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山东师大附中级第七次学分认定考试文试题.docx
- 文档编号:28402147
- 上传时间:2023-07-13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31.39KB
历史山东师大附中级第七次学分认定考试文试题.docx
《历史山东师大附中级第七次学分认定考试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山东师大附中级第七次学分认定考试文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山东师大附中级第七次学分认定考试文试题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山东师大附中2016级第七次学分认定考试
历史试卷(文科)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
第I卷选择题(48分)
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
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
”这表明
A.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B.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
C.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D.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
2.西周时,各诸侯国的青铜器如鼎、簋等大都是周王赐器,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器形、纹饰、制法。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筑炉铸铜,青铜器出现了多种风格。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各诸侯国生产加工能力提高
B.战争频繁,促进了不同地区间的技术交流
C.王室衰微,失去对象征身份资源的垄断
D.百家争鸣,各国形成不同特色的文化观念
3.据《乐记•乐论》载: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
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
乐由天作,礼以地制。
过制则乱,过作则暴。
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
该材料
A.明确了社会的等级关系B.规范了宗庙社稷的祭祀活动
C.强调了统治秩序与和谐D.制定了贵族政治生活的总则
4.有学者说,“秦朝这一制度构成了严密的中央统治体系,开后世两千年中央官制之先河”。
“这一制度”是指
A.皇帝制度B.三公九卿制C.御史制度D.郡县制度
5.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记载,时有甲、乙两人到官府告发丙、丁二人私铸钱币,并呈上新钱一百一十个和铸钱所用的模具两套。
这一案件说明当时
A.民间货币种类繁多,币制混乱B.已统一并建立了法定货币制度
C.已建立整套地方各级官僚体系D.普通民众的守法意识逐渐增强
6.汉唐以后的法律大多规定,近亲属之间的犯罪行为可以互相容隐,不得控诉或者作证。
谋叛以上的大罪不在此列。
通报捕摄消息令亲属脱逃者不罚。
这反映出当时法律
A.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B.没有得到严格执行
C.具有人文主义色彩 D.受到伦理思想影响
7.下图是南宋理宗宝祐四年录取的进士出身统计数据表。
其中父辈有官职者,低等级的又占了半数以上。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科举制度结束贵族体制B.选官推动社会阶层流动
C.南宋时科举制非常成熟D.考试成为做官必经之路
8.北宋中期出现“宰枢互兼”和“宰枢同议”,即宰相兼任枢密院长官;南宋时期,宰相兼任枢密使、参知政事兼任枢密副使渐成定制。
这种变化有助于
A.提高效率适应现实需要B.集体决策维护中央权威
C.崇文抑武防范军事将领D.分化事权防止权力集中
9.古代中国有两个典型的中央建制:
一个是汉武帝为分割外朝权力而由身边亲信组成的“内朝”长期演变而来;另一个被称为“名不师古,初只秉庙谟商戎略而已,阙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材料中提到的两个中央建制的相同点是
A.都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和管理B.都是中央设置的行政处置机构
C.都体现了“分割相权”的制度安排D.都提高了中央政府的办事效率
10.下图可以用来说明
A.小农经济自给自足B.传统农业精耕细作
C.中国农业独立发展D.生产工具不断创新
11.下表为清代安徽徽州等府的田赋征收统计表,这反映出当时
府别
县别
每亩征银
每亩征米
每亩征豆
徽州府
休宁县
0.090两
1.3升
0.07升
黔县
0.093两
1.6升
0.08升
宁国府
南陵县
0.073两
1.6升
0.31升
宁国县
0.073两
1.8升
0.32升
池州府
贵池县
0.126两
7.3升
0.91升
铜陵县
0.116两
7.9升
0.97升
——陈锋、张建民主编《中国经济史纲要》
A.货币地租和实物地租并存B.安徽田赋征收的标准相对偏高
C.佃户的田赋负担有所减轻D.征收的实物在数量上超过银两
12.从唐高祖李渊于武德七年(公元624年)颁布均田令开始,到唐玄宗李隆基于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下令禁止农地买卖和抵押结束,近130年内共有五个皇帝(含大周皇帝武则天)发布九道诏书,都是禁止农地买卖的。
据此可知当时
A.君主专制加强B.流民问题严重C.土地兼并普遍D.小农经济稳定
13.《考工记》中提到:
“兵车之轮六尺有六寸,田车之轮六尺有三寸,乘车之轮六尺有六寸。
六尺有六寸之轮,轵崇(车轴端)三尺有三寸也。
加轸(车厢底部的横木)与轐(车厢与车轴间的木块)焉,四尺也。
人长八尺,登下以为节(即方便上下车)”这表明在当时手工业生产过程中
A.社会发展推动了行业内部分工B.为满足市场需求采取定制生产
C.冶铁技术进步促进了工艺发展D.采用标准化生产并兼顾人性化
14.清朝时,山西商人在青海、北京、云南、湖南、广东等地贸易和经商。
北京至今留有招牌的大商号“都一处”、“六必居”等都是山西商人首创和经营的。
