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考复习阶段检测四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文档编号:28405247
- 上传时间:2023-07-13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44.24KB
江苏省高考复习阶段检测四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江苏省高考复习阶段检测四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高考复习阶段检测四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高考复习阶段检测四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年江苏省高考复习阶段检测(四)历史试题(解析版)
(时间:
90分钟 分值: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2018·常州模拟)《春秋谷梁传》记载:
“初者,始也。
……初税亩者,非公之去公田,而履亩十取一也。
”文献中的记载说明( )
A.土地国有制度被废除B.公田也要按亩收税
C.法律上承认私田地位D.只有私田按亩收税
解析 根据材料“非公之去公”说明土地国有制度并没有被废除,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及“而履亩十取一也”可知公田也要按亩收税,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初税亩并没有从法律上承认私田地位,只有到了商鞅变法时期才承认,故C项错误;无论公田私田都按亩收税,故D项错误。
答案 B
2.(2018·苏州模拟)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
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 )
A.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
B.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
C.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
D.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
解析 汉代的官营手工业调集最优秀的工匠,采用大作坊生产,产品质量最好,效率很高,故A项错误;官营手工业官府出资,成本高(不计成本),故B项错误;官营手工业的产品供皇室和贵族使用,产品不投放市场,故C项错误;材料中汉代漆杯,六位不同工种工匠说明生产专业细化,七位监督人员说明官府掌控,故D项正确。
答案 D
3.(2018·苏北四市模拟)1956年,考古工作者在长沙市铜官镇发现一处烧制釉下彩瓷的唐代窑址。
研究表明,有日本、印度尼西亚、伊朗和肯尼亚等13个国家和地区出土过长沙铜官窑瓷器。
长沙铜官窑经营者为占领市场,在器物上标出“天下第一”等广告语,有的还把卖价制作在器物上这说明该窑( )
A.最早使用釉下彩瓷技术
B.注重市场营销策略
C.代表官营手工业的水平
D.产品主要销往海外
解析 根据材料“1956年,考古工作者在长沙市铜官镇发现一处烧制釉下彩瓷的唐代窑址”,它是目前已知最早使用釉下彩瓷技术的窑址,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日本、印度尼西亚、伊朗和肯尼亚等13个国家和地区出土过长沙铜官窑瓷器”“器物上标出‘天下第一’等广告语”“有的还把卖价制作在器物上”,都表明铜官窑经营者注重营销,产品远销世界多地,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长沙铜官窑经营者为占领市场”,结合所学可知,该窑为私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产品不面向市场,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有日本、印度尼西亚、伊朗和肯尼亚等13个国家和地区出土过长沙铜官窑瓷器”,表明其产品远销世界多地,但不能说明主要面向海外销售,故D项错误。
答案 B
4.(2017·盐城期中)著名学者黄仁宇在《放宽历史的视界》中提及:
“执商业资本之牛耳的徽商、晋商,其汇兑业务的运转全赖个人操守及道德观念……亦不能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以民法及公司法之作保障者相提并论。
”这表明明清时期晋商徽商( )
A.重视道德操守看淡商业利润
B.商业资本成为经济运行主流模式
C.传统观念固化影响商业发展
D.缺乏制度的保障而导致发展困难
解析 徽商、晋商“其汇兑业务的运转全赖个人操守及道德观念”,但不能由此推断出其看淡商业利润,故A项错误;明清时期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是经济运行主流模式,故B项错误;徽商、晋商汇兑业务的运转还是完全依赖道德操守,传统观念固化,没有相应的法律保护,影响商业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出明清时期晋商徽商发展缺少法律的保障,但没有体现其发展艰难,故D项错误。
答案 C
5.(2017·江西重点中学协作体第二次联考)至1922年,在全国的一百五十万枚纱锭中,集中在上海的竟上升至41.8%,此外,天津、武汉、无锡、南通、青岛五个城市又集中了37.9%,剩下只有20.3%的纱锭分布在全国广袤的其他地方。
这主要说明我国的民族工业( )
A.轻工业部门发展不平衡
B.轻工业发展迅速
C.轻工业地区分布不平衡
D.轻工业发展受挫
解析 从材料中“集中在上海的竟上升至41.8%”“五个城市又集中了37.9%”“只有20.3%的纱锭分布在全国广袤的其他地方”等信息可得出民族工业地区分布失衡的特点,C项符合题意。
A、B、D三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答案 C
6.(2018·江苏常州模拟)“16世纪以前,最重要的项目是由东方运往西方的香料和朝相反方向运的金银。
但渐渐地,新的海外产品成为欧洲的主要消费品,其商业价值增长。
这些产品包括新的饮料、染料、香料和食物。
英国的贸易从1698至1775年的这一时期中,进口商品和出口商品都增长到500%至600%之间。
欧洲的总的贸易在增长。
”上述现象反映的是下列哪次“革命”的后果( )
A.价格革命B.商业革命
C.工业革命D.科技革命
