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全册表格式教案.docx
- 文档编号:28431423
- 上传时间:2023-07-13
- 格式:DOCX
- 页数:112
- 大小:75.38KB
春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全册表格式教案.docx
《春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全册表格式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全册表格式教案.docx(1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春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全册表格式教案
2019春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全册表格式教案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
学校
学科数学教案
二年班
执教者
二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面向”为指针,以唯物辩证法为基础的指导思想,以现代教学理论和心理学为依据,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适应数学学科特点与儿童特点,教与学,因材施教。
二、教学内容
一、数据收集整理六、有余数的除法
二、表内除法
(一)七、万以内数的认识
三、图形的运动
(一)八、克和千克
四、表内除法
(二)九、数学广角
五、混合运算十、总复习
三、教学目标
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能用乘法口诀求商。
能认读万以内的数,正确计算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学会用除法解决问题,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在图形中找规律。
四、方法措施
学生易对具体、生动、鲜明的形象产生兴趣,在教学中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理解、记忆、应用能力。
要充分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迁移,全面教学与分层教学相结合。
教材分析
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的数的组成,会比较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数的大小,近似数。
了解除法的含义;能熟悉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辨认锐角、钝角;认识质量单位,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通过活动感受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教学的实际应用。
本册教材注意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利用各种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现实的数学探究活动以及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逐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创新的意识,逐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可以将这两个单元整合起来,学过《表内除法》后,学生已熟练地掌握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在表内除法中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自己探索,练习所有的表内除法题的计算方法。
这样安排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的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理解,迁移能力,还可以省时。
培养学生的辨别、分析及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及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乐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培养学生的互相合作、独立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学生情况分析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第一周
2.29---3.6
一、数据收集整理(3)
3
第二周
3.7---3.13
二、表内除法
(一)(14)
1、除法的初步认识
4
第三周
3.14---3.20
1、除法的初步认识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4
第四周
3.21---3.27
4、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整理和复习
4
第五周
3.28--4.3
单元测试
三、图形的运动(6)
4
第六周
4.4--4.10
三、图形的运动
3
第七周
4.11---4.17
三、图形的运动
四、表内除法
(二)(10)
4
第八周
4.18---4.24
四、表内除法
(二)
4
第九周
4.25--5.1
4、表内除法
(二)
五、混合运算(5)
4
第十周
5.2---5.8
五、混合运算
4
第十一周
5.9--5.15
六、有余数的除法(6)
4
第十二周
5.16---5.22
六、有余数的除法
7、万以内的认识(10)
4
第十三周
5.23---5.29
七、万以内的认识
4
第十四周
5.30---6.5
七、万以内的认识
3
第十五周
6.6---6.12
7、万以内的认识
8、克和千克
(2)
4
第十六周
6.13---6.19
九、数学广角——推理(3)
4
第十七周
6.20---6.26
十、总复习(4)
4
第十八周
6.27---
期末考试
教学进度
第一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统计的基本知识的。
为了让学生能了解学习统计的必要性,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通过参与有趣的调查活动,使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了解调查的方法,学习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二、目标导向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
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统计图(一格代表五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
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
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课时安排
本单元建议用3课时进行教学。
第1课时
课时内容
调查、记录和整理
课型
新授课
个性修改一
课时目标
1、使学生体验调查和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在具体的统计过程中,体会记录数据方法的多样性,优化记录方法;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意识。
课时
重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抽样调查的合理性,能正确填写统计表。
师生活动
问题情景,导入新课1、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问:
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你们测量过体重吗?
测量了几次?
读一年级刚入学时,你测量的体重是多少?
(学生自由汇报各自的体重情况)
怎样才能让大家一看就明白我们班所有人的体重情况呢?
二、活动体验,探究新知1、电脑出示统计表(1):
体重(千克)15以下16~2021~2526~3031以上人数
师:
现在我们就用“正”字记录法来统计一下刚入学时的体重(集体活动)2、活动结束后,师生共同将收集的数据整理后填入表格中。
3、二年级时,我们的体重有什么变化呢?
电脑出示统计表(2)
体重(千克)15以下16~2021~2526~3031以上人数
集体进行统计活动,并将结果填入表中。
4、讨论:
如果想把两年的体重数据填入一个统计表中,该如何表示呢?
学生讨论后,在黑板上出示表格(3):
(单位:
千克)
5、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填空,然后小组合作交流。
指名上台在黑板上填写数据。
6、引导观察讨论大屏幕上的两个单式统计表与黑板上的复式统计表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7、观察复式统计表,回答问题。
(1)一年级时,体重在( )千克的人最多(2)二年级时,体重在( )千克的人最多
8、你还能发现什么?
先在小组交流,后指名在全班汇报。
9、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组织学生对体重过轻或过重的学生提些合理的建议等。
三、整理数据,巩固练习
出示“做一做”,练习情景图。
1、交流图上的小朋友参加了哪些课外活动?
一班的同学参加各项课外外小组活动人数的情况是怎样的?
你参加了哪项课外活动?
