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建设项目总结.docx
- 文档编号:28436367
- 上传时间:2023-07-13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72.25KB
物流建设项目总结.docx
《物流建设项目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建设项目总结.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流建设项目总结
专业五:
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计划
根据青岛市对现代服务业紧缺人才培养的要求,本专业设置为物流服务与管理方向,主要面向本地区物流产业,培养物流服务与管理初中级专业人才。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进一步深化和完善“高一到企业观摩,高二进企业见习,高三留企业顶岗”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入手,以培养学生制单仓储、搬运等操作能力为核心,构建以能力和素质培养为目标,以培养技能为主线,体现工学结合、毕业证书和技能证书双证融合的课程体系;以3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为主体,进一步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专业带头人1名,聘请企业实践能力强的兼职教师3名,培养青年骨干教师3名,“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95%以上;改进和完善物流实训基地建设,建成具有真实工作环境的物流服务与管理的实习实训中心;通过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满足学生见习和顶岗实习的需要。
本专业示范建设项目总资金需求170万元,主要用于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条件改善。
一、需求论证
(一)建设背景
近几年,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得到了政府和企业等有关方面的重视。
现代物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将会有10-15年的高速增长期。
城阳区作为青岛市的北大门,交通十分便利,现代物流业发展较快,物流企业规模增长迅速,物流园区建设水平显著提高。
其中,座落在城阳区的青岛空港物流园区和棘洪滩综合物流园区已初具规模,是我区得天独厚的宝贵资源。
这两个物流园区的投入使用,需要一大批的物流工作人员,尤其是仓储、货物运输等一线操作人员。
在这种形势下,城阳区职教中心重点打造物流专业,着力为城阳区乃至青岛市培养大批基层操作者。
学生到企业后充分发挥他们在学校的所学,经过一定的社会历练和积累几年的工作经验后,最终成长为企业的骨干。
(二)专业定位
1.培养目标:
面向青岛市和城阳区物流产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具有从事贸易制单、仓库储存、货物搬运、物流管理等操作技能的初中级专门人才。
2.就业方向:
物流行业、快递行业和大型超市。
(三)专业现状及优势
本专业是近几年为适应当地经济的发展要求而成立的专业,已建成投资400万元的校内物流实训基地,拥有专任教师9人,兼职教师2人,在校生240人。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显著
(1)初步形成了“高一到企业参观,高二进企业见习,高三留企业顶岗”的人才培养模式。
(2)实施双证书培养制度。
经过三年的学习,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完成毕业实习和设计,颁发毕业证书。
同时取得计算机等级、普通话等级和相应的岗位职业资格证书。
(3)技能教学成绩显著。
学校历来重视学生的技能训练,多人多次在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中获奖。
2.课程体系改革初显成效。
根据物流行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参照物流职业岗位要求,改革课程体系和内容,建立以技能培养为主线的课程教学体系,把“物流员资格证书”“制单员资格证书”等职业考证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将课程教学与资格认证相结合,实现两者的统一。
3.“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基本合理。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9人,全部为本科学历。
拥有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7人,占78%。
专业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1人,具有中级职称4人,多人获“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师德先进”荣誉称号,辅导的学生参加市区技能竞赛多次获奖。
本专业聘有兼职教师2人,全部拥有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兼职教师均签订长期协议,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满足学校教学实训的要求。
4、校内外实训条件较为完善
(1)学校投资400万元建成校内物流实训基地,有物流中心、运输、国际物流、物流技术和港口堆场物流五个实训室,为学生实训提供了充足的场所。
(2)学校拥有利群集团仓储物流中心、青岛中广崎峰物流有限公司等多家专业对口且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与海信物流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顶岗实习协议。
二、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按照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突出地方经济产业特色的人才培养要求,建立和完善“高一到企业观摩,高二进企业见习,高三留企业顶岗”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能力和素质培养为目标,以技能培养为主线,构建毕业证书和技能证书双证融合的课程体系;聘请企业专家和高技能人才,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培养本专业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建设一支结构合理、适应物流专业教育教学要求的教学团队;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校内物流实训基地建设,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满足学生实验实训、企业见习和顶岗实习需求。