另外,从陆路对俄贸易最早最多的是山西人,在朝鲜、日本,山西商人的贸易也很活跃。
由此可知
①晋商是当时最强的商帮②晋商活动范围广泛
③长途贩运贸易由此出现④晋商文化影响至今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5.在中国古代,从商致富屡见不鲜,但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官僚缙绅也把获取的财富用于购田置地和追求豪奢生活。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高度发达造成资本严重过剩B.腐朽的生活观念分流商业投资资金
C.经营土地产生的收益远远大于工商业D.国家政策对资金流向起到牵引作用
16.明代中叶以后……湖广地区以种粮为主,而山东、河南许多农民则以种棉为业;苏州、福州发达的丝织业所用的生丝,要从湖南运来;而松江的棉布业,又要靠山东、河南出产的棉花。
这主要说明明中期以后
A.涌现出一批新兴工商业市镇B.男耕女织的传统社会分工开始打破
C.出现了资财雄厚的豪商大贾D.生产部门间地域分工趋势日渐明显
17.《论语》载: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成为后世历代明君推崇的自我节制原则。
下列与此观点不一致的是
A.“君子为政,以正己为先,教禁为次。
”
B.“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
”
C.“知行合一”“止于至善”
D.“君子所为,百姓之所从也,君所不为,百姓何从?
”
18.汉武帝时期,史官司马迁写《史记》没有将孔子的事迹归入记载个人历史的“列传”,而是将其抬高一级,升格为诸侯,作为“世家”来记载。
与之相关的背景是
A.司马迁记史不严谨B.孔子被追封为诸侯
C.儒家思想受到重视D.汉武帝最崇拜孔子
19.《西游记》中,孙悟空开始拜菩提老祖学修道成功,称“齐天大圣”;后来忠心不二地护送唐僧玄奘西行取经,获得“斗战胜佛”的法号。
这反映了
A.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追求个性解放B.明朝文化艺术的世俗化趋势加强
C.儒、道、释三教合一成为一代思潮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取向
20.学术界公认中国山水画所蕴含的独特境界在宋代的山水画中体现的最为纯粹、充分,这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境界正是中国山水画区别于西方风景画的根本所在。
这表明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A.诗中有画,画中有诗B.意在笔先,以形写神
C.笔意奔放,体势连绵D.真景实现,返璞归真
21.伯里克利任雅典执政官时期,他的老师、著名哲学家阿那克萨戈拉斯因主张“太阳只是炽热的石头”而被群众控诉犯了渎神罪,伯里克利也无力援救,只能让他离开雅典。
这反映出雅典
A.坚持法律至上原则B.哲学与宗教尖锐对立
C.民主制度形同虚设D.公民言论自由被剥夺
22.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前4世纪晚期,雅典实行公益捐助制度,城邦公共服务费用主要由富有公民自愿承担,虽有人对该制度表达不满,但其仍长久存续。
对该制度长久存续的合理解释是
A.财产等级决定了公民义务B.抽签选举消弭了贫富鸿沟
C.公民内部利益妥协的产物D.民主机制的发展尚未完善
23.古罗马时期,万民法的渊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裁判官的告示、法学家解答和皇帝敕令。
其中,裁判官根据法的精神而不是法的条文做出的裁决,是裁判官告示的重要部分。
这说明
A.自然法原则是司法判决的唯一准则B.罗马法借鉴了不同地区的法律制度
C.习惯法长期影响古罗马的司法实践D.万民法在治国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
24.一位古希腊哲学家认为:
一切事物皆因人的需要而异,所以,世上没有绝对真理。
下列出自该哲学家的名言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B.“尊重人不应该胜过尊重真理”
C.“认识你自己”D.“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第II卷非选择题(52分)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25题25分,26题12分,27题15分,共52分)
25.(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先秦时期是中国德育思想的发轫阶段,周公把德育与政治结合起来,提出“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明德慎罚”的道德规范。
后经孔子创立,孟子、荀子发展完善,强调仁、礼,以教化为方式,逐步形成一套以人伦道德为基础的德育思想体系。
《礼记•大学》中明确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宋明时期,理学家们对儒家的人性论、义利观、修缮论进一步发展。
一方面,重视崇高的精神境界,讲究节操,舍生取义;另一方面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德育观念。
到此,儒家德育思想成为约束人们道德行为的理论工具。
——摘编自郭齐家《中国教育史》
材料二古希腊德育主要着眼于寻求个人应有的德性,揭示个人所应具备的品质特征和追求的生活目的。
文艺复兴以后,出现了资本主义道德学说,提出解决道德和利益的关系以及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等道德的基本原则。
否定神性,强调人性;否定信仰,推崇理性。
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实用主义哲学,构建了“培养良好公民”为目标,以“知识、情感、能力”为内容,以“从做中学”、间接引导为方法的德育思想理论,对美国20世纪初社会转型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的解决产生了重要影响。
——摘编自高雅珍《西方德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西德育思想的不同。
(10分)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中西德育思想产生发展的社会背景。
(15分)
