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中考语文复习冲刺文言文阅读复习.docx
- 文档编号:28408849
- 上传时间:2023-07-13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31.59KB
沪教版中考语文复习冲刺文言文阅读复习.docx
《沪教版中考语文复习冲刺文言文阅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中考语文复习冲刺文言文阅读复习.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沪教版中考语文复习冲刺文言文阅读复习
文言文阅读复习
考试要求:
《2010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考试手册》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考试目标是:
1、能默写规定范围内的文言诗文;2、掌握150个文言实词。
3、掌握“之、其、而、以、何、于”等虚词的常用意义和用法。
4、掌握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相关的文学和文化常识。
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
6、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7、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8、理解和把握诗词的具体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倾向。
上述八个目标,体现在中考语文试卷中,主要是四块内容:
一、古诗文默写;二、古诗词赏析;三、课内文言文理解;四、课外文言文理解。
此处就有关内容作些介绍。
一、古诗文默写
文言诗文默写是中考语文的传统题目,主要默写古诗文中有意境、有真情、有哲理、有文采、至今仍有生命力的名句,从目前情况来看,诗词的默写占大多数,文言散文的默写占少数。
一般由试题提示上句,要求对接默出下句;或提示下句,要求对接默出上句;也有提示两头,要求对接默出中间的句子;或提示中间的句子,要求对接默出两边的句子。
解此类题目的前提就是熟读牢记有关的诗文篇目。
例:
(1),决眦入归鸟。
(2)晴川历历汉阳树,。
(3)登斯楼也,则有,,,感极而悲者矣。
默写要求默写的内容与原文完全相符,多一字、少一字、错一字、倒一字都不行。
默写的基础是背熟,但这决不是生吞活剥般的死记硬背,而是在理解基础上的背诵,对诗文内容理解得越深,默写的失误就越小。
默写的前提就是熟读牢记有关的诗文篇目。
首先要细水长流复习,不能靠“临时抱佛脚”“毕全功于一役”,而要化整为零,细水长流。
一般可以先集中一些时间把需要背诵默写的篇目背出默出,然后再抓紧点滴时间,见缝插针地复背复默。
其次是音准词明朗读,一定要读准字音,明确词义,不读破句漏句。
读准字音才能把握词义,把握了词义才能理解句意,而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更有效地背诵。
第三是辨清字形背诵,避免一点一画的失误而导致错别字,影响得分。
最后是深入理解诗文,虽然目前没有理解性的默写,但对文言诗文仍然要求深入理解,理解得越深刻,背诵、默写的准确率就越高,也就越容易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文言文在生活中较少运用,客观上缺乏实践的环境,不下功夫熟读背诵是没有好办法学好的。
只有流利地读通句子,多读多背,才能增强语感,迅速领会文章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因此我国古代读书都十分强调诵读、背诵。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小时候读书以致“口舌成疮”;曹植在十岁时,就能背诵诗赋十万言。
可见,学好文言文,熟读背诵是一条基本的方法。
熟读背诵,不仅可以积累词句方面的语言材料,理解文章内容,感受古人丰富的的感情、深邃的思想,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进而培养自身高尚的情操,还可以学习古人谋篇布局的方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水平。
二、课内文言文理解
有关文言课文的考查,从目前上海中考情况来看,有这样几类考点:
一、文言课文的作品、作者的基本情况;二是对课文中有关句子的理解;三是对内容的把握和篇、段主题的归纳(即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当然,这里不只限于回答是什么,而且还要挖掘一下原因、理由,回答一些为什么,甚至要有一些自己的体验。
由于文言诗文的默写和实词解释已另有题目,所以,具体的课文内容考查,不再设这两类题目。
