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 艺术与技术.docx
- 文档编号:28405975
- 上传时间:2023-07-13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30.74KB
建筑 艺术与技术.docx
《建筑 艺术与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 艺术与技术.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艺术与技术
建筑、艺术与技术
秦佑国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中文“建筑”对应于英文:
architecture
building
construction
architecture
牛津字典:
artandscienceofbuilding
designorstyleofbuilding
建造房子的艺术与科学
房子的设计或风格
“建筑学”还是“建筑术”?
正因为architecture包含了art和science,所以早年就这个词译成中文是“建筑术”还是“建筑学”,发生过争议。
有意思的是“艺术”、“美术”、还有“技术”都是“术”,倒是architecture成了学,叫“建筑学”,不见了术。
要说建筑有学问,但艺术、美术、技术也有学问,不是有“艺术学”、“美术学”、还有“技术学”吗?
怎么不可以先有个“建筑术”,再有个研究“建筑术”学问的“建筑术学”?
也许四个字的名词,中文念起来拗口,还是“建筑学”吧。
我1999年归纳总结,提出了“清华建筑教育思想”(十条),其中三条是:
建筑学——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建筑教育——理工与人文的结合;
建筑教学——基本功训练(skilltraining)与建筑理解(architecturelearning)结合;
也就是说architecture是既有“术”也有“学”,建筑教育培养建筑师要“术”“学”并举。
我在讲课时提到建筑师具有“匠人”特征(术)和“完人”(学)特征。
梁思成先生把自己的散文集题名《拙匠随笔》,“拙”是自谦,而大家称他是“哲匠”。
但总是有个“匠”字。
然而,“哲”字就表示有学问了,美国把研究学问的博士叫做PhD,Ph就是“哲(学)”。
两千年前,古罗马的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要求:
“建筑师必须擅长文笔,熟悉绘图,精通几何学,深悉历史,勤听哲学,理解音乐,对于医学亦非无知,通晓法律学家的论述,具有天文学的知识”。
至于建筑学学生的“术”的训练,在中国建筑教育界长期以来都主要是指美术,指画画:
素描、水彩、钢笔画、草图、渲染图等。
这是由于中国建筑教育的源头是巴黎美术学院派的BeauxArts体系(经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1921~1931年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留学的中国学生先后有13人,包括杨廷宝、梁思成、林徽因、童寯、陈植、王华彬、哈雄文等。
期间宾大建筑教育是BeauxArts体系,系主任聘请的是来自巴黎美术学院的PaulCret。
而此期间,欧洲现代主义Modernism建筑已经开始。
这些人回国后把学院派带到中国,形成中国建筑和建筑教育的主流。
在中国美术界也有类似的情况,徐悲鸿等人到法国留学时,欧洲现代艺术已经很是流行了,但他们带回来的还是学院派的绘画。
欧洲建筑院系在包豪斯的影响下,“术”的训练从BeauxArts的绘画和渲染中跳脱出来,以“建构tectonic”的名称,要学生动手“建造”。
近年来逐渐在中国各大学的建筑学专业教学中推行,如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等。
这是一个十分可喜的变化和改进。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构教学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构教学
但要真正理解“建筑architecture”的“术”的含义,还需要对“艺术art”和“技术technology”两个词作深入讨论。
在中国,许多人对外文词的理解,都是根据中文译词的字面望文生义地去解读,常常和原文的含义有了偏差,成了误读。
典型的是80年代把post-modern后现代中的context一词译为“文脉”,于是望文生义地演绎成“文化之脉络”,弄得当时的中国建筑界著文和设计说明书中言必称“文脉”,于是大楼上纷纷加上琉璃瓦、小亭子,或是“传统符号”、“变形手法”。
“文脉”
的产物
art(艺术)
theworkofman,humanskill,人工之物,技艺,技巧;