到2012年,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建成具有省内一流教学、科研、培训水平的中职示范专业。
(二)具体目标
1.本专业的发展规模
到2012年,本专业在校生人数达到300人左右,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社会满意率达到90%以上,专业对口率达85%以上。
2、建立和完善“高一到企业观摩,高二进企业见习,高三留企业顶岗”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将在高一期间安排学生参观物流企业,加强学生对物流企业的感性认识;高二期间利用2-4周的时间,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相应岗位的见习,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高三期间由学校统一安排学生进行顶岗实习,为学生迈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3.深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以能力和素质培养为目标,以技能培养为主线,构建毕业证书和技能证书双证融合的课程体系。
以3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为主体,按照物流业务流程进行课程整合和课程开发,进一步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到2012年,研发1门物流技能比赛和物流员资格证考试校本教材。
4.搞好师资队伍建设
有计划的派出专业教师到物流企业挂职学习,聘请物流企业的行业专家和技术能手进行指导,进一步提高“双师型”教师的素质。
在现有教学梯队的基础上培养专业带头人1名,聘请企业实践能力强的兼职教师3名,培养骨干教师3名,“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95%以上。
5.改进和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校内物流实训基地建设,新建会计实训室,采购先进的教学软件,使物流实训室与软件实训室实现对接。
到2012年,建成具有真实工作环境的物流服务与管理业务流程实训中心,增加校外实训基地数量,将物流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建成为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技能鉴定为一体的实践教学系统,成为全市物流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的窗口与平台。
三、建设思路
根据青岛市对现代服务业紧缺人才培养的要求,以社会、企业的需求为依据,建立和完善“高一到企业观摩,高二进企业见习,高三留企业顶岗”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毕业证书和技能证书双证融合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
四、建设内容
(一)人才培养模式
1、深化实施“高一到企业观摩,高二进企业见习,高三留企业顶岗”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对物流企业的了解,在高一期间安排学生参观物流企业,加强学生对物流企业的感性认识,了解物流企业的工作任务、仓库工作的一般流程、仓库组织结构、仓库各岗位职责及对仓库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掌握物流企业管理中的现场作业管理方法和内容,熟悉各种常见的物流设施设备的结构和操作等,完成相应课程的学习与技能的培训。
在高二期间按照物流专业群的具体岗位,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相应岗位的见习,由企业与学校共同进行管理,同时对学生见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后续的教学与管理中加以改进,不断提高学生见习质量。
按照四二分段的教学管理模式,在高三期间由学校统一安排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将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具体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为学生迈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2.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聘请高校教授、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教学研究人员、企业专家及我校部分骨干教师成立物流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每年定期召开年会,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订单培养方式指明方向。
3.实施学分制管理
建立和完善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毕业考核等各项管理制度,实施学分制管理,把观摩、见习、顶岗实习等纳入学分管理,确保物流人才的健康成长。
(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1、建立“技能提高,双证融合”的教学课程体系
模块
目标要求
对应课程设置
技能证书
基本素质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爱祖国,爱人民,遵纪守法;
2。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科学的创新精神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较好的工作和生活态度
4.具有健康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
就业教育与指导
心理健康教育
体育
基本技能
1.具有良好的语言沟通交际能力
2.具有信息收集与逻辑分析能力
