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
- 文档编号:28423917
- 上传时间:2023-07-13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143.66KB
陕西省西安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
《陕西省西安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西安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陕西省西安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最新】陕西省西安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化学对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以下认识不正确的是()
A.开发和使用新能源可以缓解化石燃料紧缺的局面,并能减少雾霾
B.研发和推广可降解塑料可以降低“白色污染”
C.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可以调节我国南北水资源不均衡的现状
D.大量开采金属矿物可以提高金属的产量
2.以下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
溶解氯化钠
B.
加入铁钉
C.
氢气验纯
D.
检查装置气密性
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居家人员定期测量体温,下列有关水银体温计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体温计中的汞属于金属单质
B.体温计中的汞在常温下为液体
C.当温度升高时,汞分子运动剧烈,当温度降低时,汞分子运动减缓
D.体温计能够测量体温的原理是温度能够改变汞原子之间的间隔
4.以甲为原料制取丁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
对该反应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转化①是分解反应,转化②是化合反应
B.转化①反应中甲、乙、丙的粒子个数比为1∶1∶2
C.甲、乙、丁都属于有机物
D.转化②中乙、丁的质量比为8∶7
5.分析下列化学反应,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A.反应物都是单质,生成物都是氧化物
B.都可以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反应都放出大量热
C.反应中都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D.生成物都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
6.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归纳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变化观
B.守恒观
①燃烧是化学变化,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②有些化学变化没有明显的外在现象
①质量守恒的原因是化学反应中原子和分子的种类、质量不变
②某物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C.粒子观
D.分类观
①金刚石、石墨是由原子构成的,C60是由分子构成的
②阴离子的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
①冰水混合物和干冰都属于纯净物
②反应
中没有涉及单质和碱
A.AB.BC.CD.D
7.下列实验方案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分离铁粉、铜粉和氧化铜粉
先用磁铁吸引,再将剩余物在空气中加热
B
除去氯化镁溶液中的少量硫酸镁
滴加适量的硝酸钡溶液后过滤
C
区别氢氧化镁、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四种固体
加水,观察,测液体温度
D
检验氢氧化钙是否变质及变质程度
加水,搅拌,静置后滴入酚酞溶液,观察
A.AB.BC.CD.D
8.向盛有一块铝片的容器中加入稀盐酸,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该铝片没有打磨
B.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0~c段容器内液体的质量一直增大
D.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两种
二、填空题
9.【最新】12月18日人民网发布了我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最新的化肥和农药利用率数据,数据表明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成为各地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
(1)水稻、玉米、小麦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
(2)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的意义是_____。
(3)小麦生长过程中发现叶色发黄和易倒伏,需要补施的化肥是_____(填化肥类别)。
(4)区分NH4Cl和K2SO4的方法是_____。
10.我国科学家研制的一种新型石墨烯-铝电池。
如图是碳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画出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A粒子符号是_。
(2)A、B、C三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填字母,后同);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
(3)A、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
11.下表为侯氏制碱法中部分物质的溶解度。
温度/℃
10
20
30
40
溶解度
NH4Cl
33.2
37.2
41.4
45.8
NaCl
35.8
36.0
36.3
36.6
NaHCO3
8.2
9.6
11.1
12.7
(1)在表内温度范围内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最小的是_____。
(2)在侯氏制碱法的某一个工艺流程中,溶液中只有表中三种物质,在相同的温度下首先析出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
如果要使混有少量氯化钠的氯化铵溶液析出氯化铵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
(3)40℃时将一定质量的氯化铵溶液按图进行操作:
40℃时该氯化铵溶液是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图中的n的数值是___________。
12.【最新】12月18日我国首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号”交付海军。
(1)“山东号”航母的甲板要求承受舰载机起落强烈的撞击和摩擦,制作甲板的钢材应具有的性质是_____。
(2)如图是铁的锈蚀实验:
四支试管中,铁钉生锈由快到慢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填试管序号)。
(3)舰载机使用了铝镁合金,为验证铝与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分别将打磨过的铝条和镁条插入稀盐酸中,观察到镁比铝反应剧烈,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三、实验题
13.某碳酸氢钠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铵,为测得碳酸氢钠的含量设计以下两个方案(已知:
碳酸氢钠与碱反应生成碳酸钠)
方案一:
取样品mg,滴加足量稀盐酸,测量收集到的生成的气体质量。
方案二:
取样品mg,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测量生成沉淀的质量。
(1)方案一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2)方案二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加入硝酸的目的是除去碳酸氢钠
B、可以用稀盐酸代替稀硝酸
C、反应生成的沉淀要经过洗涤,干燥
(3)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通过其他两条途径也可以达到目的,方案是:
取样品mg,①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测量收集到的______(填化学式)质量;②加入过量的_____溶液后,测量生成沉淀的质量。
14.实验室部分仪器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和收集氧气需要补充的玻璃仪器和用品是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
(2)组装一套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较多量氧气的反应装置,应该选图中的_________(填字母);选择该装置的依据是_________。
(3)收集二氧化碳应该选用装置G,不选用其他收集装置的原因是_________;对收集到的二氧化碳进行验满的操作是_________。
四、科学探究题
15.草酸晶体(H2C2O4∙xH2O)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透明晶体。
草酸晶体受热分解时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草酸晶体受热分解的产物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
(提出问题)草酸晶体受热分解的生成物是什么?
