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
- 文档编号:28404582
- 上传时间:2023-07-13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9.90KB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壶口瀑布》教案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比较典型的游记,作者以游踪的角度结构全文的框架,用形象生动的笔触细致地描绘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同时通过壶口瀑布透视黄河博大宽厚的雄壮之美,并由黄河的性格联想到中华民族宁折不弯、勇往直前的精神。
教学时,应结合文章的内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了解游记的文体特征,品味游记语言,以任务设计的形式驱动学生自主学习,而非灌输。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关键字词,积累好词佳句,体会文中语言的精妙。
2.把握课文所写景物的特点和写作手法,理解作者的所感所思。
【过程与方法】
1.初读,总体感知,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2.精读,抓住重点段落和文句,体会文中壶口瀑布的形象和蕴含的赞颂与沉醉之情,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壶口瀑布所表现出的精神内涵,激发学生热爱黄河、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通过通读和精读,品味文章极具感染力的语言,初步掌握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2)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力量,接受荡气回肠的精神洗礼。
2.难点:
理解壶口瀑布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孕育了璀璨的华夏文明。
因此,黄河是中华民族名副其实的母亲河。
如果要去瞻仰这位母亲,那么黄河壶口这一处景观便不可不看。
今天我们来学习著名的散文家梁衡笔下的《壶口瀑布》,一同领略“天下黄河一壶收”的奇特景观吧。
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
1.检测生字词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告诫(jiè) 推搡(sǎng) 驰骋(chěng)
漩涡(xuán)寒噤(jìn)雾霭(ǎi)
出轧(zhá)乘隙(xì)迂回(yū)
汩汩(gǔ)潺潺(chán)湿漉漉(lù)
震耳欲聋(zhèn) 怒不可遏(è)
(2)理解重点词语的词义。
推搡:
推来推去。
霎时:
极短时间。
驰骋:
(骑马)奔驰。
寒噤:
寒战。
出轧:
(钢板)从轧钢机里出来。
乘隙:
利用空子;趁机。
汩汩:
形容水流动的声音。
潺潺:
形容溪水、泉水等流动的声音。
前呼后拥:
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簇拥着护卫。
文中形容河水的流势急。
怒不可遏:
愤怒得不能抑制,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文中形容水势不可阻挡的样子。
2.了解作者
梁衡,山西霍州人,当代作家,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
作品曾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
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
3.文本链接
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仅次于贵州黄果树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
黄河奔流至此,河口忽然收束,在不到五百米的距离内,河面宽度从数百米急剧收窄为二三十米,河水流速陡增,势若万马奔腾;同时,河水从二十多米的陡崖上倾注而泻至直径五十余米的大石潭中,声如洪钟巨雷,形成罕见的奇观。
三、了解文体知识
游 记
游记,顾名思义,指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
一般而言,游记包括三个要素:
所至(作者的游踪)、所见(作者在游程中目睹的风貌)、所感(作者由所见所闻而引发的所思所想)。
游记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文学体裁,它的选材内容非常广泛,凡举山川景物、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社会生活,无不可以成为游记的题材。
游记可以分为很多种。
以记录行程为主的是记叙型游记,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是抒情型游记,以描绘景物、景观为主的是写景型游记,通过游记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是说理型游记。
四、学习新课
步骤一:
初读课文,感受壶口瀑布的气势
1.教师播放课文朗读的录音,学生听读,一边听一边画出描写壶口瀑布的语句,感受语言的魅力及壶口瀑布的气势。
2.学生自由朗读,根据刚刚听读的体会,带着感情朗读课文,再次体会壶口瀑布的意境美。
3.思考:
作者游览了几次壶口瀑布?
分别是什么季节?
明确:
两次。
第一次是雨季,第二次是枯水季。
步骤二:
再读课文,分析壶口瀑布的特点
雨季的壶口瀑布与枯水季的壶口瀑布各有何特点?
哪些句子可以体现?
明确:
(1)雨季壶口瀑布的特点:
惊心动魄、声势浩大。
体现:
①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
②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
③我在雾中想寻找想象中的飞瀑,但水浸沟岸,雾罩乱石,除了扑面而来的水汽,震耳欲聋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只有一个可怕的警觉:
仿佛突然就要出现一个洪峰将我们吞没。
(2)枯水季壶口瀑布的特点:
雄浑壮阔、陡峭奇绝、多姿多彩、刚中带柔。
体现:
①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②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
③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
④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
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
步骤三:
精读课文,体会黄河象征的民族精神
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我突然陷入沉思……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
1.小组讨论:
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朗读这段文字?
明确:
由平缓渐渐提速,带着惊叹、赞美的语气朗读。
2.这黄河之水使作者想到了什么?
流露出怎样的情感?