解析 价格革命是指商品价格上升,材料没有体现商品价格,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商品种类增多、商品贸易范围扩大,故B项正确;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70年代,而材料反映的时间是“1698至1775年”,故C项错误;科技革命出现在18世纪70年代,故D项错误。
答案 B
7.(2018·南京、盐城模拟)1624年英国制订《垄断法》,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给发明专利予以肯定。
有学者指出,英国若无1624年的《垄断法》,那么“18世纪纺织工业中资本主义发展具有决定性的那些发明就未必有可能出现”。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专利制度推动了技术创新
B.政府利用法律保护个人的权益
C.垄断法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D.垄断法推动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解析 1624年英国制定的《垄断法》对专利的保护,推动了技术创新,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垄断法》以法律形式给发明专利予以肯定,表明政府利用法律保护个人的权益,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垄断法》推动了技术创新,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垄断资本主义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与材料的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 D
8.(2017·无锡期中)“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
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然后发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最后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
”下列关于各时期金融中心形成的因果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新航路开辟——北意大利金融
B.三次英荷战争——荷兰金融
C.第二次工业革命——英国金融
D.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金融
解析 新航路开辟是世界贸易中心由意大利为中心的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故A项错误;三次英荷战争导致荷兰丧失海上优势,不会出现荷兰为金融中心的结果,故B项错误;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形成以英镑为中心的英国金融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故C项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普遍衰落,美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形成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故D项正确。
答案 D
9.(2017·扬州期中)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兴办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近代化水师,在近代中国海军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但福建马尾船厂曾因船政大臣沈葆桢的瞎指挥而造出了一批商船不像商船、兵船不像兵船的“怪船”,在实际海战中,这些船只“被敌炮轰、洞穿,至十一船同时湮没”。
材料直接反映了( )
A.晚清政府统治黑暗B.封建管理体系落后
C.中国封建制度腐朽D.中国官员思想保守
解析 材料介绍清政府积极筹办海防,无法体现统治黑暗,故A项错误;船政大臣不懂技术却在那里代替技术人员,可知管理体系落后,故B项正确;题意中政府积极筹备海防,并取得成效,不能说明制度腐朽,故C项错误;作为大臣能亲自接触新事物,不能说明思想保守,故D项错误。
答案 B
10.(2018·常州模拟)下表是1931~1936年中国对外贸易额统计表(单位:
百万海关两),对表中数据解读不正确的是( )
年份
进口
出口
逆差
1931
1433
909
524
1932
1049
493
556
1933
864
393
471
1934
661
344
317
1935
590
370
220
1936
604
453
151
A.民族工业发展抵制了经济侵略
B.外国倾销导致中国对外贸易入超
C.世界经济危机影响了贸易数量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不显著
解析 1927年到1936年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其对西方国家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931到1936年这段时期西方国家发生经济危机,对中国采取商品倾销政策,导致中国对外贸易入超,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此时间段内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导致进口多而出口变少,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此时间段内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显著,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 D
11.(2017·盐城期中)1928年某报刊登了啤酒公司的广告:
“国货啤酒,商标马棋,中西医士,迭经化验,众口一词,卫生妙剂,功能杀菌,开胃健脾。
”对材料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B.提倡国货是当时的社会主要思潮之一