2、讨论:
怎样收集我们班参加课外活动人数的数据?
3、活动、统计数据。
4、整理数据并把数据填入复式统计表中。
5、讨论并回答统计表后面的四个问题。
四、汇报收获,回顾总结
这节课我们干了什么?
(板书课题)你有什么收获?
个性修改二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课时内容
调查、记录和整理
课型
练习课
个性修改一
课时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表现数据。
2、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1格表示5个单位的表现形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
课时
重难点
体验统计的过程,能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师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
师: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车,各种车辆每天都在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服务。
(播放录像)同学们请年,这是一条道路上过往车辆的录像片,请同学们帮助记录一下其中四种车辆的数量。
二、探究新知1、组织记录:
(1)给学生统计表(记录单)
种类轿车面包车客车货车辆数(2)组织学生第一次记录:
记录完后,问:
在观看录像时,你是如何记录四种车辆的数量的?
交流完说明用画“正”字的方法又快又方便。
(3)第二次播放录像,学生记录。
问:
全部记清的同学举手?
讨论:
怎样记录才能又快又准确呢?
强调说明分组合作记录,每人记录一种车辆的数量。
(4)再次记录四种车辆的数量。
(5)汇报后,整理数据并填入统计表。
2、学会制作统计图。
(1)分组讨论:
如果用每个 表示2辆汽车,最多要画几个格?
太麻烦了,怎么办呢?
讨论后得出结论:
用1个 表示5辆车比较合适。
(2)师生共同完成以一格代表五个单位的统计图的制作。
先让学生独立绘制,指名上台涂色绘制,然后共同订正。
(3)在书上完成例1统计图1、2、3小题,指名口答。
(4)组织讨论:
20分钟后第一辆车最有可能是哪一种车?
为什么?
3、师生总结绘制用1格表示5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三、形成应用
1、独立完成“做一做”。
2、完成练习第1~3题。
四|、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个性修改二
板书设计:
第3课时
课时内容
练习一
课型
练习课
个性修改一
课时目标
1、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并进行简单的分析。
2、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如何收集信息,如何简单地整理和分析数据。
课时
重难点
体验统计的过程,用简单的方法整理和分析数据。
师生活动
问题情境
师:
同学们,我们已经把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学完了,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意见与大家分享吗?
自主探究
师:
前面的学习都是关于统计的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呢?
跟大家交流一下。
同学们学到的知识还真不少,谁能帮老师解决下面的问题呢?
(解决教材第五题)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解体情况,对于有困难的学生适时指导,最后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总结提升
师:
同学们发现了没有,生活中关于统计的知识还有很多,需要细心的你去留心观察。
个性修改二
板书设计:
单元反思
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有:
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实际问题。
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两个层次:
第一,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合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
第二,在“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用口诀求商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
解决问题是结合除法计算出现的。
首先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孕伏解决问题的内容。
然后在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编入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和需要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
二、目标导向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课时安排
本单元建议用14课时进行教学。
第1课时
课时内容
平均分
课型
新授课
个性修改一
课时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
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
重难点
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师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
1、谈话导入,实际操作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
老师要送给你们。
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
(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
(2)、各小组动手操作
(3)、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
2、观察问题
(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观察汇报。
(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
(4)、学生自己取名。
3、出示课题
(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板书课题)
(2)、小朋友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
(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
(4)、学生交流、汇报
二、实际操作,学习平均分
1、教学例2:
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怎样分?
有几种分法?
(1)、论分配方案。
(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
(3)、学生汇报分法。
(4)、你喜欢哪种分法?
为什么?
2、分一分:
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应是多少根?
(学生动手分一分)
3、完成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
(让学生圈一圈,并说出自己的分法。
)
三、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
1、练习第2题。
(1)、肯定第二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
(2)、引导学生观察第3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
要使它符合题意应该怎样做?
(3)、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2、实践活动:
插花活动
3、列举生活中平均分的实例。
四、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
个性修改二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课时内容
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课型
新授课
个性修改一
课时目标
1、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
2、通过操作、交流,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初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的意识。
课时
重难点
1、在实践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师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1、小朋友你们喜欢春游吗?
喜欢去哪里春游?
2、出示春游租船问题的情景图。
(不显示解决问题的办法)
师:
瞧!
图中的小朋友也去春游啦!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画面,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图中的小朋友碰到了什么问题?
3、学生观察画面,交流信息。
二、探求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1、学习例3。
出示例3主题图。
2、分组探讨解决“租几条船”。
师:
你能应用你收集的信息帮他们解决租船问题吗?
你有什么办法?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后交流本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结果。
3、全班交流反馈,及时评价。
4、小节: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求24里面有几个4,24里面有6个4,就需要6条船。
三、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1、课本“做一做”。
问:
图中的小熊在做什么?
小熊在思考什么问题?
