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圈题新课标II卷高考生物总复习题组训练18生物技术实践.docx
- 文档编号:28407359
- 上传时间:2023-07-13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282.61KB
高考圈题新课标II卷高考生物总复习题组训练18生物技术实践.docx
《高考圈题新课标II卷高考生物总复习题组训练18生物技术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圈题新课标II卷高考生物总复习题组训练18生物技术实践.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圈题新课标II卷高考生物总复习题组训练18生物技术实践
题组18生物技术实践
(一)、考法解法
命题特点分析
本考点是选考内容,考查形式是非选择题,难度系数是0.4左右,考查难点是微生物的培养与分离及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的制作过程及注意事
项,每年选考题必出的试题。
解题方法荟萃
熟记发酵过程及所涉及的生物术语,明确发酵原理,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把未知的知识转换成我们学习过的知识。
(二)、真题剖析
【题干】(2014•全国新课标2)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分离等工作。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细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 ;然后,将1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 。
(2)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 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 。
(3)示意图A和B中, 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
(4)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结果发现:
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
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中 的含量,同时可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 的利用率。
【答案】
(1)检测培养基灭菌是否合格3.8×107;
(2)灼烧将聚集的菌体逐渐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
(3)B;
(4)溶解氧营养物质.
【解析】(命题意图)本题是对微生物实验室培养过程中对实验用品进行灭菌常用的方法及检测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的方法、估算样品中菌株数的方法、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和具体操作步骤的综合性考查,回忆微生物实验室培养过程中对实验用品进行灭菌常用的方法及检测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的方法、估算样品中菌株数的方法、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和具体操作步骤,然后解答问题。
(解题点拨)
(1)微生物培养过程应该进行无菌操作,配制的培养基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可以将灭菌后的空白平板进行培养以检测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由由题意知1ml水样中的菌落数是(39+38+37)÷3÷0.1×100=3.8×104个,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3.8×104×103=3.8×107。
(2)对接种环常用的灭菌方法是灼烧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体逐渐稀释分散以便获得由单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菌落。
(3)分析题图可知,A培养皿采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B培养皿采用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
(4)由题意可知,振荡培养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由此可以说明该细菌是需要菌,由于振荡培养提高l培养液中溶解氧的含量,同时可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细菌生长速度加快。
(点评)对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和应用的知识的掌握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题干】(2014•全国新课标1)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将 分解成 。
(2)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 色复合物。
用含有CR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 。
(3)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成分见下表):
酵母膏
无机盐
淀粉
纤维素粉
琼脂
CR溶液
水
培养基甲
+
+
+
+
﹣
+
+
培养基乙
+
+
+
﹣
+
+
+
注:
“+”表示有,“﹣”表示无.
据表判断,培养基甲 (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 ;培养基乙 (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 。
【答案】1)纤维二糖葡萄糖
(2)红透明圈
(3)不能该培养基是液体培养基不能该培养基中没有纤维素
【解析】(命题意图)微生物产生的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包括内切酶(Cx酶)、外切酶(C1酶)和葡萄糖苷酶.内切酶作用于无定型的纤维素区域,使纤维素断裂成片段;外切酶又叫纤维二糖水解酶,它可以作用于纤维素的结晶区或小片段纤维素,从糖链末端开始切掉两个葡萄糖分子,产生纤维二糖;葡萄糖苷酶则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刚果红可以与像纤维素这样的多糖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而不与水解后的纤维二塘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纤维素是一种由葡萄
糖首尾相连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是含量最丰富的多糖类物质.纤维素分解菌选择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纤维素分解菌鉴别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解题点拨)
(1)微生物产生的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包括内切酶(Cx酶)、外切酶(C1酶)和葡萄糖苷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
(2)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用含有CR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3)分析表格可知,培养基甲为液体培养基,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纤维素分解菌鉴别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培养基乙没有纤维素,因此也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考纲中识记层次的要求,考查了从土壤中分离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有关问题,要求考生能够识记纤维素酶中的三种酶的水解底物和产物;识记纤维素的鉴定原理、方法和现象等;识记纤维素分解菌选择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纤维素分解菌鉴别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等知识.