3.具有经营管理应用写作能力
4、具有基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办公软件和网络资源管理
商务谈判实务
实用英语
计算机应用基础
普通话证书、
计算机操作员证书
物流作业能力
1.具有不同运输方式组织调度和配送组织技能
2.具有货物仓储保管技能
3.具有物流信息系统分析和技术应用技能
运输与配送实务
仓储实务
物流信息技术用
外贸单证实务
物流员证书、
单证员证书
物流业务拓展能力
1.具有国际货运代理业务处理能力
2.具有电子商务业务流程处理和应用能力
3.具有物流系统管理分析能力
货运代理
电子商务
国际贸易
2.课程系统建设
建设精品课程系统,整合教学资源,包括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多媒体教学课件、行业企业标准及规范、专业教学资源库、案例库、习题库等电子资料,实现教学资源的集中管理与共享使用,形成系统完整、管理高效的教学资源中心。
开发网络教学系统,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库,为学生提供在线学习、在线练习、在线测试的平台,体现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优势。
3.核心课程建设
核心课程建设要以业务流程为主线,以具体的业务处理为中心,教学内容与岗位需要的知识、技能无缝对接,突出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重点建设《现代物流基础》《物流与配送》《外贸单证实务》三门核心课程。
课程建设思路为:
(1)依据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国家能力标准,分析和归纳各能力单元所对应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制定课程标准。
(2)按照国家物流职业标准,将物流岗位能力分解为四个能力模块:
物流信息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
(3)结合生产实际和能力训练要求,开发相应的项目任务。
(4)编写适合在物流实训基地开展教学的工学结合校本教材。
附:
核心课程建设计划表
核心课程与教材建设规划表
课程名称
负责人
建设内容
现代物流基础
郭海英
1.分解职业能力,开发课程项目任务、建设课程标准;
2.编写电子教案和教学讲义;
3.建立课程评价体系;
4.建立教学素材库。
物流与配送
郭海英
外贸单证实务
王平
4.教材建设
(1)结合学生就业,开发实训校本教材。
①进行《现代物流基础》、《物流与配送》、《外贸单证实务》3门核心课程相关教学资源的收集,确定建设进度。
②依据职业岗位要求,与企业专家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完成《现代物流基础》、《物流与配送》、《外贸单证实务》3门核心课程教学标准的制订。
③完善《现代物流基础》课程全套教学文件,包括课程标准、电子教案、试题库、专业书籍、资料和考核标准等。
④完成《现代物流基础》、《物流与配送》、《外贸单证实务》3门工学结合电子教案编写以及多媒体课件制作。
(2)进行双证书教育,将课程教学与资格认证相结合,实现两者的统一。
根据学校规定,物流专业的学生要考取物流员证书和单证员证书。
为使学生顺利通过证书考试,学校将开发既适合于教学又能保证学生顺利通过证书考试的物流员和单证员考试系列校本,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资格认证,打通双证融通的渠道。
(3)开发物流技能大赛专用教材,以技能大赛引领教学改革。
中职学校的教学内容以“必需、够用和实用”为基本要求,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很难把握它的尺度,但这一要求在技能大赛中却非常明确。
为此,学校将成立课题组围绕“技能大赛与教学改革”进行研究,开发物流大赛和单证大赛校本教材,对大赛的主要内容、主要走向及其对职校技能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进行分析,把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和大赛的前沿要求与企业用人需求等结合起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努力提高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水平。
5.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为了更好的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学校将根据实践情况建设《现代物流基础》、《物流与配送》、《外贸单证实务》和《物流仓储管理实训》等课程。
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是一个新专业,建设教学资源库具有重要意义,这将有助于培养大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促进物流管理教育资源的共享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提高物流管理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
“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主要致力于建设与物流管理专业相关的资源体系,以多种方式进行资料的收集、整合、编辑和存储,最终形成一个涵盖物流管理专业所有媒体信息的多媒体网络平台,实现系统化、规范化管理。
其建设思路为:
以物流管理专业的社会需求为导向,根据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就业岗位特点,基于实际工作场景、实际项目导向的办学模式,建立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体系,构筑物流管理专业所需的一切资源。
其具体内容如下图所示:
7.推行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旨在把学生融入有意义的项目任务完成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地学习、自主地进行知识的建构和能力训练。
物流实训项目学习法在阶段性实践教学和综合性实践教学中可以大量采用,要求学生在每次实训过程中,完成一个具有一定实际意义的项目。
