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北环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x
- 文档编号:2839659
- 上传时间:2022-11-15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326.03KB
广东省深圳市北环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x
《广东省深圳市北环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深圳市北环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深圳市北环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联考历史科试卷
说明:
1.全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共5页。
第一卷为选择题,第二卷为非选择题。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2.答题前,请将学校、班级、姓名及考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之处。
不得在答题卡和试卷上做任何标记。
3.第一卷选择题(1—30)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填涂到答题卡相应位置,凡答案写在第一卷试卷上不给分;第二卷非选择题(31—33)答案必须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
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最恰当的选项,每小题2分,30小题,共60分)
1.下列哪一项不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定( )
A.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B.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C.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D.以北平为首都改名为北京
2.1949年3月23日上午,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
出发时,毛泽东回过头来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
“进京赶考”意味着什么?
()
A.意味着中国革命的胜利结束 B.意味着建立和巩固新政权
C.意味着和平解放西藏D.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3.周恩来总理曾说过:
“新民主主义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
”这两个天安门分别和什么重大事件有关?
()
A.新文化运动、开国大典B.新文化运动、北平和平解放
C.五四运动、开国大典D.五四运动、北平和平解放
4.某同学在笔记中写到:
“粉碎了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阴谋,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统一,实现了各民族的大团结。
”据此判断,她学习的内容是()
A.西藏解放B.抗美援朝
C.抗日胜利D.新中国成立
5.能提高新中国国际地位的事件是( )
①新中国成立②土地改革完成③抗美援朝的胜利④新政协的召开
A.①④B.①③C.①②③④D.①③④
6.某班表演历史短剧《上甘岭战役》,小刚在剧中扮演舍身堵枪眼的志愿军战士,他扮演的是( )
A.董存瑞 B.邱少云 C.黄继光 D.罗盛教
7.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进行抗美援朝的原因是()
①朝鲜内战爆发②美国出兵侵略朝鲜
③美国侵略军严重威胁中国安全④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③④
8.有些人的名字往往与时代特征有一定的联系。
下列名字与其出生的时代特征不相符的是()
A.生于1953年,取名叫纪宪 B.生于1951年,取名叫援朝
C.生于1958年,取名叫跃进 D.生于1952年,取名叫卫国
9.下列图片反映的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粉碎“四人帮”②“大跃进”时期壁画 ③庆祝土地改革完成④凤阳县小岗村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
C.③②①④D.③②④①
10.上世纪50年代,我国发生的下列历史事件,未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是()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对手工业的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11.以下四幅图反映了新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其中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有()
①农民分配土地②农民报名入社③建立人民公社④农民领取生产承包责任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2.下列表格反映了建国初期的经济现状,对此理解不恰当的是( )
中国(1952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A.我国工业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也不如印度
B.经过三年经济恢复,新中国工业生产虽然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基础仍然薄弱
C.这是我国开始“大跃进”运动的背景,“大跃进”的目标是钢产量赶超美国
D.这是我国制订“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之一
13.歌曲《小燕子》作于1957年,是电影《护士日记》中的一首插曲,歌曲第二段的歌词为:
“小燕子,告诉你,明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
”这段材料告诉我们,歌曲的创作背景是()
A.“一五”计划 B.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C.“大跃进” D.人民公社化运动
14.中共八大在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取得重要成果是()A.开展土地改革B.发展社会生产力
C.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D.领导“文化大革命”
15.1956年初,毛泽东对秘书田家英说:
“我很高兴,1949年全国解放时都没有这么高兴。
”这是因为,1956年( )
A.三大改造即将完成,我国正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B.“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C.土地改革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完成
D.胜利油田建成,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
16.20世纪50年代,一位农民创作了一首“稻谷赶黄豆,黄豆象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的民歌,你认为这首民歌创作的时代是()
A.“大跃进”时期 B.土地改革时期
C.抗美援朝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
17.党中央错误地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你认为有以下哪些原因导致的( )