一、文言课文的作品、作者的基本情况
此处的作品基本情况主要指课内所学的文言片断选自什么课文(文章),课文选自什么书;作者基本情况指作者的姓名、文学流派、生活时代等文化信息。
常见的题目为“引文选自《》,作者是朝的”,课文中涉及的著名作家、作品的一般知识,主要依赖于平时的认真学习和课内外广泛而大量的诗文阅读。
如果课内文言文学得扎实,这类题目是很容易解答的。
当然,在一定量的积累的基础上,应学会分类整理,把教材中的文言重点篇目的作家、作品的有关内容列表整理,熟读巧记,使自己的文学常识成为理性的知识。
考生可根据所学课文,自行绘制一张表格,如:
序号
篇名
出处
作者
作者简况
1
陋室铭
《全唐文》
刘禹锡
唐代哲学家、文学家
2
爱莲说
《周元公集》
周敦颐
北宋哲学家
3
橘逾淮为枳
《晏子春秋》
晏婴
春秋时齐国政治家
……
28
出师表
《诸葛亮集》
诸葛亮
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29
捕蛇者说
《柳河东集》
柳宗元
唐代文学家
30
登泰山记
《惜抱轩诗文集》
姚鼐
清代桐城派古文家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
对文言句子的理解,依赖于对文言文章的整体感知,而准确把握句子的意思,又有助于加深对文言文章的理解。
文言句子的翻译,前人有三个字的要求:
信、达、雅。
信,就是忠实原文,要字字落实,句中的每一个字,在翻译的句子中都要有所反映,准确表达出原文的意思;达,就是译文要通畅明白,符合现代汉语语法的要求;雅,就是译文要优美流畅,反映出原作的语气及语言特色。
这样的要求当然很高,现在一般只要求抓住句中的几个关键字词(所谓关键字词,就是这些字词的正确解释与否,直接影响到句子意思的解释是否通达,大多是句中的动词)和句子的基本意思,把句子理通顺,不强求字字落实,这在一定程度上是降低了要求,但也应该要尽量达到“信”、“达”的要求。
由于课内文言文都是在日常教学中学到过的,因此正确答题的基础就是平时的学习。
如果平时学得扎实,考前认真复习,考试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平时在学习和复习时,尤其要注意文中起关键作用的句子,如鲜明地表达人物情感的句子,有助于表明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揭示文章中心、富有文采、充满哲理、流传千古的句子,因为这些句子往往也是考试要考查的句子。
要理解文言句子,首先要对句子多读、多思、反复咀嚼,其次,要努力掌握文言词语和常见的文言句式。
掌握了常见的文言句式,为理解句意扫除了障碍,也为理解整篇文章铺平了道路,而且对提高现代汉语的运用能力也有极大的帮助。
不少文言句子的表达习惯是和现代汉语的句子一样的,按照词序的先后表示一定的意思。
如: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谪做巴陵郡的长官。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桃花源中人)看见渔人,就非常吃惊,问他从哪里来,(渔人)都回答了他们。
(他们)就邀请(渔人)回到他们的家,摆酒杀鸡做饭(招待他)。
只要我们平时不断积累词语,逐步掌握相应的文言句式,了解相应的历史文化知识,适量做类似的练习,提高现代汉语的表达水平,理解文言句子的含义就不难了。
当然,文言文里也确实有不少句子的表达习惯和词序与现代汉语的句式不同,了解掌握这些句式,对理解文言句子的意义大有帮助。
1、判断句式
判断句是对客观事物作肯定或否定判断的格式,现代汉语中一般用“……是……”来表示。
文言文表示判断略有不同,初中文言课文中主要有这样几种:
A、用“……者,……也”表示判断,这是文言判断句的基本格式。
陈胜者,阳城人也。
陈胜是阳城人。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在那南北山谷分界的地方是古代的长城。
B、用“……,……也”或“……也”表示判断。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南阳刘子骥是品德高尚的读书人。
环滁皆山也。
环绕滁州城的都是山。
C、用“悉”、“为”、“诚”、“则”、“乃”、“皆”等词构成判断句式。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这些都是忠贞贤良以死报国的大臣。
中轩敞者为舱。
中间高起而开敞的地方是船舱。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这确实是万分危急、有关存亡的时刻啊。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这是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
2、倒装句式
倒装句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多,但在文言文中不少。
初中课文中主要有以下几种:
A、否定句或疑问句中,宾语(一般由代词充当)提前到动词谓语或介词前面。
何以战?