明确:
由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想到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想到了博大包容的胸怀。
流露出作者对黄河的赞美之情。
3.请朗读课文第6段,说说作者由黄河之水想到人之外,还想到了什么。
明确:
想到了民族的精神。
他由黄河的“柔中带刚”“遇强则抗”“勇往直前”联想到中华民族的坚强不屈,借对黄河的赞美,表达对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精神的赞颂。
五、课堂小结
作者描写了黄河之水惊心动魄的场面、雄浑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之水博大宽厚、柔中有刚的性格特点。
同时由黄河的性格想到中华民族虽历经艰难,但宁折不弯,坚忍刚强,勇往直前的精神。
通过议论和抒情,抒发了对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赞颂之情。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跟着作者一起感受了壶口瀑布雨季和枯水季不同的美,并体会了黄河之水象征的民族精神。
这节课我们将从写作手法和语言特点方面继续感受壶口瀑布的气势和精神。
二、学习新课
步骤一:
体会侧面描写的表达效果
1.教师补充介绍相关知识。
正面描写,又叫直接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直接具体地描绘出来。
包括动静描写、虚实描写、色彩渲染描写、观察角度变化描写、点面结合描写等五种描写方法。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
2.思考:
在写雨季的壶口时,作者写“只急慌慌地扫了几眼,我便匆匆逃离,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心还在不住地跳……”这一感受,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有何作用?
还有哪些具体例子可以体现?
明确:
侧面描写。
从“我”的感受出发,间接写出了雨季的瀑布令人畏惧的气势,使人印象深刻,省略号的使用更是令人遐想无穷。
体现:
“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
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
”引用当地人讲的“猪毛被拔光”的事,侧面体现壶口瀑布的迅疾。
步骤二:
深入探究,品味语言
1.作者的重点是写枯水季的壶口瀑布,为什么还要写第一次雨季时来观看壶口瀑布的感受?
明确:
第一次是远观,写壶口瀑布给人惊心动魄的感觉,为后文具体描写第二次观看壶口瀑布波澜壮阔的气势起到铺垫和渲染的作用,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2.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雨季瀑布的特点的?
明确:
①听觉角度:
在半山腰“涛声隐隐如雷”,近处涛声“震耳欲聋”。
②视觉角度:
“河谷里雾气弥漫”“像一锅正沸着的水”“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
3.作者描绘雨季壶口瀑布时的语言具有怎样的特点?
请找出你认为最有表现力的一句并简要分析。
明确:
(1)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
本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涛声比作雷声,把汹涌澎湃的河水比作沸水,突出壶口瀑布惊心动魄、气势磅礴的特点。
(2)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落下,让人们仰观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
其时,正是雨季,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
用“跌”“吸”“灌”“冲”一系列动词来描写河水,突出河水险急、汹涌澎湃的气势,使瀑布的形象更加立体可感。
4.找出描写壶口上游的河水和龙槽的语段,体会其语言特色,品味其表达效果。
明确:
(1)壶口上游的河水:
“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
”
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将枯水季仍然气势磅礴、汹涌无比的瀑布水流快、水密的特点展现出来,令人仿佛身临其境,回味无穷。
(2)龙槽:
①“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
”
运用“吸”“拢”“冲”“跌”“碎”“升”“跨”“穿”一连串的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黄河奔腾至此,由于地理环境的改变,一下从河床跌入深谷,碎成点,碎成雾,充满灵性与生命力量。
②“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
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
”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时奔腾的黄河之水已变成了飞流而下的瀑布——浑厚、壮阔、猛烈、凝重。
③“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
”
运用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和长短句结合的语言,形象地写出了河水在遇到阻碍后寻找其他的出路,成为泉、溪,突出其“柔”的一面。
步骤三:
把握文章主旨
如何理解这篇文章的主旨?
明确:
本文记述了作者两次游览壶口瀑布时所见的壮丽景观,感受到了黄河的博大宽厚,激发了作者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感情,歌颂了中华民族历尽艰难却宁压不弯、勇往直前的精神。
三、课堂小结
这篇借景抒情的游记散文,作者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细致描绘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从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的精神中,联想到中华民族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的民族意志。
在写法上由景到神,再到志,赋予了景物思想之美。
四、布置作业
请你选取生活中的一处景物,仔细观察,结合内心感受,写一个描写景物的片段。
(不少于200字)
示例:
站在湖岸的观景台上,我激奋的心情几乎跃出胸腔。
试想,面对这一湖蓝得“晕”人的碧水,扑面的芳香水汽,哪有生命不振奋呢?
哪有意兴不飞扬呢?
我尽全力把身子往前倾,脖子向前伸,瞪大眼睛向湖中望去。
湖面上水雾氤氲,缭绕着、弯扭着、盘旋着往天空升腾,但到了一定高度就不见了踪影。
湖中间的水域,似乎有一台不停运转着的机器,生产出粼粼清波,后头的清波驱赶着前面的,一齐向四面递进,奔向湖岸,就像天上掉下来的一块布满无数皱褶的绿色大布。
阳光照在清波上,粼粼闪动,有些晃眼,像薄薄的金片铺于太阳底下;蓝色的湖面映托着湛蓝的天空,天空高远,朵朵白云如只只绵羊,悠闲自得,似乎是不愿意离开这人间美景。
附:
【板书设计】
壶
口
瀑
布
无坚不摧
勇往直前
百折不挠
课后反思
“读”是学生领会文章的主要手段之一,为了让学生较好地领悟这篇文章,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朗读。
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揣摩语言,欣赏景物;在读中陶冶性情,扩展想象;在读中获得美的享受,进而达到纯熟的境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壶口瀑布 部编人教版 语文 年级 下册 瀑布 省优 一等奖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