C.国民政府将发展民族工业放在首要地位
D.西方文明传入推动传统饮食文化结构变化
解析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迎来较快发展阶段,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提倡国货,实业救国是当时的社会主要思潮之一,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928年国民政府进行“二次北伐”,将军事斗争放在首要地位,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材料啤酒公司的广告反映出西方生活方式传入推动传统饮食文化结构变化,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12.(2017·如东、丰县联考)下表为某一时期重庆地区重工业发展状况统计表。
导致这一时期各种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统计项目
1937年
1942年
工厂占全国工厂总数比例
18%
58%
资本占全国资本总额比例
4.4%
78%
工人占全国工人总数比例
7.3%
49%
A.重庆成为通商口岸工业发展迅速
B.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C.企业内迁以及政府实行战时体制
D.国民政府加大对西部地区的开发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1895年《马关条约》开放重庆为通商口岸,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在1935、1936年,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1937年,日军炮轰南京,国民政府以及重要工业、大学迁到重庆,并且实行战时体制,故出现了重庆的工厂、资本、工人急剧增加的状况,故C项正确,D项错误。
答案 C
13.(2017·如皋调研)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阶段性发展特点是:
洋务早期,风气初开;清朝末年,天下移风;民国初年,飙转豹变。
这一特点也可以用来描述近代中国( )
A.民族工业的发展B.大众传媒的变迁
C.交通通讯的变化D.民主政治的发展
解析 由材料“洋务早期,风气初开;清朝末年,天下移风;民国初年,飙转豹变”可以判断出这个时间段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几个阶段吻合,特点相似,故A项正确;近代传媒的发展并未经历着这样的发展阶段,故B项错误;交通通讯的变化与材料“洋务早期,风气初开;清朝末年,天下移风;民国初年,飙转豹变”不符,故C项错误;政治和思想领域里的变革是从19世纪末开始的,故D项错误。
答案 A
14.(2018·无锡模拟)以妇女放足为例,早在1897年,上海便设立了全国性的不缠足总会,入会者多达三十万人,天足成风;而作为首都北京直至庚子以后,放足之风“仍未大开”。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经济发展的不平衡B.先进知识分子的倡导
C.百日维新法令的推动D.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解析 上海“天足成风”,北京直到庚子年以后,放足之风“仍未大开”,体现了不同地区的经济差异造成思想意识的差异,故A项正确;先进知识分子的倡导在上海和北京都存在,故B项错误;百日维新法令的推动对两地影响是一致的,是共同点,故C项错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也是上海和北京的相同点,不是两地的差异,故D项错误。
答案 A
15.(2018·镇江模拟)19世纪末,定居温州的英国传教士苏慧廉曾记下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一个中国男孩在教会学校接受人种知识测试,老师与他的回答如下图中所示。
这一对话实质上反映了当时国人( )
A.对西方的了解加深B.已经接触西式教育
C.民族意识不断觉醒D.民族自大心理尚存
解析 据材料中“老师与他的回答”来看只有表面了解而非加深,故A项错误;材料中“在教会学校接受人种知识测试”是表面上接触了西式教育,但不是问题的实质,故B项错误;材料中反映了民族自大心理,与民族意识觉醒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人的颜色”“骄傲地回答”反映了“中国男孩”的民族自大心理,故D项正确。
答案 D
16.(2018·江苏南京、盐城调研)1875年10月11日《申报》刊载:
“夫新报之开馆,大抵以行业营生为计。
故其谋疏义以仅谋利者或有之;其谋利而兼仗义者亦有之。
……本馆即不敢自夸唯照义所开,亦愿自申其不全忘义之怀也。
”这表明《申报》开办的宗旨是( )
A.谋求义利兼顾B.追求商业利益
C.开辟谋利途径D.关注时局政治
解析 材料中“本馆即不敢自夸唯照义所开,亦愿自申其不全忘义之怀也”表明义利兼顾,故A项正确;与材料中“自申其不全忘义之怀”不符,故B项错误;与材料中“自申其不全忘义之怀”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时局政治,与题中“这表明《申报》开办的宗旨”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A
17.(2018·江西赣州十四县模拟)1958年,毛泽东评价张鲁(三国人物)说:
“道路上饭铺里吃饭不要钱,最有意思;开了我们人民公社公共食堂的先河。
”毛泽东的言论表明( )
A.天下为公的思想有历史渊源
B.“大跃进”由此开始蔓延开来
C.社会主义建设遭遇到了挫折
D.生产力发展阻碍生产关系
解析 材料表明天下为公的思想古已有之,A项正确。
材料“开了我们人民公社公共食堂的先河”与人民公社化运动有关,而不是“大跃进”运动,B项错误。
材料体现了毛泽东从历史上找依据,主张建立人民公社,这应该是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背景,C项与此无关。
材料没有体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问题,D项错误。
答案 A
18.(2018·青岛调研)1987年6月,邓小平在接见南斯拉夫代表团时说:
“农村改革中……突然冒出搞多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