26.(12分)注重时序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2003年人教大纲版高中历史教材与最新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基本都是按照历史时序进行编排。
2003年人教大纲版
《中国古代史》目录
第一章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
第二章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
第三章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
第四章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
第五章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五代、辽、宋、夏、金、元
第六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明、清(鸦片战争以前)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中国古代史》目录
1.1早期中华文明
1.2春秋战国的政治社会变动与“华夏”观念的形成
1.3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1.4三国至唐前期的民族交融与文化创新
1.5唐后期至两宋的政治、社会变革
1.6辽、西夏、金、元的统治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7明清时期中国版图的奠定与社会变动
表1表2
从表1到表2,时序阶段划分有多处不同,请指出其中一处明显不同并予以说明。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2分)
27.(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完颜阿骨打称帝前,顺应女真族历史发展趋势,于1114年改造原有的社会组织。
突破血缘关系,规定以户为计算单位,以300户为一谋克,设百夫长为首领。
十谋克为一猛安,设千夫长为首领。
这是“壮者皆兵”“兵民合一”的制度。
猛安谋克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是一种“寓兵于民”制度。
战时出征,自备武装粮饷,是征兵制在人类社会早期的一种反映。
这种制度既保持了本民族传统又兼顾了新贵族利益,为整个国家开创了稳定的系统管理体系。
——摘编自程妮娜《金代政治制度史研究》等
材料二完颜阿骨打是一名特别无情,才能出众的军事将领。
他善于抓住对手因指挥失策、组织涣散等因素造成的机会来取得军事胜利。
1117年以后,他又以一个才智出众的战略家面貌出现,那正是辽金的双边关系为包括宋在内的三国关系所取代之时。
——(美)费正清《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
(1)根据材料,概括猛安谋克制的特点。
(5分)
(2)根据材料,分析猛安谋克制的历史作用。
(10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C
B
B
D
B
A
D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C
D
D
D
D
C
C
C
B
21
22
23
24
A
C
D
A
二、非选择题
25.(25分)
(1)不同:
在伦理思想与道德规范上,西方是以个人为本位,中国是以国家为本位;在德育思想内容和特点方面,西方重视契约,推崇理性,中国则重视人伦,强调义利观;在德育思想具体方法上,西方强调实践的作用,中国则重视自我反省内心;在德育目标上,西方强调培育健全的公民,而中国则重视培养遵守儒家伦理道德规范的人。
(10分)
(2)背景:
西方:
古希腊时期,人文主义精神起源;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发达;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崛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代议制的完善,人权意识的增强。
中国:
儒家思想的出现及其发展,并成为正统思想;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专制主义不断发展。
(15分)
26.(12分)答案示例一
变化:
对于先秦历史,表1叙述笼统,概括为“祖国历史的开端”,表2细化了先秦时期的历史,分为早期中华文明和春秋战国两个时期。
说明:
表2的表述意在从历史遗存中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多元性。
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文献记载,了解夏商周早期国家的特征;通过西周的宗法分封制以及相关的礼乐制度,认识早期中华文明确立的特点。
表2单列春秋战国意在强调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动、经济发展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突出“华夏”观念的形成,增强民族认同感。
答案示例二
变化:
对于明清(鸦片战争以前)表1叙述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表2表述为“明清时期中国版图的奠定与社会变动”。
说明:
表1侧重社会形态方面的表述,表2侧重说明明清政治制度和国家管理体制在奠定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上的重要作用。
另外,16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巨大变化除自身因素推动外,还与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世界变化相关。
这一时期中国面临着社会转型,处在近代文明转型前夜。
27.
(1)特点:
既是军事组织又是行政组织;兵民合一(或寓兵于民,或全民皆兵)。
(5分)
(2)作用:
保持了女真族的历史传统,又兼顾了军功新贵族利益;提高了军事实力;开创了辽政权稳定的管理体系;促进了女真族社会的发展;为灭辽和北宋奠定了基础。
(10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山东 师大 中级 第七 学分 认定 考试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