(猜想假设)根据草酸晶体的化学式,同学们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
二氧化碳、氢气、水猜想二:
水、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讨论分析)通过讨论一致认为猜想一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
(实验探究)同学们设计了如下装置:
(1)将A与E连接,观察到_____,草酸分解产物中有水。
(2)将A与B连接,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
(3)将装置按A→D→C→F→B→G的顺序连接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_,说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有一氧化碳。
(实验结论)猜想二正确
(反思与评价)[实验探究](3)中点燃酒精灯前的操作是_。
(拓展与交流)如要计算草酸中x的值,需要测定的数值是_。
五、计算题
16.为测定硫酸铜与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溶质硫酸铜的质量分数,取该溶液100g,再将120g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分6次加入到该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测得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g
20
20
20
20
20
20
生成沉淀物的质量/g
1.96
3.92
5.88
7.84
9.8
9.8
(1)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过程中的现象是:
。
(2)该混合溶液中溶质硫酸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因为化石燃料在自然界的储量是有限的且不可再生,化石燃料使用过程中会生成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和烟尘,这些排放物容易造成雾霾天气,而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没有有害气体和烟尘排放,所以开发和使用新能源可以缓解化石燃料紧缺的局面,并能减少雾霾,选项A正确;
B、因为过去使用的传统塑料在自然界不易降解,所以容易造成“白色污染”,因此研发和推广可降解塑料可以降低“白色污染”,选项B正确;
C、我国的水资源特点是南多北少,因此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可以调节我国南北水资源不均衡的现状,选项C正确;
D、自然界中金属矿物的储量有限且不能再生,不能为了提高金属的产量而盲目开采,应有计划、合理的开采矿物,严禁乱采矿,选项D不正确。
故选D。
2.C
【详解】
A、氯化钠的溶解应该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中进行,该实验中量筒只能用来量取溶剂水的体积,选项A不正确;
B、向试管中加入铁钉这样密度较大的固体,应该先把试管横放,将铁钉放在试管口,再把试管慢慢的竖立起来,使铁钉缓缓地滑到试管底部,以免打破试管,选项B不正确;
C、因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氢气验纯时收集有氢气的试管口要向下,管口靠近酒精灯的火焰点燃,如果声音很小,说明氢气较纯,选项C正确;
D、如图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没有浸没在液面以下形成液封,因此当推注射器的活塞时,气体进入锥形瓶内,气体会从长颈漏斗中逸出,无法判断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选项D不正确。
故选C。
3.C
【详解】
A、汞元素是金属元素,由汞元素组成的汞单质,具有金属特征,属于金属单质,选项A正确;
B、因为汞的熔点只有-38.87℃,所以常温下呈液态,选项B正确;
C、汞是金属,它是由汞原子构成的,不是由分子构成的,当温度升高时,汞原子运动剧烈,当温度降低时,汞原子运动减缓,选项C不正确;
D、温度的改变,能使汞原子之间的间隔大小发生改变,导致汞体积发生改变。
因此体温计能够测量体温利用的原理就是温度能够改变汞原子之间的间隔大小,选项D正确。
故选C。
4.B
【详解】
A、根据题中图示,乙分子中含有氧原子,而甲的分子中不含氧原子,故氧气是反应物,因此转化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不符合分解反应的特征,不属于分解反应;转化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
选项A不正确;
B、图中甲是CH4,乙是CO,丙是H2,根据转化①的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就是参加反应的这些物质的粒子个数比,因此反应中甲、乙、丙的粒子个数比为1∶1∶2,选项B正确;
C、有机物都是含碳化合物,但少数含碳化合物如一氧化碳等具有无机物的特点,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
故甲、丁是有机物,而乙是无机物,选项C不正确;
D、根据转化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乙和丁的质量比为:
(2×28)∶(2×32)=7∶8,选项D不正确。
故选B。
【点睛】
要准确判断转化①的反应类型,就必须认真分析甲、乙、丙三种物质分子的构成,从中会发现乙分子中含有氧原子,而甲的分子中不含氧原子,结合图示就能判断出氧气不是反应条件而是反应物,因此转化①的反应类型不是分解反应。
5.C
【详解】