这不是我们中央的功绩……这是我个人没有预料到的,许多同志也没有预料到,是突然冒出这样一个效果。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民间的经济活动引领了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方向
B.中央政府的宏观决策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C.该意外收获的主要意义是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D.民众积极参与是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动力之一
解析 党的领导是关键,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方向不可能由民间的经济活动引领,A项错误。
中央政府的宏观决策引领而非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B项错误。
根据材料可知该意外收获是农村乡镇企业和商品经济的繁荣,C项错误。
“农村改革中……突然冒出搞多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很明显民众积极参与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项正确。
答案 D
19.(2017·扬州期中)下图是我国1950年至1985年城镇人口变化折线图。
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A至B时期,经济建设,急于求成
B.B至C时期,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C.C至E时期,民主政治,发展完善
D.E至F时期,经济改革,初具成效
解析 根据图表,描述了我国建国后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A至B时期,“一五”各项工业迅速有序地发展起来,故A项错误;B至C时期,调整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错误,向前发展,故B项错误;C至E时期,“左”倾错误在经济盛行的时期,民主法制受到影响,故C项错误;E至F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经济发展成效明显,故D项正确。
答案 D
20.(2017·如皋调研)从1980年设立四个经济特区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开放沿海、沿江、沿边地区,再到陆续开放了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陆县市。
这体现出我国对外开放( )
A.注重发展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
B.遵循齐头并进全面开花的原则
C.重视边境与内地的协调性发展
D.经历了不断扩大和深化的过程
解析 材料中“再到陆续开放了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陆县市”表明,并不是注重发展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故A项错误;“齐头并进”与材料中“从……开始,到……,再到”不符,故B项错误;边境与内地的协调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以经济特区为突破口,开放沿海地区,再到内地。
由点到面,由沿海到内地,我国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与材料中“从……开始,到……,再到”相符,故D项正确。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题13分,第22题13分,第23题14分,共40分)
21.(13分)(2017·如皋调研)晋商、徽商是明清商业发展的缩影。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初的山西大同,宣府为重镇,于是山西商人以“极临边境”优势……便捷足先登,纷纷进入北方边镇市场。
明人章懋说:
“圣祖以边城险远,兵饷不克,而粮运劳费,乃命商人输粟边仓,……商人喜得厚利,乐输边饷。
”
——摘编自《晋商兴衰史》
材料二 他们(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古代称有官职的或做过官的人为缙绅),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结果不是使徽州产生资本主义,而是成为一个顽固坚持宗法等级制的堡垒,这样的商品经济,实质上只能补充和强化自然经济。
——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和中国》
材料三 帝国时代的商业资本,即使有相当规模的积累,到某一临界点便呈萎缩后退态势,更无进一步深入产业领域,转化为产业资本的可能。
它并不建筑在社会购买力不断增长的市场经济正常发展的基础之上,只能攀援于国家财政政策提供的非常空间,既要与政治权力同流合污,也要时时受到政治权力强烈的干预和百般勒索,机体脆弱,命运无常。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晋商兴起的原因。
(3分)
(2)据材料二,概括徽商的资金去向。
(3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向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3分)
(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古代商业发展与政治权力的关系。
(2分)据材料三,请谈谈你从中国古代商业发展中得到的启示。
(2分)
答案
(1)原因:
地处交通要道;距边境较近;依赖明朝政府的政策。
(3分)
(2)去向:
官场消费、公益消费、购置田产。
(3分)
影响:
强化了宗法等级制的堡垒,补充和强化了自然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任意三点可得3分)
(3)关系:
商业发展既依赖于政治权力,也受制于政治权力。
(2分)
启示:
政府要积极制定有利于商业发展的经济政策,为商业的发展提供宽松的环境;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商业持续发展。
(2分)