【题干】(2014•礼县校级二模)[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临床试用抗生素前,有时需要做细菌耐药实验。
实验时,首先要从病人身上获取少量样本,然后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操作,以确定某致病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从样本中获取致病菌菌落,可用 法或
法将样本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经过选择培养、鉴别等步骤获得。
(2)取该单菌落适当稀释,用 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在37℃培养箱中培养24h,使其均匀生长,布满平板。
(3)为了检测该致病菌对于抗生素的敏感性,将分别含有A,B,C,D四种抗生素的滤纸片均匀置于该平板上的不同位置,培养一段时间后,含A的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A ;含B的滤纸片周围没有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B ;含C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A的小,说明 ;含D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也比含A的小,且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在排除杂菌污染的情况下,此菌落很可能是抗生素D的 。
(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为达到抗菌目的,最好应选择抗生素 。
【答案】
(1)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
(2)稀释涂布平板法
(3)敏感不敏感该致病菌对C的敏感性较A的弱耐药菌
(4)A
【解析】(命题意图)
(1)接种最常用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的目的是使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分散成单个细胞,并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细菌繁殖而成的子细胞群体﹣﹣菌落。
(2)根据材料分析,透明圈的出现,说明该菌不能生长。
(解题点拨)
(1)分离菌落常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划线涂布法。
(2)取该单菌落适当稀释,使其“均匀生长”的方法是用涂布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适宜温度培养。
(3)在抗药性检验过程中,如果在菌落周围出现透明的圆圈,说明此种抗生素可抑制该细菌;透明圈的大小表示着此种抗生素抗菌的强弱.据此可判断抗菌强弱依次是A、C、B;D的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说明该菌落对此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
(4)根据(3)的分析,实验结果抗生素A对该致病菌的作用最好。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微生物培养过程中的接种方法,以及分析实验结果获取结论的能力和,利用所学的微生物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运用所学过的知识点“透明圈”,进行知识
点的迁移、类比,然后解决问题。
(三)、高考圈题
【题干】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但是不经过细菌的分解,就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
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同学们试图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下表所示,实验步骤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此培养基能否用于植物组织培养?
,理由是。
(2)培养基中氮源是,这种培养基在功能上属于培养基,目的是只允许能合成的微生物生长,其他微生物均不能生长。
(3)欲从土壤中分离获取上述特定微生物,可采用法进行接种。
(4)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使指示剂变红色,而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方法是法。
【圈题理由】发酵工程主要在选考试题中出现,主要考查考生信息的转化能力,及对生物术语的熟记能力,本题主要考查了考生对生物术语的熟记能力。
【答案】
(1)不能缺少植物激素
(2)尿素选择脲酶
(3)稀释涂布法或平板划线
(4)酚红刚果红染色法
【解析】
(1)由于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必须添加植物激素,故该培养基不能用作植物组织培养。
(2)分析表格中信息,培养基成分中含有氮元素的物质是尿素;由于尿素为唯一氮源,可以筛选出分解尿素的细菌,这种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由于脲酶能促进尿素的水解,因此分解尿素的细菌能够合成脲酶。
(3)分离微生物常用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4)由于尿素分解后产生氨,可使培养基显碱性,从而使酚红指示剂变色;由于纤维素能被刚果红染成红色,因此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可以鉴定分解纤维素的细菌。
【题干】从自然界获得纯种的酿酒酵母,基本程序是:
配制培养基—接种—培养—观察记录—纯化培养。
请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酵母菌的培养最好使用下列哪种培养基?
()
A.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B.麦芽汁琼脂培养基
C.无土载培培养基D.MS培养基
(2)采用平板划线法接种时,开始接种时要灼烧接种环,目的是。
要把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同时放入恒温箱培养,设置“未接种的培养基”的目的是。
(3)将得到的纯种酿酒酵母接种到葡萄汁中发酵,如何获得酒精含量更高的果酒?
