习,多实践,坚持不懈,努力不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 模式 学生 课堂 学习 行为 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