凭什么条件打仗?
(“何以”即“以何”,宾语“何”提前到介词“以”前面)
吾谁与归?
我和谁在一道呢?
(“谁与归”即“与谁归”,宾语“谁”提前到介词“与”前面)
成语:
时不我待。
时间不等待我们。
(“不我待”即“不待我”,宾语“我”提前到动词“待”的前面)
B、介词结构(介宾短语)放在句子后面,从形式上看是谓语的补语,在用现代汉语翻译时,一般都提到动词谓语的前面,成为状语。
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
(“歌于途”“休于树”即“于途歌”
“于树休”)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降职远调的官员和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
(“会于此”即“于此会”)
C、定语放在中心词后面,主要是数量词作定语修饰名词时,数量词(文言文中一般不用量词)用在中心词后面。
为人五,为窗八……
刻了五个人,刻了八扇窗……(“人五”、“窗八”即“五人”、“八窗”)
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
隐约看见云雾中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般的东西立着(“白若樗蒱数十”即“数十白若樗蒱”)。
3、省略句式
省略句即是句中省掉了某些成分的句子,这种现象在现代汉语中也有,只是文言文中更多一些,这里说一说文言文中两种常见的省略句式。
A、“使”、“令”等动词后省略宾语“之”、“人”等。
火烧令坚。
用火烧使它(字模)坚硬。
(“令坚”即“令之坚”)
藉弟令毋斩。
即使仅仅让朝廷不杀。
(“令毋斩”即“令之毋斩”)
B、“以”、“与”等介词后省略宾语“之”。
独守丞与战谯门中
只有守丞同起义军在谯门中作战。
(“与战”即“与之战”)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医生喜欢治疗没有病的人,把这(治不病)当作自己的功劳。
(“以为功”即“以之为功”)
总之,文言句子的理解,是在把握文言词语和句式的基础上进行的。
翻译时,以直译为主,通过增补省略的部分,删除无意义的虚词,保留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改写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词语和句式,使句子和现代汉语的句子基本相同。
课内文言文的句子这样翻译,课外文言文的句子也这样翻译,开始时有点陌生感,练习多了,也就熟练了。
三、对课内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对文言课文内容(整篇或片断)的理解,包括对内容的理解和对篇、段主题的归纳。
考试时,看到引文,第一步就要作出反应,这篇文章篇名是什么,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是什么,作者是谁,作者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如果是片断,应该作出反应,这个片断出自什么课文,这一片断在课文的什么部分,并与整篇文章联系起来考虑,这一片断在文中的地位如何,作用如何,进而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探究行文思路,推敲文句含义,把握文章所体现的思想和感情。
当然,作为考试的片断,一般都是课文的重点段落。
理解和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热点,在日常学习时,可以从文中筛选出体现“观点和态度”的文句范围,如文中人物的言行、事件的叙述、事理的阐述等,因为作者的观点态度往往反映在对事件的叙述或对事理的说明阐述的文字中,筛选出这些内容,再通过解释、领悟、分析、综合,从而概括、评价出作者的观点态度。
对文言课文的思想内容的复习,可以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参阅相关资料,进行必要的归纳梳理,如:
《小石潭记》:
作者描绘了小石潭的特点和情趣,寄托了自己被贬后忧伤、凄苦的心情。
《狼》:
描写屠夫遇狼、避狼到毙狼的经过,揭示了狼贪婪、凶残、狡猾的本性,赞扬了屠夫的机智勇敢,告诉我们:
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邹忌讽齐王钠谏》:
通过邹忌进谏和齐王钠谏的故事,说明国君听取臣下意见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性。
《捕蛇者说》:
通过蒋氏三代人宁肯冒死捕蛇而不愿受苛政之害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罪行,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疾苦的同情。
《醉翁亭记》:
通过对滁州优美风景的描写,表现了自己寄情山水和与民同乐的思想。
其他课文的思想内容,也可参照上述形式进行整理,这样,还可以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作用,即使碰到陌生的文言篇章,也不会无从着手了。
课内文言文的阅读理解,由于阅读材料来自课本,学生非常熟悉,容易先入为主,忽视题目设计的新角度、新变化、新要求,造成答非所问,留下遗憾。
因此,在解答课内文言文理解题时,要重视题目的细微变化,审清题意,在理解题干的基础上,准确回答。
上海中考近年不将文言文实词解释列为课内文言文的考题,但这并不是说可以不再掌握文言实词,相反,文言实词的掌握依然非常重要。
一是文言课文中“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的题目,仍然把实词作为评分的采分点,二是实词解释在课外文言文的考查中依然存在,三是文言文中的很多实词在现代汉语中仍有生命力,掌握文言实词对学好现代汉语是有积极意义的。
很多文言实词与现代汉语的实词用法相同、相近,这是文言词语中的主流。
只是在现代汉语中,习惯用双音节词来表示。
对这类词,我们可以用相应的双音节词语来代替,
如: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环境)(凄清)(长久)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贫穷)(得到)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志向)(心思)
除了这类词以外,文言文有些词语的词义毕竟与现代汉语差异很大,而作为考试,一般较多地着眼于这些与现代汉语词语差异很大的词语。
因此,对以下几种语言现象要特别引起注意:
1、古今异义
文言词语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有一些词的词义变化很大,有的甚至面目全非。
在学习掌握文言实词时,要充分注意这些词的古今意义的差别,不能用今义去解释古义。
如:
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今义是“品质卑劣”的意思,而古义是“地位低下,目光短浅”的意思。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