thecreationorexpressionofwhatisbeautiful,
美的创造和表达;
oneofthehumanities,traditionallyincluding
history,philosophy,literature,languageandfineart;
人文学科的一种,传统上包括历史、哲学、文学、语言和美术。
正因为如此,准确的理解和讨论一下architecture、art和technology的含义和关系,是有必要的,毕竟我们现在的建筑教育和建筑设计是“舶来品”,还是需要了解源头的含义和理解。
“art艺术”一词具有美学的含义起源较晚。
在西方,古典的意义上,对艺术一词的解释和现代对艺术界定的涵义是不同的。
“art”的古拉丁语ars,类似希腊语中的“技艺”,从古希腊时代到十八世纪末,“艺术”一词是指制造者制做任何一件产品所需要掌握的技艺。
无论是一幅画、一件衣服、一只木船,甚至一次演讲所使用的技巧,都可称之为艺术。
其制成品称之为艺术品。
因此,从历史的角度出发,艺术包含了技能和技艺的涵义。
所以,在西方古代就有的“Architectureisanart”(建筑是一门艺术)这句话,并不是我们今天的理解,指房子(或设计)的美观和形式有创意等。
要知道,在希腊、罗马和哥特建筑早已存在的年代,art一词还没有美学的含义,指的还是“技艺、技巧和人工之物”。
这些建筑被称为伟大的艺术,是因为它们是匠人们精湛的技艺和技巧(Hi-skill)的产物(注:
Hi-skill是秦佑国杜撰的一个词)。
当然,那个时代并不是没有审美,但不是用art一词指代的。
需要“skill”的人工之物,通常就是艺术(品),而不管是不是“美观”,它并不取决于观看者的审美观点和欣赏与否。
古代,建筑师和匠人(常常是分不开的)以精湛的手工技艺(Hi-skill)使经典建筑具有不朽的艺术价值。
2万工匠用了22年时间建成的泰姬•玛哈尔是人类历史的文化和艺术瑰宝。
木结构的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性,主要取决于建造的技艺和工艺。
世界各地的乡土建筑是由工匠以传统的技艺建造的,同样具有艺术魅力
到了20世纪,现代艺术越来越演变成“有意味的形式significantform”,强调创意,以至于轻视和忽略“技艺、技巧”的长期而艰辛的训练。
当把一个现成的小便斗放到美术馆展台上,标上一个“泉”字,就大功告成的艺术,就只剩下“创意”和搬动小便斗的劳动,没有一点“技艺和技巧”了。
我不否认杜尚的创意和对现代艺术发展的开创性作用,但这与“Architectureisanart”的art相去太远了!
建筑不是纯艺术,审美(现在可能加上审丑)不是它唯一的目的。
巨大的物质实体的建造和被赋予的功能要求,使建筑不能成为只是一个“惊人的创意”而别无其他。
technology(技术)
systematictreatmentofanart系统化了的一种art;
mechanicalorindustrialarts机械的或工业的arts,(工艺,工艺学);
theapplicationofscientificknowledgetopracticalpurposesinparticularfield在具体的领域中应用科学知识于实际的目的(技术)。
在古典的意义上,technology指的是对技艺(arts)做有系统研究的描述,或者描述某一种特殊技艺。
其最接近的词源为希腊文tekhnologia、拉丁文technologia,意指有系统的处理。
其词根为希腊文tekhe-,指一种技艺或工艺。
这是上述第一条释义。
在18世纪初期,technology基本的定义就是“对于技艺的描述,尤其是对机械的(theMechanical1706年)”描述,即上述第二条释义。
technology专指“实用技艺”(practicalarts)主要是在19世纪中叶,即演变成与知识和科学有关联的上述第三条释义。
当我们理解了technology的前两条含意,尤其是第二条含意,再看看蓬皮杜中心的立面结构和构造,就知道“Hi-tech”不是中文译文“高技(派)”望文生义的什么高(新)技术,而是Hi的机械或工业的“arts”(Hi-mechanicalorindustrialarts),“Hi-tech”应该译为“高工艺”才准确。
所以,“技术technology”是和“艺术art”紧密关联的,原本是“systematictreatmentofanart系统化了的art”,逐渐演变为“mechanicalorindustrialarts机械或工业工艺”,后来和科学science发生关联:
“theapplicationofscientificknowledge科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在“技术technology”含意演变的过程中,“艺术art”也在演变,逐渐有了美学的涵义。
但在此之前,建筑已经存在了几千年了。
如果我们不能了解architecture、art和technology三个词的古典含义及其相互关系,我们不能真正理解建筑史!
