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汇总大全.docx
- 文档编号:28396868
- 上传时间:2023-07-13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28.36KB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汇总大全.docx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汇总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汇总大全.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汇总大全
高等教育学第一章
1、简述高等教育的概念及其特征。
概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
高等教育包括由大学或国家核准为高等教育机构的其他高等学校实施的中学后各层次的各种类型的学习、培训或一研究型培训。
准确理解高等教育的概念,要注意三方面:
一是从高等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来看,高等教育是建立在完全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基础上的高层次教育。
二是从高等教育的任务来看,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是按照社会需要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活动,但并非所有的专业教育都是高等教育,而是经过了完全的中等教育后的专业教育。
三是从高等教育的特性看,高等教育是养成学生高等素养、学术品质和创新精神的教育,高等教育的专业教育还应包括学术教育,是兼有学术性和职业性的教育。
学术性偏重于理论性和研究性,职业性则是为社会特定职业或培养应用专门人才。
因而,该等教育可以定义为:
高等教育是建立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活动。
特征:
(一)高等教育是分专业和分层次的高级教育活动。
高等教育最基本的特点就是专业性,即参照社会专业分工情况,以社会专门职业门类为参照,进行专业教育。
按照我国的实际,高等教育在层次上一般分为专科、本科、研究生(班)层次的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
(二)高等教育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
高等教育要不断深化内部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充实完善高层次人才所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又要切实结合社会发展实际,不断满足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要,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
(三)高等教育的功能不断扩展。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功能逐步向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向扩展。
在当代社会,高等学校已经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业越来越产生重要影响。
2、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是怎样兴起的?
清朝末期,以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政治经济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维新变法)运动先后兴起。
我国古代高等教育开始向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
1862年在北京设立“京师同文馆”,这事最早的洋务学堂。
1902年京师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
京师同文馆是我国近现代第一所高等教育学堂,它标志着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产生。
戊戌变法期间我国开始出现真正的新式大学。
1896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了比中西学堂更为完备的上海南洋公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前身),1911年改为南洋大学堂。
京师大学堂是我国第一所国力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随着天津中西学堂头等学堂、南洋公学上院和京师大学堂的先后创办,我国近现代大学诞生。
3、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具体体现有哪些?
(1)高等教育活动的性质和任务具有特殊性。
高等教育在教育层次上高于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在内部,也有专科、本科、研究生等层次,具有比较鲜明的层次性。
其次,高等教育还要考虑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如何处理好通时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
(2)高等教育的教师行为与活动具有特殊性。
除了具有一般教师的特点外,高等教育的老师应有更强的学术性和专业性特点。
大学教师除了不断提高基本教学技能外,更重要的是要突出教学的思想性、科学性和学术性,大学的教育是“专门高深知识的教与学活动”。
大学教育还更具有创新性。
大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宣扬各种科技成果、人文和社会科学理论所蕴含的科学精神和思想价值。
(3)高等学校学生具有特殊性。
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明显增强,决定了大学的教育活动应更加注重引导,教学活动的目标也必须更多的联系学生的成才愿望,联系社会需要,要更多的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
(4)高等学校只能具有特殊性。
和初等、中等学校相比,高等学校具有教育教学只能、科学研究职能、社会服务职能。
有的学者认为,高等学校还具有社会文化的引领作用。
高等学校还承担者科学研究的使命,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机构。
4、试述学习和研究高等教育学的重要意义。
高等教育学士对高等教育长期发展实践的理论总结。
学习和研究高等教育学,是高等教育工作者了解和探索高等教育现象及规律、提高大学教师教书育人水平、从事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实现自身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有助于高校教师系统了解高等教育。
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通过学习高等教育学理论,可以系统掌握高等教育的基本概念、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及其规律,高等教育的目的和功能、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等理论,并通过这些理论来指导实际工作。
(二)有助于提高高校教师的教书育人水平。
教师运用高等教育理论知道自己的工作实践,把握当前大学生特点,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其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思考和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将自己的才学真正体现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上。