你能帮小熊分分看。
2、练习第4、5题。
(1)、第4题。
出示分萝卜的情景图。
师:
仔细观察画面,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和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教露分的过程和结果。
(3)、第5题。
四、开放题。
1、学生独立操作。
(1)、用15个方木块摆5个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用()个木块。
(2)、每个长方体用3个木块,可以摆()个长方体。
思考:
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2、学生在生活中找出用平均分的例子,在小组里交流分享。
五、课堂总结
个性修改二
板书设计:
第3课时
课时内容
除法的初步认识
课型
新授课
个性修改一
课时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
3、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课时
重难点
1、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师生活动
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
1、谈话,出示情景图。
2、提出问题:
大熊猫想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
每盘应放几支?
请小朋友想一想。
3、开展活动,解决问题。
(1)、指名请学生上台演示。
鼓励学生有多种分法:
可以是一支一支分的,也可以是两支两支分的或三支三支分的。
但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支竹笋。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二、学习新知
1、引入除法
谈话:
刚才我们通过平均分帮助大熊猫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
揭示课题。
除法
问:
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三支,每盘放得同样多,是平均分吗?
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2、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
(1)、以前我们学过加、减、乘法,它们都有各自的符号,今天老是再给你们介绍一个符号,它就是“÷”,读作:
除号。
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
(2)、学生练习书写除号。
(3)、解决熊猫分竹笋的算式写法。
12÷4=3,读作:
12除以4等于3。
3、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
让学生吧12支竹笋分别平均分成两份,平均分成三份,并一一写出除法算式,再读一读。
三、应用,加深理解
1、课本“做一做”
2、挑战园地:
四、课堂总结。
个性修改二
板书设计:
第4课时
课时内容
除法的初步认识
课型
新授课
个性修改一
课时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继续学习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时
重难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师生活动
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
1、谈话,出示例5情景图。
(1)、要求仔细观察,看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2)、熊妈妈是怎样分竹笋的?
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
(3)、学生动手操作后教师课件演示熊妈妈分竹笋的过程,再列出算式。
2、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为什么这个算式也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二、学习新知
1、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1)、除法算式中的三个数你能帮它取个名字吗?
(2)、先让学生自己取,然后请学生看书学习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请学生对照算式与情景,说说算式中各数所表示什么?
3、思考:
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妈妈的这两个问题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学生思考、比较、讨论。
三、应用,加深理解
1、课本“做一做”。
2、挑战园地:
(1)、练习第4、5题。
先让学生画圈一圈进行平均分,分后再填写算式。
(2)、练习第6题:
先让学生看图,叙述平均分的要求,再让学生动手圈一圈,圈好后填写算式,最后让学生对照图说一说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四、课堂总结。
指学生说一说。
个性修改二
板书设计:
第5课时
课时内容
练习课
课型
练习课
个性修改一
课时目标
1、进一步体验除法算式与生活实际的密切练习。
2、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分一分”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时
重难点
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进一步理解掌握除法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师生活动
一、谈话引入
1、谈话: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我们从身边找一找数学,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吧!
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数学,能否举出例子来?
2、学生举例。
3、自己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
二、展开学习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第10题。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第8题。
三、拓展应用,加深理解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第9题。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的思考题。
3、引导学生完成练习第7题。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个性修改二
板书设计:
第6课时
课时内容
用乘法口诀求商
(一)
课型
新授课
个性修改一
课时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自己得出除法算式的商;通过比较分析的思维过程,使学生体验到可以用多种方法求商,感受到用口诀求商的简便;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课时
重难点
使学生学会求商的方法。
师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出示例1放大图,讲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故事。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看图,思考问题:
小猴摘了几个桃子?
猴妈妈准备分给几只小猴?
2、动手操作,探究方法。
(1)、各小组动手分一分,并说说分的过程。
(2)、小组合作,交流方法。
3、我们通过分一分知道了可以分给4只小猴。
如果我们不动手分,那该怎样想呢?
4、学生交流想法。
5、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6、12÷3的商是几?
你是怎样算的?
7、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8、小结。
三、拓展应用,加深理解
1、引导学生完成“做一做”第1题。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第1题。
学生认真观察图,说说图意。
然后独立完成。
3、引导学生完成练习第2、3题。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个性修改二
板书设计:
第7课时
课时内容
用乘法口诀求商
(二)
课型
新授课
个性修改一
课时目标
1、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2、能运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3、在游戏中巩固知识并激发学习兴趣。
课时
重难点
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师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出示主题图:
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2、指名汇报。
二、探索学习
1、教学例2
(1)、引导学生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2)、学生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教师板书。
*每行栽4棵,栽了6行,一共栽了多少棵?
*一共栽了24棵,每行栽了4棵,可以栽多少行?
*一共栽了24棵,栽了6行,平均每行栽多少棵?
2、你会列式吗?
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说说商是几,你是怎么算的?
比较总结求商的方法。
4、小结:
可以用乘法口诀求商。
仔细观察都用哪些乘法口诀求商?
通过比较这些除法算式求商的方法发现规律。
三、拓展应用,加深理解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第4题。
要求学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人 小学 年级 数学 下册 教学计划 表格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