一部欧洲的建筑史,是有两条发展脉络的。
一条是源于希腊古典建筑,建立在毕达哥拉斯(“万物皆数也”)和柏拉图(强调比例的美)、亚里士多德(“美是由度量和秩序所组成的”)的哲学基础上,讲究比例的和谐与理想美。
后来被文艺复兴的大师们所继承,并通过柱式的规定(帕拉迪奥的《建筑四书》和维尼奥拉《五种柱式规范》)和“典范”建筑的示例(坦比哀多、圆厅别墅)形成规范。
尽管研究和规定的柱式主要是古罗马建筑,但美学的基础乃是源自希腊。
古典主义建筑
法国路易十四的宫殿拿破仑的记功建筑
绝对君权,古典原则
卢浮宫东立面1568~1575
凡尔赛宫1638~1667
巴黎军功庙1807~1842
巴黎凯旋门1806~1836
巴黎歌剧院1875
学院派的BeauxArts体系
20世纪后半叶,以“后现代post-modern”为开始的林林总总的“××主义”,尽管和古典主义的审美原则相去甚远,但以建筑形式作为建筑审美的主体,依然是这条脉络的延续。
一条是源自古罗马,并在中世纪哥特建筑中达到辉煌的围绕着工艺技术发展的脉络。
古罗马建筑的历史成就不在于它对希腊柱式的继承和发展,而在于建立在拱券技术和混凝土材料上的宏大的建筑尺度和精良的建造技术。
尽管维特鲁威《建筑十书》中规定了柱式,也谈到比例的美,但该书主要的方面是“坚固、适用、美观”建筑原则的提出和大量的关于建筑和建造技术的阐述。
辉煌的古罗马建筑技术
君士坦丁堡圣索菲亚教堂537年起初是基督教教堂,拜占庭灭亡后被改为伊斯兰教清真寺。
哥特建筑是中世纪的工匠们精湛技艺和技术的结晶,他们发明了骨架券、尖拱和飞扶壁技术,创造出一种新的石结构体系,近似框架结构,大大缩减了墙体的面积,“瘦骨嶙峋”、高耸峻峭,配上彩色镶嵌玻璃,通透明亮,色彩斑斓。
哥特教堂的建造技术和雕刻技艺也是无与伦比的高超。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原本是对哥特大教堂的赞美。
中世纪哥特教堂在結构上有三項特征:
骨架券、尖拱和飞扶壁。
巴黎圣母院1163~1235年
雨果:
每一块石头,都不仅仅是我国历史的一页,而且是科学史和艺术史的一页。
这是石头谱写的波澜壮阔的交响曲。
德国科隆大教堂
1248年~1880年
意大利米兰大教堂
1386年~1485年
世界上最高的教堂(161.5m)德国乌尔姆大教堂1337年~16世纪
文艺复兴早期,阿尔伯蒂《论建筑》一书的内容和伯鲁乃列斯基的佛罗伦萨大教堂穹顶的建造还是有技术的体现,而后期的帕拉迪奥已经陷入形式的规范。
佛罗伦萨主教堂1296~1470年
至于18、19世纪的“哥特复兴”只是形式了,即使材料已经是铁。
英国议会大厦1840~1865浪漫主义,哥特复兴
牛津自然博物馆
1854-1860
巴黎国家图书馆
1843-1850
真正延续这条脉络的是1851年的伦敦“水晶宫”、1889年的巴黎“机械馆”和埃菲尔铁塔。
伦敦水晶宫1851年
巴黎艾菲尔铁塔
1889年
机械馆
20世纪20年代出现并持续到6、70年代的“现代主义建筑ModernismArchitecture”,也是这条脉络。
其中密斯·凡德罗最为典型。
西格拉姆大厦1956~1958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1929
高技派(Hi-Tech)巴黎蓬皮杜中心1972~1976
“后现代Post-modern”好像要中断这条线,但“Hi-tech”异军突起,把这条“技术”的脉络,推进到新的历史高度。
香港汇丰银行1985年
悬挂钢结构
巴黎阿拉伯世界研究中心1981~1987
技术technology包含科学science和艺术art两个层面,兼具双重特征。
可以说:
技术是应用科学(知识)的艺术(技艺)
从这个意义上讲:
建筑实质是一种技术,是按一定原理和规则(科学science的和艺术art的),把物质的材料建造成房子(building)。
所以architecture才解释为“scienceandartofbuilding”。
技术是连接科学与艺术的桥梁。
也正因为如此,英文中对architecture的定义和解释中没有出现“技术”一词。
尽管我们今天是在现代意义上去理解艺术和技术,但两者之间仍然存在着密切的关联,而不是我们许多人(包括建筑学的学生和专业人士)的对立性和割裂性的理解。
今天,在中国建筑设计和建筑教育界,把技术和艺术对立起来,重艺术轻技术,重建筑形式轻建筑技术的倾向还十分普遍,这实在是对“艺术art”和“技术technology”的误读。
艺术与技术结合主要表现在建筑结构和建造的技艺与工艺技术。
蒙特利尔博览会美国馆1967年
富勒发明的张力杆件穹窿,直径76 m
技术与艺术一体的建筑结构具有巨大的建筑表现力
耶鲁大学冰球馆
华盛顿杜勒斯机场候机楼
20世纪伟大的结构工程师和建筑师——奈尔维Nervi
罗马小体育宫1957年