(三)有助于高校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
高等教育理论能够为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
(四)有助于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作为高校教师,从形式上,要通过专业化培训机构对教师资格的认定。
从实质上,要真正形成对高效工作的热爱与追求,掌握熟练地技能技巧和教育教学艺术,在高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等岗位上不断学习,不断追求。
5、高等教育的特点
(一)在教学任务上
与普通教育以传授普通科学文化知识和读、写、算等基本技能为主要任务不同,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教育基础山的专业教育,其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文化技术,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它所培养的各种高级专门人才将直接进入各个领域从事专门的工作。
(二)在培养对象上
高等教育的培养对象一般是18岁以上青少年。
与中小学生不同,他们的身心发展已趋于成熟。
他们已受过普通教育的基本训练,并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喜欢对一些理论或实际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发表个人独特的观点。
(三)在社会职能上
高等教育有三个社会职能:
一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二是发展科学技术、开展科学研究;三是直接为社会服务。
(四)在地位作用上
高等教育体育改革的目标是逐步使高等学校建立能主动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有效机制。
高等教育在寂静发展战略中给予首要位置,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发展高科技的重要力量。
(五)在培养方式上
高等教育需要在传授前人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讲科学研究引进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由于高等教育要为大学生就业后的独立工作做好准备,因而是简单的、初步的、不完全独立的科学研究,对于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也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理论联系实际是各级各类学校都应遵循的原则。
高等教育作为专业性教育,它不但要求大学生参加一般的社会实践,还应有计划的阻止他们参加专业性的调查、参观、实习等,以使专业知识与专业实践紧密联系,培养专门的技能与能力。
第二章
1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
是高等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它贯穿于高等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高等教育具有指导意义。
具体有:
a.导向作用,不仅为受教育者指明了发展方向,预定了发展结果,也为教育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b.调控作用,这种调控包括宏观调控和微观调控两个方面;c.激励作用,能够激起人们更强的责任感、更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充沛的精力、更有效的合作,从而使高等教育的目的得以实现;d.评价作用,高等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高等教育活动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2高等教育目的体系:
由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科类目标和层次目标)、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方向、使用规格和相应的质量要求)和课程目标三个层次构成。
3全面理解我国的高等教育目的:
a.注重培养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b.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c.注重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4高等教育目的的五种价值取向:
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教育目的的文化本位论、教育无目的论和教育目的的辨证统一论。
高等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
从个人需要、个体发展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观点,即教育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的个性、才能获得自然发展,教育要为人本身的生活服务。
这种教育目的观,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有过积极作用,但从根本上来说是不全面的。
高等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
基于人的社会性提出的,强调人是社会的产物,高等教育的价值首先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教育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进步的人,它特别关心个体社会化、公民道德和社会政治。
这种教育观十分重视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是值得肯定的。
但完全否认教育目的对个体的依存,否认教育对象对教育目的的影响,是不可取的。
5高等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
a.教学工作,是学校教育领域中最重要的活动;b.科研训练,可以直接推动学科的发展,促进教师队伍水平的提高,提高所培养人才的质量;c.社会实践,是高等学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者具体教育方法虽不同,但在实施过程中是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都是尽力围绕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四个方面的工作任务来进行,从而全面实现高等教育的目的。
第三章复习与思考
1.简要说明高等教育结构是如何划分的?
宏观上:
(1)形势结构:
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公立高等学校和私立高等学校
(2)层次结构:
专科;本科;研究生(3)科类结构:
校、系、科、专业的结合形式(4)类型结构:
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和高等专科院校(5)区域结构:
指的是高等学校的地区分布状况,或者高等学校数量、类型、层次的地区分布情况。
微观上:
(1)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
(2)高等学校的课程结构(3)高等学校的教师结构
2.什么是高等学校管理体制?