22.(13分)(2018·无锡模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对18世纪的英国,市场机制究竟如何发挥作用,以及给英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针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讨论,出现了“斯密派”和“马克思派”。
“斯密派”和“马克思派”都承认18世纪的英国已经出现市场经济,商品价格最终由供需决定。
其分歧在于,市场竞争在多大程度上是完美的,该在何种程度上实行自由的市场竞争以及随之产生的影响。
“斯密派”认为“看不见的手”占绝对优势。
在他们看来,英国的工业革命应当归因于早在18世纪英国经济就实现完全的自由竞争,与之相伴的还有稳步扩展的市场,以及其所提供的创新和增长的广阔平台。
“马克思派”认为,英国之所以发生资本积累和投资行为是因为,从生产角度看,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受到政治领导的保护和支持而大行其道。
以众多英国人变为完全依赖工资的劳动力这一事实为例,他们认为没有政府的合谋协助是不可想象的。
——(荷)皮尔·弗里斯《从北京回望曼彻斯特:
英国、工业革命和中国》
材料二 1763至191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的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具有突出地位。
欧洲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对于英国市场机制与工业革命的关系,你赞成哪一派的观点?
概括观点并说明理由。
(6分)
(2)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1763至191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的成为全球主人”。
请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从多角度论证这一观点。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表述成文;200字左右)(7分)
答案
(1)同意“斯密派”。
观点:
市场机制在英国的工业化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2分)
史实:
圈地运动提供了原料、劳动力、市场等;殖民活动扩大了海外市场;奴隶贸易和殖民扩张积累了原始资本,手工工场积累了大量的生产技术和经验;商业经营模式的变化,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出现;世界殖民霸权的确立等。
(任答两点,4分)
同意“马克思派”。
观点:
英国工业化的推动进程中,政府的领导、保护和支持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分)
史实:
政府颁布圈地法令,扩大国内市场;鼓励海外贸易,颁布《航海条例》;发动殖民战争,拓展海外市场;进行议会改革,加强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工业革命成果的推广等。
(任答两点,4分)
(2)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国际关系等角度展开论证。
(任选三个角度进行论证,每点2分。
若结构完整、行文流畅,1分。
小论文满分7分。
)
例如:
①政治方面:
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确立并完善了近代民主政治,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②经济方面:
通过工业革命改变经济结构,实现了工业化,增强了经济活力和综合国力,使欧洲各国经济实力领先世界;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和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以西欧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并发展。
③思想文化:
启蒙运动使人文主义思想进一步弘扬,推动欧洲人的思想解放,增强了欧洲人的创新精神和社会活力;自由主义思想成为欧洲人全球贸易和扩张的思想武器。
④科技:
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欧洲人走向全球提供了技术支持。
⑤国际关系:
通过殖民战争、殖民扩张、商品输出、资本输出等途径,欧洲实现了对世界的控制,东方从属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23.(14分)(2018·如皋调研)城市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代末期,曾做过商人的后周世宗允许在开封汴河(指大运河中段)两岸建立商店。
宋太祖继承了这一政策……“诏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自三鼓已来,不得禁止”……形成了许多商业街与新型的娱乐行业,令商人、卖艺者及其客人成为城市的最重要部分……加上40万的军队和官员,全城人口约100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材料二 英国城市化进程具有不平衡性和盲目性。
结果城市规模发展过大过快,出现严重的“城市病”。
1824年英国国会通过了自1601年起实行的《济贫法》修正案,1848年和1875年两次通过《公共卫生法》。
1866年通过了《环境卫生法》,1909年,英国通过了第一部涉及城市规划的法律《城市规划法》。
1956年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治理大气法律——《空气清洁法》。
——刘春成等《城市的崛起》
材料三 鸦片战争后,上海等五口成为第一批对外开放口岸,从19世纪70年代至世纪末中国对外开放口岸又增加了27个,至1917年前再增加47个,总数达到97个,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家在上海、广州、宁波等通商口岸城市建造了一些为商贸和交通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高考 复习 阶段 检测 历史试题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