奈尔维具有把工程结构转化为优美建筑形式的非凡能力,他是运用钢筋混凝土的大师,擅长用现浇或现场预制钢筋混凝土建造大跨度结构,他的作品大胆而富有想象,具有诗一般的表现力。
罗马小体育宫1957
旧金山SaintMary'sCathedral1971
TurinPalaceofLabour
台中东海大学路思义堂1963年
美国丹佛机场候机楼1995
伊利诺伊大学AssemblyHall1963
巴黎拉德芳斯CNIT1958
新喀里多尼亚吉芭欧文化中心1998
斯图加特机场候机楼1991年
汉诺威博览会德国馆2000
OveArupandPartners艾拉普ARUP
一个解决世界建筑结构难题的结构设计事务所
巴黎蓬皮杜中心1972~1977
悉尼歌剧院1957~1973
艾拉普ARUP事务所承担了中国几个重大工程的结构顾问
492米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鸟巢”、“水立方”、CCTV大厦
20世纪后期出现的又一个建筑与结构结合的大师——卡拉特拉瓦Calatrava
美国威斯康辛州
密尔沃基艺术博物馆2001年
集工程师、建筑师和雕塑家的才华于一身,以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创造出动感、优美的建筑形式。
法国里昂机场火车站1994
巴伦西亚科学城2000
阿拉米罗桥1992
巴塞隆拿1987
毕尔巴鄂1997
西班牙坦纳利佛音乐厅2003
巴伦西亚文化宫2006
建筑师与建筑结构
古代,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是合一的,建筑设计包含了结构在内,结构的安全由经验保证。
数学和力学以及材料科学的发展,促使了结构科学计算的发展,加之设计媒介的发展,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开始分工。
建筑师需要学习力学和结构工程的基础知识,把握建筑结构的基本原理,在建筑方案构思时进行结构构思,在建筑设计阶段与结构工程师配合。
建筑师在结构专业的理论深度和计算能力上可以远不及结构工程师,但在思考结构问题的广度上和总体构思上应当领先于结构工程师。
“当清晰的结构得到精确的表现时,它就升华为建筑艺术”
——密斯•凡德罗
高迪既是极有创造力的艺术家和建筑师,又在建筑结构上造诣很高。
建筑物的屋盖形状可以三维变化,丰富多彩,“奇形怪状”;墙体可以在平面上“曲折”,而在竖直方向通常是直立的;而楼层只能是水平的,人们需要在上面活动。
“建筑是地球引力的艺术”——黑格尔
故宫角楼——复杂的屋顶形状,而柱子和墙是直立的
毕尔巴鄂美术馆——再复杂的外形,楼板总是水平的
天津博物馆
东京国际贸易中心中心
中国的现代建筑甚少结构形式创新
北京香山植物园2000年
英国康沃尔“伊甸园”2001年
1998年在北京展览的模型
中国的建筑为什么甚少结构形式创新?
第一,设计体制的原因。
在目前的设计院体制下,找“活儿”和中不中标主要是建筑师的事,而结构工种是“坐享其成”,他不存在竞争压力,项目拿到了,他来和你“配合”。
这时他的出发点,通常就会是,怎样保险,怎样省事,尽量符合通用的结构体系与计算程序,采用他曾经经验过的型式。
如果建筑师想“出点格”,形式上想有点“突破”,就往往遭到结构的封杀。
但是,要是建筑方案是外国建筑事务所做的,中国设计院配合做技术设计,事情就不一样了。
而设计院内部配合,就不行。
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如果设计体制改为建筑师事务所与结构事务所独立,建筑师做了一个方案,找这个结构事务所,说做不了,另一个结构事务所说我能做。
这样一来,结构工程师就有竞争,结构也就可能有创新了。
第二,建筑师自己的原因。
我国的建筑师,尤其是年轻的建筑设计人员,其所受的建筑教育,他们在学校学习时周遭的氛围,他们的工作经历,造成他们知识结构和工程经验两方面在建筑结构上“底气不足”,没有能力和勇气向结构工种“叫板”和挑战,在思考结构问题的广度上和总体构思上不能领先于结构工程师,而是“受制”于结构工程师。
第三,价值观的原因。
中国长期以来对结构工程师及其结构设计的评价是能否节约。
下面是某大设计院资深结构总工程师在他们院庆五十周年论文集中的话:
“作为结构工程师,在保证房屋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力求节约是我们的天职。
”“用最少的材料建造最安全的房屋,应该是结构工程师终生追求的目标。
”
且不去反思在中国曾经因片面强调节约所带来的历史教训。
就非常客观地承认其前提条件:
“保证房屋结构安全”“建造最安全的房屋”下,结构工程师的天职和目标难道就只是节约和用最少的材料!