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主要是指高等学校的活动中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组织运行方式、管理制度、管理手段及其运行机制。
它既有宏观上的政府、社会与高等学校的联系方式,也包括微观上高等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
宏观上,管理体制的类型:
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结合型。
例如,1990年以前,中国部委直属高校一共368所,其中教育部直属高校35所。
随着国家“211工程”的实施,大学分化重组,1998年至2003年,共有29所高等学校划归教育部直属,有215所高校划归省(直辖市、自治区)市直属,有41所高校并入其他大学。
我国在探索和建立共建、合并、合作等办学新机制上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3.高等教育的功能有哪些?
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
(1)政治:
培养政治人才;使受教育者政治化;促进社会政治化
(2)经济:
为经济发展提供专业人才支持;为经济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支持;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3)文化:
文化传承功能;文化选择功能;文化创新功能
4.高等教育经济功能的具体体现是什么?
(1)为经济发展提供专业人才支持;
(2)为经济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支持—科学技术支持表现为两种形式:
传播科学技术&生产科学技术。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有三个:
劳动投入;资本投入;科技进步(3)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5.简述高等学校的职能。
(1)培养专门人才
(2)发展科学技术(3)开展社会服务:
教学类服务;科技类服务;开放式服务
第四章复习与思考
1.简述高等教育基本规律的概念,你如何理解这一概念的内涵?
高等教育基本规律是高等教育活动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包括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的发展与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和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的两方面。
(首先把握“规律”,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其三个基本特征:
客观性;普遍性;必然性。
由此推演,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同样具有以上三个特征,就是说,只有符合这三种特性的高等教育现象之间的联系和趋势才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
高等教育基本规律不同于高等教育本质,不同于高等教育原则,不同于高等教育关系。
)
2.根据教育必须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原理,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
1.高等教育必须适应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依赖于经济的发展,因为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一方面经济为高等教育提供物质条件,另一方面,经济对高等教育不断提出条件。
因此,高等教育必须适应经济的反战,这是高等教育与经济关系的核心问题。
一定的经济都是以一定的教育为前提条件的(例:
微电子技术和生命工程)。
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关键,高等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高等教育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对于经济适应有其特殊性:
间接性;超前性;周期性。
2.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教育是传授生产知识、生产技能的基本手段;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准和素质;教育不仅培养直接从事生产的劳动者,还为经济建设培养计划,开发和管理等人才。
3.举例说明教育要受政治的制约并为政治服务。
制约:
首先,国家通过制定教育方针和教育制度,以及一些有关的政策、法令、规章,把一定阶级的政治准则、要求,贯彻到培养人的各个方面去.其次,表现在统治阶级对高等教育的领导权上。
统治阶级为了使教育遵循其政治方向和政策法令,就要掌握教育权。
对高等教育的领导主要通过政治、经济和思想等渠道控制高等教育机构。
其三,政治决定着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任何阶级社会中高等教育总受一定阶级的政治影响,为一定阶级的政治服务。
例早期学校在宫廷目的是把最高供职阶层的子弟培养成世代因袭的统治者。
牛津剑桥当时都是为封建贵族培养接班人。
服务:
首先,是根据国家所制定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符合统治阶级意志与政治意识的人才,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巩固社会的政治制度。
其次,高等教育通过培养各级各类专门人才,促进生产力提高,发展国民经济,增强国力,巩固经济制度。
其三,高等教育为国家培养专门的政治、法律人才,为统治阶级的政治服务。
4.为什么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是更深层次的本质关系?
高等教育对文化的传递与发展起什么样的作用?
作用:
保存和传递文化;选择和整理文化;创造和更新文化;交流和融合各民族文化
5.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试用这一理论,分析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的直接对象”,但又是生活于一定的社会中的成员。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考察人的发展应当以人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为出发点。
首先,从人作为生产力的主要因素劳动力来考察人的发展,应当是体力和智力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其次,从人作为一定社会中的成员来考察人的发展,应当对道德品质和美的情趣有所要求。
问题分析: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
第五章
1简述高等学校专业与课程之间是什么关系?