A、根据题中提供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③中反应物CO是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不是单质,选项A不正确;
B、铁丝、铝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反应物①②必须在氧气中进行,选项B不正确;
C、因为三个反应中都有单质参加反应,反应中都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选项C正确;
D、反应③的生成物是CO2,CO2不能和稀硫酸反应,选项D不正确。
故选C。
6.B
【详解】
A、①燃烧是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反应过程中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比如车胎爆炸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②有些化学变化过程中有明显的现象,如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有些化学变化过程中没有明显的现象,如稀盐酸和氢氧化钠稀溶液反应就无明显现象。
选项A正确;
B、①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原因是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没有发生变化,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变化;②某物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只能说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这是因为燃烧时参加反应的氧气中不含碳元素和氢元素,所以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水中的氢元素一定来自于该可燃物,而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如果没有提供具体的实验数据就不能确定可燃物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选项B不正确;
C、①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金刚石、石墨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但这两种物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C60是由分子构成的,一个C60分子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
②带负电的原子叫做阴离子,是原子得到电子后形成的,因此阴离子的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
选项C正确;
D、①冰是固态水,冰水混合物是固态水和液态水组成的,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属于纯净物。
②反应
中,碳酸钙、氯化钙属于盐,盐酸属于酸,水和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没有涉及单质和碱。
选项D正确。
故选B。
7.C
【详解】
A、分离铁粉、铜粉和氧化铜粉,如果先用磁铁吸引,可分离出铁粉,剩余物是铜粉和氧化铜粉,再将剩余物在空气中加热,铜粉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最后得到的全部是氧化铜,没有能分离出铜粉,该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B、除去氯化镁溶液中的少量硫酸镁,滴加适量的硝酸钡溶液后,硫酸镁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硝酸镁,硝酸镁易溶于水,所以过滤得到的溶液中带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镁,该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C、向氢氧化镁、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四种固体中加水,观察现象,测量液体温度。
因为氢氧化镁固体难溶于水,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氯化钠溶于水无明显吸热、放热现象,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所以加水后,如果固体不溶,则该固体是氢氧化镁;对用来做对比实验的水和另外三种溶液测量温度,如果温度上升,则为氢氧化钠;如果温度无明显变化,则为氯化钠;如果温度下降,则为硝酸铵。
该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钙在空气中能和二氧化碳反应变质生成难溶于水的碳酸钙,检验氢氧化钙是否变质及变质程度,如果加水,搅拌、静置后观察到有固体沉淀,不能说明氢氧化钙一定变质,因为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所以如果实验中没有用足量的水溶解,部分氢氧化钙固体也能沉淀出来,因此不能凭是否有沉淀物来判断是否变质;当然滴入酚酞溶液,如果不变色,则全部变质,如果变红,可以说明氢氧化钙没有变质或部分变质,因此该实验无法区分氢氧化钙没有变质或部分变质这两种情况。
该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除去氯化镁溶液中的少量硫酸镁,滴加适量的硝酸钡溶液后过滤,虽然除去硫酸镁,但带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镁,不符合除杂原则。