?
结构是因建筑而存在的,建筑有艺术的要求,有形式创作的要求,结构难道就不要了吗?
一个只是把节约当做终生追求目标的结构工程师,终生只能是结构工程师。
而追求结构的形式创新和艺术创造的结构工程师可能成为大师,成为融建筑与结构创作于一身的艺术家!
在建筑装修、建筑设备与设施的标准大大提高,建筑结构的造价占建筑总造价的比重大大下降的情况下,对建筑结构工程师及其工作的评价,是否应该从只重节约,转向给结构形式的创新和对建筑师提出的建筑造型“盖得起来”的保证以更大的关注?
我在土木系的学生讲课时,希望他们
要做建筑与结构结合、技术与艺术结合,在结构形式上有创新,能解决建筑形式带来难题的结构大师!
敢为他人之不敢为
能做他人之不能做
想到他人之想不到
在未来能够出现
中国的奈尔维
中国的艾拉普
中国的卡拉特拉瓦
中国的建筑结构大师
建筑的美除了风格与形式(如泰姬玛哈尔优美的形式和伊斯兰风格)体现的之外,还有什么?
(2万工匠22年所付出的精湛的技艺对泰姬玛哈尔的美,对她的艺术价值起什么作用?
)
ClaudePerrault(十七世纪法国的一个医生兼建筑师,法兰西院士)提出有两种建筑美:
positivebeauty(positive的词义:
实在的、确实的、肯定的、积极的、绝对的、正的)
arbitrarybeauty(arbitrary的词义:
武断的、专制的、独裁的、随意的、任意的)
他把材质、工艺归结于positivebeauty
把形式、风格归结于arbitrarybeauty
建筑的“arbitrarybeauty”,即从风格、形式所体现的建筑艺术,可以随时代、地域、民族、社会与文化而变化,甚至在一个时代可以对以前的建筑风格、形式提出批判和加以否定,但“positivebeauty”却可能是永久的。
positivebeauty与建造者的技艺skill,建造的技术technology,建造的精心carefully有关。
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说过一句话:
“Architecturebeginswheretwobricksarecarefullyjointedtogether.
建筑(Architecture)开始于两块砖被仔细地连接在一起。
”
FrancescoDalCo对此话的评论是:
“Ourattentionshouldnotfallonthecurious,reductiveimageofthe‘twobricks’,butonwhatisrequiredfortheirjoiningtocreatesomethingarchitecturallysignificant:
‘carefully’isthekeywordhere.”
—FiguresofArchitectureandThought,1990
意思是说对密斯的这句话,不要把注意力放在“两块砖”上,而是在于两块砖如何连接能产生建筑(architecture)上的意义,此时,“仔细地”(carefully)是关键的词。
密斯·凡·德·罗有一句人人皆知的经典名言:
“Lessismore”。
再加上“Architecturebeginswheretwobricksarecarefullyjointedtogether”,两句话放在一起,可以说体现了现代主义建筑的精髓,也是密斯设计作品的显著特征:
摈弃繁琐的附加的装饰,采用高水准的加工工艺,追求精致的节点构造。
但是,前一句话在六、七十年代遭到了后现代主义的猛烈批评。
然而后一句话却没有人会提出疑义,因为这句话可以说是一个“普遍真理”。
当密斯的“Lessismore.”一度受到批评和冷落时,但他追求的节点设计和工艺技术的精致性,却被“Hi-Tech”继承和发扬。
而现今当红的“简约主义”似乎又把密斯请了回来。
简约主义与现代主义相比:
材料的使用更加丰富多样;工艺技术更为精致,且从Hi-tech的精致的构件和节点,发展到精致的“表皮(Skin)”;显示文化内涵和地域性。
简洁中显精致,简洁中显雅致。
我们在建筑上已经丢失了传统的手工技艺,却还停留在手工操作的技术水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艺术与技术 艺术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