。
(4)把从酵母细胞中提取的淀粉酶固定在尼龙布上制成固定化酶,与传统酶应用技术相比,此技术最显著的优点是。
(5)某实验小组欲按上述方法从土壤中筛选出能分泌淀粉酶的芽孢杆菌,应将菌液涂布接种于以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30℃条件下培养。
为避免污染,需将培养皿呈状态放置;筛选时应将适量的碘液滴加在平板中的菌落周围,如果菌落周围的现象是出现透明圈,则说明此种菌能够。
从平板中挑取实验效果明显的目的菌株,采用法接种于新的培养基平板,可对菌株进行进一步的纯化。
【圈题理由】发酵工程主要在选考试题中出现,点分15分,主要考查考生信息的转化能力,及对生物术语的熟记能力,果酒制备又是常考的知识点之一。
【答案】
(1)B
(2)灭菌检验培养基(过程)是否被污染
(3)往葡萄汁中加入适量的蔗糖
(4)可以重复使用(产品易纯化)
(5)淀粉倒置分泌淀粉酶使淀粉发生水解(平板)划线
【解析】
(1)酵母菌利用糖类为原料,培养酵母菌要用麦芽汁琼脂培养基,故选B。
(2)平板划线划线之前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灭菌,原因是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
把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同时放入恒温箱培养,目的是检验培养基是否被污染。
(3)酵母菌利用葡萄汁发酵的产物是葡萄(果)酒。
为了获得酒精含量更高的果酒,可以往葡萄汁中加入适量的蔗糖。
(4)把从酵母细胞中提取的淀粉酶固定在尼龙布上制成固定化酶,采用的方法是共价键结合法,与传统酶应用技术相比,此技术最显著的优点是可以重复使用(产品易纯化)。
(5)要筛选出能分泌淀粉酶的芽孢杆菌,则培养基中只能含淀粉一种碳源。
为避免污染,需将培养皿倒置放置;培养过程中,滴加有碘液的培养基中出现透明圈,说明该处的芽孢杆菌分泌了淀粉酶已经将淀粉水解。
对菌株进行进一步的纯化,通常采用平板划线法接种。
【题干】根据所学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和应用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高压蒸汽灭菌。
(2)锥形瓶接种过程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防止________污染培养基。
对无菌操作时用到的玻璃器皿要用________的方法彻底消灭其中的微生物,用酒精擦拭不能达到目的。
(3)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________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________的表面,进行培养。
(4)平板划线操作(如右图所示)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第一次划线及每次划线之前都需要对接种环进行________,待接种环冷却后才能伸入菌液,以免____________。
②划线时最后一区不要与第一区___________
③划线用力大小要适当,防止用力过大将____划破。
(5)土壤中细菌之所以能分解尿素,是由于它们体内能合成________,这种物质在把尿素分解成无机物的过程中起到徨化作用。
统计样品中的分解尿素的活菌一般用________法,具体的操作流程是土壤取样→______→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细菌的计数。
(6)统计的菌落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圈题理由】发酵工程主要在选考试题中出现,点分15分,主要考查考生信息的转化能力,及对生物术语的熟记能力,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生物技术实践过程中各技术的应用能力。
【答案】
(1)灼烧灭菌干热灭菌
(2)瓶口的微生物干热灭菌
(3)浓
度梯度琼脂固体培养基
(4)灼烧灭菌温度太高杀死菌种相交培养基
(5)脲酶稀释涂布平板样品的稀释
(6)菌落可能由两个或多个细菌连在一起生长而成,所以实际活菌数量要比测得的数量多
【解析】
(1)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干热灭菌、灼烧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
(2)接种时要通过火焰灼烧是为了防止瓶口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对无菌操作的玻璃器皿要进行干热灭菌,防止微生物污染。
(3)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浓度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4)第一次划线及每次划线之前都需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灭菌,以免被杂菌污染或残留有菌液,待接种环冷却后才能伸入菌液,以免温度太高杀灭菌种。
划线时最后一区不要与第一区交叉,否则无法分离单个菌落。
划线时用力大小要适当,防止用力过大将培养基划破。
(5)土壤中细菌之所以能分解尿素,是由于它们体内能合成脲酶,酶起到的是催化作用,此酶在把尿素分解成无机物的过程中起到催化作用。
统计样品中的分解尿素的活菌一般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具体的操作流程是土壤取样→样