应该选择的试剂是适量的氯化钡溶液。
8.B
【详解】
A、从图中可知,0~a段没有生成氢气,因为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空气中和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加入盐酸后盐酸首先与氧化铝反应,没有氢气生成,所以0~a段没有生成氢气,说明加入的盐酸首先是和铝片表面的氧化铝反应,这就说明该铝片在加入盐酸之前没有打磨,选项A正确;
B、a~b段发生的反应是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其化学方程式是:
,题中所给化学方程式中,氯化铝的化学式书写错误,选项B不正确;
C、0~a段容器内,随着盐酸的加入,氧化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没有气体生成,液体的质量为加入的盐酸质量与参加反应的氧化铝质量之和,液体质量一直增大;a~b段发生的反应是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但生成的氢气质量小于加入的盐酸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铝的质量之和,液体质量也一直增大;b~c段容器内,反应已经结束,但随着盐酸的加入,液体质量也一直增大。
因此0~c段容器内液体的质量一直增大,选项C正确;
D、因为0~a段,发生的是盐酸和氧化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a~b段发生的反应是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b~c段加入的盐酸没有反应,所以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两种:
AlCl3和HCl。
选项D正确。
故选B。
9.糖类减少化肥农药对农产品和环境的污染复合肥各取少量样品,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如果有氨味(或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则该样品为NH4Cl;如果无明显现象,则样品为K2SO4
【详解】
(1)因为水稻、玉米、小麦是植物的种子,植物的种子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所以水稻、玉米、小麦富含的营养素是糖类。
(2)化肥中常含有一些重金属元素、有毒有机物和放射性物质,农药本身就是有毒物质,这些物质的使用会对农产品和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的意义是:
减少化肥农药对农产品和环境的污染。
(3)小麦生长过程中发现叶色发黄是缺氮的表现,易倒伏是缺钾的表现,因此需要补施的化肥中既要含有氮,又要含有钾,因此属于复合肥。
(4)因为铵盐能和碱性物质反应生成氨气,氨气有刺激性气味,而硫酸钾不能和碱性物质反应生成氨气,所以区分NH4Cl和K2SO4的方法是:
各取少量样品,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如果有氨味(或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则该样品为NH4Cl;如果无明显现象,则样品为K2SO4(合理即可)。
10.
Al3+A、BA、CAl2S3
【详解】
(1)碳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核外有6个电子,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A粒子核内有13个质子,核外有10个电子,是铝离子,一个铝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其符号是:
Al3+。
(2)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从图中可知,A、B两种粒子核内质子数都是13,属于同一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8的电子层结构是相对稳定结构,从图中可知,A、C两种粒子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因此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A、C。
(3)A表示的是Al3+,显+3价,C表示的是S2-,显-2价,因此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Al2S3。
11.NaClNaHCO3降温结晶(或冷却结晶)不饱和3.8
【详解】
(1)根据题中表格提供的数据,在表内温度范围内,NH4Cl的溶解度从33.2g增大到45.8g,NaCl的溶解度从35.8g增大到36.6g,NaHCO3的溶解度从8.2g增大到12.7g,因此随温度变化最小的是:
NaCl。
(2)在侯氏制碱法的某一工艺流程中,溶液中的三种物质NaCl、NH4Cl、NaHCO3在相同的温度下,NaHCO3的溶解度最小,所以首先析出的物质是:
NaHCO3;因为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NH4Cl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增大且相对较大,所以如果要使混有少量氯化钠的氯化铵溶液析出氯化铵晶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降温结晶(或冷却结晶)。
(3)根据图示,从20℃降温至10℃,烧杯中析出晶体质量为:
12.0g-8.0g=4.0g,而氯化铵从20℃降温至10℃,溶解度由37.2g变为33.2g,减小4g,据此可以确定烧杯中溶剂水的质量为100g,因为40℃降温至30℃,烧杯内析出晶体质量为ng,此时烧杯内溶液为30℃的饱和溶液,根据溶剂水的质量为100g,可以推出30℃降温至20℃时,析出的晶体质量为:
41.4g-37.2g=4.2g,因此8.0g-ng=4.2g,解得n=3.8。
根据40℃和3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差值:
45.8g-41.4g=4.4g,因为溶液中溶剂水的质量为100g,所以40℃时如果该氯化铵溶液为饱和溶液,降温至30℃应该析出4.4g晶体,而40℃时该氯化铵溶液降温至30℃只能析出晶体3.8g,因此40℃时该氯化铵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12.强度高、硬度大D、C、B、A
【详解】
(1)因为“山东号”航母的甲板要求承受舰载机起落强烈的撞击和摩擦,只有强度高的钢材能承受强烈的撞击,只有硬度大的钢材能承受剧烈的摩擦,所以制作甲板的钢材应具有的性质是:
强度高、硬度大。
(2)图中所示铁的锈蚀实验,D中盛有食盐水,食盐能加快铁钉生锈,铁钉部分在空气中,部分浸没在食盐水中,铁钉既与氧气接触,又与水接触,还有食盐存在,生锈最快;C中铁钉部分在空气中,部分浸没蒸馏水中,铁钉既与氧气接触,又与水接触,生锈较快;B中铁钉虽然完全浸没在蒸馏水中,但试管口敞开,随着氧气的溶解,水中氧气含量增加,铁钉逐渐生锈;A中充满蒸馏水且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氧气不能进入,铁钉虽然跟水接触,但因为没有氧气存在,所以基本不能生锈。
故四支试管中的铁钉生锈,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D、C、B、A。
(3)因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镁排在氢前面,所以镁能置换出盐酸中的氢,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其化学方程式为:
。
【点睛】
影响铁锈蚀的条件有很多,除了氧气和水外,食盐水等盐溶液也能加快铁的锈蚀。
13.NaHCO3+HCl=NaCl+H2O+CO2↑A、CNH3氢氧化钡(或氢氧化钙)
【详解】
(1)方案一利用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氯化铵不能和稀盐酸反应的原理,通过测得反应中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从而求出碳酸氢钠的质量,进一步得出碳酸氢钠的含量。
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HCO3+HCl=NaCl+H2O+CO2↑;
(2)方案二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
方案二是通过测量硝酸银和氯化铵反应生成的氯化银沉淀的质量,然后根据氯化银的质量求出氯化铵的质量,进一步得到碳酸氢钠的质量,最后得出样品中碳酸氢钠的含量。
A、在这个方案中,必须加入硝酸除去样品中的碳酸氢钠,因为碳酸氢钠和硝酸银也会生成沉淀,会干扰氯化银质量的测量,所以加入硝酸的目的是除去碳酸氢钠,说法正确;
B、该方案中不可以用稀盐酸代替稀硝酸,因为稀盐酸中含有氯离子,使得测出的氯化铵质量偏大,所以该说法不正确;
C、因为氯化银沉淀从溶液中过滤出来时,氯化银沉淀的表面附着有硝酸钠、硝酸铵等盐的溶液,如果不洗涤、干燥,测得的沉淀质量偏大,所以反应生成的沉淀要经过洗涤,干燥,该说法正确。
(3)①因为氯化铵和氢氧化钠溶液等碱性物质反应能生成氨气,所以也可通过取样品mg,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测量收集到的NH3质量,然后根据氨气质量求出氯化铵的质量,进一步得到碳酸氢钠的含量;②因为碳酸氢钠能和氢氧化钡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或碳酸钙沉淀),所以也可通过取样品mg,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测量生成沉淀的质量,从而求出碳酸氢钠的质量,得出样品中碳酸氢钠的含量。
【点睛】
要测定含有少量氯化铵的碳酸氢钠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既可以利用碳酸氢钠的性质,直接测出碳酸氢钠的质量,然后计算出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也可以利用氯化铵的性质,先测出氯化铵的质量,然后计算出碳酸氢钠的质量,最后计算出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14.酒精灯和一团棉花
B、E、I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不需要加热,锥形瓶容积较大,可以加入较多量过氧化氢溶液,实验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利用长颈漏斗随时添加过氧化氢溶液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又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不能采用向下排空气法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集满
【详解】
(1)因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所以图中缺少的玻璃仪器是:
酒精灯;又因为加热过程中高锰酸钾粉末易随氧气流进入导气管,在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陕西省 西安市 中考 化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