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课内外比较阅读教师.docx
- 文档编号:28381992
- 上传时间:2023-07-10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4.47KB
《岳阳楼记》课内外比较阅读教师.docx
《《岳阳楼记》课内外比较阅读教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阳楼记》课内外比较阅读教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岳阳楼记》课内外比较阅读教师
《岳阳楼记》课内外比较阅读
一、《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练习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未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乎,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未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3)山间之四时也
(4)日出而林霏开(5)佳木秀而繁阴(6)云归而岩穴暝
(7)野芳发而幽香(8)而或长烟一空(9)把酒临风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前人之述备矣。
(2)野芳发而幽香。
(3)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4)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5)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3.[甲][乙]两段都写了观景时的感触,请把有关句子摘写出来。
[甲]:
[乙]:
4.[甲]写登楼所见,[乙]写登山所见。
除此之外,两段文字所写的景物还有哪些不同?
5.请从(甲)(乙)两段选文中各找出一个成语或常用的四字词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甲)(乙)
6、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往来而不绝者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居庙堂之高则忧居十日,扁鹊复见
C、不以物喜而乐亦无穷也 D.宴酣之乐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7、[甲]文中的“进”是指“”,“退”是指“”。
8、《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文都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岳》文着眼于“”字,并以此作为进退的原则;而《醉》文则寄情山水,将统一起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9、从《岳阳楼记》全文来看,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答:
参考答案:
1.
(1)日光
(2)景象(3)季节(4)散(或“散开”)(5)发荣滋长
(6)幽暗,昏暗(7)花(8)全(9)执,拿
2.
(1)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2)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
(3)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4)这或明或暗、变化不定的,就是山间的清晨和傍晚的景象。
(5)沙洲上的白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游来游去。
3.[甲]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答“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也可)
[乙]而乐亦无穷也(答“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也可)
4.①[甲]是写水景,[乙]是写山景;
②[甲]写了朝暮之景,[乙]既写了朝暮之景又写了四时之景;
③[甲]写景突出其阔大壮观,[乙]写景突出其秀美多变。
5、(甲):
“浩浩汤汤”或“气象万千”(乙):
“水落石出”
6、D7、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3、(略)8、忧醉与乐
9、先天……后天……
二、《岳阳楼记》与《小石潭记》练习
〖甲〗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节选))
〖乙〗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节选))
1.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②微斯人③以其境过清④乃记之而去
A.探求稍微冷清离开B.探求没有冷清离开
C.请教没有清白走了D.请求一点点冷清离开
2.辨析下面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词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居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不可久居
B.是是进亦忧,退亦忧问今是何世
C.去乃记之而去游人去而禽鸟乐
D.异或异二者之为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3.对下列语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或异二者之为译:
不同于以上两种行为。
B.处江湖之远译:
住在很远的江湖上。
C.微斯人,吾谁与归译:
没有这种人,我追随投奔谁呢?
D.以其境过清译:
这里的环境有青青的草。
4.对以上两个文段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这句话朗读节奏的划分是“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运用了对偶、排比的修辞手法。
C.甲文中关于“先忧后乐”的名句常常被今人用来抒发自己伟大的政治抱负。
D.〖甲〗、〖乙〗两文的作者范仲淹、柳宗元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参考答案:
l.B2.B3.C4.C
三、《桃花源记》与《岳阳楼记》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粮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矣。
嗟夫!
予尝求古人仁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2.各用一句话说说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1)甲段的主要内容是
(2)乙段的主要内容是
3.两则短文虽然同是写景散文,但是写作目的却不一样。
根据你的理解说说两则短文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甲文表达的是
(2)乙文表达的是
4.乙文中表达作者宏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5.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微斯人,吾谁与归?
6.请从(乙)段带线的句中任选一处你认为美的句子,说说这个句子美的理由。
参考答案:
1.⑴交错相通⑵有时
2.⑴渔人进入桃源,发现桃源中人生活美满。
⑵写洞庭湖春天的景色,同时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
3.⑴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渴望。
⑵作者宽大的胸襟和抱负。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5.没有这样的人我同谁一道呢?
6.略(扣住抓住了景物特征;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动静结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四、《岳阳楼记》与《记承天寺夜游》练习
[甲]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不以物喜: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2.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项是()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B.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C.念无/与为乐者D.相与步/于中庭
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甲]段中抒发作者政治抱负的一句是。
[乙]段末三句抒写作者的心情和感受,点睛之笔是“”二字,反映了他失意苦闷而自我排遣的心理活动。
参考答案:
1.①介词,因为②只,不过2.B
3.①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②月色洒满庭院,如水一般,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4.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闲人
五、《三峡》与《岳阳楼记》练习
[甲]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乙]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明景和,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记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哀转久绝群响毕绝B、属引凄异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C、至若春和景明地利不如人和D、把酒临风临溪而渔
2.下列句子加点的“则”字与“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中的“则”字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入则无法家拂士B.诚如是,则霸业可成也
C.(驴)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D.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4.甲选区文第段和乙选文段中的景物描写分别渲染了什么样的气氛?