品的稀释→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然后进行细菌的计数。
(6)因为菌落可能由两个或多个细菌连在一起生长而成,所以实际活菌数量要比测得的数量多。
(四)、分层训练
基础过关
1、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方面的问题:
(1)微生物培养基一般都含有:
水和无机盐以及
(2)在微生物接种过程中,试管口需要通过酒精灯火焰,其目的是。
(3)某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一个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取10g该土壤加90ml无菌水制成稀释液)。
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统计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
121、212、256.则每克该土壤样品中的菌落数为。
(4)分离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的实验流程包括:
土壤取样、梯度稀释、样品涂布到培养基上、挑选。
【答案】
(1)碳源和氮源
(2)灭菌
(3)1.96×109
(4)选择菌落
【解析】
(1)微生物培养基中成分一般都含有水、无机盐、碳源和氮源等.
(2)在微生物接种过程中,试管口需要通过酒精灯火焰,其目的是灭菌,防止微生物污染。
(3)每克该土壤样品中的菌落数为(121+212+256)/3×106×10=1.96×109。
(4)分离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的实验流程包括:
土
壤取样、梯度稀释、样品涂布到选择培养基上、挑选菌落。
2、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土壤污染。
某同学欲从受到原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
回答问题:
(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培养基。
(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和。
(3)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
(4)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和。
无菌技术要求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答案】
(1)原油选择
(2)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
(3)强
(4)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火焰
【解析】
(1)筛选能分解原油的菌种应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2)纯化菌种常用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3)分解圈越大说明利用原油的能力越大,降解能力越强。
(4)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高压蒸汽灭菌和干热灭菌,无菌技术要求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3、回答有关微生物和植物组织培养的问题:
(1)在生产过程中,发现葡萄酒变酸,表面观察到菌膜,造成此现象的生物是____________。
腐乳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这是__________的匍匐菌丝形成的。
制作泡菜时,有时坛内会长一层白膜,这是__________繁殖形成的。
(2)微生物的接种方法很多,如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斜面接种等方法,虽然这些技术的操作方法各不相同,但是其核心都是要_______________,来保证培养物的纯度。
(3)从土壤中分离出分解尿素的细菌之后,对其进一步鉴定,要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__,如果指示剂变红,可初步鉴定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素。
(4)下图为花粉植株的培育途径
为了挑选到单核期的花药,通常选择_______________的月季花蕾。
选择花药时一般通过镜检确定花粉发育时期,此时需要对花粉细胞核进行染色,采用的染色剂是___________,它可以将细胞核染成蓝黑色。
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醋酸菌毛霉酵母菌
(2)防止杂菌的污染
(3)酚红指示剂
(4)完全未开放焙花青—铬矾溶液脱分化
【解析】
(1)葡萄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
葡萄酒变酸,表面观察到菌膜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
在腐乳制作的过程中,在一定温度、湿度条件下,毛霉生长繁殖于豆腐块表面,形成大量的菌丝,便形成一层细密的皮膜。
泡菜坛内有时会长一层白膜,这是酵母菌大量繁殖的结果。