学校将通过与仓储配送企业、商贸企业、制造企业、货运基地、港口企业和专业物流公司沟通协调,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提供的是现场实践环境,可以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实际物流项目,实现理论知识的实践转化,培养出具有一定操作技能的实用型人才,为学生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校内将建立物流系统仿真模拟实训中心、物流软件实训室,为学生提供仿真模拟实训、物流管理信息管理实训以及其他实训,这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又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
(三)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骨干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工作,经过2年建设,培养物流专业带头人1名,骨干教师3名,“双师型”教师达95%以上。
具体措施如下:
1.专业带头人培养
在现有教师中选拔1名中级职称的专业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到国内高校、企业进行培训或学习,每年至少一次到国内名校参观学习,更新专业建设理念,提高专业技术服务能力,成为业内比较有影响的名师。
专业带头人应掌握物流专业国内外的发展趋势,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能够统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工作,能主持一项区级以上科研专题研究,能承担一门优质核心课程的开发和教学任务,能够指导骨干教师团队。
2.骨干教师培养
在现有教师中选拔3名专业教师,到企业进修学习或实践,拓宽教师视野,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技术研发能力,成为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和科研横向课题研发的核心力量,能够指导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3.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在物流企业聘请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或高水平技术工人(技师、高级技师、技术能手)担任兼职教师(含校内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校外顶岗实习),同时对兼职教师进行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师职业规范培训,提高兼职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
4.“双师型”教师培养
制订专业教师管理制度,加强青年教师队伍的动手操作能力,每年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学习不少于一个月,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鼓励青年教师尽快掌握专业技能,参加技能等级考试并取得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并取得好成绩。
到2012年“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95%以上。
(四)校企合作
1.成立校企合作办学委员会,加强与企业的交流合作,推动校企合作向深层次发展
建立由政府主导、企事业单位广泛参与的校企合作办学委员会,选择与本专业有密切联系的大中型企业作为委员会成员,制订章程和规章制度,每年定期召开年会,让企业参与学校办学,邀请技术专家到校授课,派遣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
2.校内物流实训基地建设
在现有物流中心、运输、国际物流、物流技术和港口堆场物流五个实训室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物流中心实训基地,新建会计仿真模拟实验实习室,添置必备的教学实训软件,为学生在校内工学结合提供充足的实习场所。
到2011年12月,物流中心实训室将新建会计仿真模拟实验实习室,购置环众WPS仓储教学和比赛软件、全国中职师资物流技能比赛软件、DPS软件、DAS软件、RFID软件、第三方物流教学软件、物流单证制作系统、供应链比赛软件、RF软件、WEB客户查询平台、运输管理系统、订单录入比赛软件、物流理论机上考试系统,开发实训项目,编写实训讲义。
到2012年12月,进一步完善物流中心实训基地,建立并完善学生校内实训管理制度。
开发物流员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完成物流员职业培训认证标准中设备组装调试、故障诊断与维修培训及鉴定的标准文件,完成物流员模块培训指导书,进行物流员职业技能鉴定100人次。
3.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到2012年,学校在现有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再增加2家基地,满足学生实习实训的教学需求。
制订学生观摩、见习、实习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校外实习实训的作用,定期安排学生到基地观摩、见习和实习。
4.依托学生实习就业管理系统,建立科学合理的实习实训评价机制
加强校企合作共同管理,依托学生实习就业管理系统,对学生实习实训的安排、实习实训过程等进行规范化管理和科学化评价,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实践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合格人才。
(五)社会服务
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在对外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方面有所突破。
通过与企业交流平台的建设,加强信息交流与技术合作。
1.开展职业培训。
开展校企合作,为企业转岗职工再就业进行技术培训。
2.开展企业科技开发与技术服务。
3.支援西部职业学校,联合培养学生。
五、建设进度
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进度表:
重点专业名称
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
建设负责人:
王正华
建设内容
2011年12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12年12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人才
培养
模式
与
课程
体系