甲选文第段:
乙选文第段
5.结合具体语境,说说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的妙处。
(1)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2)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参考答案:
1、A2、D
3、沙洲上的白鸥时而展翅高飞,时而聚集在一起,五光十色的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
4、甲选文第段:
渲染了一种凄凉萧杀的气氛。
乙选文第段:
渲染了一种恬静、畅快、明朗的气氛。
5、
(1)“飞”形象一写出了瀑布从天而降,落下深谷的气势。
(2)“怒”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风势之大,声音之响。
六、《岳阳楼记》与《爱莲说》练习
(甲)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为:
(2)宜:
2、翻译下列语句。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译文:
3、指出(甲)(乙)两段在表达方式上的相同点,修辞方法上的不同点,并分析修辞方法的作用。
4、找出(甲)(乙)两段中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分别抄写下来。
5、两段文字中哪句话触动了你的心灵,说说你感悟。
参考答案:
1、
(1)为:
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
(2)宜:
应当
2、
(1)不因为环境好而高兴,也不因为自己遭遇坏而悲伤;
(2)对于莲花的喜爱,向我一样还有什么人呢?
3、
(1)议论和抒情
(2)甲段运用设问,引起读者思考,层层深入的引出文章主旨。
乙段运用排比,增强了语言气势,抒发了作者对莲的喜爱赞美之情或乙段通过对比,衬托了莲花的高贵品质,抒发了作者对莲的喜爱赞美之情。
4、(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乙)莲,花之君子者也。
5、应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莲,花之君子者也”三句中选择作答。
七、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9—21题。
【甲】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王曰:
“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
”王斗曰:
“王之忧国爱民,不若王爱尺縠①也。
”王曰:
“何谓也?
”王斗曰:
“王使人为冠,不使左右而使工者何也?
为能之也。
”
“今王治齐,非左右无使也,臣故曰不如爱尺縠也。
”宣王谢曰:
“寡人有罪国家。
”于是举士五人任官,齐国大治。
【注释】①縠(hú):
绉纱一类的丝织品。
1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⑴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⑵吾谁与归归依
⑶臣故曰不如爱尺縠也因此,所以⑷于是举士五人任官任用,选拔
20.下面是选文中划线的语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⑵王之忧国爱民,不若王爱尺縠也。
大王关心国家、爱护百姓,比不上大王喜爱(一块)绉纱(尺縠)。
21.【乙】文中王斗向齐宣王进谏,这种“忧国忧君”的做法,印证了【甲】文中的哪句话?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八、文言文阅读。
【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
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11、解释下面加点字词的意思。
(1)连月不开(天气放晴)
(2)杂然而前陈者(摆开)
(3)长烟一空(全)(4)游人去而禽鸟乐(离开)
12、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微斯人,吾谁与归?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13、甲文第二段描摹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乙文第一段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春和景明图(或:
湖光春色图/阳光灿烂的画面)游宴场景(或:
与民同乐图)
14、甲乙两文各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并具体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甲文表现了范仲淹“先忧后乐”的思想。
写作此文时,作者正贬官在外,但仍然以天下为己任。
这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质,在今天仍有教育意义。
乙文表现了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思想。
写作此文时,作者被贬滁州知州,但他以宽厚仁爱之心,随遇而安,与民同乐,这种心态值得欣赏。
九、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24-28题。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
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齐田氏①祖②于庭,食客千人,中坐有献鱼雁者。
田氏视之,乃叹曰:
“天之于民厚矣!
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
”众客和之如响③。
鲍氏之子年十二,预于次,进曰:
“不如君言。
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④也。
类无贵贱徒以大小智力而相制迭⑤相食,非相为而生⑥之。
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⑦为人生之?
且蚊蚋(读音ruì,吸血昆虫)囋(读音zǎn,叮咬)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哉?
”
(选自《诸子集成·列子·说符》
【注释】①田氏:
齐国姓田的(贵族)。
②祖:
祭祀(天地鬼神)之义。
③响:
回响,回声。
④类:
种类;物类。
⑤迭:
交替地,轮流地。
⑥非相为而生:
不是为了对方的生存而生存的。
⑦本:
本来,原本。
24.解释加点的实词。
(1)增其旧制(规模)
(2)或异二者之为(不同,不同于)
(3)众客和之如响(应和,同意) (4)中坐有献鱼雁者(同“座”,座位)
25选出下列语句中“于”字用法不同的一项(B)
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B.天之于民厚矣
C.齐田氏祖于庭 D.预于次
26.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类无贵贱徒以大小智力而相制迭相食,非相为而生之。
类无贵贱/徒以大小智力而相制/迭相食,非相为而生之
2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担忧,不在朝廷做官则替君主担忧。
(2)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
人类把能够食用的物类拿来食用,难道是上天本来为了人类才生出这种物类吗?
28.【甲】文段抒写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报国情怀(用原文中语句填写)。
【乙】文中鲍氏之子的可贵品质是敢于向权威提出不同意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岳阳楼记 岳阳楼 内外 比较 阅读 教师