(2)微生物的接种方法很多,其核心都是要防止杂菌的污染,保证培养物的纯度。
(3)可用酚红指示剂鉴定尿素分解菌,如果指示剂变红,可初步鉴定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素。
(4)为了培育花粉植株,一般选择单核期的花药接种,为了挑选到单核期的花药,通常选择完全未开放的花蕾。
欲镜检确定花粉发育时期,需采用焙花青—铬矾溶液对花粉细胞核进行染色
。
花药中的花粉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称为脱分化。
4、(16分)下图是月季的花药离体培养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绝大多数植物而言,适宜花粉培养的时期是________期。
为确定花粉是否处于该时期,最常用的着色方法是______,对于不易着色的花粉细胞核,需采用。
(2)花粉在发育过程中要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等阶段。
(3)花粉植株产生途径除了图中所示外,还可以通过________阶段发育而来。
(4)要想该花粉植株正常繁殖,一般需用________处理其幼苗。
【答案】
(1)单核(靠边)醋酸洋红法焙花青—铬矾法
(2)小孢子四分体时期、单核期和双核期
(3)胚状体
(4)秋水仙素
【解析】
(1)对月季来说,适宜花粉培养的时期是花粉应处于单核期,因为单核期,细胞核由中央移向一侧的时期,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确定该花粉发育时期的最常用的方法有醋酸洋红法.对于不易着色的花粉细胞核,需采用焙花青—铬矾法。
(2)花粉在发育过程中要经历小孢子四分体时期、单核期和双核期。
(3)花粉植株产生还可以通过胚状体阶段发育而来。
(4)要想该花粉植株正常繁殖,一般需用秋水仙素处理其幼苗。
5、(15分)下面是某同学制作果酒、果醋的实验流程示意图。
(1)发酵罐1和发酵罐2中的微生物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前者___,要保证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的正常进行,除了满足适宜的温度、pH等条件外,还需做到。
(2)判断发酵罐1中优势菌种的数量最简单的实验方法是,通过此种方法统计获得的优势菌种的数量往往(大于、小于)发酵罐1优势菌种活菌的实际数量。
(3)下图表示纯化菌种的操作过程,过程一是方法,过程二是方法,欲从发酵罐2中分离出优势菌种并进行计数应选用过程。
(4)分离并获得菌种后,若需长期保存,应使用法。
【答案】
(1)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有成形的细胞核)酒精发酵时不通入氧气,醋酸发酵时连续通入氧气
(2)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大于
(3)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二
(4)甘油管藏
【解析】
(1)发酵罐1中的微生物是酵母菌,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发酵罐2中的微生物是醋酸菌,醋酸菌是原核生物,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
果酒的制作是利用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产生大量酒精;
果醋制作的原理是:
醋酸菌在氧气、糖源充足时,将糖分分解成醋酸,在缺少糖原时,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变为醋酸。
所以要保证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的正常进行,除了满足适宜的温度、pH等条件外,还必须在酒精发酵时不通入氧气、在醋酸发酵时需要连续不断通入氧气。
(2)根据发酵罐1中微生物形态、数量可以判断哪种类型是优势菌种,最简单的方法是采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此种方法获得的优势菌种的数量大于发酵罐1优势菌种活菌的数量。
(3)分析图示可知,过程一是平板划线法,过程二是稀释涂布平板法。
过程二不但能分离菌种,还可以用于对菌种的计数,因此欲从发酵罐2分离出优势菌种并对其进行计数应选用过程二。
(4)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
智能拓展
6、下列是对土壤微生物开展探究活动的三个案例,请在相应的空白处作答。
(1)案例Ⅰ:
探究落叶是否是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分解)。
设计思路:
组别
对照组
实验组
处理情况
不做处理的带落叶的土壤
进行过处理的带落叶的土壤
将等量的带落叶的土壤,用带有编号的相同的塑料袋分别包扎好,并埋在5cm深的土壤中
对实验组土壤应该进行处理,尽可能排除的作用。
(2)案例Ⅱ:
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
实验步骤:
①将取自农田的土壤制成土壤浸出液,放在烧杯中静置一段时间。
②另取两只烧杯,编号为A、B,放入等量的淀粉糊。
在A烧
杯中加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新课 II 生物 复习题 组训 18 生物技术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