①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 ②由于朝鲜战争的影响 ③又急于求成 ④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8.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50-60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C点到D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一五计划”影响 B.自然灾害减少
C.中共“八大”影响 D.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19.“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铁人”王进喜先进事迹共同体现的,需要我们发扬光大的时代精神是( )
A.解放思想,改革创新B.保家卫国,革命英雄主义
C.解放全中国,将革命进行到底D.艰苦创业,为人民服务
20.结束了“洋油”历史的标志是()
A.大庆油田的建成 B.胜利油田的建成
C.主要工业品产量增长 D.新型电子工业从无到有
21.小林同学准备做一个题为《我眼中的“文化大革命”》的发言,以下内容不适合出现在发言提纲中的是( )
A.民主法制遭受践踏 B.国民经济破坏严重
C.文化教育历经浩劫 D.外交事业停滞不前
22.下面属于文化大革命中老一辈革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对错误抵制和斗争的事件是( )
①“一月风暴” ②“二月抗争” ③林彪等人出逃机毁人亡 ④“四五运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23.下列示意图哪一趋势最足以显示“文革”期间工业总产值的变化( )
A B C D
(注:
图中x代表年代,y代表工业生产总值)
24.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下列口号、标语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是()
A.打土豪,分田地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 D.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2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此“新”字的含义是( )
①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入城市,开始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③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④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⑤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④D.①④⑤
26.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6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此后又通过了《义务教育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文件。
这说明,经过文化大革命,人们更加认识到( )
A.要集中不要民主 B.民主和法制的重要性
C.社会生活中有无法律并不重要 D.需要靠道德的力量来维持
27.拥有临海的便利交通、靠近港澳的区位优势,依靠国家的优惠政策,引进先进技和管理经验,使这里成为一个伟大的支点。
借助它,撬动了中国旧体制的巨石,打开了对外开放的大门。
这里的“伟大的支点”最有可能是()A.深圳B.浦东C.台湾D.海南
28.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历史的新纪元。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拨云见日、扬清激浊,再次把中国的思想解放推向高潮,也牵出了一个“东方风来满眼春的新局面。
”其中的“新局面”是指()
A.启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开放大连等沿海港口城市
C.发展农村乡镇企业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9.原苏联总理雷日科夫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
“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正在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
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
A.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C.照搬斯大林模式的道路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道路
30.有记载:
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
“消失”了的原因是()
A.农村实行政社合一B.农业合作社完成
C.封建制度废除D.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行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综合运用题(三大题,共40分)
31.“三农”问题关系农民的切身利益,建国后我党对农村政策进行了调整。
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3分)
材料一:
图2召开入社报名大会
图1农民领取的土地房产证
材料二:
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 目
1957年
1960年
下降(%)
粮食(亿公斤)
1950.5
1435
26.4
棉花(万担)
3280
2126
35.2
油料(万担)
7542
3405
54.9
生猪存栏数(万头)
14590
8227
43.6
材料三:
安徽凤阳花鼓唱词及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统计曲线图:
“凤阳地多不打粮。
磙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文革”时)
“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
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
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1979年)
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统计曲线图
材料四:
2004年,我国政府开始实行减征或免征农业税的惠农政策,到2005年已有近8亿农民直接受益。
2005年12月29日表决通过把这项惠农政策上升为国家法律。
从而使在中国大地上延续了2600年的“皇粮国税”——农业税,终于走进了历史。
农业税被全部取消,9亿中国农民将因此受益。
延续了几千年的农业税从此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这无疑是个了不起的“惊人之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1的农民通过什么运动获得了土地?
(1分)这次运动有何意义?
(2分)
(2)材料一中图2反映什么历史事件?
(1分)同时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取了什么政策?
(1分)
(3)导致材料二中1960年农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
(4)材料三反映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分)从材料三的曲线图可看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深圳市北环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 广东省 深圳市 环中 年级 历史 学期 期中 试题 新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