“涕”,今义指“鼻涕”,而古义是“眼泪”。
2、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现象是指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
因此,理解文言文的语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准确把握句中的词语在这个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因此,队文言实词的掌握,一定要了解这个词的几种不同含义,再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确定词义。
如:
忠:
忠之属也(尽本职)
以塞忠谏之路也(诚恳)
食:
设酒杀鸡作食(饭食)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吃)
谨食之(同“饲”,喂养)
赋:
更若役,复若赋(赋税)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一种文体、诗篇)
岁赋其二(征收)
生:
君将哀而生之乎(使……活)
而乡邻之生日蹙(生活)
黄生允修借书(青年)
3、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某个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功能和意义灵活地发生变化。
遇到这种情况,就不能按照词语的本来功能和意义来解词,而要根据语境重新确定。
词类活用一般有:
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形容词、动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动词等情况。
如:
齐人三鼓
“鼓”,名词,此处作动词,解为“击鼓进军”。
斗折蛇行
“斗”、“蛇”,名词,此处名词作状语,分别解为“像北斗星那样”、“像蛇那样”。
吾射不亦精乎
“射”,动词,此处作名词,解为“射箭的本领”。
复前行,欲穷其林
“穷”,形容词,此处作动词,解为“走尽”。
凄神寒骨
“凄”、“寒”,形容词,此处都作动词,而且都是使动用法,分别解为“使……感到凄凉”、“使……感到寒冷”。
考试时,一般不必指明某个词是何种活用现象(除非试题有此要求),直接写明该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即可。
但作为考生,作为答题者,在对文言课文阅读理解时,应该明确某个词是属于何种活用现象,以便于高中阶段的学习。
4、通假字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通假字实际上是古人的一种别字现象,但这种别字有一定的规律,因此通假字是古汉语中的独特现象。
一般是用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字形相同或相近的字代替另一个字。
熟悉、掌握常见的通假字,就可以帮助我们扫除文言文学习中的又一文字障碍,正确理解文章。
在阅读文言文时,如果发现某字按字面意思理解不通,就可考虑是否是通假现象。
如:
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同“嘱”,解为“嘱咐”。
固以怪之矣
“以”,同“已”,解为“已经”。
阅读时,通假字的读音应读成被代替的那个字的音。
如“属予作文以记之”中的“属”,不能读“shú”,而应读成“zhú”,当然,大量的通假字是同音代替,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具体解释时,一般应写明是何字同何字,再指出这个字作什么解释。
但目前中考具体题目来看,加点词的解释,主要集中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以及词类活用现象方面,考通假字的比较少见。
必须强调的是,无论哪种情况,理解实词,都必须结合句意来把握词义。
文言虚词的掌握历来是学生的一个难点,但初中阶段又应该掌握一定的文言虚词,所以应该了解、掌握初中课本中的一些文言虚词。
这里把今年《考试手册》中提到的六个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何、于”作一些介绍。
由于虚词的考查一是结合句子翻译,二是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所以要注意这些词在课内文言文的正确运用和义项归类,以方便记忆和掌握。
一、之
(一)作动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到”、“往”。
其实“之”的本义应该就是动词。
如:
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陈涉世家》
(二)作代词。
相当于“他(她、它)”“这”
“之”字在用作第三人称代词,并作宾语时,是有规律的,它大都位于动词或介词后面,形成动宾(动+之)或介宾(介+之)的格式。
一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人称代词“它”“他”等。
如: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狼》
公与之乘《曹刿论战》
另一种大体相当于“这件事”。
如: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如:
君将哀而生之乎?
《捕蛇者说》
具体哪一种用法,要根据具体语言环境来判断。
(三)作助词。
A、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结构助词“的”(这一类最多)。
如:
山间之四时也《醉翁亭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B、作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
如: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C、句末助词,调节音节,没有实在意义,不翻译。
如: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狼》
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D、宾语提前的标志,可不译。
如:
何陋之有《陋室铭》
宋何罪之有?
《公输》
4、下面用法比较特殊,用在具体事物和它的类属之间,大体可解成“这种”。
如: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公输》
二、其
(一)作代词,(这一类较多)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相当于“他的(她的、它的)、他们的(她们的、它们的)” “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
如:
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百姓多闻其贤《陈涉世家》
(二)作代词,表远指,相当于“那(这)、那些(这些)”“其中的”。