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预期目标:
实施“高一到企业参观,高二进企业见习,高三留企业顶岗”人才培养模式
验收要点:
1、建立“高一到企业参观,高二进企业见习,高三留企业顶岗”人才培养模式2、成立物流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3、制订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4、与实习见习企业签订协议书5、实行学分制管理6、制订人才培养方案7、推行项目教学法8、参加各级技能竞赛,力争好成绩
预期目标:
落实并完善“高一到企业参观,高二进企业见习,高三留企业顶岗”人才培养模式
验收要点:
1、落实并完善“高一到企业参观,高二进企业见习,高三留企业顶岗”人才培养模式2、增加一家实习见习企业并签订协议书3、增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4、继续实施学分制管理5、完善人才培养方案6、参加各级技能竞赛,力争好成绩
课程体系建设
预期目标:
构建技能提高、双证融合的课程体系,完成3门体现“工学结合”要求的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
验收要点:
1、构建以提高技能为主线、双证融合的课程体系2、进行《现代物流基础》、《物流与配送》、《外贸单证实务》3门核心课程相关教学资源的收集,确定建设进度3、依据职业岗位要求,与企业专家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完成《现代物流基础》、《物流与配送》、《外贸单证实务》3门核心课程教学标准的制订
预期目标:
修订完善技能提高、双证融合的课程体系建立课程教学标准,建设3门专业核心课程
验收要点:
1、修订完善技能提高、双证融合的课程体系2、按照职业标准,将岗位能力分解为若干个能力模块,结合生产实际和能力训练要求,开发相应的项目任务3、制定融合职业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能力训练模块考核标准、考核方法
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预期目标:
建设精品课程教学平台,完成物流专业教学资源库的规划、初步建立,收集资料,完善教学资料和标准。
验收要点:
1、建设精品课程教学平台2、采购物流教学方针软件并消化吸收3、完善《现代物流基础》课程全套教学资源,包括课程标准、电子教案、试题库、专业书籍、资料和考核标准等4、开发物流大赛训练校本教材
预期目标:
建成教学资源库,完善教学资料和标准
验收要点:
1、开发网络教学系统2、完善《物流与配送》、《外贸单证实务》2门课程全套教学资源,包括课程标准、电子教案、试题库、专业书籍、资料和考核标准等3、完善物流大赛训练校本教4、完成《现代物流基础》、《物流与配送》、《外贸单证实务》3门课程的多媒体课件编写
师资
队伍
建设
专业带头人培养
预期目标:
培养一名专业带头人
验收要点:
1、制定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2、到高校或企业培训学习3、主持开发区级以上科研课题4、主持建设一门精品课程5、指导培养一名青年教师
预期目标:
继续培养一名专业带头人,带领团队搞好教学工作
验收要点:
1、到高校或企业培训学习2、继续主持开发区级以上科研课题3、主持完成一门精品课程4、指导培养一名青年教师成为教学骨干
骨干教师培养
预期目标:
培养3名骨干教师,建立骨干教师队伍
验收要点:
1、制定骨干教师管理制度2、骨干教师到企业挂职或到高校学习3、参与开发区级科研课题4、参与精品课程开发5、指导青年教师6、参与教学资源库建设
预期目标:
继续培养3名骨干教师,成为教学主力军
验收要点:
1、骨干教师到企业挂职或到高校学习2、参与开发区级以上科研课题3、参与并完成一门精品课程4、参与社会服务活动5、参与核心课程建设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预期目标:
提高教师职业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考取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验收要点:
1、制定“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2、建设师资管理评估系统3、专业教师每年到企业挂职学习一个月4、专业教师到企业拜师学艺5、专业教师考取中高级专业技能资格证书
预期目标:
落实“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双师”型比例达95%以上
验收要点:
1、专业教师每年到企业挂职学习一个月2、继续落实专业教师拜师学艺制度3、专业教师考取中高级专业技能资格证书,比例达到95%4、聘请行业专家来校讲座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预期目标:
聘请兼职教师2人
验收要点:
1、制定外聘教师管理制度2、完善兼职教师教学档案
预期目标:
再聘兼职教师1人,建立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验收要点:
1.聘请高级职称、或高级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2.完善兼职教师库,包括名单、聘书、职称证书等复印件3、继续完善兼职教师教学档案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
预期目标:
依托校企合作办学委员会,加强与企业的交流合作,推动校企合作向前发展
验收要点:
1、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2、定期召开研讨会3、聘请企业专家来校进行技术讲座4、派遣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
预期目标:
加强与企业的交流合作,推动校企合作向深层次发展
验收要点:
1、增补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2、修订完善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制度3、定期召开研讨会4、定期聘请企业专家来校进行技术讲座5、派遣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预期目标:
建立并完善物流实训基地
验收要点:
1、建立物流实训基地设备管理制度2、制定学生校内实训管理制度3、新建会计仿真模拟实验室4、购置环众WPS仓储教学和比赛软件、全国中职师资物流技能比赛软件等教学软件5、开发实训项目,编写实训讲义6、完成实训教师的设备使用记录
预期目标:
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流 建设项目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