高等学校专业是高等学校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职能分工分门别类地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单位。
高等学校课程是指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各种科目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的总和。
专业是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课程是专业教学赖以展开的依据。
2简述学校专业与课程有哪些特点
(1)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密切相关
(2)以探求高深学文为首务
(3)能促进个人的发展完善
3简述高等学校的专业与课程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1)课程内容综合化
(2)课程设置和实施多样化
(3)课程性质职业化
(4)课程方向人文化
4.简述高等学校教材有哪些特点
(1)共识性和探索性的统一
(2)学科性和职业性的统一
(3)体系性和协调性的统一
(4)逻辑性和历史性的统一
(5)学术性和可读性的统一
5如何加强课程建设,使所教课程成为精品课程?
(1)师资队伍建设
(2)教学内容建设
(3)教学资源建设
(4)教材建设
(5)设备、设施和实验建设
(6)体制机制建设
第六章
1.简述高等学校教学有什么作用?
答:
㈠授受知识。
把人类社会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迅速有效地传授给大学生,并把它内化为大学生个人的知识和智慧,是高等学校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
㈡形成技能。
指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完成某种实际活动的行动方式。
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
㈢培养创造才能。
主要指能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智能去探索、发现和掌握尚未知晓的知识的能力。
诱导学生进行思维操作,进行推理、证明,去解决创造性作业,才能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
㈣促进个性健康发展。
在大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与教师、教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发展个性,培养创造能力及优良的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2.简述高等学校教学过程有哪些特点?
答:
㈠明确的专业目的性。
明确的专业目的性也称职业倾向性。
它的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某一学科或者专业的专门人才;力求使所培养的专门人才具有合理地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使大学生能顺利地从学校学习过渡到专业领域的独立工作。
㈡对大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与创造性有更高的要求。
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学习与发展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促使学习向发现转化,因而大学生的独立性与创造性,进入较高的发展阶段,并有可能接近于科学家的发明创造。
㈢把科学研究引进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把学习人类已知知识和探索人类未知知识结合起来,把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统一起来。
㈣社会实践的多样化。
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它不但要求大学生参加一般社会实践,还应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参加专业调查、见习、实习,使专业知识与专业实践紧密联系,培养专门的技能与能力。
3.简述高等学校教学过程有哪些环节?
答:
㈠激发学习动机。
是推动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引导学习行为朝向一定得学习目标的内在心理状态。
是引发学生学习行为的重压力量。
㈡感知学习材料。
是对教学材料进行初步的把握,将抽象的知识与直观的形式结合起来,形成关于客观事物的正确表象。
㈢理解教学材料。
是领会书本上理性知识,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经过学生自己的思维加工来实现。
㈣巩固知识经验。
掌握记忆规律、分清机械记忆与理解记忆的特点。
㈤运用知识经验。
是帮助学生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
㈥教学效果测评。
是获取反馈信息的重要来源,及时调控教学过程,保证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4.简述高等学校教学方法有哪些特点?
答:
㈠课堂教学方法。
是基本的教学组成形式,有讲授、讨论、实验等。
㈡现场教学方法。
根据一定得教学任务,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市场等场所,通过参观、观察、调查或实际操作,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教学形式和方法。
包括参观、调查和实习三类。
㈢自学指导法。
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教材和参考资料以及做练习、实验,通过思考和研究而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一种方法。
主要包括读书指导法和练习法。
5.简述高等学校教学评价应依据什么原则?