如:
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三)作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如:
其一犬坐于前《狼》
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四)作语气副词,表示揣测、反问、期望或命令等语气,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难道”、“可要”等,或省去。
如:
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安陵君其许寡人!
(《唐雎不辱使命》)
三、而
(一)作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
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记》
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如:
邹忌脩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邹忌讽齐王纳谏》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如: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孟论学》
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如:
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周处》
5、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如:
如:
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醉翁亭记》
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作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初中教材暂无例句,姑且引两句。
如:
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三)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例如:
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四、以
(一)作介词。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例如:
如:
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曹刿论战》
2、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例如:
如:
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屠惧,投以骨《狼》
3、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登泰山记》
(二)作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如: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余始循以入《登泰山记》
2、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
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如: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将以攻宋《公输》
3、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如:
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三)作动词,认为
如: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四)通假字。
如:
固以怪之矣(通“已”)《陈涉世家》(初中课本中只此一个)
五、何
(一)作疑问代词。
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如: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
译时,“何”要后置。
如:
何坐《橘逾淮为枳》
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如: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用作副词。
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如: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何忧令名不彰邪《周处》
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如: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
(三)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1、“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
如: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
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2、“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如:
何以战《曹刿论战》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孔孟论学》
六、于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一)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如: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在……方面)《公输》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对)《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如: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三)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沪教版 中考 语文 复习 冲刺 文言文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