答:
㈠客观性原则。
教学评价要客观公正、科学合理,不能主观臆断、掺杂个人情感,以评价不符合实际情况。
可以真实反映出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业水平,有利于指导和改进教学工作。
㈡发展性原则。
教学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进步、动态发展,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改进和能力的提高,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㈢指导性原则。
教学评价应经常给师生以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为教学指明方向和增添前进的动力。
㈣计划性原则。
教学评价必须紧密配合教学工作有计划的进行,为教师和学生经常而及时地提供教与学的反馈信息,以便有效地调节和改进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6.请结合高等学校教学原则体系谈谈如何搞好高校教学工作。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对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贯彻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做到:
a正确性与严肃性;b教学内容必须与本门学科发展水平相适应;c从科学性中引申出思想性。
(2)知识积累与智能发展相结合原则
知识积累与智能发展相结合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对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又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贯彻这一原则,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a要教给学生规律性知识b教材要有一定难度c要善于进行启发式教学d要根据不同学科、不同教学形式,提出不同的要求。
(3)在教师主导下,发挥学生自觉性、独立性与创造性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之能相对独立地进行探索和学习。
贯彻这一原则,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A要对学生进行目的性教育B要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
C要善于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发挥各种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
D要对学生严格要求。
(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将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实际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把理论知识用于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贯彻这一原则,要注意做到以下两点:
a在传授知识是,首先必须讲清理论;B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5)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原则
这条原则是指要恰当的把科研引入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探索问题与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使之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养成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
贯彻这一原则要做到以下几点:
a教师要努力提高科学研究能力。
B在对学生进行科研方法的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C努力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科学研究品德。
D要把科研训练和各部门课程的教学结合起来。
(6)知识的系统性与认知的循序渐进性相结合原则
这条原则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知识发生发展的系统性与个性认识发展的逻辑顺序结合起来,使教学保持知识的系统性和,不致支离破碎,又能适应个体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
运用这条原则有以下几点:
a要正确处理基础课与专业课,先修课与后续课之间的关系。
B教师要认真钻研教学内容,根据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学生的认识结构特征进行教学。
C要帮助学生克服好高骛远,不求甚解,急于求成的心理倾向,树立勤奋求实的学风。
(7)因材施教与统一要求相结合原则
这条原则是指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同时要根据社会的要求和学生学习的共性,对所有学生都有个共同的要求。
贯彻这一原则,必须注意一下几点:
A,要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对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面向绝大多数学生进行教学。
B在面向大多数学生的同时,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和个别差异的特点,提出在不违反统一要求的前提下的不同要求并采取不同措施。
C要从制度上保证因材施教。
(8)少而精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控制数量,提高质量,使学生学好必要的基本知识。
(9)量力性原则
贯彻这一原则要做到下面几点:
第一,对学生学习知识的数量与质量的辩证关系,要有个正确的认识。
第二,根据培养目标,教学任务和学生实际,确定适当的学习分量。
第三,竞选教学内容。
7.请结合高等学校教学工作基本环节谈谈怎样上好一节课。
(一)备课
1备教材
2备学生
3备教法
4备自己
5备相关的器材或场地
6制定三种计划学期(或学年)计划,课题(或单元)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二)上课
1目的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恰当
4结构紧凑
5教学效果优异
(三)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教师在布置和指导学生课外作业时要注意一下几点:
第一,作业的内容要符合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所选的作业要有启发性、典型性,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加深,重点应该放在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上。
第二,作业分量要适当,难以要适度。
第三,教师对布置的作业要提出明确的要求,具体规定完成的时间。
第四,对学生课外作业应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和批改。
(四)辅导、答疑
课外辅导和大一是使教学适应学生个别差异、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一个重要措施。
他是上课一种重要补充形式。
(五)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高等学校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主要方式有下面几种:
第一,平时检查。
第二,学期或学年总结性的考察或者考试。
第三,毕业设计的审查和毕业论文的答辩。
对学业成绩进行检查与评定是应注意一下几点:
第一,学业成绩检查的评定要坚持科学性,有效性和可靠性。
第二,学业成绩检查和平的内容应力求全面。
第三,学业成绩、检查和评定的方法要灵活多样。
第七章 教育学
一、高等学校教师劳动有哪些特点?
了解这些特点,对当好一个高校教师有何意义?
答:
高校教师的劳动是一种高强度的脑力劳动、高层次的智力劳动,具有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等 教育学 知识点 汇总 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